中山國的國君為什麼是姬姓?
中山國的國君為什麼是姬姓?鮮虞與姬周有什麼血緣或是文化上的關係?
周朝先祖曾經「竄於戎狄之間」,和戎狄交融甚密。而晉國立國之初,跟著唐叔虞做國人的大多數都是狄人來源,這些狄人作為唐叔虞的國民,子孫都以唐叔虞為祖。所以許多漢化戎狄,行周禮、別姓氏時就都會冒認姬姓。
本來,戎狄在商朝時期,其中最強的是鬼方。周朝區別姓氏後,按照鬼方這個名字,給戎狄人冠以「媿」姓,又寫作「隗」姓或者「懷」姓。比如晉文公逃到狄人部落翟國時,翟國攻打另一個狄人部落廧咎如時,搶來了兩個妹子,這兩個妹子被翟國賞賜給了晉文公和趙衰,這兩個姑娘就被記載為「隗」姓,也就是周朝欽定的戎狄姓氏。
然而……
翟國自己就是狄人的國家,可是翟國人卻不要「隗」這個略帶外族色彩的姓氏。翟國雖然漢化程度似乎不怎麼高,但對周朝禮儀很重視。晉文公的媽就是翟國女子,但是晉文公的媽自認姬姓,自稱是晉國開國國君唐叔虞的後代,並用了狐姬這個名字。
雖然是冒認的,但是晉文公的爸爸娶了同姓女子,依然被人說道:
臣聞之:親有天,用前訓,禮兄弟,資窮困,天所福也。今晉公子有三祚焉,天將啟之。同姓不婚,惡不殖也。狐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之子也,實生重耳。
說實話,周朝極重宗法,如果狐姬真是唐叔虞的後代,那麼作為同樣是唐叔虞後代的晉獻公(晉文公爸爸)絕對不會娶狐姬的,這就成德國骨科大亂倫了嘛。正因為大夥心知肚明這是戎狄冒認的,所以晉獻公才敢娶狐姬。而上面這段黑晉文公他爸爸是德國骨科的話,是鄭國人說晉國壞話的言論,所以也並不客觀。
然而為什麼狄人會冒認姬姓,認唐叔虞為祖宗呢?其實很簡單,唐叔虞在一定意義上,就是部分狄人的祖宗。
大或可能會納悶了吧,唐叔虞怎麼可能是部分狄人的祖宗呢?
因為部分狄人,就是組成晉國這個周朝諸侯國的國人。
晉國最初組建時,唐叔虞只帶著職官五正,是無法繁衍出一個國家的,國家是需要人民的,那麼人民哪兒來的?那就是早期依附周朝的狄人——懷姓九宗。懷姓就是隗姓的異寫,說白了。唐叔虞只是晉國的「趙家人」的祖先,而晉國屌絲的祖先很大程度上就是懷姓九宗,而無論趙家人還是屌絲,唐叔虞作為晉國先祖是公認的。所以這批懷姓九宗,就成了最早採用姬姓的狄人了,他們要認祖肯定也就認唐叔虞了。
有了這些人做紐帶,晉國周圍的戎狄人,就出現了許多不是晉國人但卻學習晉國的屌絲,認祖唐叔虞、改姓姬姓的舉動。翟國的狐氏就是這麼姓了姬的。
在這種帶動作用下,狄人逐漸姬姓化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尤其是漢化典範中山國,這個本來是狄人鮮虞部落發展出來的國家,在冒認姬姓後,還做了非常合理的篡改,因為中山國里初封時期的晉國還有一段距離,冒認唐叔虞的話太假了,於是中山國就不冒認唐叔虞了,直接冒認周王室。中山國的中山王方壺,就是下面這個東西上:
直接篆刻著這樣的內容:
唯朕皇祖文武,恆祖成考,寔有純德遺訓,以施及子孫,用唯朕所放。慈孝寰惠,舉賢使能,天不斁其有忨,使得賢才良佐周,以輔相厥身。
直接認祖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了,唐叔虞都看不上了。
所以中山國為姬姓,就妥妥的了。
反對關毛的回答,中山是姬姓可能性還是比較大,但沒有證據證明系隗姓冒充。事實上,周人本身血緣和戎狄關係密切,戎狄有姬姓(狐戎、驪戎)和姜姓(姜戎、申戎)都是正常的。正如王玉哲先生說的:
春秋時戎狄觀念並不是以種姓或血統為根據的,其與諸夏主要的分別,乃在社會性質與生活方式的不同。當時諸夏的文化比較高,大都已進至封建社會,而戎狄則仍滯留在氏族社會階段;諸夏早已開始過著農業耕稼的生活,而戎狄還是營游牧逐水草而居的社會。——《論先秦的「戎狄」及其與華夏的關係》
1、商朝尚無「華夏」與「戎狄」的概念。西方、西北有若干敵對勢力,其中比較大的有羌方、【上工下口】方、鬼方等等,並非只有鬼方一部,種姓自然也不是唯一。周人大概來自西方的汾方或周方,先祖所謂「竄於戎狄之間」正是本身戎狄屬性反映。到武王起兵伐紂時才以「夏」自居,並從此有了「華夷」觀念。而「華夏」和「蠻夷」「戎狄」都是文化概念,不是血緣概念。所以在華夏文化圈中有異姓、在戎狄文化圈中有姬姓。顧頡剛先生就說「姜之與羌,其字出於同源」「故在姓為姜,在種為羌」。
2、春秋時期的「狄」在《左傳》大致分為白狄、赤狄、長狄、眾狄,比較重要是白狄和赤狄。赤狄包括潞氏、皋落氏、甲氏、留吁、鐸辰、廧咎如等,為隗姓,可能和商代鬼方有繼承關係;白狄的狐戎為晉文公重耳的母族,為姬姓,則和周人血緣較為密切(沈長雲先生即主張周人出自白狄)。至於中山,一般認為前身白狄東遷建立的鮮虞(《世本》說鮮虞姬姓)也有說是河北本土的眾狄(姓氏不明)建立,總之和晉國「懷姓九宗」沒有互屬關係(王國維先生考證「懷姓」為「隗姓」赤狄)。
3、同姓婚姻在周代誠然是忌諱,但是不代表有同姓通婚,其中一方就是冒充的。春秋的同姓婚姻,除了晉獻公娶狐姬、驪姬外,晉平公有姬姓配偶四人、齊國同姓大夫盧蒲氏和慶氏也通婚,宋國更是國君和同姓卿大夫通婚,等等。如果說戎狄和晉通婚就是冒充姬姓,那麼華夏同姓貴族的聯姻難道也有一方冒充嗎?甚至,周穆王還有妃子叫盛姬的。要注意的是把制度和執行區別對待,晉和戎狄的聯姻則更包含政治因素,本身帶有尊賢尚功的戎狄習俗色彩,受周禮約束相對較小。
4、1978年在河北平山中山國墓葬出土的兩件青銅器可以證明中山世系。方壺說「隹朕皇祖文武,【走亘】祖成考」,鼎說「昔者吾先祖【走亘】王,邵考成王」,【走亘】既然是「祖」「王」,就很明顯不是「恆」字而是作為謚號的「桓」(《虢季子白盤》等也可證)。這裡記載的世系是中山國的文、武、桓、成四代,中山成王是作器者中山王的「考」即父親,絕對不是周成王。「成王」之上還有「桓王」,周成王之上可沒有桓王。所以把【走亘】釋為「恆」進而形成的結論肯定是錯誤的。
5、《漢書·古今人表》倒是有一種說法:「中山武公,周桓公之子。」說中山武公是周(西周國)桓公的兒子,但是《史記索隱》反駁過這種觀點,《趙世家》索隱曰:「中山,古鮮虞國。姬姓也。《系本》雲中山武公居顧,桓公徙靈壽,為趙武靈王所滅,不言誰之子孫。」而且我們根據金文比對,武王(公)明明是在桓王(公)前面的,而在武王(公)前面的則是文王(公)。故《漢書》的這種錯誤記載,更可能來自中山滅亡後的大一統需要,而不應該認為是中山國自己冒認的。
相關回答:
商朝人是否認為自己是華夏族,炎黃子孫?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898156/answer/95282022
中山不一定是姬姓。
白狄有說姬姓,有說媿姓或別的,爭議很大,具體文獻恕不堆砌,大體早的文獻都很少說這個問題,魏晉以後開始有很多言之鑿鑿說白狄赤狄是姬姓的記載。
白狄的文化面貌和中原晉、衛這些姬姓國家差別很大,所以即使是姬姓,也可以大體類比狐氏。晉獻公娶於狄之狐氏,生重耳,《國語》說狐氏是唐叔之後,姬姓,但散在戎狄。也可類比同是姬姓的吳。
至於上面的高贊回答,「皇祖文武」可能說的是王錯的先君中山文公,武公,《史記》里明確提到了武公,但並無文獻提及文公的確鑿存在,所以周文王武王也是一說,但未必能用這個說明族姓。
至於把「桓祖成考」理解成周成王,這我就洗不白了……桓公成公可是多篇出土銘文坐實的兩代先君,腦洞他們是沒有用的。反對林屋公子的說法,鬼方應該在南方。周康王滅鬼方時,俘獲了很多牛卻沒有什麼羊,而且開南門入城慶祝,很明顯不能因為有個鬼字就把北方的鬼國與南方的鬼國直接當成是一個國家,就好像不能把姬姓周人和姬姓戎人混在一起,一個在陝西一個在山西。
我認為虞就是河姆渡馬家浜淞澤良渚一脈的國姓,讀作真吳,也就是昆吾,真族是一個古老的族群,肅慎就是諸真。屈家嶺石家河是黃帝與良渚虞國滅蚩尤時結合的產物,舜是句望重的後代,出自屈家嶺,所以他也是虞姓。
至於鮮虞國姬姓問題,各個答主明顯也都材料太少都沒有把握,中山國的墓葬也出土了很多,其度量衡依然採用的是西周的一萬克一石,與戰國各國的三萬克一石的制度不同,其統治者很可能是與姬周人聯姻的後代,但是國家平民主體是鮮虞人
根據恩格斯《家庭財產與私有制的起源》,兩個小部落組成一個中部落,兩個中部落又組成一個大部落,姬人與周人世代通婚組成姬周部落,姬周部落又與姜戎部落聯姻形成姬戎,那麼姬周部落與鮮虞部落聯姻形成中山也是有可能的
「萬乘之國七」------從劉向開始的讀史錯覺
東漢劉向在其整理的《戰國策》敘文中留有「晚世益甚,萬乘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國」的名句,其實這只是從劉向開始的讀史錯覺。經過詳細分析,中山國最盛之時,只有馬車300多輛,也就是千餘乘(乘是馬車加後勤牛車,根據藍永蔚的《春秋時期的步兵》,只有四分之一是馬車),但是採用的是商朝初期軍制一車600兵,折算為西周軍制馬車近800輛、人口近80萬,也就是三千乘,而同時期的齊國折算只有西周軍制馬車近3000輛、人口近400萬,也就是萬乘,魏國、燕國、韓國折算只有西周軍制馬車1000餘輛、人口200餘萬,也就是五千乘,趙國折算只有西周軍制馬車2000輛、人口300多萬,也就是八千乘。戰國時代之始終,未曾出現過同時滿足「萬乘之國七」的時期,戰國七雄各自滿足「萬乘」都只是一段時期以內的事情,韓國甚至只是接近萬乘。
1.春秋、戰國、秦、西漢早期沿用演變西周時期的度量衡,其衡制(重量)反映了西周的戶制,且因為編戶齊民,也同時反映了田制,因為全民皆兵,而同時反映了軍制,於是摸清對應規則,就可以彼此互證。
《漢書律曆志》記載了西漢奇怪的衡制(重量):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於黃鐘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漢代,24銖為一兩,16兩為一斤,30斤為一鈞,4鈞為一石。
「秦的賦稅制大體分為三種。。。第二種口賦,指人頭稅(丁稅)。《史記張耳陳余列傳》稱,秦征戍不止,頭會箕斂,以供軍費。《淮南子氾論訓》載,秦之時。。。頭會箕賦,輸於少府。」(丘光明《計量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16頁)用簸箕收取的銅錢,為了避免存在劣幣偷稅,而各地丁男的行政編製又基本相同,就會採用稱重的方式。
根據《周禮》,西周,4井12戶平均24個成人丁男組成一個村邑,64井16個村邑200戶組成一個甸邑(1個甸邑出馬車一乘),10個郊人甸邑和10個遂人甸邑加1個都城邑和4個縣鄙邑(出馬車1乘)組成一個「小都」邑(也就是1個都邑出馬車25乘),甸邑是黃帝、夏朝的「萬國」之一, 都城邑、縣鄙邑是商朝的「三千諸侯」之一,而「小都」邑則是西周一個男爵國,所以三者都可以被稱為邑(不詳述13),這也是導致地理記載混亂的原因。
西周一個小都,農村20個甸,每個近200戶,共近4000戶,小都城內外共2000戶,4個縣鄙城內外共500戶,5城5甸之和與20甸之和相同,合計8千戶。中山國一石1萬克(171頁)的斤兩銖與秦朝一石3 萬克(182頁)相同,但是中山國以20斤為均,2均為石,或許就是這個原因。
戰國,把約0(尾邑)~36(雅邑)井的公田全分給了奴隸變私田,變「100步為畝」為「240步為畝」,一些公田充足的甸邑(也稱為成邑)一個就多出了8個村邑成了300戶,20個甸邑折算就成了30個甸邑,加上1個都城和4個縣鄙的城市人口的增加,平均4萬6千丁、2萬3千戶組成一個都邑。《周禮》體系與度量衡考古體系完全吻合。王說,今年一個成人收5銖,那麼各級監察官只要稱一稱下一級交上來的是不是5的倍數就好了。當然這只是理想模型,但是全國有無數個縣可以互相對沖,搭建這種模型有助於管理。
西漢公元前後,6300萬人口,公元2年共103個郡、王國等郡級政區,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1587個。萬戶以上的縣稱縣令,萬戶以下的縣稱縣長。基本上大部分都是方五十周里耕地就有五個的萬戶小縣,5人1戶,1000個萬戶小縣就是5000萬人口。再加上少數人口大縣和邊疆山區一些地廣人稀的縣。一個現代縣,基本等於西周一個男爵國或伯爵國。
《周禮·地官·大司徒》:「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參之一;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原本方百里,四分之三到一半土地是不能用的,比如男爵是1個百里1個都邑。子爵是2個百里2個都邑。伯爵是3個百里4個都邑。侯爵是4個百里5個都邑。公爵是5個百里10個都邑。但是從西周到春秋到戰國到漢朝,人口也翻了5倍,特別是城市人口的極大增加。
《禮記王制》凡四海之內九州島,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國三十,七十里之國六十,五十里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庸間田。八州,州二百一十國。天子之縣內,方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國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名山大澤不以晳,其餘以祿士,以為間田。凡九州島,千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天子百里之內以共官,千里之內以為御。千里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各以其屬,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魯國、衛/燕國)。
方千里者,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三十國,其餘,方百里者七十。又封方七十里者六十--為方百里者二十九,方十里者四十。其餘,方百里者四十,方十里者六十;又封方五十里者二十--為方百里者三十;其餘,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六十。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庸間田。諸侯之有功者,取於間田以祿之;其有削地者,歸之間田。
天子之縣內:方千里者為方百里者百。封方百里者九,其餘方百里者九十一。又封方七十里者二十一--為方百里者十,方十里者二十九;其餘,方百里者八十,方十里者七十一。又封方五十里者六十三--為方百里者十五,方十里者七十五;其餘方百里者六十四,方十里者九十六。
《周禮職方式》凡邦國千里,封公以方五百里則四公,方四百里則六侯,方 三 百 里 則 十一 伯 .方 二 百 里 則 二 十 五 子 . 方 百 里 則 百 男 . 以 周 知 天 下。
商朝九州中的八州大概每州210國,每國100兵400人,王畿所在州內除了商朝直屬地還有93國,一共1773國,三千諸侯,大概控制120萬人。後期繁衍到每國600兵3000人。周朝在雍州的直屬地面積其實與商朝河北冀州直屬地其實差不多,所以沿用類似的套路,把商朝冀州直屬地分成很多小國,把周朝雍州的小國並成直屬地,同時因為周朝新的度量衡與黃帝度量衡一致,從而獲得了更多黃帝度量衡小部落的支持和歸附,根據西晉《帝王世紀》的記錄,商末到周,人口翻了三倍,是因為《呂覽·觀世》「周之所封四百餘,服國八百餘」《逸周書世俘》武王遂征四方,凡憝國九十有九國。。。凡服國六百五十有二,99+400+800=1300,人口1371.4923萬,平均一國一萬,是三千的三倍,納入周制的有七千人,也就是國人三千、野人三千,而這一個國就是西周的一個鄙城五個甸每個甸兩三百戶,五個鄙組成一個都,五個都組成一個侯爵,所以周公封了71個公爵侯爵伯爵。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封建親戚以蕃屏周」。《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兄弟之國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
8州是1680國,71?25=1775,71?20=1420,1680剛好在中間,其中53個是姬姓侯爵伯爵。同時《周禮職方式》規定了每州(100)封4個公(25)或6個侯(16)或11個伯(9),全部按侯則8州有48個侯,全部按伯則8州有88個伯,71剛好在中間。如果1個州(100)封1個公(25)、3個侯(3?16=48)、3個伯(3?9=27),則剛剛好(25+48+27=100)。因為不清楚《禮記》的數據是商朝還是周朝,所以只能算個大概。1680+93=1773國。明細的話,西周分封了虢、虞、宋九個公爵以及魯、衛兩個元侯(2?55+9?50=560)和凡、蔣、邢、茅、胙、祭六個伯爵,如果剩下里27個是侯爵的話(27?25=675)、21個是伯爵的話(27?20=540),一共就是1775個城,按男爵國計算的話(2?11+9?10=112,27?5=135,27?4=108,再加上西六軍6?5=30、東八軍中洛陽盆地的24,一共409個男爵國)。《呂覽·觀世》「周之所封四百餘(國人),服國八百餘(野人、蠻夷)」。
這裡只有2+9+27+27=65個國家,但是因為公爵里很多都是拆開封的,比如太昊之後分為四(比如宿國就分宿男和宿遷兩個男爵國)、虞舜之後分為二、大禹之後分為二,等等,所以65個就變71個了
《國語鄭語》雲姓鄔、鄶、路、偪陽,曹姓鄒、莒,皆為采衛
西漢末年有1370個縣,考慮到部分縣是作為男國整體保留下來,一個頂5個,大致就對應西周初年的1773個小城和八百里秦川、六百里洛陽。比如尹灣簡的東海郡在西周是十個男爵領,到了西漢末年是38個縣
2.中山國最盛之時,同時期的齊國折算只有馬車近4000輛、人口近400萬,也就是萬餘乘
隨著重犁牛耕深翻出肥土,此一時期暫時不再需要休耕,制約人口的核心土地問題得以解決,單位面積內的戶數得以增加,以及隨著產量生產力的提高和非農人口的增加,而繁榮起來的都市。萬戶為縣,很多公田多的5千戶鄙(一個鄙邑加四個甸邑)因為分掉公田和城市貿易人口的增加而得以達到萬戶升級為縣,也就是《左傳昭公五年》的「韓賦七(鄙)邑,皆成縣也」。戰國時的齊國的很多縣鄙因為原本就是平原公田多,再加上近海漁業和煮鹽販鹽,而得以從鄙升級為縣。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確立郡、縣二級制,全國分為36郡,郡下設縣。秦初因為戰亂人口殘破而「大率(縣)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西漢初年銀雀山竹簡《庫法》同樣因為戰亂人口殘破而「大縣百里(越大越容易囊括廢地),中縣七十里,小縣五十里。大縣兩萬家,中縣一萬五千家,小縣萬家」。到了西漢末年連雲港尹灣竹簡,記載東海郡有266290戶,都鄉64個和農鄉106個,都鄉近1000戶和農鄉近2000戶(五口為戶),人口達到戰國時期的兩倍多,原本西周十個男爵國的面積內有了38個縣級單位,人口更是增加了五倍,可以作為旁邊近似地形的齊國鼎盛期的人口參考。所謂戰國時郡比縣小,很可能是錯把「都」看成了「郡」。都,在戰國以後專指點而不指面,但是周朝的都,既指點也指面。《說文》中的註解稱「地方千里,鄉為百縣,縣有四郡(都)」,正方形邊長一千周里,有100個正方形邊長一百周里的「大都」。郡音形同君,是國家級的,五十周里的「小都」離戰國的國家級則面積差太遠了。漢朝一個郡一般有20個縣,王國一般有4到8個縣。戰國秦漢的都尉,比校尉等級高,校尉管25000人,一個縣鄙達到萬戶後就有這麼多男丁,而都尉禆將軍管理五個校尉,面積是西周一個小都,西漢把都尉改為郡尉,所以只能是古人錯別字了。
根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及田常卒,有七十餘男。。。襄子使其兄弟宗人盡為齊都邑大夫」《史記滑稽列傳》齊威王召見「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即墨大夫),誅一人(阿大夫)」。[清]閻若璩《四書釋地又續》,[清]阮元《清經解》卷22,(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88年。「《樂毅傳》下齊七十餘城,《田單傳》復齊七十餘城」。一個縣約萬戶,提供25馬車,爵為下大夫。《史記蘇秦列傳》說齊宣王曰:「齊,南有泰山,東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此所謂四塞之國也。齊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臨菑中七萬戶,臣竊度之,不下戶三男子。」這裡的地方二千餘里做20*20時是框進了整個渤海有大量廢地,做20多個百里,每個百里四分之一到一半是耕地,每個百里4個五十里,萊夷地區多山,所以齊國大概有20多個小都,每個小都五個城(1都4鄙)都成萬戶縣後就是100多個縣,實際則只有73個縣,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復置齊國,領七郡七十三縣,漢武帝時,齊國之地已分為十二郡國,按每郡12縣就是144縣,人口翻了一倍。按72個縣每個萬戶5萬人,臨淄七萬戶50萬人,一共400萬,才有男丁八十萬,其中帶甲二十萬。
齊國其實有三種不同的田制、戶制、軍制,《管子》對三種都有記載,其中兩種《國語齊語》也有記載,另一種《尚書大傳》有類似體系。
「制鄙。三十家為邑,邑有司;十邑為卒(300家),卒有卒帥(謀克);十卒為鄉(3000家),鄉有鄉帥(猛安);三鄉為縣(9000家),縣有縣帥(萬戶);十縣為屬(10萬戶),屬有大夫(軍帥)。五屬,故立五大夫。(50萬戶,都統)
「五家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焉。以為軍令: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帥之;十軌為里,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帥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帥之;是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帥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帥之。三軍,故有中軍之鼓,有國子之鼓,有高子之鼓。
《管子·匡君·小匡》桓公曰:「參國柰何?」管子對曰:「制國以為二十一鄉,商工之鄉六,士農之鄉十五,公帥十一鄉,高子帥五鄉,國子帥五鄉,參國故為三軍,公立三官之臣。市立三鄉,工立三族,澤立三虞,山立三衡,制五家為軌,軌有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有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三鄉一帥。」
桓公曰:「五鄙柰何?」管子對曰:「制五家為軌,軌有長。六軌為邑,邑有司。十邑為率,率有長。十率為鄉,鄉有良人。三鄉為屬,屬有帥。五屬一大夫,武政聽屬,文政聽鄉,各保而聽,毋有淫佚者。」
於是乎管子乃制五家以為軌,軌為之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為之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以為軍令。是故五家為軌。五人為伍,軌長率之。十軌為里。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率之。四里為連。故二百人為卒,連長率之。十連為鄉,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率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率之,三軍
《國語·齊語》管子於是制國以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公帥五鄉焉,國子帥五鄉焉,高子帥五鄉焉。齊國採用周制的土地大概是2個百周里多一點。管子於是制國:「(3個周制份地「夫」為1家)五家為軌(也就是2井18個周制份地「夫」),軌為之長;十軌為里(20井),里有司;四里為連(加上公田為100井),連為之長;十連為鄉(1000井),鄉有良人焉。以為軍令:五家為軌,故五人為伍,軌長帥之;十軌為里(50戶),故五十人為小戎,里有司帥之;四里為連(200戶),故二百人為卒,連長帥之;十連為鄉(2000戶,五口為戶),故二千人為旅,鄉良人帥之;五鄉一帥,故萬人為一軍,五鄉之帥帥之。三軍,故有中軍之鼓,有國子之鼓,有高子之鼓。十鄉則萬井,二十一鄉就是2個百周里多一點。
《國語·齊語》「制鄙。三十家為邑(30戶),邑有司;十邑為卒(300戶),卒有卒帥;十卒為鄉(3000戶,三口為戶),鄉有鄉帥;三鄉為縣(突然變成三進位是關鍵),縣有縣帥;十縣為屬,屬有大夫。五屬,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屬焉;立五正,各使聽一屬焉。是故正之政聽屬,牧政聽縣,下政聽鄉。」三十家為邑,《周禮·夏官·職方氏》「青州,其民二男二女」,商離母系社會時期近,女性地位更高,一夫一妻為一家,就是64塊份地。十邑為卒,十卒為鄉,就是6400塊份地。三鄉為縣(縣相對於都,處於邊鄙位置,突然變為3進位是關鍵),3縣9鄉就是五十周里小方國(小都),由4個組成1個百周里方國(大都)也就是12縣,5屬50縣就是4個百周里。商朝的田可以參考明清時期的朝鮮王國韓百謙的《田考》。齊承商制,商俗四進,《左傳》昭公三年:齊(國)舊(制),四(進)量(度),豆、區、釜、鍾。四升曰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1釜等於64升),釜十則鍾(突然變為10進位是關鍵,周制是夏制改九為十,齊制是商制改九為十)。
《管子·立政·首憲》是春秋中期的制度,人口已經繁衍為春秋早期的兩倍,齊國在齊桓公時原本有十五個農業鄉,但是晚年隧邑叛亂出去,再加上被各國侵佔,所以原本該有三十個州,而下面則只有二十五個州。另一個特點是,齊國在齊桓公時原本實行以西土養東國的制度,《管子匡君大匡》「隰朋聰明捷給,可令為東國,賓胥無堅強以良,可以為西土「,齊西不當兵,所以賦稅是齊東民兵的十倍,《管子輕重丁》「 今,齊西之粟,(陳)釜(2萬毫升有多,也就是20公升有多)百泉[權,砝碼,日後演化為錢和印,不足200克,百泉也就是不足20公斤,和糧食的密度是相符的],則區二十也;齊東之粟,釜十泉[權],則區二泉[權]也 」。而春秋中期則雙方已經差不多了, 齊西的商豆是1300(1220)立方厘米(國博),商升是305立方厘米 ,齊東的毫區1350立方厘米,毫豆375立方厘米,編製也是齊西為1鄉10卒、1卒10邑、1邑30戶,齊東為1州10里、1里10游、1游20戶。
分國以為五鄉(10000戶),鄉為之師,分鄉以為五州(2000戶,五口為戶),州為之長。分州以為十里(200戶,早期為100戶),里為之尉。分里以為十游(20戶),游為之宗。十家為什,五家為伍,什伍皆有長焉。
築障塞匿,一道路,博出入,審閭閈,慎筦鍵,筦藏於里尉。置閭有司,以時開閉。閭有司觀出入者,以復於里尉。凡出入不時,衣服不中,圈屬群徒,不順於常者,閭有司見之,復無時。若在長家子弟臣妾屬役賓客,則里尉以譙於游宗,游宗以譙於什伍,什伍以譙於長家,譙敬而勿復。一再則宥,三則不赦。凡孝悌忠信、賢良俊材,若在長家子弟臣妾屬役賓客,則什伍以復於游宗,游宗以復於里尉。里尉以復於州長。州長以計於鄉師。鄉師以著於士師。凡過黨,其在家屬,及於長家。其在長家,及於什伍之長。其在什伍之長,及於游宗。其在游宗,及於里尉。其在里尉,及於州長。其在州長,及於鄉師,其在鄉師,及於士師。三月一復,六月一計,十二月一著。凡上賢不過等,使能不兼官,罰有罪不獨及,賞有功不專與。
孟春之朝,君自聽朝,論爵賞校官,終五日。季冬之夕,君自聽朝,論罰罪刑殺,亦終五日。正月之朔,百吏在朝,君乃出令布憲於國,五鄉之師,五屬大夫,皆受憲於太史。大朝之日,五鄉之師,五屬大夫,皆身習憲於君前。太史既布憲,入籍於太府。憲籍分於君前。五鄉之師出朝,遂於鄉官致於鄉屬,及於游宗,皆受憲。憲既布,乃反致令焉,然後敢就舍;憲未布,令未致,不敢就舍。就舍,謂之留令。罪死不赦。五屬大夫,皆以行車朝,出朝不敢就舍,遂行至都之日。遂於廟致屬吏,皆受憲。憲既布,乃發使者致令以布憲之日蚤晏之時,憲既布,使者以發,然後敢就舍;憲未布。使者未發,不敢就舍;就舍,謂之留令,罪死不赦。憲既布,有不行憲者,謂之不從令,罪死不赦。考憲而有不合於太府之籍者,侈曰專制,不足曰虧令,罪死不赦。首憲既布,然後可以布憲。
詳細分析證明
使用舊商制的紀人被迫改遷入的齊國(山東),西田
100米?8?10?3?102%(路網和溝渠)=25公里(夏制百里)
100米?8?10?4?102%(路網和溝渠)=32公里(商制百里)
齊承商制,《左傳昭公三年》:「齊(國)舊(制),四(進)量(度),豆、區、釜、鍾。四升曰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1釜等於64升),釜十則鍾(突然變為十進位是關鍵)。」
《小爾雅》:一手之盛,謂之溢。兩手,謂之掬。掬,一升(305立方厘米是關鍵)也。掬四,謂之豆(1300立方厘米)。豆四,謂之區(4847立方厘米)。區四,謂之釜(1釜等於64升)。釜二有半,謂之藪。藪二有半,謂之缶。二缶,謂之鍾。二鍾,謂之秉(1秉等於25釜)。
《儀禮聘禮》 十藪曰秉。。。車,秉有五藪。
《國語齊語》:「制鄙。三十家為邑,邑有司;十邑為卒,卒有卒帥;十卒為鄉,鄉有鄉帥;三鄉為縣(突然變成三進位是關鍵),縣有縣帥;十縣為屬,屬有大夫。五屬,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屬焉;立五正,各使聽一屬焉。是故正之政聽屬,牧政聽縣,下政聽鄉。」
《管子》桓公曰:「五鄙柰何?」管子對曰:「制五家為軌,軌有長,六軌為邑,邑有司;十邑為率,率有長;十率為鄉,鄉有良人;三鄉為屬,屬有帥。五屬一大夫,武政聽屬,文政聽鄉,各保而聽,毋有淫佚者。」
三十家為邑,《周禮·夏官·職方氏》「青州,其民二男二女」,女性地位較高,一夫一妻為1家,30家就是60塊份地,加4塊份地的宅基地,就是64塊份地。十邑為卒,十卒為鄉,就是6400塊份地。三鄉為縣(縣相對於都,處於邊鄙位置),3縣9鄉就是五十周里小方國(小都),由4個組成1個百周里方國(大都)也就是12縣,5屬50縣就是4個百周里(48縣)有多。商朝的田可以參考明清時期的朝鮮王國韓百謙的《田考》。
西田,賦稅是十倍,但是出兵只出十分之一。鄉有3000家(早商是8*9*9=648,扣除宅基地也就是600家),萬口,出150人(早商是300人)、牛車1乘(早商另有雙馬馬車1乘),與商朝初年出車規律同。縣有9000家,3萬口,出450人、牛車3乘,另出四馬馬車1乘。紀人被迫改遷入的舊商制一個縣的耕地面積(192平方公里),還不如齊人改遷入佔據的周制一個鄉的耕地面積(250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卻是後者的三倍,農業負擔重,稅收是後者的十倍,但基本無兵役負擔。
每個邊長32公里的方,因為只有一半土地可用於耕種,商代有8乘雙馬馬車、8乘牛車,再加伯爵自己的2乘,就是50乘,山東有十二個這樣的伯爵,也就是600乘。
使用新商制的衛國(河北),西田
128米?8?3?2?5?104%(路網和溝渠)=32公里(商制百里)
考古發現的燕、趙、中山、衛、魏大梁量器,為900、1800、3600、7200立方厘米,與新商制8家9鄰為1鋪(72家)相符。
《尚書大傳》「八家而為鄰,三鄰而為朋(目目),三朋(目目)而為裏。五裏而為邑(《管子》的部),十(5*2)邑而為都(2個正方形的《管子》的聚,也就是半個商百里,考慮到一般來說另一半是不能被用作耕地的土地,一個商百里為一族)。十(5*2)都而為師(《管子》的方,河北王畿有10個族,組成王師)。州,十有二師焉。」
邊長128米的份地,8*8=64塊份地,組成1個正方形的鄰,每家8塊,1鄰8家。
128米?8?3=3072米也就是六周里,9個鄰組成1個正方形的暴[裏]。8*9=72家,64*9=576塊份地,暴[裏]的面積(9.5公里)約是成(25公里)的三分之一有多,一成200家,可見無誤。每家出1人,另外每3個鄰24家(64*3=192塊份地)助養1個脫產貴族(64*305立方厘米,也就是1釜)。
18個鄰,8?18=144,加6助養著的貴族,也就是150人,一車。商朝時,36個鄰300人為攻車和守車,為一個甸國。邊長32公里的一個商百里為一族,25個甸國,50車。商的河北王畿,有十族250個甸國,500車。
《管子,乘馬第五》「方六(周)里,命之曰暴(裏,正方形,pu,堡,六里鋪,也就是甲骨文的甸)。五暴命之曰部(邑,bu,三十里鋪),五部命之曰聚(正方形,25個暴,也就是四分之一個商百里)。聚者有市,無市則民乏。五聚命之曰某鄉,四鄉命之曰方(商方),官制也。」
衛國齊國吞併部分河北地區後,又打亂重編了,從先10後5,改為先5後10。由每家8塊改為每家2塊男女各1塊,8*8=64塊份地,組成1個正方形的鄰,有32家,9個32家組成1個正方形的暴[裏],288家,每24家助養1家脫產貴族加起來就是25家,12貴族也就是300家。6家為1大家,也就是50大家,「二田為一夫,三夫為一家」打橫24塊份地只有2大部分,「五家而伍,十家而連,五連而暴」打豎24塊份地有25大家。
「官成而立邑:五家而伍,十家而連,五連而暴(50大家),五暴而長,(五長而官),命之曰某鄉,四鄉命之曰都(男爵領的主城,邊長3里),邑制也。」
「邑成而制事:四聚為一離,五離為一制,五製為一田(1田100聚)。二田為一夫,三夫為一家,事制也。」
「事成而制器:方六里(暴),為一乘之地也;一乘者,四馬也;一馬,其甲七(春秋後期,手工業發展、畜牧業發展,皮甲增加),其蔽[盾]五;乘,其甲二十有八,其蔽[盾]二十。白徒三十人奉車兩,器制也。」
西田,賦稅是十倍,但是出兵只出十分之一。1個暴[裏]300家只出30人,為攻車馬車(2甲、1白徒駕車)和守車牛車(2甲、1白徒駕車),後跟4有甲使弓的隊長,後跟20有甲戈盾兵。根據考古發現,商的戰車文化,駕車人是沒有盔甲的,身份很低賤,所以 大棘之戰 華元 才被駕車人給賣了。50個大家,2*24,實際只有48個大家,不供養貴族的出甲,供養貴族的出盾,甲盾合共48。白徒三十人,車兩,馬四,有可能是兩輛車都是雙馬馬車,也有可能一個是四馬馬車用於衝鋒、一個是牛車用於後勤。
每個邊長32公里的方,因為只有一半土地可用於耕種,商代有25乘雙馬馬車、25乘牛車,河北有十個這樣的族,也就是500乘。
管子乘馬,記載的是春秋晚期和戰國的軍制,西周時,四鋪36鄰1200家,也就是邊長12周里的方形,出四馬馬車一乘、牛車三乘、120人,到了春秋晚期和戰國,改為四馬馬車四乘、牛車四乘、120人
3.西周的體系留給了秦國二十等爵,秦國的體系留給了西漢列侯制,西漢武帝後期因為公孫弘發現了孫臏八陣並改為西漢軍制而產生一種新的八陣軍制,又因為王莽把全國的大小官員全部官升三級(100升500升1000升5000)待遇不變,所以西漢軍制的曲候(管理5000丁)降三級淪為東漢的百夫長,進而成為三國西晉的部曲將(管理100步兵)
周朝1個男爵國小都有2~3個州,各2500兵,1個小都有25個成,1個成有2~3個卒,各100人。以1小都2州為常見,1小都3州非常少。西周時,野人不當兵,所以1小都只出2500兵。
根據《商君書·境內》,秦一軍由五大夫率領,五部12萬5000壯丁(《管子匡君大匡》里的五屬也是設立五大夫管理耕地相當於10個男爵國小都5萬戶、《國語齊語》耕地相當於50個男爵國小都的25萬戶),其中2萬5千是戰兵,戰兵中精銳輕兵甲士1萬6千,後勤10萬。
一部由尉(公乘)和軍司馬率領,加後勤25000人,其中職業軍人的精銳輕兵甲士3000人,根據兵馬俑,估計還要加上2000無甲的弩兵和輕步兵,後勤2萬。五大夫所在的部輕兵甲士4000人(「將,短兵四千人」),尉所在的曲則為1000人,尉與司馬500人、候500人,五大夫所在的曲也為1000人,五大夫500人、候500人。
一曲由候(公大夫)率領,加後勤5000人,其中輕兵甲士500人,什長都是甲士;尉所在的中曲則為1000人(「國封尉,短兵千人」),什長伍長都是甲士,尉與司馬500人、候500人。
一官由將(官大夫)率領,加後勤1000人其中輕兵甲士100人。
《商君書·境內》:「五百主,短兵五十人;二五百主,將之主,短兵百。」,「五(輕兵,五十人十分之一 )人一屯長,百(輕兵,千人十分之一)人一將(二五百主)。」 《史記·陳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敵戍 漁陽 ,九百人屯 大澤鄉 。陳勝、 吳廣 皆次當行,為屯長。」(失期,下層小兵是賠錢但是一般賠不起只能幹苦役還錢干到死,屯長估計是被斬首)
西漢繼承秦的部曲制。
西漢的進步是伍長也全部成為甲士,一軍五部12萬5千人,有甲士2萬5千人。
大將軍營五部《續漢書》,分左右前後中五部《青海大通、居延等漢簡》。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假軍司馬為副,比千石《續漢書》,統率25000人(周朝以12500人為軍)《中國全史軍事卷》,其不置校尉部(12500人),但軍司馬一人,比千石《續漢書》。
10個西周男爵國,也就是西漢一個郡,郡守,二千大石,是比二千石的2倍。
部下有曲,分左右前後中五曲《大通漢簡》,曲有軍侯{候}一人,假侯{候}為副,比六百石《續漢書》,統率5000人(周朝以2500人為師)《中國全史軍事卷》(其中500是輕兵甲士)。
1個西周男爵國,25個200戶,五千戶,也就是西漢一個小縣,縣長,比六百石,縣令是2~4個縣長,千大石,是比六百石的4倍,千中石,是比六百石的2倍。
曲下有官,分左右前後中五官《大通漢簡》,官有二五百主{千人}一人,官分前後隊,五百主為副,統率1000人(周朝以500人為旅)《中國全史軍事卷》(其中100是輕兵甲士)。官下有隊(500),隊下有列(100,其中10是輕兵甲士),分左右前後中五列《大通漢簡》,列有百將一人,比四百石,統率100人(周朝以100人為卒)《中國全史軍事卷》,屯長為副,比二百石《續漢書》,統率50人(周朝以25人為兩)《中國全史軍事卷》。屯下有什,什長一人,伍長為副,比百石,統率10人(周朝以5人為伍)《大通漢簡》。
東海郡那個官員當年在彭城武庫當官,彭城是劉邦崛起的地方,是全國少數幾個大武庫之一,東海郡只有二軍的兵役,共2萬5千或5萬兵,彭城武庫可以武裝60多萬兵,也就是24或12個郡的兵,西漢末年也只有103郡國,四或八個武庫就夠了。我估計只有西安、太陽、北京、彭城四個武庫。
匪夷所思!西漢的武器庫竟如此土豪?
彭城武庫60萬軍隊,弩53萬7707、弩矢1145萬8424平均一弩20矢、弓7萬7521、弓箭119萬9316平均一弓15箭。
62.5萬軍隊,其中每12萬5千有輕兵2萬5千、輕兵里有甲士1萬6千,也就是輕兵12萬5千、甲士8萬,60萬軍隊也就是有輕兵10萬、甲士6萬,所以武庫有短鎩2萬4170(屯長、副屯長持用)、各種短戟共7萬8392(什長、伍長持用)、劍9萬9905、盾10萬0255、盔9萬8262、鐵甲6萬3324。輕兵部隊配弩10萬。
剩下50萬,斬馬鈹45萬1722,7萬弓箭手配斬馬鈹7萬,38萬弩手配斬馬鈹(其中14萬2701有皮甲、15萬6135有刀),5萬弩手配長矛5萬0178。
《荀子·議兵篇》說:「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1萬克)之弩,負矢五十,置戈(1米4)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宅。」
每12萬5千軍隊,扣除2千多的屯長及以上級別的皮甲拿刀的指揮和2千不拿武器的伙夫,有配弩和20矢、短鎩戟、劍盾盔的輕兵2萬(輕兵里有配鐵甲的魏武卒模式甲士1萬2千),有配皮甲、弓和15箭、斬馬鈹、刀的弓箭手1萬5千,有配皮甲、弩和20矢、長矛、刀的1萬,有配弩和20矢、斬馬鈹的無甲兵7萬6千。
具體到東海郡2萬5千兵役額度,2千有鐵甲劍盾、2千無甲劍盾、2千皮甲長矛、3千皮甲弓箭、1萬5千無甲弩兵。
《漢書·食貨志》說是每一名到法定服兵役年齡的男子都要為國家服役二年,即一年為正卒,"給中都官"。一年當戍卒,戍守邊疆,曰屯戍。
西漢後期改行募兵制,其實質依然是農夫養職業軍人。
車步兵部曲:根據武經總要引裴子新令。
居延漢簡有「左部右曲侯」、「右部右曲侯」,敦煌懸泉漢簡有"己校前曲後"、"戊校左曲候"、"戊校前曲候"、"己校左部中曲候"、"戊校右部中曲",青海大通上孫家寨西漢簡「後曲侯」。曲下有官,官下有隊,如「曲(5000)前、左、右官(1000)前隊(500)」。隊下又有列、屯、什(對)、伍,如「什以肩章別,伍以肩左右別」、「五人為伍」。(《大通上孫家寨漢簡釋文》325、307,《文物》1981年第2期)
西漢末部分地區採用公孫弘霍光八陣的部隊,一軍甲士2萬5千,中軍3000,騎2000,揚奇伏各二300隊、備二100隊,其他2萬步兵分為五部,每部4000人(一個郡的兵役一軍25000人中的精銳)兩曲,每曲2000人(有甲無甲各1千,劍盾)兩官,每官1000人兩隊,每隊500人。
裨將軍 同時管理下屬的騎兵部司馬的5000~10000人和車步兵部校尉的25000人。五代到宋初,馬步軍都指揮使之下,也是分馬軍指揮使和步軍指揮使。日本戰國,部將之下,也是分騎兵的侍大將和步兵的足輕大將。
偏將軍《漢書》王莽五大司馬、二十五大將軍、百二十五偏將軍、千二百五十禆將軍,雖然是把全國官民各升三級,所以與原有軍制不同,但是也能看出偏將軍比禆將軍高一級,所以應該是統帥五萬步兵加一萬騎兵。
《漢書》:莽見四方盜賊多,復欲厭之,又下書曰:「予之皇初祖考黃帝定天下,將兵為上將軍,建華蓋、立斗獻,內設大將,外置大司馬五人、大將軍二十五人(州牧或部監,每人5個偏將軍)、偏將軍百二十五人(郡守或郡尉,每人10萬丁、10個裨將軍)、裨將軍千二百五十人(縣令長,每人1萬丁、10個校尉)、校尉萬二千五百人(每人1千丁、3個司馬)、司馬三萬七千五百人(每人3個候)、(曲)候十一萬二千五百人、當百二十二萬五千人、士吏四十五萬人、士千三百五十萬人。應協於《易》『孤矢之利,以威天下』。予受符命之文,稽前人,將條備焉。」於是置前後左右中大司馬之位(5人),賜(十三州)諸州牧(和部監)號為大將軍(25人),(103)郡(、王國與王畿各部)卒正、連帥、大尹為偏將軍(125人),屬(縣)令、長(為)裨將軍(1250人),縣宰為校尉(12500人)。乘傳使者經歷郡國,日且十輩,倉無見谷以給,傳車馬不能足,賦取道中車馬,取辦於民。
王莽是君子,只是沒腦子。此時全國大概6500萬人口,一家一到兩個丁就是所謂「士」千三百五十萬人(1350萬*5=6750萬),「校尉」萬二千五百人。。。「(曲)候」十一萬二千五百人,校尉12500+候112500=125000,則「曲侯」約是百戶長、百夫長,西漢實行民兵制,十戶每戶一個月零三天的輪流服役,稱為當,則「曲侯」又是十個服役大兵的頭頭。當122萬5000人+校尉1萬2500+候11萬2500=135萬,士吏45萬*30=士1350萬,25戶設一個兩司馬。但是西漢的曲侯是五千夫長。百夫長、五百夫長、千夫長、五千夫長,等於是百夫長官升三級。王莽搞這種全國人民官升三級的把戲,錢不增加,傳達命令的「乘傳使者經歷郡國,日且十輩,倉無見谷以給,傳車馬不能足,賦取道中車馬,取辦於民。」而且也真的很巧,公元2年,州有13個,郡有103個,縣、侯國、邑、道等縣級政區1587個(全國大概6300萬人口),萬戶以上的縣稱縣令,萬戶以下的縣稱縣長,還真夠能讓他編出這麼格式來。
荊州饑荒,爆發綠林起義。公元21年,莽新大司馬、荊州牧討伐綠林軍出兵10萬丁被圍殲2萬精兵。公元23年,莽新南陽郡守討伐綠林軍出兵10萬丁被圍殲2萬精兵。莽新嚴尤軍鎮壓荊州後北上宛城與綠林軍激戰,損失3000退守穎川,則其精兵應該也有2萬。昆陽大戰,莽新王邑、王尋2萬再加40萬,先發精兵只有10萬,則40萬出8萬,再加王邑、王尋2萬,列營百餘座,每營千人。青徐等四州饑荒,爆發赤眉起義,青徐兩州牧有精兵4萬被擊敗,則也是兩個2萬。先秦秦漢實行編戶齊民,民官同時也是軍官,則每次出兵只出甲士伍長作為精銳。
王莽把全國人民連升三級(100升500升1000升5000),待遇不變,導致東漢的曲長(5000)淪為百長(100)。。。
《後漢書·班固傳》「陳師案屯」唐武則天太子李賢注引《續漢志》:「大將營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下有屯長一人。」 這是王莽把全國人民連升三級,導致曲候變為百長而不值錢
到東漢三國兩晉,設立步兵部曲督(也就是部校尉)管理步兵甲士500人,步兵部曲將(也就是曲軍候)管理步兵甲士100人,騎兵部曲督管理騎兵100人。
4.中山國最盛之時,魏國已經被秦國佔了大量領土,已經沒有萬乘
商鞅曾經供職魏國,魏國出自晉國,晉國採用周制
五國以為屬,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有伯。
「五人而伍,十人而什,百人而卒,千人而率,萬人而將。」
《戰國策·魏策三》說:"魏氏悉其百縣勝兵,以止戍大梁,臣以為不下三十萬。以三十萬之眾,守十仞之城,臣以為雖湯、武復生,弗易攻也。"
周稱 伍長 兩司馬 卒長 旅長 師長 軍長
周爵 伍長 下士 中士 上士 下大夫 男爵 中大夫 侯爵
馬車 1 5 25 125
乘 4 20 100 500
人數 5 10 25 50 100 500 1000 2500 5000 12500 25000 125000
魏單位 伍 什 屬 閭 卒 率 州 軍
魏稱 伍長 什長 屬長 連帥 卒正 司馬 州伯 將軍
精銳人 5 10 50 100 300 1000 2100 10000
秦單位 伍 什 屯 率 隊 官 曲 部
秦稱 伍長 什長 屯長 卒長 五百主 二五百主
精銳人 5 10 50 100 500 3000 16000
秦軍稱 伍長 什長 屯長 率長 隊長 將 曲候 校尉 都尉禆將
秦爵 公士 上造 簪裊 不更 大夫 官大夫 國大夫 公乘 五大夫
田宅仆 1 2 3 4 5 7 9 20 25
西漢爵 公士 上造 簪裊 不更 大夫 七大夫 公大夫 公乘 郡尉
西漢稱 伍長 什長 屯長 率長 隊長 將 曲候 禆將軍 大將軍
莽新稱 伍長 什長 屯長 曲長 部校尉 禆將軍 偏將軍 大將軍 大司馬
東漢稱 募兵制 伍長 什長 屯長 曲將 部督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趙軍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斬趙裨將茄。六月,陷趙軍,取二鄣四尉。七月,趙軍築壘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壘,取二尉,敗其陣,奪西壘壁。《戰國策》秦趙戰於長平,趙亡一都尉。
為了避免被狙擊導致群龍無首,大夫以下的前線低級軍官是沒有標識的,只能靠部下自行辨認。秦朝兵馬俑的車戶比,是戰國時的兩倍。秦朝1個甸2馬車200戶,有40個伍長、8個兩司馬、2個卒長,也就是1馬車對應25甲士以及部分無甲公士。兵馬俑4個坑,按4騎等於1馬車折算。2號坑,弩隊部分,50甲,290無甲,車騎部分,3組36甲騎110甲就是27馬車,加6馬車20甲,車步部分20馬車60甲、步兵280甲,純車部分64車190甲。1號坑,9列每列7馬車,平均1車50甲士,共63馬車190甲、步兵3150甲士,加300甲士弩隊、300無甲弩隊。前二者折算共180馬車,3號坑,為指揮,無車騎。4號坑,應該是靠近指揮者的應急純騎兵,折算應該為120馬車,也就是480甲騎,與坑的容積相符。4個坑加起來,150馬車,騎兵折算為150馬車,4400甲,600無甲,平均一車30人,其中25人為甲士、甲士中5人為騎兵。王學理《解讀秦俑:考古親歷者的視角》,學苑出版社2011年版
所以中山國展廳騎兵編製是《六韜·犬韜·均兵》長(5騎,1車100戶)、吏(10騎,1甸亭200戶)、率(100騎,1鄉10甸亭)、將(200騎,1縣1都鄉2農鄉)
說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鴻溝、陳、汝南、許、郾、昆陽、召陵、舞陽、新都、新郪,東有淮潁、煮棗、無胥,西有長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酸棗,地方千里。地名雖小,然而田舍廬廡之數①,曾無所芻牧②。人民之眾,車馬之多,日夜行不絕,輷輷殷殷③,若有三軍之眾。臣竊量大王之國不下楚。然衡人怵王交強虎狼之秦以侵天下④,卒有秦患⑤,不顧其禍。夫挾強秦之勢以內劫其主,罪無過此者。魏,天下之強國也;王,天下之賢王也。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⑥,稱東藩⑦,築帝宮⑧,受冠帶⑨,祠春秋⑩,臣竊為大王恥之。
「臣聞越王勾踐戰敝卒三千人,禽夫差於干遂;武王卒三千人,革車三百乘,制紂於牧野:豈其士卒眾哉,誠能奮其威也。今竊聞大王之卒,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600馬車、5000騎兵。一個甸200戶2馬車,出2馬車60兵,其中10騎兵,300戶則3馬車。一個甸純出騎兵是30騎一屯、60騎一輩。600馬車就是200~300個甸、4~6萬戶、3000騎兵,剩下2000騎兵是純出,也對應200~300個甸、4~6萬戶,一共500個甸也就是20個男爵國10萬戶,地方千里,10個百里40個五十里,則可見幾乎全部百分百都是耕地,40個男爵國20萬戶,也就是1戶4男,20萬中年人加20萬青年,另有20萬老人和10萬少年,每戶10人以上,也就是200多萬人口,折算是1000多馬車
5.《戰國策齊策》田單曰:「臣以五里之城、七里之郭、破亡余卒,破萬乘之燕,復齊墟。」燕國只在六國伐齊後,依靠齊國土地,短暫達到了萬乘。
《史記蘇秦列傳》說燕文候曰:「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煩,西有雲中、九原,南有碣沱、易水,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所以之前的200萬人口的燕國本著唇亡齒寒的原則,長期與80萬人口的中山國保持著友好關係
6.趙國是在吞併中山國後,才達到萬乘
中山國人口80萬,有丁男20萬,所以《戰國策·趙策三》才要「趙以二十萬之眾攻中山,五年乃歸」。根據我對長平之戰的研究,這20萬里有10萬是五戶長甲士,趙國基本把全國的甲士都集中到這個野戰軍里,而守城則可以靠城牆防護不需要甲,而中山國20萬丁男按女真正兵2重3輕的原則,最多只有4萬是甲士,且士氣低落,所以最終戰敗
趙地方二千餘里,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就是300多萬人。
《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載:「日者,中山悉起而應燕、趙。南戰於長於,敗趙氏;北戰於中山,克燕軍,殺其將。夫中山千乘之國也,而敵萬乘之國二,再戰北勝,此用兵之上節也。然而國遂亡,君臣於齊者,何也?不嗇於戰攻之患也。」
這只是後人追憶,以為當初弱小的燕國與版圖大大增加了的燕國從來未曾改變一般。
7.韓國只在前375年滅鄭後、申不害死前,佔有40個男爵國,短暫接近了萬乘
《左傳》昭公元年 晉中行穆子(荀吳)敗無終及群狄於大原,崇卒也。將戰,魏舒曰:「彼徒我車,所遇又厄。以什共車,必克。困諸厄,又克。請皆卒,自我始。」乃毀車以為行,五乘為三伍。荀吳之嬖人不肯即卒,斬以徇。為五陳以相離,兩於前,伍於後,專為左角,參為左角,偏為前拒,以誘之。翟人笑之,未陳而薄之,大敗之。
禹鼎:車百、斯馭酋徒千。
北京昌平白浮出土一輛西周戰車,有10盾、1 短劍、9短戈、2弓、2矛、1 戟、1 鉞(長斧)。 郊人200家出1馬車、3牛車、10士、40伍長、10奴隸,野人200家出的另1馬車、另3牛車,也就是平均1馬車30人,這是最常見的精銳出兵作戰。1車30人:卒長(酋者)1士(弓、3米3酋矛、短劍或1米3戈配盾、甲)、兩戰車司馬(斯者、馭者)2士(斯者:2米8戟或鉞、戈配盾、甲,馭者:戈配盾、甲)、兩徒步戰司馬2士(戈配盾、甲)、20伍長(2米3矛、前胸甲)、5奴隸,按《孫子兵法》曹操注,5奴隸是:養二人,主炊(水柴);家子一人,主保固守衣裝;廄二人,主養馬,凡五人。但是古代一個人只能煮十個人的飯,可見養馬養牛的,馬出征時,也要派一人來幫忙做飯。 郊人200家出2馬車(野人200家出的另1馬車)10士、40伍長、80進攻步兵、10後勤步兵、10奴隸、4牛車(野人200家出的另2牛車),也就是平均1馬車75人,其中公民兵70人,是大規模進攻作戰。低級的進攻步兵其實主要用來背糧和製作圍攻設施,而不是作戰,武器只有2米3的木棒而已(《左傳僖公二十八年》伐其木以益其兵),春秋後期才開始有2.3米短戟。加牛車則是傾巢之戰,所以馬車牛車合計來形容出兵規模。
1乘馬車30人,3甲士,2步戰兩司馬,20伍長,5後勤。五乘為三伍,5乘15甲士(1個旅長、4個卒長、10個兩司馬)也就是3個5,以什共車,再加上10個徒步戰的兩司馬(戈、盾),25個精銳士兵為1隊,必克。偏(原25乘,也就是5隊125個精銳士兵)為前拒,以誘之。兩(原50乘,也就是10隊250個精銳士兵)於前,伍(原125乘,也就是25隊625個精銳士兵)於後,專(原80乘,也就是16隊400個精銳士兵)為左角,參(原30乘,也就是6隊150個精銳士兵)為右角。全軍一共62隊1550個精銳士兵,都有甲。 1隊25人,第一二排是短戈加盾,三排是2米8戰車戟或鉞配短戈加盾,四排是3米3戰車酋矛配短戈加盾,五排是5個弓箭手配短戈加盾,類似戚繼光鴛鴦陣。 感覺這個更合理一些,但是人數太少了,估計因此才可以讓翟人笑之,未陳而薄之,困諸厄,大敗之。依靠全員盾甲的裝備優勢,在狹窄地形,抵消敵人數量優勢。這是參考的《春秋時期的步兵》
《左傳》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五卿、八大夫,輔韓須、楊石。因其十家九縣,長轂九百,其餘四十縣,遺守四千。310乘馬車*4馬牛車合計*4軍+主公護衛40=5000乘,名義上是4個軍,實際上是10個軍的編製。
晉軍至少有四個這種310乘馬車、1550人的重裝兵部隊,中行穆子是中軍佐也就是全晉軍的二把手,而且有魏舒助陣,很有可能率領的是兩個這種規模的部隊,3100人。而且這還只是1550人的重裝兵,後面可能還有數量更多的6200人的伍長組成的2米3矛輕裝兵,如果一車75人則更多。這個配置基本從西周用到了西漢
晉國後期有2千6百多馬車(光山西現在就有110個縣大小的區域,有些縣區域的耕地不足,扣除朔州大同等縣,再加上陝西河南河北一些地,每個縣就是25馬車),野人當兵後增加到5千多,分掉公田後增加到接近7千,三晉進一步擴張地盤到7500,三晉基本各得2500馬車也就是1萬乘
前391年:秦伐韓宜陽,取六邑。前375年:韓滅鄭,徒都新鄭。前366年:秦敗韓師、魏師於洛陽。前362年:魏敗韓師、趙師於澮。前358年:秦敗韓師於西山。前353年:韓伐東周,取陵觀、廩丘。前351年:韓昭侯以申不害為相。前341年:韓被魏伐。齊救韓,馬陵之戰。前337年:韓申不害卒。前335年:秦伐韓,拔宜陽。前333年:合從。前323年:韓、燕皆稱王。
說韓宣王曰:「韓北有鞏、成皋之固,西有宜陽、商阪之塞,東有宛、穰、洧水,南有陘山,地方九百餘里,帶甲數十萬
九百餘里就是接近40個男爵國,每個25個甸,1甸2~3馬車,1馬車4乘,所以說接近萬乘
《戰國策·東周策》說韓國:"宜陽城方八里,材士十萬。"《史記·韓世家》載:「申不害相韓,修術行道,國內以治,諸侯不來侵伐。」
《楚策二》說楚國東地"悉五尺至六十,三十餘萬。"西南說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強國也;王,天下之賢王也。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陘塞、郇陽,地方五千餘里,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
8.中山國的陶量,其容積原本是商朝作為鹽的儲存分配器,反映了商朝的戶制、軍制
先秦度量衡是極度複雜的,但不是不可以分析梳理的。《睡虎地秦墓竹簡》103頁傳食律譯文,爵為上造、公士。。。每餐糲米一斗,有菜羹,並供應「鹽廿二分升二」(《》216頁)。秦升200毫升,鹽的密度1.33克/毫升,廿二分升二就是11分之1,不可能這麼記錄,所以應該是22分之1,《二年律令竹簡》「車大夫,醬四分升一,鹽及從者,人各廿二分升一」「司寇徒隸,飯一斗,肉三斤,酒少半斗,鹽廿分升一」,22分之1就是12克,考慮到50、53頁做重體力的一餐也才半斗但是需要6克鹽。
稱謂 兵數 都 黃帝 鹽 周秦 魏趙 中山 兵 燕趙 兵 燕趙 兵 齊西 齊東
矩黍 紅黍 黑黍 商朝 商朝 夏朝 商朝 商朝
10進 10進 10進 10進 72進 72進 64進 64進 64進
州伯 2000 194000
司馬 1000 26400 4000 20500 24000 斛/釜 7200 7200 64 1600 19400 5970
500 公 10 12000 32 6400 800
卒正 200 伯 4 5280 800 4100 區 3600 600 3600 600 16 3075 400 4847 1350
連帥 100 子 2 2640 400 2050 2381 啝 1800 300 1800 300 8 1670 200
屬長 50 男 1 毫升 1025 豆 900 150 600 100 4 800 100 1300 375
10 264 205 240 升/盛 1 200 310
李恩佳《戰國時期中山國的陶量》,《文物》1987年第4期,900毫升、1800毫升、3600毫升,商朝製鹽不可能這麼純,1克鹽1毫升,每人每天6克鹽,就是150人、300人、600人,這是商朝、先周、金國、後金的軍制,中山國所用馬車大小也與殷墟等商朝遺址出土馬車大小相似,中山國墓葬4車分布也與殷墟乙七宗廟4車分布模式一模一樣。
萬曆十二年,努爾哈赤又佔領渾河部兆嘉城。到了六月時,努爾哈赤已經能夠出兵四百、戰車三輛。
一車150兵,箕子朝鮮的軍制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準備把日本徹底趕跑的時候,《李朝實錄》副總(李如梅)曰: "老羅赤(努爾哈赤)近無作賊聲息耶? 彼雖爲亂, 麻提督回軍時, 與廣寧提督及貴國之兵,腹背挾擊, 則蔑不勝矣。" 上曰: "在數年之前, 有作梗聲息,數年之後, 頓無形影。 未知此賊終當梗化作亂者耶? 敢問形勢與強弱。" 副總曰: "此賊精兵七千, 而帶甲者三千。 此賊七千, 足當倭奴十萬。 厥父爲俺爺所殺, 其時衆不過三十。 今則身自嘯聚者, 至於七千。 雖以十人, 來犯境土, 卽報遼東而求救。 西北雖有?子, 皆不如此賊, 須勿忽。"7500/50*20=3000。150個50隊,也就是25個300人隊,也就是一個旗,所以八旗規則不是努爾哈赤發明的,很可能是祖制。滿族的立族神話也與殷商人、秦人的玄鳥生商非常接近,也與女真完顏部的建立神話非常接近。
《朝鮮宣祖實錄》二十二年七月丁已「(後金)其軍四運,一曰環刀軍,二曰鐵槌軍,三曰串赤(盾車)軍,四曰能射軍」
中山國下層應該是當地長期的土著,很可能屬於先商文化,應該往夏家店下層文化和下七垣文化去尋找相似處,《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中山國中層則作為曾經的商朝北鄙守護者,受商朝影響非常深,但夾在中間數量稀少,卻不容易在考古上反映出來。中山國上層則是西邊遷徙來的戎族征服者。至於西周初年,很可能在鼓子、肥子之上設立一個中山侯,空投一個姬姓「狄叔恭」來擔任,最後的下落卻也無從考證。
《說苑辨物篇》趙簡子問於翟封茶曰:吾聞翟雨谷(很可能指冰雹)三日,信乎?曰:信。又聞雨血[雪]三日,信乎?曰:信。又聞馬生牛[騾]、牛[騾]生馬,信乎?曰:信。簡子曰:大哉,妖亦足以亡國矣!對曰:雨谷三日,虻風(北風)之所飄也,雨血[雪]三日,鷙鳥擊於上也(七十二候有「二月。。。鷹,鷙鳥也,此時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復化為鷹」的記載),馬生牛、牛生馬,雜牧也,此非翟之妖也。簡子曰:然則翟之妖?奚也對曰:其國數散、其幼君弱、其諸鄉貸、其大夫比黨以求祿爵、其百官肆斷而無告、其政令不竟而數化、其士巧貪而有怨,此其妖也。由此可見,中山國的方言與漢語雖然發音略有差異、容易導致誤解,但是基本還是屬於同一個體系。
《呂氏春秋·先己·對湯問》「湯問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知之有道乎?」」
6500或4500年前英國土著是伊比利亞人,3000年前凱爾特人中的不列顛人、別爾格人等從大陸進入。現代英國是由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皮克特人(凱爾特人、蓋爾人、蘇格蘭人)、斯科特人(凱爾特人、愛爾蘭人)等民族組成的,後來英格蘭還被丹麥和諾曼底征服。而移民英國的這些民族裡,凱爾特人來自東方,甚至有認為源自塞西亞人,皮克特人喜歡把殺死的敵人首級割下掛在腰間,驚恐敵人,而殷商和宋國都保留著這個習俗,愛爾蘭島的斯科特人則保留著黃帝時期巡行索貢的習俗,撒克遜人、朱特人也受到在德國時東方同盟者的影響。這些民族還在東方混的時候,東方只有中國有成熟的度量衡體制,這些民族要學規矩就只能學中國的,等到他們遷徙到了波斯時,已經不願意輕易改變自己的習慣了,遷徙到了羅馬時更是如此,簡直是中國歷代度量衡的活辭典,黃帝、商朝都有。考古發現戰國燕趙齊的部分地區採用64進位的成套容器,而且因為裝的糧食種類不同而容積略有差異。英格蘭主體民族的皮克特人民族估計就是學的商朝的度量衡,1盎司=16打蘭(dram6)、1磅(pound)=16盎司,商朝64進位的1斤等於16兩、1兩等於16銖,周朝只是1斤等於16兩、1兩則是等於24銖,於是給人感覺就一模一樣了,英國習俗里與中國古代一模一樣的地方還有很多。
現代磅與古代不一樣,問題的核心不是磅,現在的500克的市斤也不是西周的250克的斤,而是這個一斤十六兩、一磅十六盎司的詭異比例關係,是不會輕易改變的
1英寸(inch)= 2.54厘米(cm),黃帝尺是25厘米,黃帝寸是2.5厘米,但是黃帝尺=10黃帝寸,1英尺(foot)= 12英寸 = 30.48厘米
中國西南彝族和美洲瑪雅人都有十八月曆和十月曆和十二月曆,《夏小正》原本就只有十個月,這個社科院有專家研究過。之所以把10寸改成一點也不方便的12寸,估計就是從十月曆改成十二月曆時一起改的。夏朝寸是1.25厘米,12夏朝寸為某種尺,6尺為步,就與英制的碼一樣大了。因為一個英格蘭就有七個不同民族,為了協調不同的度量衡體系,只要改變計算方法就可以了。另外古羅馬晚期也有一種尺,與英尺基本相同,12寸的目的也可能是想向羅馬尺靠齊,長度因為與布匹有關,與商業的聯繫最緊密,不容易形成自己的獨立體系。
1碼(yard)= 3英尺 = 91.44厘米,商朝步=商朝尺15.8厘米*6尺為步=94.8厘米,國際單位制的米是100厘米。古希臘和拜占庭有orguyia=6pous,查理曼有toise=6pied法尺,fathom=6英尺,英法也是有6尺為步的習俗的,基於的是兩臂伸開時的距離,而這個距離中國稱為尋,等於八晚商黑黍尺0.197?8=1.576,也是周黑黍系的步。另外德系肘尺基本等於2英法系的腳尺。熱那亞系則有掌尺,約4掌尺為1腳尺。
另外周還有紅黍系尺,田用紅黍,里用黑黍,西漢齊地大戴《禮記王制》古者以周尺(0.197或0.185)八尺為步(1.6米),今以周尺(0.246或0.231)六尺四寸為步(1.6米)。古者(周制)百畝(0.231?6?100=138.6米),當今(齊國商制)東田百四十六畝三十步(0.158?6?100?146.3%=138.6924米)。(步有兩種,算里用黑黍尺,加田埂按六尺四寸算,算耕地種紅黍用紅黍尺,不加田埂按六尺算)古者(周制)百里(0.246?6.4?100?3加道路20米?100=49000米)(道路計算《周禮考工記》記載的很清楚),當今(齊國商制)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0.1578?6.4?100?4?121+0.1578?6.4?60+0.1578?4=49000米)。
歐洲存在三種度量衡體系,分別是英法系的足尺、葡萄牙熱那亞系掌尺、德意系肘尺。而英國因為一部分是薩克森人,與同樣是薩克森人的德國語法相近,比如英尺是foot,德尺是fut,法尺則是pied,古羅馬則是pes。必須指出古羅馬的度量衡體系也是非常複雜的,因為羅馬征服的地區都有各自的度量衡體系,所以古羅馬度量衡不是一個整體。中世紀以後的西歐,受古羅馬影響,但是更多是各個入侵羅馬的蠻族自己或更早當地被羅馬征服的土著的度量衡體系。什麼亨利一世用鼻子和一隻手作為碼都是障眼法,是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而把原有的制度加上自己的烙印罷了。
所謂中世紀歐洲度量衡源自古羅馬其實是一種不好的說法,羅馬也不是統一度量衡的,羅馬統治的敘利亞腓尼基、北非迦太基、西班牙新迦太基用的是掌尺,法國高盧和英國等凱爾特人區用的是腳尺,義大利希臘埃及用的是肘尺。
gyrd或rod或perch=8elle=16fut,則源自北歐,是一種操控8軛16頭牛大車的韁繩桿,英國最後確定為16.5英尺。
1英里(mile)= 320rod=1760碼 = 5280英尺=1.609344千米(km),商朝一個村邑的64?4的份地加田埂的方形邊長也是94.8?8?2加田埂=1.6千米。
鏈(chain,22碼)2011.68厘米,也就是20米,浪(furlong,220碼),也就是200米,商朝步=1米,10步就是10米,100步也就是1畝是100米,4畝一個田字就是邊長200米,1平方浪就是10英畝40000平米。
商朝制度只有春秋的齊國保留著,《管子·匡君·小匡》和《國語齊語》有記載:桓公曰:「參國奈何?」管子對曰:「制國以為二十一鄉:商工之鄉六,士農之鄉十五。公帥十一鄉,高子帥五鄉,國子帥五鄉。參國故為三軍。公立三官之臣,市立三鄉,工立三族,澤立三虞,山立三衡。制五家為軌,軌有長;十軌為里,里有司;四里為連,連有長;十連為鄉,鄉有良人;三鄉一帥。」桓公曰:「五鄙奈何?」管子對曰:「制五家為軌,軌有長;六軌為邑,邑有司;十邑為率,率有長;十率為鄉,鄉有良人;三鄉為屬,屬有帥。五屬一五大夫。鄉是萬人單位,參國一家5~6口,五鄙一家則只有3~4口,所以份地也更小,一個村邑30家就是一個平方英里,64?4的份地,扣除宅基地,每家8份地,每個份地是10000平米。中世紀早中期份地是10英畝約60市畝也就是40000平米,而更早的根據征服者威廉的《末日審判書》,英格蘭1085年人口是130多萬,有700多個標準男爵領(愛德華一世模範議會的年代只剩不到300男爵),60215個農大戶,每大戶20多口,一共120多萬農民+10多萬貴族和市民,每大戶1個采邑100英畝,每個標準男爵領平均80個農大戶1600口8000英畝,8個中期騎士領組成一個標準男爵領,每個騎士領200口,10個男爵領組成一個標準伯爵領,30個標準伯爵領組成一個標準公爵領。此時還存在一些哈羅德殘部的20個農大戶的男爵領。一個農大戶20多口可以分成5個家,則每家20英畝8公頃,正好與春秋早期齊國管仲的五鄙份地相同。5屬耕地大概是10個男爵國,21鄉耕地大概是7個男爵國,齊國5個(4商1周)、紀地4個(商)、郕地2個(周)、譚地2個(商)、魯地3個(周)、遂地1個(周),共51萬人口。
1碼蘭(yardland)是30英畝,中世紀早中期每英畝產量平均是12蒲式耳,三圃制每戶每年種10英畝約60市畝,每次種20市畝,收120蒲,種一收五所以要留28蒲的種子,還要交12蒲的十一稅給教會,還要交40蒲的三分之一收入稅給領主,一戶3~4人一年吃4夸特32蒲式耳的糧食,一年基本沒有多少剩餘。可見英國份地是以10英畝為單位的,約等於4公頃,早期則是8公頃。商朝一家3~4口8個份地,每個百商畝也就是1公頃,而一個男性勞動力最多能種12市畝旱地,女性則只有8市畝。所以英國份地與商朝是一樣的。更早的時候,休耕地更多。可能只是幫商湯建國的臣子里有人是中亞的凱爾特人,比如伊尹。
小的衡製作為人頭稅的標準,一般與作為田稅標準的量制呈現十分之一的關係,而大的衡制,則與縣鄉村行政區劃相一致。
英國單位制是典型的64進位體系,而夏朝和商朝都是這種體系,也就是俗稱的八卦田
但是還是有差別的,英國是64?64,商朝是64?81,齊國是64?100。《左傳》齊舊四量,豆區釜鍾,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鍾,4?4?4?10=640。《史記齊魯世家》記載魯國伯禽花了三年完成治理,姜子牙只用了五個月就完成了。「因其舊制而簡其俗。」就是把九增加到十,方便統計。
北魏出自東北,和商朝同源,他們的制度只有三等爵。北魏太祖修改為公侯子三等爵。
商朝甲骨文只有侯伯任三等爵,甲骨文記錄的侯有46處(非次)、伯有58處、任有15處。到了晚期,更大的新商制設立了大於任的甸作為王畿的唯一單位,由侯臨時統領,以減少王畿大族的勢力影響。形成了侯伯甸新三等爵。
文獻《尚書酒誥》,西周初期依然沿用商制,也只有侯伯甸男的雛形,衛作為官職指王的近衛或先王的近衛,如甲骨文合集03的7563穆衛、7575兄衛,類似契丹的先王宮帳衛軍,在西周則指虎賁。西周周公定周禮,才開始推行周制田,王畿和衛國魯國等才變換為周制田
唐《通典職官》也記載了商朝這種獨特的封爵法:黃帝,方制萬里,為萬國,各百里。唐虞夏,建國凡五等,曰公、侯、伯、子、男。殷,公、侯、伯三等。公百里,侯七十里,伯五十里。
根據對度量衡和田制的數學計算,商之所以採用三等爵,是因為擴大了田地後,夏朝的四等爵各升一級,就只剩三等爵了,商又不願意設立更大的爵位威脅自己的統治。
根據我最新對成吉思汗的研究,黃帝時代很可能是三等五爵制,也就是成吉思汗的萬夫長(сая克亞,亞在商朝是族長的意思)、千夫長(mянга名噶,也就是金國的猛安,1000夫)和巴圖(伯,200夫)、總把(子伯,100夫)、百夫長(зуун,子,100夫)、那顏(男,50夫)
蒙古「拔都/巴禿/巴特爾」,成吉思汗的父親就有這個稱號,舒爾哈齊的darhan baturu,覺昌安二子的Lidun baturu,我覺得不僅僅是稱號,個人認為手下有200個壯丁的都可以叫巴圖
而這套黃帝時代的制度在草原上持續著,隨著哥特人、斯拉夫人、匈奴人的西遷被帶到了歐洲,根據受哥特人影響很深的法蘭克人的薩利克法典,歐洲的balon(伯)一般有10個night(男),每個night(男)一般有50戶5個兵,count(公)手下一般有4個左右的balon(伯),公爵手下一般有10個左右的count,也與黃帝時代和西周的爵制相符,西周是公爵10個縣、侯爵5個縣、男爵4個縣、子爵2個縣、男爵1個縣,男爵有25乘馬車和500個壯丁
容量夸脫1.14升,容量夸特291升,重量夸特12.7千克,現代小麥是770克每升,1容量夸特現代小麥重225千克也就是450市斤,中世紀一個家庭老小4口一年大概需要4容量夸特的小麥,估計古代小麥應該也差不太多,但是中國是種黍,黍的含卡路里量比小麥低,所以需要吃更多,則重量夸特與容量夸特糧食的重量之間,很可能是十分之一的關係,也就是容量表示計算口糧,重量表示的是收的稅,容量夸脫則是百分之一。1液量盎司28.4毫升也就是22克現代小麥。
一家4口20英畝份地就是80000平米,考慮到商朝畝產比較低,中世紀早中期是12蒲式耳,中後期是16蒲式耳,越早畝產進步越不大,假設商朝是8蒲式耳,也就是1容量夸特,10英畝平年就是10容量夸特,雖然早期每戶20英畝,一年4口兩個成人只能三圃輪替種10英畝,根據古羅馬加圖《論農業》,古羅馬早期是種一收五,其中種子就需要2容量夸特,4口一年吃就要4夸特,就6夸特了,根據《管子》三年而稅,和漢朝每年三十稅一,商朝應該也是實行這種類似保險的制度,再加上供養貴族的助法所徵收的稅,和戰爭儲備,也就不剩多少了。商朝軍制與金國相同,648塊份地,扣除宅基地和廢地,300為正兵,300為阿里喜,12為50夫長蒲里衍,1個為首領猛安,蒲里衍和猛安不種地,他們的份地由奴隸代為耕種,另外600戶人家也要交一點稅,助養他們脫產管理和訓練武藝。後金努爾哈赤初期三馬車四百多兵,也就是1馬車150兵。管子五屬就是3600平方公里,出300馬車、4萬5千兵,一個男爵國大概是360平方公里,五屬大概就是不到10個男爵國。
考古發現中山國度量衡用的是小石1萬克,而戰國普遍用大石3萬克,大石是小石的三倍,所以實際上只有現代30個縣的面積,也與地圖相符,之所以縣多了有37個,是因為比如臨城耕地面積32萬畝只有213平方公里,不足一個西周男爵國350平方公里。五個百里就是20個小都,每個折算成2個商制邑,就是40個商制邑。
齊伐燕的時候,中山國也趁機跨過河流和燕長城進攻燕國,「辟啟封疆,方數百里,列城數十」,這是因為一個百里最多有10個城,也就多得了四五個百里,但是得罪了燕國,從此兩面受敵,不久就被趙國滅了
500里*500里,用的是商里400米,4萬平方公里,這裡是28686平方公里,再加上部分太行山脈就滿足了。耕地面積208平方公里對應中山國一個鄉9馬車。64*9=576,48戶助養酋長父子,就是600人。一家四口,600*9*40*4=86萬。9*40=360馬車
古名 今縣 今縣面積
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
平方公里 古名 今縣 今縣面積
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
平方公里 古名 今縣 今縣面積
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
平方公里
華陽 阜平 2494 166 ?? 清苑 867
604 高邑 高邑 222
160
中山 唐縣 1417
276 曲逆 順平 714
204 柏鄉 268
194
左人 唐縣 龍兌 滿城 658
250 ?? 寧晉 1032
658
中人 望都 370
224 保定 300 300 防子 贊皇 1210
179
曲陽 曲陽 1083
309 南行唐 行唐 1025
358 棘蒲 趙縣 675
504
丹邱 曲陽 顧 定州 1275
770 宋子 趙縣
鮮虞 新樂 625
275 苦陘 定州 ?? 欒城 347
262
新市 新樂 ?? 定州 肥累 晉州 619
407
靈壽
靈壽 1069
221 無極 524
360 下曲陽
晉州
番吾
平山
2613
301 深澤 296
193 昔陽
晉州
井陘 井陘 1381
228 石邑 石家莊 350 350 九門 藁城 836
542
?? 盂縣 2442
375 權邑 正定 468
299 宜安
藁城
?? 東垣 正定 昌城 辛集 951
518
?? 清苑 寧葭 鹿泉 603
256 扶柳 冀州 918
576
?? 清苑 封龍 元氏 668
350 ?? 新河 366
226
我懷疑40邑被分成20個縣,中山成公墓有6個中山徽,王昔墓有5個,桓公墓很可能有9個
五國相王當在齊宣王時,當時齊國是有3000馬車萬乘的,但是中山國300馬車千乘則是齊國不熟悉中山國商制軍制導致的,田氏齊國立國就盡量縮小三種田制的差異,反映在度量衡上,用公區豆取代亳區豆(《計量史》103、107頁),此時齊國已經不再有商制的痕迹,所以才說出《戰國策中山策》「我萬乘之國也,中山千乘之國也」。
9.根據對度量衡的研究,夏商周均以黑黍(矩黍)為正朔,營造必以黑黍尺0.248米,也就是以490米為一周制里(不詳述),則傅熹年老師在《戰國中山王昔墓出土的兆域圖及其陵園規制的研究》一文中的困惑可以有了答案。
所以齊國公元前859年徙都臨淄(《黃土與青銅》162頁)、楚國江陵(177頁)、韓國新鄭(172頁)、中山國靈壽的王都,全都是長邊九周制里、短邊七周制里。推測西周王都應該是平均每邊九周制里,則齊國臨淄、楚國江陵、韓國新鄭、中山國靈壽全部不算逾制。《左傳·王孫滿對楚子》「桀有昏德,鼎遷於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這些城的建設都早於公元前346年,周朝還沒到700年,可能害怕預言,不敢逾制,怕遭天譴。而臨淄邊長犬牙交錯,實際長度則有18公里(圖上自測),又滿足平均每邊九周制里,必要時拆除宮城城牆則又是平均每邊七周制里,不逾制。燕國下都兩城都是邊長18公里(171頁圖上自測),也就是平均每邊九周制里,這是因為建城已經是戰國中期。而作為侯都,韓國公元前375年徙都新鄭,大城平均每邊七周制里、小城平均每邊五周制里,魯國曲阜「東西長約3.7公里,南北長約2.7公里」 (168頁),也就是平均每邊七周制里,趙國公元前386年徙都邯鄲,大城平均每邊七周制里、小城平均每邊五周制里(173頁圖上自測),魏國安邑西邊2+8=10里,北邊4里,南邊7里,東邊現存3里,根據勾股定理計算,剩下的應為4里,也就是平均每邊七周制里,均符合諸侯之制。韓巍《黃土與青銅》,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戰國策·秦策三》「且昔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趙獨擅之。」「方x百里」和「x乘」一樣,兩種解釋其實都對,但是分別應用於不同場合,5*5是囊括了大量不可使用的海洋山脈湖泊沼澤的,具體到中山國就是囊括了大塊太行山區域。說這句話的范雎很可能是齊國人,所以才曾被懷疑通齊賣魏,則他很可能以齊國商制400米為一里。更可能是范雎指著的秦國所採用的地圖是《山海經》圖,畢竟《山海經》圖是《史記蕭何列傳》「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蕭何從秦都保護下來的,劉向定本的那套《山海經》是把夏里250米重新折算成了商里400米的,從太室山與少室山的距離等處可以看出(不詳述),民間有些夏里的版本流傳入《淮南子》之類的書籍,根據懷劍聽雨的研究,《山海經》是用類似自然科學院論文《日影千里差一寸觀念起源新解》里陶寺遺址發現的天文技術準確測繪的中國地圖。又或者中山國自己以商里400米測得,記錄為邊長五百里的正方形。也可能三者兼而有之,則范雎所言與衛星地圖上的面積精準相符。
10.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外婚制的部落只能從別的部落娶妻」,鮮虞很可能是鮮和虞兩個不同姓氏的部落因為「同姓不婚」的原則而聯合在一起。
《公羊傳》「山戎者,「戎中」之別名。」山戎應該是指以山型徽記作為族徽的龍信仰民族,成吉思汗的家徽旗幟就是紅色山日月的字、白的底、青的邊,類似山型徽記也見於朝鮮盔尖和日本盔前立,懷劍聽雨認為應該是代表炎黃,讀作山。而中山國特有的回雲紋則是代表黃帝分支縉雲氏,讀作中,「戎中」應該就是指採用這種特殊山型徽記的縉雲氏鮮族,縉雲氏鮮族本是河北安陽後崗二期文化參胡,居住在洹水流域,所以洹姓,又因為商祖的兄弟被封於此而又有了子姓。《左傳·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於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後帝不臧,遷閼伯於商邱(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大火,服虔雲)為商星;遷實沈於大夏(安陽),主參(胡),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懷劍聽雨認為石家河文化有虞氏虞族的吳回及其子陸終及其孫妘鄶、參胡都與其數代聯姻,鮮虞族就是這樣形成的,有虞氏可能是姬姓。舜平四岳時,縉雲氏被舜遷到山東江蘇,後隨冠兜族南逃到三苗石家河文化,又被遷到西北三危,之後又從西北遷徙回故地河北(不詳述)。鮮族以白為主色以龍為圖騰、虞族以黑為主色以虎為圖騰,虞字甲骨文為虎頭,至今漢字依然為虎頭。「無終」國應該就是「虞中」國的誤讀,是聯盟以虞族主政的時期,而「鮮虞」國則是無終敗給晉國後聯盟以鮮族主政的時期,而中山國則又是鮮虞敗給晉國後聯盟以虞族主政的時期,很可能就是「右人」,所以中山國祖器庭燎用商王族、秦王族有虞氏的玄鳥,王器用鮮族的龍,日用器則愛用虞族的黑虎。
全文終
起先不姓姬容易挨揍
上古的姬姓姜姓覆蓋極廣,而中原處於夷夏雜處的狀態,戎狄和華夏是文化的分野,有血緣關係再正常不過了,姜姓之戎姬姓之戎太多了,又非鹹魚一家。
西周春秋時代的女字偏旁的姓,可能有非常古老的源頭,遠早於華夏和戎狄蠻夷的分化。史書中的說法把它們的得姓始祖歸到炎黃堯舜的神話時代,說明戰國西漢時已經無法考證這些古老的血緣了。
所有的概念都是人造的,血緣也好,族群也好,雖然有其物質基礎,但概念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必須被人的大腦認識到,它能才維持自身存在。所有人都有爹有媽,但你和你媽現在又沒有肚子上的臍帶連著,怎麼證明你媽是你媽?這需要戶口本、出生證明、DNA親子鑒定等等一系列人工的行為和人造的信息,這些信息被我認識到時,我才知道你媽是你媽。要是你媽隨便在哪生了你就把你扔了,跑了,沒有留下任何信息,你這輩子就不知道你媽是誰了。
你說,你是警察。誰知道?知道你是警察的人都死了,你就一輩子是黑道。
別人得認,自己也得認,就像你非要說回民都是信教的漢人,那得他們自我認同才行,光你一個人說,就算是真的也沒用,人家自己不認你的祖宗,你有啥辦法。
同理,華夏這個概念是周朝為了反應當時的社會關係,維護自己的統治,搞出來的新鮮玩意,歷史很短。被人們認識、被社會共同認同之後,才有華夏。一旦有人把自己是華夏這回事給忘了,那華夏集團的人就認為你是夷狄了。那麼什麼是你的警官檔案和戶口本呢,就是文化、衣冠、禮儀等這些虛頭八腦的東西。
和阿三哥那種入侵者建立的文明不同,華夏和戎狄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本來這片土地上生活著一些差不太多的原始部族,最早文明起來的一批人務耕稼,作城郭,習文字,修禮儀,生產生活方式先進了,跟著服飾和文化也先進了,覺得還處於生產上游徙狀態,文化上矇昧狀態的窮親戚們真是low逼,於是自稱為華夏,稱別人為戎狄。史書里經常說誰誰的子孫或在中國,或在夷狄,莫之數也,反應的就是華夏與夷狄分化的歷史記憶。
而且夏與戎之間的界限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戎狄用夏禮是不是馬上能被接納為華夏,不知道,但華夏用夷禮,馬上被開除出華夏,那是肯定的。左傳上說,平王東遷的時候,一個大夫名叫辛有,他到伊川的時候,看到有人批頭散發在野外祭祀,說,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禮先亡矣。百年之後伊川果然被陸渾之戎佔據。杞成公姒姓,是夏禹後裔,但因為用夷禮,被春秋貶稱為杞子。說明當時的人是有以文化禮儀別華夏的思想。
而所謂的戎狄也會接受先進文化,往華夏的方向變,中山國就很典型,模仿著華夏國家的模式建立了國家,甚至也參與到華夏國家的會盟之中,最後五國相王。像吳國,最早「斷髮文身,示不可用也」的時候沒人當它是華夏國家,後來諸夏為了讓它捅楚國的腚眼子,幫著它文明開化,學習生產和戰爭技術,然後吳國自稱是太伯的後代,輩份還挺高,最後大家半推半就的么也就認了這麼個華夏小兄弟。至於血統是不是真的,誰知道。
西周曆代周天子被遍地的戎狄搞的很頭大,周宣王在千畝被姜姓之戎騎臉,周幽王在驪山被犬戎和申侯騎臉,地點都是宗周腹地。申國有時候被稱作申戎,是夏是戎傻傻分不清楚,按照竹書的說法似乎就是姜姓之戎。自稱其先是驪山女,不知是否和被晉國滅亡的驪戎有關,而驪戎又是姬姓。周天子在關中老家打來打去,最早說不定其實都是一家人。所以在西周時拿著姬姓姜姓去找親戚,恐怕所有人都成親戚了。華夏的概念發明出來,就是為了打破舊的女字旁的血緣姓。二者是交叉的關係。中山是姬姓這點在當時一點都不奇怪,遍地戎狄有的是姬姓。就算中山不是姬姓,那一大堆戎狄又是姬姓又是姜姓的,難道都是假的冒認的嗎,冒認了之後又直接去懟周天子,他們圖啥呢你說。
至於鹹魚和周王室的血緣關係,即使有也太古老了,不可考。
馬克待寫
中山王壺講了要與燕君子噲論齒長則似為姬姓
姬士雅選姬姓有冇什麼典故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人強調夏朝存在而不提虞朝了?
※為什麼秦始皇的兒子都不可封為王侯,而是為匹夫?
※史記記載,武王殺死紂王時,是先連射三箭,再用黃色大斧砍下其頭顱;對待紂的寵妃,也先連射三箭,用黑色大斧砍頭顱。問題如下: 1)為什麼都要先連射三箭,有何講法? 2)為什麼紂王用黃色大斧,而寵妃用黑色大斧?
※長平之戰,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春秋末期旳吳越兩國皆地處東南地區,爲何吳王夫差矛和越王勾踐劍會在湖廣地區旳楚國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