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金融行業有哪些不可替代性較高的職業?未來五年內呢?
12-15
最好也能根據行業的成長規律,介紹下國外的情況,是否可以適時地引進中國。@2015.3
不邀自來。
題主很具有憂患意識,對於金融的走勢保持著很敏銳的觀察。確實在利率市場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箭在弦上的今天,思考這個問題對於個人發展有著很明顯的引領作用。關於銀行說幾點:
職業或崗位很難不被他人或其他所取代或整合,但人,作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具備了技能和經歷的人則有可能才具有不可替代性。
1、營銷人員的重要性更加增強。銀行實質上是金融的中介機構,核心價值就在於客戶需求與空餘資源之間的有機連接,就是俗話說的拉皮條,在改革深化的過程中,市場競爭必將更加激烈,而作為銀行核心效益部門的營銷部門也就顯得尤為關鍵。君不見目前很多商業銀行里客戶經理和櫃員的比例是大致差不多的,甚至可以達到1:1;君不見自動櫃員設備的不斷鋪設,越來越多的現金櫃員走出去辦理低櫃(非現金)業務,諸多現象可見一斑。
2、創造價值的能力顯得尤為關鍵。在 @陳校兄和我的這個回答里金融行業從業人員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都提到這一點。我想還需要解釋下:資源型的人才確實緊缺,也確實不可替代,因為資源之所以為資源,本身就有它的稀缺屬性,但比之手握資源更重要的是創造資源,整合資源和優化資源。很多同行新人有時諮詢我,最常問的一個問題就是「我沒有人脈或是資源,怎麼來開展業務呢?」,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但有一點我很確定,不是每個人生來就有資源的,最起碼我就不是,怎麼辦?只能是以你的專業能力和技能來開創這一切,方法勿論,手段勿論,但其他我真的想不到別的。 @Nerv老師說到過這樣一句話,我深以為然,「人脈是個很噁心的詞」(大意如此)。確實,離開人脈就不能開展業務了嗎,很多人並不會,因為專業精神和技能才是大家的立身之本,固有的資源和人脈有一天說不定是會枯竭的。
3、永遠不要輕視專業的力量。目前是出於一個銀行業粗放發展的階段,盤子越大獲利越多,經營的重點隨之也就落實在外部的拓展,很多時候內部部門成為一種附庸。但在今後,我想這種形勢會有變化,銀行需要更精細化的管理,因為利潤空間的減小,使得大家需要更小心,更謹慎地看待一些問題。 @何強提到的風險總監也就是這樣一個崗位,確實,數據的分析和量化能夠體現一些企業發展情況和風險所在,但如果那些數據有誤,或者乾脆都是假的呢?這個時候就需要個人專業素養和從業經驗了,很多時候對於融資風險的把握真的在於不可言說的感覺,況且未來業務發展藍海在於中小企業和他們的經營者。所以昨天有人問我,那些領域會是後續銀行發展內部最為倚重的方向?我回答到,只要你學得好,鑽得深,用的出,哪個領域都能有一番大事業可以做。
總結,職業的發展很多時候在於人,在於你自己,而不在於職業本身,金融也是如此。
我只從銀行業說說吧。你說的是技術性替代?還是被別人替代?就金融行業的崗位而言,沒有什麼是絕對不可替代的吧,只是說這個人不在這個崗位對於這個企業來說換一個同樣的人還保持同樣的經營水平需要花費多少成本。
從技術性替代來說,銀行的櫃員是最有可能被替代的。這裡的櫃員僅僅指從事銀行會計操作的櫃員,辦理正常的銀行結算、存取等等機械相關業務。如果投資理財、對公融資、信用卡、代理等等櫃檯營銷和服務崗位是不可替代的,總而言之是直接與人溝通並且需要建立良好關係而為銀行帶來效益的崗位是很難被技術性的工具替代的。舉個例子,你生病躺床上了,你是喜歡一個技術不太好但是很漂亮很溫柔的護士來照顧你還是一個技術通天但是冰冷的機器來為你服務呢?
上文提到的風險總監,也就是銀行的風控部門。以後隨著國內信用數據的建立和完善,銀行的風控可能更趨向於基於數據模型下的評測,是更偏客觀的流程。舉個例子,未來一個企業來銀行貸款,銀行通過對於這個企業在資料庫里的信息按照某個既定模型進行評測,給出風險評級,根據風險評級給予金融服務方案。這個風險控制流程里對於人力的需求會越來越少。當然越來越多的崗位也會被技術性替代。舉個例子,很多人會說某某風險經理眼光和刀子一樣,能夠發掘某企業潛在的風險,這個刀子般的眼光就是他靠經驗的積累而形成的對於某個企業的評價系統,我們就可以把這個系統變為計算機的程序,好比象棋的人機對戰。
最不可替代的就是資源型的人才。相信在中國,無論做什麼金融行業,國字背景的要大大好於私營的。在銀行一個有資源的客戶經理也是眾家銀行爭搶的對象,他也會跳槽換工作,但這裡的換工作不是指他失業了,相反會朝高收入的方向發展。而對於他原來的銀行來說,他原來拉動的存款、客戶等等資源也會跟著他離開,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吧。
金融小蝦米的一點想法,輕拍。
風險控制總監。
可以說不看學歷,不看專業背景,只看工作經歷和能力。
沒有人會記得你安全的放出收回了多少筆業務,但是圈子你都會記得你放飛的那一筆。不管你是擔保公司背景,還是銀行背景或者基金資管信託,一筆款放飛了,你就準備在圈子裡當幾年縮頭烏龜吧。
不過,要是你工作五年以上,履歷良好,任何公司都想要你,他們只擔心能不能付給你讓你滿意的薪酬。
不請自來,胡亂講:金融行業不敢妄言,單就所在的銀行業拋個磚。其實lz問得也是本人日思夜想的問題」我有什麼競爭力」。未來真正資源型的人才還會繼續吃香,也就是上進的官富二代。但隨著利率放開銀行差異化經營,精細化經營將逐步體現,拍腦門的決策會越來越少這就意味著接地氣的技術型人才將會逐步有用武之處,而不是現在銀行中後台充斥著各位領導的七大姑八大姨。
我覺得金融行業內任何初級職位可替代性都強。身邊一票工程院科學院的同學都對金融行業虎視眈眈。可以說我們學的沒有什麼可以真正成為壁壘阻止他們進入的。
任何行業你做得久了爬得高了,自身行業經驗的積累就是自己的優勢。就應該是不可替代的。
爪機黨囈語推薦閱讀:
※工作幾年後再脫產讀書,和一直讀書然後就業相比,有哪些優劣?
※要不要去女友所在的城市工作?
※女的掙3000元沒準也比男的掙5000元生活質量要高,因為男的要攢錢買房結婚,眾位看官有什麼看法?
※英專女生身高156,專八,高口,二筆,想往筆譯口譯方向發展是不是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