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產品或運營的工作應該怎麼準備,看哪些書?

大學生,計算機專業,代碼寫的很差,但是很想進入互聯網行業,對產品和運營較感興趣,想問該怎麼準備。之前看了《從零開始做運營》,但是因為無經驗、覺得只是有了相關的了解,但是達不到招聘單位的需求,也沒有很好的那套思維,類似於數據分析相關之類的也不知道具體從何下手。


謝 @Michael282694 邀請,認真來答一下此題。

先直接回答問題,上朋友的一個關於讀書的答案,此答案上過日報,應當是有價值的:

有哪些學習交互設計的網站、教程、書或課程值得推薦? - 小和Daniel 的回答

然後是我的個人看法和建議。

現在有很多學生來交流,他們年齡、專業、學校各不相同,但關於背景的說辭倒是出奇地相似——對本專業不感興趣(代碼寫的不好、本專業優勢不強等)、對互聯網產品/運營類崗位很有興趣(其實完全沒有嘗試和了解過,而且很少對開發、設計感興趣的)、想通過看書和做產品分析報告來斬獲 offer 進大廠。我想說同學們想的太天真了,確實近幾年有很多完全沒有互聯網經驗的同學憑藉個人能力和面試表現最終獲得心儀的 offer,但這依然不妨礙做好一個產品/運營,完全不比做開發和設計簡單的現實。之前寫了一篇文章:新人,請務必對產品抱有敬畏,推薦題主可以看看。

我心目中的產品經理應該是一個很全能的角色,必須得對開發、設計、產品都有相應的認知與經歷,而我自己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的。那麼,一個完全沒有基礎的新人如何才能達到 JD(職位描述) 的要求呢?

既然本問題是說讀書,那我就先說說讀書(以下的讀書都指互聯網相關書籍,不指代其他文學作品)。

首先,讀書的價值大嗎?我認為不大,尤其是對行業、職位不了解的同學,大部分產品類的書籍對你們價值更不大。產品類的書大概分這麼幾類:方法論導向(《失控》等)、成功學導向(《微信思維》等)、案例導向(《設計之下》等)。

方法論導向的書是不適合新人閱讀的,這類書通常從學術的角度出發,探索一些通用的產品思想與做法,因此相對比較枯燥,並且對於沒有實際經驗的同學是沒有什麼共鳴的;成功學導向的書適合剛入門的同學適當閱讀,通過成功產品的例子可以幫助讀者較快地窺探這個行業的某幾面。但是我想說這類書讀的太多也沒用,成功產品的每一個例子都是成功的典範,但是失敗卻有無數種可能(看微信的隨便什麼產品設計都被捧為正確),新人應當先學會避免犯錯和做好基礎工作,而不是一上來就要改變世界顛覆行業;我最推薦閱讀的就是案例導向的書,最好是成功例子也有、失敗例子也有,根據實際項目收穫出發,可以幫助新人一方面了解行業,另一方面規避錯誤和風險。

做產品設計的這近兩年來,我讀了很多書,BAT 三家的設計、產品書我個人評價都不高,其中以百度《體驗·度》的最差,騰訊的《在你身邊,為你設計》和阿里的《移動設計》相對還不錯。我最推薦的還是搜狐的《設計之下》,不僅完整地介紹了產品流程,還有很多的真實案例,是新人閱讀的首選之書。網易的《破繭成蝶》也是不錯的,其內容和《設計之下》差不太多,但我覺得後者質量更高一些。至於其他的書籍、文章,我個人覺得都大同小異,同樣的幾個概念反覆炒冷飯,看完它們也不會幫助你理解諸如什麼是產品經理、如何分許用戶需求之類的問題。而且很多書的主觀性太強,現在不同公司的分工、方法論差別都非常大,讀者光靠讀書首先只能管中窺豹,其次被先入為主了對求職未必是件好事。

最重要的,光看讀書是不可能把你打造成一個符合大公司 JD 的應屆生的。但是不是說不看書,我自己現在也一直在閱讀,看書只是你準備求職過程中一個輔助的內容,看再多書也不會讓你的簡歷增添太多的吸引力。所以,我們可以做其他更有效的準備,然後利用空閑時間堅持閱讀。

下面的答案和題目就比較無關了,但是我認為可能對題主更有價值。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才能從新人蛻變到合格的應聘者?我推薦兩條路給同學們選擇,我也是個新人,所以個人建議,僅供參考,如果反對,歡迎討論。

第一條路,適用於距離求職季一年及以上時間的同學,不要猶豫,去嘗試做自己的項目吧。

自己的產品有很多可以選的,可以從自己學校和生活中出發,發現需求點來做。可以做一個社區、一個二手市場、一個工具類 App;也可以做一個公眾號、搭一個博客;甚至還可以運營自己的知乎——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是一個產品,而且做好都不容易。也許有人會說二手市場早就做爛了,或者沒有基礎的哪有這麼多文章和答案可以寫,我想說絕大部分的項目失敗都是自己的原因(太忙等借口),做爛的東西你能做好嗎?完全讓你設計一個 App 或者網站你能做好嗎?一篇文章有理有據有價值你寫的出來嗎?這都是需要練習、沉澱才能做起來的。我最開始做產品、寫文章的時候,各種被嘲笑和蔑視,整整一年的積累,才算是摸到了一點點門,但依然還是一個新手。

你說你什麼都不會,那就去學。把 Android、iOS設計準則至少過兩遍;把微信、淘寶的主頁頁面或交互臨摹一遍;把自己想做的東西用文案、設計圖做一遍請前輩指導;把該學的軟體都自己學起來。一年的時間,足夠你掌握這些,足夠你做一款屬於自己的產品。等把自己的產品做上線,就算用戶、讀者只有幾十個幾百個,一樣是很不錯的,一樣是簡歷中充滿競爭力的經歷。我自己簡歷中的所有經歷都是自發做的,有成功也有失敗,但都會成為我求職的砝碼。

對了,早點出去實習也是極好的,一份實習可以讓你的簡歷從內而外提升一個檔次了。

推薦閱讀兩個我的回答:
是什麼時候讓你覺得你適合做一個產品經理?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產品經理們從每個項目中都總結出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第二條路,適用於臨時起意想要轉做產品/運營崗的同學,那就是瘋狂地寫產品分析報告、體驗和了解成熟和優秀產品。

其實我很擔心臨時起意的同學,因為可能真的對互聯網過份看好了。做產品和運營完全不像 JD 中寫的那樣 match 你,你對自己專業不感興趣真的未必在這裡就能做好、感興趣。不過,這樣的同學真的太多了,所以還是給大家一些建議。

去年有一個女生進了微信,她沒有任何相關經歷,她的敲門磚就是——App Store 前100名 App 的產品體驗報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自然會量變引起質變。我相信這100份報告的質量肯定也是參差不齊的,但是一個認真體驗了100個產品的人,我相信他看問題的角度、分析產品的能力一定不會再是門外看級別了。因此我非常建議臨時決定做產品的同學去寫嘗試深度使用優秀產品,並且認真撰寫體驗報告。至於怎麼寫體驗報告,我也寫過答案了,裡面還有我做的報告供參考:寫一篇產品體驗報告需從哪些方面入手?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寫體驗報告、體驗產品是一個快速了解產品的方法。但是請記得不要只做陳述,更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角度。另外運營的話可能需要對數據、手段比較了解,這塊是我的弱項,不發表太多的建議。


說到運營,@張亮-Leo♂ 的書的確是一本很好的基礎性教材,但是,騷年,要懂得運營的真諦何須看書,老衲給你一張圖足夠了:

騷年,加油!!!


感謝 @Michael282694 ,已有的回答、書單已經比較清晰,因為題主沒有給出自己的背景,我就針對進入互聯網行業這個命題做個簡單的回答。

1.我個人理解,產品的職能主要是「發現問題,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而運營則是側重「運用已有的工具,高效的解決問題」。對於剛剛接觸互聯網行業的同學來講,我認為「遇見問題」是第一步。在看上面書單上的書或者自己操作產品的時候,請時刻注意總結「我遇到了什麼問題」,以及「問題的本質」是什麼,如果題主能夠在這兩點上有深入的思考,入門速度會快很多。

2.看書有個最大的問題在於面對的問題都是過去式的問題,同樣是App拉新,去年和今年無論從渠道上還是策略上,都因為技術和市場的變革而發生的許多的改變。所以建議多關注產品社區以及知乎,同時,密切關注感興趣領域的多款產品的歷史版本,以及每個版本的改進,並關注改進取得的效果。在「進行時」的問題中提升自己的判斷能力。

3.樓上均有提到自己運營App或者公眾號,我自己也有運營公眾號,給個建議,如果做運營的嘗試一定要做KPI,如果是在為找工作做簡歷準備,一定要有可見的」showcase「。這個或許有些功利,但扛KPi前進時絕大部分現在運營人員的寫照。

互聯網行業只是眾多的行業之一,題主如果已經是2015屆畢業生,求職不必強求互聯網公司,眾多公司未來均有轉型機會,樓主自行把握。題主如果是2016屆畢業生,建議搞份簡歷趕緊投春招準備實習,先邁出去,邊學邊求職,祝好運!

補充:受 @王鎮雷 和 @薔薇薇 啟發,針對「求職」這個問題再啰嗦幾句。
1.很多人認為互聯網的一些職位門檻低,薪水高,但事實遠不是外界想像的那個樣子。
2.我非常反感應屆不能做產品的言論,但我認可應屆可以勝任獨立產品經理的人並不是很多這個客觀事實,從招聘人數上來講,產品的HC數量遠小於技術和運營,建議慎重考慮。
3.傳統企業同樣需要IT人才,從求職角度講,千萬不要忽視他們的存在。
4.2014年春秋招牌處於三年來比較好的水平,預計2015年穩中會再火一點,但不看好2016年大環境還能如此,請參考2012年的招牌情況。

-----以下是廣告時間----
我自己的公眾號qinhan_wang
產品社區推薦,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以下文章出自本人,之後會推出[應屆生說]系列講下作為應屆生求職的感觸
聊聊應屆生求職產品經理
一個紅包看阿里騰訊企業基因


咳咳,既然提到我那本書…
有一句話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啊,產品和運營都是在「操與被操中成長」。
如果你還有時間,趕緊去找實習崗位,如果已經沒時間了,那就老老實實用熱情、靈性還有耐力找一個要求不高的助理或專員崗開始吧。

另@孟帥lite 在本答案下和問題評論里都說了,天弘基金餘額寶團隊招實習生,有意願趕緊吧。
順便說一句,小孟也是一個一心想要從事互聯網工作的年輕人,我面試過他,雖然最後沒有牽手成功,但你知道人家有多積極么?微博上找我私信問是否有招聘需求,告知牽手失敗知乎上私信問我問什麼會失敗。我覺得態度即便不能決定一切,但態度可以很有幫助,也因為此我記住了他,雖然未必對他的未來有幫助,但你看,我這些年也面試了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真是鳳毛麟角。


看書只能讓你腦子裡有個模模糊糊的概念,想要上手實際工作,還是要學會運營方法

最近在總結有關運營的「方法論」,接下來用案例給大家介紹三個實用的方法

No1:幫助你做好具體的運營工作的「五步法」

舉例
人物:小七(做了半年運營了)
公司:幼兒在線教育
崗位:新媒體運營
事件:最近,公司打算組織一場「親子冬令營」活動,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體驗各種有趣的遊戲,同時還會邀請著名的幼教達人來分享經驗。這個冬令營需要用戶支付一筆不小的費用參與,這也是公司線下營收的來源。活動前期,需要在線上預熱並開展報名,小七的工作是寫一篇文章發到公司的微信公眾號上,介紹這個活動並吸引用戶報名。

(PS:如果這個案例理你比較遠,也可以看我製作的視頻課程,上面講的「五步法」是用電商和小活動進行舉例,點擊鏈接:快速上手運營工作(方法+案例) - 網易雲課堂)

回到這個案例上,如果是你來操盤,會怎麼做呢?相信很多人都會花時間去思考內容怎麼排篇布局、有什麼熱點可以結合、文案用什麼風格、排版怎樣才優美、配圖選哪些才有吸引力、還有文末一定要重點提示大家點擊閱讀原文填寫報名表。對了,一定要起看了就想點進來的標題~

我上面說的,相信是大部分新媒體運營習以為常的工作思路,但其實是有問題的。原因在於:你對於要解決的問題還沒有足夠深入的理解,就急著給出解決方案了。

下面我們用五個步驟來重新思考一下小七的任務,來對比一下。

第一步:目標

把目標具體成要讓用戶產生的行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
什麼意思?
老闆要的是讓更多用戶報名,這個目標不能泛泛的理解,優秀的人總能夠比別人想的更深一層。「更多用戶報名」只是想要達到的結果,為了產生這個結果,你需要:

1.更多的人看到文章。
2.更多的人點擊文章進來看。
3.更多的人點擊文章末尾的閱讀原文。
4.更多的人填寫好表單。
5.還更多的人把文章分享出去形成社交圈的傳播...

好了,這麼一分解下來,你就知道寫這篇文章,是要想著如何通過內容的巧妙設計讓用戶產生上述的各種行為,這些才是目標,而不是頂著「更多的用戶報名」這個抽象的目標去空想。

(PS:運營說白了就是促使用戶產生某種行為,往大了說是拉新、促活、留存、轉化,往小了說一個非常具體的點擊動作都有可能是運營的生死線,當然產品大哥們也要給力啊!產品是坨屎,您不能逼著運營變著法地激發用戶吃下去啊,那太坑人了)

第二步:用戶

好了,廢話不多說,你思考清楚「要讓用戶產生哪些行為」後,你要清楚「用戶憑什麼要那麼配合你」

這個時候琢磨用戶就起作用了,要花心思去調研用戶,還要去查閱用戶的行為數據。很多人都會選擇做個電子問卷列一堆問題,然後發給用戶填寫,其實這並不能幫助你做決策,甚至會誤導你。調研正確的方式是:先訪談、再問卷、再訪談,要經過這個「否定之否定」的哲學式循環才能得出有價值的決策依據。這裡就不展開說了,有時間單獨介紹我們的調研方法。

回到例子本身,如果我們要讓用戶產生上述行為,對照目標我們依次需要知道:

1.用戶會在什麼時候看你公眾號?(用戶訪問的高峰期)
2.什麼樣的標題會吸引用戶點進去?(可以總結過去的標題數據看看)。
3.這場活動有哪幾個點最能讓他們動心?(他在孩子這件事上最關心什麼?)
4.如果報名參加,他們會有什麼顧慮?(比如時間,價格,如何消除這些顧慮?)
5.什麼原因會促使他們轉發這篇文章?(價格上的優惠還是別的什麼)。

你平時和用戶泡久了,答案就會自己冒出來。再不濟的話,你可以建一個鐵杆粉絲群,拿不準的可以和他們聊聊,不過僅做參考,不要讓他們替你決定。

第三步:方案

實你把目標和用戶琢磨透了,方案都是自然而然的。放到這個例子上,方案就是這篇文章怎麼寫,什麼時候發,標題怎麼起一類的。

OK!你知道了要讓用戶產生哪些行為、知道了用戶憑什麼會產生這些行為,寫這篇內容就變得非常容易了。不過有趣的是,我們特別喜歡跳過前面兩步,直接從方案著手思考,一開始就想文章具體怎麼寫,今天有什麼熱點可以結合...

這其實是一個思維習慣的問題:跳過問題本身去直接想怎麼解決

這種觀念在我們腦海中根深蒂固,我們經常會聽到有些人說自己有一個特別棒的創業點子,他會一直強調自己打算怎麼做,做好了還可以延伸出什麼,卻很少聽他們描述想要解決的痛點本身是否存在,具體有哪些特徵,於是乎我們發明了個詞叫偽需求

第四步:分析;第五步:迭代

時間關係,最後兩步放到一起簡單講下。

我們開始執行方案後,你會發現有些地方和你預料的不一樣。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這意味著你即將學到新的東西,比如案例中有可能會出現女性閱讀者佔據80%,或者某一個地區的閱讀量猛增,你要通過數據分析和用戶反饋去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整個事情結束以後,你還應該去分析有哪些異常、下次再去做我該怎麼優化等等……這樣不斷總結和打破過去的思維,才能讓你進入螺旋式的上升軌道。

五步法簡單講了一遍,我們初步知道了怎麼具體執行一個運營行為。其實這個方法就是一個做事情的思路,並不神秘,也沒有多高大上。

我現在提兩個問題:

1.案例中,我們為什麼要讓更多的用戶報名,老闆是怎麼想的?
2.你能不能把所在公司的運營系統用一種方式清晰的描述出來(你想去的公司也行)。

運營它並不是一個個單個行為的隨機排列,而是有邏輯的組合。要想知道這個,就需要學會下一個方法:漏鬥法。

No2:用「漏鬥法」看透公司的運營體系
寫了太多了,先放張預告,點贊多一些再更吧,如果等不及可以點擊鏈接看我做的課程,裡面有詳細講。
鏈接:快速上手運營工作(方法+案例) - 網易雲課堂
也歡迎大家私信與我交流。


這個,跟看書關係不大,產品和運營的職位要求就是,不限專業。不限專業的崗位有個最大的共性就是,需要從業人員腦子靈活,好學。往後發展,經驗是成長最高的指標。不是不鼓勵你看書,是怕你書看多了缺少實踐缺少經驗和教訓,就以為自己很厲害了,可以跟史玉柱喝個茶,可以和雷軍對個話了。做產品和運營,最忌諱的就是眼高手低,整天在朋友圈分享行業雞湯的人。


1、大學生,計算機專業,代碼寫的很差
2、看過部分書,無經驗,達到不招聘單位的要求

如果題主目前仍舊是大學生,且無相關工作經驗,那麼選擇的書籍可以更加入門及有針對性。 @王鎮雷 在前面的回答中已經描述的很清楚了,《失控》等文法論的書籍,並不適合在面試階段即碰壁的你,當然其它求職方向本來就瞄準的是微信的產品經理,那就另當別論了。張小龍也說過:如果求職者說自己看完了凱文·凱利的《失控》,面試就可以結束了。

互聯網入門級的書籍推薦:《沸騰十五年》可以帶著八卦的心態去讀,讓你心潮澎湃的同時,對於09年之前的中國互聯網歷史基本會有一個大的格局了解,更加堅信你從業的信念。與之相對應的另外一本書是《浪潮之巔》,講的是世界IT及互聯網裡面的翹楚成功的本質原因及科技工業一百多年的發展史。

對互聯網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後,大部分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的選擇只剩下產品跟運營。產品跟運營的書籍其實不需要讀太多,選兩本精讀,不斷深化認知即可。除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結網》還是推薦一類實用性更強的工具書,比如《從門外漢到BAT產品經理有多遠》,目前的豆瓣評分是8.7(分高主要是因為評論少),節選其中的一個關於簡歷的章節,看看對你幫助是否更大。

按照產品的思維講,求職的過程就是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滿足目標公司 需求的產品,讓自己成為一款用戶競相追逐的產品,讓各家公司的面試官都 能成為你的忠實用戶。假如產品足夠好,如大一創辦校園訂餐網站;大二獲 得風投把訂餐業務推廣到了「北上廣深」實現 10 億元銷售額;大三把公司 賣給了一家知名企業,之後寫了一本書,同時環遊世界尋找人生真諦。

這樣優秀的產品運營自不在話下,僅憑藉口碑,給你發 Offer 的公司 排著隊就能繞中關村 100 圈。

但是大部分人的經歷都沒有這般耀眼,只有在簡曆本身及簡歷投遞上 進行雕琢。用一份具備互聯網特色的簡歷讓自己至少不輸在起跑線上。那 什麼是互聯網特色的簡歷?在互聯網行業的面試中,面試官關注的並非是 你的考試能力和專業成績,他們更看中的是你的思維、溝通、產品敏感度、 數據敏感度、執行力、內驅力、對互聯網的熟悉及熱愛程度,這些元素有 機結合起來的簡歷就是具有互聯網特色的簡歷。

(1)溝通能力 把「擅長溝通」這個詞寫在簡歷中,只能證明你是一個不擅溝通的人

溝通的本質是傳遞和反饋信息,而簡歷上的每一個字都在反饋你的能力、 傳遞你想透露的信息,所以你通過「擅長溝通」這個詞去反饋自己具備溝 通能力本身就是一個敗筆。

互聯網非技術類的所有職位都是以溝通為基礎的。作為產品經理,你 要不斷地與你的老闆溝通以尋求其在戰略層的支持;與技術溝通以推進產 品的迭代速度;與設計溝通讓設計師能實現你的意圖;與運營溝通討論費 用最低效率最高的推廣方式;跟用戶溝通了解他們在使用產品過程中有哪 些不爽的點......溝通方式除了會議電話外,郵件簡訊回帖各種文檔也會佔 很大比重,如果在簡歷中都不能做到簡明扼要張弛有度地去敘述你的能力, 那就撤吧。

如何在簡歷當中體現出自己具有極強的溝通能力?

以面試官能理解的方式來組織簡歷。在做產品推介時,最忌諱的就是 不斷向普通用戶拽專業術語,所以要站在用戶——面試官的角度以其能聽 懂的方式進行敘述。

簡明扼要。很多應聘者最怕的就是簡明扼要這個詞,因為本身除了個 人信息外感覺都沒什麼可寫的,還要簡明扼要到什麼程度?但是,信息量 多少跟簡明扼要是沒有關係的,反思一下你在寫簡歷的過程中,越是沒有 什麼可寫的,無用的信息就會越多,比如在學歷描述中止於最高學歷基本 就 OK,研究生當然可以提本科,但是你把高中的學歷也呈現出來意義似 乎不大,而且本科修的專業課,除了心理、統計、市場營銷外其餘的專業 與互聯網非技術類的職位聯繫不大,這樣寫肯定算不上簡明扼要。

控制簡歷節奏。簡歷還需要節奏么?當然。簡歷的節奏非常重要,一 般情況下我們會按照個人信息、教育信息、實習情況、個人獎勵這樣的邏 輯來整理我們的簡歷,但要讓簡歷有節奏這還遠遠不夠。面試官看簡歷跟 平時瀏覽網頁的習慣相差無已,所以他在你的簡歷上留下的視覺痕迹也可 以借鑒尼爾森的「F 視覺模型」,首先是水平移動,看的是基本信息,緊 接著眼光略微下移,很典型地掃描範圍較短的區域,主要是你實習的大概 情況,然後對整個簡歷的標題進行垂直掃描,這樣就畫了 F 字母中的一 條豎線。簡歷的節奏就要根據這個視頻模型進行整理。

(2)協調能力 協調能力是化解技術產品矛盾的能力,是聚運營分力為合力的能力,

是變團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的能力,是動員、組織、充分調動用戶積極 性的能力。「協調能力」其實也是一種軟技能。

學生會、社團的經歷是大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磨練協調 能力的一種途徑,所以在簡歷中的展現也相當重要。 那如何用社團及學生 會的經歷來體現自己的協調能力?只需在簡歷中表現你組織的、參與最多且最能代表你能力的活動: 首先需要清晰這個活動的目標,你組織這場活動的出發點是什麼?很
多人的答案是「為了學習跟鍛煉」這種沒有任何營養的廢話。繼續深挖, 你會發現,你其實是想通過組織活動接觸更多的女生找女朋友;或者通過 組織這樣的活動爭取入黨的機會;或者為了豐富經歷讓畢業簡歷有更多內 容以更好地求職,甚至單純地愛好這件事都可以——暴露自己內心的小 九九成為一個更真實的人,也是有互聯網特色簡歷的一個亮點。接下來可 講述自己如何挖掘更多目標相同的人,把戰鬥力最強的人聚集在一起,通 過嚴密的計劃、規則激勵讓大家奔向目標,同時善於化解矛盾、提高士氣、 讓更多的人有參與感,也是協調能力好的表現。簡歷中的活動描述一定要 有制度、有個性、有步驟、有獎懲、有方向。

協調其實是一種自我意識,跟組織和參與的活動規模無關,哪怕是植樹節這種每年必備的活動,你也可以融入自己的想法,讓活動變得有聲有 色,而且能從中吸取東西。

(3)數據能力

數據往往比文字更有說服力,它不僅能言簡意賅地表述你在項目中的 價值,同時也能加深簡歷的可信度。特別是對產品經理及運營人員而言, 他們每天都會花大量的時間跟數據打交道,上至整個行業的數據如網民增 長數量、移動端增長數、iOS 及安卓的市場份額,下至整個細分行業的數據如某個細分產業的市場份額分布、競爭產品的用戶活躍數、自己產品的 激活量、註冊用戶數、註冊成功率、活躍用戶數(天)、每種功能點擊數(每 用戶)、頁面停留時間等數據他們都要了如指掌。對這些數據,產品經理 及運營人員不僅要有意識地去記住,同時也要有意識地對其進行信息量化, 讓這些數據能有效地指導整個產品的迭代以及選擇推廣渠道,以展示自己 對數據的敏感度。

所以簡歷上面能用數據展示的地方盡量選擇數據,同時也要會做一些 簡單的數據分析,如佔比、數據趨勢及對比分析。

簡歷中如果有在校期間運營基於學校的微信賬號,那對於粉絲量的描 述只是單純地寫上2000 人肯定效果不佳,如果你能通過數據的簡單對比 展現出這2000 人的賬號到底效果如何,就能立刻與眾不同;首先,給微 信賬號加一個細分的定位 ,如微信賬號主要針對大四學生,給他們提供求 職攻略以及校園招聘的相關信息,2000 人的粉絲中大四學生佔到 50% 以上, 排除出國留學、考研、考公務員的學生,整個佔比可以達到 70%。通過一 個佔比數據能反饋你在目標市場中的佔有率,2000 個粉絲結合 70% 的占 有率,整個簡歷的含金量就會迅速提升。

同時,你肯定還會描述打開率、分享、轉發這些數據。假設你的打開 率是「40%」,略高於整個行業的水平,雖然也能成為亮點,但是還遠遠不 能反映你的數據意識,你需要加上打開率的變化數據以及簡要的原因分析。 比如通過測試推送時間,優化推送內容後打開率從 3 個月前的 10% 提升到 現在的 40%,每個月打開率平均較上個月提升了 10%;有了數據趨勢的描述, 面試官對你的簡歷的興趣著實會增加不少。

所以,同樣是數據,呈現方式不同對面試官的吸引力就不同,雖然只 是簡單的數據處理,卻能讓面試官給你打上一個數據敏感的標籤,同時這 也能讓你的成績更好地展現在簡歷上,何樂而不為?

(4)營銷推廣能力

不論是已經遠去的微博營銷還是時下流行的粉絲經濟、微信營銷,甚 至是我們常講的互聯網思維也有一半是指傳統企業如何讓產品具備營銷 基因,同時藉助互聯網的渠道和營銷方式來提升銷售額。可見互聯網對 營銷推廣的需求有多高。所以營銷推廣也是進入互聯網公司必備的基本能 力之一。

那如何在簡歷中體現我們的營銷推廣能力?

如果你在大學期間就開始做產品或者是參與了一些創業的項目,自然 少不了推廣這一環節,而且通過長期的積累會形成自己在獲取用戶方面的 經驗,把這個過程用上面的數據描述以及營銷方式進行總結,並跟網上的 經驗分享做一個結合,肯定會成為簡歷的一大亮點。

如果你主動去運營微博、微信賬號甚至是 QQ 群,那麼恭喜你,你也 會有一手推廣經驗,回想一下整個推廣歷程,把所有推廣過程中的關鍵數 據整理出來,並配合當時的推廣方式一起梳理,如什麼樣的微博有助於用 戶轉發,什麼樣的話題有助於更好的評論互動,什麼樣的玩法可以促進粉 絲量的增長......最重要的是除了這樣的表象指標以外,你還需設定最初的 轉化目標,並計划出最終的轉化效果,這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營銷流程。

如果你既沒有項目經驗也沒有運營的經歷,那也沒有關係,只要你用 過互聯網產品,在 QQ 空間、人人網中寫文章,或者在微博、朋友圈發美圖, 都是形成內容的過程,內容是營銷的基礎。想一下,你的個人微博被轉發 最多的是什麼,微信號被點贊最多的是什麼,QQ 空間中被閱讀次數最多的 是什麼內容。然後分析這些內容為什麼會引起關注,複製出具有同等效果 的內容就是營銷能力的體現。如果你想自己的微博有更多人轉發,可以嘗 試把微博放在 QQ 群當中,並拜託一些朋友去轉發。然後你發現,轉發你 微博的一個同學因為在學校有一定的影響力而帶來了更多轉發,之後你想 傳播同樣內容的時候,就會重點去聯繫這些能帶來更多轉發的朋友,為了 不給這些有影響力人造成困擾,你會研究他們平常轉發內容的共性是什麼, 轉發時間是否有規律,於是你會自然地把內容風格改為跟他們相匹配的,也 會盡量在他們常轉微博的時間點 @ 他們,然後你可以給自己的微博好友做一 個劃分,針對不同好友做出不同的內容節點,讓你的微博開始廣泛傳播。 既有資源的梳理,也有借勢營銷的玩法,這就是一個很寶貴的微博運 營經驗。

營銷是一個備受追捧的詞,所以營銷本身的玩法一直在不斷演進,甚 至你會聽到「微博這種傳統營銷渠道」這樣的評論,近兩年才流行起來的 微博營銷沒多久就被稱為傳統渠道,可見時代發展之快。每一個平台級產 品的誕生都會創造出一種新的營銷玩法,但是不流行不代表沒有價值。即 使有人稱微博為傳統的營銷渠道,稱人人網馬上就要破產了,說 QQ 空間 只有 00 後才玩,但這些產品真正蘊含的流量價值,只有做過的人才知道。

所以即便你只熟悉人人跟 QQ 空間這兩個平台也沒有關係,互聯網公司中 的微博 / 微信運營專員對微博微信的玩法都有自己的心得,但是聊到 QQ 空間和人人網等其他營銷渠道的時候,就未必那麼專業。所以把你玩人人 網的心得結合其他人分享的經驗,完全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營銷專家。

微博、微信時下比較熱門,基於它們之上的營銷玩法面試官基本還是 有一些了解的。你在簡歷上跟面試官大談微博、微信運營很容易露出破綻, 而且同質化也會很嚴重。相反,反其道而行,你在闡述 QQ 空間、人人網 的推廣特性時,風險相對較小,而且這也可以做為一個亮點引起面試官的 注意。

不論時下流行的是什麼營銷方式,其本質都不會變,就是為公司創造 價值,比如像小米等營銷做得很好的公司,已經在專門招聘 QQ 空間、人 人網上面的運營專員,無論你熟悉什麼平台,深究下去,就能研究出一套 適合你自己的營銷理論。

(5)創新能力

創新一直是互聯網企業發展最重要的引擎,但提到創新,很多人都覺 得只有拿到專利或者發過論文才算得上創新,也才好意思寫在簡歷上。但 類似這樣的顛覆式創新是可遇不可求的,在 IT 史甚至是整個人類發展史 上有且僅有那麼幾次,對於顛覆式創新可以夢想,可以禱告,但是不可以 預測。

在互聯網公司更適合的是微創新,比如周鴻禕在微博中也聊到過,別 忙著顛覆式創新,它不是揭竿而起,更不是聚眾鬧事,沒那麼宏大。把行 業巨頭做的產品看一看,收費的能不能變免費,貴的能不能變便宜,複雜 的能不能變簡單,麻煩的能不能變方便。從這些微創新起步,才有可能實 現顛覆式創新。

而這樣的微創新在我們的生活中簡直太多了,比如你覺得社團報名流 程太煩瑣,自己做一個網頁徵集報名信息;或者在戀愛過程中想方設法帶 給對方一個驚喜,這些小的改變都是微創新。

我之前面試過一個女生,她跟她的男朋友是異地戀,她為了給男朋友 一個驚喜,從武漢騎自行車一直到西安,途經每一個小鎮都蓋一個當地的 郵戳,在她男朋友生日當天抵達西安。她把旅途中的照片列印出來粘貼在 筆記本上,加上每頁的當地郵戳,形成一個獨特的繪本做為一個特殊的生 日禮物送給男朋友。普通的異地戀,在生日時也許會電話祝福,再進一步 會突然帶著禮物出現在你面前。而這個小姑娘顛覆了異地戀生日的過法, 直接給她的「目標用戶」以心靈跟身體的衝擊,極大地提高了「用戶」的 忠誠度跟活躍度,其實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新點,也可以成為一個好的營 銷素材擴大宣傳。

有時間繼續更新……


實戰最重要!試著自己搭建一個網站,想辦法如何推廣它。


看書沒用,必須實踐。任何的僱傭的本質都是僱傭方用工資購買你的技能和經驗。沒有人花錢培養你,讓你學習的。所以要找一切機會創建經驗,哪怕零工資。要積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即價值!


產品和運營之間確實是有很緊密的關係。產品是生孩子,運營是養孩子,所以他們都要把自己當成親媽的角色,產品要考慮運營的需求和訴求,運營要向產品反饋用戶的需求和使用的問題。有些團隊,產品和運營是割裂的,或者利益關聯太弱,就造成了前後的脫節。產品做出來不是目的,而是更好的讓用戶使用,貼合用戶的需求,這就要求要在運營中檢驗。所以產品經理需要關注運營,做產品前要制定好運營的方向策略,過程中要監控運營的數據,分析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找到改進的方向。一個關注運營的產品經理在產品設計中出錯的幾率遠遠小於參考型的產品經理。

那麼說回來我們該如何學習產品經理和互聯網運營呢?

首先說一說產品經理,產品經理主要是負責市場調查並根據用戶的需求,確定開發何種產品,選擇何種技術、商業模式等。並推動相應產品的開發組織,他還要根據產品的生命周期,協調研發、營銷、運營等,確定和組織實施相應的產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關的產品管理活動。


(1) 閱讀專業書籍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是寫給「-1到3歲的產品經理」的書,適合剛入門的產品經理、產品規劃師、需求分析師,以及對做產品感興趣的學生,用戶體驗、市場運營、技術部門的朋友們,特別是互聯網、軟體行業。作為一名「4歲的產品經理」,作者講述了過去3年的經歷與體會。

《參與感》:講述了小米成長過程中的一系列案例分析,概念總結。黎老師是小米創始元老,案例有小米的成功背書,再加上樸實但行雲流水的文筆,這就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好書。

《我的互聯網方法論》:最接地氣、最直白的實戰指南,也是寫給那些處在轉型期的傳統行業的重要解決方案,有助於他們在這個複雜多變的時代中顛覆自我、掌控未來

《用戶體驗要素》:簡潔的語言系統化地詮釋了設計、技術和商業融合是最重要的發展趨勢

對入門產品經理幫助最快的書籍就是第二種:乾貨,也就是我們經常會在知乎、微信公號等平台看到的經驗分享,有足夠積累的作者也會出書。

總結之,關於書籍選擇,認定作者資歷好、案例真實的作品,才能得到最高效的進步。


2、多做事

說完閱讀,就應該注重把書本上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了。我的導師曾經給我的一個評語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說的是:知識概念可以侃侃而談,但是卻難以在工作中發揮出來。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應該是新人常見的毛病。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在實踐中去感悟書中精神才能充分消化吸收。


這一節我們講講如何在實踐中快速學習,一言以蔽之:多做事。


3、 培訓班

1、海綿學堂:http://www.51haimian.cn/
是做的時間比較長的產品經理培訓機構,宣傳做的不多,開始都沒有找到他們家的網站。他們任課老師是去哪兒,國美,百度,58的,學費也不是很貴,好像是10000左右。他們的優點是:1、師資力量還不錯,老師有大公司也有小公司的。2、整體學費不貴,不用花太高的物質成本,比較划算;缺點是:據往期學員反應,他們上課環境有點差了,屬於低成本運作吧。


2、達內:http://bj.tedu.cn/?pz
達內的名字足夠大,是上市公司,做的培訓種類也很多,有開發,有測試,有UI等,產品經理知識他們的一個品類,他們是16年下半年才做的,做的時間不長。優點是:公司比較大,硬體比較好,據說電腦都是配的蘋果;缺點:做的比較雜,不專一;學費比較貴,羊毛出在羊身上。


3、AAA教育:http://www.aaa-cg.com.cn/
和他們老師溝通過,感覺課程老師特別怪,很多事誇的太大了,沒有再深入溝通了解,不過他們也是這去年才做。

4.三節課:http://www.sanjieke.cn/index/pm_page.html
他們機構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是:創始人資歷比較好,而且是線上學習,能節約時間;缺點是:純線上課程對於很多的純小白根本無濟於事,而且沒有實戰,所有對於小白來說,要想指著簡單的聽聽課就轉行還是很難的。

5、起點學院:https://www.qidianla.com/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開始是做產品經理社區的,後來聚集了一批用戶後,開始做產品經理培訓了,他們的課程一般是線上為主,線下2天左右,學費一般是3000左右。他們也是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是: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聚集了大量的產品人,社區資源還是很豐富的,能交接一些產品相關的朋友;缺點是:和三節課差不多,對於很多想快速轉行的純小白來說,沒有多大的作用


運營學習之路

1、辦公軟體:Office或Wps office——這個是辦公必備的,無論做什麼工作都離不開;
Axure——畫一些簡單的原型圖或者流程圖還是必須會的;
思維導圖——理清自己的思維的必備工具,有mindmanager,xmind等;
雲筆記——記錄一些想法和筆記,推薦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
當然圖片基本處理是要會的,photoshop、 Fireworks ;
簡單代碼查看修改用dreamweaver。

2、 運營相關的書籍

《從零開始做運營》:為有志於從事互聯網網站與產品運營的朋友開啟一扇從學校到社會、從入門到入行的窗。
《跟小賢學運營》:真實復盤從創業型產品到億級用戶成熟產品的運營過程及經驗,是運營入門到構建運營體系的必備教科書。

《參與感》: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著。揭開小米4年600億奇蹟背後的理念、方法和案例。了解小米,必讀本書!迄今為止關於小米最權威、最透徹、最全面的著作!

《定位》:「定位」觀念的產生,剖析「滿足需求」無法贏得顧客的原因,給出如何進入顧客心智以贏得選擇的定位之道。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它揭示了現代企業經營的本質(爭奪顧客),為企業闡明了獲勝的要訣(贏得心智之戰),是商業人士的必讀之作

《運營之光》:面向初入互聯網行業的運營從業者們的具體工作方法講解和建議,又有適合3~5年運營從業者們閱讀的一些案例解析、思考方法分享,也有更適合創業者、互聯網公司高管閱讀的一些運營體系搭建、不同類型產品所適合的運營方法等更為宏觀的問題的解讀。

《影響力》:是用一種別人所樂於接受的方式,改變他人的思想和行動的能力。影響力又被解釋為戰略影響、印象管理、善於表現的能力、目標的說服力以及合作的影響力等

《誰說菜鳥不會數據分析》:適合需要提升自身競爭力的職場新人;在市場營銷、金融、財務、人力資源管理中需要作數據分析的人士;經常閱讀經營分析、市場研究報告的各級管理人員;從事諮詢、研究、分析等專業人士。

《我的互聯網方法論》:自己的互聯網觀、產品觀和管理思想,釐清了互聯網產品的本質特徵和互聯網時代的新趨勢,列舉了顛覆式創新在現實中的實踐和應用。本書首次解密360的產品秘籍和盈利模式,同時,針對目前傳統企業的互聯網轉型焦慮,也提出了一套系統解決方案

《增長黑客》:書中列舉的詭譎、奇巧的商戰打法,狡黠之餘卻也透露出增長黑客的那種桀驁不馴與天馬行空的嬉皮士精神。本書收錄了大量類似的「黑科技」和「不為人知」的案例,將為讀者打開全新的視角

3、社群類的網站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產品運營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饅頭商學院:是包含產品、運營、營銷的互聯網從業者的在線學習社群 ,適合互聯網從業者

插座學院:是一個面向年輕公司人的跨界學習社區,致力為年輕公司人提供接地氣、有價值的學習資訊、交流活動

饅頭商學院:是包含產品、運營、營銷的互聯網從業者的在線學習社群 ,適合互聯網從業者。


4、培訓班


海綿學堂:http://www.51haimian.cn/
適合互聯網小白以及轉行人員學習,整體課程比較系統,不用花太高的物質成本,比較划算。


三節課:http://www.sanjieke.cn/
產品和運營為切入點,主打互聯網熱點人物事件專業分析解讀,並通過內容入口集聚粉絲,開展多層次的互聯網職業培訓。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業精於勤,荒於嬉.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題主目的是為了進入互聯網領域,切入點是運營或者產品方向。

方法有很多很多,當然題主這裡著重問的是通過書籍方向,而不是通過網站方向,不是通過視頻方向,也不是app方向,那就按照題主提問的方向嘗試進行回答吧。

當然,其他方式會更快提升對互聯網的認知的,由於提問的方向,決定了這個回答的方向。

書籍類,按照個人成長階段,手動開啟智能推薦吧

傳統行業轉行或打算轉行互聯網的同學,

這個階段,理論就先放放別看了,看看故事心得之類的,印象會更深一些,所以這個階段人群不建議看亮哥的書,進階之後可以瞅瞅。
這個階段,
參與感
我的互聯網方法論
互聯網+
趨勢紅利
等等,回頭我再看看我的書庫里

對於已經開始做運營的同學,

這個時候,適當看些理論書籍,還是大有裨益的
亮哥的那本書
增長黑客
社群運營
產品型社群
消費者行為學
給大家看的設計
微信思維
等等,腦海只記得一部分,回頭補上


對於運營過了一年的同學,

書籍還能起到一部分作用,但已經沒有以前那麼大了,
這個時候,可以看看
從零到一
混序管理
場景革命
數據分析
我想要的魔法書
等等,更多偏向思維和管理層面了,好像是這些,也需要查下了


中午睡覺前,臨時手打
有需要部分電子書籍的,可以亞馬遜上買,也可以評論區留個郵箱,我瞅瞅手上有沒有電子書,有空發一份給你。

從以往評論區經驗看,騰訊郵箱幾乎佔了8成以上。


讀書之前要切記兩點:


1、盡信書不如無書

2、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路萬里不如閱人無數


一、產品類:


1、《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蘇傑

2、《結網》王堅

3、《YES!產品經理》

4、《啟示錄: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

5、《點石成金》

6、《寫給大家看的設計書》(第三版)

7、《寫給大家看的web設計書》(第三版)

8、《用戶體驗的要素》

9、《贏在用戶》

10、《錦繡藍圖》

11、《無界》

12、《重來》(英文版《Rework》)

13、《黑客與畫家》

14、《產品經理的第一本書》

15、《產品經理的第二本書》

16、《產品經理手冊》

17、《About face 3 交互設計精髓》

18、《人月神話》

19、《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凱文凱利

20、《為什麼中國沒出facebook》謝文

21、《精益求精:卓越的互聯網產品設計與管理》羅旭祥

22、《免費:商業的未來》克里斯安德森

23、《交互設計之路:讓高科技產品回歸人性》

24、《瞬間之美:web界面設計如何讓用戶心動》霍克曼

25、《UCD火花集》

26、《UCD火花集2》

27、《一目了然:web軟體顯性設計之路》

28、《應需而變:設計的力量》

29、《WEB界面設計》

30、《設計網事》千鳥

31、《WEB信息架構》(第3版)

31、《簡約至上》

32、《互聯網之達芬奇密碼》

33、《走出軟體作坊》


二、商業管理類:


1、《營銷管理》(第13版)菲利普科特勒

2、《消費者行為學》(第8版中國版)

3、《戰略品牌管理》

4、《定位》傑克特勞特

5、《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魯克

6、《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安迪格魯夫

7、《基業長青》吉姆科林斯

8、《從優秀到卓越》吉姆科林斯

9、《發現利潤區》

10、《維基經濟學》

11、《海星模式》

12、《發現商業模式》

13、《重構商業模式》

14、《商業的常識》申音

15、《引爆點:如何製造流行》

16、《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

17、《輕公司》李黎

18、《創新者的窘境》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19、《長尾理論》克里斯安德森

20、《顧客為什麼購買》昂德希爾

21、《跨越鴻溝》

22、《偉大的博弈》

23、《眾包:大眾力量緣何推動商業未來》

24、《藍海戰略》

25、《街頭生意經》

26、《MBA教不了的創富課》老雕

27、《高難度談話》

28、《公正》


三、心理、思維方法類:


1、《設計心理學》諾曼

2、《設計心理學2》諾曼

3、《怪誕行為學:可預測的非理性》艾瑞里

4、《怪誕行為學2:非理性的積極力量》艾瑞里

5、《暗時間》劉未鵬

6、《影響力》羅伯特

7、《社會心理學》(第8版)戴維邁爾斯

8、《心理學與生活》菲利普津巴多

9、《進化心理學:心理的新科學》

10、《社會性動物》(第九版)

11、《別做正常的傻瓜》奚愷元

12、《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布朗

13、《決策與判斷》斯科特普勞斯

14、《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羅傑霍克

15、《高效能認識的七個習慣》史蒂芬柯維

16、《情緒化設計》諾曼

17、《黑天鵝》

18、《思考的藝術》大前研一

19、《餐巾紙的背面》

20、《瞬變:如何讓你的世界變好一些》(英文名《Switch》)

21、《把時間當做朋友》

22、《拖延心理學》

23、《誰會認錯》

24、《跨越鴻溝》

25、《顧客為什麼購買》


四、傳記類:


1、《史蒂夫喬布斯傳》(官方傳記2011年10月24日全球發售)

2、《Facebook效應》

3、《Google將帶來什麼》

4、《三雙鞋:美捷步總裁謝家華自述》謝家華

5、《海底撈你學不會》黃鐵鷹

6、《浪潮之巔》吳軍

7、《野蠻生長》馮侖

8、《沸騰十五年》林軍

五、方法技能類:

1、《金字塔原理:思考、表達和解決問題的邏輯》巴巴拉明托

2、《別告訴我你懂PPT》李治

3、《麥肯錫方法》艾森拉塞爾

4、《PPT演示之道》孫小小

5、《如何閱讀一本書》

6、《全力以赴》


推薦幾篇文章給你


互聯網書目大全:產品運營商務市場必讀

找產品或運營的工作應該怎麼準備看什麼書?

產品運營學習交互設計都要看哪些書籍?

「微信之父」張小龍平時都看什麼書?


又到一年畢業季,樓主的問題可能是很多即將畢業或剛畢業想投身互聯網行業的同學共同的疑惑,因為大學裡不教互聯網產品或運營專業,同學們想找這方面工作又沒有項目或工作經驗手裡沒有敲門磚,敲不開這個行業公司的大門。作為一名互聯網產品運營從業者,以我自己的經驗出發,從以下幾方面給出一些建議,希望對有共同疑問的朋友一點幫助。
首先講明我自己看問題的觀念:別把事情想複雜,也別把問題想簡單,簡單的事情想深刻,複雜的事情看本質。
首先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這個問題進一步分解深入思考一下:
1、什麼是互利網產品,及分類
2、基礎產品崗位的崗位要求和工作內容是什麼,需要怎樣的個人素質
3、互聯網運營的基本工作內容是什麼
4、產品和運營之間的關係
5、如何選擇行業
6、無相關工作經驗,如何寫一份高回復率的個人簡歷
7、面試時應注意的事項及技巧
————————————————————————————————————————————
1、什麼是互利網產品,及分類
互利網產品是指在互聯網領域中產出而用於經營的商品,它是滿足互利網用戶需求和慾望的無形載體。大白話的意思是:滿足某些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的虛擬載體。
互利網產品分類的維度很多,可以看一下知乎里的這個回答很全面:如何給互聯網產品分類? - 產品經理
為何我們要了解產品分類?是因為不同的產品類型,屬性和性質不同,產品的形態、框架和運營的側重點就不同。找工作的時候把時間和精力花在自己有興趣的方向更有重點更高效。

2、基礎產品崗位的崗位要求和工作內容是什麼?
對於剛入行的同學來說,直接進入產品崗一般從產品助理開始做起,我找了國內幾家比較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對此崗位的招聘需求。

對於產品助理的技能和素質需求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幾點:
一、技能層面
1、用戶需求的挖掘
以我自己的經歷來說,不管是做產品還是做運營經常會和我們的用戶打交道,從中挖掘用戶需求。關於用戶需求挖掘的方式推薦一本蘇傑的書: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初級篇),書中有介紹很多種需求挖掘和整理的方式方法,可供參考。這裡我要強調的是,每個公司的實際環境不同、公司規模、產品類型、資源供給都是不一樣的,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現狀的方式由為重要。拿我自己公司來說,前段時間參與了一個做0to0模式的民宿預定和推薦APP產品,因為公司給的資源支持有限,我和產品經理分析了公司現狀和產品需求後決定就用問卷調查和1V1現場訪談相結合的方式來做需求調研。調研問卷主要通過郵件發送和回收,共發送了100份調查問卷,最終回收了46份有效問卷。現場1V1訪談了10個目標商家,訪談的時候做了錄音,回來之後再做分析和整理,找出商家的共性需求和個性需求,為產品前期功能的確定提供依據。新人剛進公司的時候,一般會安排配合產品經理做用戶需求調研與分析的各項工作,要求新人會製作調研表單,歸納整理需求撰寫分析需求總結報告等工作,這項工作難度並不大,但要求參與人員考慮全面,觀察細緻,最好參與人員有一些心理學基礎了解,心思敏感。因為很多用戶會說:我需要一顆釘子。但實際上用戶最終的目的是在牆上掛一副畫。因此我們平時需要多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多培養自己的同理心,多深刻思考問題。對我們的職業是非常有益助的。

2、產品文檔的撰寫(MRD/PRD/DEMO等)
產品經理的生涯和碼字有挺的大關係,各種文檔、流程、表格、分析報告等等都需要用文字或文字+圖片的方式來展示。首先要說明的一點,對於剛進入產品行列的新人來說可能還沒有太多的機會撰寫MRD/ARD文檔。這部分文檔一般與商業計劃公司戰略層結合的比較緊密,一般由產品總監或高級產品經理撰寫。我們只需要領會產品和商業目標了解產品的總體戰略和發展思路即可。一般要求新入行的產品經理能撰寫PRD文檔即可,這裡就要求產品經理有一定的行文功底。對於這部分技能的培養,我是用抄襲加練習的方式來鍛煉自己的。所謂的抄襲就是拿公司里一些結構完善邏輯功能清晰的的PRD文檔為抄襲對象,對著照產品,大致模仿著抄兩遍。理解產品和功能點的描述和行文規律,理解產品邏輯和文本框架。總結出這類文檔的撰寫結構和語句行文規律。再把這些心得用到自己參與的項目里撰寫PRD文檔,寫完之後請教前輩,讓前輩多提點意見,指出錯誤,再不斷修改兩次。這種方式可以讓自己這方面的技能提高很快,效果非常好。

3、產品原型輸出
一般產品的原型輸出會用到Balsamiq mockups和Axure這兩款工具,因此工具基本的使用方法要會,不會用的朋友可以去淘寶上或者從業者那裡找點視頻教程來看看。請記住,工具只是表現思維的一種方法而已,它僅僅是一個工具,能表現出你想要表達的內容即可。千萬別陷入表達那些酷炫交互效果的坑裡了。對於現在的大環境而言,大部分中小型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都做了一部分交互設計師該乾的活,如果公司里沒有交互設計,那麼出原型圖就是產品經理工作的一部分了。所以原型圖其實是大部分產品經理的必備技能。
現在有許多公司為了提高開發效率和溝通成本,採用敏捷開發的方式,把產品說明和交互說明一塊寫進Axure文檔里,這麼一來開發人員直接看Axure文檔就一目了然了,而不用一遍看交互稿一遍對PRD文檔。總的來說還是得看不同公司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二、素質層面:
1、邏輯思辨能力;
2、時間管理能力;
3、組織協調能力;
了解了職業目標意味著我們知道了方向,思考的角度轉化為:這個崗位是否是我自身性格和特長合適的?我是否會喜歡這個職業?如果覺得自身的某些優勢符合這個崗位需求,我需要進一步了解,要掌握這些技能我需要看哪些書?學習哪些新知識?培養哪些素養?為入職做哪些技能上的準備?明確了目標才能有方向,畢竟時間和精力有限,抓重點才能高效,否則給你再多的書單,你還是迷茫沒有方向。高效一點的方法是多去一些視頻學習平台網站,找一些適合的有針對性的課程進行學習,掌握基本的職業技能。學習前輩經驗可以縮短成長路徑,西方有句諺語:聰明的人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成長,有智慧的人從別人的錯誤中學習成長,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了。


未完待續... ....


最近忙裡偷閒看了一本書《從零開始做運營》,作者是張亮,一個和藹可親的大叔,互聯網企業高管,知乎互聯網領域優秀回答者。的確,文字寫的很乾貨,很細膩,對於玩了一年運營的我,裡面的每一個點都深有體會,突然覺得一切理論都是建立在實踐之上的。


這本書對於有志從事運營的初學者是有很大幫助的。的確,互聯網大熱的今天,很多人投身於互聯網,像我這種純正的工科男也選擇了互聯網,但是我更多是以興趣為導向的。興趣讓我選擇了互聯網,興趣讓我選擇了運營,是運營給我開啟了一扇從學校到社會的大門。


我很驚訝的是,作者張亮的觀點和我有許多相似之處,我也一直覺得每一個互聯網都是以產品為核心,那麼產品就是「1」,運營就是「0」如何讓這個產品更有價值,那麼運營和產品缺一不可,很好的運營就相當於「1」後面對的「0」,做的越好「0」的個數越多,產品的價值越大。用張亮的觀點是這樣講的:產品負責生孩子,運營負責養孩子,運營和產品同時出現,分工協作,才能更好地實現產品的塑造和成長。總而言之運營很重要,大家千萬別人為運營就是打雜的。


我們每一個玩公眾號的自媒體人,我們首先應該是很好的運營人,把這些自媒體平台當做產品,把你的內容也當做產品,運營者就是你自己,看你如何運營才能自己的目標。


正如我一直用這樣的一句話介紹我自己:一個從事新媒體運營的工科男,在通往產品經理的道路上摸爬滾打。我也是運營入門進的互聯網,等我在職場上把運營玩熟練了,我會選擇轉產品,這也剛好和張亮在書中提到運營人的職業發展道路驚訝的相似。他也認為運營工作是一個進入互聯網行業的很好的起點,相比產品經理的發展道路,運營可以通達很多其他領域,比如,運營可以轉產品,但產品很少轉運營,運營可以轉文案、資訊崗位等等。


張亮的這本書讓我更加堅信我的職業發展道路,每個崗位都需要沉下心去做,付出了就會有回報。

最近安排太滿,時間不允許寫太長文章,未完待續。


作者介紹

華一,一個喜歡自媒體的90後工科男,在通往產品經理的道路上摸爬滾打。在今日頭條、搜狐、網易號、一點資訊等自媒體平台開設專欄。

微信:wdh-1121 公眾號:華一說(huayishuo) 微博:@華一


「很想進入互聯網行業,對產品和運營較感興趣」

那麼
請描述一下你對產品or運營工作的理解
以及在大學期間,你做過或嘗試做過的跟產品or運營相關的事情。


初期看書沒什麼用的,因為完全看不懂做法,都是靠錢砸出來的經驗


我剛剛讀完《從零開始學運營》,說說我的看法吧,我相信可能很多人都犯過我的錯誤。

一周多時間將本書讀完,專業相關的書籍,對運營工作基礎梳理有很大的幫助,與其說是讀書筆記不如說是自我反省與剖析。根據這本書,我會梳理他對我的一些幫助點(更多的是關於微信公眾號),我現在的主要工作是新媒體運營,期間會拿公眾號美食設計師(id:eatsheji)為例子,可能我遇到的情況你也有過,希望可以給你帶來靈感。


正文

運營的基礎大致分為: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期間伴隨著數據分析,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為自己的產品達到所謂的目標。內容、活動、用戶、數據這幾項都是應該是相輔相成,寫的內容是給用戶(人)看的,做的活動也是為了用戶(人)做的,前兩項做好了,把用戶帶到家裡有你自然要招待,也就是用戶運營。

其實運營最好還是有這幾項綜合的能力,而不是說只會寫個文章、或做個活動,當然這項綜合能力我仍然在努力ing。

1、內容運營

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內容運營一直以來都是我做的最多的事,既簡單又難。簡單是很多軟文的寫作手法很相似,容易大批量複製,難是有時候認認真真寫的內容,用戶不買單,閱讀量慘淡。


很多做內容的人停留在采編、偽原創、自嗨等狀態,記得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網編,每天需要大量的編寫汽車零部件的軟文,初期會有很多文章可寫,但到最後靈感枯竭,機械化像工具一樣,不關注文章收錄、用戶人群,只看重我是否有文可寫,我相信會有一部分人和我一樣過。

那怎麼算是好文案?書中提到:了解受眾、了解產品和活動、準確表達、突出優勢、勤加練習,這樣就可以了嗎?

即便有優秀的文案,對於文章後續的投放數據若沒有概念,那麼我認為這篇文章白寫,你不知道用戶是否買單。很多公司是內容運營與渠道是分開的,導致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在推廣效果上大打折扣。


做內容歸根結底要做出內容的價值,對用戶的價值,這樣你才會進一步的動作。


內容運營簡單來說主要有定位、內容來源、受眾用戶、展現形式(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投放效果評估來組成。


比如美食設計師,初期是打算做成美食設計類,但由於內容來源問題,導致我對它的定位發生了改變,做成了一個以美食圖片為主題的生活、自我呻吟類賬號,而對於受眾人群我考慮可以是美食或設計類,然而文章的調性並沒有吸引他們,整體風格完全是混亂的狀態。導致讀者困擾,我也困擾。


雖然投放渠道的成功與否也佔有很大比例,但若內容很好,會彌補渠道上的不足。


因此對於內容運營來講,定位決定你的內容,然後考慮好內容的來源,投稿形式還是自己編輯等等,然後在有規律的發布,選取投放渠道,觀察數據進而做下一步動作。


雖然數據不是萬能的,但沒有數據萬萬不能。一篇你認為好得文章不代表真的好,若數據慘淡,你要考慮是文章標題?摘要?封面?內容?等因素造成的還是其他因素。

2、活動運營

做活動的目的是什麼?


以微信公眾平台為例,是為了短期內提升我的相關目標,例如加粉、活躍粉絲等。活動運營方面我沒有過多的經驗,舉辦過兩個活動均以失敗告終,一個是置換電子書、一個是堅持30天。


置換電子書的目的是為了加粉,我搜集了大量的設計類電子書,希望以在線圖書館的形式來運營,你借我一本我還你兩本,然而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共鳴,過後思考主要原因如下:


1)渠道,渠道沒有鋪開,很多人不知道,自然也就沒有了下文,對於渠道其實有很多選擇,但是由於人手問題導致這完全沒有鋪開;


2)需求,即便是人懶,人希望白拿,而不是置換這種形式;


3)內容形式問題,在線圖書館大部分還是設計類書籍,品種單一,除非是當下急求的書籍,拋開活動形式,而我的圖書庫里並沒有太多的奇珍異寶,從內容上就已經失敗了;


再說說堅持30天,堅持30天活動本意是為了活躍,我之前見了一個400人大群,然而社群是有周期性的,為了活躍群我設立了堅持30天,活動形式100人,人員招募上沒有問題,在執行的過程中,數據的收集、人員打卡存在流程問題,除非藉助第三方平台,否則在工作量上很大。


這個活動最致命的一點是,在結束堅持30天後,也就沒有了下文,用戶會馬上沒有歸屬感,若之前有一些物質性獎勵,能給予一個儀式感,可能這個活動還會有2/3期。


這是我做活動運營的一些坑,因為之前沒有做過,更多的是憑感覺,當然稍有規模的活動運營要考慮很多問題,預算、活躍度等等。我做活動有一個習慣,把自己當導演,去考慮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缺少什麼補什麼。


我的一個活動同事說,活動這個東西做的多了也就會了,但最重要的是,活動要有復盤,總結,總結的目的是為了給下一次活動提醒,有借鑒意義。


另外,要是在很少預算的前提下,不要害怕,試試可能就試對了。

3、用戶運營

營銷最重要的是什麼?------人!


經常思考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尋求幫助,然並卵。之前提到的:內容運營、活動運營其實歸根結底說的還是用戶運營,那運營說白了就是玩人。


我回想自己的工作內容,對於用戶運營有些遙遠,但是卻無處不在,我說一下,看完本書後我能借鑒的是什麼。


1、流失預警機制

  • 我現在的工作涉及大量的企業級用戶,若用戶流失,我要考慮什麼?

  • 在流失前,用戶進行了那些相似行為;

  • 這些用戶是否集中於某一渠道;

  • 這些用戶的性別屬性、地域屬性、年齡等;

  • 在發生流失的時間點,產品做了什麼動作?是否修改了核心功能、迭代更新?

2、用戶分級管理

例如兩周未使用產品的用戶是否可以歸為流失用戶,佔比是多少,要採取什麼樣的手段?

4、數據分析

對於微信公眾平台數據分析在微信後台都有很明確的現實,但是重要的是如何解讀,為什麼同一篇文章不同的標題會有數據量如此大的不同,我也相信很多人會去思考數據的問題,重點是不知道如何去做。


關鍵還是要鍛煉自己對數據的敏感程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開一篇文章,預估它的閱讀量,從標題到內容看自己能否看出用戶的喜好。

5、書摘

  • 活動運營的高要求:有結構化思維能夠幫助產品將活動常態化;

  • 運營前期要具備:執行力+溝通能力;

  • 思維跟不上的時候,放棄思考,多聽多問,然後多想多做;

  • 如果運營者心中只有當前的目標而忽略行動目的,那麼終將一無所獲;

  • 不管做什麼數據分析,最終一定要想辦法得到結論、解決方案。

6、推薦書籍

書籍可能很多人都推薦過,但這些書真的很值得看。

  • 金字塔原理;(鍛煉邏輯思維)

  • 增長黑客;(技術手段的一些基礎)

  • 三十六大(好像和運營、文案沒什麼關係,你讀了就知道了)

  • 暗時間;(對時間的規劃)

  • 做事的常識;(做事的方式)

  • 文案創作手冊;(文案的打磨)

  • 如何閱讀一本書;(沒學會走先跑?磨刀不誤砍柴工)

寫在最後


這都是一些基礎的運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更多的還是要自己悟,看了再多的書不去思考、不實踐也終歸是雞湯一晚。這篇文章可能很多人覺得淺顯,但是這是結合我的情況,和對這本書的理解。


因為時間、環境的關係,現在讀書的效率,效果大不如從前,但是看書還是要考慮對自己有什麼幫助,重質量不重數量。2016年到現在讀了不到10本書,但是每一本書我都會寫讀後感,一方面是加深記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自己更好的吸收。

希望我的一些東西能夠幫助到你。


我現在大三,大三下整個學期準備出去實習,其實我覺得在大學期間想要提升自己的產品設計或者運營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輸出,看書是提升你看待問題的思考能力,但是如果想關看書就想要成為一名產品經理或者產品運營人員是絕對不可能的,而且對於以後是做產品經理或者產品運營,如果能夠儘早想清楚並且為之努力付出,這樣才能在校招中收穫滿意的offer。

如果以後想做產品經理這一職位,那麼大學期間做相關項目,並且取得了一定成就是非常有用的,而且學校的一些互聯網團隊會給予你很多機會來提高,就比如我們華中科技大學的冰岩作坊,點團隊等等,如果你加不了這些團隊也沒有關係,其實也可以利用網上很多資源來學習實踐,這裡除了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饅頭商學院以外,我格外要推薦的是「支點學院」在微信上搜支點在線閱讀號就行,我覺得這個公眾號相對於其他公眾號來說,更多地提供給大學生產品實踐的機會,它每周都會有互聯網業界比較知名的產品大牛來講,每次講座後就會布置相應的項目作業,給你三天時間完成,三天後選擇優秀的作業進行點評,這樣不出門在寢室就可以得到與業界大佬學習的機會是很難得的,而且其中的項目都是來源於比較知名的產品,好好完成後不僅對你的產品能力有很大提高,而且做好了以後可以寫在自己的簡歷中,增加自己的項目經歷,是一個很大的亮點,其中我比較覺得不錯的項目有《滴滴出行新功能設計—滴滴飛的》《互聯網非同步消息產品設計—qq非同步消息產品設計》自己獨立寫產品PRD文檔,設計原型,這一過程其實是很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如果以後想從事產品運營的話,同樣你要懂得輸出,可以從運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或者知乎或者微博開始,在運營期間你要不斷地總結與反思,此時你會去向其他運營比較好的平台去學習,並且有自己獨到的思考,如果運營的好的話將會是你求職的一大籌碼。

最後實習也是非常重要,最好找大公司,並且崗位與你以後想要從事的崗位相符合,如果覺得大公司的產品實習生很難進,那麼就從產品運營做起,之後慢慢轉產品也可以。


王童鞋已經說了關於產品的一些事,那我就來說說關於運營的那些事,這篇內容其實是我前些天的投稿,感覺適合回答題主的問題,發知乎的話,我還是稍微整理下吧,完整內容可百度
「大道至簡:5年運營經驗濃縮的3點運營精華」
另外尼瑪轉載就轉載,留下我當初寫的個人聯繫方式可好,負責轉載的也是做運營的吧,運營何苦為難運營,就不說網上那些無良轉載了,微信:tingge45,歡迎交流討論。

都說運營門檻低,像是打雜的,我並不這麼認為,任何職業初期都肯定都是從簡單的做起,難道你一個剛入伍沒摸過槍的新兵就想拿著大炮打飛機?算了吧,
就算你是天才無師自通,你也頂多打打手槍(這句話很純潔滴,蒸滴),一個真正稱職的運營喵其實是個全才,很多時候會涉及到推廣,內容,用戶,社區等等的運
營,而且你還必須懂得或者了解一些技術,而不像其他員工是某單項的專精能力,以程序猿舉例:比如Java、C、C++、C#、PHP、Python、VB
等編程語言的程序猿,他們只需要專精某一個語言就好了(當然胃口好的牛猿肯定還會好幾種)而運營喵技術也是要懂的,下面跟著超級瑪麗·饅頭蜀黍去采蘑菇,
讓你知道一名合格的運營應該懂得什麼?

第一朵蘑菇:技術

為什麼要懂技術,一是你提需求時能和程序猿更好溝通,二是能自己動手解決就自己解決,首先你想要的效果你自己最清楚,另外當沒有程序猿時你得自己快
速解決問題。 運營喵需要懂什麼技術呢?上述的編程語言你不必都懂的,不過最好都了解下也沒好處,而運營喵必須懂的是什麼呢?How To Make
Love
英文不好的我已經用谷歌翻譯了下:如何做愛,哎喲人家好害羞啦(=^_^=)等等,剛剛我多重人格裡面風騷人格出來搗亂給大家愛上性教育課了。這段英文的
正確翻譯應該是HTML,是的,HTML是一個運營喵必須懂的web編程語言,它的難度不大,但是應用面極廣,在PC時代是必用的,而到了移動時代,因為
HTML5版本的出現,也同樣是必用,不過到了HTML5,如果你只了解HTML其實也是夠用的,但是最好為了讓你在內容運營時,讓你的內容或者活動頁面
達到想要的效果,(因為有的時候需要你親自動手)你最好也懂得CSS+DIV(這個是關於頁面的布局設計,其實這應該是前端必懂的)那如何去學習這些技術
呢?這還有問嘛?你無師自通的右手是怎麼回事,網上這方面的教程很多,教程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學習使用並且記住它們,那麼唯一的方法就是實
踐,How To Make Love
你不實際操作怎麼行,難道你以為看那些羞羞的教程小視頻就能解鎖更多的姿勢?怎麼實踐,可以根據興趣自己搭個博客,或者做出自己想要的酷炫效果,總之你怎
么喜歡怎麼玩,另外跟大家提一個學習中的重要點,比如你想修改頁面中的某個元素,但是發現怎麼做都不到那個效果時,別去找人問,而是要逼自己嘗試,只有自
己做出來了,才是自己的,問出來的都是別人的,不信?不信你問下隔壁老王就知道了。等你嘗試多天實在解決不了的時候再去找人不遲,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百度啊,或者到專門的相關網站搜素,當然還有需要紅杏出牆才能看的谷歌,同樣是一個答案,你自己找到的和別人告訴你的,不光是意義,而且在學習上更能加深
印象,等你憋了好久的問題終於得到解決,你會由衷的感受到快樂,那酸爽,啊、、、、可莫其、、、、一庫,咳咳,正經的說,這是我們在工作和學習中得到的一
種激勵反饋,這也是為什麼說要把事情分解成小事去做的原因,這樣一是不會無聊,也不會有太多挫敗感,所以在工作也可以多看數據,一方面能分析,同時看到流
量的上漲你也會感到被認可(所以雞血和雞湯是有必要的)。

第二朵蘑菇:推廣和內容運營

推廣和內容的運營是拉新留存所必須的,你需要勾引用戶來,來了之後就賴在這裡不走了,那麼你就成功了。

推廣工作點其實很多,我主要講推廣中的內容方面,和內容運營的一起講。先講講內容中的文案,在我作為草根站長的PC時代做網站時就有這麼一句話:
「內容為王,外鏈為皇,內鏈為妃,關鍵詞為相,代碼為將,結構為城,更新為太子,百度垂簾聽政」拋開其他不談,單就說內容而言,在目前信息爆炸但時間卻碎
片化的時代,內容還是王,甚至為皇,顯得更為重要。推廣運營,最無用的就是最赤裸裸的廣告,來啊來啊,我家什麼什麼好,怎樣怎樣又怎樣?你平時在生活看到
這些信息有什麼感覺?能興奮嗎?有慾望么?(哪怕剛需的小姐廣告用一句:「本小姐是青樓女子,賣身不賣藝」,也會顯得略有格調)。那怎麼來做推廣呢,我給
說個技巧,你要看你的內容裡面是否利用了人性的弱點,比如好奇心,好強心,舉例:好奇好強心,「老王的老婆在家被入室搶劫的強盜襲擊了,聽說是自己拿著菜
刀把強盜給擊退的,老王去警察局接她的時候她說:門鈴響的時候我還以為是你呢,結果立馬在門口襲擊了,老王聽完立馬嚇尿了,想知道答案嘛?

在初期,你的文筆不怎樣時,老實說,效果肯定不行,但是文筆就是鍛鍊出來的,不寫你永遠也不行,那如何在才寫出一個好的文案呢?產品受眾不同,所喜
歡接受的風格便不同,這個需要你自己去把握,但是其他一些東西是有技巧可言,寫東西需要靈感,那平時就需要自己多收集語言素材和圖片素材,腦子裡突然靈光
一閃,或者看到什麼好的內容,一個詞一句話也趕緊用手機記錄下來,別磨蹭,不然容易忘了,現在手機里都有備忘錄或者便簽之類的軟體,沒有的也可以下載,我
自己用的是有道雲筆記,各平台也都能同步,還算方便,至於圖片素材,哪看到了就存哪裡,然後就上傳到各大網盤裡,然後最好進行分類,做內容時,並不要求你
完全原創,做一個好的整理也是可以的。

在做內容時,還有一個點就是網感,這東西是個啥呢?簡單是說就是可以通過當前時事熱點進行內容創作,這個東西需要自己腦子轉得快,平時要多關注時事
熱點,了解網路當前語言環境,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前段時間Uber廣州被查,還有就是廣州下暴雨被淹,當時是在運營交流群里,有兩個群友再聊,一個說
Uber被查,一個說廣州被淹了,當時我就想到了一個新聞標題:Uber廣州被查水表,導致廣州被淹。這只是簡單的實例,其他的就不多說了,這個網感沒有
什麼特別的技巧能學會,需要自己多去體會。

第三朵蘑菇:用戶與社區

社區就像一個王國,你需要解決人民溫飽問題(即用戶主體需求,如用戶產品使用問題),解決溫飽之後,接著是娛樂生活(即用戶次要需求,如用戶興趣,
產品周邊內容等),還有經濟問題(積分的運用,用戶得了積分沒處用,那你設置積分有個卵用),而你需要一直在一線戰鬥,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懂得用戶的心
理。(是不是感覺像某種調調)

那如何與用戶相處?
作為檔的幹部,手先要深入裙中,撩解裙中,想裙中之所想,急裙中之所急,辦事時深入淺出,要真抓實幹,遇濕具進,只有善解人衣,把握雞遇,堅持不泄,與裙
中同進退,才能最終掀起裙中XING運動。我們的目標是「讓裙中滿意,讓襠放心」這話看上去簡單,但是實際操作很難,如果你明白了這句話,並且可以應用,
那麼你可以去考公務員了

扯完蛋,說社區,程序上推薦騰訊旗下康盛的Discuz,這個程序移動化好,插件多,(好插件都收費,但是很多不開發票,坑爹)介面方面也齊全,而
且也能跟微信很好的互搭。萬事開頭難,很多內容需要你自己來搞,社區規則,積分體系,等級體系,勳章體系(這些都可以去其他社區借鑒,後期再增加刪減)社
區在程序上面最重要的是一開始就要建立好賬號體系,把官網和社區的賬戶打通,這樣用戶方便,公司也便於數據管理。

社區運營中有三個要點,一個是社區規則的執行,一個是內容,一個是用戶。

社區規則的執行主要是獎懲,一定要公開公平公正,獎罰分明,這樣社區才能健康的平穩運營下去。
在內容的運營上面,基礎一定要打好,對公司的產品一定要寫非常詳細的FAQ,為什麼?在我5年內接觸用戶總結的經驗是,越是簡單的問題,用戶問得越多,同
時在教程上,用戶真的是小白,很多東西你了解了不覺得難,但是很多用戶根本摸不清頭腦,在教程的內容上面一定要一步一個坑,圖文並茂的給用戶寫出來。內容
的產出不單單是你自己寫文案,還包括了對內容再整理,包括對類容做索引,做專題,這樣能讓用戶更快更好更多的了解內容,用戶也可以在碎片化的時間裡先收藏
專題,一篇一篇接著看。你要記住,一顆龍珠只是好看,只有集齊七顆龍珠才能召喚神龍。

運營終究是要面對用戶面對人,所以總體上來說運營不外乎人性,拉新留存促活就根據人性的弱點來進行運營,我推薦給大家兩本我看過的書:《烏合之
眾》,《人性的弱點》,烏合之眾是講群體心理,畢竟社區你要面對的是一個群體,而人性的弱點偏向於個人,對於我們日常交際也很有幫助。社區對用戶的維護
中,有一件很重要的事,重要的事情我說三遍,第一遍:核心用戶(如版主,技術達人,死忠粉)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一定要滿足。第二遍,第三遍。

註:關於社區和論壇,很多人其實沒有分清楚,以為是同一種的事物的不同叫法,這裡我給大家區分下,比如上面說的社區其實是論壇。論壇強調的是內容的
討論,以內容為信息組織單元;社區強調關係互動,以人為信息組織單元。這也是我為什麼把用戶和社區放在一起講,因為,當論壇的用戶量和內容沉澱達到一定程
度時,可以變成以人為主的社區。


然而,有幾個LOL大神是看著《英雄聯盟遊戲指南》成為大神的? 給你講講從遊戲角度看運營吧,起碼你要有個大局觀,要麼就是瞎忙活。

打dota和運營:

我知道目前現在最流行的MOBA遊戲已經不是Dota而是LOL。但是根據經常玩LOL的朋友的描述,相比Dota,LOL裡面的英雄不再按屬性分類(力敏法),也不再按階段分類(前中後期)。一家公司的狀態更接近Dota,所以還是以Dota來描述(Dota2 據說很好的繼承了Dota的機制。)

先來看英雄的類型:

力量型

敏捷型

智力型

力量型英雄→研發

力量型英雄是前期的核心,主力的坦克,起到吸收傷害,耗費敵方血量的功能。同樣,在互聯網產品中,扮演研發角色的技術,設計人員對於產品的誕生起著生死攸關的作用。這個時候主要的工作都是由研發人員來做。

智力型英雄→產品

智力型的英雄其實對前中後期並不十分敏感,這類英雄主要要求玩家擁有較好的大局觀,大多數智力型英雄的技能都是AOE類的,屬於範圍傷害。這就像互聯網公司的產品人員,他們對產品的改變,都會影響所有用戶的體驗。所以此類英雄是最難掌握的,因為不僅本身要了解英雄特點,熟練操作,還需要很好的意識和全局視野。同樣好的產品人員也是一樣的,其實綜合要求極高。我經常見到能力還不錯的產品經理,但是同時具備良好意識和大局觀的產品人員幾乎沒有。(必須幫產品說句話,這是特殊國情的條件下,大多數真正的產品經理是老闆本人)

敏捷型英雄→運營

敏捷型英雄屬於在早期十分尷尬的英雄,輸出少,又比較脆弱,一言不合就容易成為對方的提款機。但到了後期,基本是逆天的存在。這十分類似運營的角色,在產品的早期頂多是個打醬油的客服,對用戶的影響很小,因為大多數用戶是奔著產品來的。
但到了中後期,一款產品已經十分成熟,用戶也早已對產品熟知,這個時候會遇到用戶量上不去,用戶活躍度低迷的情況,這個時候完全就要考運營來發揮效果,甚至產品的主要盈利方式,都是運營做出來的。

戰鬥的不同時期:

早期→產品誕生階段

這個時候好比剛開局,這時候大家都比較脆弱,不要說拿下對方的塔或者英雄,不注意甚至會被小兵五殺。同樣,早期的產品也是弱不禁風的,不要說顛覆巨頭,在中國的山寨文化氛圍內,變態的競爭,無限的競品,很容易讓產品掉進溝里爬不上來。這個階段產品的用戶量大概在10萬以下。你會發現大多數時間都是設計配合技術給產品debug,而運營和產品主要工作是充當測試員。如果這個時候沒有研發人員的加班加點彌補各種問題,最早的種子用戶就會大量流失,產品基本就等於掛了。所以研發人員,或者說力量型英雄在這一時期起著決定性作用。

這個時候產品的角色就是設計好最基礎功能,在沒有足夠的數據樣本下,參考大多數競品設計自己的原型。所以其實並不是起關鍵性作用的人物(畢竟背後還有個指揮官,你懂的,他們更像牽線木偶,即使本應該成為甘道夫一樣的領導者)。

這個時期的運營就更苦逼了,基本就是一個打雜的角色,不僅要幫忙測試產品,做客服的時候還要面對用戶的吐槽,然後反饋產品經理。運營這個時候就像觸角,隨時感知著外部的刺激。就像是靈活的敏捷英雄,在地圖上遊走,一會幫幫落單的己方英雄,一會配合打打團戰,但並沒有什麼自己獨立的能力,只是作為一個輔助的角色存在——充當偵察兵了解戰場形勢,或者扮演突襲者干擾對方。

中期→產品的生死階段

當用戶到了100萬以上500萬以下,基本就到了一個產品的中期。

這個時候產品已經有了一定的用戶數據積累,不再是一開始的拍腦袋完全猜的情況了。這個時候運營人員就要開始分析數據了,找到用戶真實的需求,並有條理和邏輯的交給產品經理。這個時候數據就成了運營的武器,這就好像敏捷英雄的敏捷數據開始提高,可以一秒鐘出手(通過數據,頻繁的了解用戶行為)8次,雖然每次攻擊力並不高,但是誰也扛不住不斷的進攻。

這個時候產品經理這個智力型法師根據運營交付的數據,整理的需求,開始有方向的進行產品設計的迭代。

而力量型英雄,也就是研發人員,只需要根據產品經理定的迭代設計去執行就好了。工作量其實不如前期那麼大了。但就如力量型英雄在團戰中的團隊參戰時長保證一樣,力量型英雄(研發人員)的存在還是一個產品能走下去的保證。

這個時候敏捷型英雄(運營)開始逐漸凸顯,憑藉超高的輸出(通過各種方式刺激用戶活躍度)來幫助己方奠定優勢。當然這時候智力型英雄(產品)的也發展起來,通過一些控制技能,加buff技能,來幫助敏捷型英雄舒舒服服的產生最大化的效果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僅僅靠人力來維持,光客服就要累掛。這個時候你在社區里刪除一個帖子,加精一個帖子都會有巨大影響。這時候運營是通過隱藏在產品中的細節,制度,策略去實現引導用戶,遠比你用人力來的輕鬆的多,實現四兩拔千斤的效果。運營通過數據分析出最貼近真實用戶的需求,滿足這些需求,產品的用戶量會有指數級的增長。當用戶量大幅增長,對外能起到口碑傳播的目的,對內則能通過新用戶激活老用戶,提高活躍度。

後期→產品收穫的時刻:

當用戶量升入千萬級俱樂部就代表進入後期了。這個時候優勢已經是碾壓式的了。如果我是對手,我就會友好的打出GG了。因為大勢已去不可阻擋。當你方擁有了五把跳刀,在對手面前閃來閃去的時候,對方已經基本無法翻盤了。裝備和等級的優勢早已轉化成一股勢能,一次團戰之後很可能就順勢推到對手家裡了。這個時候雪球已經滾起來,研發,產品,運營,只需要保持,不再做什麼動作,產品自己都會越滾越大。這個時候最忌發浪,什麼叫發浪呢,就是丟棄原有裝備路線,或者技能路線,開始玩飄,開始用各種稀奇古怪的裝備和技能套路。我們看到不少互聯網公司做起來以後就開始浪,一個是來自投資人的增長壓力,一個是自滿自大引起的傲慢導致,覺得自己無敵,做什麼都會贏,結果就是除了本職業務,做什麼都是悲劇。而你在浪的時候,就是給了對手成長起來的時間,所以才會有各種小公司在大公司發浪的時候迅速崛起,這種逆天翻盤,我們在dota中也並不鮮見。

結尾

跟遊戲中不同,遊戲中一局戰鬥頂多2個小時就結束了,而現實中的公司是個生命體,默認都是一直成長永遠存在。但我不認為這是現實的,任何生命都有他的大限,公司也是一樣的。


推薦閱讀:

求告知視頻剪輯自主工作室的營運模式?
女生大學畢業加失戀選擇回家還是留下?
蘋果電腦對個人的學習工作幫助有多大?
到底是畢業就出國讀研好,還是工作一下再出國讀研好?

TAG:產品運營 | 人力資源HR | 運營 | 招聘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