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微電影是如何產生的?

有哪些條件促使了微電影的產生和發展?


-
一、

微電影,其實就是加長的廣告片,只是打一開始,就是靠網路傳播。

上面這句話,就是「微電影」的根本定義。

1、目的:廣告商品。
2、傳播管道:網路。

它最早的源起,是 BMW 公司(2001 / 2002年)拍的8部系列影片(The Hire).。
是這影片紅了之後,而在世界造成流行。

維基:The Hire

二、

網路劇的起源可能要更早,在我眼中,「布萊爾女巫,The Blair Witch Project」 (1999),它是有始以來的,真正第一部(純網路傳輸,只有最後十五分鐘,你得買錄像帶,或是到電影院看)。

要知道,在撥號上網的時代,在網上看一個幾 g 大小,AVI檔案傳輸的片子,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也是如此,當 BMW 拍出 THE HIRE 時,我們是很驚訝的。這是一個全新的宣傳方式。

「拍了片子放到網上下載」,「拉長廣告,成為有劇情的短片」,「讓短片,推銷汽車」。

當時我們的疑問只有一點:主要的觀眾,是上網的年輕人,包括影片呈現時,整個訴求的手法,吸引的對象,都是年輕人,他們怎麽買得起 BMW ?

後來,BMW 的相關主事者,在片子大紅後,對外解釋,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十年後的市場」。

其實,也就是今天。(其實片子一投放後,當年的銷量就上去了,不過,那是外話)。

比如 @張亮 ,當年正而八百的一個年輕人,單純的粉絲。用著台爛電腦,可能連蘋果都買不起的組裝機,用只小貓,下了片子看完。十年過去了,雖然他早忘了這事。但現在的他,正是開的 X5 。

不能說,不是這一系列片子在他心中打下的暗樁。
他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除了 BMW,他沒有想過買別的車……。

三、

說個外話,我很討厭「微電影」三字,不知是哪個好事之徒,發明了這名辭。只因,「網路電影」本質上一點也不「微」,它是高投入,低產出(十年後才收獲效果),非常昂貴的玩意兒。

Martin
『微電影』這個詞,來自車企凱迪拉克。相關報道似乎都把「功勞」歸於凱迪拉克中國區的品牌總監劉震。凱迪拉克也樂於稱自己為『微電影』時代的開啟者。凱迪拉克_微電影營銷的開啟者

弄的一堆學生,拍了小 V8 ,也整天跟人說「我拍了微電影」,真正的專業人仕,沒人敢隨意這樣形容自己的劇情片,請記住我說的,「微電影」的兩大重點,「網路傳輸,以及,廣告片的本質」。

(一般老百姓怎麽認知,都無所謂,但電影學生,不能犯這種「必也正名乎」的認知錯誤。)

在專業人仕的眼中,影視行道里,各作產品的生產難度是有高下之別的。

「拍MTV」難度不如「拍電視」。
「拍電視」難度不如「拍電影」。
「拍電影」難度不及「拍廣告」。

而廣告類別中 ,最可怕的昂貴產品,本來是「美國超級盃的一分鐘廣告」。
那個,原是行業的聖杯。
但,自從「`The Hire」面世之後,所謂的網路劇(微電影),立馬登基,成了真正王者。

最簡單的例證,BMW 拍過一次,十年再無餘力拍第二次。

這玩意,太金貴了,絕對是錢堆出來的。

四、

不信,看看導演名單,看看都是何方神聖:

吳宇森 John Woo
喬·卡納漢 Joe Carnahan
托尼·斯科特 Tony Scott
約翰·弗蘭肯海默 John Frankenheimer
李安 Ang Lee
王家衛 Kar Wai Wong
蓋·瑞奇 Guy Ritche
伊納·瑞特 Alejandro gonzalez-inarritu

總之,要真正認識「微電影」,請在網路上搜索同一名稱的這八部片子。

THE HIRE。

ps:

想知道更多細節,看正經介紹文字去吧:

[案例]原來廣告可以這樣做:寶馬The Hire_網易汽車

THE HIRE電驢下載連接奉獻給大家

-


「微電影」這個詞應該是優酷發明的。大概是為了短片宣傳的需要。後來業內人士紛紛覺得這樣叫挺好,就叫開了。

但是從一開始這就是個商業行為。由於大量的商業短片都自稱微電影,且數量遠超非商業的,因此微電影就幾乎成了商業短片的代名詞。


之前發在唯象網的文章,好像跟這個問題有點關係。摘過來。

事實上,微電影這種新興的電影形態並非無中生有突然就冒出來了。在微電影出現之前,我們也經常能看到類似的電影形態。而且那時候他們有一個質樸的名字「電影短片」。


電影短片大多是導演們為了研究電影語言而拍攝的具有試驗性、研究性和學術性的作品,也有全因素完整結構的表達短小情節的完整作品完全獨立於大電影存在。這些短片在拍攝目的上往往和大電影有本質的區別。


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微電影很大程度上是指從創意廣告片轉型出來的更具有故事情節、具有完整的電影結構的傳播於社會化網路和新興的互聯網視頻平台的商業長片。這是狹義上的定義。它一出現就被賦予了商業性質和網路特性,它的出現是互聯網視頻廣告的自然進化,微電影的「微」字甚至來源於微博(MiniBlog)的概念。可以這麼說,微電影是傳統電影短片碰撞互聯網的產物,因此,它是電影短片的一個分支或新名稱。以前的電影短片由於其實驗性質大多用於學術交流和研究,這可以從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等各大電影節短片單元的獎項設置中看出來。現在的微電影由於引入了商業性元素且佔據了主要位置,這使得傳統的短片處於了一個尷尬的境地。因為它們具有同樣的電影短片特性,所以如果非要把微電影和短片聯繫起來,我們只能把微電影像大電影那樣分為商業微電影和藝術微電影(傳統的實驗電影短片)。


刻意劃分商業微電影和藝術微電影不是為了咬文嚼字,兩者在拍攝目的、營銷策略、發行渠道上都是走著不同的道路。只有認清了作品的定位才能在各個環節做到最優秀。以下拿幾部作品舉例說明:商業作品管曉傑《青春期》、周拓如《初見》;藝術作品北野6《屌絲和毛》、舒浩侖《少年血》。


商業微電影和藝術微電影的拍攝目的


管曉傑的《青春期》系列及後來的《失樂園》、《女人公敵》都是完完全全的商業微電影,從一開始的編劇策劃、製作、出品發行、營銷體系都跟院線商業大片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是播放渠道由院線換成了互聯網。周拓如的《初見》由上戲投資,本意是拍一部指導上戲學生的教學片,但從電影結構和製片模式都屬於商業片結構。也是一部沒有品牌植入的商業微電影。

北野6的《屌絲和毛》不論是題材上還是在拍攝手法上都完全展示了該片的藝術性,導演在嘗試一種表現主義的拍攝手法,尋找一種獨特的為「觀念」服務的電影語言。這部作品的整個拍攝過程都可以納入到這個「觀念」體系,類似當代藝術中的行為和裝置藝術。而舒浩侖的《少年血》則完全是導演對電影結構的研究體現。


商業微電影和藝術微電影的發行渠道


前面我們說,微電影的出現是互聯網發展的產物。因此且目前來看,微電影的發行渠道還主要是互聯網視頻網站及新興的移動互聯網平台,也有少數基於互聯網的電視終端。互聯網平台和商業微電影都具有商業性,因此二者結合基本完美的完成了商業價值的傳播。藝術類微電影除了傳統的發行渠道,雖然也增加了網路渠道但由於缺乏商業價值而往往得不到重視。


商業微電影和藝術微電影的營銷策略

商業微電影的營銷與大電影或傳統視頻廣告營銷路線基本一致,都是通過媒體公關鋪面宣傳、社會化網路營銷、視頻網站推薦等手段和渠道完成。對於商業片導演,一般都先拍攝案例通過營銷渠道製造爆點獲得知名度來增加自己服務品牌主的本錢。從營銷手段上都是一樣的,只是買單的客戶變了而已。


藝術微電影的營銷與商業微電影截然不同,因為藝術微電影多為導演傳達自己的學術思想和電影觀念,不具備眼見既得的商業價值。因此如果沒有品牌客戶買單就意味著導演自己要掏腰包。不排除有品牌主贊助藝術微電影,但這種支持並非為了商業利益且不需要回報和轉化。藝術微電影的營銷既然是傳播觀念那麼就要細分人群,精準的定位受眾人群成了其中的關鍵。《屌絲和毛》的局部成功就得益與這種細分,作為一部稍有政治敏感性的社會題材作品,《屌絲和毛》利用微博渠道在文化類、藝術類、(公知類)小範圍傳播討論該片的學術和觀念意義,逐漸擴散到各大論壇社區及視頻網站。


像大電影生態鏈一樣,藝術微電影作為實驗性質為商業微電影提供新的語言和創新,同時也保持著獨立的審美和價值。在商業化的當代,我們有時候應該放慢腳步來多多關注藝術微電影的發展和出路。


在微博微信這些「微」字還沒火起來的時候,微電影的名字叫短片,看字面意思就知道了,就是時長短的影片。至於用它來做什麼,有人用來做廣告,有人自己拍自己的劇情片,有人拍文藝片,我們管不著,因為他和電影一樣,始終是個傳播媒介,既然是媒介,那麼用途不限。就像有人拿語言,說我要吃飯,有人拿語言說1+1=2,有人拿語言說,FUCK YOU……
至於問如何產生的……無法回答,有人想拍就產生了。可能是因為各種原因想拍。


以下為我課堂作業節選,內容來自對相關論文的整理。紕漏很多,僅提供參考。【我一直認為「微電影」其實是一個為概念,但為了不偏題,此事暫且不表。】
................................................................分割線在此..............................................................
微電影興起背景
1、網路視頻平台競爭的推動
隨著網路視頻業務的發展壯大,互聯網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影視劇播放平台,各大門戶和視頻網站在視頻領域的競爭異常激烈,熱門影視劇版權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高昂的版權購買費導致了巨大的運營成本。
同時,網路視頻同質化競爭嚴重,網站需要尋找差異化的競爭路線,提升原創能力。
在這種競爭環境下,自製微電影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自製微電影不但成本低,
而且能保證網站在運營中享有更多主動權,同時,微電影的靈活性和投資決策的風險都更加可控。
2、微時代電影受眾的需求
在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小說、微經濟等微文化大行其道,我們顯然已跨入了「微時代」。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胡泳認為:在「微時代」,媒體的表現因人們消費媒體的需要而不斷改變。
當人們面臨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和獲取更多信息的需要時,我們希望以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的信息。現在的年輕人,生活節奏和工作壓力大,
已經很少有人每天守在電視機前或者泡電影院了,甚至花幾個小時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都成為一種奢侈。
他們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網上查找、觀看他們感興趣的東西。
而微電影這種免費的、靈活的、短小精悍的電影形式更符合現代人的收視心理,尤其受年輕觀眾的青睞。
3、廣告營銷新陣地的需要
隨著中國網民素質的提高,網民自我意識的崛起,廣大網民對廣告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尤其是那些生硬、直白、單調的叫賣式的硬廣告,有些瀏覽器甚至可以直接將這些廣告過濾掉。
如今,廣告需要採用更軟性、更靈活、更易接受的營銷方式,
而定製專屬於品牌自身的微電影則成為新的行業趨勢。
一方面,微電影比傳統廣告更有針對性,觀看它的人群主要是具有較強購買力的年輕人;另一方面,通過微電影,可以把產品功能和品牌理念與微電影的故事情節巧妙地結合,用精彩的視聽效果達到與觀眾的情感交流,使觀眾形成對品牌的認同感。
凱迪拉克的《一觸即發》、《66 號公路》就讓觀眾在獲得電影觀賞感受的同時帶動與消費者的情感互動,灌輸了品牌理念,提升了品牌的影響力和美譽度,使得廣告中的系列車型在部分城市出現熱銷。
4、技術進步讓影視製作平民化成為可能
影視拍攝與製作在早期,因為設備的昂貴和操作上的複雜使其使用範圍一直限制在專業領域,並無緣用於民用領域。而隨著小巧方便,便於攜帶且價格適中的的DV 攝像機的出現,以及計算機非編系統的普及,影視製作終於走下了神壇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當中,目前使用DV 來進行各種影視創作的人群不斷擴大,數碼影視的創作已經進入到一個平民化,大眾化的時代。特別是近幾年能拍攝高清短片的單反相機的出現,使得平民化的影像製作在質量上更上了一個台階,微電影就是在這樣的技術支持下應運而生。雖然在微電影的拍攝製作群體中不乏專業團隊,但學生和業餘愛好者等草根製作者惜著新技術也能拍出毫不遜色於專業人員的微電影,且這類微電影在數量上佔有一定優勢。
5、快餐文化導致了人們對砰片化信息的需求
快餐一詞出現在西方,指以麥當勞、肯德基等為代表的快捷食品,有著便捷,節省時間的特點。而快餐文化就是指人們追求通俗,短期流行的,不注重積累和內在文化內涵的文化潮流現象。它是一個特定的範疇,主要興起於當代都市,與當代大工業密切相關的,以現代化傳媒為介質大批量生產與消費的,大流行的,短暫的,採取時尚化運作方式的當代文化。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在人們日益增快的生活節奏中,任何冗長的深刻的文化產品的消費都成為了奢侈,人們不再捧著厚厚的書本仔細研讀,而更願意通過網路或者手機等新媒體去快速地瀏覽一些短小簡潔的信息,微博漸漸取代了傳統博客,微小說的出現也讓人們眼前一亮,而微電影這種免費的、靈活的、短小精悍的形式符合現代人的收視心理,尤其受到年輕觀眾的親睞。
6、新媒體的蓬勃發展讓「微」風更盛
隨著國內網路環境的整體提升和視頻網站、3G 網路的發展,中國網路視頻用戶已發展到4 億的規模,視頻網站急需海量的視頻內容,而傳統的影視劇版權價格又直線飛漲,相形之下,成本低廉、製作周期短、題材和時長均適合網民觀看的短片則脫穎而出,成為視頻網站們的新寵。「限娛令」
、 「限廣令」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執行,也促使越來越多的廣告商從電視台轉戰到了網路視頻行業。面對廣告商的親睞和受眾對優質內容的渴求,商業微電影把產品功能和品牌理念與故事情節巧妙融合的特徵恰好滿足了兩方的需求。
此外微博等社交媒體的發達也為微電影的傳播創造了快捷和便利,微電影短小的篇幅符合了微博用戶快速獲取信息的心態,在觀看之後用戶將優秀的微電影通過微博轉發等方式進行分享,更加擴大了影響力。
微電影定義
微電影是目前在新媒體發展背景下又一新興的電影模式。業內目前對這種新的電影形式定義十分模糊,也出現了多種說法:

  •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 通常而言, 微電影指作品時長在3 一30分鐘, 有完整故事情節, 適合在新媒體上觀看的視頻內容。
  • 著名導演陸川卻認為微電影就是由以前的短片演變而來, 只不過微博誕生後, 短片也趕時髦換了個」微電影」的新名稱
  • 維基百科:通常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適合在移動狀態或是短時間休憩狀態下所觀看,有完整故事情節的短片。其時間長度通常低於300秒,可以單獨成篇,但也有成系列的微電影。

但是大致趨向於這樣的定義:微電影(Micro film),即微型電影,又稱微影。是指專門運用在各種新媒體平台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觀看的,內具有「三微」特徵的短片(微時長、微製作、微投資),內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時尚潮流、公益教育、商業定製等主題,可以單獨成篇,也可系列成劇。
微電影發展脈絡
簡單脈絡

  • 2003年左右,一部分玩家開始嘗試用手機拍攝有故事性的視頻短片,這一時期在美國出現了「手機電影節」,參賽者可以提交30秒鐘的「電影」,還有機會拿到5000美金的大獎。
  • 2005年,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陳廖宇向媒體宣布中國第一部手機電影《蘋果》誕生,陳自稱是一位「低技術崇拜者」,提倡用最便宜的技術作出最好的創意,這部短片完全用索愛手機拍攝剪輯,當時產生了一些反響。
  • 2007年,筷子兄弟製作的短片《男藝伎回憶錄》點擊量超過千萬,成為第一部有影響力的純原創作品。
  • 2010年,優酷發起了「11度青春」的新媒體短片系列,《老男孩》走紅。
  • 2011年,凱迪拉克的廣告片《一觸即發》冠以「首部微電影」的稱號,微電影的概念開始走俏,一夜間微博上出現了近百部微電影,很多網路公司、傳媒團隊甚至把平時拍著玩的東西翻出來搭順風車,於是廣告片、勵志片、武打片、搞笑片、大爛片齊飛,現在哪個「圈裡人」不提微電影,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複雜脈絡
在國外,微電影的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1995 年,美國廣告人斯科特·扎卡林聯合 Fattal and
Collins 公司依照當時熱播電視劇《飛躍情海》的故事情節,製作了連續劇《地點》投放於各大網站播放,創造了日點擊量10 萬人次的紀錄,這應該是歷史上最早的「微電影」雛形。
在國內,早在2001年,導演伍仕賢曾拍攝了11分鐘電影《車四十四》,雖在國外獲得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大獎,也是第一部在威尼斯獲獎的華語電影短片 ,但開始並未在國內引起關注。由於國內沒有短片電影的專業發行渠道,一直沒有機會和國內觀眾正式見面的《車四十四》終於在五年後由導演伍仕賢授權新浪娛樂獨家免費在線播放這部作品。
2005年,自由職業者胡戈惡搞陳凱歌的影片《無極》,剪輯了大量電影《無極》和中央電視台《中國法治報道》欄目中的畫面,通過重組和改編,製作成一部20分鐘網路視頻短片《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並在網上引起極大反響,一時間惡搞之風風靡網路,大批的惡搞影片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胡戈繼《饅頭》之後又創作了《鳥籠山剿匪記》《春運帝國》等惡搞視頻。這部網路短片讓人們看
到了微電影的雛形。
2010年8月,優酷和中影集團、雪佛蘭科魯茲聯合啟動《11度青春》系列微電影,這是由10 部網路短片和1部院線長片組合而成的首部跨平台傳播的微電影,號稱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第一部同主題系列短片電影,11位新銳導演圍繞著「80 後的青春」這一主題各自創作,記錄了現代年輕人在追求夢想道路上的奮鬥歷程,這部沒有明星、特效、宏大場面的短片卻在播出後不久獲得了網友極大的關注,被不少人封為神作並在各大論壇轉載傳播。其中導演肖央的作品《老男孩》點擊次數已超過8700多萬,影片以邁克爾·傑克遜的輝煌到離世為暗線,串聯起了主人公王小帥和肖大寶兩人的成長經歷,由此展現了兩個小人物的夢想與現實的糾纏。影片中展現的時代特徵喚起了一次80後對青春的集體追憶,更引起注意的是影片中傳達出的對於夢想遭遇現實破滅的無奈,讓無數已是而立之年的80後在電腦前潸然淚下。正如影片結尾筷子兄弟所唱:「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我有過夢想。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只剩下當年的我沒有了當年的熱血。」一時間,微博、QQ 、SNS 上對它的各類討論和轉載不計其數;筷子兄弟均躍居網路最熱門的搜索關鍵詞。隨後,2011 年4 月21 日筷子兄弟推出了新作品《贏家》,該片在優酷網首發,播出三天的點擊率便高達420 多萬,半個月時間點擊率已接近千萬。 2011年12月21日《父親》的父女篇上映,「父子篇」也在2012年的1月9日溫情上線。2010年10月,新浪與三星手機合作推出「四夜奇譚」系列;包括周迅主演的《指甲刀人魔》,黃立行主演的《假戲真做》,余文樂主演的《謊言大作戰》,張靜初主演的《愛在微博蔓延時》。四部影片雖然風格不同,但講的都是都是愛情傳奇。
2010年12月,凱迪拉克品牌攜手吳彥祖拍攝的《一觸即發》橫空出世,這部僅90秒的網路短片場面宏大,製作精良,有著好萊塢的敘事風格,劇情撲朔迷離:故事發生在香港,男主角吳彥祖現身酒店執行任務,卻遭神秘黑衣人跟蹤追擊,危急時刻他縱身從頂樓跳下,駕車成功擺脫跟蹤者。影片植入了凱迪拉克 SLS 賽威2.0T SID 廣告。
此片在營銷推廣時引入了「微電影」的概念,並稱這是史上第一
部 「微電影」,是第一次將微電影應用在廣告中的案例。全片在上海、香港兩地取景,封橋封隧道進行拍攝,還啟用了航拍,邀請來世界上最頂尖的專業航拍團隊,內景拍攝選擇了香港洲際酒店一晚20萬的豪華套房。吳彥祖全身的服裝則來自阿瑪尼、DG 等國際一線大牌,光是6套置裝費就超過15萬,可謂是「先鋒巨制」,總計花費為一億元,是第一部大製作的網路微電影,堪稱微時代的里程碑。
2010年12月,網易推出「明星微電影」系列。
2011年3月,由中國高校文化創意產業聯盟主辦的中國國際微電影節拉開帷幕,選取不少優秀作品在全國校園巡演。該電影節聯合全國近百所高校,幾十家全國電影社團,共收到了來自全國各的500多部作品。
2011 年4 月,專門播放微電影的網站微影網正式上線。12同月,網易啟動國內首屆微電影節,5月27日,該電影節在北京落下帷幕,閉幕式上播放了由徐崢領銜主演的微電影《一部佳作的誕生》。
2011年5月,在上海佳能博覽會上,姜文執導的10分鐘微電影作品《看球記》正式發布,通過「看球」這一簡單行為來表現父愛,影片製作精良,溫情感人,一改姜文硬朗風格,洋溢著溫暖、親切的愛的氣息。
2011年5月20日,凱迪拉克再次推出由莫文蔚主演的微電影《66號公路》,它講述了男女主角釋放真我,駕駛著凱迪拉克 SR X 穿越富有文化內涵的美國66號公路,開始了一段忠於自我之旅,找回真實自我的故事。全片貫穿了凱迪拉克自由、開拓、夢想的品牌精神。
2011年6月,華影盛視宣布開啟微電影 M 計劃,面向網路草根徵集故事創意,打造「原創者定製微電影」。 所謂原創者定製微電影是由品牌、客戶、製片方等聯合發布任務,由影視原創者們來編寫、拍攝、參演、製作,最終完成的高質量微電影,這在全中國目前尚屬首次推出。這一計劃在3年內拍攝200部微電影。到今天為止,已經播出或者正在播出有12部,以何潔的音樂微電影《我多麼懷念》為例,共徵集故事124個,微試鏡演員共67人,共觀影人數480萬人次,於2011年12月21日首次上映。
2011年 7月搜狐請來劉燁、黃渤、黃磊、王學兵等7個當紅男星和諾基亞、中影集團共同打造中國第一部新媒體商業大片「7電影」。該系列由專業團隊製作、編寫劇本並運用高清拍攝手段,拍攝成30分鐘短電影,最後通過網路與院線雙通道發行。
2011年12月10日,新浪在中國電影博物館舉行了「2011首屆微電影節」。該大賽歷時半年,覆蓋了中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以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微電影大賽的參與者已達71766人,徵集到的投稿作品共1904部。
2011年被稱之為微電影元年。
2012年,奇藝視頻斥資億元打造了名為「城市印象系列」的8部微電影,所包含的城市有:廣州、上海、青島、北京、台北、麗江、西安、成都。
2012年3月1日,由北京強視文化出品,寧財神策劃、魏楠監製、魏民導演的《靈魂中轉站》將正式上線。該片由影視明星李威領銜主演,「羽壇王子」鮑春來、童星金銘、老戲骨游本昌實力加盟,《金陵十三釵》的製作團隊為其貢獻技術支持,力圖打造一部專業水準、製作精良的公益微電影。
..............................................................分割線..............................................................
答案內容非原創,來自以下文章內容整理


微電影是微時代——網路時代的電影形式,名稱富有中國特色,事實上脫胎於國外早已有之的「短片」。 微電影之「微」在於:微時長、微製作、微投資,以其短小、精練、靈活的形式風靡於中國互聯網。微電影興起於草根,各種參差不齊的「小短片」,來自於各種相機、DV、手機,但真正把它提升到「電影」層次的,是類似「天堂鳥影像」這樣的專業機構,微電影從個人自拍的隨性表達,漸漸登堂入室,上升到電影的層次


國內微電影的源頭可以追溯到早年網路原創視頻的風行、「DV時代」,甚至更早時期的影像短片,但真正起步始自2010年的《一觸即發》和《老男孩》,此後,微電影創作呈井噴之勢,到了2013年,微電影的社會影響達到了最大,但爭議也最大。進入2014年後,微電影的發展進入了一個特殊時期,不再那麼博人眼球,變得低調務實,一些動輒百萬、千萬、上億點擊率的「偽情色微電影」下線。


廣告


T800/101 LOG:
(crack in ttibett)


上面一堆蛋逼扯雞巴吧犢子回答這個問題,本想低調點、忍不住了。
面對現代攝影技術或者低成本的攝影技術我們將面對兩個問題:1.電影到底是把這些技術與商業標準不不符的動態影像劃歸為異類還是同類。(純屬技術和標準的劃分)2.什麼電影?電影是不是動畫?動態影像對人類的認知有何影響?..

對我來講:只有一個原理。會動的影像在現在人們面前,人類做為生物產生不同的自發性神經反應;人們會對這種不同影像產生不同的理解和行為,動態影像嘗試挖掘人類對於不同視覺效果的神經反應、並利用這種神經反應的強烈程度獲取商業利益。

一切的動態影像或者「電影」都是為這個目的而服務的:提升、拓展精神體驗。通俗地總結為「精神毒品」,動態影像滿足現代人類的先驗需求。

這也是為什麼電影能夠稱之為藝術的原因,它實際和宇航一樣站在人類的發展和自我認知的最前線。(就當我吹牛B)

「微電影」、「電影「、、「紀錄片」、「網路劇」、「新聞」、「廣告」...諸如此類、本來么有區別:所有的動態影像都是面對商業市場進行類別劃分的。當你處理一個動態影像並把它傳播的時候,不區分類型。

微電影如何產生,這個問題也超簡單:就是越來越多的人試圖摸索這個人類圖像感官的釋意途徑,
動態影像的意思表達逐漸可以從長到短;最初文字藝術、寫幾百句話來表達一個主題和情景;到後來的、一毫秒的精確理解和體驗。

我認為影像藝術是人類語言系統的升級:假如某一天你能夠用圖像代替語言並且表達、你絕對不會用繁瑣並且耗費時間的文字語言來描述他,你會用一個影像代替你的語言。

微電影和電影在我國的劃分無非是商業領域上的標準概述,本質上沒有區別:假設我們樓主對動態影像的提問放在合適的理解範圍里,就會變成:「短句是如何產生的?」

恬不知恥地回答了,因為我覺得把市場條件和商業劃分放在一個解答網站里實在是太弱智了。

微電影和電影在你認識了動態影像之後就沒什麼不同,就像若干年來我們試圖劃分人類發音對語義的影響,它屁都不是:「你大媽生孩子逼撕得疼,和隔壁的蘇三逼里塞個大酒瓶子」;這句話,在不同的人眼裡有著不同的意義:有的認為諧謔、有些認為冒犯。


感覺差不多吧 都是一個類型的,


所謂的短片


我 認為微電影不全是廣告,在不同的年代總會興起不同的新事物,就像鄧麗君的年代,周杰倫的年代,我們無法比較,比較來比較去也沒什麼意思,如果喜歡微電影,就喜歡,不喜歡就不看它,它自然有它的發展之路,個人喜歡微電影,對電影院的氛圍也不喜歡,還是很懷戀小時候大露天看文化教育片的感覺,大家組織一起看。


我想很大一部分拍的微電影就是做廣告宣傳


微博客、微電影、微小說已經引領了一個時代的變革,很多企業通過微博營銷、廣告植入、企業微電影品牌宣傳等,得到了既得利益。然而,作為普通上班族、學生族、宅一族、打工族,該如何感受微時代帶給我們的變革呢。金象微電影網負責人給大家指出了三條,作為普通消費者該怎樣感受,微時代進行全新的生活體驗。

①微博及時訊息。作為微一族的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微博,及時感受公司情況,感受上司、同事、老師、同學的喜怒哀樂,同時,表達出我們的關懷。微博已經成為了一個人際交往的重要武器。

②微小說的倡導意義。不論是在單位還是在學校,都會有很多即時講話和表演。微小說可以幫助你在短時間內獲取一些講話案例,更加渲染你的口才表達能力。

③微電影,情感感同身受,勵志激勵人心。面對著越來越強大的社會競爭、學業壓力,我們越來越需要一些勵志故事和感同身受的故事給予我們引導和鼓勵。然而,傳統電影需要我們花費太多的時間,微電影的出現,則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便可以得到心靈的洗禮!


微電影是現代微媒體發展所帶來的,當平凡的人想要表達自己心中的悸動時,因為沒有那麼多資金,那麼多時間,就只能拍一個小短片。廣告可能是微電影產生的根源,但我覺得人們想要去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慾望才是流行的原因


微電影也不局限於廣告,恰恰相反,微電影不局限題材,不局限形式,不局限空間,比電影更自由,當然,最大的不同是微電影比電影更長。


單純回答「微電影是如何產生的?」

——因為很多故事用短篇來表達才更有力。


其實我持相反意見,微電影並不只是廣告的載體。我認為最早的微電影就是youtube等等視頻網站的原創短片。至於搭載廣告,或者國內將其過渡商業化只能說我們的沒有看到很優秀的片子。就像短篇小說一樣,這只是一個篇幅。目前微電影的蓬勃發展我想有以下幾個條件:
1.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時間碎片化,造成短小緊湊又有有趣劇情的微電影可以很方便的滲透。日本動漫有一類泡麵番,就只有三分鐘,針對等待泡麵的時間。
2.移動終端瀏覽走向成熟,但是仍然有一定限制。很明顯現在很多閱讀都依靠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目前的條件無論是網路還是設備都足以支持微電影播放。
3.病毒傳播造成的話題效應。我們常常談起的微電影,比如橘子水晶酒店系列,相比普通廣告來說,非廣告的成分更多些,更像是電影植入的手段。這對觀眾來說更易於接受,因此更容易依靠社交平台傳播。

但是,我認為這種繁榮是虛假的,因為微電影當作廣告載體,那就太可憐了。人心過於浮躁了。通過微電影或者短視頻我們完全可以作出更好的東西,具有藝術價值的作品。在這裡推薦一下盧正雨導演的嘻哈三部曲,至少這種形式的微電影,是我所樂見的發展方向。


微電影的產生是現代社會的需要,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生活壓力的增加,微電影的產生,更加適合都市生活。第一:微電影的內容明確,突出主題。第二:微電影的播放時間短,不影響工作。


推薦閱讀:

能僅通過智能手機的拍攝進行微電影的創作么?
電影爛應該怪誰?
室內拍微電影補光?
準備拍攝一部微電影,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作為一個遊戲剪輯和混剪愛好者,如何提升自己的剪輯與拍攝手法?

TAG:電影 | 微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