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生應該怎麼去研究建築細部呢?
我知道很多有經驗的建築師都會一眼看出一棟建築的細部是怎麼建構的。雖然上了建築構造課,但還是覺得完全不懂。難得建築師要知道這麼多不同的建築材料和構造方式嗎?有沒有一種「原型」的東西,就是說萬變不離其宗,一些構造的方法其實本質上是相同的,能讓我們在一定高度上審視不同的構造,有這種嗎?
兩年前的一個黃昏,看完雙年展,我在威尼斯閑逛,空氣裡面滿滿是地中海風吹來的腥味。轉過一個巷子,看見了坐在水邊石階上喝酒的Carlo Scarpa(1906-1978),他斜倚著身後的石階,微醺的樣子,臉上紅的像威尼斯十一月傍晚的殘陽。
我遠遠地就看見他,可是怯生生不敢去打攪他,他好像在想什麼。直到他也看見我。
我畢恭畢敬的走上前,問道:「您在看什麼?」
「我的橋」,Scarpa說。
「橋?」
Scarpa抬頭看了看我,一個風塵僕僕的年輕人,於是他輕輕地抿了一口手上的Chianti,不急著回答我:「你看,和威尼斯的數百座橋相比,我這座橋,是不是特別的,輕。」 他頓了一下。
我斜瞥了一眼旁邊的磚橋,不以為意地說:「大概是您用了鋼和木頭的緣故吧。」
「確實」,Scarpa並不反駁,「相比威尼斯大多數建於百十年前敦實的石橋。鋼和木頭給了我更大的空間去塑造視覺上的通透性,Colin Rowe 和 Bernhard Hoesli管這叫做「透明性」("transparency",1964)。」
「可是你為什麼要把這座橋蓋的這麼輕呢?據我所知,您從來不是一個喜歡把建築蓋的很輕的建築師。」
「對啊,一定要把建築蓋的很輕是你們這個世代的建築師才有的奇怪審美,比如你們世代的日本建築有一種「反體量」的「虛化-弱化」趨勢,雖然精緻,卻滿滿的陰氣,再難看到丹下健三他們那個時代的英雄氣慨了......嗨,扯遠了,不管怎麼說,我對於細部的關心和你們世代的建築師還是很不一樣的。我所謂的輕,大概是工藝美術運動(The Arts Crafts Movement)之後對於回歸材料本質的交代。你看到那些細小的黃銅支撐(brass support)了嗎,它們跟木色一樣,又隱藏在木板下面,連接鋼拱。我不提醒你,你是發現不了的吧。」 Scarpa微微揚了揚眉頭,有些得意,接著說:「我故意隱藏了力的傳遞途徑,這違背了約定俗成的結構表達,於是你就看到了「輕」,或者,「透明」。
「可是威尼斯從古至今不是一個缺少石頭的地方,您沒有理由用鋼和木頭。和我們東方人不一樣,石頭才是你們義大利人傳統,不是嗎?」我提醒他。
「不要急,年輕人」,Scarpa大口喝了一口酒,「Querini-Stampalia在翻修(1961-1963)之前水患成災,是因為我們這棟房子的地基由於自然下沉比周圍的地平面矮了將近70公分。這跟反倒威尼斯的傳統有關,威尼斯是一片水上之地。因為我們的入口比別的房子低。如果同樣使用石材,橋身勢必很厚,以人的尺度看,是會影響下面貢多拉的通行。」他撿起一塊小石子,在地上畫起了兩岸的剖面。我恨不能遞過去一張紙。
「哦,所以就像zumthor所說,儘管材料本身並不是詩性的,只要建築師為它創造出具有意義的情景, 材料便能在建築中展現出詩性。細部的材料是建築師對於場地理解的回饋,也是不得已條件下的順應。」我看了看Scarpa,他並沒有反對,我接著說,「難怪Louis Kahn形容您的細部是對自然無上的崇敬。這種崇敬的背後原來是對於現實(reality)的妥協啊。」
Scarpa笑笑說:「我並不認識你說的zumthor,但是要把最微小的細部視為「極重大"事物來處理,即「有意味的形式」。
「可是,既然您迴避了石材,為什麼您橋頭的幾塊台階又要用石材?既然細部也必須是「有意味的形式」,那麼,多餘的石材是否削弱了您作品中一直追求的意味?」
「你以為石材是多餘的?」 Scarpa看了一眼地上畫完的剖面。
「難道不是嗎?」我有些不解。
「看來你忽略了一個最最重要的細節」,Scarpa並不生氣,指了指拱橋的中間鋼拱的交接處。
「哦,原來這是拱,而且是一個上承式的三鉸拱」,我恍然大悟,努力思索著結構課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三鉸拱的基本特點是在豎向荷載作用下,除去產生豎向反力外,還產生水平推力。推力對拱的內力會產生重要的影響,由於存在水平推力,所以三鉸拱各截面上的彎矩值,小於與三鉸拱相同跨度、相同荷載作用下的簡支梁各對應截面上的彎矩值。因此,拱與相應簡支梁相比較,它的優點是用料比梁節省而且自重輕,這樣,橋就可以做的很薄了。」我有一點點的興奮,好像發現了什麼道理一樣:「但是,拱的缺點是構造比較複雜,同時,由於推力的存在,拱需要有較為堅固的基礎或支承結構。原來那些石階不光是石階,而是經過您設計的鉸接點啊。」我俯下身仔細看了看石階,鋼拱的張力呼之欲出,似乎讀懂了Scarpa所說的「有意味的形式」。
「這還不是全部」,斯卡帕微微點點頭,又抿了一口酒,「同樣是拱結構,你明白我為什麼要用三鉸拱嗎?」
我又想了想:「因為無鉸拱,屬於三次超靜定結構。溫度變化產生的材料收縮和基礎不均勻下沉等因素,都會產生附加應力而橋身變形甚至損壞,必須有相應可靠的地基條件。兩鉸拱是一次超靜定結構,雖溫度變化和下沉所產生的附加應力比無鉸拱小,但同樣要求地基穩定。而三鉸拱是靜定結構,不會因為溫度變化,地基下沉而產生附加應力。雖然拱的剛度小,同時活載引起的衝擊力大,但是對於這麼一座小橋,活載並不是決定性的;這片可能下沉的地基反倒是主要問題,所以,三鉸拱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了。」
「那麼,回到最開始,你還以為我把木頭和鋼拱分離只是追求所謂的「輕」嗎?」
我仔細看了看,彷彿嗅到了威尼斯空氣里的一絲鹹味,順著剛剛的思路往下說:「木頭被S型的槽鋼固定,抬高,和鋼拱分離。既是為了滿足人使用的尺度要求,也是為了防止雨水駐留在縫隙間腐蝕鋼拱。這樣,雖然我看不到,但是扶手的欄杆我猜也不僅僅是扶手的欄杆了吧,下面一定聯通起來變成了鋼樑,我猜......」,我看了一眼Scarpa,他默不作聲,於是我接著說,「我猜弧形的木肋一定枕著鋼樑,於是就在木頭和鋼拱之間留下一個縫隙讓水蒸發。此外,台階的踏板不是一整塊木頭而是兩邊開槽楔入鋼片,是因為威尼斯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而冬季溫和多雨,一干一濕最易導致木頭變形,這樣的細部設計可以減少木頭在水平面上的形變。而S型的鋼構件,既在木頭的膨脹的豎直方向上固定了木頭,又保護了鋼拱,背後都隱藏的是形式追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簡單邏輯。是對於威尼斯氣候,歷史的理解,是對傳統最質樸的尊重。」
「歷史總是跟隨並且在不斷為了邁向未來而與現在爭鬥的現實中被創造,歷史不是懷舊的記憶。」Scarpa悠悠的站起來,把杯中酒一飲而盡,顫顫巍巍的,消失在威尼斯由時間、光線和來自於海面上層疊的波浪交織出的長巷裡。
"Carlo Scarpa的小橋流水"
二零一六年正月初三於維也納
Notes
Hermann Otto, "Design of a three hinged arch steel bridge" (1899)
Peter Zumthor "A way of looking at thing"(1998)
柳亦春,「旅行與我」,(2014)
照片為2014年攝於威尼斯
本答案非經作者本人允許,謝絕知乎日報以及私人賬號以外的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
為了紀念我奉獻給構造課的兩年青春,決定刪除了之前的回答重新來答一下。
回想過來德國讀本科,有哪些與在國內念書或者來這裡讀研不同的收穫,其中之一就是常被誤解的構造課了吧。雖說又愛又恨,還是得給它平平反的。
構造包括結構和細部兩方面,二者不可分割,因為題目關係,在此我重點答細部。
首先有一個原則性和一個方法論。
方法論就是,學習構造必要的途徑,是現場觀察和圖紙研究相結合。
而我所說的原則性也許最接近你想像中的構造原型。各式構造當然有規律可循,但單是總結歸納這些規律,也並非一篇文章甚至一套書可以窮盡,更何況比起設計,構造不可避免地擁有更強的時效性。
更加值得推薦的學習原則是,在現場觀察和研究圖紙的過程中,注意關注以下問題,想想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構造的原理和作用,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甚至學會判斷書上的例子構造是否真正合理。
更進一步,則是利用它來完成設計,而不是將它當作建築於表皮之下,空間之外的附屬品。
這些問題依次是:
1. 結構材料是什麼?
2. 結構方式是什麼?
3.地理位置是哪裡?
4. 哪些細節保證了構造的四大要點:保溫,防水,隔音,防火?
5. 最後,才是美學問題,如何通過構造呈現出你要的樣子?
為什麼要問這些問題?
1. 所謂結構材料,一般是指木、磚、混凝土、鋼。不同的結構材料有不同特性和優缺點,一路發展過來,人們已經摸索出了利用它們的最佳途徑,也就直接影響了建築的構造方式。不同材料的構造方法或許可以互相借鑒,卻一定有不可互相複製之處。舉個栗子,木頭導熱慢,所以結構連接處需要的保溫措施要求便相對較低,鋼材導熱快,如果用於住宅就要注意保溫,防止冷熱橋。
2. 結構方式自然也跟材料有很大關係,粗略可以分為兩大類:實體結構(Massivbau)和框架結構(Skelettbau)。傳統磚牆毋庸置疑是實體結構,鋼結構大多屬於框架結構,木頭和混凝土則是兩者皆而有之。如此分類是因為如果結構方式類似,即使材料不同,構造思想也有互通之處,材料也可以混用,磚牆與混凝土就是最基礎的好搭檔。很多時候,後世的材料都有仿造前輩的構造痕迹,比如你看,愛奧尼克柱式柱頭上的渦卷可是從早年木結構神廟的枕木變化而來的。
3. 地理位置決定了你採用的構造方式能不能符合設計要求。比如你要做的項目在北方陰冷地帶,冬天最怕不保溫,卻抄了一個處於終年陽光普照的南方的房子。即使二者功能材料結構再相似,可能也達不到構造的保溫要求。依靠天然的地理優越性,南方國家的房子可以大膽地減少保溫層,採用輕薄結構,而且傾向於減少陽光直射。拿著馬德里的圖紙在德國做房子,怕冷的德國人可絕對不答應。
4. 終於來到構造四大天王的領地,保溫防水隔音防火。
四大天王的威力在不同用途的建築身上各有不同,此處以住宅為例。
人類最開始造房子的時候,首先要保證小木屋和茅草房什麼的不會被一把野火一夜燒盡。後來高級些了,下雨的時候最好不要屋外大雨屋內小雨,更要保證排水除濕。雨水多的地方屋頂通常又高又窄,就是為了排水。保溫隔音什麼的是更後來的事了。
現在可好,防火可能設個防火牆用個符合規範的防火材料了事,防噪音的話在地板中鋪隔音材料就可以,保溫卻是做構造的重中之重。歐洲人民要是看到廣大中國人民中的許多個還生活在沒有保溫層的房子里,一定對第三世界國家水深火熱的小夥伴倍覺憐憫。
倒也不只是因為怕冷,保溫不單是為了房子整體的保暖,也是為了防止冷熱橋的出現。冷熱橋是指建築物中內外溫差較大的地方,常出現在室內外不同材料的交接處(比如混凝土牆體和窗),以及牆縫和牆角這類幾何形體發生變化的地方。冷熱橋帶來的,不止是室內熱量泄漏的問題,更危險的是室內空氣中水分的冷凝滲水。滲水的牆面易發生霉變,影響室內衛生,同時也破壞建築結構。所以保溫也需要和房子的通風除濕一起考慮。
下圖為頂層房間溫度圖示,發霉的照片我就不貼了,略噁心。可以看出來窗戶附近溫度下降嚴重,一定要注意周圍保溫層的環繞。
(窗戶的平面細節圖)
如果要做一個陽台或者露台,則務必把內外的地板隔離開來。
說到這裡順便一提,木結構如果採用實體結構,有一個保溫上的天然優勢:厚實的實木牆不僅是熱的不良導體,可以阻斷熱量傳遞,而且還能儲存大量熱量。在外界溫度降低的時候,這些熱量緩緩散發出來,補充室內溫度,起到了調節室內氣候的作用。
(萌萌的小木屋結構原型)
同樣厚實的磚牆和混凝土牆也具有儲存熱量的作用,可惜保溫性比起實木還是差了一點。所以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先是往磚牆內側或外側蓋上一層保溫層,表面施以抹灰遮掩,之後又改良出了中心保溫的雙層牆。由於溫差較大,保溫層表面常常會有冷凝水滲出,經常破壞抹灰表面,因此又犧牲部分保溫性進化出了含有空氣層的雙層牆,利用空氣流通加速冷凝水的蒸發。至此,表皮正式從承重結構上獨立出來,建築進入了一個玩表皮的新時代。
(發霉的抹灰外牆)
找了多孔磚牆地板部分細部的剖面圖來舉個栗子。
第一種,單層牆。牆體本身沒有保溫,只在內外壁進行了抹灰處理。為了避免冷熱橋,混凝土地板和牆體之間使用了保溫材料,6號數字標示處即是。再看地板構造,從上到下依此為地毯、水泥地面、隔離層、隔音層(和保溫材料差不多,所以用了同一種圖示)、鋼筋混凝土地板、樓下房間的天花板抹灰。
在底層地板中還需要鋪設防水層,材質與隔離層類似。防水層應該覆蓋各種容易遇水的地方如屋頂、窗戶附近、地基附近等等。
第二種,雙層牆夾層保溫。不僅保溫性能上升,而且外牆不需要抹灰,通過排列組合,可以創造豐富多彩的磚牆效果(單層牆內保溫也能做到)。需要注意的是,這個例子為外牆承重,所以立面效果尚不能太過誇張。
(阿爾托,一段萌牆。)
第三種,雙層牆加空氣層。外牆被掛在承重內牆上,空氣通過外牆間或開放的砌縫進出。如果是斜屋頂,空氣層可以一直通到屋頂內再伺機逃逸出去。
萬變不離其宗,以上的構造換成混凝土也毫不困難,如果用於框架結構,可以假設這裡的實體牆體為保溫材料或者砌體牆和框架的組合,再加以理解。
比如下圖的輕鋼框架結構,有沒有覺得結構方式似曾相識?外立面還可以替換成鐵皮、塑料、木板等,很自由。
關於防水,除了防水層的鋪設之外,如果是斜屋頂,還需要設置屋檐集水槽來進行有組織排水,如果是平屋頂,則需要通過找坡來集中雨水。集水槽附近也要注意設置保溫層。
5.美感。
積累了構造基本知識,學會讀圖以後,你會發現立面的選擇也有了內在的邏輯。
比如,使用這種互相間隙較大的細木條來作為立面,不只是出於外形效果的考慮,而且是因為中間的空氣層可以流動得更加通暢,便於內外牆及時除濕。雨水收集槽隱藏在立面之下,保證了立面的完整性,雨水則通過木條的縫隙流入槽內。
(你可以這樣把雨水槽藏起來,此圖中木條為橫向設置)
再比如,把支撐結構作為立面,就可以自由安排內部空間。
細節上的處理,也有構造的內在原因。
比如,像密斯一樣,把工字鋼埋在混凝土裡,再與磚牆結合,做一個悶騷的轉角。雖說沒有附加保溫層,但是總歸隔絕了鋼與鋼之間的直接熱傳導。
再比如,木結構的轉角,為了適應框架和加固邊角,通常如下圖般處理。保溫層在轉角斷開,即使是傳熱效率低的木頭柱子,也難免會產生冷熱橋。
將柱子拉到外面,保溫層便可以完全連續起來,也就改善了保溫性能。這樣的做法,如果再精細些,倒不一定比密斯的轉角遜色。
有的時候,設計師為了實現極簡的美學追求,也為了給這個世界節省一些不可重複利用的材料,可以把住宅做成這個樣子:
(R128住宅。Werner Sobek所作,他是Uni Stuttgart的老教授,常年研究Aktivhaus也就是主要依靠機器控制的生態建築。)
為了達到結構和材料都最簡化的目的,減少建築廢料和垃圾,主體結構為可回收再利用的鋼結構,其餘材料儘可能輕薄,外立面也都是外掛的不承重的玻璃幕牆。
這樣的設計可能會被吐槽為犧牲私密性、結構性能和造價的藝術品。初次接觸這個房子時,我在知乎提了一個問題:鋼結構住宅為何有的框架密集,有的很簡潔?有幸得到 @豬小寶 的回答,幫助理清了思路,但也並沒有完全理解。湊巧的是,後來Sobek教授來我們學校做了個講座,才了解到:R128作為Sobek Aktivhaus概念的代表作,原本就不差錢的建築師追求的是利用機器控制達到能量利用的最高效用和材料的最簡化,使這幢房子達到「零耗能」和「零廢料」的效果。這種思路和利用構造本身減少能耗的Passivhaus正好相反,倒也不失為一種新途徑。
而且,它位於斯圖加特半山腰上,周邊綠樹成蔭,且都是戶主自家的山地,這樣肆無忌憚的玻璃立面或許可以理解。換言之,這就是高富帥拯救世界的自負方式。
所以,想要理解這些初看匪夷所思的構造,不妨讀圖之外讀一讀圖邊的文字,建築背後的故事。
同樣以結構設計為傲的設計師不在少數,如果有心,還可以搜到不少踏實的資料。
比如這篇日本建築師大野博史講座的詳細記錄:Collaborated Structure by 大野博史。
最後,這五個問題只是一個收集資料的引子,並不是類似於「從零開始學構造」這樣的回答,希望沒有令你失望。具體的圖必須親自去讀,才能真正讀懂,而且我舉的例子不一定適合國情。
相信看得越多,你心目中依此建立的原型就將越加豐滿,眼中的建築不止有體塊和皮膚,還有筋骨。
點進來看題目,發現原來跟我想像中的不太一樣。(剛從通宵中解放,所以聊聊其它的吧,還是不要摺疊的好)
由於建築師「戴著鐐銬跳舞」(好吧我總覺得這句話一點都不優美),所以能看的地方沒有想像中的多。
注意:
不同材料間的交接關係
比如石頭和玻璃怎麼搭接的,木頭和石頭怎麼搭接的,這些材料之間的搭接是最需要動腦的,會不會有想像中的效果在此一舉。
扶手
高度個人審美
排水
排水有一個承接的關係,這種關係很微妙。
做的好的,給人感覺很優雅很贊。
做的一般的,把它藏起來了。
做的差的,你看看外面那些裸露的白色PVC雨水管吧。
樓梯
窗子、欄杆、勒腳勉強算吧。
可能腦袋短路,暫時想到的是這些吧。
我大概感覺你問的可能不是上面這些,你問的是比如天台上的防水構造,有哪些層,怎麼找坡;梁和柱怎麼搭接;牆的抹灰、保溫,或者是干作業濕作業等等的話,萬變不離其宗,由於保溫隔熱防水等等問題,那些做法都相對固定,慢慢積累吧,共勉:)
------------------------------------------
2014-3-23 update
看到一個小組討論的帖子,實在是很詳細,給各位作參考吧。
細部
點開問題發現跑題了。。好吧大過年的別摺疊我,權當是小案例分析吧。
另外,我在評論中有猜測為什麼House N外面兩個box是混凝土裡面突然換成木的原因,不知對不對所以不放進正文啦。
我認為建築的細部就存在普通的圖像中,只是我們往往忽略了一系列藏在圖像背後的相關聯的事物罷了。
我拿最新建成的廣州蘋果體驗店做例子解釋一下,先上圖。
之前師兄在朋友圈上發了這個圖,讓我們找找有些啥可以分析的地方。
大多數人(當然也包括我),第一反應是,蘋果又土豪了。
很多人都知道蘋果體驗店的玻璃是一塊塊巨型的low iron幕牆組成的,這樣的玻璃一塊值個兩百多萬人民幣,而廣州的體驗店玻璃據說是五層夾膠……
好吧我想說的重點是,如果你找個沒怎麼學過建築的人來問他感受,估計八九不離十他也能感受到一種土豪的氣息,那麼你作為一個學建築的要怎麼說出一些不一樣的細節呢?
有一點我相信建築學相關人士都會說出來,蘋果在刻意消隱掉結構來達到某種與其品牌相對應的高新效果。那麼有沒有再建築學一點的呢?
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它斜吊的天花?
我覺得這個動作要比純粹可以靠錢堆砌出來的幕牆更有研究價值。
為什麼斜吊天花,我看出來的是通過斜吊的天花加強了進深的透視,從視覺上讓人覺得這樣的大空間更加深遠。而師兄看出來的是,斜吊的天花成功的從視覺上削減了樓板的厚度,我們可以想像到這樣大的懸挑所需梁的高度肯定也不低,如果是平吊天花那麼樓板的厚度會顯得非常厚,這顯然不是蘋果想要的輕薄效果。於是他們用了傾斜的梁和傾斜的吊頂,這樣樓板在最外沿的厚度就得到了控制。
另外,我好朋友@leeeeeeeeeee 也看出來了一個很神奇的點。他注意到杭州的體驗店的玻璃幕牆是有肋的。
而廣州的玻璃幕牆是沒有肋的。
這是為什麼呢?
他猜測,因為廣州的樓板有光帶。
這是一條連續的光帶,如果用了帶肋的幕牆,那麼中間的光帶就會被打破,而不帶肋的幕牆的影響會小很多。
所以我想強調的點是,要提升觀察建築細部的能力,首要提高自己的讀圖能力。因為建築的每一個操作不是因為單一的原因造成的,更不可能只存在一個所見即所得的原因。一切深層次的原因,需要有能力的人去探索發現,這樣有能力的人,就是我們這樣的業內的人。
如果我們說出來的話與普通人一樣,那麼怎麼體現我們從業者的不同處?
我也是從這個學期才開始思考這個方面的問題,因為這個學期港中文的stan老師來給我們上了一次案例精讀的課,我們才意識到一直以來我們都缺乏讀圖的能力。
老師說,建築師真正厲害的東西,都不會寫出來的。也就是說,你看到那些雜誌上的所謂的概念,理想,效果都不是建築師本人自己認為厲害的東西,真正厲害的東西需要我們自己去發現,而它們就藏在圖中。
我們看到一個奇怪的點,應該從結構類型,跨度,尺度,材料,效果五個方面去考慮,並以三個或四個為一組去闡明一個問題。
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fujimoto的HOUSE N,大家都有印象藤本開了很多洞口,他在雜誌中經常提到的,是為了淡化居住與社區甚至城市間的隔絕關係,實現FLAT DESIGN。這麼漂亮的話,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
首先從結構上來講,HOUSE N是一個整體澆築的殼體混凝土結構,如果不開洞,僅靠結構本身怎麼可能達到十米的跨度,更何況它的混凝土厚度只有200mm。所以我們可以注意到,最外層box的的頂上開的洞最多,這是減少自重的辦法。
其次從材料上來講,其實它的三個box的材質是不一樣的。
另外,藤本的開洞位置和比例大小,是經過計算的。它能剛好保證人的視線透不進最裡面的box,這是從效果上來講的。
最後,也是最令我驚詫的一點是,它的開洞比例只有三種,而且都是與日本傳統的開窗比例相對應的!
以上是我在做案例精讀中的發現,這些內容藤本根本沒有說過,只有靠自己對圖的理解和查閱相關資料才能發現背後的眾多關聯。
寫了這麼多主要是想說,建築的細部並不只是構造本身或是結構本身。建築的細部在建築的方方面面,任何一個地方的處理,或許都有幾種因素的影響,這才是建築師們可以學習的所謂的處理方式。
希望大家能留意身邊建築的各個部分,並且聯繫很多方面去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你會發現其實看建築或者看建築圖片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
真實世界的特點,就是沒有那麼簡單,或者說高度複雜。
連基礎物理學都沒有辦法做到理論上的統一,何況建築這麼具體的實踐行業。
從原理上講,建築構造當然是分若干部位的,屋面,牆面,基礎,等等。
然後每個部位是可以分作若干種類型的,比如幕牆,砌體牆,混凝土牆等等。
然後每種類型又可以有各種手法路數解決方案。。。
請參考生物學的分類,門綱目科屬種層層分級
萬物背後的道理,是卑微的人類永遠無法搞清楚的。
理論是從真實世界總結而來,而不是相反,真實世界依據某種單純理論而生成。
但作為人造物的建築,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一些。
但也涉及到很多材料自身的特徵和物理學的規律,是沒有什麼所謂本質的,源於自然界的複雜無法統一,也因為人類社會實踐的不擇手段依然複雜無法統一,所以只能是儘可能歸納若干類別,逐一去學習研究,積累。
有規律,有路線,但無捷徑。這也是建築學為什麼學起來很慢的原因。
參與施工圖設計,再把相應的項目盯個工地,向工人朋友們學習,或是和他們吵幾場架,就基本了解實際建造是咋回事了,我想是最有效快速的入門方法。光看書看圖集,理解的會與實際有比較大差距。
學生的話,有機會就出去實習吧,接觸實際的項目後,再看書什麼的就很容易理解了,平日里看到感興趣的節點就去琢磨,不懂就查資料問人搞明白,積累一定量的構造處理方式,當然了解各種材料的特性用法也超級重要。
照這樣積累積累,自己設計節點什麼的都不會是太難的事
我所知道的,目前一些新銳事務所,都比較關注建築的完成度,所以都會比較花時間去做節點的設計和材料研究,比較好的一點是都會派人盯工地,你會知道圖紙和實際建造之間的差異有多大,然後就是因著這些差異和常出現的bug,你便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你感興趣的話
如果要凌駕於建築構造之上,只有「堅固,實用,美觀」的理論
如果拋開功能談構造,那就是耍流氓
上海誠品書店和浦東圖書館光的對比
先看誠品書店的燈光處理。為了突顯光影變化,選擇了拍攝黑白相片,提高亮度的對比。
燈光選擇了定向的點式照明,自上而下略傾斜照向書架,既保證了一面書架都能被光線打到,另外光線自上而下產生了自然的明暗變化,使得原本均質的木質書架產生了更多的變化,這種光線裝飾與原本的黑色木質相得益彰,打造出了高端的質感。而且書架上方的方形鏡面反射了相當部分的光線,這部分光線是定向照明燈發出了散射光,經過鏡面反射照明了更多的室內空間,而且由於角度的原因,除非離書架很近而且高抬頭看向屋頂,否則基本不會看到集中的光的反射。這樣,通過牆體的設計漫反射了屋頂吊燈的光束,使得室內的燈光柔和舒適。但是唯獨一點不好,當讀者站在書架直接翻開書本會有明顯的反光。這點缺點對於其它圖書館是很大的設計缺陷,然而對於次級定位才是書店的誠品書店而言卻影響不大,因為誠品銷售的是一種生活姿態,一種氛圍,它的商品是圍繞文藝展開的略奢侈的用品,少有人會長時間在誠品站在書架前閱讀,誠品提供了一定量的座位也引導了讀者的集散,有人開玩笑說,來誠品的不看書,看書的不來誠品。因此這裡的燈光設計解決了誠品書店的主要矛盾,即中產階級對生活品味的追求和普通圖書館大眾化遊覽體驗之間的矛盾。
繼續分析誠品內部光線處理。
這裡誠品書店的高窗引入了自然光,然而自然光在特定方向上的光強不利於打造柔和的室內光線,所以在高窗上設置了豎向的木質遮陽板,木材質天然具有紋理,粗糙,光線照射進來時被木板反射產生了散射光,而且可以看到在高窗與室內大空間之間還有一個走廊,或者說是一排高高的書架,這劃分了室內空間的書架不僅僅起到了藏書的作用,還進一步阻擋了可能的直射的自然光進入室內空間。
誠品燈光細節設計
如圖右側書架是多孔的金屬板,漫反射燈光同時允許了燈光照向下層圖書的可能,而這裡的燈光同樣還是照向一排排的書,一般情況讀者是不能直接看到燈光的。在這排書架的前方是閱讀區,如下圖
誠品書店層高還是略高的,一般圖書館會採用安裝各種形式的檯燈來解決讀者閱讀需要的光線,然而誠品書店的設計選擇了在這個閱讀區或者「休息區」上方加設閣樓的方式來降低吊頂,從而使吊頂的燈光更接近書桌,而且這裡的燈光依舊通過不完全透明的玻璃避免了光線的直射,從空間角度來講,這個閣樓的設計使得閱讀區的空間高度產生變化,使得吊頂下方自然地形成了使用空間的劃分,使用功能更加明顯而且也削弱了由於大空間而使得人產生的自身的渺小感,舒適的感覺油然而生。誠品對於生活品質和來訪者舒適體驗的追求可見一斑。
接下來是對浦東圖書館內光線處理手法的分析。
浦東圖書館的光線相較於誠品就顯得大氣多了,不避諱光線的來去,因為不論是2個層高的普通文獻閱覽空間還是4個層高的巨大中庭,完全可以接納更多的光線。
大閱覽空間對自然光的處理手法是最質樸的,直接看建築的外立面就可以猜到了如圖
4個層高的豎向的遮陽板直接從外面包裹了閱讀空間,更多的引入了散射光進入閱讀空間。遠處看的時候覺得遮陽板像是古色古香的木質材料,實際上是具有粗糙表面的磚石貼面,即使是石材也被建築師營造出了傳統木材質的感覺。
而建築內部中庭部分光線的處理手法同樣簡潔大氣,除了必要的交通出入口,環繞中庭大面積鋪設了如下圖的穿孔板,覆蓋中庭四壁。
這樣的折板絕對不可能單純是出於裝飾的要求。功能上,這大面積的穿孔板就像一層過濾網,一部分反射了來自天窗的日然光,一部分地吸收了自然光,允許來自上方的自然光進入到走廊,更進一步地進入到真正的室內使用空間。而且這樣的折板實際上一定程度地限制了行走其中的人的視野,通過圖片可以看到,越向前看,折板越發密集知道完全遮擋了視線,這就使得走廊中的人不再能夠完全感知到外部巨大中庭的存在,而且中庭架設的走廊,電梯,包括天窗下吊著的兩個「院子」都在視覺上分割了空間,在心理上人不再感受到巨大中庭帶來的壓迫感,由此導致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同行的一位極其恐高的傢伙完全坦然地走在走廊而全然沒意識到折板外就是十數米的高空。當然穿孔板的美學、通風、節能、降噪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略。
如圖所示右上角有一個讀者從裡面的閱覽空間走出來開始撥打電話,聲音並沒有刻意壓低。
總結,可以說浦東圖書館更多的是吸收消化自然光,光明正大地與自然共呼吸,誠品書店就是雕琢出一方小天地。浦東圖書館以白色為主,空間明亮;誠品以黑色為主,彷彿背景幕布努力突顯所展示的商品。
研究細部就是拆解建築的過程,挺爽的。
我不會蓋但是我會拆啊
以上純屬想當然
1.建築行情一回暖,又有無數情懷黨出來提問怎麼學建築,怎麼轉建築這種問題,真是記吃不記打,可說非常工匠精神了。
2.建築技術是很粗糙的技術,不是做火箭飛機原子彈。掌握通行方法即可,不值得深究。繼續研究下去對人類社會所產生的邊際效益較低。做個廉價的流光溢彩,或者平庸而細緻已經對得起甲方了。
3.倘還在學校,建議考慮轉行。這行產能過剩,行業生態也已經崩了。
細部處理不完全等同於建構。要說細部處理的話,斯卡帕絕對值得研究一番,Kenneth Frampton專門寫過斯卡帕的一章叫做節點研究。
《建築細部》DETAIL是一本專註於介紹建築細節構造設計的專業雜誌
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建築這行實踐性很強,書本上所講的太理論了!平時多留意生活中的建築,或者到工地呆上段時間,肯定比在書本上學的要多!
建議上築龍網,裡面知識夠你慢慢學習
推薦閱讀:
※21 世紀之後中國有哪些漂亮的橋?
※尺規工具畫建築快題與徒手畫快題的利弊有什麼?
※如果盧浮宮前不是玻璃金字塔,還會有什麼其他可能形式?
※在建築行業如果你是領導,你會好好帶一個不需要給工資的實習生嗎?
TAG: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