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司馬孚?

司馬孚在司馬氏奪權過程中,作為司馬家的長輩,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司馬炎稱帝後,司馬孚握著廢帝曹奐的手說一生魏臣這樣的話是不是有點虛偽?
特別是後來司馬炎還封他安平王。

總結來說就是,魏不因為有司馬孚而死,但無司馬孚可能會死的慢一點。
有曹丕代漢在先,司馬孚難道沒有想過自己在做什麼?


好巧啊……我寫過一篇關於司馬孚的雜感……直接貼上來

司馬孚。他是司馬懿的親弟弟,司馬師和司馬昭的親叔叔,但是他對於魏晉之變,卻有著非常深的心理掙扎。其矛盾與痛苦可能不下於荀令君。當然,司馬孚最終肯定是沒有以死對曹魏盡忠,也沒做出什麼對於司馬家族有損害的事情。甚至還曾幫助進行高平陵之變,並且在姜維北伐的時候穩定關中,在諸葛恪伐魏的時候穩定大局,為司馬家族立下汗馬功勞。所以很多人覺得他表現出的對於曹魏的情感是在作偽,沽名釣譽而已。但是我卻不那麼覺得。大家理解荀彧,是因為他最後以死相抗了,但是他至始至終也沒有做出任何損害曹操的事情來。別說司馬孚,他面對的是自己的親人,要他以死相抗甚至公開與自己的至親為敵,實在是要求太高了。
在高貴鄉公死之後,他痛哭,說「殺陛下者,臣之罪。」並且要求調查整件事,找出主謀。在司馬氏謀劃篡位的時候,司馬孚始終沒有參與,並且在陳留王禪讓以後去金墉城,司馬孚拉著廢帝的手流淚,說「臣死之日,固為大魏純臣也。」然後死之前立下遺囑,說:「有魏貞士河內溫縣司馬孚,字叔達,不尹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始終若一。」其中「不尹不周」出典《漢書》原本指的是王莽,身為宰輔不做周公、伊尹,而謀取代。這個是他的自責,身為曹魏老臣,卻沒有盡責,也有把司馬氏代魏看做王莽篡位的意思。而「不夷不惠」出自《法言》,意思是伯夷、柳下惠一般的隱士太過於激烈了,而不夷不惠就是「不屈其意,不累其身」,也就是不違背自己的心意侍奉新主,也不過於偏執導致身死族滅。這是魏晉時期名士推崇的一種態度。
也許司馬孚並不能如荀彧一樣純粹完美,只是覺得他們兩個在王朝更替之時的矛盾有點相似。荀彧是忠義難以兩全,既要報大漢的世代國恩,就不能報曹操的知遇之義。而司馬孚是忠孝不能兩全,國與家,這樣的選擇的確也是很殘忍。司馬孚的地位顯然更加尷尬一些,身為司馬家族的人,他與司馬懿、司馬昭等人的關係,遠比荀彧和曹操親密。荀彧曹操還可以說最後因為道不同而中道絕離。但是面對家人,這個決斷就更加難下了。特別是在漢末至南北朝,孝先於忠,父先於君,是當時士族比較普遍的一種看法,在大家族中,家族的利益很多時候要高於朝廷的利益。司馬孚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荀彧因為忠於漢室付出了生命,而司馬孚似乎並沒有付出什麼代價。其實還是有的。司馬孚在生前雖然受到尊敬,死後哀榮也不缺。但是他得封國在他死以後非常短的時間內,就被廢除(或者規模大大縮小,這個還有爭議),不能不說,他的行為是司馬懿一脈心中的一根刺。他生前受到的責難在史籍中雖然沒有什麼記載,我覺得私底下必然不會少,至少他心裡壓力會非常大。當然,這個與荀彧相比,似乎並沒有什麼,但是我覺得作為司馬家族的人,對曹魏能做到這個程度,已然是非常不錯了。

以上全部看起來比較像史實的內容(包括典故),全部出自於仇鹿鳴先生的博士論文《魏晉時期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這本來是一個類似讀書筆記的存在……但因為是自己看的,而且以發感慨為主,就沒有採用符合學術規範的注釋。現在發到知乎上,還是要註明一下,君子不掠人之美。


後世對司馬孚的評價有很大的分歧。讚揚他的人說他妥妥的魏國忠臣,反對他的人說他是得便宜賣乖,左一句我來晚了,右一句我來晚了,唯獨分蛋糕的時候他不來晚。惺惺作態、大偽似真、大奸似忠。

司馬孚並不高尚,但也不至於是一奸詐小人,他只是一個深陷忠孝難兩全困境的矛盾、痛苦的人。懂得羞愧的司馬孚是做人的底線,他以魏國純臣的姿態噁心司馬炎,導致在他身後,他的子孫備受打壓。在士族普遍傾向於孝先於忠、父先於君、家先於國的時代,難道要求司馬孚與家族決裂,去大義滅親?即便他有這個心,離開了司馬家族的他,也只是一個孤獨的老人,根本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了。

漢末三國的時代,名士們都在家國利益之間痛苦掙扎,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公而忘私、以天下為己任,可是從東漢黨錮之禍以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越來越多的人從理想主義轉變為現實主義。尤其是豪門大族,僅僅是一次挺身而出、仗義執言就會將整個家族陷入萬劫不復。現實一次次教育他們:只有見風使舵趨炎附勢,家族利益才能得以保全。好在三國前期,曹操提出的唯才是舉讓世人看到了公平,劉備的惟賢惟德讓世人看到了正義,孫權早期的用人不疑讓世人看到了誠信。三國中期,也還有諸葛家族的鞠躬盡瘁,苦心孤詣來感天動地。然而這些偉大人物的光榮與夢想卻都經歷了飛揚與落寞,天下終究還是歸屬於以厚黑學立身的司馬家族。

由於公開弒君的巨大污點,晉朝的意識形態只能在孝上做文章,根本就沒有臉面去要求臣民效忠。儒家以忠孝為核心的道德體系徹底崩壞。自此世人只知有家,不知有國,面對國家興亡,不願擔當。這個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擊敗過游牧民族的農耕民族,曾經前仆後繼、齊心合力將全盛時期的匈奴擊潰的偉大國家,卻因為道德崩壞,向心力的遺失亡於匈奴、鮮卑、羯、氐、羌之手,中國歷史也自此進入了兵火連天、人心喪亂、暗無天日的三百年浩劫。

這一切,當然不能完全歸罪於司馬家族,從東漢黨錮之禍以來,每一個沒有堅持公平正義誠信忠誠的人都有責任。但司馬家族作為三國最終的勝利者,享有最高權力的同時就應該擔負起教化人心的責任。儒家的道德體系誠然迂腐、教條,常常令人厭惡,但忠孝結合的道德體系畢竟能保持國家的向心力,共御外侮。由於《三國志》成書於晉朝,《晉書》雖成書於唐朝貞觀年間卻也是根據晉朝官修史料編纂,《資治通鑒》的作者司馬光更是司馬孚的子孫,有關司馬家族的這三部正史難免立場上有所回護,《三國演義》又因為擁劉反曹的傾向,醜化曹魏的同時也就增強了司馬家族篡權的正當性,再加上司馬家族畢竟建立了一個朝代,古代讀書人又普遍有著為尊者諱的傳統,於是司馬家族的成功為世人所熟知,不光彩的一面卻得到了掩蓋和粉飾。

將歷史人物評價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意義有限,分析歷史人物的行為帶來的影響、後果似乎更有價值。至於動機,也不能帶著偏見,最好是儘可能地去理解當事人的處境,而不是盲目地崇拜或輕易地嘲笑。歷史其實並不能告訴我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是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選擇引發什麼樣的後果。


謝首相大人邀。
既然要推測司馬孚的內心,就從高平陵事變說起吧。
高平陵事件作為三國時期最重要的一次政治洗牌,其影響深遠,下及兩晉,乃至南北朝的政治版圖都與此次洗牌不無關聯。自高平陵事變起,可以說曹魏被司馬家取代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什麼時候取完全看心情。
高平陵事件既然如此重要,以司馬宣王的隱忍和謹慎,在謀劃階段只跟司馬師商議,連司馬昭都蒙在鼓裡,直到頭天晚上才告訴司馬昭,嚇得司馬昭一晚上沒睡好覺,司馬師卻神色如常。
鑒於司馬懿目標太大,又一直託病,高平陵事件的準備工作主要是司馬師完成的,他陰養死士三千,散落民間,在高平陵事件時一朝召集,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而他在高平陵事件時,會兵司馬門,(注意這是個重要地點),指揮得當,置陣嚴整,司馬懿親口誇他,此子竟可也。司馬懿是河南人,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這鱉孫真中。
可以說,司馬師是高平陵的重要策劃人和執行者,他在高平陵中的作用是僅次於司馬懿本人的。
而司馬孚究竟在高平陵事變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在他的傳中有這麼輕描淡寫的一句,及宣帝誅爽,孚與景帝屯司馬門,以功進爵長社縣侯,加侍中。
看似風輕雲淡,但是聯繫我們之前的分析,司馬師既然是這次事變的二號人物,他在這次事變中的任務自然是舉足輕重的。而把司馬孚和司馬師共屯司馬門,其地位可知。由此可見,司馬孚不僅是參與了高平陵事變,而且是重中之重。
所以題主問,司馬孚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當然知道,作為一名政治家,他要是連怎麼站隊,站到哪裡的意義都搞不清,你未免太低估他了,而且從他之後加官進爵來看,他也是高平陵事變的最大受益人之一。

那麼為什麼安平獻王司馬孚還要說一生魏臣的話呢?政治這玩意兒,是很需要作秀的。三國的世家,在經歷了東漢舉孝廉秀才的表演藝術綜合培訓之後,由於對於藝術的不懈追求,演技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安平獻王作為一名老藝術家,始終保持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想來不過是影帝演技上身,對角色進行了一次深層次挖掘罷了。

至於司馬家,雖然高平陵事變之後贏家通吃,形成了一個以司馬家為首的世家聯盟,但是吃相還是不能太難看,司馬兩兄弟後來步步緊逼,還是需要一個人來給自己貼點金的。
安平獻王當然就便宜占著,貞士的戲碼演著,兩不耽誤啊。所以高貴鄉公被弒,他說,我來晚了,陳留王被廢,他說,我來晚了。可您老怎麼老來晚哪?分蛋糕的時候怎沒見你來晚?
安平獻王的謚號是獻,聰明睿智,博文多能,聖哲有謀,說到底,畢竟是個聰明人。

對於政治人物,還是要放在政治前提下考量,與其相信他們的節操,不如相信他們的嗅覺和智商,因為政治從來是不講節操的。
魏晉名士,戳穿了其實難看的緊。


大家已經說過的司馬孚生平,我就不重新說一遍了,還是響應樓主的主題,只說說該怎麼評價司馬孚吧!

以我們現代人比較全面、客觀的眼光看起來,司馬孚對曹魏帝國表現出來的忠誠,好像很有些虛偽的味道。但是,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那個時代里,在儒家忠君思想曾經那麼被人提倡的情況下,司馬孚的這種表現,也絕對不是一個裝字就能概括了的。

司馬孚是東漢末年到西晉初期一個最經典的人物,他活了九十多歲,親眼目睹了曹魏帝國從創業、建立、衰落到滅亡的整個過程,也親自經歷了社會思潮從儒家思想潰敗、法家思想失敗、玄學思想崛起的全過程,而且這個時期幾乎所有的大事,都有他的參與,司馬孚就像一部活的漢末三國史,承載了東漢末年、三國、西晉初年三個時代深深的印記。

像他的父親、兄弟們一樣,司馬孚受到過極為完整、系統的儒家經典教育,他從小被告訴的,就是忠君愛國、忠孝仁義,然而,伴隨著東漢王朝和儒家道德的雙重崩潰,司馬孚稚嫩的三觀也全盤崩潰了:滿懷著儒家思想的他,卻不得不眼睜睜的看著軍閥混戰時代的陰謀詭計、刀鋒戰火,是怎麼戰勝了禮儀廉恥,然後再看著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個根本不是儒學名士的軍閥分別建國,獨立自成霸權;等到自己親自幫助曹丕建立曹魏帝國,好不容易有了個大致和平的時代,到了年過半百的時候,自己卻又不得不運用詭詐機謀,親自參加政變,然後違背儒學最基本的忠君思想,成為了依靠篡權奪位才建立起來的西晉王朝的第一元老。如果說很多人只是經歷了一個時代的陣痛,那麼司馬孚一個人,卻經歷了漢末三國、魏晉交接的兩次劇變,等到他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這個世界已經變得讓他快要不認識了。

實際上,在司馬家族中,不止是司馬孚一個人不認同司馬懿父子的做法。像司馬孚的次子司馬望,也在司馬師、司馬昭時代感到非常不安,為了避免洛陽再次發生政變,他主動要求去鎮守西北;而司馬懿弟弟司馬通的二兒子司馬順,更是在司馬炎稱帝以後公開說:「沒有堯舜的德行,卻要借禪讓的名義!」接著為曹魏帝國哭泣。司馬炎聽說以後,立刻把司馬順流放到大西北去受罪,然而一直到死,司馬順都不肯改變自己的看法,他最後仍然認為自己是曹魏帝國的大臣。從這也能看出來,當時人們對於司馬家族這種謀權篡位的行為的一種看法。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司馬孚看似矛盾的行為,其實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維持司馬家族的名聲和利益。在那個年代,社會評價對於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家族的名聲和利益是相輔相成的,如果這個家族名聲不好,那麼其他家族也不願意和他們打交道,這樣這個家族就會被孤立,就不能擴大自己的勢力網路,就不能融入士族和官場主流。所以,在司馬家族絕大多數成員謀權篡位的時候,司馬孚仍然公開宣稱忠於曹魏皇室,一方面是為了維持司馬家族部分人的正面形象,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和當時數量還很可觀的曹家的支持者、同情者徹底決裂。我認為,司馬孚這麼做還有一個最隱晦的目的,就是萬一司馬師、司馬昭他們失敗,一直公開忠於曹家的司馬孚,還能為司馬家族留下一條血脈,不至於全家死光光。

然而,形勢比人強,因為曹魏帝國壓制皇族的錯誤國策,司馬家族走上歷史前台,是一種歷史的趨勢,任何人都無法阻止這種趨勢。西晉時代已經到來,像司馬孚這樣里外不是人的西晉元老,也只能空留一個美好的名聲,和忠直善良的人們對他的無限懷念而已了。

最後,說點我本職工作的事兒,最近,我專門做了一個有關西晉歷史的長篇音頻節目《大寶——西晉時代》,專門在說司馬家族在整個東漢、三國、西晉時代是怎麼崛起、鼎盛,又怎麼一步步國破家亡的。也許看看古人乾的事兒,對您今天有幫助,有興趣的兄弟們請欣賞和指教!地址:001 西晉到底有多亂?【MP3_聲音_錄音】免費在線收聽|下載-喜馬拉雅fm


趕著打遊戲沒時間細說了,分析此人時注意兩點矛盾:一是司馬家族的老一代與新銳人物間的矛盾,二是老一代立魏功臣(不止司馬家,還有陳家,荀家等)在漢魏易代之際的家國矛盾。搞清這兩點矛盾,理解司馬孚就很簡單了。另,司馬炎尊崇司馬孚可不是發自內心的,請自己查安平國在晉初的遭遇。


安平獻王的事兒啊,這個我擅長,改日細說。


對司馬孚對曹氏的忠誠與否或者說他是否想過奪權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階段的心態變化:在高平陵政變時司馬孚可能更多的是想著誅除曹爽一黨還朝局一個太平,畢竟當時曹爽一黨已經很不像話,再鬧下去估計也會篡位,司馬一門作為世家大族的首領是曹爽篡位的最大障礙,肯定不能束手就擒任人宰割,殺曹爽算得上是正當防衛,所以我相信這時司馬孚還是有底氣以「曹魏純臣」自居的,但他沒有預見到後來世家大族對曹氏政權的反撲會如此猛烈,也沒想到自己侄兒會把事情做得那麼絕(殺曹髦),這時他還想著恢復曹氏集團與世家之間的平衡,所以看到曹髦被殺他也很氣憤,想通過王禮安葬,追查兇手來多少做一點補償,這時我估計他已經能夠預見到後來司馬氏肯定會篡權,自己估計是免不了「亂臣賊子」的名號了。再後來曹奐禪讓司馬一門得了天下,他自己看見曹氏的凄慘和自己名節的喪失很心痛,所以才會拉著曹奐的手哭,但另一邊奪權的是自己的親戚,自己也沒那個魄力跟親戚決裂、陪曹家殉死,但自己多年讀書所秉持的廉恥感也讓他沒臉大模大樣的去當所謂的「開國功臣」受封領賞,在忠誠和親情的兩難選擇下他選擇了中立,但最終這塊老臉還得要,所以死前以一句「 不尹不周,不夷不惠 」來為自己的名節做一個辯護,其實紅樓夢裡面一句「千古艱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就很好總結了這種心態了,所以對於司馬孚我的理解是:他是一個多少存有一些良知和正義感,只因生在亂世而不得不面臨是要節操還是生命的殘酷抉擇時做出了妥協和退讓的懦弱者,是一個懦弱的好人,對他的所作所為以一個普通人的標準來說我認為算是合格的(畢竟范跑跑那樣的人也有聲音呼籲不應該更多的苛責他的懦弱和不負責任),以一個完美的忠臣孝子的標準看來他顯然不合格,但話說回來我們自己捫心自問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做到捨身取義殺身成仁呢,所以說我很慶幸自己生在和平安穩的年代,不需要考慮和做出這種選擇。


司馬孚才分對錯,旁人只看利弊

談到司馬孚,多言其忠臣,在我看來,他更多的只是在做對的事。

司馬氏當政時期他的所作所為:

1.參與高平陵政變。曹爽麾下的一群年輕人搶班奪權,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一眾老臣皆忿。尚書何晏、鄧颺等人與錄尚書事的曹爽組結成小團體,一切事物由他們上奏決議,架空尚書令司馬孚。在此情形下,太傅司馬懿、太尉蔣濟、司空高柔、太僕王觀領銜發動政變,司馬孚參與其中,不對嗎?

2.「吳將諸葛恪圍新城,以孚進督諸軍二十萬防禦之。」敵軍入侵,戰事不利,領中軍出戰防禦,不對嗎?

3.「蜀將姜維寇隴右,雍州刺史王經戰敗,遣太尉司馬孚西鎮關中,統諸軍事。」又一次敵軍入侵,戰事不利,領中軍出戰防禦,不對嗎?

4.「高貴鄉公遭害,百官莫敢奔赴,孚枕屍於股,哭之慟。」司馬昭的部下公然殺皇帝了,沒錯嗎?

以上,他不過一直是做對的事情,反對錯的事情罷了。而且就事言事,不至於把那件事情中表現出來的傾向和整體政治作為綁定。


對了就是對了,錯了就是錯了。高平陵政變就是對的(至少在開始的時候在多數朝臣看來),一個做了一輩子魏臣的人感慨一二就是對的,殺皇帝就是錯的。司馬孚的三場表現,無可厚非。


看他早年間的行事,他就是這麼一個愛分對錯的人,並且不善於經營政壇勢力,只是由於司馬懿而捲入了高層政壇的風雨之中。

「魏陳思王植有俊才,清選官屬,以孚為文學掾。植負才陵物,孚每切諫,初不合意,後乃謝之。」

「時當選侍中、常侍等官,太子左右舊人頗諷諭主者,便欲就用,不調餘人。孚曰:"雖有堯舜,必有稷契。今嗣君新立,當進用海內英賢,猶患不得,如何欲因際會自相薦舉邪!官失其任,得者亦不足貴。"遂更他選。」這條雖然如此記載,不過侍中、常侍之官多半是用來安置丞相府官員的。只是遂了他的心愿,自己僅僅做了中書郎,並沒有高升。只是妨礙了「太子左右舊人」的心思。

司馬孚出仕任職曹植的文學掾。曹植失勢後轉任太子(曹丕)中庶子,此時司馬懿在曹丕麾下地位已經開始凸顯,這個轉任不會困難。而後歷任中書郎、給事常侍,黃門侍郎、加騎都尉,河內典農,清河太守,升值幅度比較小。曹叡即位,司馬懿已貴為輔政大臣之一,司馬孚被直接擢升為度支尚書。其後履職多年,直到陳群、陳矯去世,司馬懿簡在帝心,薛悌、裴潛先後任職尚書令之時,司馬孚方才升任尚書僕射,之後升任尚書令。


魏帝禪位於晉;甲子,出舍於金墉城。太傅司馬孚拜辭,執帝手,流涕欷不自勝,曰:「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純臣也。」


  -------------------------------
這個逼裝的,我給滿分。


曹丕代漢之際他可是太子中庶子,怎麼不見他「固大漢之純臣」?


忽然想起來這還有個坑,但是我不想填了,你們說怎麼辦?偷偷匿了吧你們不知道我是誰。


虛偽之人。
五月己丑,高貴鄉公卒。太傅孚奔往,枕帝股而哭,哀甚,曰,「殺陛下者,臣之罪也」。
庚寅,太傅孚、大將軍文王。。。。。言「。。。。胡高貴鄉公悖逆不道,自陷大禍,依漢昌邑王罪廢故事,以民禮葬。。。」。
後來又抱著陳留王哭,呼號所謂終為魏臣。。。忠臣不死魏國社稷尚可商榷,伴君慨赴金墉總可以吧。。。
然後安然受封安平王。
最後留下那虛偽的遺言。
少見如此厚顏之人。不忠不是錯,內不純而貌純臣就過分了。


相對於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這些極端司馬氏而言,算是一個溫和司馬氏。極端司馬氏在前面殺君篡權奪位,溫和司馬氏則負責事後流眼淚洗地,同時不忘享用極端司馬暴力獲取的種種權益(魏晉以前說到皇帝尊崇權臣都是如漢蕭何故事,魏晉之後變成如晉安平獻王故事)。一極端一溫和,配合得相當溜啊~

司馬光這牛鼻子是他後代,在資治通鑒里把司馬孚寫得相當正面,死後還有一大段論述,比曹操死後的論述都多,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死的時候司馬光可都是一筆帶過,沒有任何論述的。可見要想讓自己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有個能執掌筆杆子的後代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己的看法。真情也好,做戲也罷,至少他自己一直說自己是魏臣,我覺得他確實也算對曹魏比較忠心了,雖然可能有做戲的成分在。但真的情況如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獻王這個人,凌遲都不為過,罪惡滔天。


就說一個。影帝一開始是曹植的文學掾,曹丕得嗣位,遷太子中庶子
所以說演技這種東西,三歲看到老


主要還是司馬孚作為家族長之類德高望重的人,實在是抹不開臉面向兒孫輩稱臣吧。既如此還不如一個魏臣做到底好了。有名聲了利益又不受損害。


推薦閱讀:

三國里的左慈真實存在嗎?他的道術是真實存在的嗎還是是一種近景魔術?
為什麼呂布打曹操戰無不勝,最後突然輸了,張綉打曹操也是戰無不勝,最後也突然輸了?
為什麼苻堅淝水之戰失敗北方分崩離析而赤壁之戰後曹魏是完整的?
如果曹操有孫策的胸襟和情懷,三國的發展會是怎樣的?

TAG:三國 | 三國志書籍 | 三國人物 | 如何看待評價X | 司馬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