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太極拳小架是什麼樣的?

在知乎,幾乎沒有關於太極拳的長篇文章,陳家溝是太極拳發源地,楊、武、和、吳、孫等皆出自陳氏太極,陳氏太極又分為大架、小架,四大金剛皆為大架,陳伯祥等為小架。


自問自答,知乎關於武術、太極拳、陳氏太極的問答比較少,我2014年7月底辭了2年半的記者工作,來到陳家溝學習了一個月的太極拳(陳氏小架),期間查資料、問老師、和同學交流,了解了一些東西,雖然不甚專業,但通俗易懂,希望發出來能對愛好者有幫助,如有漏誤,歡迎指正。

結緣陳氏小架

種子

大三的暑假,我在駐馬店市電視台實習。所謂實習,其實因為去的時機不太對,實習生人數稍多,大部分時間在刷微博、和別的實習生聊天直到老職工臉色低沉。每天我騎著自行車沿著文明大道穿過一個又一個紅綠燈口下班,空氣里有炊煙、烤鴨味、烤紅薯香。


在十天左右的實習期里,我讀了四本書:南方周末的三本文集,以及李海鵬當時的新書——《晚來寂靜》。三本文集,其中兩本是特稿集,南香紅和李海鵬的,剩下一本是地理篇。

地理篇中,有一篇文章非常強烈的吸引了我——寫於06年的《陳家溝習武記》。它就像一顆種子,讓我暗暗對自己說,一定要去一次陳家溝。


文章並沒有太多涉及武功、拳理,而是描繪出一個河南小鄉村的風土民情,文采飛揚,充滿感情,以致於我前後反覆看了很多遍,有一種身處山外看本山的別樣親近,也想有機會和那位記者見上一面。


興趣

我的胎教據說是武俠劇《天蠶再變》,在初中,我閱讀了大量的武俠小說。對於一個喜歡故事的男孩來說,武俠小說簡直就是鴉片。


從《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開始,金庸和溫瑞安的大部分作品我都看過,高中後期把英語課改成了古龍小說鑒賞課,天道不爽,高考時英語成績挺一般。


電視上也經常播一些武林節目。比如王戰軍丹田彈抖,平躺靠小腹可將鐵餅彈飛,日本橫綱級相撲曙太郎也沒法把王戰軍推出圈外;一堆人排隊推不動陳小旺,即使換成大力士龍五。


陳家溝是太極拳發源地,陳氏太極最正宗,這樣的印象留了下來。


口碑

真正讓我行動的,是洛陽的一位老闆。該老闆年輕低調,相貌和馬雲有幾分相似,和馬雲也有相同的愛好——打太極拳。他每年都會安排一個月時間去陳家溝學拳。


和他聊天后,我知道了這麼幾點。1,費用不算貴;2,有歷史,有功夫;3,公平,同一個班裡教的東西都一樣。

擺在我面前的只有時間這個問題了,現在普通的上班族似乎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除非辭職。之後過了大概半年,我辭職打算換工作,終於可以去陳家溝了。


選擇

「凡事預則成,不預則廢」,尤其是有了互聯網,出門逛個街都想提前查查附近有哪路公交車。


南方周末記者去的學校是陳小旺、陳小星的學校,即陳家溝太極拳學校,也就是過去陳家溝的體校,歷史老,牌子硬,大師名氣大,是最穩妥的選擇。


馬雲、任志強、李連杰、吳京等一干社會名流常去的學校是王西安父子的學校,即王戰軍太極拳學校,王戰軍在央視武林大會上出盡風頭,號稱「常勝將軍」,實戰太極代表者。


吳京拍成名作《太極宗師》時來陳家溝跟王西安學了幾個月太極拳,之後還來過好幾次。馬雲、李連杰最近推廣的太極禪項目也是與該校合作,馬雲在各種公開場合毫不吝嗇表達自己對太極拳的喜愛,他拜王西安為師,甚至阿里巴巴公司招人都要求應聘者打上一段太極拳。


無意中,在網上看到「大架」、「小架」的區分。

原來,陳小旺、陳正雷、王西安、朱天才這名動四海的「四大金剛」都是大架傳人,在陳家溝還有與之相對對應的小架一脈。如同華山派劍宗、氣宗,陳氏太極也有兩種路子。大架勢廣,小架勢微,但小架口碑出奇的好,學習難度據說也高。


打開視頻看看小架拳什麼樣,相對大架拳,小架拳真——難看。好吧,這就是我的第一印象,大架左右扭來扭去,甭提多仙風道骨,小架拳撅著個屁股。。。。。。


出發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到地方看看。我坐上小巴,早上7點半出發。

中途下車上廁所,上車一看,一個身材魁梧的老人佔了我的座位。我和他理論兩句,他坐到了裡面的空位。過會,司機說:「剛上的到溫縣城的哪位?」老人應聲。我一聽,心裡一緊,便搭話道,說我去陳家溝學拳。


老人一聽也是非常感興趣,溫縣為陳家溝上屬縣,近年來沾陳家溝光,全縣習太極拳蔚然成風。老人拿出手機,把他打的簡易套路視頻讓我看。聊了一路,老人給了我一個溫縣城體育局專職免費教拳的王老師的電話,又指點了陳家溝路口,從該路口向南走6公里即達村裡。


就快到路口時,天降急雨,瞬間如瓢潑般,司機問我咋下,我說有傘,沒事。5分鐘,到了路口,雨居然停了。踏著還殘留著暑氣的潮路,我向南走去。


2014年7月29日下午2點半。


尋師

太極拳,文化拳。我心裡有標準。

一,年齡不要太大,不但名氣大,收費高,其教學精力也有限,而且和我共同語言少。

二,年輕不要太輕,二三十歲的老師,我再勉強也難免心中不服,而且年輕人略浮躁,教學未必用心。

三,一定是個聰明的儒雅之人。和聰明人說話方便,而且我不相信粗人的太極拳水平能多高。

四,需是有名師傳承的小架拳傳人。


我給溫縣體育局的王老師打了個電話,她肯定的告訴我:「找陳伯祥。」


陳伯祥,小架拳的代表人物。大架陳小旺,小架陳伯祥。這兩位可以說是陳家溝里威望最高的兩位拳師。早聽說陳伯祥現在不教拳了,有上門學拳的他都領到其得意弟子陳春生那裡。但既然要學小架,見陳伯祥老爺子一面聊上幾句也是極好的。一路打聽,走到老爺子家門口,鄰居說他去出差了。(去東北教拳了)對門的一群老太太們在搓麻將,一位慈眉善目的聽到我要學拳,連聲招呼我,「找春生唄,找春生。」


我哈哈一笑,心想,「網上說陳伯祥經常對上門來的學拳者說『找春生』,老太太指路對著呢。」問了路線,向陳春生家走去。大門敞開,我走進院子,聽到2樓有練武聲,上門問一年輕人找春生老師,他帶我進了1樓客廳,輕聲喊了一聲,春生老師從裡屋出來了。


春生老師身高和我差不多,176的樣子,瘦而文靜,50歲左右。聽說我還沒吃飯,他太太給我熱了個菜,我一邊吃飯,一邊和老師聊。


1, 練太極拳的是不是因為氣沉丹田小肚子會變大?

答:不,中年發福。

2, 打拳時,呼吸需要控制嗎?

答:不,呼吸自然,一式有的比較長,一個開合中一次呼吸不夠用的。(我心想,練氣易出問題,呼吸自然好)


不故弄玄虛,實在,聰明,我終於明白找到組織的快樂是怎麼回事了。

傳承

從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開始,小架的高手眾多,陳有本、陳清萍、陳仲甡、陳季甡、陳垚、陳鑫。近代,大架的陳發科(陳小旺的爺爺)威震北平,其父陳延熙被袁世凱聘去教子。


好手、高手、妙手、神手。陳家溝幾百年間,只有三位神手,皆是小架,陳仲甡、陳季甡、陳垚。

陳仲甡、陳季甡是孿生兄弟,一代宗師陳有本之子。二人曾率兵鎮壓了太平軍,保懷慶府一方平安,被朝廷封為「武節將軍」(原匾在文革中被毀壞)。陳垚和陳鑫是陳仲甡的兒子,哥哥陳垚習武,弟弟陳鑫習文。


陳垚的武功達到了陳家溝的巔峰,在陳家溝,關於陳垚的傳說故事最多。據說有鄉人從他身後用手指戳他屁股,陳垚頭都沒回,直接用屁股夾住後人手指,一路夾著走去,直到後人手指烏青,連聲哀求,才放其一馬。(該故事在祖祠壁畫上)過去穿長袍,垚公可憑袍尖打人,讓你轉三圈不轉三圈半。

陳鑫雖習文,系清貢生,但「少小侍側,耳聞目見,薰蒸日久。竊於是藝管窺一斑。雖未通法華三昧,而於是藝僅得枝葉。其中妙理循環,亦時覺有趣。」——《陳氏太極拳圖說》

學太極拳,此一書足矣,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書中拳為小架

「陳鑫老爺子沒子女,年紀大了,一日三餐都保證不了,捧著金碗要飯。陳克忠的爺爺對陳鑫說,你的生活我負責,你負責幫我把後輩們的拳教好。陳克忠是老三,學得最好。陳氏是大家族,逐漸分出四大院、八小院。陳克忠家是八小院之一,陳鑫一生清貧,留下了一部公認的武學經典《陳氏太極拳圖說》。」 ——《南方周末·陳氏小架,靜悄悄傳承》,陳伯祥語

陳克忠自幼隨族祖陳鑫習學陳式太極拳小架十餘年,甚為師厚愛。其師彌留之際,授以有關拳事文稿及《三三六拳譜》(傳說中的太極拳最高秘籍,已毀),囑其嚴守箴規,寧缺勿濫。忠跪泣受命。

陳克忠還可以反打太極拳,他是左撇子,原本向右的招式換成向左。


上世紀50、60年代,整個村裡就兩位老拳師傳拳。陳照丕傳大架,教了「四大金剛」,陳克忠傳小架,教了陳伯祥等。


陳春生從小和伯祥爺的兒子陳琦玩著長大,他曾用了6年時間白天對著鏡子、晚上映著影子專心改架子,架子終於規規矩矩,乾乾淨淨,老爺子後來一看,對外便主推他(教拳)。


近年來,老爺子看到了小架拳的傳承危機。功夫好的幾個徒弟忙於生計,沒空專心練拳。老爺子便把來學拳的領到陳春生家中,讓徒弟可以以教拳養自己練拳,使得小架拳更好地傳承下去。陳春生老師功夫純正,為人謙和,武德高尚,深受伯祥老師器重。現為陳氏太極拳小架陳伯祥拳術研究會會長。


陳有本、陳仲甡、陳鑫、陳克忠、陳伯祥、陳春生,小架拳一脈相承,清楚明白。

巧的是,春生祖上是陳王廷,伯祥、克忠祖上分別是陳王廷的兩兄弟,陳王廷兄弟四人,一人沒有後代,剛好在小架拳這三代,陳王廷家的三支聚在一起。

書房架

一、學太極拳不可不敬。不敬則外慢師友,內慢身體。心不斂束,如何能學藝?
二、學太極拳不可狂。狂則生事。不但手不可狂,即言亦不可狂。外面形跡,必
帶儒雅風氣,不然,狂於外必失於中。
三、學太極拳不可滿。滿則招損。俗語云:天外還有天。能謙則虛心受教,
人豈不樂告之以善哉!積眾善以為善,善斯大矣!

——《陳氏太極拳圖說》學拳須知

且看這學拳須知前三條,陳鑫老在多少年前就把學拳者的心理揣摩得一清二楚,節節擊破,我一條條看下去,不由出了一身冷汗,慚愧,慚愧,種種不可皆說到人心底。


僅從此就能看出,為什麼太極拳的魅力如此之大,它是陳家溝十餘代文武全才的人物打磨而成的高級產物。


《陳氏太極拳圖說》中從三才、河圖、洛書、周易、八卦,將太極拳與之對應結合,拳法理論精細。難怪小架拳又稱「書房架」。然而遺憾的是《圖說》是半截話,剩下的半截在《三三六拳譜》里,陳克忠手裡的《三三六拳譜》在紅薯窖里受潮遭毀。


關於《三三六拳譜》,武林名宿唐豪三下陳家溝,論證陳家溝為太極拳發源地。他僅僅被允許看了一眼封面和目錄便已興奮至極。


文革

「文革」來時,陳克忠也挨了整。「陳家溝是老村子,有名氣,大家族,受忌諱,怕你聚眾鬧事。還會太極拳,會武術,更忌諱」。

1966年,陳克忠去世。說是病死,但那個年代,家庭成分不好,又教拳,有些人想學又不教,「裡面有些怨,有人就收拾他,往死里整,白天強迫他義務勞動,晚上戴著高帽遊街、鬥爭」,他們那個年齡,受不了。


——《南方周末·陳氏小架,靜悄悄傳承》,陳伯祥語

陳照丕也遭了不小罪。1967年他初春跳井自殺不成,雖然被救起來,但是腳被井底的竹筒尖尖的斜茬刺穿。因為他是批鬥對象,大隊衛生室的醫生不敢給他看病,陳正雷和陳春雷跪在醫生面前求情,醫生經不住,讓他們回去用先鹽水洗一下,等到晚上,才拿著碘酒偷偷去給他擦了包住。結果,沒消好毒,陳照丕瘸了一年多。即便一隻腳不能挨地,膝蓋跪在凳子上,老先生還要講太極拳。


從那時起,陳照丕把太極拳編成了語錄拳,一邊練一邊唱。崔春冬記載了這段故事:「紅軍不怕遠征難」,太極拳起勢;「萬水千山只等閑」,「嗵」,一個金剛搗碓。

——《南方周末·陳家溝陳氏太極拳斷而復續的故事》

學拳

拳架外形不難,尤其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花一個月時間學習小架一層架(8成東西都在1層架中),時間綽綽有餘,但正如同武功有「內功心法」,太極拳的內涵在動作要領上。


即老師常說的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每一個動作,無論是手、還是腳,全身都有一定的要求標準,預備式(即無極樁)的要求要始終貫穿在整個套路中。記住要領,對於年輕人也不算難,難的是身體明白,堅持下去(每天至少練兩小時),然後再找老師正架子。


拳理腦子容易理解,但要把東西拿到身體上,就必須通過長時間的練習才能讓身體記住。比如靜的預備式要松下來,動的套路里難得做到松,而臨陣時更難做到。


如果是專心全職學拳,有明師悉心栽培,據說三年功夫可成。全然不是小說中練個幾十年打通任督二脈的樣子。小架拳師非常實在,不忽悠人,拳理就是拳理,看得見,摸得著,每一招一式莫不以技擊為目的,健身只是練習的一個附加結果。

拳理

太極拳決不僅僅是柔軟無力,其松中有合,動中有靜。松下來是為了更強烈的爆發。一套三層架或者炮錘打下來,比起外家功夫、少林拳來,實剛猛過之而無不及。


太極拳的威力從何而來?

一, 松。將身體學會放鬆,從而協調全身的力量,形成爆發力極強整勁。整勁就是力往一處使,普通人後腿一蹬,前腿自動把後腿力給攔住了,沒法形成整勁,更談不上因爆發力強、速度快而形成的穿透力。而且普通的僵勁是直的,整勁可以通過人體結構和拳法轉變方向,利用扭轉形成更強的力量。

太極拳的拳打上去如同一發高速飛行且旋轉的子彈,殺傷力極強。

二, 腿力大於手力。太極拳利用檔力(廣義的檔,包括腿、胯)、腰力,力從腳掌而來,靠身法打人,因此,不但力量遠大於手臂之力,而且由於力從下來,理論上身體各部位無不可發力打擊。


收穫

一位常年混跡陳家溝的人在接受當地電視台採訪時說:「來陳家溝的有兩種人,不是腦子有病,就是身體有病。」此乃玩笑之話,腦子有病一般指熱愛武學,熱愛太極拳的。


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在開封跟伯祥爺的徒弟李建設學了小架,以前他為了準備《百家講壇》,壓力大,晚上睡不著覺,需要吃安眠藥入睡,從1片增加到5片,練了小架拳一年之後,從一晚5片降到了2片。這是他在2010年開封小架交流會上說的。


陳王廷創拳時就提到了太極拳有消食的功效,太極拳講究向下松沉,對於消化系統好處多多。

另外太極拳還鍛煉身體協調性,手、眼、步、腿、腰協調而動,10分鐘不到的一路拳,全身各個關節都鍛煉到,而且70%的地方是松,堪稱最有效率的運動。有的老人在練過太極拳後,走路不摔倒了,因為身體平衡比以前有提高。


我練拳不算刻苦,起初同學多時,被氛圍帶動,每天5點半起床,後來人少了些,有點懶,早晨6點半起床練拳,上午在村裡走走看看、喝茶、洗衣服,下午上課,晚上散步、看書、交流。一個月的時間,沒有帶電腦,手機也是諾基亞1050,手機自帶的收音機、手電筒功能統統派上用場,讀了三本書——《迦陵說詞講稿》、《直布羅陀水手》、《流血的仕途》,前兩本略悶,當初就是空間有限,看它們耐讀,所以帶上。


商鋪

陳家溝的物價非常好,(尤其是當你知道某家小賣部老闆就是當年某頂尖高人孫子時)和超市價格基本無異。


而且商鋪實在,都往低價賣,賣不上價,價錢透明。強烈建議花點銀子,買點太極服、太極鞋等。

由於陳家溝3月到10月期間有大量的比賽、培訓班,太極拳客流量大,商行都是直接從廠家訂貨。


在外地居住,還有兩件事要注意,一是防蚊蟲,我在三伏天學拳,雖然有空調,但是蚊子挺煩,18元買包電蚊香(送加熱器),輕鬆搞定。二,注意防沙眼,村裡有賣紅霉素軟膏,最好自帶氧氟沙星眼液。


風景

當初拍《少林寺》時,本來也打算拍陳家溝故事,後因換導演此事作罷。

少林寺有山有寺,陳家溝雖處黃河附近,周圍景點不少,但均在50公里外。

溝里有眾多學校、拳館,規模大點的,有陳小旺、陳炳、王戰軍三家的學校(皆大架),可以參觀下。


附上:一些相關資料。

伯祥宗師訪談 陳式太極拳小架 陳伯祥 (帥)

伯祥宗師小架一二三層 陳伯祥 陳氏小架太極拳

春生師黃河邊小架一路 陳式太極拳小架一路.陳春生黃河邊演練 (瀟洒)

伯祥品如瘦菊綻清香 品如瘦菊綻清香

南方周末 陳家溝習武記 http://www.southcn.com/weekend/culture/200611160157.htm(2006年11月16日)
南方周末 陳氏小架,靜悄悄傳承 南方周末 - 陳氏小架,靜悄悄傳承 (2013年9月6日)


其實太極拳只有一個拳架。練拳的多了,就改來改去的。

基本上有恆這一支的練法就叫小架,陳長興傳下來的被稱為大架。有本傳清萍這一支趙堡拉過去說是算他們那一個流派的,什麼趙堡、和式、領落、騰挪、震顫、忽雷、忽靈.....什麼三搗碓,三大對。拿過來拳譜一看,懶扎衣(攬雀尾)、單鞭(丹變)....就定死從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里來的同一個架子。指導思想變了,同樣的動作可以是太祖長拳、少林拳、也可以是太極拳,就看老師有沒有練明白了。

陳有本、陳有恆還有一個兄弟陳有孚,犯案離鄉,改名換姓成了郭永福,成了纏絲通背拳的代表人物。拿過來拳譜...拳經總決和陳王庭傳下來的一樣,上來還是懶扎衣、單鞭....

別的太極拳黑陳氏拳,陳氏小架黑陳氏大架,陳氏大架此時的心裡是....一門心思傳拳,歷史上楊露禪什麼的不說了,現在王戰軍、陳炳、陳自強.....都成了頂樑柱,那些黑陳氏的、吹牛皮的,有什麼對抗性比賽的成績?大家連名字都叫不上來....只能靠故事和傳說來撐門面。

拳只有練好了才是真的,自有歷史和賽場來檢驗。練拳的前輩懂行的都不傻,沒有說好拳不爭著學、爭著練的。也不會有好拳自己偷著練,不傳給兒子、徒弟的。看看歷史上有名的太極拳大師練的是什麼拳就基本能判斷,什麼拳是好拳了。還用得著饒舌?!

田金龍博士還不是憑培養的弟子們在對抗擂台上的出色成績成了邯鄲太極文化學院的院長,難道是靠黑?靠吹?

願後之學者,弗惟外之是鶩,而為內之是求。欲進精純,期日可待。要之拳式細目,非取形似,必求意合。

陳鑫說,一法萬殊,萬殊一法。

佛陀說,即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找個好老師吧。什麼架、什麼拳都行,只要老師明白就行。祝各位好運。


列個提綱
引子:軍旅武術和陳氏武藝
起因:陳氏武藝和太極拳
分歧:陳長興和陳鑫
遺留:武術與太極
現狀:大駕在朝,小架在野


顯然這是自問自答的題目。既然被邀請了,簡單一說,大架表演,小架實戰。練功另有功法無非如此。


本來早就看到這個話題了,當時也沒想答,對於這些爭論太多,挺沒意思的。但看到好多答案都不怎麼靠譜...所以寫一個自認比較靠譜的答案供大家參考,如有不對還請賜教。

--------------------------------------------------分割線-----------------------------------------------------

1.大小架的分界

恐分門別戶,失我真傳,所以課讀餘暇,極力顯微闡幽,纖悉畢陳,自光緒戊申以至民國己末,十有二年,其書始成。-----陳鑫(陳氏太極拳圖說,自序)

註:該書所載招式名稱與現陳氏小架相同。

套用別的題主一張圖。但是,請注意這張圖是有問題的。

問題在哪裡?就在長興傳楊露禪這一段。陳長興傳楊露禪是不假,但是傳的是小架而不是大架。

當年陳立清為求證此事,親自拜訪楊露禪後裔楊振鐸,問當初楊露禪跟陳長興學的是大架拳還是小架拳,楊振鐸答:小圈拳(即小架) 引用自 陳氏"大架"與"小架"到底是怎麼回事?

之後陳長興為了讓陳耕耘「儘快上功夫出外護鏢」與陳有本一同研究,將招式放大,創了大架,即如今的老架。(注意,現在市面上的老架和之前的大架是不同的,現在的架勢更趨向於養生,至於功效則不得而知

從這裡看,大架能在前期快速的上功夫,但大家不要忘了,陳氏拳的名手都出自小架。想知道詳情的可以去找陳氏族譜來看。在這裡就不贅述了。

另外在陳溝有一個有趣的稱謂,大架又叫馬棚架,小架又叫書房架。而且,在以前,大架小架叫大圈小圈。 至於新架,創於大架之後,不贅述。

2.小架黑大架?

別開玩笑了,這是初學者才喜歡的口角之爭,現在很明顯的,小架式微,怎麼會去以卵擊石抨擊大架?小架的態度很明確,(與大架)一致對外,默默發展,用事實說話。 @獨孤逸風

3.太極拳的由來

太極拳不知仿自何人,自陳氏遷溫帶下就有太極拳。後功此藝者,代不乏人。如明之奏廷,清之敬柏,季甡好手不可勝數。後有趙堡邢西懷,張宗禹,又後陳清平,牛發虎皆稱名手。陳必顯不摸原有,謂學於蔣氏大為背謬。----摘自 陳鑫 辨拳論

也有人說是陳奏廷仿紀效新書再與家傳一百零八式長拳等結合而創(不可考)。

4.小架現在的分支

小架大概分三支

其一,西安陳金鰲(已故)所傳一支,活動範圍大概在西安。

其二,陳溝陳伯祥所傳一支,活動範圍在全國的各局部地區,有擴散之趨勢。

其三,陳沛菊所傳一支,活動範圍在鄭州一帶,至於其他地方暫不太清楚。

5.實例等等,不想舉了。學者自有分辨。

關注公眾號,了解小架太極拳


小架與大架對舉,正如本來沒有繁體字,與簡體字對言而已。

「守中用中」,到位即止,重內不重外,故曰書房架。

架為形,「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拳者權也,明理為本。「架」乃形而下之術,惟變所適。

術可進乎道。《老子》所言:「見小曰明」,使由外而內,進可「復歸於無」。

更多探討,歡迎關注公眾號:育龍書房


我是練小架的,陳金鰲一脈


我發現練陳拳的人,特別迷信架子,什麼這套架,那套架,還說什麼功夫架,未必還有非功夫架。

練拳還得看人,有些人架子是嫡傳,功夫沒有,架子一堆的毛病。

有功夫的人,練的架子才是好架子。


練完大架掌握動作身法要領後,再練小架,會更快的長內功。小架才能練出纏絲勁兒,當然前提是有大架打好的基礎。練功是講次第的,不是哪個好哪個不好,是修煉的順序和側重點不同。


小架是最貼近傳統陳式拳的,小架不出門,大架不出村,足見小架拳還是很隱秘的


其實,大架,小架本就是一回事,如今各自非要爭出個高低來,無非是想說自己練的是最正宗、最好的,這種想法實在可笑膚淺,也失去了太極拳意的根本。小架為文,大架為武。但拳意都是一樣的。


小架不出門,在祖輩時期都是只傳品德各方面都尚優的人,,鄭州也有學習正宗陳氏太極拳小架的會館啊。地址在:黃河路經八路經津大廈8樓52號。我就是在這裡學習的,很不錯喲。

聯繫電話是0371 -55081800
微信也可以了解一些東西啊
微信公眾平台 縱橫太極


小架是陳家家傳的一套套路,節奏緊密,架子低,打法精妙,看馬虹打的就是


推薦閱讀:

歐陽鋒的武道哲學是什麼?如何評價?
如果把日本古代劍客放到中國古代,會是什麼水平?
《箭士柳白猿》中匡一民抖給徒弟看的槍花,有什麼說法?

TAG:武術 | 太極拳 | 內家拳 | 中國武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