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杉本博司的海景(seascapes)到底牛在哪裡?

杉本博司的海景系列大部分的構圖其實都是幾乎一樣的,都是從中間分開,上白下黑,為什麼大家都覺得他很牛?


杉本博司 Hiroshi Sugimoto- Visions in my Mind—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

先看看上面這個視頻吧,比較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杉本博司 (Sugimoto Hiroshi)的攝影。

回到題主的問題:杉本博司的海景為什麼這麼牛?

根據杉本博司自己介紹,海景系列最早起於1980年他居住在紐約時期的一次思考:


「今人看到的一切是否與史前人類一樣?」


秉承著這個想法,杉本最早想到的拍攝對象是日本的富士山和那智瀑布,而當他為了準備拍攝而登上富士山頂的時候,他發現實際上千百萬年以來山巒和河流的變化實際上是非常巨大的。而唯一沒有變化的,就只有大海。

所以他以古代大海為目標,開始了他最著名的代表作Seascape(海景)系列的創作。

North Atlantic Ocean, Cape Breton, 1996

如你所見,幾乎所有的海景系列作品都是「千篇一律」的,構圖極度簡潔:只有大海、天空和分界線,只有黑白灰,以及明膠鹵化銀在相紙上形成的質感,但是細細看去每張照片都絕不枯燥重複,而是在寧靜之中蘊含千變萬化的勢能和一種東方的禪意視角:千百萬年前的史前人類跟我們看到的一樣,而時間的流逝並沒有能夠改變海景。這種虛無的美與日本禪宗追求的「虛靜空靈」不謀而合。


在拍攝海景的時候,杉本都將相機的焦點設在無限遠,然後採用長時間曝光法進行拍攝。對此,他這樣解釋:「沒有快門裝置的人類之眼,必定只能夠適應長時間曝光。從落地的那一刻起,到臨終躺在床上閉眼那刻止,人類眼睛的曝光時間就只有這一次。」

Liguiran Sea, Saviore, 1993

這裡我想推薦一張杉本在1993年拍攝的「海景」,這張海與其他的海都不一樣。這是唯一一張不是海天從畫面正中間分開的作品,作品名叫Tyrrhenian Sea, Mount Polo 1993 (第勒尼安海,波羅山,1993)。

Tyrrhenian Sea, Mount Polo, 1993

這張作品值得一提,是因為這張作品和其他的「一分為二型」的海景不同。從這張作品,我們就可以明白杉本拍攝這個系列的作品的美學傳承:色域繪畫。


簡單的介紹一下:色域繪畫是通過色塊來承載藝術家想要表達的信息然後讓觀者陷入沉思的一種藝術(基本上就是藝術家畫出色塊(色域),然後把更多思考的空間交給觀眾)。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Mark Rothko(馬克羅斯克)。看看下面這張畫,是不是覺得跟Seascapes有異曲同工之妙。

No.14, San Francisco, 1960 by Marko Rothko

了解了海景系列的美學起源,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的展覽的陳設布置(installation)和其他的色域繪畫藝術家很類似: 首先畫面較大,至少是1米以上見方的尺寸,其次都不裝玻璃便於觀眾可以近距離的觀看作品的細節,最後就是畫廊陳設環境一般都比較幽暗。

2012年在美國舉辦的羅斯科和杉本博司的聯展的陳設

觀展提醒:觀看杉本博司的展覽最好的環境是在寧靜無人的環境,在幽暗的展廳,靜靜的在照片前停留一會兒。(可惜目前為止杉本博司在中國就只有2012年在北京佩斯畫廊辦過一次展覽,那次太多粉絲蜂擁而至。)

在美國某畫廊展出杉本博司海景系列時的陳設

現在, 讓我們好好看看這些讓人沉浸在其中的海景吧。

Caribbean Sea, Jamaica, 1980

Bay of Sagami, Atami, 1997

Ligurian Sea, Saviore, 1993

一位朋友這樣跟我說到:「每當夜深人靜一人獨自相處時候,我總喜歡泡上一壺茶,關掉不必要的燈,靜靜的觀看杉本博司的海,覺得整個人得到了全身心的休息。」


我是杉本博司的死忠粉,希望有喜歡杉本博司的朋友加我和我交流。


並不是簡單的平面藝術,是時間藝術。
杉本博司對他自己作品背後的意義有充分和紮實個人理解,能給出這樣做的意義和理由。
這個世界上會構圖造型的泛泛之輩太多,出來的東西乍看有視覺衝擊力,美,但是耐不住,空乏。好比文章言之無物。
我是因為海這套圖集愛上杉本博司的。我曾經仔細想過,我喜歡這套圖的原因,但沒有完全想明白。後來讀到杉本博司的《直到長出青苔》之後,明白了。至少我個人是能夠感受到這組圖集里時間和海的關係,安靜沉緩而不見始終。他的作品總在含括時間。
我們的根性里缺少靜以及共同記憶。在這幅作品裡我能感受到這兩者。
懷有衝動和直覺產出好作品的是天才。真正明白自己作品感染力所在的是大師。
很微妙的是,杉本博司作品從產生之初他就明白他為何要這樣去創作。
我並不認為這是設計(可能我個人認為設計這個詞更具有商業和預謀的味道),而是把文化和精神的核心引入整個創作過程中。
虛焦和延時攝影,我們知道使用他們會得到某種畫面效果而去使用。可能它們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可供挑選的工具,但我認為杉本博司將他們視為一種對於空間和時間的收納尺度。
至此,我不喜歡神話任何一位,我所說是我想,措辭也盡量讓所說更易於他人了解我的拙見。
以上是我想說的。身為創作行業的學生,近來強烈的感受到真正要做出有意義的作品是多麼困難,更能清楚認知要明白自己每一步創作的背後含義是多麼不易。杉本博司龐大的知識量和理解運用的能力是令我崇敬的。


據說杉本博司的海景巨福銀鹽作品,大海的灰階梯度非常豐富,觀看者移動距離觀看可以感受到灰階不斷的變化,讓人產生好奇怪和共鳴感,杉本博司也就可以講些哲學上的故事聽了,攝影哲學家就這樣誕生了.杉本博司的作品沒有到過中國,至今沒有親眼見到。


推薦閱讀:

杉本博司的作品令人嘆服之處何在?
杉本博司 5 月 11 日在北京演講講了什麼?

TAG:杉本博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