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哆啦A夢》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除了夢想,善良等表面的,它深層次的意義?作為一部全年齡的漫畫,它能告訴成年人什麼?


本來打算放下這個答案的,但是被@小老虎 @之後我又反思了一下,確實這篇答案有些顛倒主次,大概過於重視「深層次的意義」了吧。儘管我在答案最後提到了「有趣」這件事,但這已經和整篇答案的基調格格不入了。所以我希望大家在看原答案之前先明確以下幾點:

  1. 《哆啦A夢》帶給成人的最主要的東西,不是多麼深刻的思想,而是一顆對世界充滿好奇與幻想的心,一雙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有趣與不可思議的眼睛。
  2. 《哆啦A夢》並不只有童趣,只是其中面向成人的思想滲透得比較少,藏得比較深,而且常常屬於副產品。看《哆啦A夢》,可以不去挖掘這些思想,但它們的存在是確鑿的。
  3. 《哆啦A夢》的反戰、環保思想面向兒童,但不限於兒童。作為成年人,這些思想仍然是對我們有價值的。
  4. 這篇答案沒有想過要對《哆啦A夢》過度解讀,也並非被應試思維所累,只是希望帶領大家換個角度看待《哆啦A夢》。

以下是原答案:

謝邀。很少看到這種高質量的問題!這個答案一定好好寫。

長答預警,多圖預警。

《哆啦A夢》是一部面向小學生的作品,這一點應該是很明確的。所以對於成年人來說,它就是童年回憶的載體。全答案完。

怎麼可能這麼簡單!我最近在做一項工作, 就是查看「哆啦A夢」話題下的所有答案,將其中不為人知的好答案呈現給大家。在瀏覽的過程中,我注意到許多人不斷提到「子供向」這個詞。「《哆啦A夢》是給孩子看的,你不能用成人的思維來評判它……」這之類的回答不勝枚舉。
可是,但凡是對《哆啦A夢》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不會認同這一觀點。至於理由,請看——

首先,我們來看看藤子本人對《哆啦A夢》的受眾如何定義:

我創作動畫原作《哆啦A夢大長篇》的時候,心中抱著的想法是要讓幼兒到小學生等眾多觀眾都能夠樂在其中。……換個說法,就是不可以放下幼兒觀眾不顧

感覺到這句話的微妙了嗎?
藤子寫下這句話的時間是1996年7月5日,距離他逝世只有兩個月的時間。考慮到《哆啦A夢》與《哆啦A夢大長篇》的統一性,我們基本可以把這當作藤子對1980年後整部作品的總結。

更重要的是,從《哆啦A夢》的內容來看,其中的部分情節遠遠超出了小學生的認知。《哆啦A夢》不僅是一部全年齡向的漫畫,而且是能讓成人有所感悟的漫畫。


正式回答題主的問題:《哆啦A夢》到底想告訴我們(成人)什麼?

我們先來看幾個故事吧:

短篇 第16卷 《爸爸也撒嬌》

半夜,大雄的爸爸喝得爛醉如泥,回到了家。

一向和藹的爸爸,此時突然抖起了所謂「一家之主」的威風。

為了讓任性的爸爸受到管束,兩人帶著爸爸回到過去,找到了奶奶。

一見到本已不在的母親,大助好像變成了孩子一樣,向母親哭訴自己受到的委屈……

作為孩子,我們只需理解哆啦A夢說的話:

但當我們用成人的眼光仔細分析,我們應該能看出,野比大助到底是個怎樣的形象:
他,一個公司的小職員,承受著一家人生活的壓力,不得不辛苦工作。身處職場,他又不得不低聲下氣,忍受不公正的待遇。當這種壓抑難以排解之時,他便選擇了借酒澆愁。他酒後大擺架子,大喊「我是最偉大的」,為什麼?因為他在現實中太渺小,地位太低下了,他要用這種方式掩飾自己的脆弱與苦悶。是啊,身為「一家之主」,所有的壓力都得他來承擔,他多麼「偉大」啊!
而母親一出現,他的心理防線徹底崩潰。這,就是此時此刻他需要的東西——依靠。大助是幸運的,他還能見到自己的母親來排解壓力。而對於更多與大助一樣的普通人來說,他們的依靠或許只存在於心中。
這就是《哆啦A夢》,為我們講述小人物心理的壓抑和對依靠的渴望。

短篇 第33卷 《哈雷的尾巴》
故事發生在1910年。哈雷彗星經過地球這件事,在不明真相的群眾中引起了恐慌。

或許我們現在看來很可笑,但在當時,這是一件生死攸關的大事。

大雄的曾祖父,大雄吉,想到可以用輪胎儲存氣體。

然而……

哆啦A夢和大雄將游泳圈偷偷送給大雄吉,這件事才圓滿結束。

這一話容量很大,不僅讓我們看到過去人們的愚昧,更讓我們看到,在生與死之間,人們到底經歷著怎樣的痛苦。是的,哈雷彗星沒有給人們帶來任何傷害。可是,如果傳言是真的呢?如果真的有那麼幾分鐘地球上的空氣消失了?真是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一部分人,為了能生存下去而拼盡全力,卻無能為力;有些人,為了能生存下去而損人利己,高枕無憂。難道這個世界上只有富人有生活的權利嗎?

短篇 第42卷 《男女互換的故事》
這是從我另一個答案中搬運並刪減的一部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藤子對教育也有自己的見解。

preview

「女孩子爬樹,像什麼話!」

?一舉一動都不能馬虎。
??
可見,靜香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十分嚴格的。縱觀整部作品,我們發現靜香不僅成績要優異,而且儀態、生活規律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視。這是一種精英教育,也是一種淑女教育。
——至少,靜香的母親是這樣想的。
靜香基本上能達到家長的要求。其實,她自己也很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因此,靜香呈現給我們的模樣,幾乎總是溫文爾雅,清新脫俗的。
然而,靜香真的從內心接受了這種教育嗎?

(上圖是和大雄交換身體後的靜香)
相比被這樣約束,靜香更希望能自在地玩耍。
??
很明顯,作為孩子,靜香其實並不願受到各種各樣的拘束。她充滿活力,充滿好奇,她不想因為所謂的「淑女」形象而放棄和夥伴們自由玩耍的機會,也不想因為所謂的「優秀」而磨滅自己的天性。(靜香自己,大概沒有想這麼多)一旦避開了他人的目光,靜香便會釋放自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我覺得靜香和大雄這一群男生玩並不奇怪——只有在男生群體,而非女生群體里,靜香才能找到歸屬感。
這種矛盾,完全可以從靜香身上放大到整個社會——這所謂的「淑女教育」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同樣是孩子,具有同樣的天性,為什麼女孩子爬樹就不像話?為什麼女孩子吃烤紅薯就有損形象?藤子讓我們看見靜香這個「小淑女」的內心世界,也讓我們看見當時社會對這些孩子天性的扼殺。

完整版本:如何客觀評價《哆啦A夢》中源靜香這一人物形象? - Shi mmer 的回答 - 知乎中的第4部分

短篇 第3卷 《白百合般的女孩》
這是一篇反映日本戰時學童疏開政策的漫畫。
1944年,為了使兒童免於美軍空襲的危險,日本政府將大批城市裡的孩子送到鄉下進行保護。然而由於沒有充足的食物,孩子們不能上學,只能一邊接受著軍國教育,一邊幫忙砍柴、種地。儘管如此,孩子們每餐的食物,也不過是一碗地瓜湯。衛生也成了一個問題,為了方便,男生一般全部會剃成光頭。極端一點的例子里,女生也是。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由於郵政系統的癱瘓,孩子們與城市幾乎失去了聯絡。孩子們整天聽到各種傳言,如日本戰敗,誰家的父母被炸死了……
戰爭結束對於他們也並不是解脫。將近4萬的疏開兒童成為孤兒,其中超過一般的人成為流浪兒。

你現在能夠理解大助為什麼想要投河自盡了嗎?
所以,大雄(白百合女孩)的出現對他的價值不言而喻。無論ta的形象究竟如何,ta在他的心目中永遠是美麗的。
藤子不僅表現了戰爭中孩子所承受的痛苦,軍國主義的狂熱思想,而且還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孩子不接受教育,日本的未來將是什麼樣子?

而大長篇更是常常有著深刻的隱喻。

大長篇 《大雄的海底鬼岩城》

這是兩個海底聯邦的故事。「那就像你們陸地世界的核彈」,不不不,那就是陸地世界的核彈。

核武器不僅沒有實現侵略他國的目的,反而使自己遭受了滅亡。

「波塞冬」的設定,是這篇大長篇主題的核心。亞特蘭蒂斯人死亡殆盡,但他們留下的,是全世界的恐懼。

戰爭帶給人類的,不僅僅是毀滅,更是永遠無法抹平的傷痕,是永遠無法消除的恐懼。亞特蘭蒂斯人的野心、冷血、愚蠢,濃縮在他們遺留下來的波塞冬系統和鐵騎隊中,時刻警醒著人們,這就是戰爭,這就是核武器。

大長篇 《大雄與鐵人兵團》

這不是在重演人類的歷史,這就是人類的歷史。
想一想,是哪些國家一直高喊著自由、平等的口號,卻對其他國家的人們不管不顧?
有點政治諷刺意味啊。
所謂的「自由、平等」,不應該是一部分人的自由、平等,而應該是全體人類的自由、平等。

而其中最引人深思的,則是這樣一段話——

為什麼不平等的現象在現實中依然泛濫?藤子一針見血地指出,就是我們心中的「競爭本能」。因為我們總想去超越他人,不僅僅是在能力上,而且是在權利上。人類表面上希望人人平等,其實只是希望自己的一部分人能平等地統治另一部分人。

大長篇 《大雄的創世紀日記》
這一部大長篇,是我認為最適合成人閱讀的大長篇。藤子本人也承認,創作這部大長篇時沒有充分考慮幼兒的認知水平。答案開頭的那段話,正是針對這部大長篇的。
這部大長篇容量非常大,短短190頁里,它講述了許多具有現實意義的故事,並且將歷史與科幻完美地融合起來。對於孩子來說,應該從中能汲取到很多科學、歷史知識。而對於成人來說,我們應該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蒙昧時代宗教對人的殘殺。

封建統治中官吏對百姓的壓迫。

歷史的虛偽。

我非常喜歡這句話:「我不記得我有拜託過他們啊!」一語點破宗教及宗教戰爭的虛偽性。以神的名義戰鬥,其實目的還是人類世界的尊榮。

人類對權力的渴望。

創造這個地球的,原來是一個孩子;影響整個地球進程的,原來是這個孩子的惡作劇……
那我們的地球呢?

關於環保、反戰的內容,下面的答案寫的很詳細,我就不重複了。
喜羊羊也有很多道具,為什麼只有哆啦A夢成為經典? - 悲劇刺蝟的回答 - 知乎


《哆啦A夢》的內涵,當然不止於此。上面我只截取了幾個片段,大家應該能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自己的思考了。
總結起來,《哆啦A夢》對成人的意義在於:

  1. 對當今社會人類生活狀態的表現
  2. 對某些歷史、社會現象的批判
  3. 對教育問題的反思
  4. 對人性弱點的挖掘
  5. 對反戰、環保等主題的再表現

當然,儘管《哆啦A夢》中能體現出這樣那樣的思想,它主要面向的還是兒童。藤子主要面向成人的漫畫,是《異色短篇集》,那裡面體現的思想,比《哆啦A夢》更深刻,更露骨,更反叛。讀《哆啦A夢》,我們還是要懷揣著童心,才能領略到其中真正的精髓——

有趣。

參考資料
藤子·F·不二雄《哆啦A夢》第3、16、33、42卷
藤子·F·不二雄《哆啦A夢大長篇》第4、7、15卷
櫻雪丸《貓眼看日本》

更新歷史
2.2 13:53 改進格式,增加「參考資料」
2.2 15:27 增加關於靜香的教育問題
2.3 12:44 細節改進
2.4 21:58 增加前言


先說一下:如果有朋友想答,但說不上來,不妨看一下我的思路,可能會有一些幫助。(讓問題解答起來簡單一點)
快開學了,本來打算在寫完《漫畫購買建議》就停筆的。我現在在返校的高速公路上,冒著暈車的風險寫一段吧。(為什麼我每次寫答案都在異常狀態……)
以下回答全憑記憶。

看了不少哆啦A夢,私以為自己勉強可以答一下這道問題吧。這道問題看起來很大,畢竟《哆啦A夢》的體量在日漫中也是能排到TOP榜上的,所以我第一次看到這道題的時候也很蒙。(原作1300餘篇短篇漫畫、17本原作大長篇動畫、1984集大山版動畫、36+1部劇場版、目前470集的水田版動畫。再加上不計其數的、後人畫的官方漫畫和同人作品……)

其實吧,把《哆啦A夢》拆開看,問題就明了很多。
而我想這個問題想問的範圍是我們平時接觸並熱愛的,包括原作漫畫和動畫。

把漫畫拆開,拆成短篇和長篇。
把短篇拆開,拆成日常和特別。
把動畫拆開,拆成大山和水田。

由於幻之版動畫和原作有太大出入,這裡不提。
(解釋:大山版是指大山羨代配哆啦A夢的哆啦A夢動畫,這一版本也是大多數知友小時候看的版本。可聲優是會老的,在2005年哆啦A夢TV動畫停了一年,就是為了聲優換代。05年沒有劇場版動畫也是出於這個原因。05年後到現在,日本放送的動畫就是水田版動畫了。)

一、把漫畫拆開之後。
日常漫畫中,部分主要人物的形象是這樣的。
大雄——持續性成績差勁,間歇性人品降低,日常性道具搞事……
胖虎——妹妹是誰都不能觸犯的小心肝、你的東西就是我的東西、不聽話就打,日常性拳頭搞事……
小夫——日常性炫耀、日常性欺負人、日常性奉承、日常性拿嘴搞事……
靜香——很仗義,受到侵犯直接把對方打殘。

到了長篇咧?
大雄——到了大長篇說話很有英雄,膽子一點都不小,人品加到滿。(這點在《哆啦A夢深入導覽》中還有吐槽呢。)
胖虎——仗義,偶爾搞事。
小夫——還是膽小,偶爾和胖虎一起搞事。
靜香——英雄級人物,劇情關鍵性數一數二的人物。

以上內容大多可以在15年的劇場版《大雄的宇宙英雄記》中看到。雖然這部劇場版在粉絲圈中惡評如潮,因為沒啥深度……沒啥感人的橋段……但正因為它沒有亮點,它就成了最符合《哆啦A夢》劇場版的基礎公式的作品。

長篇也有諷刺的情節,比如
《宇宙小戰爭》中,小星球的廢墟場景上的領導人畫像(內置攝像頭),說的就是地球上的某處……放心,講的不是我國……

總結:為了故事性和討好觀眾,長篇里的主角形象里,劣性去掉了,孩子們的純善突出了。原作中諷刺性和警示性比較強。海底鬼岩城中對核武器的擔憂、大雄的恐龍和日本誕生分別代表了對成人世界為了金錢和權力的瘋狂追求……
但藤子的後生畫的長篇,就沒這麼深了。之前是諷刺少了,情感刻畫補上。現在也差不多。

二、把短篇拆開之後。
1.哆啦A夢的日常短篇

哆啦A夢的日常短篇講的場景是這樣的:
(1)大雄被欺負——孩子群中的欺凌和抱團現象。
(2)大雄成績差——差生的生活狀態。
(3)大雄和靜香——懵懂的情愫。
(4)大雄的作死、胖虎小夫被報復——不作死就不會死、惡人有惡報。
(5)大雄家經濟——日本普通家庭的經濟狀況。

日常短篇里告訴你的"人生經驗"不多,不過也有,比如這篇文章里的TOP3。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009326?utm_source=com.miui.notesutm_medium=social


總結:日常短篇漫畫告訴你的是日本社會的現狀。好在它有小孩的濾鏡,所以社會的黑色被過濾、社會的灰色被沖淡。所以看著不會很可怕。


2.哆啦A夢的特別短篇
一般來講,《45卷》每卷都會有至少一個特別的故事,這些故事會對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美好的感情進行細膩的描寫。
日漫里能將一種感情講好的作品,就可以被認為是經典了,比如《未聞花名》。而《哆啦A夢》的可怕之處在於,這部作品的特別篇,描寫了相當多的感情,而且幾乎每一次都能讓人心底微微一笑或者眼角悄悄一濕。

舉個例子:
《大雄的結婚前夜》——父女情。
《雪山羅曼史》——友情和愛情。
《奶奶的回憶》——幼兒和奶奶之間的親情。
《哆啦A夢回來了》——友情。
《再見了苗苗》——人與自然
《大象與叔叔》——人與動物。
等等等等……

總結:哆啦A夢漫畫的特別短篇著重講的是感情,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人與自然的感情,等等。


暈車,我要吐了……等等
先把圖貼出來。

好受點了……繼續寫吧。

三、把動畫拆開之後。
《哆啦A夢》已經陪伴了幾代人了。
漫畫的經典篇目,都被翻拍成大山版動畫了。如果不做翻新,那就難免讓人感到可惜。所以水田版動畫是一邊翻新一邊原創的。

可既然是翻新,那劇情應該差不多啊,為什麼要分開看呢?
因為以前的一些東西由於政治敏感不能直接播。這也就導致水田新番在影射上做得越來越少,重心轉向煽情。
我又要提那個我說過很多次的動畫了——《大象與叔叔》。
漫畫里說:""

暈車,吐了……等我恢復……

漫畫里說:

大山版動畫說:

然後日本軍官就臉色通紅,暴跳如雷,要砍他們。

可是水田版動畫里就沒有這兩句話。
這一則故事的核心情節被刪除了。
那個日本軍官看上去外表比以前更好了。
那個日本軍官表現出的是憂國憂民的感情。
那個日本軍官表現出這種感情後,哆啦A夢把縮小燈拿出來,把大象放進道具郵筒,寄走了。

然後事情就這麼完美解決了!
這就是根本上的不同。和日本教科書里一樣,這些罪人的形象被!美!化!了!
看了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那些關於日本老太婆的描寫,我覺得那些侵略者是可悲的棋子、可惡的瘋子,對我們中國人來說是這樣,對全世界渴望和平的人們來說亦是如此。
藤本弘創作了《大象與叔叔》,給看到這部漫畫或者這集動畫的孩子提了個醒:不能忘記這些人的嘴臉。
可到了重製的新番里,事情變了。那些醜惡的人、那些橫行霸道的軍國主義者,搖身一變,成了警察一樣的人。
他們不是警察叔叔,他們是惡魔!
我不能接受。
這是原作的不尊,更是對歷史的不重。

後來我把這段話寫到了一篇文章里。https://zhuanlan.zhihu.com/p/25032650?utm_source=com.miui.notesutm_medium=social

話說回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不同?
大山版動畫1979年開播,2005年停止。
水田版動畫2006年開始,至今仍在播出。
原作者藤本弘1996年末去世。
也就是說,大山版動畫大多是有原作者看著的,就算官方想造次,作者也不同意。(敢說話這一點也是我佩服藤子老師的原因之一。)
但是水田版動畫播出的時候,作者已經去世了。
水田版動畫有很多問題:敏感的話題被削弱,近年來的動畫很少有出彩的情節。這不免給了我一種《哆啦A夢》變成了搖錢樹的擔憂。

當然,後人的作品也是有不錯的。
比如,翻新的劇場版,《新鐵人兵團》中對機器人與博愛的進一步描述,《新魔界》和《新日本誕生》加入的對母子情的刻畫,都很好哇。
原創的動畫也有好的,比如《貓狗時空傳》里穿越時空的友情,《機器人王國》里複雜的感情……
甚至有一些感情都不容易歸類。


好不好,關鍵看誠意。
就這樣吧……狀態太差了。

晚上用電腦編輯了一下,感覺看上去更舒服了一些。


多圖預警
看到這個問題,論文都不碼了,先回答了再說
按照慣例,開頭擺明態度:《哆啦A夢》真正能傳遞給成人的,是我們很難再尋回的那份童真和簡單的快樂。想要大徹大悟,看《異色短篇集》,《異色》才是藤本弘先生畢生創作的巔峰,留給成人的作品。《哆啦A夢》是面向全年齡段的,這一點不假,但是真的要讓成人從它之中「悟」到些什麼,還是很困難的。在畫這部作品時,藤子老師關注的對象主要還是孩子們。所以他在這部作品中灌注的道理也較為淺顯,如保護環境、反對戰爭、重視友情等等,這一點在《哆啦A夢》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 Shi mmer 的回答 - 知乎、喜羊羊也有很多道具,為什麼只有哆啦A夢成為經典? - 動漫 - 知乎、如何評價新聞《警惕日本用哆啦A夢培養更多日本友人》? - 小老虎的回答 - 知乎中都有較為詳細的解答,有興趣的不妨仔細閱讀。藤本弘老師寓教於樂,在作品中無聲的潤澤著小讀者的心靈,這才是這部作品廣泛傳播、經久不衰的精髓所在。但是要注意,這些point都不是給成人看的,基本無法引起成年人的深思和回味。《異色短篇集》才是真正面向成人,向我們傳遞他對人生、對世界的深思和擔憂的,不僅其偏黑色的風格不適合孩子,其中深刻的哲理也是只有成人才能感悟的。有興趣的朋友也不妨好好欣賞一下這部曠世之作。
—————————————————對幾個回答的評價——————————————————目前最高票 @Shi mmer 的答案講得十分詳細,但實際上還是一些較為淺顯的,更多是面向孩子的一些道理罷了,作為藤子老師在寓教於樂的風格講解還是很合適的。 @燃燒的南瓜 的回答非常棒,但不太切題了,作為了解哆啦A夢,欣賞這部作品的順序很合適,我也很支持這種順序。原著短篇最先出現,最能看出藤子老師早期對這部作品的期望的改變。大長篇是藤本弘給孩子們的教誨的集中地。大山版有老師的監製可以一看,但是水田版已經十分糟糕,很多方面都已經脫離了原作的意思了(如雄靜間的關係、藤本弘老師對戰爭的看法等等)。 @御史大夫 的回答其實十分貼切,不知道為什麼支持者很少呢。
———————————————————以下正文————————————————————
與我以前的幾個回答有一定重複,不要介意啦~
1.豐富的想像,那個孩提時代曾幻想的世界。
你是否想像過在天空自由的翱翔?
有誰還記得第一次帶上竹蜻蜓時大雄的窘境?

《大雄與日本的誕生》中,小夥伴們甚至騎上了天馬和神龍

你又是否想像過回到恐龍時代,抓一隻恐龍做寵物?

還是說盡情的在海底珊瑚從中漫步?

又或是魔法的世界,揮揮法杖,作業就能完成?

航時機、竹蜻蜓、隨意門……一個個神奇的道具,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妙趣橫生的孩童世界,在這之中忘卻大人的煩惱,自由自在的享受著兒時的快樂。
2.時不時讓你會心一笑的片段
《大雄在白金迷宮》中悄悄溜走的媽媽,人物心理活動不用文字表述,卻生動的從表情中流露了出來讓人會心一笑。也許當了父母才能真正理解媽媽的心情吧

同篇,餓極了的胖虎和小夫,那齜牙咧嘴狼吞虎咽的表情是那麼的傳神有趣

順便祭出我收藏許久的動畫版表情包,其中一些如胖虎的表情是原著漫畫中就有的,簡直是童年噩夢

著名的「溫柔的目光」

春心萌動的某貓

童年噩夢系列

水田版新番的表情是我看下去的唯一動力啊。
當然除了表情,哆啦A夢的毒舌功夫和一些劇情的轉折也是我們快樂的重要來源,部分來自小哆啦的「毒舌」大全_機器貓吧_百度貼吧

當你從繁重的工作或者學習中脫離出來,抱著一本《哆啦A夢》漫畫書,舒舒服服的靠在沙發上,翻開久違了的泛黃的書本,看這裡面生動的畫面,搞怪的表情,輕鬆詼諧的敘事,回想著孩提時代的夢想,心中的煩惱便消失殆盡,身體也彷彿不覺那麼疲累。
兒時的奇妙幻想和循循善誘、長大後的會心一笑和徹底放鬆——你還想要從《哆啦A夢》裡面再得到些什麼呢?
———————————————————隨便講講————————————————————
最後,強烈推薦藤本弘老師的《異色短篇集》/《SF短篇集》。個人認為非少兒向世界漫畫史上,僅有手冢老師的《火鳥》能與其媲美。
藤子老師在這「有一點不可思議」的作品中,傾注了自己對社會,對世界,對人性畢生的理解。他就在日常的生活中,極盡黑暗諷刺之能事,將社會血淋淋地扒開外皮,將沉甸甸的重量直直的壓在你的心頭,久久不能卸下。看完作品,你彷彿有千言萬語想要表達,卻又發現一切的一切已盡在畫中。
少兒向的《哆啦A夢》,天馬行空的想像已是不易,又帶著為世界盡一份力量的夢想,在其中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們的諄諄教誨更是令人欽佩,也成就了廣泛流傳,經久不衰的名作。
而面相成年人的《異色短篇集》則將無法在少兒向作品中展露出的憂慮和思索留給了我們。這其他漫畫無法企及的深度,堪稱絕作。
世上,只有一位藤本弘
———————————————————夾帶私貨————————————————————
靜香會什麼嫁給大雄的現實解釋:現實生活中,像野比大雄這樣只是善良佔優的人會受女孩子歡迎嗎,這樣的實例多嗎? - 小老虎的回答 - 知乎
《哆啦A夢》長盛不衰,世界聞名的原因:如何評價新聞《警惕日本用哆啦A夢培養更多日本友人》? - 小老虎的回答 - 知乎
———————————————————完結留言————————————————————
我對《哆啦A夢》和藤本弘老師整體的理解幾乎已經全部包括在本回答和上面兩個回答中了,以後再回答「哆啦A夢」下面的問題應該只是一些和人物角色,劇情相關的了。


喜歡多啦A夢這種充滿想像的漫畫。

大雄是個普通人,他會耍酷虛榮懶惰,但本質不壞,我們也是。我們希望滿波折的生活中有一個如藍胖子一般的人,保護我們,替我們撫平了所有的恐懼。

我們都想當個孩子,安全簡單。但生活沒有藍胖子呀。那我們就看看多啦A夢咯,它會讓你放鬆,願意相信會有藍胖子,變得可愛起來。

動畫片一般起著教育的作用,但優秀的動畫片都是基於人性出發,它不會是道德綁架,而是潤物細無聲。我覺得多啦A夢也做到了。


1、從小是可以看到大的,成長是一個不斷進行自我補償的過程。

學習差、身體弱就有了那麼多超越現實而存在的神奇法寶。

大家很喜歡看這樣的故事,也是對自己現實生活里無奈悲哀的一種補償。


2、小時候喜歡的姑娘就是長大後一心一意要娶的那個人。

大雄娶到靜香的時候讓我感動的熱淚盈眶。

如果靜香嫁給了別人,我也會覺得是宿命。

因為大雄要人格魅力沒有人格魅力、要健壯體格沒有健壯體格……

將來很可能是掙不到錢沒有安全感的男孩子,家貧無賢妻。。。


3、成長是一個人孤獨的旅途。

你的哆啦A夢不會陪你到永遠,但回憶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柔的力量。

它教會你樂觀和勇敢,這才是我們一路跌跌撞撞的意義。


4、每個人都會在故事裡找到自己。

我不覺得我是靜香那樣的女神。

我覺得我是所有人快樂的意義,我是哆啦A夢啊。


現實里沒有叮噹貓會幫你,在你成長過程中,除了父母親人(甚至有些父母還做不到),沒有人會在你困難的時候給你救助。沒有人會在你傷心的時候給你慰藉,沒有人能在你繁忙的時候為你分擔。

更沒有靜香那樣的女孩靜靜守候你。你可能會被胖虎欺負的心智扭曲,舉刀報復。你可能被老師指責的放棄學業,去混社會,你也可能因為和父母鬧掰離家出走,人生如落入池塘的枯葉。

你獲取力量,贏得人們的尊重,會發現,你是可以替代的。人們欣賞的是你的價值,而不是你。如果有一天你失去力量,被人拋棄,沒有多少人願意救你一命。

這個悲傷的事實燃起的希望,並不足以熄滅普通人靜默的苦難。


馬親王寫過一篇影評《從[多啦A夢]看階級鬥爭的殘酷性》


看到大雄長大,多啦A夢回到他的年代
我突然覺得,
這部好長好長似乎永遠也不會完結的片子是有句號的。

就像我們年齡一年年增長,
夢想也沒了,
想像力也丟了,
也不相信有多啦A夢這種東西了。

就是在告訴我們,
時光不可追。
回不去。
你我,或者大雄,都不是小叮噹能穿越時光。


多啦a夢是我最喜歡的動畫片,多啦a夢也是我最喜歡的卡通人物,因為小時候的自己就像大雄一樣,笨笨的,傻傻的,夢想自己能像大雄一樣有一個多啦a夢陪著我長大,什麼問題都有多啦a夢幫我搞定,可能是懶孩子的一個夢想吧……


大雄和哆啦a夢的友誼吧
感動人的不是哆啦a夢能從口袋裡掏出許多小道具,而是無論發生了什麼都陪在大雄身邊


忘了很多,憑記憶講:1、有一篇是講末日傳言,傳言配上突然黑暗的天空讓大家都非常恐慌,結果其實只是北京飄來的霧霾,最終也沒有末日。
不知道大家曉不曉得千禧年和2012。
另外大家都很慌張的時候,出木杉卻很冷靜地告訴大家那只是北京的霧霾,並不是末日的預兆,但是沒人相信他…

2、記得有一篇就是所有小夥伴都對家裡人失望了,所以大家都要離家出走,憑記憶中,似乎是大雄總被家人歧視、靜香總是被媽媽管著、小夫總是想要錢買東西但被家人罵、胖虎也總是因為做錯事被媽媽打。
當時的感觸,那就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不管是好學生還是壞學生,不管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還有點很有意思,漫畫里似乎對孩子造成傷害的總是媽媽,我日後一想,難道作者跟我一樣有被老媽干爛的經歷?


除了童趣,什麼也沒有。
如果有……那才是強行解讀。


看了你的描述,我發現我是個膚淺的人


難道只有我小時候看動漫,純粹只看內容,不帶思考的嗎(尷尬臉)?學習已經很累了,看動漫只是感覺有趣,所以並沒有思考,對成人後的我並沒有啥影響(除了想嘗下銅鑼燒)。


雖然《哆啦A夢》受到正面肯定,但我個人必須表示反駁意見:

~社會問題觀點~

藤子F不二雄管反應人類劣根性還是社會弊端的批判,他真的是一點都不手軟,只不過就《哆啦A夢》的故事導向來看,人類的存亡議題往往看得比社會制度的壓迫還來的重要。

同樣是社會問題,我們可以從「攸關人類的存亡」(汙染、戰爭、資源浪費)和「現實社會的壓迫」(課業、霸凌、性別角色)可以作對照。

明明現實社會壓迫更常發生在我們生活之中,結果主角們並沒有擺脫課業和長輩樹立的框架,即使使用道具也未必能一輩子脫困。

在大長篇裡,時常以環保、反戰、反對科技的濫用為主題,故事中這些問題到最後都能夠解決,反觀面對現實社會的枷鎖卻無法做到這點,請問這是為什麼?

小花美穗的《孩子們的遊戲》雖然同樣是以小學生為主角,但對於社會上不堪入目的事也從沒有掩飾過,作者本身也肯定孩子反對社會的正面價值。

《孩子們的遊戲》雖然故事不是反思什麼人類文明劣根性的反思,但確確實實反映社會的不公不恥。

~大人跟小孩的隔閡太過平凡~

雖然說父母和老師不是不關心孩子們,只是跟哆啦A夢比起層次就差很多,更別說大長篇的冒險從來沒讓大人知道過。

(水田版跟舊版的差異有不少,所以不予評論)

舉例來說,主角們間有意外或麻煩,真正會出手相助的都是哆啦A夢本人,反觀大人們就很少做到這點,要不然就解決問題的方式相對片面許多。

分別說說大人本身的問題,首先是媽媽們,小夫媽常拿小夫去炫耀、靜香媽連芝麻小事都罵靜香、大雄媽是連對大雄遷怒都做了;

老師的話應該說他幾乎至在乎課業和上課規矩,無法擺脫「萬事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上,是十分典型的官僚;

爸爸們的情況很簡單,忙於上班工作根本沒太多時間陪小孩,算是戲份非常少的人物類型;

其實藤子的其他作品也有這樣的情況,不知道作者這麼做是完全基於他小時候的切身經歷,還是只是為了襯托哆啦A夢的用武之地呢?

我個人覺得,如果大人和小孩的隔閡要是再更大的話,那豈不是只會讓小孩子變得更依賴哆啦A夢嗎?

~故事到後期多樣性消失~

國民番動畫前期和後期的風格有很大的差異,其實也是滿常見的事。

《櫻桃小丸子》在一開始,人物的刻劃基本上都恰到好處,而新版角色變得模板化,例如永澤、小杉、小玉的爸爸就是例子,還有動不動就被罵"卑鄙"的藤木;

《名偵探柯南》也是在一開始,殺人的理由大多很有說服力,而後期殺人大多變得莫名其妙,就是所謂的「汪洋般的殺機、米粒大的理由」;

但我認為比起這兩部,大山版《哆啦A夢》其實不遑多讓,只要拿初期和中後期版本比較就看的出來(畫風明顯有差)。

初期設定無論是角色刻劃還是笑點,都拿捏的剛剛好,然而到中後期,性格瑕疵、報應和懲罰的橋段變的多到誇張的地步,甚至被冤枉都沒有還清白、一點小過失都搞得十惡不赦的橋段。

漫畫也有這樣的情況,只是大山版動畫變本加厲。新版的水田版和《伴我同行》在這方面淡化許多,製作組似乎是了解到這點,不想重蹈覆轍了。

總之我個人真的沒辦法接受大山版中後期很多地方,就連大長篇也是一樣。

~是非對錯觀念太制式,缺乏多元性~

作為兒童取向作品,對價值觀未開明的孩子傳達是非觀念本來是應該的...但是,任何事物絕對不可能都是非黑即白。

《哆啦A夢》的短篇時常強調「惡有惡報、善有善報」的觀念在,大長篇更強調發動戰爭和過度開發造成的嚴重惡果,藤子F不二雄提倡的就是這樣的正面價值。

除了基本的道德倫理和法律的觀念要孩子注意外,故事中時常對於人際、學習、情緒、興趣等做許多二分法的矯正態度。

主角沒把這些生活常規給做好,往往受到不成文的指正和處罰,並沒有獲得解脫和善待,相當可悲。水田版跟大山版比起沒那麼強烈,但本質還是擺脫不了這觀念。

總之幾句話來敘述的話,我們眼前看到的是彩色,而不是黑白的,什麼事都要黑白看待絕對會降低孩子的思考空間。

同性戀、動漫、電玩等個人嗜好,不管害人與否,都遭到社會莫名其妙的道德譴責,不就因為社會大眾將其認定是「錯」的嗎?

接受應試教育才叫「讀書」、接受大人的壓迫才叫「尊長」,這些被社會當成理所當然,不就因為社會大眾將其認定是「對」的嗎?

什麼事都刻意分對錯,結果造就歧視、強迫和不寬容。作為帶給小孩子想像力的作品,故事呈現出制式、封閉、不多元的思想,實在是令人扼腕。

~歐美兒童作品的多樣發展~

相較於亞洲國家讓《哆啦A夢》和《櫻桃小丸子》一再演下去,歐美國家反而讓兒童節目又更多樣的發展。

歐美從兒童文學發展以來,他們已經注意到孩子本身的個體意識、多元價值和反對權威和課業衡量孩子的重要性。

像《彼得潘》、《小王子》、《愛麗絲夢遊仙境》、《綠野仙蹤》等,就在探討孩子的自由意識和赤子之心的重要,而不是要小孩子背負什麼愛國尊長的大義。

另外羅爾德·達爾的作品就常藉由小孩批判大人,故事中小孩有權力反抗壓迫成年人不成文的權威,美國卡通《下課後》和《小孩大聯盟》也繼承這樣的故事主題。

同樣是兒童為主角的《花生漫畫》、《淘氣阿丹》和《娃娃看天下》雖然沒有科幻,但在探討人生價值和社會議題這方面也相當突出,同時對孩童的人格特質都給予尊重,不會有過度放大的情況。

另外值得提倡愚蠢的人大智若愚的「反智主義」也不少數,像是《德克斯特的實驗室》、《雞與牛》、《愛酷一族》跟《海綿寶寶》等等就是例子。

總其實不難發現,亞洲特別對環境的封閉保守和苦悶看得很理所當然,小孩常要面對大人責備、同儕壓力、應試教育、不賺錢的長處不被重視等問題。

反之歐美國家卻極力反對這些事情,他們鼓勵這點孩子發展興趣和自己喜歡的人生,絕不會還搞說一套做一套的做法。

東西方價值觀看待兒童的微妙差異,一個真心誠意的自由解放、一個是集體主義下必須接受無奈和壓迫。


大熊一直很挫,胖虎一直要欺負大熊,但他們還是朋友,告訴我們,挫就應該被朋友欺負,而且沒人同情你,大家看的很樂呵


愛,勇氣,冒險,環保,正義善良的價值觀


哆啦A夢從不幫大雄直接實現最終夢想,都是旁敲側擊的引導和鼓勵。

即使你樣樣不如別人;
即使你上了四年級還經常考零分;
即使哆啦A夢最後離開了你;

只要你努力,你就能考上大學,從事自己喜歡的行業。(大雄最後去了環保局當小職員)

就是希望。


日本有一項調查成年人最想要的是時光機,而孩子們最想要的是記憶麵包

新的日劇《東京白日夢女》里女主角也在幻想,要是有一台時光機是不是就可以回到六年前,這樣現在30多歲的她就可以不做大齡剩女。

不怎麼看歐美英雄主義電影,倒是看了不少小清新的,《時光戀旅人》簡直就是現實版「時光機」愛而不得,大概是百分之八十人想要穿越的理由吧,可就算有了時光機……


生活靠自己還是美好的。


推薦閱讀:

哆啦A夢中都有哪些在他們周圍但比較少出現的角色?
《哆啦A夢》的一般套路是怎樣的?
如何評價骨川小夫?
軍人男盆友看哆啦A夢哭成傻逼。這正常嗎?
如果任意門真的存在,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TAG:哆啦A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