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對《活著》無感?
12-15
許多人看余華的小說《活著》都在評論有很多思想,人生的意義之類,可我看完之後為什麼感覺不到,只是覺得很荒誕,身邊的一人一個又一個以不同的死法離去,甚至覺得很雷,感覺不可能發生。
等你60以後再看,原想寫40的。
私以為,小說是生活的延續,是對人生經歷的提煉,這種提煉可以是寫實的,可以是誇張的,甚至可以是荒誕的。
僅就《活著》而言,我個人認為,說它是荒誕是不合理的。小說為什麼會寫一個個親人相繼去世,余華在序中也寫了原因,活著是「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情節是為主題服務的,我想,余華這種種故事的安排就他想表達的是合理的。
於我而言,讀《活著》給我帶來的是一種難以明狀的感受,有對歷史的感傷,有對人生的無奈,細細想來,人到底能承受多大的苦難呢?而福貴最後的坦然和釋懷,或許正是作者想表達的吧。
BTW,福貴其實就是那個年代的某些人的縮影,而這些人每天都與你擦肩而過。
閱歷境界沒有達到一定水平
本來就一般。
我也沒啥感覺,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中國當代作家寫民間苦難的作品太多了吧。莫言的長篇小說基本上都是以高密農村為背景,講述那篇土地上的故事;賈平凹的《秦腔》、陳忠實的《白鹿原》講述的是陝北黃土高原上的勃發的生命力和艱難的遭遇;韓少功講述的是湖南;張承志講述的是西北……還有許多的女作家,例如遲子建的《額爾古拉河右岸》中的東北……等等一些,所以如果看了《活著》因為苦難而震撼的人,我覺得應該多看看當代的文學作品。
與這些作品比起來,《活著》中描寫的苦難在余華近乎於白描的筆下,難以給人帶來一種酣暢淋漓的痛快感。我在看《活著》的時候,並沒有覺得很感動,反而在思考一無所有的富貴應不應該選擇死亡。從頭到尾,富貴都沒有表現出他在面對命運時的一種 主體意識和自覺性,也就是,所有的一切命運的安排,無論幸還是不幸,他都是被動接受的(當然這是有時代背景的)。
這就是我想說的,《活著》中並沒有體現出一種原始的、狂野的生命力,人是被動的、是孱弱的,這也是它無法帶給我震撼的原因。(當然如果這是余華刻意為之,我也不會再苛責什麼)
真正打動人的不是苦難,而是細節,是黑暗中一點點坦率溫暖的微光。講真,我不是很喜歡《活著》這種直白的敘述方式,畢竟文學作品不僅僅探討寫什麼,也在探討怎麼寫,思考如何去敘述才能讓文本更有張力。
簡單說就這些吧,有不當之處,還望指摘。
只能說是你的經歷太少了。無論是人生經歷還是讀的書看的歷史,還不足以體會到《活著》這本書的人性的意義。
推薦閱讀:
※如何寫一個關於中草藥的腦洞故事?
※有哪些表面上是配角實際上是主角的角色?
※如何評價若虛寫的《大謀小計五十年:諸葛亮傳》這套歷史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