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交響音樂追求的融合度會和hifi耳機要求的高解析度高分離度取向衝突嗎?
有一次我跟一個習慣用耳機很少去現場的同學去聽了一次交響音樂會,結果他說聲音有些糊,各聲部獨立性不好。我就想,高解析度造成的各個聲部聽起來涇渭分明非常獨立的審美取向是不是有悖古典交響的初衷?
先問這麼幾個問題。
1)錄音錄出更清晰的聲音比較難,還是錄出糊一點的聲音比較難?
2)從事古典音樂錄音的是否「只懂錄音,不懂音樂」?
3)好的樂團,好的場地應該讓你聽到更多細節,還是讓你聽到更糊的聲音?
4)在幾個大廠的CD當中,你是否在古典音樂作品當作聽到過「各個聲部涇渭分明非常獨立」的錄音?
先明確一下:
現場是現場,錄音是錄音。
其實跟是不是HIFI耳機沒有什麼太大關係。
你在現場聽到的聲音是你在某個座位上用耳朵聽到的聲音,
而商業錄音一般是用數量龐大的話筒來對各個聲部進行拾音
(盜錄的風衣版倒是類似於你聽到的現場聲音),
然後再用混音技術重新合成。
「話筒是最好的濾波器!」這是音樂製作行業的一句經典格言,Gregor
Zielinsky根據這個座右銘選擇了他的話筒。一提和二提分別由三支Sennheiser MKH
8040話筒進行拾音。銅管組布置了四支Sennheiser MKH
8090話筒,另一隻則用在了大鑔和三角鐵聲部。四個獨唱人聲(女高音、男高音、女低音、男低音)使用了四支MKH
8090,合唱聲部的拾音交給了四支MKH 8040和兩支MKH 8090。Neumann的18支KM 184
D話筒分別分布在中提琴、大提琴、倍低音提琴、低音鼓和木管樂器中。兩支Neumann TLM 103 D負責拾取豎琴的聲音。
你看看光描述柏林愛樂音樂廳錄音這一段就用了多少話筒。
聲音的來源不一樣,聽到的效果當然不一樣。
另外,不同的音樂廳音響效果也不一樣,
還有「混響」等很多因素作用在裡面影響你的聽覺。
不要說鋼琴,即便是鋼琴獨奏,
你在現場聽到的聲音都不如錄音里那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
所以不要試圖從錄音上尋找現場的感覺。
我推薦你聽歷史錄音和風衣版。
這個問題有意思!
沒有哪個作者在寫譜子的時候是想通過糊在一起來表達自己想法的
融合也要按照基本法
首先你要能聽得到「這裡有個A聲音」
也要能聽得到「這裡有個B聲音」
才能談「A和B一起合奏」是個什麼感覺
所以這仍然是需要解析來支持的
甚至說無論哪種音樂 高解析度都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 有些聽過監聽耳機(解析度逆天的那種)的同學表示
這樂器之間分的也太開了!根本合不到一塊去!
聽起來各種彆扭一點也不好聽啊!
覺得自己被騙了的同學們需要了解到一點
耳機都是有調音的
監聽耳機根據用途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側重
而音樂耳機的調音師會想盡辦法討好你的耳朵
低音加重點啦 齒音和口水聲就不用那麼清楚啦什麼的
聽起來自然是無比的舒適與暢快
有沒有點感覺 這種調音有些不太「忠於原作」?
是不是應該選擇更加還原的監聽耳機?
還是說 現場才是真正的還原?
其實現場的聲音也是通過音響系統放出來讓聽眾聽到的啊
現場的內容還會根據樂器 音響器材 樂手的狀態 情緒等不同產生變化 專輯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容吧
可是又為什麼一定要那麼還原呢?
…………
歡迎來到哲(xuan)學領域
謝邀 這個問題也是好難哈哈 雖然我聽耳機 有一副還算不錯的hd600(這個...應該還算不錯了吧) 不過確實不算懂耳機.我還是聽現場會比較多
然後我專門去問了一下聽耳機很多的朋友 他們說 因為錄音和耳機的關係 所以在耳機里聽會有一些音響上的處理 再加上一般大家都聽非常好的樂團 所以耳機很經常的情況會比現場要好聽.那我覺得也很對哈 畢竟國內高水準的樂團也不算多 和錄音里的柏林愛樂肯定差距也比較大.
關於聲部的分離這個問題 我是這麼理解的.樂隊聲音一定是追求融合 但也需要色彩樂器作出漂亮的演繹 諸如oboe flute這樣經常擁有solo的色彩樂器 在獨奏時找到音量平衡 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還有常用的手法 比如horn加上viola 比如cello和trumbone的混合音色 那要遵循音樂要求和作者本意 不過我個人按照經驗來說這樣的混合音色由銅管的重型樂器作主導的會更常見 在這種時候的混合音色來看 能清晰聽到兩種樂器音色不同 或許就不是上策.如果錄音的時候處理的好 相信拿耳機演繹也不會出現音色分離.
我相信耳機真正能夠讓聽眾更清晰的點在於不同組的樂器的聲音 大家都知道按照樂器的音域和四部和聲的寫作手法 我們一般把各類樂器粗略分為四組 寫作上也非常頻繁的按照四個聲部為基本手法.那麼樂隊演奏的時候 能非常清楚的聽到四個聲部分別的旋律 這個確實是有必要的.
能清楚聽到 主旋律 副旋律 和聲聲部 低音聲部 當然是有必要的.
而浪漫派作曲家寫作手法很多 副旋律也會非常精彩 低音更是重要.四個聲部互相作用變化 形成了龐大的交響音樂.那如果本該獨立的東西聽不到 那應該也是挺沒勁的哈.
哦對還有一點需要補充 音樂廳不同的位置 音響效果完全不同.音樂聲學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 也是一門大學問.你坐在左面 有可能低音就重了.你坐在後面 有可能木管樂器的聲音就傳不了那麼遠.你坐太前面了 可能舞台頂上的反射板就會讓你聽見很響很響的弦樂而擋住管樂.你坐後面那圓號一定可響了.而錄音 由於有後期的加工 所以呈現的一定是最好的效果 左右一定是平衡的.音樂廳的話 還得看設計和聽演出時的座位.這個好像偏理科 我這個文科渣也就抖個機靈科普一下 哈哈哈哈哈哈.不過據說 里卡多 夏伊這個大神很懂這個.
也可能是他的耳機並沒有很好的還原,而是加了很多味道進去,導致感覺比現場解析還要「好」
下次買比較貴一些的位置試試。
這麼說吧,我個人認為,所謂交響音樂的融合度,和hifi耳機的高解析度高分離度,並不是一回事
交響的融合,指的是各個音符,各個樂器,各種音色之間的融合,這不是由所謂分離度解析度所決定的,而是指揮對於各聲部的調配和統籌,音響是否平衡,樂手演奏時是否整齊,等因素所決定的。
而耳機的解析度分離度,說的只是對於不同樂器和不同聲音細節的展現能里,不同音源位置的辨別能力,和音樂本身的融合度沒有任何關係。
最後,你同學的這種評價其實是很正常的,也是很準確的。現場演繹,你所聽到的聲音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你的位置,按照描述,我猜測你們的座位是在後排或者樓上,在這些座位聽到的聲音很大一部分是所謂反射聲,而不是直達聲,也就是聲音經過音樂廳建築本身各種反射之後到達你耳朵的聲音,這個聲音的來源不直接是演奏樂器的音樂家所在的位置,而幾乎可以說是四面八方,造成的結果也就是所謂的「糊」。而錄音,尤其是現代的錄音室錄音,是由非常多的麥克風,在距離樂器非常近的位置拾音,然後經過後期混音人為製造出的聲音,所以每個樂器聽的非常清楚,分得非常開也不足為奇(我本人並不特別喜歡這種取向)。
但是,無論如何,只要演繹本身是很好得統籌和調配的,那麼音樂就是融合的,無論你聽到的是糊的聲音,還是清晰的分離度高的聲音。以及,如果在現場想要聽到解析度高分離度高的聲音的話,買前排吧,我保證你能聽到翻譜的聲音,甚至每個提琴自己的聲音,或者哪個提琴有沒有失誤(如果耳朵夠好的話)。你的朋友可能經常聽的是什麼 " xxxx試音碟 " 、 " xxxx試音發燒碟 " 、 " xxxx3D發燒試音大碟 " 、 " 世界名廠xxxx終極試音大碟 " 、 " 世界名廠xxxx收藏試音大碟 " 。
若音樂廳內高水平樂團的演奏所表現出的樂音分離度稱為「現場級」,那這些試音碟的分離度為「炸裂級」。
這些試音碟不是真正的音樂。
——你的朋友可能需要一顆賽艇.jpg
附:" 聲音有些糊 " 多見於一些耳機玩家對一些耳機的評價。
" 高解析度音頻 " 一般默認為索尼推出的符合「Hi-Res」標準的音頻格式。能播放此音頻格式的產品會貼有索尼的金色為主的「Hi-Res」標誌,又稱小金標。
我也有這種感覺,本人去過3個音樂廳,(保利,閩南,學校音樂學院廳)聽過幾十場音樂會,論細節定位確實沒旗艦次旗艦的大耳好聽,而且現場還不時會有咳嗽和孩子的聲音,有時蠻不爽的,但現場有氛圍啊,起碼你在那段時間裡是專心欣賞音樂的,而且大耳一般佩戴不是很舒服,不適合長時間聽,但交響4個樂章1個多小時,協奏曲3個樂章一般也有40幾分鐘,在現場你更能把全部聽下來,而且聽了現場以後,你能明白什麼是真實的聲音,這張唱片的後期有多少,樂器最真實的音色是什麼,而且可以看到藝術家的肢體表現力(雖然我認為大神基本都是很正派,沒什麼表情的),但單論音樂美感而言,我覺得還是錄音版本好,畢竟你可以聽到一個版本不同大師基本完美無缺的演奏。
每個音樂廳的聲場都不一樣,聲場會影響分離度,分離度不好在大編製的音樂中解析力就會下降。
看是不是多軌錄的,
看你們做什麼位置吧,但是他所謂的糊我感覺就是聲場不夠寬,結像具有明顯,很可能與樂隊位置有關係。和演奏樂器沒有關係,畢竟那怕音準不準的樂器出來的聲音也不是糊。畢竟錄音的時候都是極佳選擇位置,好耳機能夠把現場映射明顯。
有點偷換概念的嫌疑。
我認為hifi追求的應該是還原,所以與題主問的問題無關……推薦閱讀:
※耳機大部分都在強調聲音細節和隔音,那為什麼會有開放式耳機出現?其優勢在哪裡?更適合什麼場景下使用?
※如何看待樂2將取消3.5mm耳機轉而使用type c介面來輸出音頻?
※為什麼帶耳機聽一些歌曲或者聲音時,會有 3D 的效果?
※vivo音質堪比2000元國磚,而兩千元國磚完爆索尼zx系列,那麼vivo是否可以完爆索尼z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