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歌手黃安三年內要成為古典音樂權威?

以上是黃安2017年4月26日發出的微博。


謝邀。我並不是特別喜歡給人潑冷水,至少對於古典音樂,多一個願意花時間去接觸的人總是好事。不過這條微博里透露出的一個主要的誤區,雖然黃安本人看不見,但是很多人也都已經提到了,那就是TELARC並不算是特別嚴肅的古典音樂唱片廠牌,雖然在歷史上有一些不錯的錄音,但大體上還是以發燒唱片為主的。買下一家唱片公司的所有唱片是一件挺蠢的事情,不過就算要這樣干,最好還是選擇更專業一些的古典音樂品牌,比如環球集團、華納集團或者索尼集團。


「古典音樂權威」這個要求似乎高了點,但是用三年時間,成長成一個了解古典音樂的愛好者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有些事情不是光有錢且認真就能辦成,更需要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堅持下來,並且持之以恆地保持熱情。三年的時間,每天花一兩個小時聽聽音樂或者看看書,這樣就很好了。絕大多數喜歡古典音樂的人也並不是以成為權威為目標聽音樂的,主要還是享受音樂的樂趣。也希望黃安可以從這條幼稚而可愛的微博開始,多點熱愛,少點功利心,真正喜歡上古典音樂。


我就這臭脾氣!為了研究高等數學,一口氣將中國著名教輔王后雄、曲一線、榮德基所有出版過的練習題全部買下!再加上十幾本初高中教材一起掃回家。我給自己三年時間,三年內,務必成為頂尖數學家。凡事就怕沒錢,凡事就怕認真,我有錢又認真,老天爺對我太好了,感恩啊!


同意 @李如春博士 的回答,不過想補充吐槽幾點

1. 買Telarc的全套還不如買Naxos的全套,Naxos的版本不一定最優,但曲目覆蓋面一定完勝其他所有古典音樂廠牌。

2. 現在這個年代買CD,還不如訂閱雲音樂服務,比如Spotify,付費會員每月只要10美元,在黃安先生住的台灣也有(每月150台幣),能聽到的音樂比買CD多多了。

3. 黃安先生有這麼多錢,還不如捐點給音樂學院,設立個獎學金什麼的,這樣對古典音樂界的貢獻會更大。(認識的幾個在美國的音樂學院的中國留學生,都是拿了不同基金會設立的全額獎學金的。)

4. 流行音樂界的歌手們想「跨界」搞古典音樂的,好像水平都不太行。

典型例子是披頭士的Paul McCartney,90年代之後出了五張古典音樂唱片,我特意找來聽了,都是聽到一半聽不下去,我直接跳過或關掉的水平。具體來說就是:旋律不好聽,動機跟和聲都很簡單,句法(phrasing)非常爛——比如一個不怎樣的樂句重複了四次(讓人膩煩)之後,突然無厘頭地切換到另一個同樣爛的樂句(而且經常還沒有轉調)。

另一個例子是David Bowie,他號稱「受到古典音樂的影響」,也「反過來影響了古典音樂」,但他對古典音樂的影響也僅限於古典音樂家從他的歌里找到了一些旋律、和聲和動機的靈感。古典音樂家從那些看起來下里巴人的民間音樂里找靈感,都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David Bowie這種情況,也沒什麼稀奇的。


謝邀,比知識量更重要的是觀念和思維方式,這兩年見了很多毫無科學思維,學術素養,但是本科碩士成績不錯,還能申上博世,但在博士期間就遇到了瓶頸,很難再繼續往上。

這篇微博槽點太多,如果一一說明的話可能又是個好幾千字的長答案。就憑「凡事就怕沒錢,就怕認真」這個想法,就不可能任何一個領域成為業界公認的大牛。不過人家說的是「權威」,畢竟權威和大牛也是兩個不同的概念2333


什麼叫「古典音樂權威」?

卡拉揚那樣的?

還是《羅輯思維》請來的的那哥們兒?


學鋼琴的話,三年能把音色彈對就很不容易了。


如果古典音樂(或者說嚴肅音樂)就憑聽 CD 或者看這種書就能全面了解,成為權威的話,那音樂學院都倒閉了。

讀遍物理學名人傳記就能成為物理學權威?嚴肅音樂一樣的道理。世界那麼多音樂學院的那麼多專家學者,能有幾個人在某些方面成為權威,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了。

切不可用流行音樂的思維去了解嚴肅藝術。

-
沖李博士說黃安會成為音樂發燒友這件事,我為李博士點贊。但我覺得,學 20 年好像還是很難成為權威……


Telac多發燒CD,少有真古典音樂的唱片。從曲目、樂團、指揮、演奏家等諸多方面,要聽古典音樂,也要先選DG、EMI、DECCA、索尼吧。


人家也就是隨口一說。聽古典音樂的人當然是越多越好,不然King FM 98.1就總是要放廣告拉贊助了,收音機一半時間都是拉贊助,怎麼聽下去。


就這點CD還沒我的十分之一,另外我不是權威,知乎上很多人都比我權威。


謝邀。

每個人多多少少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與見解,作為旁人的我並不能去評價。

畢竟古人說過: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ibi。

我自己都做不到三年的時間一頭扎在古典樂的海洋里,又怎麼能去評價別人呢?


可能需要非常用功啊


這表情包從知乎來,到知乎去。
很合適在這樣充滿了快活的空氣的回答里開個頭啊。

真大神恐怕是這樣的看法:

手動滑一稽


願意研究古典音樂決心總是好的,就是有些小地方值得吐槽啦。

一、肯定是唱片廠牌的問題,買Naxos的碟覆蓋面廣還便宜,Naxos和Spotify買了會員後線上也都聽,輔以線下唱片購買,豈不更加有效率
二、能不能買本正經的音樂史?


我看了就是覺得好搞笑~哈哈哈哈哈~

我就想說,問你一個森么是奏鳴曲式,你敢答應么?


Telac的托?不不,Telac公司應該足夠聰明。


笑死了,那都是什麼公司啊,以發燒錄音為主的廠牌,還不如Naxos百科全書呢。

現在真正的古典樂迷除了最頂尖的當代演出,最重要的錢都砸在那啥久遠的歷史錄音上了,誰care發燒啊?

黃安這個人的智商真是夠了。


就沖這暴發戶的心態,頂多成為古典裝逼戶,別人問的是如何一周聽懂古典,這人是如何用錢讀懂古典


謝邀!照黃安說的那樣,可喜可賀,他三年內可以成為很好的古典發燒友!

古典音樂(廣義的古典音樂)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聽幾個唱片,看點音樂賞析的書就可以的。

我資質這麼好,成為古典音樂的專家還用了二十年時間呢。

你得會做四部和聲吧?至少得會寫三聲部模仿吧?也得懂曲式、配器吧?還有美學、文化史什麼的,更別說十二音、多調式半音體系、偶然、簡約了。

要鼓勵黃安的好學之心,但三年真的不夠,至少需要二十年還差不多。


謝邀 3年×10=30年是有可能的。國內讀音樂大專是三年,那些青年學生難道沒有黃叔有時間精力,誰敢說畢業成為"權威"
哈哈哈哈。


推薦閱讀:

交響曲(或者其他古典曲目)需要一次聽完所有樂章么?
馬勒是否過譽?
如何評價郎朗解約古典音樂經濟公司CAMI,和好萊塢娛樂巨頭CAA簽約?
雅樂為什麼這麼難聽?
如何評價詹姆斯萊文性侵未成年人於30年後遭人控訴?

TAG:古典音樂 | 音樂評論 | 黃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