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景觀設計?


關於怎麼求學,我覺得大家已經回答的很好了,無需我賣弄。但景觀的學習畢竟是以成為一個成熟的設計師為第一目標。我贊成以做學問的心態學習景觀,但凡事先打基礎,更何況不一樣的學問不一樣做法。

廢話不多講,我的經驗總結是:

1 .建立屬於自己的龐大的案例庫。積極利用實地考察拍,網路,雜誌,購買電子書和交換(盡量不直接向同學同事索要)的方式,拿到儘可能多的好案例、好項目文本。分門別類進行整理。庭院、遊園、廣場、公園、商業街、水岸、生態復建、後工業、景區、度假區、動植物園、風情小鎮。基本就這麼多。嘗試對其中優秀的案列進行分析。試著用一段話簡介方案,試著為案例找5個成功的原因,試著為案例畫幾張人流、功能、節點或構圖的分析圖。是在覺得這個方案好極,可以抄平面。我個人其實喜歡照著畫一個局部,我的老師告訴我,不如直接描……

2.建立自己的細部做法的圖片庫,收集途徑同上。做好樹狀分類工作,比如豎向里的疊水落水、台階面、階梯種植、草坡放坡,建築里的亭、會所、展館、茶餐廳,小品里的座椅、標識牌、構築物、燈具。或者按軟硬水景的方式來分類,總之分類要足夠細緻,且便於自己查找。

3.建立自己的效果圖素材庫,與學校里很大不同,社會上方案中標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效果圖的漂亮程度。不要太寄希望於效果圖公司,這和建築就很大不一樣了。效果圖公司很難完全理解你想像的氛圍,而且很難考慮到紛繁而致命的細節。效果圖的質量,主要取決於美感、PS水準和PS素材的數量……後者只能多從網路收集。你也許會發現行業領軍公司們的效果圖很棒,因為他們有人專門負責收集效果圖素材,想做難看不容易……其實效果圖的質量也很大程度上體現了設計師對方案的全局掌控能力。國外特別是歐洲的好學校其實是相當重視效果圖的細節和質量的。

4.收集施工圖的做法。我不會隱瞞我施工圖很菜鳥。當然也確實存在方案組和施工組的分工。但如果有心去做的話,我相信主要還是四處搜集,翻閱熟讀規範、製圖規範和做法

5.總結概念思路。概念是賣出來的……有著它自己的套路……一般來說,我們談的是生態和文脈。很少炒純藝術理念(當前包括參數化)的概念。生態需要明白什麼時候能扯保護濕地、什麼時候扯植被恢復、動物棲息地回遷、消解城市不利要素和建設和諧社會……文脈方面關注的主要有歷史(場所記憶)、地域特色文化(建築風格、民俗、土特產和名人……)、場所特徵的抽象引申和象徵、文字遊戲(詩詞古畫古文中尋找貼切的靈感)、風水以及比較特殊的宗教遺留……。文脈和生態的概念大家都會說,想真正學懂變成自己設計的亮點打動別人很難。我自己也在摸索。但我認為可以分類總結哪些概念適合哪些具體的場所,組成自己的相對固定的套牌。畢竟很多頂尖設計機構都是這麼做的,甚至直接貼在工作室的牆上。

6.補充植物知識,我想對於包括我在內的相當一部分同僚來說,植物知識其實是很欠缺的。但植物實際上比較坑……這也是為什麼最後才單獨拿出來說它。國內植物配景是很少參與前期方案的,雖然配景配好了確實是一大亮點(個人感覺日本這方面蠻強)。主創把種植設計完全交給別人做也很正常。但不管怎麼說,一組人做方案最少需要一個植物方面的「專家」。

7.說手繪和軟體,手繪唯有多練,我手繪也一般,這還是在美術基礎相當不錯的情況下。無法,練得少。學校不重視但怪不得學校。把手繪練好,但不必好得過分到藝術的程度,表現太強反而影響表達和交流。軟體,CAD、PS、SU足矣。提升文本和分析圖圖面效果找ID、AI,提升模型炫酷程度個人推薦接觸犀牛(曲面建模,當然了有大神SU通吃一切曲面……),想讓策劃分析李菊福學GIS,參數化個人在從grasshopper嘗試緩慢入門……

以上是設計的「辭彙量」部分,即大學教學實際並不重視的部分……(個人意見)
下面是設計「語法」方面的個人吐槽……
1.園林史、景觀史和建築史是設計外最重要的課……
2.圖面的構圖要素和語言美感我真的講不了了……沒那水平。個人推崇使用少、重複、簡單幾何且純凈的構圖要素和形式,不排斥曲線及圓。
3.形式感不是抄來的也不是與生俱來的,只能積累……請注重藝術和審美素質的不斷積累。
4.通覽群書……
5.殺手鐧……我如果是濕地專家的話,那我現在就超牛逼了,我不是,全國會做濕地的專家就那麼幾個人……說實話我羨慕他們賺進口袋的大把鈔票和聲望……會一項大多數人不會的手藝很重要的。當然,注意分配學習成本……

最後要明白的是,大道理好懂,執行落實這些需要相當程度的志向和耐性……這也是作為競爭者我不忌憚分享這些的原因……

總之,畫之前多想,想之前多讀。打字倉促,思路凌亂,多有賣弄,希望對你有用:-)


我還是個學生,所以我答的可能很片面。。

我覺得首先應該大量閱讀。
我覺得景觀對我們初學者還是個挺新鮮的領域,書和網頁是我們快速熟悉它的途徑之一。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看到各種各樣的設計,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我們就可以分析那些好的設計好在哪,不好的又能在哪方面進行改進。同時也是一個積累大量素材的過程~可以試著畫一下自己喜歡的設計作品的平面圖或者效果圖。。[自己感覺這方面做得不行。。]閱讀的方面也不是單一的,建築、植物、甚至人文等等,這個過程也不僅僅是在我們的學生時代^_^

其次可以在假期進行實習。
我從大一開始就開始實習,第一次真的是什麼都不懂,就只是上了素描基礎、造型基礎還有高數神馬的,去工地做施工,整整曬了一個月啊!但是感覺不虛此行,至少知道女性不適合做施工這一點了囧。。還有當時跟著師父學習了很多後面能用到的知識,比如建築上很多同學不知道地下室要留採光井。。還有種植設計圖到工地上基本不太有人理睬哈哈哈。還有當時聽過算,過後來上課過程中老師提到頓時在腦海中能顯現,直接理論聯繫實際了的那些小知識,太多了不一一列舉了。
大二在設計部實習,基本知道設計師的工作狀況和流程,還知道以後上課時什麼地方要更加註意聽。現在大三了,寒假準備去做做工程預算的實習生。
雖然每次實習都不輕鬆,還木有錢拿,也因此錯過了很多的假期旅遊機會,但是我還是一點都不後悔。。老師上課的理論只有扎到真實的土壤上才能生根不是么?

第三點是要多走走看看。
這一點我有點遺憾啊,實習把很多旅遊的機會都毀了。。但是我還是覺得旅遊對於園林人很重要的~小假期去過一些比較近的地方,能實地感受就是和書上看看圖片感覺不一樣!可以體會到遊客真實的感覺!對比設計圖(如果你有的話)還能知道圖上畫成這樣以後能實際造成怎麼樣,倒推回去也就能在設計之初注意一下咯。

第四點,很多人都忽略,我覺得還是要好好學習。
雖然我現在也不是拔尖的學生,但是我覺得學校的老師都是比我強的人(至少在某一方面現在比我強太多),因此還是要珍惜現在的機會,向他們學習,畢竟去社會上之後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和這樣的資源了。。每一門課都是有用的,包括高數。。。

最後一點,保重自己,適度熬夜,謹防猝死。。

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在實踐中,要成為一個全面的景觀設計師需要融會貫通3方面「技能」:
1、方案能力
2、深化能力
3、現場控制能力
每一條都包含著無數學習點,我相信這也是許多剛剛從業的童鞋感到很挫敗的原因。(至少當初的自己是這樣)不過在日常工作中我也沒見過這三方面都相當厲害的人物,所以大家也不必覺得驚慌,那是大師級別,不具普適性。


我的工作一直偏向於方案設計,所以著重講這部分。
1、要做出好的設計最好先學會深化。
深化設計幫助人理解尺度、材料、結構、功能,這些都是非常接地氣的部分,缺少這個訓練,無論怎麼有創意也都只能浮於表面,其實這些在學校里就應該講的,可惜中國的大學確實特別不注重吧。而且一般在工作中我們總是把"有感覺"的人用來輔助設計師做文本,"細心"的人畫施工圖,這是市場或公司需求造成的,自己應該有個人的把握。最開始學兩年畫施工圖絕對比學畫方案有後勁。

2、學會深讀案例。
一般而言案例分兩種,文本和實景,這裡主要講個人經驗里文本的學習步驟。
2.1通讀,就是瀏覽一遍,有個大體感受。
2.2了解背景(區域位置、佔地面積、周邊環境、周邊交通、項目性質定位)。抱著這樣的目的在案例里查找信息,而不要僅僅看它提供了什麼,沒讀到的地方要記下來,也許是你漏了,也許是它沒表現出來,最後可以用來印證總結。這一步完成後應該得到一個結果,就是在腦子裡呈現出一個具有畫面感的印象,而不僅僅是列出數據和條例。
2.3了解基地(建築功能、交通組織、地形)這一部分要總結。完整的案例文本其實已經是一個結果,而學習是要倒推回原因,它為什麼形成這樣的布局?為什麼是這樣的風格?從各個方面總結,(比如通過看標高圖,用不同顏色的塊面在草圖上畫出幾個大體的台地。)這也是為了讓之前腦中形成的畫面逐步獲得細節。
2.4臨摹方案。學習完上面的步驟應該了解大體框架了,相當於素描畫完了結構線,此時應該開始畫面和陰影。還是從大到小入手,幾個軸線,幾個重要結點,先將塊面畫出來,每個軸線結點聯繫在一起會形成怎樣的空間結構?仍然試著在腦中還原和想像,總結其中的邏輯線。最後再將其中的某部分放大,做局部設計臨摹,臨摹時先讀平面,立面,剖面甚至現場照片,在腦中還原空間場景(此時的尺度應該是很接近人的視野和尺度了),然後不看原圖默背著畫,畫完對照與原設計的區別。
總結:設計師要多用圖紙而不是語言表達。
上面說的怎麼學習案例都是描述出來的,還是難以產生感受,必須沉進去做幾次才能找到規律。每一步都應該成圖(分析草圖,腦中的成像)。
2.5畫完一遍後感覺挺累吧?那才算深入學習了一遍我想。接著再返回來看文本的排版邏輯,先講什麼再講什麼,每張圖傳遞了哪些的信息,信息的排布要以什麼樣的節奏進行,讓看文本的人不會太累(排得太密)也不會走神(信息太少)。因為知道了來龍去脈,也就是有了素材,此刻需要學習的就是通過怎樣的方式把這些素材串在一起,像故事一樣從頭到尾講個跌宕起伏。

3、前輩很重要。
不去碰撞很多東西就是感受不了,自己琢磨一個月不如討論時一句話帶來的提點。比如上面那部分的案例學習怎麼操作也是別人交給我的,沒有她在旁邊做,而我一步步盯著學,我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懂。不要從成圖上去判斷一個方案好不好,往往平面圖看起來都是很簡單的,過程卻有很多很多考量和經驗。剛畢業時心高氣傲,覺得誰誰誰的方案又怎麼老土,現在回想起來我懂個毛線啊!

4、不要糾結於建立資料庫。
現在的資料真的多得讓人受不了,全部存下來,等遇到項目時卻一個案例也找不到,這樣是完全沒有意義的,學習過的資料才是有用的資料。我的經驗是存可以存很多,大部分都只做2.1就行了,要選一部分精讀,千萬別抱著總有一天我要把它們都搞懂的妄想。(我就因為隱隱抱著這樣的期望,長期無法深讀任何一個案例。)存資料時盡量選擇那些有平面有剖面有現場照片或者是完整一套文本的。文件夾怎麼建不是重點,等上路之後自然知道自己的習慣是怎樣的,再說,如果都記在腦子裡了,怎麼放都不是問題。

5、去開會,去彙報,去現場,見甲方
總結來說目的都是交流。這部分我也說不好,面對面溝通有太多信息了,也許一下子你就懂了甲方口中的高大上到底是什麼意思了。

回答題主的問題
1、需要看那些書?
略。實際上我認為看什麼書都對景觀設計有幫助,看書是為了開拓眼界,提高感受力,所以一定不要限於專業類書。
可以走捷徑、精簡或者條理化的方面有很多,個人覺得不包括這部分。
同時很慚愧,自己的閱讀量還沒有達到可以選擇書的地步,所以沒法提供書單。
2、學會那些軟體?
cad(基礎),photoshop(製作平立剖),sketchup(製作模型),indesign(排版)。這四樣就足夠了,精簡吧?手繪什麼的,我自己從來沒手繪畫過透視圖,只用來畫平面草圖,應該說是有遺憾的,但是比起別的方面需要加強的,我個人覺得反而不是那麼重要了。
3、側重了解哪些相關知識?
和1有點重合,什麼知識都不能直接提高設計能力,所以不限制地學習最好。
4、你認為很有效的學習經驗。
前面那部分講的就是我覺得有用的經驗了。
5、其他雜七雜八的學習見解。
略。

PS,這問題提的真的很全,全得如果要都回答得寫幾本書的地步。工作這些年後發現,這個行業,能做好X裡面的X.1就夠花精力的了,貪全只會什麼都不精,浮在水面沉不下去。這就是我吃的虧。
而我現在回答的也僅僅是:怎樣訓練自己成為一個能做出某些風格/類型的方案設計師(到可以進行方案彙報的深度為止)


私以為設計行業,尤其泛建築行業(城市設計,建築,景觀)的知識系統大概就分成幾大塊。
設計哲學,背景研究,設計解答,描述表達,落地實現以及法規其它。這六部分相互關聯影響,脫離其他部分單論任何一個部分都是不成體系且淺顯的。這六個部分每個部分單一個分支都是可以拿來研究寫文章的論題,這裡僅僅是略談。

設計哲學,這部分看起來空而泛,卻是所謂設計大師的核心價值之一。什麼是設計,什麼是價值,什麼是邏輯,創造,空間,時間,城市,生活?等等最基本的最本真的問題是一個成熟的設計師都應該時常思考探討的。就像俞孔堅先生每次都大力宣揚的大腳革命,朱育帆先生極其重視的場所價值等等,每位設計師內心中都有其堅持的世界觀。設計哲學恰如前方的燈,先照亮了方向,我們才有往下行走的可能。

背景研究,這部分其實是科研,是我們對物質世界的了解。很多專家格物致知地發現世界的『真』,這些『真』是我們設計最基本的依據。生態學,水文學,GIS等等這些自然學科與社會行為學,心理學,經濟學,藝術等社會學科構建了人類如何理解這個世界的知識體系,配合工程,結構,材料等工科學科就是我們這個行業需要知道的背景知識。設計師對於一塊場地的理解認識,大多都基於這些科學地研究之中。不同尺度,不同背景的場地需要不同學科的背景研究作為基礎。基於場地的認識,才可能開始下一步的方案。

設計解答,這個部分就是lz問的方案設計部分了。概念,擴初,節點等等,基於場地具體情況以及設計師自己的思考後設計師給予一個設計解答。至於設計方法千千萬萬,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習慣以及擅長的手法。我在知乎上有過一個回答:有沒有類似《城市意象》的設計方法? - 建築 裡面大概提到過各種目前比較成熟的研究以及設計方法。通過設計師的設計解答給場地賦予了新的可能,新的價值。

描述表達,有了設計就要把設計表達出來。表達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手繪,可以機繪,可以圖紙,可以模型,可以動畫,甚至是說出來,每種表達方式都有其優缺點,但表達的目標只有一個:把方案傳達出去,賣出去。這是設計身為商品必然的結果。然而很多時候,很多所為年輕的設計師太過於沉溺於表達手法而忘記了設計真正的價值,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畫圖員,他們軟體樣樣都會,手繪比美術生都棒,但是卻把握不住設計的核心價值。

落地實現,建築設計很多時候總是要造出來才有意義,不然跟書本,繪畫是一樣的。因此,如何落地實現也是設計師應當考慮的問題。在方案階段就應該想到怎樣的材料適合場地,怎樣的尺度更適合人性的觀感等等,這些都是為了保證設計落地後效果。施工圖,現場指導等等也都是為了保證方案落地效果的。

法規其他,這部分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規定,沒能力展開。

我提供了一個認知的框架,填滿它已經需要一輩子了。至於具體的方法,每個人的經歷跟閱歷都不一樣。我一直覺得保持住自己的獨特性,多樣性才是設計師的價值所在。共勉。

------------------------------------------------------------------------------------------------------------
這本是另一個問題的答案,貌似也比較適合這個問題..於是無節操的自轉了..


對於景觀來講,身邊的綠地就是最好的素材,覺得好看的地方拿來學習,不好的地方可以主動思考怎麼做會好些。關於側重點,我目前的觀點是植物的運用,掌握植物配置是我們的立足點,平常要多多積累,不用急於求成。
關於學習的經驗,我有幾個可以分享,很多人都會看的《景觀設計》這本雜誌,經常翻翻,看到中意的方案,根據圖片、照片用筆畫下來它的平面、精彩的節點,無論畫的好不好印象都會很深刻,還能練練手繪。還有一個經驗就是,可以從一個方案的開始,就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只要和方案這塊場地有關係就寫下來,這樣會捕捉到很多靈光一現的點子,自然而然就會收集到一些設計的依據。
系統學習的書籍,可以搜搜推薦書目,有很多。
關於軟體,比較常用的是autocad、photoshop、sketchup,如果覺得可以進一步,建模就學學3d,排版再學學illustrator和indesign,更高級一點的話,可以鑽研一些模擬日照、模擬風、模擬xx的軟體,會做這些的人並不多,但在分析場地的時候如果模擬準確會很科學。
本人也是菜鳥,希望有經驗人士多多指點。


加一些最近自己感受到的:
景觀是一門和人貼合度極高的行當,在20出頭的年紀很難準確地把握人們真正的空間需求(也許書上看到了許多,但在設計時很難做到渾然天成)。因此,設計的水平一定是會隨著人生閱歷成長的~


如果是新手,最重要的是紮實掌握基礎知識:多看書,仔細觀察並身邊的環境,向別人學校,大量的實踐並總結。


景觀設計,與其將它視為一種改造環境的工具類手段,不如將其視為協調人類文明與自然環境間的一條紐帶,這條紐帶的一端是極端城市化,另一端是質樸的自然,而景觀設計亦或景觀建築則是在城市之中或未經開發的原始地貌之上,將人類文明與自然銜接,使設計的結果達到二者合理的平衡。


依據景觀設計其獨特的學科背景與初衷,我們在學習的時候,需要結合它的特點從多個維度去不斷接近的設計本質,以下經驗供大家參考:


1.多讀

從最基本的《園冶》、《中國古典園林史》到《西方造園變遷史》開始,是了解景觀最基本的入門書籍,講述了從古至今園林景觀在國內外的發展歷程。


蕾切爾的《寂靜的春天》、簡雅各布的《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都是景觀設計領域裡程碑式的圖書,是景觀學誕生的緣由與意義。


西蒙茲的《景觀設計學》、麥克哈格的《設計結合自然》則是從比較理論的層面介紹了土地、生態與景觀設計之間的聯繫,是景觀設計中常用的基本理論和設計原則。


凱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和《總體設計》,馬庫斯的《人性場所:城市開放空間設計導則》則從更為細緻的方面講解人與城市空間之間的關係和所需要的設計要素。


此外,楊蓋爾的《Life between Buildings》(交往與空間)是一本百讀不厭的書。有人曾這樣評價它:這本書他用了25年才寫完,而你只用3個小時就能看完。 不幸的是,這本3小時就能看完的書,你也許要花上一輩子才能真正理解並為你所用;或者,你花上一輩子也不能把你認為正確的東西付諸實施;又或者,在這3個小時之後,你甚至不知道這其實就是你應該為之奮鬥的真正的設計思想。「怎樣才能讓建築之間的空間生動起來」、「為什麼街邊的座椅面向馬路的一面總是坐滿人」、「為什麼有的廣場總是生機勃勃有的卻寥寥無人」,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但每次看完卻也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其實,景觀設計所覆蓋的知識面是非常廣的,也並不需要完全沉溺於專業書籍的閱讀,廣泛的涉獵,多讀一些所謂的「沒用書」,也會帶來很多靈感和可以轉化成設計元素的東西。

2.多看

景觀設計師的經驗積累離不開對於優秀案例的收集和廣泛涉獵。有效利用網路、雜誌等資源建立自己的資源庫。許多成功的技術手段和空間創造手法,都是我們值得學習的。在國外的設計教育中,尤其注重設計前期對於優秀案例的收集和分享的過程。大家可以跟自己的小夥伴組隊,每個人找一個案例,1小時下來就能快速收穫10-20個優秀案例。

比如ASLA每年都會舉辦大賽,為我們學習提供了非常優秀的設計案例

我們在ASLA不僅能夠看到實際的項目,我們還能通過ALSA了解到每個項目的設計背景、設計概念,發展過程等等,獲取對於我們學習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3. 多走

「多走」是景觀設計學習與其他學科最不同的地方。放下書本,離開書桌,走出教室,去逛景點、去壓馬路、去觀察街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是對於景觀學習必不可少的過程。即使讀了再多的書,看了再多的案例,也未必有親自去一個場地感受來的印象深刻。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書本上讀了很多雨水花園的理論、也看了很多成功案例的研究,但說實在的,對於雨水花園的理解很可能仍然停留在理論層面。只有當自己真正在現實中看到雨水是如何被收集、植物是如何凈化水質、摸一摸透水材料的手感、感受一下自己在樹蔭下的體驗,可能才會恍然大悟原來雨水收集是這麼回事,原來簡單的裝置也可以是非常棒的景觀設計。國外的景觀教學中也會將Field Trip看作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環節,由老師帶領學生到大師作品和自然景觀中講解、學習、體驗,看似隨意的課程安排,卻能讓學生在參觀、體驗中學到不少書本中見不到的知識。


下圖為愛丁堡 MLA 的Field Trip

4.多思考

「多思考」這一點常常被我們忽略,但是在國外的教學體系中確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設計師不需要只會機械的畫圖,更需要會思考、會問為什麼,每個設計要有自己完整的邏輯。在看書、看案例甚至是到現場考察的時候,都應該深入思考為什麼這個案例好、好在哪裡,對於我的設計有什麼可以學習的地方。這樣的思考方式有助於設計概念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對於問題的發現和深入分析。

最後,知識在於積累,在於循序漸進,在於反思,學習景觀一定要「多讀、多看、多走、多思考」。


以上望有用,有問題再問


———————————————————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官方微信(kang-shishi)

如有藝術留學、院校、專業、作品集方面的問題,可私信康石石諮詢


畢業後從業前的間隙,整理過一些想法,希望可以給看到的諸位一點幫助。

1.景觀到底在幹嘛?


是說在一切開始之前,似乎應該先釐清景觀設計到底是在幹嘛。這個看似很普通的問題,卻在此前每次開啟新設計時都會讓我困擾。

對於剛剛開始進入景觀設計學習的人,應該都會有些相同的迷茫。
比如「概念」。在建築學院的學習過程中,我們會無數次地聽說這個詞,然後迷茫困惑,抓不住它。
比如有時候我們做設計前會研究很多內容,研究產業、研究人的行為活動、研究生態和生物、研究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往往會讓人有種迷迷糊糊的感覺:我到底在幹嘛?我研究那麼多其它領域的東西,最後是要怎麼做呢?

其實很簡單,無論景觀、建築、規劃還是環境設計,歸根結底,在做的事情就一件:空間。規劃師、建築師、景觀師,我統稱之為空間的設計師

無論研究什麼,我們的最終任務和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把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給落到空間上。空間就是這些存在於抽象世界中的各種關係的物質承載。

怎麼落到空間上,這一個過程才是設計師的本事。

但是在落下去之前,空間之後的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則是設計師的責任所在。分辨出針對某塊特定的土地,這些錯綜複雜的問題里,哪個矛盾是最突出、最主要、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這是設計師頭一步必須理清楚的問題。空間設計師的工作,就是在整理土地

而概念,就是那個被抓出來的最主要的矛盾,以及設計師針對它施展的一系列技法。

縱觀已經在設計行業里浸淫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設計師們,他們在空間技法上的鍛造已然爐火純青,同時他們有餘力去挖掘和探究空間背後的事情。
有些人鑽研成了哲學家,有些人成為了城市設計師,還有一類設計師比較獨特,他們憑藉著自身天生的敏感,成為了空間藝術師,他們通過空間,表達一種藝術理想。所以我們會看到,往不同方向深入的設計師們,會呈現出各種不同的概念,那裡面蘊含著他們對社會、對人類生活、對世界的思考。

然後回到我的本業,談談對景觀的理解。

我覺得把景觀這個大概念拆分成「景觀規劃」和「景觀設計」來說會更為明晰。因為景觀在大尺度和小尺度上探討的問題十分不同。

從大尺度來看,當代景觀規劃的主要職責幾乎都是在生態上。

經過幾十年快速灼熱的開發,土地經濟政策主導下的社會發展戰略導致現代社會我們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就是在生態破壞上。傳統的規劃的關注點在於促進經濟發展,主要整合空間的社會和人文問題。因而,一直被傳統規劃忽視的生態和環境問題成為了景觀界關注的熱點。

大尺度的景觀規劃主要依靠生態理論支撐起來,強調土地的生態網路和連續性,強調土地、水文、風這些基本的自然空間要素的有機環境的組織,進而營造生境,進而創造多樣性的生態。
這種生態主導的景觀規劃的理念,它的設計思想的核心,有點像道家崇尚的無為而為。盡量將人類的干涉最小化,讓自然得以遵循它原本的生長規律,自然發展。

而中小尺度的景觀設計,涉及的範圍則更廣大。它不僅需要解決自然生態的問題,還有人文社會的。生態到這個層面會涉及雨洪、土壤修復、地形改造等等技術問題。而在這個尺度上,除了生態我們還要關懷到人的活動,將文化、社會、人類行為、藝術美學納入設計之中。景觀設計內容的類型,比之景觀規劃更為複雜。

所以談景觀,我覺得需要看尺度。
這也是從前困惑我的一大問題,景觀又在做生態又在做人文,它到底在做什麼?到底更偏重哪一方?事實上,針對特定的土地,設計師才能做出這個問題的解答。

那麼,景觀怎麼學,接下來我們要開始進入正題。
學習的方法見仁見智,這裡展示出我的整理也算是給各位做個借鑒。


1.心理準備+技能準備


在盲目地開始之前,我推薦先打個基礎。
首先是梳理自己用什麼來堅持目標的思路,其次是學會怎麼學習。

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你會不斷地面臨熱情被消磨的危機。所以,趁你滿腔激情的時候,把你為什麼要堅持這個目標的想法寫下來,寫清楚。

你覺得自己會遇到哪些問題和困難?
你打算怎麼克服這些問題?
你的目標夠不夠清晰明確?
(比如假如你要開始學畫畫,如果想著「我要練到能畫出一幅好畫」就不太明確,而「我要學會畫出樹的姿態」的目標就更清晰,道理大家都懂)
目標明確很重要,因為明確的目標才能更好地指導你要怎麼做。
如何學?跟誰學?什麼時間學?有同伴嗎?
你需要身邊的人給你什麼樣的支持?如果沒有這些支持,你要怎麼辦?

當你覺得喪失動力的時候,停下來讀一讀自己寫過的文字。理想的保持是需要不斷刺激的,把它放在你隨時能看得見的地方。

其次,關於怎麼學的問題。
網上有很多科學的學習方法,與其固守自己多年來憑直覺學習的老辦法,不如多方借鑒,整合運用。
這裡對這些方法不作詳介,僅提個引子。

  • 筆記方法:筆記術,運用雲同步軟體收集和整理筆記
  • 提高學習效率:固定高質量的睡眠,適度運動(將腦力和體力勞動互相轉換),飲食規律,依據自己的注意力邊界調整休息和工作的節奏
  • 檢測學習所得:通過思維導圖和實踐的方式複習自己學習過的東西
  • 有效地運用聲音去學習:利用好有聲書和視頻課程

(待續……)

後續會有些具體的辦法推薦,等改天有時間再繼續~
接下來的提綱:
2. 搜索資源
3. 了解景觀
4. 開始設計
5. 理論基礎
6. 完善表達
7. 課程與計劃


間記:後面的部分會更新的很慢,但我一定會把它寫完。因為這裡面有很多東西想一邊實踐一邊補充修改,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真正有用的建議。


補記於2015年12月26


這個問題,雖然能力不夠也勉力回答一下
首先我要說,做就是方法,自己在學習的進程中會發現問題,然後應該首先自己解決問題,比如你提到書等等的問題,douban等等都可以搜到書單,應該不難,難的是,那些書你知道了,能不能都看了。

然後我想分解下問題,問題是如何學習景觀設計,那麼可以分體用兩方面。
的話我覺得包括了價值觀,設計水平,知識儲備等等,1,3通過看書,閱歷,詢問等等。
設計水平,鑒賞能力,觀察細度我這裡有一種方法,僅僅是方法裡面的一種,去考察實際項目,了解空間感受,回來對應圖紙,描圖,去體會建造過程。以期可以了解建造本身,圖紙,空間效果之間的關係。
因為我感覺,設計水平和理論水平不是一回事,不是單純理論好就能做好設計,所以提供上面這個方法。

方面,實踐出真知,在學習,工作中去錘鍊專業技能,體作為內容被技能輸出,得到結果。前輩說的很多,不贅述了。


我從幾個點來回答吧,希望能給到你幫助。
1、你真的喜歡設計嗎?
喜歡與否會影響你對設計的關注度,當然,你關注的越多,你對設計的見解就越深,這是個態度問題。
2、你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還記得老師跟我們講,園林分3個方向,一個是設計,一個是養護,還有一個是施工。好,這是一個大方向。不過我相信大部分人都還是選設計方向,如果是以上就當我沒說。設計又分甲方設計師(房地產)、乙方設計師(加班累成狗的便是)。如果是去甲方,也就是房地產,那麼你基本上就與成為Peter Walker這樣的大師無緣了,因為你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把老闆的意圖表達給設計師(是負責執行的乙方哦),說白了就是起到老闆與乙方設計師的溝通橋樑,基本上創意的想法是不太會在這裡實現的。
說說乙方吧。照現在的行情,要不是真正對景觀抱著設計理想進來,純粹想賺錢的就別來了,因為現在行情是真不好!!!行情這一塊另外再分述,這點就先談談設計師乙方。裡面方向分方案設計綠化設計、施工圖設計。一些大公司里還要細分,方案設計里又細分概念設計、方案設計、擴初設計、深化設計;施工圖裡細分為總圖設計、擴初設計、景觀小品設計。。。列舉這些個方向無非是想說,如果你想學習景觀,就先要知道自己要什麼,自己能做什麼。一般有方向的人,工作3年左右就能混得風生水起,方案設計已經可以做到項目負責人,施工圖設計能夠把控整體造價和技術實施,我同事里有幾個現在已經開始自己經營,業務可觀。但是反觀一些平時神經比較大條的人,在綠化或者方案設計上屢不清思路,往往就是設計思路不清晰,與甲方彙報時沒有說服力。
3、行情需要。
從14年房地產不景氣的時候已經能夠看到了,不少公司倒閉或者合併,或者業務量縮小。這對景觀設計是一種很大的衝擊。對於大公司,依然是很挑剔,應屆生你要麼有路子要麼很出類拔萃;中小公司現在也挑起來了,要選一個設計能力強又肯加班還對薪酬沒有多大要求的人。市場對於景觀的需求量小了,但是學校供應畢業生的量還是很大,要是有其他特長的可以考慮轉行了。
以上是公司與人才在需求與供應上的大概的情況。設計師能活下來的,還是得有一門好技法,生態專題做得好?海綿城市研究者?主題公園項目積累很足?這些就是做的細分領域了,能夠做得好的就佔領了高地,公司由此慢慢去壟斷該領域,當然,員工做到這個程度了你的競爭力就強了。
4、軟體應用
先把最常用的軟體練熟絡了,office、CAD繪圖、sketchup模型、photoshop效果、indesign分析圖與排版。其次是Lumion效果圖與動畫製作,3Dmax三維製作等等。
5、眼界
設計的美感是靠個人積累的,平時網站上瀏覽國外設計作品,會被那些酷炫的畫風所震撼到,不管是平面流線、顏色用法還是效果圖表現方式,看多了自己也可以會往那方向靠近。
除了看電腦上的二維作品,實地查看也是少不了的。上海的徐匯濱江公園、古北的黃金城道、浦東的後灘公園等等,走走看看,親身去感受景觀的尺度總比瀏覽網站獲得的感悟更多些。
6、個人總結
資料收集歸納、學習方法總結,職業發展方向等等。會這樣子想是一個好習慣,得堅持,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以上。


1.首先要熱愛

2 其次要熱愛

3.再次要熱愛


恰好是園林專業畢業的,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你得試著去認識這個專業,還有你的興趣所在和發展方向。比方說你想要偏生態方向發展還是偏藝術方向發展,這個挺重要的。很多人認為兩者可以兼得,可以在生態性的基礎上表現藝術性,就我的認識來看兩者不可以兼得。因為我是比較喜歡純自然的東西的,所以很希望設計的東西能有一個比較穩定的生態系統(當然很多是規劃的事情,或者因為局限而無法達到,這個另當別論),害蟲被控制在一個穩定的數量內,動植物群落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等等。這是我們現在的城市都要面臨的問題。有時候你覺得設計一篇大草坪是合乎自然的,裡面種有一種或幾種混播的草(高羊茅早熟禾之類),但是這不是穩定的狀態,總會有雜草,總會有退化,這是你不得不面臨的問題。還有就是植物種類的搭配,株行距的多少,這些問題不要看一些數據就跟著去做,要實實在在的去感受,什麼樣子的最好。因為這跟建成以後的維護有著直接的聯繫。如果植物搭配很爛,就算十分漂亮也會被害蟲嚴重的侵害,除非你經常用藥。這又涉及到一個問題,你設計出來的東西如果經常用藥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現在低毒的農藥是無法殺死害蟲的,所以公園裡面也會噴施毒性較大的農藥,不管設計師們同不同意,這種狀況是客觀存在的。然後這些農藥殘留經過層層富集流入人體內,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你看著公園啊什麼的是自然的生態的,實際上不是這個樣子。很多人沒有注意到這點,所以我私下裡經常跟人說,你們覺得干園林的人乾的是很自然很生態的工作,實際上卻並不是那個樣子,用一句很時髦的話說就是,我們的專業被漂綠了。手裡有一本書:蕾切爾卡遜的《寂靜的春天》,讀了無數遍,膜拜至極,雖然跟園林的專業不是很相關,但是卻讓人思考一些深層次的東西。通過這本書讓我領悟到我們園林工作者現在洋洋得意的一些東西,只是表象而已。
第二、如果你有施工經驗的話說,你會發現一個園林設計師的工作面是很狹窄的。因為很多時候施工單位的土建和綠化是分開做的。很多土建的東西學園林的設計師是設計不了的,學園林的也是不會施工的。比方說涉及到鋼筋混凝土的設計,比方說房建的設計。往往你在室內想當然設計出來的東西是沒法兒施工的(根據規範的除外)。我們這裡就遇到很多這樣的問題,設計單位來人了說了很多花里胡哨的理念,最後根本就沒法兒做出來。我畢業之前在東方園林實習的時候就遇到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兒,設計人員做了一個特別漂亮的樹池,鋼筋混凝土的,然後把地下堵死,然後再裡面種大喬,結果就是種到裡面的樹種一棵死一棵。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知道一些土木工程方面的知識,如果能跟著他們做一些課程設計的話,你會受益匪淺的。
第三、關於藝術性。學藝術然後去做園林的人跟開始就去做園林的人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是學藝術出來的話,請自覺忽略第一條。那些學藝術出來的人做出來的東西往往視覺性比較好,比方說做雕塑出身的野口勇。因為我不是做這個出來的,所以我推薦馬欽忠的《公共藝術基本理論》,裡面有比較詳細的論述。
第四、關於讀書。本專業的書肯定要通讀一遍了,建議延伸到建築還有哲學等領域,因為設計水平相當的時候最終還是要看誰的哲學高度更高一些。書名請自行問度娘。
第五、關於軟體。上面的人的回答已經很全面,這裡不再贅述。
第六、多餘的話。其實園林設計並不是僅僅是一個專業性的事兒,還是一個社會性很強的事兒。那些建築師所宣城的用建築改變社會的宣言我們也可以毫不害羞的喊出來。如果讓人在你設計的東西裡面感受到美的東西,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舉個例子來說,每年秋天會有去南方越冬的天鵝和白鷺在我們這裡停留,很多遊人看到之後不是感受野性之美,卻在想何其美味,這不僅是教育的失敗,更是設計的失敗。
最後,請叫這個專業園林,謝謝!


1.關於看書。我的辦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大量看。你試試一年看100本,就不用再找人推薦看哪些書了。從哪兒弄書,就這個不用我說了吧。
2.關於軟體。基本的就是天正建築、SketchUp、PhotoShop等,還有許多相關軟體。但是切記,咱們不是研究軟體的,而且軟體更新換代很快。咱們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和學會應用每種軟體在設計中能用到的功能。我的理解是夠用即可。
3.相關知識。廣且雜,建議按自己興趣和工作需要,慢慢積累。我的辦法還是大量看書,學用結合。
4.學習經驗。看書(含雜誌、網路),聽講座(含網路講座)、交流(和同行交流,到設計院、設計公司考察,了解行業現狀、工作流程、最新技術等)。
5.其他。自我教育很重要,做個有辦法的人。


1、需要看那些書?
可以看看一些不錯的雜誌,比如topos「怒贊」,國際景觀,先看看這個行業都是幹什麼的。
各大公司網站,west8,sasaki,http://competitionsonline.de裡面很多競賽項目。

2、學會那些軟體?
基本的軟體,autocad, photoshop,indesign, illustrator,建模的sketchup。延伸的軟體很多,看你自己喜好,rhino,3D。

3、側重了解哪些相關知識。
大致幾個方向,植物,施工,城市設計。根據單位差異會挺大。看你興趣。

4、你認為很有效的學習經驗。
練好手繪。做好準備,這是一份辛苦的工作,你可能長時間對著電腦畫圖。工作和上學學習感受不同。

5、其他雜七雜八的學習見解
我很淺薄,不知所答


如果你只是想單純的學好設計的話,那就先看看試著弄清楚什麼是好的設計.
那好的設計有你認為好的設計,也有雜誌或一群人認為好的設計.
把它找出來,挨著畫就是了.
讀書百遍,其意自現.
大二的時候我畫了四本筆記本的平面圖,到三年級的設計課根本無壓力,但是如果想要更創意和更基礎翔實,我也沒有做到,所以說也要慢慢積累.
供你參考,共勉.


首先必須承認景觀設計是一個門檻較低的行業,但是越往深里做,你會發現浩瀚無邊的信息撲面而來,專業涉及太多太廣。
而在於本科階段剛剛準備建立基本的設計概念的同學來說大多覺得茫然失措。而套路化的培訓的很好的彌補了這樣的一種情況,因為我們傳統的中學的教育是一種扼殺創造力的教育是對於我們的主觀的思考主觀的感受比較拋棄的一種教育,我們往往更容易接受你這樣才會好你這樣才會更好不知不覺之間我們已經全然失去了自己。
在這樣一種已經被莫名控制和限制了的思維的一個語境下,我們已經完全習慣了這種理解記憶然後再演繹的一個過程。
這在早期的景觀學期裡面我認為是非常正常的,這也是我們的老師常常讓我們多抄繪多理解的一種方式。
這種套路化的培訓當上到一定的量以後,不同藝術感悟的同學和修養的同學在這個時候將會突顯出巨大的差異。
高考分數較高的同學將會很快地捕捉通常景觀設計的步驟會逐漸梳理出從場地分析到場地矛盾解析到如何用空間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以及在此之中如何巧妙地植入自我的概念,當然也包括表達。
那麼這樣的方式有需要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就會進入一個瓶頸期,大量的案例的積累,會催生出學習者本人自身較為完整的屬於他個體的設計方法和設計邏輯。包括他比較偏愛的手法和表達的方式。但是這個過程往往會在比較迅速地搭建了自我的框架系統並且這個設計框架已經開始嘗試運行了一段時間以後才能夠艱難催生這樣的一個框架和邏輯。
而真實的情況是很多同學沒有構建自己的設計邏輯和設計思維方式的時候本科就已經進入到畢業設計的階段了。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搭建自己的框架設計體系尤為重要。當然在早期搭建的時候需要有優秀的前人的書籍和導師來輔助使這個框架相對顯得比較客觀和正確。
綜上所述在一個自律性較差的這樣的一個大的背景下面很難有學生通過大量的抄繪閱讀遊歷和交流等等多樣方式在長時間的持續著這樣一個建立的過程。再往後,純套路就不那麼頂用了,更需要忠實於內心的感悟與感動。
其實在優秀的設計環境中,合理判斷和分析之後的主觀意識是最出彩也是最讓方案有特異性的地方,若藝術和造型基礎較差在前期需要大量的抄繪的話,忠實於個體內心感受的映像就成為設計學習後期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廣泛開啟內心的感召之門吧。
所以我希望同學在套路的訓練計劃中也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堅持獨立之思考反思之精神,純粹之感動,不是兩全?是的,就是對同學要求略高了些。沒錯,我就是這樣做的


作為一個從園藝轉到風景園林的人,想談談自己的經驗吧。我是挺認同得到贊最多的答案的,很全面。我大學畢業後參加了一年的工作,這一年確實學到了很多,施工圖、方案、種植,這些我在學校自學時體會並不深刻,我沒學過素描、毛筆字之類的,也不懂平面構成,就是憑著興趣,多看多想,平面轉化成三維空間的思維方式我覺得挺重要的。之後我遇到了瓶頸,我發現開始向畫圖匠的方向在發展,之後我辭職考了研究生,開始尋求一些突破,就像景觀都市主義、參數化設計、ArcGis、Geodesign這種,希望能找到新的突破點吧。就是這樣,這個行業我總覺得一不小心就會變成畫圖匠。所以要保持足夠的好奇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我認為比較重要。


我是本科建築,研究生出國讀了景觀。我放幾張圖來說明如何學習景觀設計。

從這張圖你看到了啥?我看到了伴隨潮汐可以產生一個個潮汐池,潮汐池中擁有一個小小的生態圈;伴隨水深不同,岩石孔隙不同,水流速度的不同會居住不同的生物;而相對平靜的潮汐池可以成為人們或坐或游泳的娛樂空間,同樣外圍也許可以有衝浪運動;伴隨著不同的作用(侵蝕、衝擊、堆積),產生陡峭各異的岩石和不同色彩的水池。

僅僅從一個自然景物便可以得到關於設計親水景觀的各種啟示:多種休閑功能的植入、如何進行分區、設計特殊造型和色彩、生態設計。這是剛開始學習景觀的時候,我們對潮汐池的調研。那會兒我更多的關注了功能上的特色,但是有的國外同學直接拿了張很美的圖片作為案例,也是那一刻我在一定意義上明白了啥叫景觀設計。放上倆圖對比,我的:

同學的,可能找的不太準確,總之理性並不意味著缺乏美,而景觀正是如此:

於是我每天上bing都是在看景觀案例。

當然不只是我說的這些,包含很多,最方便的還是應該出國念個書,人家還是有不一樣的東西,學一遍,當然現在國內也在慢慢趕上。針對提問具體回答一下:
1需要看那些書?答:景觀最經典的還是《設計結合自然》,然後各種景觀都市主義的書;別的所有建築、設計、理論的書都值得一看;
2、學會那些軟體? 答:CAD、Rhino、Grasshopper、Adobe套裝,新軟體多多益善;
3、側重了解哪些相關知識? 答:儘可能廣泛的了解知識、專業上注重設計美學的培養。


學習景觀設計,專業知識體系很重要,多看一些書籍,多找一些資源!推薦一個資源共享網站:景觀大數據,直接百度


推薦閱讀:

景觀快題設計配色方案?
如何反駁一些老師向學生灌輸的軟體無用論,表現無用論,畢業後是做設計不是繪圖員的說法?
有哪些巧妙地利用了極端地理環境的現當代建築?
有哪些優秀的室外台階設計?

TAG:學習經驗 | 景觀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