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的《吶喊》與《大自然的吶喊》的區別?

為何《吶喊》之後,蒙克又畫了一張只是色彩不同的《大自然的吶喊》,這次他想表現的東西還是一樣的嗎


瀉藥

蒙克的《吶喊》本來就有好幾個版本。

以下是四個彩色版本,應還有版畫的。

可以從材料上看出來,應用的並不都是一樣的技法,但是構圖,元素和色彩都大同小異。

曾有幸在路易威登基金會看到過最後一個版本,不過離玻璃還有一米距離的原作被擋得嚴嚴實實,戒備也頗為森嚴,友想取隱形眼鏡還被迎面趕來的九尺黑漢子給嚇掉了隱形。

關於四個版本的考據和分析,網路上有許多詳盡的,圖片我是從蒙克的版畫 《吶 喊》共有幾個版本?扒的,因為有些朋友不愛點鏈接。

裡面有一張的人物沒有畫眼珠子喲,找找看。


蟹妖,多圖,頂著頭像來個逗比向的回答:
其實除了樓上提到的四個版本,以及版畫版本外,還有一個
極其珍稀的,很少人見過的版本:

充氣娃娃版(誤)
這個極其少見的版本,又稱逗比版……

它可以仰天長嘯……

也可以萎靡不振……

…………深深的絕望…………

好吧。認真答題。
《吶喊》跟《大自然的吶喊》的關係是,前者是通稱,也是畫的題目,後者是蒙克給這一個系列的作品的一個統稱。其實兩者之間可以互換,沒有特別大的能造成歧義的問題。

蒙克他自己寫道:

以上兩段抄自維基。

印象特別深的是,我第一次看見這個作品的圖像,是小學5年級,在香港某個百貨店,看到了有賣《吶喊》的海報,尺寸很大。當時我是一個喜歡藝術的小孩,但對藝術史啊大師啊這些完全一無所知。

然而我深!深!地!被它「打」到了!
(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我的心裡~……)

於是認真的我拿出了小本本,記下了海報下面的標題,以備回去查資料。當時記下的字就是the scream of nature.

題外話,私以為《吶喊》這個翻譯太過正能量,感覺像振臂高呼,還是直接譯成《尖叫》比較符合這張怨念滿滿的作品格調。

----------以下是夾帶私貨-----------
剛才說到我認識《吶喊》的經過。《吶喊》算是我的精神導師之一,自己做過不少以它為靈感的東西,挑幾張放出來致敬:

《那裡怎麼有個洞》

《露骨》(目前的頭像)

《變臉》

《模糊概念偽裝精確切割標準的被反噬》
額,初中時代起的名字現在看起來真是酷炫…(大霧)
這個鐘的造型是我初中母校,看能不能釣出個校友來。

還有兩張絲網版:
《MM(Mao Munch)

以及姐妹花:
《MM(Mao Monroe)

上面那張是9年前的作品。我發誓是自己拍腦瓜想出來的Idea。
當時自己覺得自己那個叼。

然而,就在9年後的2015年,某一天查資料的時候,我偶爾看到了達利的一個作品:

我……
……
……

……

FYI:有意購買逗比版請戳以下,聖地亞哥美術館網上商店
Inflatable Scream


畫畫和味覺是一樣的,有些視覺圖像和情結一樣,某段時間會一直黏著你要求你畫它。


推薦閱讀:

很久以前見過一幅油畫:玻璃窗碎了,但碎片上仍然留著窗外的風景。有愛好者記得油畫的標題和作者嗎?
如何評價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電腦手繪可以替代油畫的功能嗎?
如何評價莫奈的《青蛙塘》?

TAG:藝術 | 繪畫 | 油畫 | 表現主義 | 蒙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