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能解讀一下余華的《命中注定》?

個人看完覺得劇情發展到一半就戛然而止,按照正常思維我還以為回憶與現實這兩部分都會繼續展開,圍繞陳雷與我以及陳雷的身前與死因,但看完我回想了一下,似乎陳雷的死也不過只是小說中的一部分,而並非最重要的一部分,死不過是作者回憶的起因,但作者寫這篇小說想表達什麼呢?越想越迷糊…


《命中注定》在形式上像是對《a rose for emily》的一種模仿,大致說來是一種循環的結構。但不同之處在於,這篇小說採取了更加開放式的結尾,也沒有在小說里對事物的發展給出確定的解釋。結尾處那個聲音,「與陳雷一模一樣」,既能看作是一種解釋,也能看作是一種故意為之的誤導,這使得小說有了被多重解讀的可能性。

從時間上看,這篇小說發表於余華創作的早期,與之相近的,還有蘇童的一篇《櫻桃》,同樣是偏於詭譎的敘述,我將其理解為當時的一種風氣,雖然不明顯,但作家之間確實存在著相互影響。

至於題主問到的,這篇小說要表達的內容,我個人看來可以做以下幾種解釋:

其一,通過看似無常的死亡,凸顯其存在主義思維。這個論調看似不靠譜,實際上對當時的那批作家來說是非常貼近的。除了余華極其迷戀的「死亡敘述」以外(包括《在劫難逃》 《現實一種》 《往事與刑罰》 《一九八六》等在內,都是以死亡為主題),格非也常常讓小說人物死於非命(例如《迷舟》里蕭的父親)。這和當時這些作家的哲學意識是分不開的,他們普遍受到薩特和叔本華的影響,一方面相信人生無常,一方面又覺得世界荒謬,所以小說創作力也出現了一種奇異的矛盾。

其二,是一種結構上的嘗試。這篇小說創作於余華的先鋒時期,使用的手法在當時看來也算是新穎:被打亂順序的時間,似是而非的循環,以及大量的物品隱喻——比如火與打火機,比如鎖與汪家舊宅,比如開頭的那句「你想找死」。現在看來,這種模仿並不成熟,有著刻意的嫌疑,但無論如何,確實是在「敘述」手法上的求新。

其三,可能本身就沒有意義,只是一種「敘述」而已。只是這種「敘述」如此強烈,使得余華不得不用這樣一個手法將其表現出來。

至於題主說的「戛然而止」,我倒是有些不同意。這篇小說到這裡已經很是完整了,只是技法上還不夠成熟而已。


三十年前,陳雷就在汪家宅子裡面喊了救命,三十年後,他果然死在了宅子裡面,這就是命中注定。而且,三十年前,他爹媽害怕他燒房子然後死掉,把他鎖在外面,三十年後,他因為那這個點火的打火機死掉,誰說不是命中注定。還有三十年前流露出來的性格,陳雷得死,三十年前就寫好了。命中注定命中注定,一切都只能順著他的軌跡來,所以文章看起來,也覺得人物敘事各種描寫,非常沒有那種生命感,有一種陰冷的鬼氣。之前看見說余華的這本世事如煙的敘述有著應驗宿命的味道,現在看來,的確如此。


看到有人寫了一句「模仿《 a rose for emily 》」我就忍不住過來答了。福克納確實對先鋒派們產生過很多影響,但不至於什麼都拉上他吧,國外大師不是中國作家的註腳。

《命中注定》只寫了一個命題——遺憾。

陳雷不是別人,他是劉冬生的另一半,一個人生缺憾的那一半。如果將陳雷和劉冬生合二為一,將是主體人物的理想形式。比如:陳雷父母怕他把家裡燒了不讓他進門,恰恰得到了劉冬生所渴望的自由;陳雷可以走街串巷,恰恰能看到了劉冬生所不能觸及的世界。所以陳雷是劉冬生渴望而不可實現的另一半,代表了人生虛無的、存在於幻想中的遺憾。

而當終於有一天,一個極其意外的偶然、一個命運中的不確定因素——父親忘了鑰匙,使得這個主體人物與虛幻的另一半合併,劉冬生也可以像陳雷一樣自由亂跑,達到了理想的圓滿,同時也宣告了死亡的來臨,這個死亡其實並非肉身死亡,而是真實的存在死亡。

這種死亡是余華對人生做的一個說明,即存在遺憾的人生才是真實的,理想中的人生並不存在,他做了個反推假設,一旦存在即死亡。

正上班呢,空了寫下半段。


小說的前半部分寫的是荒誕的現實———陳雷死後滿天飛的訃告,被殺之後什麼都沒丟失唯獨所有的打火機不見了;後半部分寫的是劉東生和陳雷三十年前美好的兒時友誼。其實後半部分並不能解釋陳雷的死因,但是作者強行將他們並置在了一起,並且將其稱之為命中注定。個人的理解是作者藉此是想像我們傳達我們的人生歷程中註定充滿了如此之多的不確定和偶然,這種偶然才是真的命中注定。


這篇小說的懸念正在於這種戛然而止。讀者在篇章結束之後會感到一種無可抑制的好奇心,比如你,比如我。像是一篇巨著的開頭,巨大的想像空間留給荒謬的小鎮。我只能說,通過這篇小說,我對小說的名字很重要這件事終於有了長足深刻的認識。


推薦閱讀:

余華的《活著》和《兄弟》哪個更好?理由是什麼?
怎樣評價余華的《在細雨中呼喊》?
《活著》好在哪裡?
余華的的《活著》 感覺有一點小紕漏 也可能是我狹隘?
中國為什麼要禁播《活著》這部電影?

TAG:余華作家 | 命中注定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