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北伐是為了把孫吳跟蜀國綁定一起」,這可能是北伐的一個原因,還是無稽之談?

起因是看到一篇文章《諸葛亮執意北伐的最新解釋》,文章結論是:
諸葛亮每次北伐的前後孫權那邊都有動作,以往認為這是孫權對諸葛亮北伐的響應,但反過來說其實也成立,即孫權每次有大的軍事動作,諸葛亮這邊通過北伐來響應他,最典型的是兵出陳倉的那一次,出得很突然,退得很果斷,目的就是為了策應孫吳。
蜀漢如果不堅持北伐,龜縮在成都周邊不出,只求「維持現狀」,孫權估計不會下這麼大的力氣來搞聯盟。保持對曹魏的進攻是孫劉之間的約定,諸葛亮只有不停地北伐,才能把孫吳牢牢地跟自己綁定在一起,這恐怕才是諸葛亮不能停下來的最主要原因。
作者:頭條號 / 我們愛歷史
鏈接:諸葛亮執意北伐的最新解釋
來源:頭條號(今日頭條旗下創作平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轉給一位愛好三國熟讀史書的朋友問他的看法,他認為這種說法是信口開河,很不嚴謹。以下是討論過程(未免誤解,他的觀點引用原話,但有所縮短):
朋友:就算諸葛亮不北伐,孫吳也必須和蜀漢結盟,東吳難道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嗎?……諸葛亮五次北伐分別是1 228春,2 228冬3 229春4 231春5 234春,東吳只在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時候有配合,其他時候基本沒有出過兵。三國後期吳國幾乎很少主動出擊進攻魏國。諸葛亮每次北伐的前後孫權那邊都有動作。三國演義看多了。諸葛亮的北伐目的主要是為了通過以戰養戰,確保國內政治團結穩定,其次提高個人威望,便於更好治理蜀國。理想一點的看法,就是他還有自己的政治理想,恢復漢室。
我:我不否認他對於北伐目的的理解。北伐不會單純只為了一個目的而進行。分歧點在於我認為文中所說的為了更好地與孫吳結盟也是北伐的其中一個原因。
而且我認為除了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228年春)兩國還沒有結盟,剩下四次的前後的確是有策應,第四次北伐時更是組成孫劉聯軍。而且吳蜀在諸葛亮死後一直都還有堅持北伐。
朋友:諸葛亮死後,沒有北伐了,蜀吳不還是綁在一起,因為沒有選擇,所以北伐目的肯定不是如筆者所說
我:諸葛亮死後姜維不是也有北伐嗎?
朋友:難得你會認為姜維的北伐也是為了和孫吳緊緊的綁在一起嗎?論點本來就有問題了,找了一堆論據有什麼用呢?結盟講究是雙方,如果孫權不願意結盟,諸葛亮在那北伐就可以把雙方綁緊,這不是很奇怪嗎?文章對起碼的常識都沒有,最終得出這樣的論點,我覺得很奇葩
我:孫權願意結盟,諸葛亮北伐更穩固了孫劉聯盟,沒矛盾。雙方都有意願結盟不代表最終一定結盟。否則赤壁之戰前也不會有諸葛亮說服孫權、聯吳抗魏了。蜀國作為較弱小的一方,在結盟一事上會更為積極主動,從邏輯上來說也沒有問題。

我對於三國史還處於摸門檻階段,連愛好者都不敢說。朋友讓我多讀少辯,才分得清文章好壞。但我朋友提出的論據與史料不符,我不能認同,他的「文章論點就不對」的結論也不合邏輯。
所以,這個問題到底應該怎麼看呢?


謝邀。

從結果看,自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去世,直到延熙十六年費禕遇刺,蜀漢近二十年未發動大規模北伐,但孫劉聯盟始終穩若泰山。

再看反面教材,建安二十四年,劉備集團兩線北伐,攻勢如虹,結果如何呢?孫十萬白衣渡江,一塌糊塗。

因此,所謂北伐穩定聯盟,實屬緣木求魚,就結果看,聯盟的維繫因於兩點:其一,曹魏的強大;其二,蜀漢自身無機可乘。

攝於曹魏強大,一旦與蜀漢處於敵對狀態,東吳隨時面臨滅頂之災。譬如夷陵大勝在前,屏退曹丕三路南征在後,孫權仍然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

然而,鑒於周瑜、魯肅故後,孫權奉行的機會主義路線,一旦蜀漢出現罅隙,恐仍然難免於背刺。譬如糜芳與孫權暗通,引來了白衣渡江;又如盟書猶在,一點不妨礙孫權與南中叛亂勢力勾搭。倘若不是諸葛亮迅速蕩平反叛,穩定局勢,進圖蜀中,極長江而有的老調只怕要再次重彈。

捎帶,關於聯盟的價值,不妨看看孫權稱帝,蜀漢朝堂一片喊打喊殺聲中,諸葛亮如何評判:

今若加顯絕,讎我必深,便當移兵東(戍),與之角力,須並其土,乃議中原。彼賢才尚多,將相緝穆,未可一朝定也。頓兵相持,坐而須老,使北賊得計,非算之上者。昔孝文卑辭匈奴,先帝優與吳盟,皆應權通變,弘思遠益,非匹夫之為(分)者也。今議者咸以權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滿,無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權之不能越江,猶魏賊之不能渡漢,非力有餘而利不取也。若大軍致討,彼高當分裂其地以為後規,下當略民廣境,示武於內,非端坐者也。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

簡而言之,如果翻臉,一時半會兒打不下,只能便宜了曹魏,且東吳就算靜坐示威,也起到了戰略牽製作用,蜀漢已經得了大便宜。那麼反過來看,蜀漢之忌即是東吳之忌,蜀漢之利即是東吳之利,孫仲謀總不見得有找不痛快的癮罷?何況此時想找不痛快也沒了下手的機會:亮政脩民理,威武外振。爰迄琬、禕,遵脩弗革,攝乎大國之間,以弱為強,猶可自保。

總而言之,曹魏強大不變,蜀漢穩固不變,則漢吳聯盟穩定不變。若以上二條件出現變數,雖日日北伐,又有何用?


謝邀。題主應該修習一下邏輯。

要討論問題,就要先確定問題。題主轉帖文章中,立論是:「諸葛亮治蜀,第一目標是自保,自保最佳手段是加強吳蜀聯盟,所以北伐行為是為了加強吳蜀聯盟」。

即使在題主引用的原文中,諸葛亮對兩者的看法也敘述的很明顯:

「如果我們的大軍征討曹魏,孫權採取上策是出兵魏國,分割他們的土地,然而做進一步打算;採取下策也會趁機掠奪魏國的人口,擴張自己的國土,炫耀自己的武力。總之,他們是不會坐而不動的。即使他們真的按兵不動,只要同我們睦鄰友好,我們北伐就沒有東顧之憂,曹魏黃河以南的軍隊就不能全調過來對付我們,我們得到的好處很大。」

這麼一列,很明顯這篇文章偷換了概念。加強吳蜀聯盟是為了北伐,也是為了自保,但「北伐」和「加強吳蜀聯盟」之間就不存在必然性了。

在形式邏輯上,「北伐」和「加強吳蜀聯盟」是交叉關係(概念外延有部分重合。如:共青團員和中學生。一部分共青團員是中學生,一部分中學生是共青團員)。北伐有加強吳蜀聯盟的效果,加強吳蜀聯盟有利於北伐。這兩者都從屬於「自保蜀漢」或「復興漢室」概念下。

而題主舉例的文章,將交叉關係偷換為屬種關係(某概念外延完全包含在另一個概念中。如:筆和圓珠筆,圓珠筆是筆的一種)。在舉例文章和題主理解中,北伐屬於加強吳蜀聯盟的組成。即北伐是為加強吳蜀聯盟而服務。

要否定「北伐」和「加強吳蜀聯盟」之間的屬種關係很簡單,只要找出「北伐」外延超出「加強聯盟」的部分即可——換句話說,只要證明兩概念不重合部分即可證偽——再沒有比諸葛亮本人敘述的看法更有說服力了:若就其不動而睦於我,我之北伐,無東顧之憂,河南之眾不得盡西,此之為利,亦已深矣。權僭之罪,未宜明也。


有吳蜀聯盟,蜀國要北伐,沒有吳蜀聯盟,蜀國依然要北伐。只是有了聯盟後北伐更有利。

題主朋友明白北伐和吳蜀聯盟之間的關係,於是毫不客氣的表示「且去讀書」。題主反駁「我認為文中所說的為了更好地與孫吳結盟也是北伐的其中一個原因。」

那麼,題主怎麼證明這個論點呢?嗯,掏出公眾號沒憑沒據的「「孫權每次有大的軍事動作,諸葛亮這邊通過北伐來響應他」作為客觀事實。

在題主朋友告知「東吳只在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時候有配合,其他時候基本沒有出過兵。三國後期吳國幾乎很少主動出擊進攻魏國」——題主論據不符合客觀史實的情況下,題主依然表示「孫權願意結盟,諸葛亮北伐更穩固了孫劉聯盟,沒矛盾」。

用「北伐對孫吳聯盟有利」證明「北伐從屬於孫吳聯盟」,題主行徑幾近於偷換概念。

我的看法和題主朋友一樣:且去讀書。同時建議題主學習下形式邏輯,先理清概念,再討論概念。


他在想問題的時候可能想的很多,畢竟人就是這麼複雜,他一直在為了自己的偉大夢想而北伐!或是因為樓主說的,或是因為他想建立一個人盡其才的天下,又或是他為了完成先主的遺願,為了三顧茅廬時的大志!


孫劉聯盟的大前提是曹魏勢力強盛,兩國為求自保被迫結盟。
至於諸葛亮北伐,主要是第一次北伐,很可能是為了搶地盤(很可能是涼州),從而削弱曹魏的實力而增強蜀漢的實力,在維持孫劉聯盟的前提下為未來的發展做鋪墊。所謂的北伐,其實質更像割據而不是中興。


蜀漢標榜正統,那消滅曹魏就是其立國之本。
那麼兩個小國不聯合對抗強魏,不要說完成消滅曹魏,就連生存都會出現問題,那麼諸葛先生的聯盟策略就是蜀漢生存之本,沒有問題,何來無稽之談。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諸葛亮的理想是恢復漢室,目標是長安洛陽,不是要巴蜀,不是要江南。這是理想的力量。


題主的問題里都寫了,這可能是北伐的一個原因。

都可能了,還糾結啥?


推薦閱讀:

有沒有以三國背景為題材的另類小說?
《三國演義》前文有沒有暗示(或埋下伏筆)諸葛亮框扶漢室會失敗?
對躬耕時的諸葛亮來說,如果沒有被三顧茅廬,他會怎麼規劃自己的人生及天下大勢?
為什麼中國從來不缺軍事天才?古有諸葛孔明,今有太祖,這個與文化傳承有關,還是跟中國的地理位置有關?

TAG:歷史 | 三國 | 諸葛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