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之後六國還有機會翻盤嗎?割據不被吞併就算翻盤。


可以的,但是只能短時間內不被吞併。自春秋時期興起的「大一統」觀念早已經深入人心,天下必然統一,只是統一的方式和時間問題而已。基於這點,任何一個國土板塊內的割據政權想長久立足都不可能。
不過,根據形勢,短期內不被秦國兼并,再等天下大勢發生變動,還是有可能的。

1.秦國的法制,和現代的法治有很大區別。在雍州那塊土地上,適用於那裡的人民,但這種嚴苛的法制對於關東六國來說,並不適用。
在秦始皇統治時期,兼并了大量的六國土地,經常出現驅趕走土地上的民眾、屠城的舉動,時不時有民眾聚眾起義的現象。甚至在兼并戰爭的末期,越地人民自發組織反秦運動,讓秦始皇一度擔憂。這都是秦國法制不適應治理天下的表現。而在真實的歷史中,這一點沒有來得及好好表現,秦國就已經統一了,然而只是建立了一個短命的王朝。合理的利用這一點,有機會翻盤。

2.王政的出現,可以說是打了法制的臉。戰國後期,戰國七雄,依然在走法制的路子。有一個小國宋國卻走上了「王政」。
《孟子萬章篇》記載宋康王行王政,國力強大。
宋國在戰國後期確實很強大, 號稱「五千乘之勁宋」,而戰國七雄,也不過只是萬乘之國。孟子甚至把宋國和戰國七雄並列,再加上一個中山國(一說越國),號稱天下「戰國九」。而宋康王的戰爭戰績更是可觀:
君偃十一年,自立為王。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乃與齊、魏為敵國。
當時,齊、楚、魏等國,甚至形成了連橫制宋的形勢。
當然,《史記 宋微子世家》給出了另一種說法,說宋康王根本不是行王政,而是這樣一個人:
盛血以韋囊,縣而射之,命曰「射天」。淫於酒婦人。群臣諫者輒射之。

對比,一個是先秦史籍說宋康王以小國行王政,一個是西漢史料說宋康王為桀宋,是暴君。


到底孰是孰非?清朝大學者崔浩的一段論述,給出了答案:

宋亡於齊,其後楚得其淮北徐地。當時盛毀之者,擬之桀紂,蓋出諸列國之君卿。而宋之小民,則口道仁義不能忘。凡今先秦書記宋偃之不道者,皆本列國史記。而宋以國亡無史,其仁義之設施,已不足自傳於後世。惟野民小人之所稱譽,謂徐偃王行仁義而亡國者,其流傳失真,乃誤以為春秋之徐,或乃以謂在楚文在時,或乃以為當周繆王之世。傳者弗深考,乃不知其即宋王偃。

這是我在童書業《春秋史》的附註釋中找到的一段話,這一段論述是崔浩認為:「徐偃王」和「宋康王」實為一人,在戰國後期到西漢中期,人們口耳相傳導致徐偃王成了一個西周時期的人物。
其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宋康王的仁義。清朝乾嘉學派以考據著稱,分辨《孟子》和《史記》記載的真偽是很輕鬆的事情。而且崔浩其人的學術質量自然不必多說。且不說「宋康王」和「徐偃王」是否為一人,單論述中所說的:宋康王行王政,因為宋國滅亡,沒有留下記載,而關於宋國的記載見於其餘國家的史書中,對宋國極近毀詞,才導致了今天看到的面貌。
但是,《孟子》還是給我們還原了一個真正的宋國。這也就是「行王政」的強大所在。

王政的出現,是對法制天下的打擊,是以秦為首的法制國家所恐懼的現象。宋國因為國小,實力不濟,被滅亡,但因為行王政,而在一段時間內強大。這是值得深思的。如果「行王政」的不是宋國,而是戰國七雄之一呢?

3.秦國戰鬥力後勁不足。
這個表現可能沒有那麼明顯。到了戰國末期,秦國大勝仗的方式已經不是以少勝多、兵精將勇了,而是靠著人海去淹,淹不死還可以花錢。
如滅楚之戰,二十萬秦國部隊,竟然打不過楚國的殘餘勢力,還靠著王翦帶著六十萬,穩紮穩打,才滅掉楚國。真心不是楚國多強大,而是秦國士兵的戰鬥力已經下滑了。
再如滅趙之戰,前後幾次攻打趙國,都被李牧阻擋,不得不依靠反間計,拿掉李牧,才順利滅亡趙國。
再如滅魏之戰,靠著大水淹沒大梁城,才順利拿下。而那個時候的魏國早就是一個奄奄一息的國家了。
再如滅韓之戰,是內史騰的背叛,導致韓國最終被滅。

戰鬥力後勁不足,主要原因是將領水平開始下滑。王翦雖然同樣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但顯然,已經不如白起、司馬錯等秦昭王時期的名將了。對王翦來說也不算錯,因為到了戰國末期那種時候,要求穩,攻滅國家,實力允許,就多帶一些士兵,多打一些日子。
但秦國求穩,正是六國求險的時候,富貴險中求。真若求得一險,翻盤並非沒有可能。

而天下士兵戰鬥力,眾所周知,當以三晉為首,秦國其次,齊、楚再次,燕國最弱。「三晉之兵素悍勇」,魏國八萬士兵的增援可以打退王齕帶領的幾十萬秦軍,趙國長平即使全軍覆沒仍然打得秦國「士卒傷亡過半,國內空」。而韓國,正是單兵作戰能力最強的國家:「天下強弓勁弩皆出於韓」,「韓卒之勇,被堅甲,跖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然而,因為韓國地小,人少,被列國包圍,不能充分發揮實力。

4.運氣總是倒向秦國
秦國統一途中,很多事情都不是必然發生,而是有很大運氣成分在內。
如長平之戰,在一個回答中說過,是秦國的意外驚喜,沒有想到,趙國會送上四十萬大軍。秦昭王得知消息,趕忙去親自去河內徵兵。足見當時誰都沒有料到這樣的結果。這對於秦國統一來說,實在是一個大餡餅。
再如,荊軻如果真的殺死了秦王政。
再如,秦國歷代國君中早日出一個類似於趙幽繆王、楚懷王、魏安僖王、胡亥,一樣的國君。
再如,六國運氣好點,真的合縱起來了。
再如......

歷史是由人民群眾書寫的,戰國末期的歷史,是要走向統一的。
歷史也是由英雄人物書寫的,由誰統一,真的說不準。


六國有機會。

《史記》記載了李斯勸秦王政抓緊時間消滅六國說的話「...今怠而不急就,諸侯復強,相聚約從,雖有黃帝之賢,不能並也。」可見在當時李斯非常擔心六國復興


別說之後了,長平之戰之前六國也不可能翻盤的,商鞅變法成功之後就註定了,秦國新的國家機器太強大,國策太先進,優勢不可逆轉。


短期可以。長期不可能。古代冷兵器戰爭主要靠什麼?短期戰爭靠大王、將軍的決策、外交狀況、士兵戰鬥力和軍事科技;長期戰爭靠兵源、後勤補給。
1.先看各國人才:戰國四大名將秦國趙國各兩個【秦的白起,王翦;趙的廉頗,李牧】其他國家高層缺乏特別有名的將才。長平之戰後不久,白起自殺,廉頗老矣,李牧王翦正當壯年。但趙王遷的才能遠不及嬴政,後中反間計殺李牧,遂自毀長城。
PS:當各國用人還停留在世襲、用人唯親的階段上時,秦的人才引入策略就像今天的美國一樣,兼容並蓄。李斯是韓國人、商鞅,呂不韋是衛國人、李斯是楚國人等等。不強才怪。
2.外交戰略:戰國末期,在東方六國中,張儀的『連橫』戰略比蘇秦的『合縱』戰略更有市場。大家都不敢主動招惹秦國,怕最先被滅國。尤其是齊,他跟秦是盟國(秦的遠交近攻戰略)
3.士兵戰鬥力:七雄之中最厲害的是秦(長期與匈奴作戰,軍功授爵制度),其次趙(長期與匈奴作戰),再次魏、燕、楚、齊,最弱的是韓國。
4.軍事科技:秦有重裝步兵、重弩、眾多的馬匹、強悍的騎兵,趙國、燕國因為產馬,也和匈奴接壤,戰鬥力也不弱。魏國因吳起變法,魏武卒也比較厲害,其次楚、齊、韓。
5.兵源補給和後勤補給:長平之戰後,秦的地盤大約接近東方六國的總和。(滅巴、蜀之後)人口眾多、耕地面積大。現役部隊更是有60萬精銳。(在工業革命之前,60萬部隊是天文數字,赤壁之戰曹操的參戰兵力才二十多萬)
綜上所述,六國必滅無疑,只是遲早的問題。除非荊軻刺殺秦王成功,且秦二世順利上位、趙高專權搞內部鬥爭。否則,六國的抵抗如卵擊石,不堪一擊。


六國根本就不是一體的,所以問題本身並不成立。


推薦閱讀:

古代嬪妃侍寢是每天一對一嗎?
如何评价刘伯承?
項羽坑殺20萬的秦軍,可能么?如果可能又需要多大的坑?
日本歷史上的一些性風俗性文化究竟是怎樣的?

TAG:歷史 | 軍事 | 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