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理解莎士比亞悲劇《李爾王》?
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中我認為衝突最多,最複雜的當屬《李爾王》。與之前不同,如果說我還對哈姆雷特和奧賽羅有那麼一丁點的同情,對麥克白甚至還有些迷戀,我真的真的對本劇的主人公連那麼一丁點同情也提不起來。我真的覺得所有的一切都是他造成的。李爾王專橫,傲慢,暴躁,喜怒無常,就因為小女兒的一句實話把她放逐;就因為一句勸阻把忠心耿耿的老臣趕走;任由自己的下屬無理取鬧,還怪女兒不孝順,硬生生地把大女兒二女兒給逼成仇人。我真的認為是他導致了所有人的悲劇,害死了自己的三個女兒,自己在瘋癲中死去也真是咎由自取。
我在閱讀過程中,感覺作者的感情傾向是譴責大女兒二女兒,同情李爾王。可是我反倒覺得女兒背叛他完全是他自己親手種下的苦果。但凡有點理智的父親,怎能會縱容自己的衛士把女兒家攪得雞犬不寧,不去責怪自己的衛士而去惡毒地詛咒女兒?讓我感到最心痛的是他的小女兒,純潔無瑕的天使般的考利狄娜,最不應該被捲入其中的人,也因為他的緣故被害死了,讓我愈發地厭惡他。
李爾王讓我想到了我姥爺。姥爺結過兩次婚,共有五個兒女:姥姥的三個孩子,我的媽媽,舅舅和小姨,還有他前妻的孩子,大舅和二舅。他最嫌棄的是二舅和小姨,境遇最糟糕的兩個孩子,惟恐避之而不及;很想跟著媽媽或舅舅生活,因為這兩家條件最好,但舅舅拖家帶口哪能顧上他,我家也夠緊張,不能讓他長期和我們住一起。二舅沒成家,幹個體戶,最能夠照顧他,他還嫌二舅白吃他家的飯,不肯讓二舅搬來一起住。最終的結局是,我姥爺在家去世,幾天後送報紙的小哥感到異常才發現。我一直覺得他是自作自受。我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有偏差(直覺告訴我不僅有而且偏差還特別大),還望內行賜教。
謝邀!
你是根據自己親身經歷來理解作品的人物塑造的,這樣說來不存在什麼偏差。本來一部戲劇文藝作品也沒有標準的人物塑造答案。認為這是一本講人性,講如何去愛的書。
究竟是怎樣的父親,才會依仗兒女們的隻字片語,來判定他們對自己的愛?我總想,這樣的父親,定是在生活中也沒有深入了解和信任過孩子的。人愈沒有什麼,愈要爭取什麼,愈想炫耀什麼。書中李爾便是這樣一位父親,他身居高位,榮耀和金錢早不足以滿足他的內心,獨獨欠缺一份承諾永恆的至愛,渴求並炫耀愛,是李爾的虛榮。
於是他向女兒們發問了,花言巧語迷惑了李爾,他理所當然地認為,最動人的語言、華麗的表面,就是真正愛的體現!然而,這表面的愛,也不過是滿足了一時的虛榮,蒙蔽了窺察真愛的雙眼。以至於當小女兒考狄利亞說出:「我愛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時,李爾勃然大怒,將平日最疼愛的小女兒趕出家門。
諷刺的是,大張旗鼓喊出愛的姐妹倆將李爾逼到暴風雨的荒原,只有在無所顧忌的惶惑中詛咒呼嘯,被他遺棄仇視的小女兒反倒用生命揭露彌天大謊,換回父親的信任。「有人不會口若懸河,說得天花亂墜,可並不是無情無義!」儘管意識到這一點,但心愛的女兒卻再也不會回來。支撐在李爾精神和心靈的柱子襲然倒塌,瘋癲也成為李爾無可逃脫的宿命。
同樣地,葛羅斯特伯爵也是一位深愛兒子的老父親,但由於輕易聽信了小兒子愛德蒙的讒言,放逐長子愛德加,促使了悲劇的發生。而繼承爵位的庶子愛德蒙不過是個信仰自然,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損人利己之徒。背叛父親、加害兄弟、勾結惡勢力,虛偽一旦被戳破,必將以死為代價。
李爾也好,葛羅斯特也罷,他們明明愛自己的孩子,卻也淪為悲劇的受害者,這是為什麼呢?倘若李爾再冷靜一些,放下虛榮,細想跟女兒們相處的一幕幕,或許他能認識到小女兒才是真正愛他的人;倘若葛羅斯特再耐心一些,與長子悉心詳談,給他一些解釋的機會,而非一味試探,或許他就能發現,真正的始作俑者竟是他視為忠心耿耿的小兒子;再倘若考狄利亞和愛德加足夠了解父親的脾性,及時向父親說出原委表達愛,或許悲劇也不至於發生。
人性不可以試,更不可以猜。想以真心猜測真心,以愛試愛,結局不是誤解,就是讓你失望。唯有信任愛、了解愛、懂得愛,才能看清欺騙,珍惜所擁有,從一個眼神中讀出歉意,從一個擁抱中感受不舍,並懂得沉默之中的欲言又止,知道對方的真正需要所在。也就不會僅靠隻字片語就判斷愛,因為盲風晦雨之中,唯有信仰愛,才能看見真情。
首先,題主的理解跟自己的直覺一樣,錯了而且有一點點離譜。。。
Gonerill和Regan本身就是按反角來塑造的,她們折騰自己爹的原因是1.爹老了沒用了留著是個累贅2.我們本來就是壞人我們要互相爭鬥我們要阿諛奉承我們除了良心啥都要
至於題主一直卡著過不去的手下人鬧事那段。。。那個真的就只是個導火索或者借口什麼的罷了。
為啥?你看看這倆後來都乾的什麼事情:
1.啊,老頭子在我這兒累贅盡添麻煩,轟到姐姐那裡去得了
2.啊,姐姐也不要他,啥?你說他要把地給收回來?那哪成,削他
3.啊,另一個老頭攔著我不讓我削他?那哪成,眼珠子給我摳出來
4.啊,姐姐要跟我搶男人?那哪成,看我葯不死你
說到底,莎劇的角色塑造看得多面化可以,但絕對不要複雜化。莎翁的時代對戲劇的定位跟現在可能不太一樣,本身只是個很受民眾歡迎的市井娛樂罷了,劇作家也許會出點小名偶爾大概還會被女王啥的請到宮裡演一出啥的,但不會有,起碼你一個劇作家在創作的時候不太可能會有如下想法:
1.我的首要追求是藝術
2.我覺得這戲寫出來幾十幾百年後還會有人挖出來研究
3.以後會有人閑得蛋疼沒事就聚在一起研究我的戲並拿來裝逼還給個評分什麼的
歸根到底,大二女兒會幹後面的事就一個原因:她們是壞人。同一個時代戲劇的首要目的是娛樂大眾(付一塊錢擠在台底下,三塊錢有座兒,四塊錢座位加個墊子,六塊錢二樓看台八塊錢想坐台上看都可以,這個是有明確的記載的不是我在誇張)啊對了,還漏了個蠻重要的事,這個被娛樂的大眾的文化程度可高不到哪裡去。在確保了票房不會虧得情況下,作者才會有空間往作品裡加進一些自己偶爾會琢磨的思想上的東西,如果有緣人能看出來然後跟他一起琢磨那是最好(比如今天的各位真的發現了他才能的愛好者),沒的話也無所謂咯也不會影響講故事
所以說,李爾王也好,哈姆雷特也好,隨便哪個莎劇都好,首要任務永遠是先把一個故事講好。而且大部分故事的主線和人物塑造絕對不可以太複雜,觀眾看完還要回家吃飯,演員演完還要趕緊拿著後台剛寫好的劇本趕明天就演的下一出新戲,所以這種劇情和角色特點這種東西要一兩幕就交代得很明白,不能費腦子。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哪怕黑的在最後一幕要洗白也肯定會在很前面就先告訴你(比如亨利四世里的王子)。
繞了這麼一大圈,最後想說的無非還是題主如果想從兩姐妹身上挖一點時代背景啊女性在那個時候的形象啊什麼的還好,但是要洗白她們說全是李爾不對那就真的不對了。李爾的角色設定的確是昏庸沒錯,但Kent和Cordelia的悲劇可以怪他,兩個大女兒還是算了吧。
受不了題主和回答了,李爾王瘋之前是傻逼,一切咎由自取,瘋了之後是真清醒了。
"衣不蔽體的不幸的人們,無論你們在什麼地方,都得忍受這樣無情的暴風雨的襲擊,你們的頭上沒有片瓦遮身,你們的腹中飢腸雷動,你們的衣服千瘡百孔,怎麼抵擋得了這樣的氣候呢?"
一個不幸的老人,感慨著人間的苦難,還不足以動人么,還不能讓人同情嗎?所有偉大的文學作品,總是有對人類苦難的憐憫和讚美反抗苦難的堅韌。
相比較於紅樓夢等中國名著 沙翁的劇本更加註重通過人物對白傳達一種衝破世俗觀念的態度 在莎翁作品當中總會有些哲理性的思考參雜其中 讓人產生共鳴 另外劇本嘛 與小說的不同就是 受利益驅動 迎合大眾口味也是無妨的 個人感覺莎翁受希臘神話影響較大 故事沒有罪惡輪迴 所有的結局都是個人使然
莎士比亞晚期的作品基本上拋開了吸引票房,巴結權貴的目的,淡化了背景,不在乎細節與合理性的鋪陳,把所有的筆墨放在製造衝突、展現極端場景,其核心人物散發出幾乎超自然的光芒,比他的早期作品更接近純粹的藝術品。欣賞這樣的作品無須尋找一個所謂「正確的"立場,每個角色的行為都有他/她的合理性動機和弱點,每個角色都可以在觀者內心找到共鳴,即所謂人性。
當然每個觀者都有各自的背景,當劇情觸及到他/她內心的隱痛時立場是不可避免的。如同你的經歷使你對李爾王的行為產生批判性立場一樣,我看奧賽羅時也是痛苦不堪,我的女性立場使我看到一個受歧視的人殘暴的對待另一個受歧視的人時簡直無法忍受。我可以平靜的欣賞李爾王、麥克白、哈姆雷特,但奧賽羅就很困難,每次看到Emillia最後罵奧賽羅的時候,我幾乎是在心裡同時跟她一起喊,太痛苦了。
所以,不管你對藝術品產生什麼樣的理解和感觸都沒有關係,這都與你自身的閱歷和理解力有關,應該也是作者樂於看到的。
看戲其實都是看自己
代入你自己的情感
你討厭李爾王非常正常
對於自家衛士把女兒家攪得雞犬不寧:從文章來看,李爾王的僕從都是彬彬有禮,對李爾王也很尊敬,他們的錯誤·1全是大女兒剛腦裂瞎編出來的,其目的在於把李爾趕出去
最近正在看李爾王,準備把莎翁的一些經典劇都看一遍。最近很喜歡戲劇里各種人物的情感和情感衝突,這部劇在舞台演繹出來應該會感受得更強烈一些。劇中lear包括格羅斯特我覺得好像都有點固執偏執還有點傻,聽信自己兒女一面之詞,聽好聽的話。最終的悲劇也是由他們的性格特性和階級屬性導致的吧
剛讀完整本書
認同整部悲劇都是李爾王作的 但他為什麼這麼做有一點個人理解與題主不同
1. 李爾王並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因為當時上層社會都很少親自養孩子 教育孩子 這種活一般都是給奶娘坐的 所以李爾王並沒有那麼了解他的孩子 即使有 也是很表象的。
2. 從他的角度思考 一代君王 在晚年想把江山傳給下一代 無疑不是為了退居享受晚年清閑。 他開始已經把國家分好三份了,問誰愛他最多不過是額外的一點趣味。 就像我們要壓歲錢要說吉利話一樣。 這個錢已經準備好了 說好話不過是形式。
基於以上兩點Cordelia 回答一『』 nothing『』 放誰不生氣。但當然最重要的根本原因還是Lear自己的問題
任何人都有階級局限和歷史局限,莎士比亞雖然是16世紀的偉大的劇作家,但也受制於這一規律。
舉個例子,湯顯祖在牡丹亭中也對封建官僚杜太守很有好感,還強調柳夢梅是柳宗元的後人,宣揚出身論。這在現代人看來也難以接受。
可是如果他寫柳夢梅為推翻封建統治號召起義、杜麗娘為追求愛情與父母斷絕關係,兩人在轟轟烈烈的大革命中產生了深厚的戰友情,終成眷屬……請自行想像下那個畫風
你能接受嗎?李爾王那個老貨,誰做他孩子誰倒霉,放在當代中國,李爾那樣的老混蛋,也會被他孩子趕出家門的。老國王已經迷失了愛孩子的能力,把愛看成單純的交易了,李爾一生握有絕對權力,這權力侵蝕了他的人性、他的判斷。李爾是病人,李爾還在人間晃悠。。。。。。。。。。。
哎! 說道李爾,每個孩子都傷心;說到李爾王,每個國人齊聲說,那是個老混蛋!
看到很多人在批評李爾,我這邊想幫他說幾句。李爾作為王天天被別人阿諛奉承,絕對的權利導致他是一個孤家寡人,愛的缺失是必然的。一個人過了高齡判斷力下降是可以理解的,就算我們偉大的領袖毛爺爺年事高之後的判斷和之前真的是偏頗很大。我覺得李爾在年輕時絕對是個英明的君王,看他身邊的隨從的素質就可判斷一般。李爾的悲劇與其說是他個人的悲劇,不如說是人在手握重權時信仰迷失的悲劇。而且這個悲劇就算我們現在的人能看到,當我們坐在那個位置上一樣會犯。
推薦閱讀:
※若是玫瑰不叫玫瑰,那它還代表愛情嗎?
※為什麼莎士比亞的作品中《雅典的泰門》不算作四大悲劇之一?
※怎麼評價《威尼斯商人》里安東尼奧這一人物角色?
※如何評價《Will青年莎士比亞》這部劇?
※在《李爾王》中對考狄利婭這個人物形象有什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