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強調夏朝存在而不提虞朝了?

我重新說明一下,之前大家一直回答偏題了,我不是不承認夏朝的存在,我是問既然承認夏朝存在為什麼不直接把虞朝作為中國歷史開端而只提夏商周不提虞夏商周?既然愛國狹隘主義憤青腐儒們希望中國歷史越早越好為什麼也沒聽到他們強調中國歷史開端是虞朝而不是夏朝?


補段感想:在每個涉及夏朝存在的話題下,總有些腦子不清醒的人,強行把學術問題扯成政治問題,把邏輯問題扯成立場問題。連二里頭考古隊隊長許宏都說二里頭遺址不能證明是夏,某些鍵盤歷史學家可真是被梁靜茹賦予了勇氣呢。

比如有個叫「魚頭好吃魚尾好吃」的答主,根本搞不懂對夏朝存疑不代表否認二里頭文化是中華文明,還要扣帽子「西方理論得出的結論」,還要扯什麼古希臘古羅馬,明明是自己邏輯課程不及格好嗎?

====================================

先秦古書「夏商周」合稱的說法很多,比如《論語》就有以下記載:

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為政篇》
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八佾篇》
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八佾篇》
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衛靈公篇》

但最重要的,還是太史公為夏朝作了傳記,這是夏朝一份完整的履歷表,從此《夏本紀》深入人心,二千年來基本都沒有被質疑過。連近代著名的「疑古派」顧頡剛先生也只認為大禹到少康的記載都是神話傳說,但並不懷疑夏朝存在,只不過沒有文字印證罷了。

1959年徐旭生先生主持發掘二里頭遺址,當時普遍認為是早商都城。有趣的是,70年代後期鄒衡提出夏都說逐步取代了商都說,到今天似乎普遍認可二里頭遺址的發現為夏朝存在提供了考古證據。確實,二里頭遺址在時間、空間都與文獻的夏代有重合之處,也被認為是「最早的中國」。

但是,對二里頭遺址及夏朝的質疑聲一直存在。比如今天的二里頭考古隊隊長許宏,主張沒有甲骨文一類當時的自證性文書資料出土,不可能解決都邑的族屬和王朝歸屬問題。而外國更是不少學者質疑夏朝存在,如英國學者艾蘭和俄羅斯學者劉克甫,理由主要都是認為沒有夏文字

可見,雖然嚴格來說少了最關鍵的文字證據,但是確實還有不少證據指向夏朝存在。更重要的是,因為兩千多年來的歷史記載與文化自豪,我們很難說服自己用嚴密甚至苛刻的邏輯去損害屬於自己兩千年的精神財富。這個問題早已經不是歷史問題,而是現實問題。

相比之下,唐朝(堯)、虞朝(舜)存在的證據要薄弱很多。畢竟它們出現的時間太晚了,「夏」的出現在商周之際,而「唐」「虞」要到春秋以後了,而且彼此存在嚴重矛盾,以致太史公也只能以一篇《五帝本紀》概括,把五帝都當作人而非朝代了。

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聖王。——《墨子·明鬼篇》

這裡似乎以虞夏為一代,但是已經有兩代的趨勢了。

故有虞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夏後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鯀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帥顓頊者也,有虞氏報焉;杼,能帥禹者也,夏後氏報焉;上甲微,能帥契者也,商人報焉;高圉、大王,能帥稷者也,周人報焉。——《國語·魯語》

這段已經把有虞氏明確為一代了,但是到底包含哪些先王呢,帝嚳是不是有虞氏的一代?

虞幕能聽協風,以成樂物生者也。夏禹能單平水土,以品處庶類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於百姓者也。周棄能播制百穀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國語·鄭語》

這個虞幕是誰?和虞舜什麼關係?

唐、虞之際,於斯為盛。——《論語·泰伯篇》

《泰伯篇》一章歷來被認為文義不類,可能是較晚記錄,但戰國時唐虞合稱記載亦不少。

帝堯有唐氏。——《世本》

這樣看,帝堯似乎又從虞朝獨立出成立了一個唐朝。

殷、周七百餘歲,虞、夏二千餘歲。——《韓非子·顯學》

這裡說不但虞朝存在了,甚至有了模糊的斷代期。

神農虞夏,忽焉沒兮。——《史記·伯夷列傳》引《採薇》

虞朝前面又有個神農,似乎以五帝同為虞朝。

唐堯遜位,虞舜不台。——《史記·太史公自序》

這樣唐和虞分開來了,又特指堯和舜一代。

可見,所謂唐朝、虞朝的記載,根本沒有一個權威的說法,也沒有一套完整的傳記,更沒有兩千年的認同。《史記》只有《五帝本紀》,所以唐一般被認為是堯本人的部落,而虞被認為是舜本人的部落,儘管唐堯、虞舜常常合稱,但一般不認為構成前後朝代,也不包含黃帝、顓頊、帝嚳三大神。所以童書業先生說:

其實虞蓋夏時一部落或氏族耳,本不得為代名,此一氏族部落或盛或衰,且其氏族部落中人或散居各處,其詳尚待考證。——《春秋左傳研究》

我們不是說夏朝一定存在,只是說今天認可它具有很強的合理性,因為在周朝就已經形成共識了。但夏朝實際上是無法證實的,那麼所謂虞朝就更難證實了,連兩千年前的太史公都處理不了,現在只留下戰國時期一些捕風捉影又充滿矛盾的記載,頂多把又一個沒有文字自證的陶寺遺址扯進來,今天的人如何寫出一篇系統可靠的《虞本紀》呢?

相關回答:

林屋公子:為什麼考古學術界不承認夏朝?

林屋公子:易中天說中華文明只有3700年,為什麼?

林屋公子:商朝人是否認為自己是華夏族,炎黃子孫?

林屋公子:一萬年前發生了哪些事情而使人類產生了文明?


因為始終無法證明挖到的夏都就是夏朝,也就是關鍵的文字證據
像5000年前良渚這種在古籍中找不到的文明可以直接扣一個良渚文明上去,多數人不會計較這個
而夏朝,唐堯虞舜則不行了,要硬說二里頭王朝,陶寺邦國是唐虞夏的話需要確鑿的文字資料
目前確定陶寺身份比較關鍵的證據

右邊這個是文,沒有什麼問題。最主要的是左邊的這個字是堯,是命還是邑,如果是堯,那麼陶寺就可能是堯都,是命則是禹都,同時可以對古籍上的地名進行校正。
雖然良渚也有文字,不過因為存量較少,連是不是漢字系的文字都無法確定


因為陶寺被石峁屠滅了。


我不是歷史學家或者愛好者啊,我就說一個邏輯問題。

【外國學者否認夏朝存在】這句話具體說的是啥,他們到底否認的是什麼?

是【外國學者否認夏朝存在的可能性】么?還是【外國學者因為夏朝存在並無證據,所以否認夏朝定然存在的傳言】?

如果是前者,那就是他們想要證明一個東西不存在,就連數學上的證明不可能都有被打臉的可能別說這種問題了。歷史學雖然不是嚴謹的科學,但也不至於蠢到做這種一看就是等著被打臉的論斷。

如果是後者,那就是外國人堅持方法論,認為要證明一個東西存在必須找到確實的證據,你沒有之前我們只能認為存疑。證明有太簡單了,只要舉出一個例子就可以。

你看,說到這裡,如果你不至於愚蠢到認為「歷史學界整個都是傻逼」,那顯然已經意識到了人家對夏朝存在的問題是後面那種意思。

那麼為什麼還有人出來帶節奏說

「老外歷史學家的信用度早就沒有了,最開始他們說可不是沒夏朝,而是沒有商朝,後來殷墟出土,甲骨文的商王世系能跟太史公的記錄一一對應,才不得不改口」

顯然,立個靶子,把靶子描成黑的,然後去打,那可方便了。最好還能顯出人家對我們別有用心,讓看到的人都能同仇敵愾,那效果就更好了。

希望他只是邏輯不好。


夏朝存在與否是應該相信誰的問題,是相信太史公還是相信老外歷史學家。老外歷史學家的信用度早就沒有了,最開始他們說可不是沒夏朝,而是沒有商朝,後來殷墟出土,甲骨文的商王世系能跟太史公的記錄一一對應,才不得不改口。如果你找人問問題,一個說實話,另一個說假話,下次你再找人問問題,你還繼續相信那個說假話的,那不是腦子進水了么?而且太史公既然能把商王世系完整記錄下來,突然商之前的記錄就是假的了?這種可能性大么?
太史公離夏朝不過兩千年左右,相當於我們距離秦漢這麼遠,虛構一個朝代這種事能瞞過太史公嗎?清儒當初就批判宋儒,漢儒離孔子的時代近得多,見聞必然真切得多,可是宋儒竟敢說孔子的思想漢儒不知道,我才知道這類狂言,誰給你們的勇氣?梁靜茹?


古籍上從來沒過虞朝,是現代好事學者編造的,只有稱呼舜為有虞氏、虞舜,或者與唐堯合稱唐虞。他們也都是上古禪讓聖王的政治地位,政治架構也未脫離上古部落聯盟,經濟也沒什麼私有制

而夏朝在政治經濟上都產生了巨大變化,步入了私有制和血緣繼承製度,產生了國家概念(僅按史書而言)


嗯,「我認為」。

你認為就夠了,還要考古學做什麼。


高贊的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http://www.zhihu.com" data-hash="121b9970625a84d7ad8d35bd4e97de71">@林屋公子 居然要拉黑我來迴避雅典帝國,蘇美爾,赫梯帝國沒法按照他對夏朝的高要求去證實,卻已經進入了歐美教科書正史的事實。
不肯承認,有文獻,對應地點時間有足夠廣域影響的國家(城邦),就應該認可遠古王國的存在。(除非找到證偽的鐵證)
夏朝出現在那麼多被認為可靠的史書中。你要否認,只有下面四條路可選:
1,證明夏朝記載是偽造的。
2,證明夏朝對應年代中原地區不存在廣域王國。
3,證明夏朝對應年代,統治中原地區的廣域王朝不是夏。
4,說服歐美出版社,修改中小學教材,明確說蘇美爾,赫梯帝國,雅典帝國都沒有被考古證實。還處於半神話狀態。(請不要搬出那些所謂的權威歷史專家,在我看來,連中小學教材都反對的觀點,是毫無權威的)

第二條已經破產。不要扯啥文字金屬才是文明。古人只說了殷有先人有典有冊,沒人說夏朝有典有冊,就算有文字也不代表用來記載皇家大事。另一方面,王朝的標準是「廣域王國,而不是糾結於有沒有青銅器的「是否文明」。哪怕你再堅持找不到青銅器不算文明,也否定不了這時期中原有一個這個比中東和歐洲的國家的統治範圍大得多的農耕國,這個國有精美玉石,有弓箭長矛,有常備軍。這個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就是王朝。糾結在青銅和文字上那是「迷小術而忘大道」。

第一條要看運氣,也許能找到周文王之前的明確文字記載。
其中第三條是現在最有機會的。但可惜許宏也無法證明二里頭一期二期那個城,是不是當時統治中原的那個廣域王國的國王駐地所在。

回到夏朝真偽。這其實是一個統一標準下才值得談的事情。自己想像出一個高標準,捂著耳朵說反正西方歷史怎樣我不管,學術慣例怎麼我不管。我就是要在夏朝上高標準嚴要求。這才是無理取鬧。
至於有些人無視全世界中小學課本怎麼說,非要去挖掘那些連小學教科書上都無法留下一絲痕迹的疑古學派然後高調宣稱西方也是同樣高要求的。這是一葉障目。

一方面,苛求夏朝要有同期的明文證實。另一方面卻無視西方古代史絕大多數國家沒有發現足以證實古國名字的文物。

這種雙標的人,真是越有知識越反動!

//==========================

補充,評論中有人提到了很有力的文獻說能證明hitti這個名字真的在當時出現過。但那批論文裡面引用的是G.Beckman hittite diplomatic texts。我必須承認我沒有這本書,也沒有找到線上閱讀的版本。不知道到底裡面的king of hitti,是不是英文作者為了形容方便自己加進去的,還是真的在那塊泥板上就有hitti這個字呢?煩請讀過原文的給個明示。

我呢,不是專業的,但是還是願意學習的。煩請哪位大神路過,教教我:hitti 或者 hatti在Akkadian language 或hitti language到底是怎麼寫的?

另外,Egyptian-Hittite peace treaty這個著名的銀版條約里,Peace Treaty between Ramses II and Hattusili III翻譯中,提到了the king of the land of Hatti, the hero.
正好網上有hitti字典啦。我這門外漢看著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d/Treaty_of_Kadesh.jpg泥板,真的沒法找到發音是hitti或者hatti發音的字啦。

煩請哪位大神給指出來?

評論裡面有博士論文寫下埃及聖書體裡面的赫梯了。請大神告訴我,H^t怎麼就發赫梯的音啦。而且,聖書體來讀,離赫梯更遙遠了。

最後,不是說有Akkadian language泥板嗎,直接拿出來就好啦啊。兜兜轉轉大家都累啊。特別是對絕大多數中國西方歷史的博士來說,煞有其事說了半天赫梯帝國,缺連赫梯這個字的圖形都認不出,多可笑啊。


注意一下,雖然說我們一般說中國歷史開始於夏朝,但是至今為止正兒八經說得清道的明的歷史,是從商代開始的。
但是因為現在發掘出來的文物,商代的文物,以陶器和青銅器為主的文物水平都不低,都有一套純熟的製作手法,所以認為在商代之前有一個技術累積的時代,也就是夏朝。但因為史料記載與文物無法配套相互證實,所以不能稱為信史。
要說夏朝是要打個問號的,但說夏文化就沒啥問題了。

那麼虞朝呢?所謂史料,其實是半神話,就和日本的前十幾個天皇、蘇美爾史詩里號稱的十萬年曆史、希臘人的亞特蘭蒂斯、埃及的納爾邁之前的歷史,都是半神話,口口相傳變了形的歷史,真當成歷史了那就是說笑了。


這個……我讀書少不知道答案,但是題主這個莫名其妙的暴戾語氣是怎麼回事???


先假設有,為什麼叫虞朝?

舜繼承堯的家產這是入贅啊,所以應該叫唐朝啊。

我大唐盛世,天可汗舜


一旦一個國家的愛國者、民族主義者們開始相信起歷史發明家所發明的各種「王朝」,

那這個國家就離他們的榜樣——土耳其又進了一步

好自為之


嗯,有虞朝嗎?從現在的史料記載來看,有虞氏只是個部落。從一切方面來看,沒有具備形成國家機制的條件。
而從考古資料和史料結合來看,夏朝是個謎一樣的存在,不知道考古和史書記載能否對上。


當你強烈要求西方認同虞朝存在的時候,他們就承認夏朝了


我都沒聽說過這個王朝,
是我孤陋寡聞了,還是壓根就沒有這個王朝的存在呢。


因為最早的記載虞夏的記錄,很可能虞夏是一個雙字詞,而不是虞和夏兩個朝代,虞夏很可能是一個以南方屈家嶺石家河為後台的中原政權
屈家嶺石家河都是虞(昆吾)國,根據我還原山海經圖,三苗是南陽盆地那裡,屈家嶺石家河更南一些,中原可能用三苗指代虞(昆吾)國


既然你們有歷史優越論應該提到越早越好?
是你們真的淡忘了還是覺得夏朝存在而虞朝不存在?這是什麼觀念?
就是因為歷史教科書裡沒有虞朝但有夏朝就硬把夏朝塞入嗎?
這也是因為觀念的強加與淡忘的關係嗎?
因為虞朝早就不被定為可信史所以你們理所應當腦袋裡就沒有虞朝是中國歷史的觀念了嗎?
我認為夏朝存在 也只是部落 沒有成行文字體系,無法頒布國家政令,所以存不存在研究意義不大,有意義的是研究先商的考古當時的氏族水平和文化。
我認為帶著氏字皆為部落,周人把它定義為國家和朝代是周人的誤導。虞朝只是有虞氏 夏朝是夏後氏 唐堯是陶唐氏

這個是題主的原問題,一句一句進行回復。

第一,所謂的歷史優越論,沒聽說過這個名詞。強調本民族歷史越長越好的那個是韓國人,據說他們公元前一萬年就存在了,一路從非洲殖民過來,然後窩居三千里。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中華民族是4087年,還是3600年,還是5000年,還是15000年,看考古學的貢獻了。

第二,腦補一下題主想問的是,你們真的淡忘了虞朝么?我覺得所謂虞朝從上古時代就被淡忘了,早期文獻中存在夏商周三代的稱呼,虞夏有時合出。有時唐虞合出,指的是特定的兩個人,帝堯和帝舜。一代而亡的王朝,有點慘,所以不如把唐、虞等就看做是人的代稱。

至於所謂覺得夏朝存在而虞朝不存在?這是什麼觀念?夏朝存在和虞朝不存在在邏輯上絲毫的不衝突。其次,認為夏朝存在也是模糊的。夏的考古證據還不足,可能有一個模糊出在的概念,是否存在、怎麼存在、存在的叫不叫夏,都可以撕逼,所以人們關注夏王朝。

第三,第四,鬼知道你在說什麼。

第五,對,都已經不被定為信史了,何必要將其定義為歷史?

第六,你以為……證據呢?推論的過程呢?文獻呢?文物呢?而且誰說沒有文字就不能頒布國家政令了……

第七,定義為國家,殊不知國家這個現代政治概念還真的不是周人就能理解咧。氏字皆為部落,題主這是強行替可能都不存在的古人夠早了四千年前的政治哲學呢。

底下是樓主現在的問題

我重新說明一下,之前大家一直回答偏題了,我不是不承認夏朝的存在,我是問既然承認夏朝存在為什麼不直接把虞朝作為中國歷史開端而只提夏商周不提虞夏商周?既然愛國狹隘主義憤青腐儒們希望中國歷史越早越好為什麼也沒聽到他們強調中國歷史開端是虞朝而不是夏朝?

只能說即便是「愛國狹隘主義憤青腐儒」(誰能告訴我這到底是個什麼名詞?)也發明不出所謂虞朝這個歷史概念。因為夏朝好歹可以爭論,傳世的文獻都說有這麼有一個王朝,有世系,有一系列政治實踐,有一批歷史人物,還在先秦就曾經被提及過。一些文獻之間還遙相呼應,彼此聯繫。可是,所謂虞朝(這個王朝)在古籍中,也沒有啊!


國際上目前都不承認夏,何論以上呢?所以啊目前先把夏的問題搞定吧!等夏被證明了,咱們就會往上探尋了


單純從文獻的角度來說,我其實有個猜想(沒有什麼考古學根據),「夏」並不是一個朝代,而是類似「中華」的概念。比如「殷革夏命」,如果翻譯成「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是不是很相似?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的朝代更迭:

x—商(大一統,科技軍事興盛)—周(文化繁榮,分西、東)—分裂

秦—漢(大一統,科技軍事興盛)—晉(文化繁榮,分西、東)—分裂

隋—唐(大一統,科技軍事興盛)—宋(文化繁榮,分北、南)—分裂

元—明(大一統)—清(大一統)—分裂

民—共(大一統,科技軍事興盛)—y

雖然說歷史發展不是算算術,但是否可以推測在殷商之前存在一個類似秦、隋、元、民這樣二世而亡的短命朝代呢?

還有看到上面列舉禮記,古代典籍大多經過某人的刪改,是否會因為某人的知識性錯誤導致誤導後面兩千多年的子子孫孫呢?

還是那句話,純屬猜測。

關於「夏」的概念,參考《尚書?康誥》「用肇造我區夏」


你說你十八代前的祖宗姓李,是祖祖輩輩傳承的記憶。可別人非不信,因為你拿不出實物證明,。你就非要想辦法讓他相信?你傻嗎?自己祖宗姓什麼關他們屁事,需要他們承認?


推薦閱讀:

為什麼秦始皇的兒子都不可封為王侯,而是為匹夫?
史記記載,武王殺死紂王時,是先連射三箭,再用黃色大斧砍下其頭顱;對待紂的寵妃,也先連射三箭,用黑色大斧砍頭顱。問題如下: 1)為什麼都要先連射三箭,有何講法? 2)為什麼紂王用黃色大斧,而寵妃用黑色大斧?
長平之戰,趙王為什麼信任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
春秋末期旳吳越兩國皆地處東南地區,爲何吳王夫差矛和越王勾踐劍會在湖廣地區旳楚國出土?
如何看待北京師範大學張國安博士說古史層累說存在邏輯謬誤?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考古 | 夏朝 | 先秦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