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藝術家都不會解釋自己的作品在表達什麼?
特別是裝置藝術和行為藝術。
什麼跟什麼???
有沒有真正懂行的同學?說藝術高深不用解釋,說藝術家瞎搞的,說藝術無法解釋的,真的看不下去了。。。
既然提主說,「解釋」這個詞,我姑且當作是在不理解的情況下才需要解釋,那麼,藝術的不理解性,多半指的是當代藝術了。
別的不敢多說,說說我在法國美院的見聞
1 考試法國美院,最重要的一項是在多位老師,或者說評審(jury)面前,介紹你的作品!常常會問到,不對,幾乎一定會問到:
你為什麼這麼做?或者說,你的主題是什麼?
接下來,你需要的就是解釋你的作品!!!誰說不用解釋的?ok, 你可以說藝術類學生嘛,又還不是藝術家。
但是,別的國家我不知道,法國藝術家們,在學生時代(所謂自學成才的藝術家這裡不提及),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解釋!!!無論你做的是攝影,繪畫,雕塑還是裝置!
當你的作品在具象範疇類,也就是說,你的作品具有視覺效果的時候,觀眾第一反應是從視覺中尋找線索和評判標準。比如你主要從事繪畫,而且具有很強烈的個人情感,觀眾能從視覺上獲得直觀感受,就會造成每個個體對畫面的不同感想,這個時候就算藝術家不解釋也有種隱晦的美好。
但是!我們現在的主流藝術是什麼???當代藝術!!!
當代藝術,很多人說看不懂。為什麼看不懂??不理解??因為壓根就不知道也沒去了解藝術家的創作動機!任何一個你看不懂的藝術作品,尤其是當代藝術,背後都有可能有豐富到多個層次的知識背景,歷史人文哲學政治。請在不了解藝術家創作背景和動機的前提下,不要輕易說一件作品是瞎玩的。
回到美院的問題上。
在解釋完你的作品之後,接下來,問你的第二個問題很可能就是,你的參考(reference)是什麼?
這個問題完全是「你為什麼這麼做?」的延伸,評審想知道你創作的動機,還有你是在什麼基礎上創作你的作品的!你參考了哪些藝術家?受到了什麼樣的影響?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上?
還沒開始進美院呢,你就要知道自己創作的清晰脈絡和理論基礎。
2 美院教學
你以為法國的美院還是你印象中那個嚴謹唯美的學術派聖地?人人一手安格爾素描?人人從事著傳統的架上繪畫一幅畫畫幾個月?可以很嚴肅地告訴你,幾十所公立美院里,主要從事油畫的學校幾乎沒有!幾乎!
並不是沒人畫畫了,大部分學校都有油畫方向或者說工作室(atelier), 喜歡繪畫和堅持繪畫作為藝術表達手法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就算是繪畫,寫實的傳統繪畫也絕稱不上主流。不過,更多的是,裝置藝術,新媒體藝術,綜合藝術,也就是可能你看都看不懂的一堆破玩意兒!!
在學校里,你做的最多的,還是要不聽地給老師給同學解釋你做的是什麼東西,為什麼你這麼做,有什麼參考!!!
而學校最主要要告訴你的,是教你怎麼去創作!他們不需要你拿出多麼牛逼的成品來,甚至有時候更喜歡能夠記錄你想法和創作思路的研究草稿(recherche)! 他們想知道,還是,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3 換學校
法國美院每年可以換,如果你覺得這個學校的攝影方向滿足不了你,你大可以明年帶著你的作品去心儀的學校參加每年定期的招生,報名表,材料,動機信,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你的作品!!
你還是要,解!!釋!!!你的作品!!!
到這裡,還有人說藝術是不用解釋的,可以不用看了。
總之,法國的美院一直在教你怎樣梳理自己的創作思路,怎樣更加合理地去創作,怎樣去構架真正屬於你自己的一套體系,而不是讓你,瞎!!!玩!!!
當然你也可以瞎玩,但是你要告訴人家,為什麼你要這麼玩!!
這樣的美院教育下來很難想像藝術家們不會解釋自己的作品。他們都會構架起一套相對完善的藝術生產體系。
解釋,在當代藝術的領域中,是首要任務。
而很多當代藝術家,同時都寫作,記錄自己的想法,記錄自己的感受。即便不是,藝術家們在採訪,在展覽中也不厭其煩地解釋著自己的創作動機。我有一個小嗜好,每次看完展覽都會在畫廊或者博物館入口拿一張小單子,當做收藏,而即使之前對這個藝術家毫無了解,在介紹和作品的標註幫助下,也會對藝術家的創作動機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很多次在一件我看上去不知所謂的作品面前,都會聽到周圍的法國人發出讚歎:「C"est genial! 」(我翻譯成,牛13啊。。。沒意見吧)
只能說,法國人本身對於當代藝術的理解力和接受能力確實比國內要強,教育和文化氛圍的緣故吧,父母帶著小孩逛博物館實在是太太尋常不過的事情。
當然,依舊有很多藝術家,不用過多解釋自己的作品,作品市場也很好,名望頗高,此類多數屬於老一輩藝術家了,幾十年的積累不是開玩笑的,但是我想這些藝術家們,都認真思考過,自己為什麼這麼做。
以上,限於當代藝術的範疇。
當代藝術劃分有障礙的,右上角,點叉,新建頁面,google.
僅限我在法國的所見所聞。
現代藝術及之前,還是非常好理解的,有時候看那些藝術家的傳記,真是精彩絕倫,堪比小說,哈
看不懂當代藝術的,
如果感興趣,可以自己去梳理藝術史,當代藝術沒有那麼複雜,那麼晦澀,那麼不平易近人,那些抽象的,看上去甚至不知所謂的作品其背後興許有你目前並不了解的知識和來龍去脈,其實恰恰是進去到今天的當代藝術,藝術創作的創作方法和理論恰恰是最完善的,大概是表現手段太過繁多,題材太過豐富,在不了解藝術家的情況下看作品,可能連一些專業人士也會一頭霧水,因此更需要藝術家本身就具好有足夠充分的理論基礎做支撐,也更需要去自我解釋。
如果到這裡還有人認為當代藝術是純扯淡,無法解釋的,我只希望您以後在看到某些自己不理解的事物時對未知保有一定的尊重。因為,在波普藝術往前的幾十年直到後印象派時期,可能滿滿充斥都是您看不懂的藝術作品,而這些在今天價值連城的藝術品,任一件在藝術史的歷史上,都可能舉足輕重。而這還沒到當代藝術。
曾經有一次我跟一位教授我法語的老師說,有些當代藝術作品是無法解釋,不用解釋的。
說這話的時候,非常篤定。
這位曾學習法國文學的年輕老師很嚴肅地對我說,不,你錯了。
後來很久我才慢慢意識到那個時候的自己在認知和學識上的粗淺。
那當代藝術就都是貨真價實咯?
當然不是,當今的藝術品跟市場的關係太密切了,水分也很多,尤其是中國的當代藝術市場,如果有興趣下次可以用電腦寫寫中國當代藝術的幾個扯淡之處,手機打字實屬蛋疼。
我個人覺得,一個是當代藝術品價格虛高,以及藝術普及教育不足,兩個問題造成了大眾對於當代藝術的不理解和偏見。這裡就不多說了。
過度解釋的問題,這個我想就見仁見智了,畢竟在文藝行業里,是個普遍現象。想想,那些近現代大師還得養活一堆藝術研究者呢。玩笑話,可能得到大師的層級才能知道有些言論是不是過度解釋了,呵呵
誰說藝術家不解釋了啦?
對,藝術家是沒有站在自己的作品面前搖旗吶喊:Hey, come here!我這個作品它其實非常好!它很複雜!它表達了我一種矛盾的心情!一種對物質主義的反叛和一種對後現代主義的繳槍投降!BLABLABLABLA!
藝術家不這樣做,不能說明藝術家不解釋。
事實上,他們有更複雜婉轉的解釋方式。
一個高明的藝術家,解釋自己作品的方式也是很高明的。以杜尚為例。
1917年,杜尚在自己舉辦的美國獨立藝術家沙龍展上,匿名提交了一個小便池,並簽上了R.mutt.1917的字樣,命名為《泉》。這個沙龍展規定,只要每人交出6美元並且提交作品,都可以參展。但是組委會經過激烈的爭辯,最後以「參展卡填得不正確」為由,拒絕了這件作品。
整個過程中,杜尚就在旁邊看著,好像跟自己沒關係一樣。
你可以把此時杜尚的行為理解為「不解釋」。
但是,後來杜尚是怎麼做的呢?
第一步,杜尚退出了沙龍展的組委會。
第二步,杜尚請求,並且說服當時在紐約富有盛名的攝影師史蒂格里茨為這個小便器拍照,並且在照片上籤上他的名字。史蒂格里茨不僅答應了要求,拍出了一張經典的,具有象徵主義美學色彩的照片,還寫信給《太陽報》的藝術評論家邁克布賴德,表達了自己對小便器的支持和讚許,並且邀請他參加周五開幕的獨立藝術家展覽。當然,小便器不在場。
第三步,杜尚在自己主編的《盲人》雜誌第二期上,刊登了史蒂格里茨為小便器拍攝的照片,和一篇未署名的稿子《理查德·穆特事件》。 文中指出,理查德·穆特先生的這件展品,消解了日常用品在生活中的功能性意義,而賦予了它新的藝術品意義。不能和其他衛生潔具相提並論。這篇文章,把小便器的意義拔高到「藝術品價值的評判標準」上。
第四步,同樣在第二期《盲人》雜誌上,杜尚利用了艾爾希繆斯,一位同樣參加了獨立沙龍展的,資質平庸的藝術家。杜尚把他塑造成一個失敗藝術家的角色,並且在他安排的訪談中,借訪談者之口,對他未受教育的樸素大經讚賞。最後引出「削平一切價值」的理念。
最後,杜尚一直等待到1950年德尼·傑尼斯畫廊舉辦的「挑戰與對抗,20世紀法國及美國藝術家的極端之作」展,才再次製作了小便器送展,終於在60年代中後期,在達達主義和波普藝術的浪潮下的推動下,徹底走紅,並且掀起了「藝術到底是什麼」的大討論,而《泉》也由此成為藝術史上的經典之作。
(資料來源和補充閱讀:http://blog.artintern.net/article/365992)
在整個過程中,杜尚對自己作品的解釋主要有兩點:試探和等待。
解釋一件藝術品,就是為了引導自己的作品被「對」的觀眾看到。而不是引導所有觀眾去獲得「對」的意思。後者往往是非常徒勞的。像解釋一個物理學名詞一樣去解釋一件藝術品,往往是蒼白的。
例如杜尚這樣的藝術家,他對藝術的思考領先於時代幾十年。確切說,就是,用常規的手段解釋,人家根本聽不懂~杜尚有解釋嗎?有啊~人家都在雜誌上寫得很清楚了(雖然是通過別人之口),而且還找人模擬了一把從無價值到有價值的過程,來說明當前體系對藝術品價值的評判標準就是放屁。可是沒有人care。他看清楚了:啊,現在這個時代還沒有人care我的小便器。我得再等一等。於是他能做的就只剩下:
1.解釋給能聽懂的人聽。
2.沒有能聽懂的人怎麼辦?等到大家能聽懂的時候再解釋。
作為一個藝術家,做到這兩點,就是對自己的藝術品最好的解釋。當然,同樣的道理對於商業藝術家也適用。換言之就是:
1.解釋給會出錢買你的畫的人聽。
2.如果找不到這樣的人,就等出現了這樣的人再解釋。
大概就是這樣了。說起來很殘酷,但是事實就是,藝術家真的有解釋,只不過我們沒看見啊…或者看見了也沒看懂,所以忘記了啊…而藝術家自己呢,其實真的一點也不care既不會對他的作品產生思考,又不會花錢收藏他的作品的人是不是了解自己的意思。而向所有人解釋藝術家到底要表達什麼,這就是評論家的工作了。因為評論家也要吃飯啊。
藝術本身就是一種被誤解的藝術,就像很多電影被引申出來很多種涵義,其實導演在拍攝的時候可能根本沒想那麼多,大家都比較知道的例子就是《讓子彈飛》,希區柯克的製片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記者狠狠的解讀了一下裡面那輛汽車的車牌號的引申的涵義,然後製片人很無奈的告訴他,他用那麼車牌的緣故是因為那是他以前用過的一個車牌,這樣在法律上就不會有什麼麻煩。
由此可見,很多藝術的偉大都是被誤解的,就像姜文說過,這個世界的營養就是在這個誤解上。所以藝術家很多時候不願意解釋自己的作品。
用什麼解釋呢?
藝術作品本身,具有和語言平等且獨立的表達能力,無法相互解釋。
如同,無法用味道解釋聲音。
嘗試去解釋「不解釋」,總有一種奇詭的違和感。當然,「不解釋」這種行為和「解釋」一樣,也是一種表達立場觀點的方式,所以我用如下「解釋」來表達我對「不解釋」的理解也沒什麼不合理的(好混亂哈哈):
- 對藝術的純粹性而言,解釋是一種「污染」,不僅稀釋了作品的藝術價值,也改變了作品的面貌。簡而言之,解釋本身和作品一同呈現,不可避免地成為審美對象的一部分,失去了「客體」地位,(例如中國文人繪畫書畫一體,書法、落款、簽章不僅是對畫面的註解,更是作品藝術形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釋的融入會把本來純視覺的審美體驗變成一種類似於戲劇的綜合體驗,改變作品的藝術形象。這有違藝術家想帶給觀眾的審美體驗,因此這種「能而不為」的不解釋是對藝術的尊重,似於禪修中的「禁言」,目的在於回歸藝術的純粹本質。(
好像進電影院要保持安靜,給作品上標籤進行解釋也是一種噪音。戲劇和電影在技術發達普及之後,依然有藝術導演熱衷於「啞劇」、「默片」,出發點之一便是助於讓觀眾直接關注「肢體動作」、「鏡頭動作」等獨特的審美語言而不是去關注電影講了什麼故事。) - 文字、音樂、繪畫……是平行的語言手段,都是藝術載體。對繪畫進行文字解釋,就好像為電影配樂、為文學插圖,是一種基於「通感」的再創作,是一項嚴肅而獨立的工作,不能敷衍了事。一般,文學家不給自己的小說配插圖,電影導演不為自己的鏡頭作曲。因此,可以與作品並列呈現給觀眾的文字也應當具有相當的藝術水平。雕塑家、畫家或許不是文字方面的專家,他們「不能而不為」是對解釋工作的尊重,願意把這項工作交給更專業的藝術評論家去完成。
- 藝術作品一旦完成,也就從藝術家那裡「分娩」,具備獨立的生命和「藝格」 。作者無論是否創作其他作品,對已完成的作品而言,也就成為普通觀眾,藝術家的身份隨之消解。審美應該建立在對作品尊重之上,
創作事後的解釋已經不再是創作的一部分,作者為作品代言更是對作品粗暴的干涉。這「無論能不能而不為」是出於對作品的尊重。 - 有時候作品本身(例如《羅生門》)就是矛盾的、破碎的、多重性的。對作品的解釋也並不唯一。如果說前面的"不解釋"都是一概而論的不解釋,對這種作品的不解釋則是根據具體作品而決定的。這時不解釋就是藝術家忠於自己藝術理念的「言行一致」,也是創作表達的一部分。(正如荷蘭藝術家埃舍爾和一位婦女觀眾的對話——「埃舍爾先生,我對您的作品完全著了迷,您的版畫《蜥蜴》把輪迴再生的過程描繪得那麼生動」——「夫人,如果您那樣認為,那就那樣好了。」
) - 多重解釋的空間有利於作品生命的延續,符合傳播需要。(如蘋果商標的設計本意是為紀念吃了氰化蘋果而自殺的人工智慧大師圖靈,但喬布斯故意製造懸念,讓大家一邊猜牛頓一邊猜伊甸園智慧樹一邊就為蘋果做了免費廣告)藝術家本人的解釋很容易形成確定的「官方性」而讓作品失去這種生命力,所以作者即便有他的理解也會因此故意不解釋。傳播並不是可恥的事,尤其是在波普藝術中,安迪沃霍爾直說:我的藝術背後沒有任何東西,所有東西都在畫面上。
- 特殊時期出於政治安全考慮,藝術家不做不必要的解釋,大部分情況是不解釋。
- 「不解釋」基於以上或其他原因逐漸形成一種藝術圈的潮流,固化為一種意識形態。一些不明原委的二流從業者對「不解釋」盲目跟風,並不是一種藝術行為,所以我不把這些人看做藝術家。(就好像有人認為不喝酒的不是藝術家,有人認為藝術家都應該蓬頭垢面一樣,意識形態是很無知很可怕的)"不解釋"不是藝術家不理解自己的作品說不出個原委,藝術家的不解釋應是一種清醒認識後的選擇,甚至有些人寧願解釋他們為什麼不解釋也不願意直接解釋其作品,某種程度上,也已經解釋作品了。
以上黑體都是我對自己「解釋」的「解釋」。希望我這些"解釋"和"解釋的解釋"以及「解釋的解釋」的解釋,都對你有所幫助。
他解釋了,你就被限制了。
現代藝術在逐漸地小眾化,其特點是文化的生產者和消費者是交融的、小範圍的、往往是去人性化的,作者並不期盼所有人明白藝術的內涵和象徵,換句話說「應該懂得的人懂的」就好了,所以作者往往不解釋,或者僅僅在藝術標題上留下一個並非大眾能夠明了的梗。
藝術家(僅指西方範圍)自古就不會去解釋自己的作品。我現在來講講不同時期的原因。
史前時期。史前時期的藝術家同神諭或薩滿巫師一樣,通過藝術創作施行巫術。那他們怎麼會解釋自己的作品呢?要解釋作品,這種巫術的神秘性就沒有了。
舉例子!史前的岩洞壁畫是為了讓獵手們聯繫捕獵的儀式或工具。史前人會毫不猜疑的以為薩滿們繪製的牛,馬,人就是實實在在的存在。這種儀式的秘密一旦被解釋了就沒有價值了。
希臘-羅馬時期。
柏拉圖學派的哲學在這一時期根深蒂固。藝術家都是「勞力的」代表。藝術家的等次甚至低於手工藝者,因為他們造的是實在物的影像或喪失功能的實在物,而實在物又是理想本體或本質的投影所以藝術家的創造是最沒有意義的。因為地位低下所以你解釋了也沒人聽。
舉例子!菲迪亞斯做了驚為天人的宙斯神像。這尊神像讓當時的希臘人讚美的無以復加。不過身為作者的菲迪亞斯沒有什麼好下場。他可不敢說是因為自己的巧妙技術才做出來的,即使他有伯里克利這位雅典君主撐腰,菲迪亞斯依舊還是一個三流的勞力者每人賞識。
中世紀時期。
在這個時期,藝術家的作品都只有一個題材--宗教。那麼什麼要解釋這些一目了然的藝術作品呢?並且這些作品是與宗教有關聯的。你怎麼解釋也就是照著聖經念,又有什麼好解釋的呢?
我就不舉例子了。
文藝復興到20世紀中葉。
誰說這些藝術家沒有解釋自己的作品?!其實不一定藝術家必須解釋自己的每一幅作品。在這一漫長的年代裡,不是出現了很多的主義,宣言,革命和運動么?這些主義,宣言,革命和運動就是在解釋藝術家的觀點和他們要表達的內容。並且,大多數的作品都還是以具象形式展現的,只要起一個準確的標題,觀眾就能自己去讀懂這幅作品的含義。
不過,藝術家的解釋也大多是在沙龍,僱主的會客廳里暢談一番。你要知道,當時的藝術家(從16世紀到19世紀中葉)都是有老闆的。這些作品也都是給老闆製作的,並沒有對外展出,那解釋也就是和老闆彙報工作一樣,為什麼要著述立作呢。
關於新藝術運動的問題。
我已經說了,現代藝術中很多的解釋工作都交給了藝術宣言和各種主義的宣言上。藝術家就像是跟上一個主義或者運動一樣去參加一種革命的。他們的作品本來就是這種革命這種宣言的註腳。過多的解釋不但不能使得這個藝術家功成名就還可能使得他被逐出一個運動中。
舉個例子:未來主義的caro carra就是這樣脫離未來主義而參加了至上主義的。
今天呢?
今天的藝術家不去解釋自己的作品是具有哲學意義的!不要小瞧藝術家哦?他們可都是飽讀詩書的君子。可能前些年還都是把~作品在沒有展出之前是藝術家的。但是一旦展出就成為公眾的了。公眾的介入會使得藝術作品的意義改變。那解釋也是徒勞的。
再者,如果深究一個作品說他表達了什麼什麼,這會引起公眾的反感,因為對於同一作品肯定都是見仁見智的。如果我們對一個作品的解釋權放開給公眾,那麼他就獲得了正確的定義。藝術家的定義可能是片面的。一個作品的最終表達內容就會飽和而圓滿何樂不為呢?並且一定場合下,公眾的解釋是對一件作品的最好詮釋,因為作品在展示之後所要獲得的效果難道不是公眾的感受么?一件作品的完成也就是在他展出之後方才完成的。如果藝術家過早的介入討論之中會左右公眾的審美判斷,那麼這件作品最後的完成是帶有污點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見解。
說「都不會」有點過了,起碼我知道的,古代的歐陽永叔詩文俱佳,其《六一詩話》也寫得非常好。現代的京胡大師李慕良先生就很擅長解釋自己的作品,對每個音用什麼樣的手法,表現什麼樣的情緒,前後怎樣銜接等等都能說得非常清楚。只是,其它京胡大師大多都沒有這個本事。
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語言本身也是一門藝術。要想表達得好,表達得清楚,必須得先掌握好這門藝術才可以,而掌握語言這門藝術,絕不亞於你掌握其它任何一門藝術的難度。你看看有多少藝術家兼通兩項以上的藝術就知道了。
…
據說畢加索對記者解釋《格爾尼卡》解釋了三十多次…
不解釋只是沒有收益罷了…
藝術作品本身即是解釋。
藝術作品本身包含了無數的可能性,如果你足夠敏感,你可以體會到作者表現之外的內容,這也是作品欲表達的一部分,即使作者沒有這樣表達。
受眾產生的生理反應,心理反應,甚至潛意識,都可稱之為藝術作品的解釋。這種解釋是互動不明確的,是非文字語言的。但是藝術作品不需要為受眾的任何行為負責。
記住,不管怎樣的批評家,包括創作者本身,對作品的任何解讀全部都是扯淡,宋東野怎麼畫馬是他自己的馬,跟你沒關係,他畫的馬跟你聽到的馬不是同一匹,小姐也不是一個姓。
所有不以語言為直接表達形式的藝術作品,都沒法用語言再完整且明確地表述、再現出來。
所以,如果他不是兼職搞語言學的,你又叫他怎麼給你解釋?
非要他給解釋清楚,太難為人了吧。
多圖
這個問題咱們要從圖像學角度進行分析。
藝術最早是為思想的傳播服務的。人們在用語言文字傳播思想的時候很難把一個形象化的東西描述清楚,這時候就會利用圖片或雕塑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一階段的美術是對某一概念進行的「圖像解釋」。
這些美術作品是對那些概念的補充說明與解釋,所以也就不存在對這些美術作品進行解釋的可能。人們利用這些美術作品解釋那些晦澀難懂的概念和複雜的場景,而不是用那些概念和場景解釋這些美術作品。
而對於解釋同一個概念或場景的出自不同美術家之手的不同作品被看做是對同一個對象(概念或場景)的不同解釋,人們傾向於認為是出自不同美術家之手的同一件作品。
比如說這幾件作品都是「耶穌受難」,不同的是作者、形式、材料技法與風格,但這並不會影響這些都是「耶穌受難」的事實。
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遵循的依舊是這種思維模式,只是那個時候人們可以選擇描述(解釋)的東西更多了,不一定必須是聖經裡面的內容。為了使觀眾能夠更準確的判斷出一件美術作品內容的出處,美術家們開始對美術作品添加一些簡短的說明,這就是作品名稱的由來(之前的作品名稱都是後人加上去的)。
比如說這幅畫,如果波提切利不提醒當時的人們這是「維納斯的誕生」,人們根本就搞不明白這個脫光了的女人到底是聖經里的哪位受洗者,而不會去想這描繪的其實是希臘神話傳說中的場景。
就這樣作品名稱變成了觀眾尋找作品中描繪的場景線索的關鍵,並傳承了下來。
當人們意識到繪畫可以用來進行圖像記錄之後,出現了大量的肖像畫和靜物畫,從這時候開始,作品名稱就是作品內容。
比如說著名的油畫《蒙娜麗莎》,描繪的就是蒙娜麗莎。這幅畫並沒有解釋什麼概念或場景,僅僅是把一個名為蒙娜麗莎的女人畫出來了而已。
後來隨著自由創作的興起,作品名稱又開始承擔起了解釋作品的職責。
德拉克羅瓦用《自由引導人民》這樣的作品名稱來解釋這幅油畫的內容,並用這幅油畫解釋他的一個觀點:法國大革命是在自由女神的引導之下進行的正義的革命。
後來到了現代藝術時期,藝術家們的藝術創作越來越自由了,可以不受固定材料技法風格的影響,作品呈現出了各種各樣的形態,但主要思路依舊是上面提到的三個路線:用名稱提示作品內容的出處、名稱就是內容以及用名稱解釋作品解釋的觀點(這第三點稍微有點變化)這三種。
這是安格爾畫的《泉》
這是杜尚的現成品《泉》。
兩件作品看起來沒有任何關係,但這兩件作品描述的是同一個內容。
這是蒙德里安畫的《開花的蘋果樹》,畫的就是開花的蘋果樹。
在現代藝術時期,藝術家們開始以流派為單位提出藝術創作的口號(或宣言以及理論),而這些口號的作用就是用來解釋他們的作品解釋的最牛逼的美的形態(現代藝術時期藝術家們都是在用作品解釋什麼叫尼瑪最牛逼的美)。也就是說從現代主義開始一件作品可以同時擁有兩個名稱,一個是作品名稱(這件作品畫的是什麼場景或什麼東西),一個是流派名稱(用這件作品解釋了什麼理念)。如果一件作品的作品名稱為《無題》,意思就是別管老子畫的是什麼,老子的作品解釋的就是最牛逼的美。
到了當代藝術時期,美的探索終於落幕了,人們也不以流派為單位提出口號了,藝術家們開始思考一些個人感興趣的問題了。在當代藝術里,藝術家們思考一些與當代哲學相關的問題,用作品(形式已經完全自由了)去解釋自己通過思考得出的答案或思考發現的問題,並用作品名稱提示作品內容(作品中符號)的出處或者用作品表示這件作品是什麼。
也就是說我們在欣賞一件當代藝術作品的時候要考慮的是這件作品解釋了什麼?這件作品的名稱給我哪些方面的提醒?這些問題。
在當代藝術領域,經常有各種討論,這些討論都是圍繞著藝術家們的思考展開的。如果你想知道一位藝術家的作品解釋的是什麼,你可以多去關注這位藝術家的訪談或者他自己寫的文章。這對你了解這位藝術家的思考有幫助。
藝術不是一個固定的成品,而是一個瞄準目標、讓交流發生的過程。一個人如何成為藝術家?只要當他開始去交流一些他人無法交流的感受,使他的觀眾理解那些其他人難於交流的東西……
無論是梵高還是倫布朗特……他們成功是因為他們看見了自己心裡的一些東西,然後通過自己的方式傳遞給了他人,如同魔法一般地和他人交流,因為他人不知道該如何去解釋這些東西。
我不懂藝術。
我是來說感受的。
藝術注重的是感受,感受是藝術的一種度量。
大眾能感受得到的,那叫大眾藝術;小眾能感受得到的,那叫小眾藝術;大家都感受不到的,那,那不叫藝術,直到它可以被人感受到為止。
藝術品會自己說話,藝術家只管創作它。一件藝術品誕生之前,藝術家可以天馬行空,揮斥方遒;一件藝術品誕生之後,藝術品僅僅是它自己本身,它自己會說明自己,它自己會闡述自己,藝術家本人也僅是其中的一個讀者,他對這件藝術品的闡述與你我對這件藝術的闡述一樣,充滿狹隘,或說充滿個人感受,它代表的僅僅是個人對藝術品本身的體會與理解,並未能代表藝術品本身。膚淺點講,一個美女是不是美女,她爸媽說了不算,那僅僅是她爸媽的看法,她美與不美,她就在那,她的樣子在說話,大家都能感受得到,你說她哪裡哪裡美,沒用的,姐姐,成熟點,我覺得她不美。所謂美女,有驚艷型的,有耐看型的,有初看驚為天人久看寧願失明的,有初看怎看怎陌生久看嫣然百媚生的,無非是一種情調一種感受,有人能感受到,有人始終感受不到,我認為范冰冰很女皇,徐靜蕾很知性,其實我知道很多人都這麼認為----這叫「大眾藝術」;我知道你不贊同我的說法,我知道你一直暗戀著鳳姐,我沒有說她不美,她也美,只是重口味了點,但就我所知真心欣賞她容顏的除了你還有俺隔壁村40歲還沒娶媳婦的張麻子----這叫「小眾藝術」,我們大部分人都感受不到,所以註定了有很多爭議。藝術品本身在說話了,那麼,你現在覺得藝術家還有必要解釋作品嗎?
你只有去感受才能理解藝術,藝術是不能直接被說明的。精闢!一千個讀者,往往有一萬個哈姆雷特。看一本書,看一幅畫,去年看,今年看,感受大不一樣,書還是那本書,畫還是那幅畫,可是你的感受卻一直在變,因為你經歷了很多,藝術品讓你聯想讓你思考得更多。一件好的藝術品,即便它只傳達一種情感,每個讀者所能感受到的也是不一樣的。如果她傳達的是悲傷,如同炙熱炭火,它灼傷每個人的肌膚,這種疼痛每個人都能感受得到,可是你卻不能說這種疼痛是一樣的,每個人被炭火灼傷的疼痛都非常個性化,這種感受只有你自己能體會,你很難跟沒有被灼傷的人講明白這種痛是怎麼樣的,甚至,你自己都講不明白自己,你只能去感受。我知道你又不同意我的說法的,你是想說那麼多詩歌鑒賞,那麼多名著導讀,那麼多名畫賞析,統統都在說明藝術是可以被說明的,嗯哼,大哥,理智點,別被騙了,所有的導讀賞析只是引導你怎麼去感受,並不說明藝術品本身就是那樣。如果你沒喝過紅酒,我教你怎麼去喝,告訴你我喝了感覺怎麼樣,你還是不能理解紅酒的味道的。既然藝術不能被直接說明,弱弱地問一句,你覺得藝術家還要解釋自己的作品嗎?
藝術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理解的。雖然說藝術注重的是感受,可是很多藝術所要傳達的意味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得到的。我沒受專業的藝術教育,我真的不懂藝術,所以我還得膚淺地類比。十六七歲的時候,看到身材高挑,青春靚麗的女孩你會心動,美,在你看來是很直觀的,與生俱來的,你很容易感受到得到外在的美;當你20方剛,經歷了初戀的失敗,你會發現一個人除了外在美,內在的脾氣性情,也是相當的重要,你開始學會去欣賞一個人除了外表以外的東西,你審美的能力又更進了一步;當你30,40歲(雖然我都沒經歷過哈),經歷了工作,社會的磨練,你會發現某些人沒有漂亮的外表,也沒良好的脾性,你依然非常欣賞,甚至崇拜,因為她/他正直,善良,有才華有良知。在讀懂人的這個歷程中,每一步都與你個人的價值觀緊密相連。藝術所表達的亦非常相似,它不但希望形美,更力求神美,形神具備當然最佳,當形神沒法簡單結合在一起,藝術家往往去形取神,這時候我們就不懂了,因為我們第一感受往往都是以貌取人。正如筱蕾所說:「理解藝術不能只關注藝術家創作這一環節,解讀環節可謂是同等重要。」悲慘的是觀眾的藝術觀念往往是滯後於藝術家的,觀眾一般都是以貌取人的,當你不能理解梵高、畢加索的畫作時,小弟,別自卑,像你那麼小的時候我也是不懂的。為什麼藝術家不解釋自己的作品?因為藝術的欣賞在某種程度上是對藝術家藝術價值觀的贊同,這種贊同不是解釋一下就OK的,你表現的價值觀必須靠譜,你得有乾貨,你不能拿個小學四則混合運算搞兩搞就說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如同你隔壁家的領導不會整天說自己很有人格魅力很有領導才能一樣,好的藝術家讓作品說話,他自己不說話,所有的證明就包含在裡面了,你,自己看吧。呵呵,好了,你還覺得作家需要解釋自己的作品嗎?
我真的不懂藝術的,只是隨便談談感受,如果誤導你了,哈哈,恭喜,不關我事。
不喜請▼!請噴!請折!
藝術家只是作品的創造者,創作過後就也只是與其他的批評家無異,反而其實比專門的批評家更不容易看清作品的本質,更少了技巧。
就好像文學類作家很多都是天賦高超,不需要多麼的科班出身,但是好的評論家批評家一定要是經過很多系統訓練的學院派……就像語言無法精確複製一幅畫或者一段音樂一樣。文字也無法精確複製一種思想和精神。精神只能靠精神,思想只能靠思想去領會,
哈哈哈,不解釋是不可能的,只是大多數觀眾看到的都是文字說明,在一件作品創作的前中後期藝術家肯定會有和別人交流,展示的時候應該也會說明自己的創作意圖和希望表達的東西。只是有時候不會那麼直白或者思考的角度不一致讓人覺得沒有做解釋而已。
「解釋」這個詞甚至為很多藝術家不屑的。總結三點
1 有些東西的價值正在於他們的直觀和非理性,神秘與冥冥
2 不能解釋,可能就是不能解釋,哲學家想要解釋世界,真正解釋了嗎? 哲學的意義不在於一個答案,藝術更如此,在於一個世界與心靈的媒介。如果語言是藝術,解釋是想找同感嗎,難找到,找到別人也不懂?如果語言是理性的工具,理性在感情面前總是局限的。
3 解釋不可避免導致過度解讀,已脫離純粹藝術的範疇,造成更多不可控。
1 藝術家自我引導往往有自擺烏龍之嫌,不符合這個群體的氣質(當然這不一定是不能改變的,時代總在翻新,如果有必要會有人做)
2 創作的靈感是剎那的,藝術家未必都能掌控自己的作品,「藝術家已死」的論調已不新鮮,然而即使藝術家未死,那麼剎那的靈感片刻也或許已死。
你沒看到人家解釋,不代表人家沒解釋
博物館裡的展覽藝術品是會有說明的,有時候在藝術品旁邊的標籤上,有時候在導覽手冊里……這些也許並不會明確說明表達的具體是什麼,因為本來可能人家也沒想表達什麼具體的東西。但是至少會交代創作環境啊動機啊理念啊之類的背景信息,這樣藝術品才會所謂的「有意義」。
至於什麼是所謂的「有意義」,我是這麼粗淺地理解的。藝術永遠是先鋒者的玩物,現代藝術也不例外。其實很多藝術品,普通人是有可以完成它們的物質條件的(經典吐槽:「這種破玩意,我也能做啊」),只是他們沒想到而已——但這就是關鍵,現代藝術就是一場先鋒派比拼誰先想出別人沒想過的主意然後表達出來的遊戲,這些青史留名的藝術家都有強大的個人理念支撐自己的創作,至於你是否了解那是你的事兒。所以同樣的表現形式,在40年前的美國社會背景下,藝術家利用這個形式發出自己的聲音,這是有意義的;而你現在在798重複類似的事情,雖然中國老百姓沒見過,雜誌也會報道,但是卻沒有促使這個形式誕生必然性的社會背景,這個東西沒啥太大意義。舉例,Photorealism(照相寫實主義),說白了就是捨棄一切畫家個性畫照片,之所以這東西能存在於美術館,就是因為它代表了現代主義走過極簡主義之後對於繪畫本身意義的反思;如果你現在再來搞這個,只能說明你畫照片很牛逼,估計能在微博上轉發一陣子……
另外,雖然用「產業」這個詞不太合適,但是藝術的背後的確是有一個類似於產業的「圈子」。現代藝術是需要包裝的,或者更通俗一點說是需要炒作。同樣是碼一摞磚塊,因為人家是在美術館碼的,所以是藝術品;你在工地碼的,所以就是一堆磚。同樣是脫個精光反對XXX,人家是在美術館脫的,所以就是行為藝術;你在街上脫,活該被警察逮判公共猥褻罪。脫離了藝術館、畫廊,藝術家群體等等藝術「圈子」,所謂的藝術就成為了喪失語境的字元,完全沒有意義;但是有時候藝術只需要被這個語境認可,即使被圈子外的千萬人罵傻逼,只要在這個圈子裡有拍手叫好或者嗤之以鼻的聲音,藝術就能夠留下足跡。所以無論在普通民眾眼中,現代藝術有多麼的不知所云,只要這個圈子存在,那麼藝術品就依然在這片小小的土地上不斷勃發,(旁邊貼著一張寫著創作背景但是沒幾個人看的小標籤)。
推薦閱讀:
※想去倫敦藝術大學讀Fine Art,聖馬丁和切爾西的具體區別到底是什麼?
※有哪些關於「孤立」(isolation)的當代藝術作品值得關注?
※個人準備在學校弄一個裝置作品,需要做哪些準備?
※為什麼交互設計不研究媒介,而數字裝置藝術對媒介研究這麼關注?
※有哪些利用3D列印技術創作的裝置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