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申不害變法為何不能使韓國強大?


韓國在申不害變法之前開展也開展過變法,大概和趙烈侯、魏文侯同時期,剛剛分晉不久。可惜關於這次變法的史料記載很不清晰,《韓非子》記載這次變法的結果為:晉之故法未熄,而韓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後君之令又下。可見十分失敗。正是因為這麼一次非常不成功的變法,才造成戰國初期韓國只能作為三晉同盟之中的附庸形式,依附於魏國而存在。
而戰國初期的韓國也和趙國有相似的毛病:國內政治混亂,具體表現為頻繁的遷都和弒君,遷都可以理解為一種尋求政治平衡的選擇。三晉分晉之時,韓國國都本在平陽,大約在山西臨汾附近,後來遷都到宜陽,後來韓景侯又遷都到陽翟,到韓哀侯時期,滅掉鄭國,就遷都新鄭,算是徹底穩定下來。
而弒君是緊隨著頻繁遷都而產生的。在陽翟為國都時期,就發生了著名的聶政刺韓相俠累的事件,這一事件之後,韓烈侯甚至答應嚴遂終生為相。之後繼位的韓哀侯雖然滅掉鄭國,但自己卻被一個叫韓嚴的人殺死。這個韓嚴又是一個不得而知的人物,可見韓國史料的渺茫不可尋。而在韓昭侯在位期間,發生了一個「韓姬弒悼公」的事件,這個「悼公」顯然不是韓昭侯,因為在這之後韓昭侯還在位十幾年,而同時期其他諸侯國又沒有一個謚號為「悼公」的國君去世,另這一弒君事件疑竇叢生,成為孤證。但不論怎麼說,韓國在戰國初期都是一個政治力十分落後的國家。時間從春秋進入戰國,一個君主號令能遍布國境,也即中央集權的國家,才能適應戰國時期的惡劣競爭環境。而戰國初期的韓國顯然不具備這一特點。如此,申不害變法應運而生。
申不害本人是一個講究「術」的法家,他的理論從黃老學派里流傳過來的,也就是所謂的「本於黃老而主刑名」,他的著作流傳下來的有《申子 大體篇》,同樣十分殘缺,但可以管中窺豹。
他的主張是君主專制體制,把權柄集中於國君一人,這一點上和其他法家都相同。但不同之處在於,商鞅的重點在於「法」,而申不害雖然也強調「法」的重要性,但相比於法,他更認可「術」,這個術是指的駕馭臣下的術術由三點構成:任用、考察、不逾官。任用就是正常任用,而考察則不是一般的考察,而是依靠一些特務手段,也就是「術者,藏之於胸中,以偶眾端,而潛馭群臣者也」。大概意思就是君主自己弄得高深莫測,讓群臣暗自揣測而不敢妄為,以此達到君主專制的目的。群臣之間為了晉陞、得寵,又不知道該如何做,就只能完全聽從君主的命令。換句話說,申不害是交給韓昭侯用陰謀來統治國家。
不逾官就是指的不讓官員去管自己職責範圍之外的事情,管好自己那一畝三分地就行了。任用、考察、不逾官,三個方法下來,短期之內,國家確實能完全聽命於君主的命令。韓國有君主管不住臣下的傳統,所以讓其他國家看韓國不像樣子,地方官不好好守住地方,君主的增援命令也無法執行,導致頻繁失地。而當申不害的術治施行之後,這一狀況有所改善,所以造成了短期之內的「國內以治,諸侯不來侵伐」。而這所謂的國內以治,說的不過是君主能管住臣下了。而配套的獎勵耕戰呢?爵位賞罰呢?募兵制度呢?好像都沒有改進。這是申不害變法不徹底的地方。
但同時,還是得看到申不害還是有過人的一面的,因為他好歹是讓自己的君主韓昭侯能管住臣下,讓臣下不敢生事,算是給韓昭侯上了個專家級別的「領導科學與藝術」,可能申不害本人也是熱衷於這些東西吧,結果造就了一個極其獨特的法家代表。


韓國沒有變強大分為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外因是韓國所處的地勢環境極為不利:被強國包圍,西面有秦,北面有趙,東面有魏和齊,南面有楚,因此領土擴張實為不易。內因又包含兩方面:一方面就是申不害變法改革不力,另一方面就是缺少優秀的外交和軍事人才。首先,申不害變法過於看重權術,著眼於君主如何駕馭臣子,而秦孝公的商鞅變法和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都側重於如何富國強兵,從根本解決問題,雖然也存在一定弊端,但效果很顯著。再之,韓國始終在侍奉秦國和對抗秦國兩種想法中舉棋不定,由岸門之戰可以看出,缺乏外交家的遊說使得韓無法與其它國家有效合縱而抗秦,最終使得韓國成為了秦國的附屬國。因此,韓國成為了秦國統一天下第一個被滅的國家,不僅僅是申不害變法的問題。


申不害的變法,讓韓國成為戰國七雄。怎麼沒有使韓國強大了。申不害相韓15年,「內修政教,外應諸侯」,幫助韓昭侯推行「法」治、「術」治,使韓國君主專製得到加強,國內政局得到穩定,貴族特權受到限制,百姓生活漸趨富裕,史稱「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韓國雖然處於強國的包圍之中,卻能相安無事,成為與齊、楚、燕、趙、魏、秦並列的戰國七雄之一。申不害作為法家代表人物,強調術,其變法只是沒有商鞅變法徹底而已。


法制強調的是平等,只要君王擁有絕對的權力,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制。
商鞅變法也好申不害變法也好始終都避開了君主這個bug,變來變去,雖然約束了貴族,解放了國民,國家富裕軍隊強大,但是君主還是那個集軍政大權與一身的君主,君言就是聖旨,就是法!(不可否認,在那個制度落後的時代,能實現以上變法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得看君主的能力。
如果君主能夠高瞻遠矚,勵精圖治,維護法律的尊嚴,那麼國家就能不斷壯大,此所以秦國統一中國也。
如果君主昏庸無能,愚昧無知,那麼再好的一個國家也能在他手上毀掉,此所以二世亡秦矣。
秦國如此,韓國又豈能獨善其身?


申子失傳了,我們現在看到的他的理論已經不成體系了,但是他在韓國那一套並不適合韓國,其實韓國的地緣政治因素擺在那,誰來也救不了韓國,美俄中日,啊不對,劃掉,秦齊楚魏誰都不願意看到韓國的實力脫離自己的控制,這樣一個夾縫中求生的小國,真要異軍突起只能賭上國運拚死一搏,而不是慢悠悠的研究哪個地方的牲畜啃了農田但是地方官沒上報。
他的這套感覺更適合齊國吧,齊國像是某個系統的2.99999.9999版本,而秦國像是某系統的3.00000.0001版本,齊國若能用申不害,用點邪門歪道整頓一下吏治,訓練一支新軍,讓一個打滿補丁的系統重新釋放制度紅利,更有效地進行戰爭動員,未必沒有機會和秦國拼一下,最少不至於讓秦國把國王扔樹林里餓死。但是可惜,歷史沒有假設。
說回韓國,地處中原,四面強國,沒有崤函之固,沒有長江天險,在農業社會,尤其是農業社會的割據亂世,不能開疆拓土就沒有制度紅利,政權就存續不了,以韓國的地緣怎麼開疆又如何拓土呢,不是說申不害沒有使韓國強大,也不是說變法改革沒有使韓國強大,你韓國一旦有要崛起的勢頭,四面哪個大哥不一巴掌把你扇回石器時代?商鞅來也沒用。
韓國是一個出生點刷出來的瞬間,遊戲就已經結束了的非會員玩家,操作意識手法大局觀再好也救不了它。


各國都有這樣那樣的變法。秦商鞅變法後,即使商鞅被殺,他的「法」卻一直保留下去了。同時,秦的地理位置優越。先後消滅了義渠和巴蜀。這以後,秦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向東。最終,始皇帝積六世之餘烈,統一天下。反觀韓國,雖然人才輩出,有韓非、張良這樣有治國安邦的大才;武器精良,大宛的利劍強弓天下第一,但是,韓國地小,又沒有連成一片。周圍強鄰環伺,所以它是六國中最先滅亡的。韓國要想不亡,只有聯合趙、魏,並且和楚、齊修好。然而,這幾乎沒有可能。楚國要北上,一定會打韓國;秦要逐鹿中原也會出函谷關打擊韓、魏。這當中,在韓的四周還雜著東周、鄭、衛等小國,韓國是沒有辦法僅僅通過申不害的變法就可以改變命運的。


認為政治制度能全權代表國家實力。這種想法是文科生的想法,一切制度,典章都是數千年歷史沉澱出來的。其實從來就不能另立乾坤,諸侯王公、同姓王、藩王、上柱國、節度使、汗王、總督、軍閥大帥、常委書記都有什麼區別?有區別,但沒有太大區別,因為他們的關係就像智人和我們自己。
我以前在別的回答就裡說過,文科生善於毀滅,而理科生善於創造。不過此處就不展開了。

韓國弱?能滅鄭國?
韓國弱?能位列七雄?
再有魯、宋、吳、越、衛、中山都是比較出名的國,卻不如韓。

天下利劍勁弩皆從韓出。這是理工科!
鄭國渠的設計師是韓國人,這是水利工程!

真相是不是呼之欲出了,恰恰申不害變法削弱了韓國,導致滅亡。看到此處不喜勿噴,請自行繞道。

有人說韓國四戰之地,但誰滅韓得韓誰就能取得極大的優勢,別的諸侯不會觀望的。韓國只要明確自己的外交方針和綱領,給自己定位準確。不會輕易的被滅。就是如今在中美日俄之間的韓國也是這個套路。

作戰之道,上下一心,萬眾一心。方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如此,則無堅不摧,無往不克。

變法的目的,或者說強大的原因。一是統一思想,或者說保持利益一致。代表如秦,蒙古,滿八旗。
二是獲取資源,代表如鬥地主,張居正,雍正。

失敗的變法主要是分裂了以上兩點,大家不能在物質和精神層面一致,進而出現內鬥,黨爭,最後潰敗。代表如申不害,王安石,康有為等。

皇權,相權,軍權,百姓,貴族,世家,商賈,士人,能最大化的保持思想利益一致。就是高手


第一,國情不一樣,秦國破罐子破摔,將國家變成斯巴達,而韓國做不到,它是中原文明,多提倡禮樂文化,受不了嚴刑酷法,這也是為何秦統一六國,迅速敗亡的原因之一。
第二,國君秦遠勝於韓國,韓國國君懦弱無能,致使變法不徹底。
第三,與魏國一樣,四戰之地,南要對付強楚,西要對付強秦,魏國強大時,也會敲打它兩下。
第四,三家分晉時,韓國土地最少,基礎最差,底子薄。


推薦閱讀:

TAG:諸子百家 | 戰國時期 | 法家 | 東周韓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