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盧浮宮前不是玻璃金字塔,還會有什麼其他可能形式?


貝老的盧浮宮大改造計劃,玻璃金字塔不過是冰山一角,其設計中最重要的策略,是增加了人流集聚和疏散的大型公共空間,卻又把這一新的公共空間體量全部埋入了地下。這一公共空間佔據整個博物館的樞紐和中心位置,整合了盧浮宮原本U字型極其漫長的參觀流線,將一體兩翼的敘利、黎塞留、德農三宮,由原來的串聯模式變成了並聯模式。這一設計策略,無疑解決了盧浮宮作為博物館的最大痛點,差不多可以說是最優解。(上圖:原盧浮宮平面,下圖:加建地下部分平面)

至於玻璃金字塔作為一種形式,是否有最優解,我覺得是沒有的。它們是定了大的空間策略以後更進一步的形態設計產物,為了解決三個問題:一是提供地下空間的自然採光、二是作為盧浮宮signature的入口標誌、三是和盧浮宮一起,作為拉德芳斯-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協和廣場-盧浮宮的巴黎主軸線收頭。從這三點來看,玻璃金字塔提供了一個好的形式結果,但也是個頗具老貝個人特色的答案(三角形、非常純粹的幾何體)。

(圖:巴黎主軸線,由近到遠:盧浮宮金字塔、小凱旋門、杜勒里花園、協和廣場(照片中摩天輪位置)、香榭麗舍大道(照片中紅色汽車尾燈最密集處)、凱旋門、拉德芳斯大拱門(照片中高樓群中間))

若換成其他建築師設計,去滿足一二三點,隨意開開腦洞的話,其實可能性也頗多呢(以下項目只能作為示意,不同場地的建築肯定不可能原樣原尺度搬過去):

-若是類似SANAA的金澤博物館,廣場上一個圓形的玻璃環廊,輕巧透明的迴廊360度的與厚重滄桑的盧浮宮對話,好像也是挺好的;

-或是像Herzogde Meuron那樣,把廣場入口挖的和考古現場似的,頂上漂浮著水平如鏡的水面,想想也還不錯;

-若巴黎人民思想開放,把Anish Kapoor的大豆子建築化,作為入口放在廣場上,倒映著藍天、宮堡和軸線林蔭花園,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若巴黎人民再逗比些,蓋里的魚也不是不能「游」在盧浮宮三面圍合的廣場上啊:


比如:
安藤忠雄+盧浮宮

當然,倒著也行:

某競賽(忘了)+盧浮宮也不錯:

另外 @shuojiong 張老師提到的大豆子也很好,但是由於反射是弧形的,太難P了所以放棄了……補充兩句,個人認為僅僅在入口形式這一點上
這個形式只要做到了:
1.對於城市方面的軸線的應對合理。
2.對於盧浮宮本身老建築的應對合理。
其形式就是可以斟酌的,差別僅僅在於個人口味和審美。


流量預警(部分自己照的圖,懶得縮放比較大)

這問題我在盧浮宮裡思考了很久,我的觀點是:此盧浮宮改建項目,在項目之前,是存在確定的最優解的,貝聿銘先生憑藉自己出色的分析,找到並實施了這個最優解。

先從貝先生設計這個項目開始來介紹:

實在是找不到改造前的盧浮宮平面圖了,我當時貌似在盧浮宮參觀的時候,也沒仔細照,所以拉一張現在的平面圖充數。
在此項目之前,盧浮宮的地下部分只限於已有建築的地下,入口則是敘利館的主入口為主,其他有分入口。對於參觀者而言,有個問題極其噁心,那就是瀏覽的路線超級長(廁所還特別少,更突出一個路線長),假如瀏覽全部展館,那麼從主入口進入,先要兜一個大圈看德農館,然後回看敘利館,最後再看黎塞留館,參觀路線不僅被嚴格定死,還某種程度上繞了不少的路。
貝先生在此次項目中,主要的創造就是這個入口以及入口的這塊地下空間。

(這是入口空間的內部照,我當時淋雨了,進去之後趕緊找洗手間擰衣服來的,後面忘記繼續多照幾張了,請原諒。)
下面這圖,鏡頭中心偏下的,就是三個館其中之一的入口。也就是說,貝先生的方案,是重新創造一個新的空間,一個不佔用盧浮宮原本的空間,充當入口,連接三個館。
首先,一個新的入口空間,就是盧浮宮當時最急需的,老的入口,很狹小(沒照相,比劃一下吧,大約也就太和殿最內圈柱子圍出的空間大小,6米X10米吧),無法同時容納那麼多的人,當遊客多的時候,大家只能到廣場上排隊。而貝先生的方案,滿足了博物館方對入口最急迫的需求。其次,這個入口很好的整合了交通流線,從最上面那張現在的平面圖也能看出來,現在只需要通過入口這個大空間,就可以自由的定參觀線路。這對於如此大的且藏品豐富的博物館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觀眾的路線更自由,這個入口同時為觀眾新的自由的參觀路線節約了大量的路程。

所以,可以這麼說,在盧浮宮這凹進去的廣場上,建立一個新的入口空間,是最優的選擇。

然後說巴黎的城市規劃對此項目的影響:

紅圈是凱旋門,藍線是巴黎的中軸線,中軸線右端終點就是盧浮宮。

這是站在中軸線上照的,位置在凱旋門沿中軸線往東地圖上出現一片綠化的地方,此時我面對凱旋門和方尖碑,背後正對盧浮宮(隔著一個公園)。

這幾張分別就是接下來幾張中軸線上的圖,從這些圖基本可以確定一點,那就是,這條中軸線,是比較嚴格的一條軸對稱的景觀線。接第一步的需要一個新的入口這個最優解來繼續說,一個入口,最好是有一定標誌性,也就是說,新的入口,無論是突出還是凹下,最好在一個在中軸線上看,仍舊是軸對稱形狀的一個建築。

接下來,針對題主的這個題目《如果盧浮宮前不是玻璃金字塔,那麼還會有什麼其他可能形式?》,我們需要討論一下盧浮宮建築本身的空間。

木已成舟,題主想讓我弄張沒有金字塔的,我也懶得去找,湊合看這個吧。
我是覺得,貝先生的方案,並沒有破壞原有的空間秩序。
首先,這個環境吧,挺肅穆的,在這麼一個被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三面包圍的廣場,做一個向上凸起的建築,必然會破壞一定原有廣場的整體性。所以,貝先生用玻璃作為材料,幾乎是向上突出這個思路最好的選擇,因為這是對環境破壞最小的。那麼,如果只做單純的地下建築,地面保持平坦呢。我覺得是可以的,但是,不是最優的,因為,入口要具有標誌性,這是一個必然的法則。其次,向下凹,當人站在廣場中間時,應該是感覺更加壓抑,感覺就像是周圍的建築不斷變高,從而掩埋廣場中的人。如果做個奇怪的建築,那麼,法國人民做鬼都是饒不了你的。
貝聿銘先生的方案,基本就是滿足了一切甲方的需求,同時保證了自己的創新與噱頭,超額完成甲方的任務,同時對環境破壞是最小的。
綜上,所以,我認為,這個項目在開始之前,就存在最優解,貝先生是努力找到最優解的那位。

當然,不是最優解,我覺得有些方案也可以成立,比如中間建個大水池,然後參觀者順著樓梯進入水池,下面仍舊是現在的樣子,貌似也可以?

最後吐槽一句,我推測,這應該是題主的作業?看起來題主像是大一的學生。當然,我並不認為題主這種方式是錯誤的,我反而還應該誇獎題主知道向其他人討教問題的精神。我真正想吐槽的是:我大一時遇到這討論,完全一頭霧水,周圍人也沒一個能講清楚貝聿銘先生為啥要這麼乾的,前因後果沒一個人知道,老師也不知道,但是就讓我們討論。我真正理解這個問題,是在參觀盧浮宮的這一天。我是感覺,現在建築學教育,在討論大師作品時,太盲目了...能明白然且所以然的人並不多,大部分學生遇不到,學了也是一頭霧水。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題主有所啟發,如有其他疑問,或者我沒敘述明白的,可以繼續討論。


關於貝爺爺為什麼在盧浮宮前建個「金字塔」,有很多人用挺玄的東西來解釋。我的老師有一次參加一座談會碰見了貝老爺子,便直接問了老爺子本人這個方案是怎麼敲定的。

其實原因挺實在的,沒太多花里胡哨的東西。

老爺子說了,盧浮宮這樣歷史悠久的寶貝,不能改變外形,就只好在在地下擴建。

那入口呢?老爺子說他要做就要做個對盧浮宮影響最小的,體量最小的。

於是便有了三角形,三角形最小是做個三稜錐,但三稜錐是危險的標誌,不好。

於是就敲定了四稜錐,而一個四稜錐的入口什麼情況下能最低限度的影響人們對盧浮宮的觀賞呢?當然是玻璃加鋼的結構了。

這就是盧浮宮前金字塔的設計思路。幾乎是沒有任何設計師個人喜好之類「任性」的原因摻雜在裡面的。我覺得這算真大師的思路,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給一個宏大的方案提出最應該解決的問題,然後用最理性的方式給出一個最優解。用設計去解決問題,滿足自己的功能,在這樣的階段,什麼意象空間意義都沒有功能本身重要。

如果說從為了滿足貝老以及法國人降低對盧浮宮干擾的角度來談的話,這個玻璃金字塔無疑是最優解了。但若不談功能,只談入口本身的視覺效果,便有太多解法了。

個人見解,才疏學淺,求輕噴惹。


可以重建原來的法國皇宮杜伊勒里宮。
仔細看一下地圖就會發現巴黎的主軸與盧浮宮前的廣場並不在一條直線上,而是成一定角度,這是因為本來與巴黎主軸對應的是杜伊勒里宮,盧浮宮廣場是位於兩個宮殿之間的。
杜伊勒里宮為什麼沒了?因為被巴黎公社燒了,後來又在奧斯曼公爵對巴黎的改造中被拆除,詳細的前因後果的可以翻牆去看維基百科,這裡不具體講。
因為杜伊勒里宮的拆除,使得原來位於後面的盧浮宮廣場顯露出來,這才有了修築玻璃金字塔作為主軸終點的一系列事情。
近幾年貌似有過關於是否重建杜伊勒里以擴充盧浮宮展覽規模的計劃,維基上也有相關內容。
最後,放一張杜伊勒里的圖吧,如果重建作為主軸的終點也挺好的。


考慮巨大人流,入口空間幾乎只能安排在了廣場地下。 這時需要考慮營造地下空間和兼顧地上空間。一個玻璃塔幾乎是一個最簡、效果最好的方式。地下空間開闊而明亮,同時對地上空間影響比較小。

如果讓我做,我可能會考慮深挖廣場,倒錐形同心環,做3層深度。 地面取平,玻璃上蓋,並且用綠化或噴泉圍起來。

這樣地面完全取平,避免詬病最多的玻璃塔對地面景觀整體性的破壞,缺點是設計感太低,地下空間更壓抑一些。


盧浮宮門前的金字塔屬於歷史建築的加建。 給古建築(尤其是門前)加建時,在當代的實踐案例很重視低調。

丹佛市聯合車站
本例是在歷史建築門前加建的站台雨棚。可以看出設計師很重視在造型上對於主立面的退讓。

其實貝聿銘也很注意這一點三角形頂部收縮,使得盧浮宮在關鍵性視角上可以欣賞倒全貌。並且透明的材質也為主立面提供了猶抱用的琵琶。

考慮到欣賞盧浮宮主立面,推薦梵蒂岡的方尖碑。

1方案,塔形

但是太古典了,當時競賽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盧浮宮的現代性。pass
但是稍微改進一下,來一個藤本壯介的水拱塔。

體量收薄,左右對稱立面上環抱盧浮宮主立面。或放一個左右不對稱也很文藝。(此舉定會招罵,肯定有人說這是將盧浮宮變成了巴黎聖母院)。

再看金字塔的背面。它與左右的建築群又圍合成了一個內院空間。考慮到分割空間。根據故宮的經驗(太和殿前的太和門,盧浮宮前的盧浮宮門),加上一個體量適中的門形建築未嘗不可。

2方案,門形
拉德芳斯門直接來此。

丹下健三的拱門

沙里寧的大拱

當然還可以有更低調的做法
3方案,無

漢娜-阿倫特-地下學校
競賽的目的是創造紀念物,據此,此方案含淚pass。

方案3,就是時下最時尚的做法,就是掀地。
當代最愛這種做法,用的也最成功的事務所莫過於BIG啦。先看看他怎麼掀。

第二個是BIG的一個加建,也是一個博物館的加建,1868年建成的大樓旁邊的加建。

最後啦,在看前幾年的哥本哈根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競標(古建築周邊的加建)。BIG,隈研吾,史蒂夫霍爾(BIG這會用了一個低調的山形)的方案代表性的三種風格。

總結一下就是,這個競標要放在當代貝聿銘這個設計很難干過當代這些大牛們。不過看了這麼多眼花的設計,貝聿銘的大三角還是很出眾,端莊肅穆,美感油然而生。選擇了貝聿銘的確說的上是盧浮宮的幸運。不過在東方,在人類文明史上擁有同樣地位的一個宮殿里沒有那麼幸運了。

為了彌補我的遺憾,我想向開國的大師們推薦這個造型。兩邊用極簡主義的混凝土夾著高透玻璃體,在紀念堂中就可以欣賞到古代的建築奇蹟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在其門前往向宮殿正門看去還可形成亮暗亮的視野。
玻璃體前後均設們使中軸線氣運綿長。將偉人遺體至於正中,行人於左右瞻仰,玻璃體彰顯其偉大功績。(牽強啦)周圍再加上一圈護城河,簡直完美。值得一提的是,還是這個金字塔的造型,若是讓馮格康或福斯特做,可能會更上一層樓。


什麼都沒有,基本保持原樣吧。
是不是當年貝老覺得全在地下有點對不起甲方呢?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邏輯上是幾乎唯一的方式。

舊的建築不能動,不能改變風格,那就只有玻璃材質,或者透明、半透明板,把舊建築包圍起來了。
改造部分為透明,舊建築透出來。
至於玻璃材質的改造,是大包圍,是圓形,是金字塔,那就是建築師自己的發揮了。

1、大英博物館改建

2000 年加建的,加建的部分是中間柱形的建築以及頂部的玻璃屋頂。

2、比利時列日火車站改造

改造是在火車繼續跑,火車站繼續工作的情況下加建的。

3、英國泰特美術館。

在主樓頂部加蓋兩層高的玻璃盒子,不僅可以為美術館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線,還能為觀眾提供浪漫優雅的咖啡廳和餐廳環境。人們可以在這裡邊喝咖啡邊俯瞰倫敦城,欣賞泰晤士美景。

在巨大煙囪的頂部,設計師還加蓋了一個由半透明的薄板製成的頂。由瑞士政府出資建造,因此命名為「瑞士之光」。每當夜色降臨,煙囪頂部就折射出美麗的光芒。

4、比利時安特衛普港口局

扎哈?哈迪德將安特衛普的一個消防站,擴建成一幢形似蚱蜢的建築,作為港務局的總部。

  按照扎哈?哈迪德的描述,擴展部分類似一個「晶狀體」,利用三根雕塑的混凝土「腿」支撐在原有建築物的上方。
這個競爭獲勝的設計項目,將以玻璃和鋁板貼面,類似一塊「鑽石」,從而使人聯想安特衛普港的鑽石加工業。

5、德國柏林議會大廈改造

所以,改造思路,為什麼大多數用玻璃材質或者(半)透明薄板,這是唯一的選擇。
不要聽國外的建築師如何故弄玄虛,他們的創作空間,僅僅是選擇玻璃頂的形狀。
「皇帝的新裝」。

http://weixin.qq.com/r/EnXh_UDE3h2hrQSa9yAA (二維碼自動識別)


瑪麗亞的石雕


會不會是噴泉和雕塑呢? 歐洲很喜歡這些啊


見識淺薄,求輕噴
---------------------------------------------

實地看過之後,感覺拋卻文脈不說,在那樣一個並不大的廣場上面要修一個如此規模的建築,如果不是玻璃的、不是向心收束的,必然會覺得空間很逼仄。玻璃金字塔很好的保留了空間的開敞感,又不至於丟失體量,完全三面宏偉的立面壓住。想像一下要是是一個或幾個方盒子,會擋住視線。同時,由於和盧浮宮的相似性,要不就是被壓得死死的,看起來可憐兮兮,要不就是宣兵奪主,直接斷掉兩側宮殿的呼應,毀了內部廣場。
不過這些都是在討論外面那個罩子,地下部分其實也很贊(雖然有的地方我不太理解)。


玻璃宮底下和上邊都有特別作用。


盧浮宮前只能是玻璃金字塔,原因請看《達芬奇密碼》


參考上海,紐約,君士坦丁堡的apple store


冰山一角的意思吧 當初設計師可能的本意是說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真正的藝術和內涵需要你認真琢磨。
盧浮宮是我的夢想啊啊啊啊啊啊btw


只說形式,金字塔形既有標誌性,又破壞最小。如果不是金字塔,可能是水平線條,幾乎不影響原立面,綠地,玻璃,水面設計成平面構成,但是入口的標誌性低很多


應當不會有,只有這個材質這個形狀才適合。最小的空間佔有,不會阻擋視線,成為標誌性建築物。


十月份剛去過巴黎,感覺盧浮宮入口之所以設計成為金字塔的樣子,應該有以下一些影響因素:
1. 方便遊客遊覽。正如 @姜弈大神所說,盧浮宮作為巴黎最受歡迎的旅遊場所,方便遊客遊覽是第一要素,所以,相信這個如何最初的設計目的就源於這一原因。
2. 經濟因素。這點我作為一個工科男雖然可以做一些簡單的推導,但是並不是學建築的,所以只是一家之言。要證明一個命題,我們可以有很多證明手段。窮舉法便是。現代場館設計中出了有稜有角的圖形之外便是圓形設計,相同規格大小的圓形設計必然會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同時,建造時施工難度也會增加。
3. 與場館內容相關。埃及金字塔世界聞名,所以採用金字塔,與場館內的埃及法老遺體相得益彰,顯得有歷史底蘊。
4. 設計美學。貝聿銘先生在建築方面的造詣自不必說,作為一個遊客來講,看到這麼一個有現代藝術氣息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入口,視覺感受確實有些不同。整個金字塔採用玻璃作為材質,具有現代藝術氣息。如果要把這個金字塔搬到萬達廣場之類的商業區,我也並不會覺得吃驚。


除了功能性會不會只是因為個人喜好?貝爺爺善用玻璃喜歡利用光線


推薦閱讀:

在建築行業如果你是領導,你會好好帶一個不需要給工資的實習生嗎?
你為什麼離開建築(設計)行業?
80後名校建築生們轉行創業在做什麼?
國內有哪些城市在城市建設、規劃方面很有自己的風格特色,其建築、街區建設本身就是景觀,值得去參觀、旅行?

TAG:建築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