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的歷史是怎樣的?存在統一的蒙古帝國嗎?蒙古帝國和元朝又有什麼關係?
蒙古的歷史說起來有點複雜,主要分成這幾個時段:
第一,統一前的蒙古,成吉思汗出生在蒙古乞顏部也就是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這時候的蒙古只包括蒙古部下屬的幾個小部落,主爾乞部,泰赤烏部,乞顏部,札答闌部等等,也就幾萬男丁,同時代,漠北高原上還有弘吉剌部,塔塔爾部,蔑兒乞部,克列部,汪古部,乃蠻部等等,成吉思汗1206年統一漠北高原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史稱蒙古帝國,他們活動的這個區域命名為蒙古高原。也就是說,這個民族被稱為蒙古族。統一時的蒙古的血統就不是那麼純正。克烈部和乃蠻部都屬於突厥族。
第二,蒙古對外擴展時期,由於俺巴孩汗被金人釘在木驢上慘死,所以統一後的蒙古,先打的金國,1210年哲別奇襲烏沙堡,蒙金戰爭開始,野狐嶺一戰滅金45萬主力,但是並沒有能力滅金,留下木華黎經略中原,主力回蒙古高原,1216-1218年,哲別滅西遼。1219年,蒙軍主力越過也爾的石河(額爾齊斯河),與花剌子模發動戰爭(蒙古帝國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親自率領),兵臨伊朗和印度河以北地區,勝利後,成吉思汗主力返回蒙古高原,哲別,速不台率領2.5萬人的偏師一路追擊花剌子模殘部到寬田吉斯海(裏海),後北上敗谷兒只(喬治亞),翻越太和嶺(大高加索)進入俄羅斯,敗欽察聯軍,後越過第聶伯河掃蕩克里米亞,返回途中,哲別病死。1226年成吉思汗南下進攻西夏,死在半道。
第三,窩闊台,貴由時期,滅亡了西夏,托雷在三峰山殲滅金國最後20萬主力,1234年,金國滅亡,而後,主力繼續攻南宋,另一支由速不台,拔都率領15萬蒙古軍隊於1235年由中亞向東歐進軍(蒙古帝國第二次西征),一路上勢如破竹,攻破莫斯科,滅基輔羅斯(烏克蘭),孛烈爾(波蘭),在里格尼茨敗條頓騎士團和日耳曼聯軍,又在布達佩斯附近殲滅十萬匈牙利軍隊,兵峰直指巴爾幹半島,這時窩闊台去世,蒙軍反回,朮赤兒子,成吉思汗孫子拔都在伏爾加河下游築薩萊城,建立欽察汗國。1246年在闊端的努力下,吐蕃歸附大蒙古國。
第四,1251年,托雷長子蒙哥繼位,主力繼續攻南宋,其弟忽必烈1254年滅大理,其弟弟旭烈兀,於1252年帶一支約10萬人的軍隊向西亞進軍(蒙古帝國第三次西征),一路勢如破竹,1256年,滅木剌夷國,1258年,攻佔巴格達,滅黑衣大食國阿拔斯王朝,1259年,攻佔大馬士革,滅敘利亞阿尤布斯王朝,掃蕩小亞細亞,而後漢族名將郭侃,攻佔地中海島國富浪(塞普勒斯)。這時蒙哥在與南宋作戰中死在釣魚台城下,旭烈兀率主力回師幫忽必烈爭奪漢位,留下怯的不花經營中東,隨後,1260年,蒙軍在艾因賈魯之戰中敗於馬穆魯克騎兵,統帥怯的不花戰死,旭烈兀返回,在以大伊朗區為中心的地方建立了伊兒汗國。
第五,忽必烈建元,蒙哥死後忽必烈在與弟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中獲勝,1271年建立元朝,繼承了蒙古帝國的正統,1273年征服高麗,1274,1281兩次進攻日本失敗,隨後1279年崖山之戰滅南宋。統一中國。至此,算上東歐欽察汗國,大伊朗區的伊兒汗國,中亞的察合台,窩闊台汗國,形成了元+四大汗國的蒙古帝國,但是這時候蒙古帝國實際已經走向分裂。
第六,元以後蒙古帝國的發展,忽必烈建元後的98年,就被朱元璋重新趕回蒙古高原,在蒙古高原建立北元,35年後北元滅於內鬥,明朝時候的蒙古已經分成漠西蒙古(瓦剌),漠北蒙古(喀爾喀,韃靼),漠南蒙古三部分,這個時期蒙古高原大部分時間處於瓦剌和韃靼的輪番控制下,1449年,明英宗御駕親征蒙古,被也先汗俘虜,史稱土木之變。後來漠南蒙古的達延汗統一蒙古,建立後蒙古帝國,也重新劃分了以後蒙古各部的勢力範圍,1634年,蒙古帝國名義上最後一任大汗林丹汗被皇太極打敗,漠南蒙古併入後金。清皇室皇妃有很多出自漠南的科爾沁部,包括孝庄,科爾沁部是清皇室的直系血親。晚清名將,僧格林沁也出自科爾沁部。後來,清康熙年間漠北蒙古徹底歸順大清,清朝設立烏里雅蘇台,疆域擴大到貝加爾湖以南。
第七,清時期,清初,漠西蒙古的準噶爾部強大,滅葉爾羌汗國,打敗了哈薩克汗國,喀爾喀蒙古,趕走了土爾扈特部,隨後與清朝進行了戰鬥,清准之戰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70年(其中包括漠西蒙古和碩特部羅布藏丹津),在乾隆平定大小和卓戰爭後,設立伊犁將軍府,徹底控制新疆。乾隆年間土爾扈特不滿沙俄的統治,在渥巴錫的帶領下從伏爾加河流域回歸大清帝國。
第八,四大汗國的發展
欽察汗國,在統治了東歐近三百年後,逐漸分裂並被沙皇俄國吞併。
窩闊台汗國,在貴由死後,就被察合台和元瓜分。
察合台汗國,分成東西兩部,東部滅於葉爾羌汗國,葉爾羌汗國滅於準噶爾汗國。
伊爾汗國和西察合台汗國滅於帖木兒帝國,帖木兒帝國(已經突厥化的蒙古貴族)極盛時統一中亞,西亞,1402年,帖木兒本人在東征明朝的途中,死在訛答剌城,(朱棣年間),帖木兒死後,帝國分裂,其後裔跑到印度建立莫卧兒帝國,莫卧兒帝國滅於19世紀中葉,英國殖民者的入侵。
合不勒汗~俺巴孩汗~忽圖剌~也速該~成吉思汗(1206)~托雷監國~窩闊台汗~貴由汗~蒙哥汗~忽必烈(元)~北元~韃靼瓦剌~後蒙古帝國~被後金吞併。
元朝的歷史令人糾結,主要在於:中原亡於外族征服、全國被佔領、外族並沒有被徹底漢化、如今的蒙古國是外國等。以至有的人就想能想出,「當今」的蒙古國「曾經」征服了全「中國」,而曾經的元朝也並非中國,這樣一句話。 蒙古帝國就是蒙古帝國,我們現在所指的國乃是民族國家,於蒙古帝國並不適用。蒙古、蒙古國、蒙古帝國、元朝、蒙古人這些是不能劃等號的,如今的蒙古國如何能穿越回七百年前去征服中國?蒙古人曾經的政權,從部落發展為世界級帝國,之後又分裂,又紛紛被推翻,這裡面有著很大的變化,「相關」並不是「等於」。 當時還並沒有如今民族國家這一概念,中國王朝在戰爭下或許有夷夏之別,對內編戶齊民,對外夷夏之別,而北方草原世界則是另一種組織方式,是以部落為單位的部落聯盟,一個部落被打敗,可能會改用勝利者的名號,所以游牧帝國的名字事實上是其核心勢力的名字,但一旦新的最強者出現,其他部落可能紛紛易幟,紛紛改換名號,並且並不會很懷念曾經的「祖國」。而蒙古族則是近現代的產物,以前要看的是部落和家族。
你們全都要向我納貢!
草原之上都是我孛兒只斤氏的天下
這種統治關鍵在於對關鍵資源和軍事力量的控制,其穩定性是無法與編戶齊民、書同文、統一貨幣相比的,然而他的組織彈性更大,這是很適合草原世界的(因為地廣人稀、持續流動、穩固的統治成本過高),雖然他可以將中國的、中亞的、波斯的能工巧匠和會計人才都集於帳下,但並不表示他真正建立了一個包容的帝國。隨著境遇的變化,游牧帝國需要不斷轉換其政治形態。當他轉型失敗的時候,帝國可能會坍塌,可能會退縮回最簡單的形態比如部落。
蒙古帝國極盛期,而今安在?
然而變動中的游牧國家,其屬性要如何判斷?看成吉思汗的出生戶籍?看蒙古財政部僱傭了多少外國人?看帝國內哪個族群人口最多?我只能說,那個時代,就是那麼一種狀況,在皇權不下縣的時代,以某些人的屬性來判定全帝國屬性,是不靠譜的。那是一個較為鬆散的時代,大熊貓還只是一種野物,而非「國」寶。
可見,同樣是政治勢力,額爾古納河畔的一個部落、蒙古高原的領導者、歐亞蒙古帝國、元朝,是同一種政權么?是同一個層面的組織么?然而出於多快好省的目的,很多人都稱其為國家。
而將古代「國家」直接穿越到現代,並且在各種重疊混雜的範圍(民族、語言、宗教、政權範圍)中只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那一個,那你需要有一個現實的動機,可能是鞏固我們對國家的認同,也可能只是宣洩某種情緒。
獻身說法:雖然我們的口號是讓天主教征服全世界,但我們真正關心的乃是王室的收入!那些異族人,即使信了我教,也依然是頑固不化的野蠻之人。
獻身說法:如果你們信了我們真主,就可以免去大量賦稅,然而波斯人卻總是認為自己很不同,非要搞出一個什葉派出來,畢竟,他們說波斯語,而不是阿拉伯語。
雖然如今的蒙古國位於蒙古高原的核心位置,然而這個核心就像我們的河南省一樣,乃四戰之地,實際主導他命運的乃是漠南、呼倫貝爾、貝加爾湖、阿爾泰山之前的角力,而成吉思汗所在的部落正是來自於呼倫貝爾(額爾古納河流域)。
我國呼倫貝爾人民的子孫成吉思汗同志進入並統一蒙古國進而擴張為超級帝國(還包括自己的祖上母國),這顯然是更神奇的說法。
這些地區如今幾乎都在中俄手中。無論從人口還是地緣來看,與僅剩大戈壁和色楞格河的300萬人口的蒙古國相比,北方草原民族的遺產,誰繼承得更多些呢?
蒙古並不止一塊草原,也不只是一片戈壁
關於元朝的漢化程度,元朝政權內部始終存在漢化與拒絕漢化兩股力量,並且往往在政權過渡時期發生內鬥,這也與游牧民族的兄終弟及傳統(漢族則長子繼承)相糾纏。元朝在漢化的道路上時而前進時而後退,最終的結果是被逐出中原。如果只能接受非此即彼,而且是永恆的、祖宗決定子孫的非此即彼,那也無話可說。
蒙古帝國是歐亞大陸上游牧民族的最後一次大擴張,中華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短期受到重創,中亞文明的農業基礎遭到極大破壞,突厥民族加速西進,而歐洲文明得以倖存,竊以為這是宏觀層面世界歷史的真正轉折點。鐵木真如同亞歷山大、穆罕默德、李世民一樣,是改變世界的強大人物。
蒙古帝國對中西亞的影響較中國更大
對於中原王朝來說,蒙古帝國以及其後的元朝將農業世界與更加遙遠而乾旱的游牧世界相連接,在前現代的技術條件下,將兩個規模巨大又風格迥異的世界連接在一起,只有帝國的統治方式可以達成。元帝國在某種程度上建立了一種新的範例,人們發現,在東亞世界,政權的邊界可以沖向長城以外,可以囊括東北、西藏、整個內外蒙古。西周、秦、元是三個建立全新範例的時代。(並不意味著範例就是好的進步的)
不得不說,這是個不穩定並且困難的政治範例,在古代,一個單純的農業國家恐怕是辦不到的(比如明朝),而清朝再次重建了這一範例,並且更加成功,在這方面,來自東北的漁獵民族(混合經濟)相較游牧民族更有管理經驗。
這或許是一個早熟的不佳的範例,他無益於科技的進展,但卻需要更加複雜的政治制度和統治技巧。元與清這樣的前現代超大帝國,都依賴於部族軍事力量的支持,以及竭盡所能的統治技巧上的發展。
不斷擴展
這裡確實存在誰征服誰、誰統治誰的問題,進而有些人將這說成是民族之間的戰爭。然而一個群體之內,一個超大群體之內,可曾少過階層的壓迫?少過派別的爭鬥?宗教、語言、膚色、血統都是我們可以找到的標籤,今日的標籤並不適用於昨日(因為能指和所指在古今是不同的),而什麼標籤又適用於今日呢?
在世世代代的融合之後,曾經的西周貴族、關隴貴族、八旗子弟,如今又在哪裡,無不融合於多民族的中華文明之中,而中原這一概念的地域範圍也不斷擴大。
然而在新的全球化時代,競爭異常激烈,中國在東亞的體量即使無可置疑,但仍可能因為科技落後、社會組織落後而挨打,甚至有亡國滅種之危機。
這個民族國家時代無異於一個新戰國時代,需要一個堅固的外殼一致對外,現代民族國家要將其民族感灌注到每一個人腦中,哪怕是存在偏見和謬誤也在所不惜。而這個進程仍沒有完全完成,東亞濕潤地區與周邊乾燥地區的深度整合仍在進行中。
在這段歷史的每一個瞬間,不同人群的想法可能差異巨大,但我們要清楚,祖先已經死去,而人是會變的。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么?如果歷史的存在形態是文字是信息,那當然,這信息是死的,他除了任人打扮還有什麼其他可能呢。只有那些我們「認為」真實和永恆的東西,才是真實和永恆的,這本身卻是個悖論。
正是出於對現實的焦慮,對自身身份、認同、自信心的焦慮,我們過於需要歷史,甚至飢不擇食,甚至多快好省,甚至眾多惡劣行為也穿上歷史和傳統的合法性,並敗壞這合法性,榨乾我們的信任,激發我們新一輪的焦慮,並浪費(消費)更多的心力在其中。
學習歷史最好的方式可能是觀察身邊的事物,這是第一手材料,區別在於,其背後的意義需要自己去思考,而不是書中高度概括後的那些歷史信息中的優勝者,畢竟,我們自己恐怕並不是優勝者。
如果中國古人為後代留下了什麼真正的文明遺產,那或許是:分析能力、獨立意志、協作能力、剋制與忍讓、與萬物同在的感受與審美。而那種種成果,是先輩的作品,當代人亦有當代人的作為,識魚而不識漁,乃捨本逐末。
歡迎關注我局微信公號:diqiuzhishiju
http://weixin.qq.com/r/0zmOluPEU74sraf192zB (二維碼自動識別)
想簡單粗暴地了解的話的話,金庸《射鵰英雄傳》後面就附錄了蒙古歷史......
金庸《射鵰英雄傳》
成吉思汗家族
在北方很寒冷的地方,山野、草原、沙漠、樹林里的人以打獵、捕漁和游牧為生。他們分為許多不同的部族,後來都稱為蒙古人。有兩個,哥哥的眼力很好,所以傳說中他有三隻眼睛,額頭中間還有一隻。有一天,兩兄弟站在高山上*望,看見一群人沿著河過來。哥哥對弟弟說:「那邊車上坐著一個美麗的,可以做你的妻子。」弟弟走過去一看,見那姑娘果然美貌動人。兩兄弟把那姑娘雅蘭花搶了來,做了弟弟的妻子。雅蘭花生了兩個兒子。後來她丈夫死了。她又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大兒子暗地裡議論:「爸爸死了,媽媽卻又生了三個兒子。我們家裡只有一個男僕,這三個孩子是他的兒子罷?」雅蘭花知道了兩個大兒子的議論。在春天裡的一天,她煮了臘羊肉給五個兒子吃,然後叫他們並排坐在一邊,每個人給一支箭,叫他們折斷,他們很容易的就折斷了;又把五支箭合起來叫他們折斷,五兄弟輪流著使勁拗箭,都折不斷。雅蘭花說道:「大孩兒,二孩兒,你們懷疑三個弟弟是怎麼生的,是誰的孩子。我也不怪你們。你們不知道,每天晚上,有一道光從天窗中照射到我帳幕里,變成了一個淡黃色的男子,來撫摸我的肚皮,後來那人又變成了一道光,從天窗中出去。這三個孩子是天神的兒子。你們五人都是從我肚皮里生出來的,如果一個個分散開,就會像一支箭那樣給任何人折斷。要是大家相親相愛,同心協力,就像合起來的五支箭那樣堅牢,誰也折不斷你們了。」
雅蘭花死後,五兄弟並不和睦。四個哥哥說小弟勃端察兒不喜歡說話,是傻子,不分牲畜給他。小弟弟只得騎了一匹禿尾巴生瘡的瘦馬,沿著斡難河出去打獵過活,揀拾野狼吃過後剩下來的殘肉。
但勃端察兒可不是傻子,是狼。他搶劫別人的牲口,搶了一個孕婦做妻子,又娶了別的女人做妻子,俘擄別族的人做奴隸。他是成吉思汗的祖先。
勃端察兒和四個哥哥都是子孫眾多,一代代的繁衍下來,分成蒙古人的許多部族。勃端察兒的子孫所組成的許多部族之中,有一部的酋長叫做也速該。有一天,他在野外放鷹捕雀,看見一個男子帶了美麗的新婚妻子經過。也速該就回到家裡,叫了哥哥和弟弟,來追趕這對夫妻。那男子名叫赤列都,是篾兒乞惕部人,見到三個人惡狠狠的追來,很是害怕,騎了馬急奔,三兄弟在後追趕,赤列都繞著山岡逃了一圈,又回到妻子坐著的車前。他妻子訶額倫(「雲」的意思)說:「那三個人追來,想殺死你。只要保住性命,不難再娶得妻子。每個車座上都有女子,每輛車中都可以找到夫人。你如果想念我,另外娶一個妻子,叫她用我的名字好了。現在你快逃,聞著我的香氣逃走罷。」把身上的衫子脫下來給他。赤列都剛接過衫子,看見那三個人繞過山坳追來,忙拍馬逃走了。
三兄弟追了一會,追他不上,回來把訶額倫帶走。她大聲哭叫,也沒有法子。也速該把她帶回家去,和她成親。也速該和訶額倫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大兒子生下來的時候,左手掌里握著一塊凝結的血塊。那時也速該和敵人打仗,捉來的俘虜中有一個人名叫鐵木真,就把兒子取名為鐵木真,紀念這個勝仗。
鐵木真就是後來的成吉思汗。
鐵木真九歲(有的書上說是十三歲)的時候,父親也速該帶他到外婆家去求婚,半路上遇見了一個親戚德薛禪。德薛禪見鐵木真眼睛明亮,臉有光彩,很是歡喜,說他有個女兒,請他父子去看看。也速該見到小姑娘眉清目秀,就向德薛禪求婚。德薛禪答應了。那小姑娘名叫蒲兒帖,比鐵木真大一歲,十歲了。也速該將帶來的馬匹當作財禮,把兒子留在德薛禪家裡,就回去了。路上遇到一群塔塔兒人在宴會。塔塔兒人請他喝酒,但想起也速該以前搶掠過他們,便在食物里放上了毒藥。也速該在回家途中,覺得很不舒服,勉強支撐著走了三天,回到家中,毒發而死;臨死時把妻子兒女托給親信蒙力克照顧。蒙力克依著也速該的囑咐,去把鐵木真領回家來。鐵木真見父親死了,撲在地下大哭。
也速該是部族的領袖,他死之後,兒子幼小,部族中人拋棄了訶額倫夫人母子,去歸附另一個部族泰亦赤兀惕人。訶額倫夫人趕上去苦苦哀求,也是沒用。有一個忠心的族人勸大家不要走,反給他們用刀砍死了。
訶額倫夫人一家生活很苦,她採拾野果野菜,撫養孩子長大。也速該另外一個妻子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別克惕,一個叫別勒古台,也跟訶額倫夫人和鐵木真住在一起。有一天,鐵木真和比他小兩歲的親弟弟合撒兒,還有別克惕、別勒古台四人一起去釣魚。鐵木真和合撒兒釣到了一條銀魚,另外兩兄弟恃強搶了去。鐵木真兄弟氣憤得很,回去告訴母親。訶額倫夫人勸他們要和好,說大家同是一個父親的兒子,不應該爭鬧,要齊心合力,向泰亦赤兀惕人報仇。鐵木真和合撒兒不聽母親的話,說道:「昨天射到一隻雀兒,給他們搶了去,今天又來搶魚。咱們可不能老是受他們欺侮。」兩兄弟氣憤憤的奔了出去。
別克惕坐在山岡上牧馬,忽然看見鐵木真從後面掩來,合撒兒從前面過來,手裡都拿著弓箭,知道事情不妙,說道:「咱們正受泰亦赤兀惕人的欺辱,仇還沒有報,你們為甚麼把我當作眼中釘?我們大家孤零零的,除了影子之外,沒有旁的;除了馬尾之外,沒有旁的鞭子。為甚麼要自相殘殺?請你們不要殺弟弟別勒古台。」說罷,盤膝而坐,也不抵抗。鐵木真、合撒兒二人一前一後的把他射殺了。兩兄弟回家。一進門,訶額倫夫人看了二人的神氣就明白了,大大生氣,狠狠的責罵了他們一頓。鐵木真長大了,泰亦赤兀惕人把他捉了去,想殺死他,但給他逃了出來。後來鐵木真去娶了幼年時父親給他定下的妻子蒲兒帖。蒲兒帖帶來一件名貴的黑貂皮襖做嫁妝。鐵木真將這件貂皮襖拿去送給父親老朋友王罕。
王罕念著也速該的舊情,對鐵木真很是照顧,認他為義子。有一天半夜裡,篾兒乞惕人忽然前來襲擊,幸虧訶額倫夫人的女僕耳朵好,遠遠的就聽見了,忙叫醒眾人逃跑。鐵木真躲在不兒罕山裡,敵人尋他不到。可是鐵木真的妻子蒲兒帖沒有馬騎,躲在一輛牛車裡,給篾兒乞惕人發現了。篾兒乞惕人就是訶額倫夫人的前夫赤列都的族人,他們為了報復訶額倫夫人被奪的仇恨,所以半夜裡來襲擊。他們捉到了年輕美貌的蒲兒帖,怨仇已報,又找不到鐵木真,就收兵回去,把蒲兒帖給了赤列都的兄弟做妻子。
鐵木真去向義父王罕求救。王罕點起了兵,又約了另一個義子札木合,和鐵木真三路會師去攻打篾兒乞惕人。打了很久時候的仗,才把篾兒乞惕部打垮。鐵木真把妻子奪了回來,很是高興。蒲兒帖在歸途中生了個兒子,沒有嬰兒襁褓,就把他裹在麵粉里。這個兒子是篾兒乞惕掠奪者和她生的。鐵木真也不介意,把孩子當作自己的親兒子,給他取名為朮赤,那是「客人」的意思。鐵木真聰明勇敢,很有見識,勢力越來越大,打敗了無數敵人,做了蒙古許多部族的共同領袖。大家尊他為成吉思汗。「成吉思」是「大海」的意思,頌揚他和海洋一樣偉大。他的妻子蒲兒帖和他生了三個兒子和幾個女兒。成吉思汗報了仇,把泰亦赤兀惕部滅了,把害死他父親的塔塔兒部也打垮了。成吉思汗和部屬商議,怎樣處置塔塔兒部的俘虜。大家說,塔塔兒部的男子,只要高過車軸的,一概殺死,婦女兒童就分給大家做奴隸。成吉思汗的異母弟別勒古台開完了會,從帳房裡出來。塔塔兒部中有人問他:「你們商量些甚麼?」別勒古台說:「決定將你們高過車軸的男人都殺死。」塔塔兒的俘虜知道後就奮力抵抗,使成吉思汗部下遭到很大損失。成吉思汗很是生氣,下命令說,以後開親族會議,不許別勒古台參加。成吉思汗娶了塔塔兒部美麗的姑娘依速甘做妃子。依速甘說:「我的妹妹也遂比我還要美麗。」成吉思汗道:「如果我找到你的姊姊,你肯讓位給她么?」依速甘說:「肯的。」成吉思汗便派人去找尋。也遂和她丈夫正在樹林中避難,終於被兵士捉住,她丈夫卻逃跑了。也遂的確美麗非凡,成吉思汗很是愛她。有一天,成吉思汗坐在也遂、依速甘兩姊妹中間飲酒,聽得也遂長嘆一聲,神色鬱鬱不樂。他就起了疑心,把博爾術和木華黎兩員大將叫來,吩咐說:「把所有的人一部一部的分開。自己部里不準有別部的人。」
這樣分開之後,剩下一個年輕男子無部可歸,查問出來,原來是塔塔兒人,就是也遂的丈夫。成吉思汗怒道:「這個人心懷惡意,混在我們這裡,想幹甚麼?塔塔兒部中凡是比車軸高的男人都要處死,還有甚麼說的?快快斬了。」就把他殺了。成吉思汗對也遂還是一樣的寵愛。
成吉思汗東征西伐,捉了不少俘虜。他分給母親和幼弟斡赤斤一萬戶百姓,作為奴隸。他母親訶額倫夫人心裡嫌少,但沒有作聲。給長子朮赤九千戶,次子察合台八千戶,三子窩闊台五千戶,幼子拖雷也是五千戶。給二弟合撒兒四千戶,三弟合赤溫二千戶,異母弟別勒古台一千五百戶。他叔父曾經投降過敵人,成吉思汗不分俘虜給他,還想殺了他。大將博爾術、木華黎等苦苦相勸,說他叔父和他父親從小在一個帳房中居住,在同一隻鍋子里吃飯。成吉思汗想起了父親,才饒了叔父不殺。
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臨死之時,將妻子兒女托給蒙力克照料。蒙力克有七個兒子。他又娶了訶額倫夫人為妻,成為成吉思汗的後父。蒙力克的七個兒子中,有一個名叫闊闊出,是個巫師,在蒙古人中是最有學問的人。「成吉思汗」這個尊號就是他提議的。他裝神作怪,自稱常常騎馬到天上,所以蒙古各部的族長都很尊敬他。闊闊出越來越狂妄,有一次聯合了六個兄弟,把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兒捉住了,吊起來狠狠的打了一頓。合撒兒是草原上出名的勇士,據說力氣比三條牯牛還大,射箭能射到五百丈遠。他身材高大,人家說他一餐可以吃完一隻小牛。那當然都是誇張,然而他總是個了不起的好漢。成吉思汗那時候心情正在不好,聽到了合撒兒被吊打的消息,就罵他道:「人家說,世上凡是活的東西,都打你不過。為甚麼你給人家打敗了?」合撒兒很難過,流著眼淚走了,三天沒見哥哥的面。闊闊出去向成吉思汗挑撥離間,說道:「上天有指示:這一次讓鐵木真執掌大權,下一次讓合撒兒執掌大權。所以你如果不提防合撒兒,後患可大得很。」
成吉思汗信了,當即出發去逮捕合撒兒。訶額倫夫人得到了訊息,急忙乘了白駱駝轎車,連夜賓士,黎明時候趕到,只見成吉思汗已把合撒兒的衣袖縛住了,除下他的帽子,正在那裡嚴厲審問,想要殺死他。他見母親趕來,就避在一邊。訶額倫夫人怒氣沖沖的下車,親手解開合撒兒的袖子,盤膝坐下,解開衣衫,露出了兩隻Rx房,說道:「鐵木真孩兒,看見了嗎?你是吃這奶長大的。你三弟、四弟一個奶還沒吃完,你二弟合撒兒已把我兩個奶都吃完了。他吃完了我兩個奶的乳水,使我胸頭舒暢,心裡快活。合撒兒力大無比,箭法了得,打倒了無數敵人。現今敵人打完了,你就不要合撒兒了嗎?」成吉思汗為了要使母親息怒,就說:「母親責備得是,我很慚愧,以後我不敢這樣了。」
他雖然沒有殺死合撒兒,但總是擔心合撒兒會搶他的權位,暗中奪取了合撒兒所領的大部分百姓,原來的四千戶百姓,只給他剩下一千四百戶。後來訶額倫夫人知道了,很是愁悶,老得很快,不久就死了。合撒兒手下的人有許多很害怕,都悄悄逃走了。巫師闊闊出的勢力漸漸擴大,許多部族都去投奔他,擁他為領袖。成吉思汗幼弟斡赤斤的奴隸有些逃到闊闊出那裡,斡赤斤派人去討還。闊闊出把他的使者打了一頓,不許使者騎馬,叫他背負了鞍子,徒步回來。
斡赤斤親自去講理。闊闊出七兄弟圍住了要打他。斡赤斤害怕得很,只得認錯。七兄弟強迫他跪在闊闊出的面前悔過。
第二天早晨,成吉思汗還沒有起床,斡赤斤就到帳里跪下哭訴。和成吉思汗睡在一起的蒲兒帖夫人坐起身來,拉被子遮住自己赤裸的胸膛,見斡赤斤痛哭,不禁也掉下淚來,對丈夫道:「他們吊打了合撒兒,又逼迫斡赤斤下跪,欺侮你的好兄弟。將來你逝世之後,你留下來的廣大國土,當然就給他們搶去了。」成吉思汗對斡赤斤道:「闊闊出就要過來,你會知道怎麼報仇的。」斡赤斤拭乾了眼淚,走到帳外,預備下三個大力士。過不多時,成吉思汗的後父蒙力克老翁領著七個兒子,一同走進帳里。斡赤斤抓住闊闊出的衣領,說道:「昨天你強迫我下跪悔過,現今我們角力去。」闊闊出返身也把斡赤斤的農領扭住。成吉思汗道:「到外面去,你們摔一場交。」斡赤斤把闊闊出拉出去,預先伏下的三名大力士迎上來,捉住闊闊出,折斷了他的腰。斡赤斤回進帳去,說道:「闊闊出跟我摔交,打敗了,耍胡賴,躺在地下不肯起來。」
蒙力克老翁明白了原因,對成吉思汗道:「當你廣大的國土還只像小小土塊的時候,我就跟你做同伴。當洶湧的大江還只像小溪的時候,我就跟你相識了。你怎麼不念舊情?」他六個兒子攔住了帳門,圍繞著火盆,挽起了袖子要打。成吉思汗急了,喝道:「讓開!」衝出帳去,眾衛士便上來保護。成吉思汗見到闊闊出的屍身,命人取來一頂舊帳幕,搭在屍身上。第二天早晨,帳幕本來關著的天窗打開了,帳幕的門仍然關著,闊闊出的屍身卻不見了,再也找不到。
成吉思汗對大家說:「巫師闊闊出打我的弟弟,又說壞話離間我們兄弟,違犯了天意,所以上天把他的性命和屍身都取去了。」成吉思汗又責備蒙力克不對,看在母親的分上,沒有處罰他和他別的兒子。成吉思汗率領大軍去討伐花剌子模。那是在蒙古人西方的回教大國,土地廣大,人民眾多,兵力很強。花剌子模的蘇丹摩訶末傲慢而胡塗。成吉思汗出兵的前夕,妃子也遂對他說:「大汗越高山、渡大河,長途遠征。如果你高山似的金身忽然倒塌了,你的蒙古國家由誰來治理?你像樑柱似的金身忽然倒塌了,你的神威大纛由誰來高舉?你四個兒子之中,由誰來執政?請大汗留下旨意。」這件事大家心中都早已想到了的,但誰也不敢提。也遂是成吉思汗寵愛的妃子,所以她說了出來。
成吉思汗召集眾人,說道:「也遂雖是女子,她這話倒是很對。我的弟弟、兒子、博爾術、木華黎,你們都不說。我倒不知自己已經老了,好像是不會死的,竟把這件事給忘了。朮赤,你是我長子,你怎麼說?」
朮赤還沒開口,次子察合台大聲道:「父王叫朮赤說話,要派他做甚麼?我們能讓著篾兒乞惕的雜種管轄么?」朮赤聽察合台這樣說,跳起來抓住他的衣襟,怒道:「我父王從來不把我當作外人,你為甚麼老是跟我過不去?你甚麼事勝過我了?你不過暴躁驕傲而已。我和你比箭,要是我輸了,就割下大姆指。我和你比武,要是我輸了,就倒在地上永遠不起來。請父王下令。」兩兄弟互相拉著衣襟。博爾術搶上去拉住了朮赤的手,木華黎拉住察合台的手。成吉思汗鐵青了臉不作聲。大臣闊可搠思說道:「察合台,你為甚麼說這樣的話?你們出生之前,各部各族的人都打得昏天黑地,連睡覺的時候也沒有,大家日夜只是打仗、擄掠。察合台啊,你的話讓你母親傷心。你們同是蒲兒帖夫人的兒子,是同胞親兄弟,你這樣的話,忘了母親的大恩,令她灰心落淚。你們英明的父王建國之初,何等艱難困苦,忍飢挨渴,汗流腳底。你們的母親一同吃苦,把好吃好喝的東西留給你們,清洗你們的屎尿,直到你們會站立騎馬。你們母親盼望的是愛子幸福,你們千萬不可令她憂愁。」成吉思汗道:「不能這樣說朮赤。朮赤當然是我的長子,這種話不許再說。」察合台笑道:「朮赤是有本事的。朮赤和我,都是父王的大兒子。我二人齊心合力為父王出力。三弟窩闊台仁慈,我推舉他將來繼承父王的大業。」
成吉思汗問朮赤:「你怎麼說?」朮赤知道自己沒有希望繼承大位,便道:「察合台的話不錯。我們二人齊心為你出力。我也推舉窩闊台。」成吉思汗道:「世界廣大,江河眾多。你們只要出力去攻打外國,地方有的是,你們盡可去占來做牧場。朮赤、察合台,你們兩個今後一定要和睦,不可讓人恥笑。」兩人都答允了。成吉思汗問窩闊台:「你有甚麼話說?」窩闊台道:「父王恩賜,兩位兄長推舉,我只有勉力去做。要是我的子孫不行,雖然包著草,牛也不吃,雖然包著油,狗也不吃,那麼自有兄弟們的子孫來高舉父王的大纛。」
成吉思汗點頭稱是,問四子拖雷道:「你有甚麼話說?」拖雷素來和窩闊台很是友愛,說道:「我願全力輔助窩闊台三哥。他忘了的,我提醒他。他睡著了,我叫他起來。他出去征戰,我總是在他身旁。」於是成吉思汗便立窩闊台為繼承人。
在攻打花剌子模之時,朮赤和察合台兩人仍是不和,兩軍不能協調,征戰不利。成吉思汗派窩闊台做總司令,統率兩軍,這才節節勝利。
朮赤、察合台、窩闊台攻花剌子模的首都玉龍傑赤大城。三兄弟分取了城中的百姓工匠,沒有留給父王。三兄弟回來時,成吉思汗惱怒得很,三天沒有傳見。博爾術、木華黎等大將勸他說:「為了教訓花剌子模的蘇丹,我們已把他打得落花流水。玉龍傑赤的百姓雖然被大汗的三個兒子分了,也和大汗自己所有一樣。我軍大勝,大家都很歡喜,大汗何必發怒?兒子們做錯了事,心裡很害怕,以後一定會小心謹慎,請准許他們謁見罷。」
成吉思汗接受勸告,命三個兒子進見,引述祖言古語,重重責罵。朮赤、察合台、窩闊台三人站著,汗流滿面,又是慚愧,又是害怕。三名親衛箭筒士勸大汗道:「兒子們打了勝仗,大汗這樣重責,令他們灰心。兒子們已經知錯了。從日出的地方到日落的地方,敵人還很多,讓我們去攻打他們,去攻打巴格達的蘇丹,去搶奪他們的金銀、綢緞。大汗請息怒罷。」成吉思汗怒氣平息,重賞勸他的大將和三名親衛箭筒士,與三個兒子和好。
成吉思汗的皇后妃子很多,他讓她們分住在五個地方,蒙古人在帳幕里居住,所以稱為五個斡兒朵,斡兒朵是「宮帳」的意思。第一斡兒朵的正後是元配蒲兒帖皇后,其次有五個皇后,再下面有許多妃子。各斡兒朵的情形都相同,不過后妃的數目有多有少。蒲兒帖皇后生了朮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四個兒子,五個女兒。第二斡兒朵的正後是忽蘭皇后。她父親是篾兒乞惕部的一個酋長,本來跟隨乃蠻部的塔陽汗對成吉思汗作戰。塔陽汗敗死後,那個酋長帶了女兒去向成吉思汗投降,要把美麗的女兒獻給他。走在路上,遇到成吉思汗部下的一名將領納牙阿。納牙阿說:「現今戰事激烈,你們父女倆如在路上遇到軍隊,恐怕會遭難,你女兒會受到污辱。你們留在我這裡,等戰事結束,我護送你們去見大汗。」於是父女倆在納牙阿的帳幕里住了三天,再去見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大怒,要殺納牙阿,說他不該將這樣美麗的姑娘在帳幕里留了三天。忽蘭和納牙阿忙說明經過。成吉思汗發覺忽蘭果然仍是處女,對她很是寵愛,對忠誠的納牙阿也大加重用,覺得這樣美麗的姑娘在他帳幕里住了三天,居然仍是處女,這人可以付託大事。
成吉思汗很喜歡忽蘭,稱她為「我那嬌小的美人兒」。忽蘭皇后生了一個兒子,叫做闊列堅。成吉思汗待他如同四個嫡子一樣。後來闊列堅隨拔都西征,在俄羅斯中箭而死。第二斡兒朵的次後叫做古兒八速,是塔陽汗的後母。當塔陽汗和成吉思汗打仗的時候,古兒八速曾說蒙古人身上很臭。這句話給成吉思汗聽到了,後來將她俘虜了來,就問她:「你說我們蒙古人身上很臭嗎?」當晚就娶了她,大概要她聞聞自己身上臭不臭。第三斡兒朵的正後是也遂皇后。在諸後之中,她和忽蘭皇后兩人最為得寵。成吉思汗出征,有時帶忽蘭同行,有時帶也遂同行。第四斡兒朵的正後是依速甘皇后。她是也遂皇后的妹妹。由於她舉薦姊姊,成吉思汗才得到也遂皇后。她嫁給成吉思汗較早,但甘心位居姊姊之下。
第四斡兒朵的三後名叫合答安皇后,是四大功臣之一赤老溫的妹妹。成吉思汗少年時被泰亦赤兀惕人俘虜,脫逃後躲在赤老溫家裡的羊毛車中,才得免難。後來成吉思汗滅了泰亦赤兀惕部,合答安的丈夫被亂兵殺死,她給蒙古兵俘虜了。她遠遠望見成吉思汗,大叫:「鐵木真救我。」成吉思汗就收她為妻。四大斡兒朵之外,又另有一個「斡兒朵」,正後是金國的公主。成吉思汗率兵圍困燕京,金國皇帝送女兒歧國公主求和。當時金國皇宮中未嫁的公主共有七人,歧國公主最美麗聰明,宮中稱她為「姐」。這位「小姐姐」嫁了成吉思汗後,很受到敬重,蒙古人稱她為「公主皇后」。成吉思汗為她特別成立一個「公主斡兒朵」。
五個斡兒朵分設在不同地方,相隔很遠。成吉思汗征服西夏,把西夏百姓殺了一大批,於豬兒年(丁亥,一二二七年)七月十二日在西夏去世,年七十三歲。去世的地方在今甘肅東部清水縣。也遂皇后一直陪伴著他。車子載著大汗的金棺東歸,走到一個地方,車輪陷入了地里不動,許多駿馬也拖拉不動。一個善歌的歌手唱道:「大汗啊,你棄掉天下而去了,你的皇后、皇子、親族、故土都在等你回去。你所出生的故鄉,還在遙遠的地方。你的蒲兒帖皇后、忽蘭皇后,你的夥伴博爾術、木華黎他們,都在等你回去。由於西夏的姑娘們美麗,你忘了蒙古的親人么?」這樣唱了之後,車子動了,把成吉思汗的遺體送回蒙古。諸將嚴守秘密,路上遇到行人,一概殺卻,免得消息泄漏。大汗的靈柩在各個皇后的斡兒朵中逐一陳列發喪,最後葬在不兒罕山中。成吉思汗年輕的時候被篾兒乞惕人追逐,避入不兒罕山,躲過了大難。不兒罕山是斡難河和怯綠連河的發源地。成吉思汗曾在山谷中一株大樹下默思多時,說過要葬在這棵大樹的下面。兒子們遵從他的遺命。葬後不起墳墓,蒙古兵將騎了大群馬匹踐平土地,後來四周長起密林。至今還沒有發現真正的所在地。
成吉思汗所征服的大帝國,從中心騎馬向四方奔跑,據說東南西北都要賓士一年才到邊界。他把這個大帝國分給四個兒子。長子朮赤的封地,在今日蘇聯的鹼海、頓河、伏爾加河一帶,稱為「欽察汗國」。因為那時候這些地方叫做欽察。朮赤是長子,但不得繼承大位,封地又遠,所以怏怏不樂,後來就生病了。成吉思汗派他去征討裏海、黑海北方諸地,朮赤沒有很快的出動,成吉思汗很不高興。後來成吉思汗征伐了西域回蒙古,沿途幾次叫朮赤來相會。朮赤生了病,不能來見。那時有個蒙古人從朮赤的領地到來,成吉思汗問起朮赤的病況。那人說大身體很好,行前還見到他帶了大隊人馬在打獵。成吉思汗大怒,便率兵去征討問罪,派窩闊台與察合台作先鋒。大軍剛要出發,朮赤的死訊由快馬傳到。成吉思汗十分悲痛,問起死因,才知他生病已久,那次行獵的其實是朮赤的部將。大汗要將傳假訊的人捉來治罪,那人卻已逃走了。朮赤死時四十九歲,有十四個兒子。長子鄂爾達,次子拔都。鄂爾達自知才能不及弟弟,兄弟倆又友愛,所以將繼承父位的權利讓給了拔都。
察合台的長子叫做莫圖根。成吉思汗在他的眾多孫子之中,最鍾愛莫圖根。在攻打花剌子模時,有一次圍城,莫圖根被敵人射死。成吉思汗很是悲痛,城破之後,把全城的百姓都殺光了,為孫兒報仇。
那時察合台還不知兒子已死,旁人都不敢告訴他。有一天,成吉思汗和幾個兒子一同吃飯,假裝大發脾氣,說兒子們都不聽話,對察合台尤其惱怒。察合台很是惶恐,說道:「我如不聽父王的吩咐,甘願被父王處死。」成吉思汗道:「我不論甚麼吩咐你都聽,是嗎?」察合台道:「是。兒子決計不敢違命。」成吉思汗道:「那麼你聽我吩咐。你的兒子莫圖根已經死了。我叫你不可悲傷。」察合台大驚,拚命的忍住眼淚,裝作並不悲傷,安安靜靜的吃完了飯,才獨自到野外去放聲大哭。察合台脾氣暴躁,但很會辨別是非,軍中如果有甚麼爭執,疑難不決,由他來判斷,總是十分公平。窩闊台能夠繼承大位,察合台擁立的功勛最大。窩闊台繼位後,遇到甚麼大事,總是派人去徵求二哥的意見,對他十分尊敬。察合台的封地在新疆、阿富汗、蘇聯烏孜別克共和國一帶,稱為「察合台汗國」,地域也十分廣大。
窩闊台的領地「窩闊台汗國」在今蘇聯中亞細亞巴爾喀什湖附近。他是蒙古的共主,統治蒙古本部和中國北部,所以作為特別領地的「窩闊台汗國」,地域就很小了。窩闊台做了十三年大汗,死時五十六歲,因酗酒得病。他個性光明磊落,寬大溫和,曾公開檢討自己,說:「我繼承父皇的大位以來,做了四件好的事情。第一,征服金國;第二,成立了驛站,因而數萬里之間交通便利;第三,在許多沒有水的地方開掘了水井,使得百姓有豐富的水草,繁殖牲口;第四,在所征服的各城各地設立治民官,讓眾百姓能安居樂業。但我也做了四件錯事,第一,我繼承大位,受命統治萬國,但我時時飲酒大醉;第二,我強娶叔父斡赤斤所屬部眾中的女子,這是不合道理的;第三,我誤信讒言,殺死了父親手下的功臣朵豁勒忽,他是忠義人,我十分後悔;第四,我下令構築圍牆,圈定兄弟們的牧地,以致兄弟們發出怨言。」
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小兒子,也最得他鐘愛。成吉思汗出征,經常叫拖雷陪在身邊,稱他是「伴當」。成吉思汗死後將大部分精兵猛將都交了給他,因此四個兒子中,拖雷這一系兵力最強,勢力最大。拖雷為人英明,很得人心。成吉思汗逝世時,察合台和窩闊台都領兵在外,只有拖雷在蒙古本部,所以軍國大事都由他決定,稱為「監國」。
蒙古習俗,國主由親王大將共同推舉,這個大會叫做「庫里爾台」。成吉思汗雖有遺命要窩闊台繼承,但根據習慣,還是要召開「庫里爾台」來正式推舉。大會中王公、駙馬、眾大將都極力推舉拖雷。窩闊台也不敢接任大位。拖雷卻主張尊重父皇遺命。會議一直開了四十幾天,始終不能決定。最後在拖雷堅持之下,斡赤斤和察合台也都贊成擁戴窩闊台,窩闊台才得到庫里爾台的承認。兔兒年(辛卯,一二三一年),窩闊台大汗親征金國,攻破居庸關,佔領了許多城市,忽然得了病,說不出話。巫師卜占之後,說道:「因為殺害金國百姓太多,所以山川神靈作祟侵害大汗,必須由親族中一個人代死,否則病不能好。」拖雷說:「我答應過父皇,一心輔助皇兄,我願意代皇兄死。巫師,你念咒罷。」巫師就念了咒,給拖雷飲了神水。拖雷說:「請皇兄照料我的孤兒和妻子。」不久就死了。拖雷代死之後,窩闊台的病果然就好了。
蒙古人對拖雷都十分欽佩。窩闊台更加感激,曾說他將來死後,要將大位傳給拖雷的長子蒙哥。
(朮赤的赤子)
窩闊台做大汗的第七年,俄羅斯諸部起來反抗。窩闊台聽從察合台的意見,命令諸王、駙馬、萬戶、千戶各派長子出征。因為每個長子麾下都是兵眾將廣,所以實力特彆強大,總兵力大約是十五萬人。這次西征稱為「長子遠征」。
拔都是朮赤的繼承人,是長子中的長子(其實是次子),由他做統帥。察合台部派長子莫圖根(已死)的長子不里統軍,窩闊台部由長子貴由統軍,拖雷部由長子蒙哥統軍。統軍的是長子,但別的兒子也有不少參加遠征。
大軍西征,勢如破竹,平定了欽察、北俄羅斯、南俄羅斯,攻克莫斯科、基輔等大城。
在征服俄羅斯等十一個國家之後,拔都決定分兵三路西征,於是搭起大帳設宴。在宴會中卻發生了一場大爭吵。拔都是長兄,又是大軍統帥,宴會還沒有開始,便拿起酒杯來先飲了幾杯。察合台的孫子不里、窩闊台的兒子貴由十分不滿,吵嚷起來。不里罵道:「拔都為甚麼先飲酒?他自以為是元帥,其實是個生鬍子的婆娘,早就該將他踏在腳底下。」貴由說:「這是個帶弓箭的婆娘,我們二人早就該用棍子狠狠的打他一頓。」還有一個大將附和二人。大吵之後,宴會不歡而散。他們為甚麼罵拔都是「婆娘」?拔都很會打仗,對待部下將士很好,人人叫他為「賽因汗」。「賽因」在蒙古話里是「好」的意思,說他是「好王子」。不里和貴由對部下卻很兇,他們覺得拔都婆婆媽媽,不夠威風,像個女人。更重要的原因,是察合台系和窩闊台系的王子們心中對朮赤系的王子都瞧不起,總記得朮赤並不是成吉思汗的親兒子。拔都派人去稟告了大汗。窩闊台很是惱怒,等貴由回來朝見報告戰況時,痛罵他:「聽說你在出征途中,把有屁股的人都打了屁股,把軍人的臉都丟光了。你自以為征服了俄羅斯,就可對兄長不敬嗎?其實那又不是你的功勞。」把他送去給拔都處分,把不里交給察合台處分。
拔都自然不敢當真處分大汗的兒子貴由,但這場怨仇互相結得很深。拔都和貴由、不里兩人爭吵後,兵分三路。北路軍察合台部隊,由察合台的另一個兒子貝達爾任統帥,攻打波蘭。中路軍朮赤部隊,由拔都自己任統帥,攻打匈牙利。南部軍窩闊台部隊,由大將速不台及窩闊台另一個兒子合丹(貴由的弟弟)共任統帥。北部軍擊破波蘭大軍,打得波蘭王布萊斯狼狽逃命,渡過奧得河,在莘爾斯達特大平原上和波蘭日耳曼聯軍遭遇,一場大戰,波德聯軍全軍覆沒。貝達爾命部下在戰場上割下敵軍的耳朵,收集在一起,共有九巨捆之多。這是世界史上有名的一個戰役。中路軍和南路軍也都節節勝利。北、中、南三路軍隊在多瑙河畔會師,只殺得歐洲人屍骨如山,藍色多瑙河變成了紅色多瑙河。拔都大軍一路打到亞德里亞海的威尼斯國邊界,一路打到離維也納三十里的地方,正要征服全歐洲,忽然接到窩闊台大汗逝世的消息,於是拔都下令班師。
這次西征一共打了六年,嚇得歐洲人心驚膽破,稱之為「黃禍」。拔都班師回到俄羅斯,在自己汗國都城中駐守。從東到西,幾萬里的大片土地都是他的勢力範圍。他統治的欽察汗國,歐洲人稱為金帳汗國。俄羅斯侯王在金帳前戰慄聽命,達四百年之久。當元朝在中國的統治結束後,金帳汗國仍然統治著俄羅斯。直到十六世紀中葉,俄國彼得大帝興起,蒙古人在俄國的統治才衰退而消失。
拔都的哥哥鄂爾達讓位給拔都,所以拔都將東方錫爾河一帶地方分給哥哥,鄂爾達一系建立了「白帳汗國」。拔都的弟弟昔班(朮赤第五個兒子)西征有功,拔都也分給他一片領地,建立的汗國叫做「青帳汗國」。這兩個汗國都遠不及金帳汗國重要。
(窩闊台的長子)
窩闊台死後,皇后和諸王大臣召開「庫里爾台」。幾次召拔都來參加,拔都始終不來。大會決定立窩闊台的長子貴由接位。貴由作了大汗,便要統兵去征討拔都,朝中大臣極力勸阻,才打消了這主意。這是聰明的決定,如果出兵,多半打不過拔都。
貴由喜歡喝酒,手足有痙攣病,接位後第三年春天就死了。
(拖雷的長子)
短命的貴由死後,王公大將開「庫里爾台」大會推舉大汗。大會的地點是在拔都所管轄的地方。會中王公大將都推舉拔都。在成吉思汗的許多孫子中,拔都年紀最長,兵力強盛,西征的威名很大,仁慈而得人心,何況大會在他勢力範圍之內舉行。然而拔都不肯當大汗,極力主張由拖雷的長子蒙哥接位。拔都很精明,知道自己如做大汗,別的三系會聯合起來反對,自己寡不敵眾,一定抵擋不住。
蒙哥在西征之時和拔都很合作,堂兄弟間感情很好。察合台系的不里、窩闊台系的貴由聯合起來反對拔都,拖雷系的蒙哥卻一直支持統帥。庫里爾台大會尊重拔都的意見,推舉蒙哥當大汗。這時朝中大權是在貴由的皇后海迷失手裡。她想叫自己的兒子做大汗,派人去對拔都說:「大會議向來是在東方蒙古本部舉行的,這次在西方開,不合祖宗規矩,而且許多王公大將都沒有參加,會議的決定不能算數。」拔都說:「那麼明年在東方再開大會好了。」
到了明年,拔都派自己的弟弟統領大軍,護送蒙哥到蒙古本部開會,自己駐在西方作後援。開大會之時,窩闊台與察合台兩個系統的王公知道爭不過拔都和蒙哥,都不到會。拔都傳下命令:哪一個不遵大會決定,國法從事。朮赤和拖雷兩個系統的兵力很強,兩系聯合,窩闊台系和察合台系的力量及不上。蒙哥做大汗的決定,在東方的大會中又通過了。國家大權於是從窩闊台系轉移到了拖雷系的手裡。窩闊台曾經說過將來要讓蒙哥做大汗。但窩闊台的性子隨隨便便,說過的話不大放在心上。他養了幾頭小獵豹,沒有奶吃,就叫人牽了一頭母牛來,讓小獵豹吃母牛的奶。窩闊台有一個小孫子,名叫失烈門,就說:「爺爺,你叫小豹吃母牛的奶,這頭母牛自己的小牛就沒有奶吃了,不是要餓死么?」窩闊台很感動,說道:「失烈門這話很對。你很有仁愛心腸,將來可以繼我的位做大汗。」所以失烈門一直認為自己有權繼承大汗的位子。失烈門不是貴由的兒子,是他的侄兒。蒙哥做了大汗,失烈門和貴由的兩個兒子都不服。貴由的兩個兒子在車中藏了兵器,想發動政變,結果被破獲了。蒙哥把這三人送到荒僻地方去監禁起來,後來都殺了他們。察合台的孫子不里和貴由交好,曾在宴會中一起罵過拔都,也參與了貴由兒子侄兒的政變密謀。政變失敗後,蒙哥將不里送去交給拔都。拔都就把他殺了。
蒙哥英明果毅,善於處理政務,他滅了大理、征服今西康、西藏、印度支那一帶土地,派兵遠征,攻克今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遣兵攻朝鮮、印度,擄掠了大批百姓和財物回來。他做了九年大汗,在攻打時而死。
(拖雷的第四子)
蒙哥的胞弟忽必烈接任大汗,滅了南宋,統一全中國,是元朝的開國皇帝。忽必烈做了二十年大汗後征服中國,統治了十五年,到八十歲才死。他治理國家的本事,是蒙古所有大汗之中最好的。他曾派兵去攻打、緬甸、越南等國。攻打日本的大軍十餘萬人,乘船在海中遇到颶風,全軍覆沒。蒙古兵天下無敵,但不懂海戰。征日本的大軍在陰曆八月初一出發,那正是颶風季節,只要遲得兩個月出發,日本人一定也給蒙古人征服了。蒙古兵從成吉思汗興起到忽必烈去世,一百年中只打了一個大敗仗。不是敗在敵人的手裡,而是敗給了颶風。元朝在中國統治了八十九年,一共十個皇帝,都是拖雷的子孫。
(拖雷的第六子)
拖雷有十一個兒子,其中兩個做皇帝,那是長子蒙哥,四子忽必烈。第六子旭烈兀也是大大有名之人,他比忽必烈小兩歲。蒙古人有三次大西征。第一次西征是成吉思汗率領,第二次是拔都率領,第三次西征的統帥是旭烈兀。忽必烈九歲時,成吉思汗從西域凱旋迴來,忽必烈和七歲的弟弟同去迎接祖父。成吉思汗率眾打獵,忽必烈射死一隻兔子,旭烈兀射死一隻野山羊。蒙古人的習俗,兒童第一次射殺禽獸,要將獵物的血塗在長輩的手指上表示敬意。旭烈兀握住成吉思汗的手塗血,出力很重,成吉思汗怪他太粗魯。忽必烈卻捧住祖父的手輕輕塗拂,成吉思汗很是歡喜。這件事顯示兩兄弟從小就性格不同。
蒙哥做大汗的時候,裏海、阿母河一帶的回教徒木剌夷教派行兇作亂,派遣到處殺人。蒙哥派六弟旭烈兀西征,將這個實行暗殺政策的教派滅了。旭烈兀又再西行,攻破回教大教主哈里發的總部巴格達。
旭烈兀在巴格達城中,見到大教主哈里發的宮殿華美之極,一座又高又大的藏寶塔中珍寶堆積如山,感到十分驚異,把哈里發叫來,說道:「你積聚了這麼許多金銀財寶,到底用來做甚麼?你為甚麼不把財寶分給部屬,叫他們為你出力死戰,保住你的性命和巴格達?」哈里發不知道怎樣回答才是。旭烈兀道:「你既然這樣喜歡財寶,這許多財寶我就都還給你。」於是把哈里發關在藏寶塔里,不給他飲食,對他說:「這些財寶都是你的,你要吃便吃好了,沒有人來干涉。」哈里發對著滿塔的金銀財物,但寶石珍珠是不能當飯吃的,困頓了七日就死了。
旭烈兀再派部下的漢人大將郭侃西征,攻打天房(今沙烏地阿拉伯),天房蘇丹投降。郭侃再渡海攻富浪(今地中海中的塞普魯斯島),島上的蘇丹也投降。那時蒙哥去世的訊息傳到,旭烈兀便停止西攻。
旭烈兀在伊朗、敘利亞、伊拉克、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一帶建立一個大汗國,稱為「伊兒汗國」。伊兒汗國包括了中東當代所有的石油出產國家,邊境與埃及相接。埃及抵抗蒙古人入侵,各地回教難民紛紛涌到,所以埃及就成為回教的中心。旭烈兀曾向東羅馬帝國國王求婚,要娶他女兒。東羅馬王不敢拒絕,但知道蒙古男人娶很多妻子,不捨得把公主嫁給他,於是送了自己的私生女兒瑪麗亞給他。瑪麗亞到時,旭烈兀剛逝世,旭烈兀的兒子阿八哈就娶了她。阿八哈瞧在妻子的面上,對待天主教徒很好,不加虐待,又和教皇、法蘭西等國建交,互通使節。
(拖雷的第七子)
拖雷的第七個兒子叫阿里不哥,當大哥蒙哥大汗逝世時,四哥忽必烈在攻打中國,六哥旭烈兀在西征,他自己在老家蒙古的和林大本營留守。他得到一批王公大將的擁戴,立為大汗,而忽必烈則在上都開平立為大汗。
兩兄弟爭奪大位,擁護阿里不哥的王公大將較多。但兩兄弟領兵打了幾仗,弟弟打不過哥哥,連戰連敗,終於投降。忽必烈問他:「你倒平心而論,到底是該你做大汗,還是該我做?」阿里不哥說:「以前是該我做,現今當然是你該做了。」他意思是說,我是根據蒙古祖傳的規矩,由王公大將開「庫里爾台」推舉的,你是用刀槍弓箭打出來的。成吉思汗女兒很多,其中一個叫做阿剌海別吉,最有本事。她先嫁汪古部酋長的兒子,丈夫死後,改嫁丈夫的哥哥的兒子,丈夫又死,改嫁趙王孛要合。成吉思汗西征,四個兒子都帶兵隨行,派這個公主留守老家,稱為「監國公主」。這位監國公主處理政事很有見識,經常判斷得很對。監國公主的辦公廳有數千名女官和侍女,奉她命令辦理政務。那時在東方負責攻打金國的大將是木華黎,遇到軍國大事,都要向監國公主請示。
成吉思汗另有一個女兒布亦塞克,成吉思汗將她許配給宏吉剌部的酋長。那個酋長嫌她相貌太丑,不肯娶她,成吉思汗就將這酋長殺了。宏吉剌部是蒙古各部中專出的地方。那個酋長平生美女見得多了,竟連大汗的公主也感到不能忍耐。成吉思汗的妻子蒲兒帖就是宏吉剌部人,他的許多媳婦、孫媳也都是這部的女子。到了忽必烈時,更定下規矩,每兩年一次,到宏吉剌去選妃嬪和宮女。
曠古未有的蒙古大帝國,到成吉思汗的孫子手裡才建成。但基礎是成吉思汗奠定的。無敵於天下的蒙古軍隊的一切制度和軍事技術,也是成吉思汗一手建立的。他是人類歷史中位居第一的軍事大天才。他的西征南伐雖然也有溝通東西文化的功勞,但對於整個人類,恐怕終究還是罪大於功。《射鵰英雄傳》所頌揚的英雄,是質樸厚道的平民郭靖,而不是滅國無數的成吉思汗。
註:
①別勒古台據說有子孫八十人。
②蒙古人譯名非常複雜。本文譯名大致上依照《新元史》,但也有若干改動。《依速甘》在《新元史》中譯作「也速干」,和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的名字太接近了。
③斡赤斤在蒙古語中是「灶君、火王」的意思。蒙古習俗,由幼子守家,看管家財。
丘處機西去見成吉思汗時,途中曾受斡赤斤的款待。斡赤斤知道他是大汗所召,不敢先向他請教長生的秘訣(見《長春真人西遊記》)。斡赤斤壽命很長,後來忽必烈和弟弟阿里不哥爭位時,蒙古多數王公支持阿里不哥,斡赤斤卻擁護忽必烈。據說他有一百個妻子、一百個兒子,妻兒走到他面前,有許多他竟不認識。
④合赤溫早死,沒有留下甚麼重要事迹。
⑤成吉思汗知道闊闊出得族人崇信,說他的生命和屍首都被上天取去,族人就認為連上天都處罰他,不會因此而反對成吉思汗。猜想闊闊出的屍體一定是成吉思汗暗中派人取去的。這是蒙古部族中軍權、政權對抗神權、文化權的一場鬥爭。
⑥花剌子模的領土包括今蘇聯中亞細亞南部、伊朗、阿富汗等地。
⑦玉龍傑赤在今蘇聯烏孜別克共和國的阿母河畔,現名烏爾根赤。
⑧金歧國公主的母親姓袁,是漢人。但蒙古歷代大汗、皇帝的后妃中無漢人,只有朝鮮人。
⑨日本人箭內亘著《元朝怯薛及斡耳朵考》(陳捷、陳清泉譯)對四大斡兒朵的所在地有所考證,但沒有提到「公主斡兒朵」。葉奇《草木子》中說:蒙古諸汗葬後,以萬騎踏平墓地,在上面殺一隻小駱駝,以千騎守墓。等明年青草生長,守軍移去,草原上一望平野,已無絲毫墓地的痕迹。要祭墓的時候,把小駱駝的母親牽來,母駱駝來回悲鳴的所在便是葬所。但等母駱駝死去,以後就誰也找不到墓地了。
成吉思汗陵寢的所在地,學者意見不一。宋人彭大雅、徐霆所著《黑韃事略》,言陵墓在外蒙古克魯倫河側。近人屠寄亦主此說。張相文《成吉思汗陵寢發見記》一文,根據蒙古人近世傳說和清朝官方文書,認為陵墓在河套的榆林附近。以主張外蒙古說的較多。也許這只是巧合,更可能是巫師在神水中下了毒。《新元史》的作者卻大讚拖雷誠心感動了鬼神。拔都遠征軍於一二四一年三月十八日在Chmielnik大破波蘭王Boleslaw統率的軍隊;當年四月九日在Liegnitz大破波德聯軍,殺了西里西亞(德國南部、捷克北部)國王亨利二世;另一個戰役中在戰場上殺了布希米亞國王(今捷克)Wenceslas,打敗了烏高林大主教所統率的匈牙利軍。大將速不台打敗了匈牙利王貝拉所統率的匈牙利、克羅茲、日耳曼、法國聯軍。蒙古人統治黑海里的克里米亞半島,直到一七八三年才給俄國人佔去,離開現在還不到二百年。失烈門這幾句話,或許是提醒祖父:「你如讓拖雷的兒子蒙哥繼任大汗,你自己的兒子、孫子卻沒有奶吃了。」在《神鵰俠侶》中,改寫為死於攻襄陽之役。在中國歷史書中,成吉思汗為元朝「太祖」,窩闊台為「太宗」,貴由為「定宗」,蒙哥為「憲宗」,忽必烈為「世祖」。也速該和拖雷沒有做大汗,但因子孫做了大汗,所以追尊也速該為「烈祖」,拖雷為「睿宗」。忽必烈在歷史上的評價很高。《新元史》說他:「混壹南北,紀綱法度燦然明備,致治之隆,庶幾貞觀。」極力讚揚他任用儒生;又說唐太宗玄武門之變,把哥哥和弟弟殺了,忽必烈也和弟弟爭位,但把弟弟捉來後沒有殺他,所以在這件事上還勝過唐大宗。《元史》說他:「度量弘廣,知任善使,信用儒術,能以夏變夷。」馬可波羅說他是:「自有人類祖先亞當以來,迄於今日,世上從來未見如此廣有人民、土地、財貨的強大君主。」又Yule本《馬可波羅行紀》中引波斯歷史家Wassaf的評論,說:「從我國(波斯)境到蒙古帝國的中心,有福皇帝公道可汗駐在之處,路程相距雖有一年之遠,但他的豐功偉業,傳到了我們的地方。他的制度法律,睿敏智慧,賢明判斷,可驚可羨的治績,據可信的證人如著名商賈和博學旅人的述說,都是遠遠超過了迄今所見的偉人之上。單以他的功業和才能而言,已使歷史上所有的都黯然失色。羅馬、波斯、中國、印度、阿拉伯等國所有的君主都及他不上。」這些歌頌當然是未免太誇張了。但忽必烈所統治的土地之廣,確是亘古未有。屠寄《蒙兀兒史記》說他:「目有威稜,而度量弘廣,知人善用,群下畏而懷之……一變祖父諸兄武斷之風,漸開文明之治。」但忽必烈歧視漢人,征服中國後虐殺甚眾,橫徵暴斂,元朝的規模製度遠不及清朝。忽必烈派去征日本的統帥,是右丞相蒙古人阿剌罕、中書右丞漢人范文虎。范文虎是呂文煥之兄呂文德的女婿。呂文煥就是守襄陽多年的宋朝大將,後來投降了蒙古。遇到颶風而覆沒的蒙古主力部隊由范文虎統帶。范文虎落海後,漂流一晝夜,幸好抓到一塊船板而逃得性命。忽必烈很是寬大,說遇到颶風不是他的過失,繼續重用他。木剌夷是回教的一個狂熱教派,起源於波斯,正統回教認為他們是異端邪派。這教派的領袖稱為「山中老人」,以暗殺作為主要手段,總部設在高峰的頂上,稱為「鷲巢」。在山谷中建立了一座大花園,花木庭榭,美麗無比。宮殿輝煌,裝飾有無數金銀珍寶,到處有管子流通美酒、蜜糖、牛乳。園中充滿各族美貌的少女,能歌善舞。山上養了一批幼童,從小就教導他們,說為領袖而死,可以上升天堂。等他們到了二十歲時,在他們的飲料中放入迷藥,於他們昏迷中每次四人、或六人、或十人一批抬入花園,任由他們在花園裡無所不為,所有美女都溫柔的服侍他們。這些青年盡情享樂,舒服之極,相信確是到了《可蘭經》中所說的天堂樂園。過了一段時候,再用迷藥將他們迷倒,抬出花園。他們轉醒之後,甚是失望,山中老人召他們來見。這些青年自幼深受,確信山中老人是回教聖經中所說的大預言家,對他絕對崇拜。山中老人問他們從哪裡來,都答稱來自天堂樂園。山中老人於是派他們去行刺,說為教儘力,死後可入天堂。這些青年為了返回天堂享樂,行刺時奮不顧身,但求早死,所以往往。
各國君主對山中老人都十分害怕,對他所提的要求不敢不答應。刺客所服的迷藥是大麻一類,突厘語稱為Haschachin,西歐歷史家稱這個教派的教徒為Assassini。英文Assassin(刺客、暗殺者)一字就由此而來。旭烈兀攻破了該派在高峰上的城堡,一舉而將之殲滅,不分老小,全部殺光。但這教派分布甚廣,總部被摧毀後仍在別的地方繼續活動。那時回教徒在中東一帶勢力極大。回教的大教主稱為哈里發,駐在巴格達(今伊拉克首都),就像基督教的教皇駐在羅馬一樣。哈里發統率大軍,兼管政治。當時在巴格達統治已近五百年,又佔領了基督教的聖城耶路撒冷。西歐的基督徒組織「十字軍東征」,一次又一次的和回教徒作戰,規模巨大的東征共有八次,但終於打不過回教徒而失敗。旭烈兀的西征卻只打一仗就摧毀了回教的大本營。那個哈里發名叫木司塔辛,愛好音樂,是大食朝的第三十七代哈里發。一說旭烈兀將他裹在毛氈中,放在巴格達大街上,命軍士縱馬踐踏而死。郭侃的祖父郭寶玉是郭子儀的後裔,成吉思汗手下大將,隨大汗西征,功勞很大,在攻打撒馬爾罕城時身受重傷,流血不止。成吉思汗命人剖開一條大牛的肚子,將郭寶玉放在大牛肚子里,後來就血止傷愈。郭寶玉、郭侃在《元史》、《新元史》中均有傳。洪鈞(賽金花的丈夫)對元史研究有極重大貢獻。在中國歷史家中,他最先參考大量歐西書籍材料,以補充及校正《元史》,所著《元史譯文證補》成為柯紹忞著《新元史》的主要參考資料。可惜他準備寫的《旭烈兀補傳》等篇,未及成而逝世。
《馬可波羅行記》的剌木學本中詳述蒙古大汗選妃之法:大汗每兩年一次派使者到宏吉剌部,把所有的處女都召集了來,檢查她們的皮膚、頭髮、面貌、口唇等等是否與全身相稱,用品定黃金成色的「克拉」來定分數。最高滿分是廿四K。評定結果有的是十六K,有的是十七、十八K,要二十K、廿一K以上,才選到大汗的後宮。大汗再派人在這些二十K以上的處女中選出三四十人,派大臣的妻子三四十人分別陪她們睡覺,審查她們是否有隱疾或缺點,睡著後是否打鼾,身上有沒有難聞的氣息。淘汰了一批之後,每五人為一班(馮承鈞譯的本子則說是六人一班),每一班侍奉三日三夜,期滿改由第二班輪值,周而復始。淘汰出來的姑娘仍住在宮裡,蒙古貴人有要娶妻的,大汗就遣一名姑娘給他,贈送豐富的嫁妝。大汗到宏吉剌部這樣選女,該部族人都感到榮耀,因為選中的姑娘不是侍奉大汗,就是配給貴人,出路都很好。
本文材料主要出自下列各書:
1元史(宋濂等)2新元史(柯紹忞)
3蒙古秘史(外蒙古策·達木丁蘇隆編譯,謝再善譯)4馮承鈞:成吉思汗傳
5王國維:皇元聖武親征錄校注
6馬可波羅行紀(馮承鈞譯註)
7李思純:元史學8HenryH.Howorth:HistoryoftheMongols9JeremiahCurtin:TheMongols,ahistory10GabrieleMondel:TheLifeandTimesofGenghisKhan11成吉思汗(蘇聯楊契維茨基著,邵循岱譯)
又是一個巨坑,不過還是要答一下。
第一回·滾滾紅塵風卷殘沙 斡難河源蒙古興起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出生於勃兒只斤部。其父也速該是該部落的首領人物,只可惜天不假年,被小人所害,那時鐵木真僅9歲。
首領不在了,部眾一一離去,少年鐵木真一家遂陷入困頓,挖野菜、采野果維持生活。等到年齡漸長,鐵木真找到了父親的好基友(安達)克烈部首領脫里汗(後稱王汗)認他為乾爹。
乾爹越看這個乾兒子越喜歡,打算把他好好培養一番,就幫助鐵木真收復了一些離散的部落,鐵木真算是有了點資本,後來又聯合自己的基友扎木合一塊打敗了蔑兒乞部的進攻,原先離散的部落看到鐵木真這麼強大,人心思舊,逐漸又回到了鐵木真的身邊。
1189年,勃兒只斤部貴族推鐵木真為汗,鐵木真改革了傳統的氏族部落,設置了專門管理軍事、放牧等的官職,將親信和有才幹的人派到這些位置上,如此這般,一個強大又聽命於他的權力機構正式形成,為日後統一蒙古高原和建立蒙古帝國奠定了基礎。
可蒙古部落只能有一個強者!
鐵木真的勢力在蒙古草原上飛速增長,基友扎木合決定先發制人,打他個措手不及,古人常道「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扎木合能想到這一點,說明他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於是扎木合集合札只剌、泰赤烏等13部3萬多人馬,猶如狂風一般向著鐵木真呼嘯而去。鐵木真反應很快,迅速集結起一支3萬人的部隊,分為13翼,擺開架子迎戰,戰場形勢瞬息萬變,鐵木真一方作戰不力,退兵據守,保存實力。
(不著急,慢慢填)
一直到蒙哥死之前蒙古算一個統一的帝國,蒙哥被南宋打死之後忽必烈不服合法的大汗阿里不哥,但是他打敗阿里不哥後蒙古別的汗國就借勢成為獨立的勢力,只有形式上的所謂蒙古帝國了。
元朝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也就是說中國的歷史在那時是中斷的……雖然從來不承認吧,但真就是這樣的
剛去了蒙古 看完國家博物館後 一直在糾結成吉思汗到底是哪國的英雄 蒙古還是中國 最後只能得出老爺子他只屬於民族(蒙族) 不屬於國家
去噹噹買一本《草原帝國》你就一切都清楚了
中國歷史版圖發展史,http://r.m.baidu.com/lilr3ke裡面也有蒙古的版圖,話說,那時候的疆土還真的好大,看完之後也想去平天下,定江山!太澎湃了。
別糾結元朝了,世界上還沒有沒有被外族統治過的民族吧,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不但被外族統治了,人也差不多沒了,語言文字歷史也全部都不用了。有一個民族,也許從來沒有被外族統治過,那就是日本。日本文化從來沒有中斷過,就像美國文化沒有中斷過一樣←_←。元朝跟別的汗國不一樣。元朝也用漢語,用中原制度,甚至用科舉制,官員也是前朝的班子。跟別的汗國大不一樣。是被外族統治過,但是並沒有亡國滅種。如果算的話,那整個亞歐大陸,都亡了。
蒙古人當時建立的是橫跨亞歐的政權,版圖很大,並且人家有自己的國號。可以說元朝,是後人對這個朝代的命名,而蒙古人可不會說元朝是元朝,他們的版圖很大,你穿越回去就會看到蒙古帝國的可汗指著地圖上說,我們帝國南方的人【也就是咱們所說的元朝】怎麼還不把鹽鐵……生活用具運過來,然後指著地圖的西部【被征服的波斯,羅馬,匈牙利……】說,他們怎麼還不來上貢!
統一的蒙古帝國是肯定存在的,只是後期形式比較類似邦聯制【阿聯酋】,各個汗國共奉同一位大汗為蒙古帝國領袖,但是應該不存在行政控制力。準確講就是蒙古帝國大汗兼任中國元朝皇帝【元朝應該也屬於蒙古帝國下一級國家,如同阿聯酋里有迪拜】個人看法,歡迎指正
我最初認識蒙古歷史是通過一款單機遊戲--《成吉思汗》。裡面有很多戰役(我印象最深的是十三翼戰役)。這些對於我認知蒙古帝國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我可以做代表嗎?好逗得名字
蘭大歷史學院開蒙古史選修課的老師上課PPT的內容,我抄筆記上了,字不好看求你不要打我。
存在。
1.首先是鐵木真統一了蒙古各部,到此應該只能說是蒙古國。
2.後來經過很長時間的南下和西征,瓦解了其他國家或者部落的政權,這個時候稱蒙古帝國。
3.蒙古帝國內部又被分封成了四大汗國(欽察汗國,察合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和伊兒汗國)和一些其他小的汗國,因為這些汗國獨立性很強,所以蒙哥死後到忽必烈繼任大汗的時候,他的權力已經控制不了其他的幾個汗國,僅限於東方,也就是中國的元朝政權。
個人觀點…
看著有關這個民族現在及歷史的問題,眾說紛紜,好像都有道理,但是我覺得我們能不能從文明傳承上、地理區域上、種族繁衍上綜合思考一下呢?蒙古族從古到現在與漢族交互融合,是華夏文明傳承下最近的一個民族。
受到華夏民族傳承的區域,不是指的現在中國的版圖,相信不必解釋,世人皆知。可是看看現在的華夏文明區域,從近代開始,區域中心民族腐朽落沒,不思進取;區域周邊民族,寧願捨近求遠,讓歐美文明壓榨盤剝,也要去華夏文明化。為什麼?這才是值得華夏子孫們去思考,去研究的。
NHK《大蒙古》b站可看,不同角度的蒙古
蒙古的政權是建立在征服的基礎上的(不管是對外還是對內),而征服一旦減弱,帝國就開始走向四分五裂。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