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常聽古典音樂者比聽流行音樂者的品位高」的說法?

古典音樂包括很多大小編製純音,流行音樂大多是人聲加上樂器或者電音伴奏.
感覺音樂這東西各有所愛,聽古典的比聽流行的少很多是事實,但是為什麼就可以說聽古典的品味要高些呢?

更新:系統提示我這個問題建議修改,更有知友在下面說這個問題沒有價值。我很不解。也許是之前表達不清,我個人想知道的是為何「聽古典音樂就比聽流行音樂更有品味」這個觀點被廣泛接受,而非主觀認定這個觀點是正確的。或許這個觀點在知乎並非廣泛認同的觀點,但是如果各位問問身邊的同學同事父母朋友的觀點,恐怕就會知道這個問題的來源了。也出於這個原因,個人認為回答「不認為有品味差別的」答案沒有幫助。

再次為表達不清表示歉意。


品位高低要看你以什麼為標準,而不同的人會不自覺地把相同的標準作為參考,由此產生了品位當中相對客觀的部分。這是人類的一種直覺

先從外部形式來講。

首先總體上來說古典音樂的形象就象徵著深邃與智慧,而帶給我們的感覺是我們人類與生俱來的東西。所謂深邃並不是說旋律表面上看上去很複雜,而是從一個表面上簡單的東西發展出相當多的變化,並相互之間構成一個統一的有機體。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古典音樂曲目都完全符合這個標準,除了奏鳴曲和交響曲,因此這兩種形式往往也是評價一個作曲家歷史地位最重要的體裁。

古典音樂領域有很多小品也是寫著玩的,不嚴肅,所以討論古典音樂的高度一定要拿出奏鳴曲和交響曲。相比其他任何一種音樂類型,在這些古典曲目當中存在著最為複雜的和聲體系,曲式結構,配器方法等等。因此在古典音樂世界裡你所能感受到的是一個更加廣闊的宇宙,自然會讓人產生一種高品位的感覺。

也許會有人不服,說像爵士樂也很複雜,大量運用各種高疊和弦和節奏,還有些先鋒金屬音樂和電子音樂也有非常複雜的編配,憑什麼說古典音樂比其他任何音樂類型更複雜。

那麼這就引申到古典音樂真正的內涵了。

我前面一直在說外部形式,一直在強調古典音樂有時候「表面上簡單」,是因為看上去簡單的旋律和聲以及聲部,比如莫扎特的部分片段,其內部蘊含著非常艱深的音樂語言。

我在前不久的一個回答里說,對於音樂人來說的好聽,相比普通人來說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更為挑剔。因為有能力創作,所以能在音樂中的某一小節用不同的手法去構建相似的音樂語言,而人的本能會對這兩種手法做出比較。同樣好聽的兩個東西,一個是可以打88分,另一個可以打90分,而這中間針對於學音樂的人來說可能會有質的區別,因為從88的水平邁向90需要一個長期的提升過程,如果天賦不夠甚至可能是做不到的。

而古典音樂所追求的恐怕就是從99.8到99.9,這0.1的差距別說對於普通人,對於一些專業學生來說都是感知不到的,然而這中間實際上是一個極為巨大的鴻溝,它也把莫扎特貝多芬勃拉姆斯馬勒和斯克里亞賓等人與一般的天才隔絕了開來。如果你一路學習苦苦求索終於接近了這個懸崖邊緣,我相信你一定會感受到一種被彼岸那些人碾壓的絕望。

用一個簡單的辭彙來說就是更加講究。其實關於古典音樂各方面的技法從量來講一點都不複雜,信息量還不如上個中學。但是把這些所有技法擺在一起,如何去運用,卻是一門深不可測的學問。偉大的作品不僅僅只是表面複雜,而且所有的音樂元素之間都有一個極為有機的內部聯繫。

首先說旋律,一是我前面強調了「古典音樂的形象就象徵著深邃與智慧」,這是普通人可以輕鬆感知到的東西。我們的音樂隨時都和語言與詩歌脫不了干係,當詩歌在朗誦的時候哪怕我們聽不懂,也能從其中的韻律節奏感受到一種彷彿深邃的氣質,其氣質絕對不是能用婚禮主持、公交車售票員喊話和天氣預報時的語氣來表達的,這就是一種直覺。而古典音樂的旋律很多時候就帶有這種詩歌性在裡面,有長有短有高有低抑揚頓挫自然順暢,它的音樂形象就決定了和深邃智慧是聯繫在一起的。

此外還有一個我說爛了的詞叫歌唱性(所有一流作曲家演奏家的音樂中必備的東西所以不是什麼個人風格的偏見),這個東西其實是人的直覺,沒有辦法解釋和求證為什麼做到歌唱性的旋律會更好聽。而從開始學習古典音樂創作到掌握古典音樂的歌唱性,這中間有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其實很多人是沒有從這方面去鑽研的主觀意識的。

再者是旋律和和聲具有高度的一體性,本質上是一回事。進一步擴展到配器和曲式,相互之間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而這是進行古典音樂創作所必須要顧及到的,從創作難度上來講無疑又加大了。再再到演奏上,每一個音的時值、力度和音色都根據對音樂本身的分析而來,需要精確到一個非常小的範圍才能表達出好的效果。

舉一個老柴的例子,這首四季的開頭第一樂句就屬於我說的表面不複雜。

對於有些人來說老柴的音樂過於簡單,看上去好像是那麼回事:前兩小節嚴格意義上來講只用了主和屬兩個和弦,後面兩小節也就加了三個和弦(而且其中兩個都是二級和弦只不過一個升高一個不升高三音而已),旋律也就是一個兩小節的樂節,後兩小節變化重複開頭的動機而已。

但是如果我們做三個工作就會發現老柴這前面四小節的高明之處。首先是紅色箭頭標記的旋律聲部,旋律本身的歌唱性是非常棒的,把一個上升下降的過程中的每個細節都做到了恰到好處的好聽;第二個工作是把和聲拆成分解和弦當作旋律來唱,同樣有我所說的歌唱性在裡面,依然好聽;第三個是我們把內聲部和低音部抽絲剝繭能夠拉出三條旋律(這個答案顯然是不唯一的),且每條旋律依然具有歌唱性。

也就是說老柴這開頭依然牛逼在旋律好聽,但是是多層次的美感綜合到了一起。這是為什麼總說老柴是一流天才作曲家是旋律大師的原因。

那麼再說說演奏。所謂旋律的歌唱性有個很基本的一點就是有輕有重,每個音的地位都不相同,有的該強調有的該收斂。像第二小節的第二個音E是前面這個上升過程的支點,所以它需要被強調,按照俄派的歌唱性會把它的時值稍稍拉長一點。再往下看內聲部及低音部的其他旋律,每個音需要強調的方式都不相同,其餘有的音還只是單純為了和聲效果填充的存在;然而人只有兩隻手,有一點需要做到的就是,彈的每一個和弦的每一個和弦音的力度,甚至音色都應該是不一樣的。這就考驗鋼琴家超強的控制能力了,所以為什麼祖師爺Heinrich Neuhaus在自己的《論鋼琴演奏藝術》中強調作曲、演奏和指揮是一體的,也就是真正的音樂家應該有能力同時勝任這三件事情,而絕非很多人誤以為的那種「術業有專攻(當然多少還是會有點專攻,這個另說)」。第一次看書看到這裡我的內心是很mmp的。

因此說回問題,為什麼很多人認為古典音樂的品位比流行音樂高,也許這就是人類天生仰視智慧與深邃的本性吧,而上面的論述將這種特質簡單地描述了一下。

而借這種品位來鄙視別人,屬於人類萬千種不自覺會產生的優越感中的一種,其他的平時怎麼處理,在這裡也怎麼處理。

寫這個答案其實不指望有很多人能贊同,因為聽起來好像有點玄學,有些東西確實不是每個人都能感知得到的。更多地只是想找個地方寫一點自己真實的想法,因為有的觀點很多學音樂的人可能都不會認同,平時和他們交流會避免討論這些。

以上所描述的僅僅只是一些我最近認識到的基本的東西,卻顛覆了從小學習古典音樂的我對這門藝術的認知。我感覺我好像又變回了一個一無所知的小孩,從虛擬世界框架中覺醒,又身處在這片全新的宇宙之中。真可怕。


要搞清楚「古典音樂」一般是指「嚴肅音樂」,並不是指「古代的音樂」!很多人這個都沒搞清就跑過來答題,完全是在誤導群眾。。。

布列茲,武滿徹,Stockhausen和列儂,Bob Dylan基本是同一時代的人,但前三者的作品主要是嚴肅音樂,也可以歸到人們平常說的「古典音樂」的範圍,他們的作品過幾十年幾百年能成為「古典音樂」是毫無疑問的。但後兩者都是「流行音樂」,即便流傳下來,過了幾十年幾百年只能稱作「當時的流行音樂」,而不是「古典音樂」!(有粉絲氣急敗壞的在評論區里說流行和搖滾不是一個東西,「流行音樂」分廣義的和狹義的,這裡探討的是廣義的。至於「後兩者和巴赫貝多芬是一個級別的」這種言論,只能說腦殘粉真可怕。。。)

最高票「現代流行樂中萬里挑一的精品,流傳到幾百年後幾千年後,也有可能成為高大上的古典音樂。」完全是胡說八道,只要還有「嚴肅音樂」這個概念,流行樂就不可能變成「古典樂」,再怎麼膾炙人口都不能。評論區里說「周杰倫陳奕迅過幾百年也就是《送情郎》或者《王二姐思夫》」還蠻有道理的,話糙理不糙,比喻的可能不是100%恰當,但道理是沒錯的。

另外,最高票說「流傳下來的都是精品」也是錯的,舉兩個不那麼恰當的例子,《十八摸》還流傳下來了呢,民間流傳的連傳統中醫,還有巫術都不承認的亂七八糟偏方還少么。同樣,古典樂流傳下來的也有很多並沒有太多的深度和學術價值的,相當於古典樂中的流行樂,只是流行而已,比如某牙利某想曲,一些歌劇(尤其輕歌劇)選段之類的。人民群眾的品味永遠都不可能是最高的,流行的,流傳下來的不一定都是好的。就像網紅一樣,博得了大眾的關注就可以火,並不需要在某方面做出什麼突出的成就。音樂也一樣,受到了大眾的歡迎就可以流行起來,就像@冬暮殘陽說的,流行樂是消費品。

最後,關於題主的問題,沒什麼太多要說的,古典音樂/嚴肅音樂橫向(節奏,曲式)縱向(和聲,配器)要比流行樂複雜的多,對演奏者的要求也高很多,不僅技術層面,音樂方面也需要演奏者做更多的更細膩的東西。更具體的請參見相關問題:
為什麼國內的音樂院校鄙視流行鋼琴曲? - Fazioli 的回答

所以聽古典樂需要有一個對音樂信息處理能力更強的大腦,沒有經過訓練的人很難真正的聽懂,大多數人只能停留在聽旋律的層面上。還無法處理這麼多信息的大腦,聽到了這麼複雜的東西,分析處理不過來,很難覺會得好聽;就像只會識字的人不會覺得百年孤獨,紅樓夢比故事會好看;只會加減乘除的人不會覺得微積分推導很有意思。


更新:
沒想到竟然有很多人按照字面理解「嚴肅音樂」,以為就是嚴肅的音樂,搞笑的海頓施特勞斯就不是了,然後竟然還有人說不存在「嚴肅音樂」這個術語。ernste Musik/ Ernsthaftmusik 是我的在德國的鋼琴教授經常用的詞,音樂學,音樂史,作曲,包括民族音樂學的教授也會提到這個詞,輸入法詞庫里也有這個詞,更不用說專業的音樂百科全書也收錄了這個詞。

這個詞在20世紀初就出現了,同時出現的還有Unterhaltungsmusik(廣義的流行音樂,包括爵士,搖滾,民間音樂,沙龍音樂)和funktionale Musik(功能音樂,主要指教會音樂和電影音樂),翻了下之前的筆記,問了幾個音樂學的同學,這三個詞幾乎是音樂學基礎課第一課就會提到的!當然,音樂之間的界限不可能像自然科學分的那麼細,很多以嚴肅音樂著稱的大師也有涉獵很多其他種類的音樂,很多嚴肅音樂嚴格來說也是介於兩種,甚至三種音樂之間,比如上文第四段提到的兩個例子。

中文裡只有「嚴肅音樂」這個詞和ernste Musik/ Ernsthaftmusik 對應吧?至少中文百度百科(當然,有人會說百度百科垃圾)有這麼個詞條: 「嚴肅音樂(Serious Music)或稱藝術音樂(Art Music),指專業作曲家、歌唱家或演奏家為了表達個人思想或達到某學術目的而創作和演繹的音樂。一般特點是非大眾、非通俗,藝術性、思想性較強。創作者、演奏者、欣賞者都必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素養與音樂素養。」


順著 @夢旅十方 的稍作補充。

流行音樂,是面向普羅大眾的商業性音樂,以盈利為目的,那當然是越多人聽越好,受眾越廣越好。簡單好聽易傳唱,這是流行音樂的法則。哪怕是以Bob Dylan、Pink Floyd這樣的普遍被認為藝術程度很高的歌手,他們依然不會跳脫這個範疇,他們依然還要對自己的銷量負責。

但古典音樂卻不然。許多的古典樂屬於「絕對音樂」,甚至連「田園」「月光」都不給你標註,創作者和聽者都在互相角力。這時候,若你無法分辨法國號、小號的聲音,黑管、雙簧管的聲音,無法用和聲、結構更理性/知性的方式去聽音樂,別說理解,連感受音樂的美感都有點困難。此外,不熟悉作曲家的生平,或是對印象畫派、浪漫主義畫派不了解,也很難進入作品的世界裡。因此,古典音樂是一種需要經過學習才能聆聽的音樂。這自然是反商業的。

當然,如今的流行音樂里也有很多的門檻。如張懸《神的遊戲》、五月天《自傳》、PK14《1984》、林生祥《圍庄》等。生祥的《圍庄》我已聽了兩個月,一朋友表示他暫時放棄了,等晚一點再找時間來聽——這是對待馬勒才有的規格。

當然了,你也可以說,聽個流行音樂還得這麼費勁,何苦呢。就,古典音樂咱是聽不懂,可咱就不能有點追求么?哼。


那肯定是沒看過我的歌單


古典音樂是藝術品,流行音樂是消費品。
因為古典音樂結構複雜,內涵深邃。外行人聽不出來古典音樂的偉大,只覺得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僅僅是風格的不同。這就好比覺得米蘭大教堂和自己家的小樓也就是大了點,沒有很好看一樣。
古典音樂幾秒鐘內的和聲進行,可能比流行音樂一首歌內使用的和聲還要複雜。更不用說幾十件樂器和幾件樂器的配置比,古典音樂龐大的奏鳴曲式和流行音樂簡單的單二單三曲式比,古典音樂各種轉調離調交替。。。
所以,之所以說聽古典音樂比流行音樂更有品味,是因為他們見識真正的偉大,所以覺得流行音樂單調和渺小。
附兩張圖:下面這兩張是貝多芬的一首小提琴奏鳴曲第三樂章的曲式結構,鉛筆畫圈的部分相當於一首流行音樂的規模。

音樂有高下之分,但聽音樂不應該有誰瞧不起誰,各有所好是正常的,但應對偉大存有敬畏之心。
(話說我聽電音和古典一樣多呢 )


初看到這個題目時,我特別沒有耐心。原因:喜歡聽什麼就聽什麼,聽個東西還能比出品位高低?還活在封建社會呢?還活在只有貴族才能消費古典音樂的18,19世紀呢?當年的萬人迷李斯特給你一個白眼,並向你扔來一隻臭襪子。

好吧,我決定捋起袖子,正襟危坐,改一改自己的沒耐心,認真的回答。

古典音樂需要一些知識體系,才能夠深入的品出味道。這也是為什麼我說音樂專業的人在解釋這個問題時,通常會羅列出很多音樂知識作品體系等。

流行音樂都是人聲單旋律線條,而且有歌詞,可以直觀的表達情感,所以並不需要知識儲備,不用高度集中注意力,換言之——不用動腦子就能聽明白。可以跟隨音樂釋放自己的情感,五音不全的人也可以在唱吧app里深深的自我陶醉,嚎幾嗓子,生活都覺得變美好了。

就好比喝茶,我問你,喝龍井碧螺春(此處省略一堆名茶,就像省略一堆作曲家)和喝立頓茶包,哪個更有品位?自然是都可以喝,愛喝哪個就喝哪個。區別在哪?懂得品茶的人會品出好茶的香氣和文化。不會品茶的人,就覺得挺好喝,哪個提神喝哪個。

立頓茶包方便隨身攜帶,開水泡一泡,提神醒腦。現在社會每個人生活節奏這麼快,壓力這麼大。有些人就愛看不需要動腦子的故事會,北美吐槽君,還有咪蒙之類的找找情感共鳴,但留下了深刻的思考么?並沒有:動動手指,打開,關了文章,過眼即忘。可以解壓放鬆嗎?答案是可以:聽聽流行歌,不需要動腦子,不需要學知識,而且!還能減壓,緩解疲勞,簡直開車必備好朋友。我最近開車就挺喜歡聽shape of you。

好茶呢?略懂之人,耐心細品,似乎說不明,隨著喝的多了,卻能分辨出不同種類茶葉的香氣。而精通茶的人,不僅講究好的茶具,燙杯溫壺,更以茶修身,靜心,養神。「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閑潔,韻高致靜……」。

這也是我說的聽古典音樂的「高大上」,是精神世界的哲學思考。然而沒有知識的儲備,卻似乎怎麼聽,也沒有感覺,索性不如流行歌來的暢快。

我認為,每一個想要了解古典音樂的人,都應該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因為這代表著你有很強的求知慾。願意沉下心來學習不熟悉的知識,開始學慣用耳朵去探索新世界,這會讓你變成一個會思考的人。

2.

古典音樂建立的是聽覺系統的審美。我們從小到大,訓練的是---眼:閱讀的能力;手:寫作的能力;嘴:演講的能力;可是,耳朵呢?似乎嚴重缺失。聽不懂怎麼辦呢?

打通任督二脈,無師自通,不如好的指點和引領更有效。針對於完全零基礎,從小完全沒有學習過任何樂器的人,我推薦Benjamin Zander 的 TED: Classical Music and Shinning Eyes (古典音樂和閃爍的眼睛)這可以是你打開古典音樂大門的第一步。

聽的比較多了,已經能品出來香氣,但是身邊並沒有古典音樂專業的人講解,我推薦可以通過閱讀的方式。《辛豐年音樂筆記》是首選書,如果你希望有人可以給你開一份古典音樂「必聽曲目單」,一定要打開這本書,讓這個可愛又可敬的小老頭帶著你聽古典音樂。當然,看書的時候一定要配合聽音樂,借用Copland的話:「除非你下定決心去傾聽比過去多得多的音樂。否則,讀這本書可能是白費時間。」

說到Copland,英文好的朋友,推薦看他寫的《Copland on Music》。Aaron Copland 是美國作曲家,這本書 可以讓你從一個作曲家的角度去了解古典音樂。想深入了解的,可以繼續看Copland的《What to Listen for in Music》,這本書涉及到一些基礎的古典音樂知識,如曲式,音樂體裁等。

如果你已經是資深玩家了,並且有個人鍾愛的作曲家。以貝多芬為例,我推薦買來幾本貝多芬傳記,英文水準好的朋友,推薦買 Jan Swafford寫Beethoven. 當你越了解這個作曲家的生活,他的經歷,他的情感,他的性格,你才能更深入的了解他的作品,及其音樂思想。這也是為什麼聽貝9人聲合唱時,彷彿一道天堂的光,可以帶走人間所有的苦難,讓人感動到想哭----因為這就是晚期貝多芬的精神世界。

如果你並不了解貝多芬,依舊可以聽出貝9里如此震撼的感受,恭喜你,你有很好的聽覺天賦!千萬不要浪費天賦,再接再厲,多了解一些其他古典音樂作品。

如果非要說聽古典音樂的人「品位高」,我想這背後代表的是,能聽懂古典音樂的人有著比只聽流行音樂人:更好的專註力,更寬廣的知識面,更深刻的鑒賞能力,更開闊的視野,更充沛的精神生活。

但若你覺得生活已經很疲憊,每天大腦CPU已經高速運轉,只想聽聽流行歌放鬆一下,無可厚非。

我想,精神世界的提升,是會讓人上癮的。也許,你可以試試某一個陽光的午後,泡一壺茶,打開一本和古典音樂有關的書,聽一首愛聽的古典音樂


「古典音樂」,一般指嚴肅音樂,與廣義上流行音樂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流行音樂創作絕大部分是市場主導的,當代嚴肅音樂創作大多數是作者主導的。嚴肅音樂作曲家很大程度上不需要屈服於市場的壓力,可以按照自己的藝術想法進行獨立創作。

嚴肅音樂的演出也不靠票房或者唱片銷量存活,這些演出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政府文化機構和企業以及文化基金的資助。比如說英國國家歌劇院(ENO),每一張門票如果賣50鎊,而實際上劇院投入的成本起碼是150到200鎊,每一張票是虧了至少100鎊的,這些錢最終都是由政府和基金的投入和贊助買單。

因為這種原因,嚴肅音樂的市場永遠比不上流行音樂,嚴肅音樂永遠是小眾的。並且嚴肅音樂創作和演出從技巧上來說的確是比流行音樂要複雜很多,因此入門的門檻也比欣賞流行音樂要高。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喜歡嚴肅音樂的人品味就高,喜歡流行的品味就低。這種把嚴肅音樂劃入高品位小圈子,甚至刻意地變成階級劃分(「品味」本源自的階級劃分)的行為,並不利於嚴肅音樂的發展,我個人比較反感。嚴肅音樂(古典音樂)說到底也是音樂,是一種表達情感與美的藝術,是屬於所有人的。只要你有興趣,就應該來聽嚴肅音樂,入門需要一點時間但並不難,跨過了這個門檻,你能體會到更多音樂的美。同時,喜歡嚴肅音樂的人,其中很多也喜歡流行音樂,畢竟音樂的美是相通的。如果你固步自封,把自己劃入一個「我就是古典音樂愛好者,流行都是垃圾,我不屑聽流行」,或者是「我就喜歡聽流行音樂,你們聽古典的都是裝逼」的小圈子裡,那你喪失的是聽到更廣闊世界和更多美好音樂的機會,受損失的只是你自己。當然,你開心就好。


這個問題其實和一切關於孰高孰低的問題一樣,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標準:
凡是複雜的、精緻的、需要一定知識儲備才能弄懂並欣賞的藝術都會被認為比較高級;
凡是簡單的、粗糙的、任何人僅通過生活的經驗就能明白的藝術都會被認為比較一般。

包括不僅限於繪畫、文學、音樂、舞蹈、雕塑等。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個「門道」就是欣賞這一門藝術的必要知識儲備。
不知道準確與否。
——————————————————————
上面這個答案只能說是大面上的能說得過去吧,我自己也不是很滿意。
藝術,說到底是內心感受的問題,當你意興闌珊或者悲傷沮喪的時候,也許一個可愛的孩子對你唱一首《小星星》也能讓你感動不已,這首歌很簡單,但是配合你的心境,也許就是天籟之音。
藝術來源於人對美的感受,藝術創作的目的是把這種感受重現出來,各種複雜的手段是為了更好的再現和提升那種感受。只不過,類似古典音樂這種形式已經複雜到沒有一定基礎的人都無法感受的層次了。
還是一家之言,感謝大家贊了。


宋玉是戰國時楚國著名的文學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

有一次,楚襄王問他:「先生最近有行為失檢的地方嗎?為什麼有人對你有許多不好的議論呢?」

宋玉若無其事地回答說:「喂,是的,有這回事。請大王寬恕我,聽我講個故事:

最近,有位客人來到我們郢都唱歌。他開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裡跟著他唱的有好幾千人。

接著,他唱起了還算通俗的《陽阿》和《薤露》,城裡跟他唱的要比開始的少多了,但還有好幾百人。

後來他唱格調比較高難的《陽春》和《白雪》,城裡跟他唱的只有幾十個人了。

最後,他唱出格調高雅的商音、羽音,又雜以流利的徵音,城裡跟著唱的人更少,只有幾個人了。」

說到這裡,宋玉對楚王說:「由此可見,唱的曲子格調越是高雅, 能跟著唱的也就越少。聖人有奇偉的思想和表現,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為呢?」 楚王這才恍然大悟。


說個題外話,可能對題主的理解有幫助。

其實「品味」二字不太好用,比如「音樂品味」。即使是進行客觀描述,也難免會被當成秀優越。

所以不妨把「品味」換成「視野」,妥妥的就能區別開了。

所謂「音樂視野」,體現的是你熟悉多少樂器、風格、流派等。這是基於認知水平的評判,差距是可量化的。人家能罵你秀優越裝逼,卻無法否認自身狹隘的音樂視野。

而用「品味」二字,呃……招罵卻沒法為自己辯解。「你以為聽了XXX就很有品味?」人家只需甩出這一句,你就得俯首認輸了。

PS:多數情況下,「品味」一詞都能用「視野」替換。


卸腰,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的區別在這個問題下其實不是特別重要,我站在人性的角度說一下。

人自古以來都是認為「複雜多樣」,「難以獲取」,「與眾不同」,「我有你無」的東西是高大上的,有品位的。只是因為很多高價值的東西更容易符合上面的條件,所以吃龍蝦會比吃青蝦「有品位」,開賓利比開奇瑞「高大上」。當年拿破崙一人用鋁碗其他所有人用銀碗的時候,我相信他一定意識不到鋁這個東西在今天會如此普遍成為便宜貨。當一個東西的成本很低的時候,他就很容易成為人們眼中的「下三濫」,即使他曾經是不可一世的「上九流」

所以,品味這個詞其實就是「用我玩得起而你玩不起的東西來提升自己的地位」。


你在街邊喝二鍋頭,我在酒樓喝茅台,我品味必然比你高。因為茅台的成本和質量都擺在那裡,這玩意確實比二鍋頭強。

你在公園湖裡起槳划船,我在金沙海邊衝浪賽艇,我品味必然比你高。因為賽艇的技術難度和花銷都擺在那裡,那玩意確實比劃鴨子船難很多,而且目前賽艇危險度也蠻高的。

你聽帶個耳機聽通俗流行,我在音樂廳聽嚴肅古典,我品味必然比你高。因為我做得到聽出來大部分曲目里的和聲走向和絕大部分樂器音色的搭配,欣賞古典音樂的難度擺在那裡,那玩意確實比聽鼓點和旋律需要的知識水平和能力高很多。

因為人們普遍沒有能做到即使是簡單結構分析的能力,所以很多人會發現嚴肅音樂不好聽,很長,一頭霧水。所以人們會覺得能聽古典音樂的人「有品位」,「高大上」。其實他們是覺得「能把這玩意聽懂的能力」比較高大上。不過其中不乏有很多完全聽不懂但是就聽著旋律自己樂呵的人,這類人其實把嚴肅音樂跟流行音樂當成一類東西來聽了。

人都是對比自己牛逼的東西產生敬畏和嫉妒之心的,所以人們經常會對別人產生「卧槽,喝拉菲的,牛逼啊!」的感覺,同時也經常會產生「艹,他聽古典音樂?裝什麼B啊!」的感覺。

一切其實都是源於:「這玩意我完全搞不明白/吃不起/玩不到。」


以前答過類似問題:為什麼流行音樂被認為是通俗的,藝術價值不高的?音樂的高雅性和藝術性體現在哪裡?

上面的內容大概可以用周海宏《有關「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審美價值問題的分析》完全解答:

多年來,在音樂界一直存在著對「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之間審美價值大小的議論。然而大量推崇「高雅音樂」的言論往往並不是建立在冷靜與堅實的理性分析基礎上的。不從原理上闡明審美價值判斷的依據,就不能令人信服地說明為什麼「高雅音樂」比通俗音樂的審美價值高,因而這種價值判斷的傾向也就不會得到人們普遍的認同。


從美學原理上看,審美價值判斷是高度主觀性的,主體感覺的適宜性是審美價值判斷的核心依據,在審美活動中,「青菜羅卜各有所愛」是普遍存在著的客觀事實。那麼審美價值判斷的主觀性原理與人們傾向於認為「高雅音樂」的審美價值高於通俗音樂的社會現實之間是什麼關係?這是一個現實生活中急需回答的問題。然而它卻一直是一個很少有人問津的音樂美學問題。


一、概念的梳理——「高雅音樂」的所指

「高雅音樂」的概念最初被提出來的時候,乃是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與「通俗音樂」(即「流行音樂」與「輕音樂」的統稱)相區分。然而在日常語義的理解中,這個概念的所指,卻與使用者的實際所指有差異。

作為與「通俗音樂」相對的音樂類別的概念,通常也有人用「嚴肅音樂」、「古典音樂」、「經典音樂」來稱呼它。但是「高雅」、「嚴肅」、「古典」、「經典」這四個概念中的每個概念都不能涵蓋人們實際上所指的這個音樂類別的全部作品。因為,在這個音樂類別中,既有「高雅」概念本身所不能包含的粗野、陰鬱、邪惡、兇險、刺激、恐怖、滑稽、可笑……也有「嚴肅」二字本身所沒有傳達出來的輕鬆、明快、溫柔、甜蜜、清新、秀麗……還包括「古典」、「經典」二詞所限定的時間範圍之外的優秀的現代與當代音樂作品。


但是為了論述的方便,我們還是用加了引號的「高雅音樂」一詞來稱謂我們實際所指的音樂類別。


二、審美知覺能力發展的特徵及「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的形態差異及二者受眾群體差異的原因分析

首先要指出的是,音樂作品藝術質量的好、壞不是「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之間的本質差異。兩類音樂作品審美價值的大小及其恆久性不是二者之間的根本差異。「古典音樂」、「嚴肅音樂」中也有大量的作品是失敗的,並且是很快即被遺忘的。用偉大的經典音樂作品與隨時湧現的通俗音樂新作品進行審美價值的比較,在學術上是不嚴謹的。


決定「高雅」與「通俗」的關鍵是一個音樂心理學的問題——人的審美聽知覺能力發展的問題。這是「通俗音樂」之所以「通俗」——易於為大眾所接受,而「高雅音樂」之所以「不通俗」——需要具有較高修養的人才能欣賞的根本原因。


1.人類審美知覺能力發展的一般特徵

正如人的肌肉力量與思維能力一樣,人的感知能力並非與生俱來,它有一個發展過程。這個過程在味覺與視覺中均有體現。


從味覺上看,味覺能力不太發達的人比較喜歡味道單純、明確、甜的食品;反之,能力發達的人則喜歡味道豐富、細膩、不那麼甜的食品。這從小孩喜歡喝軟飲料,不喜歡喝酒類飲料,而大人則對甜飲料不感興趣,卻對酒類樂此不疲就能夠看出來。


從視覺上看,視覺能力不太發達的人喜歡簡單、明確、色彩明艷的畫面;反之,能力發達的人則喜歡豐富、細膩、微妙的畫面。這從商店中兒童用品與成人用品的顏色差異及年畫、農民畫與油畫、水墨畫的欣賞群體差別就能夠看出來。


從聽覺上看,總體來說,聽知覺能力不太發達的人喜歡簡單、鮮明、柔和、協和的音響;反之,能力發達的人則相對喜歡複雜、細膩、刺激、緊張的音響。


我們可以把這種差異,概括為聽覺材料的聽覺適宜性、知覺鮮明性與結構複雜性的不同。這三點正是通俗音樂與「高雅音樂」在音響形態上的差異。


聽覺適宜性上看,人的感覺對外界刺激有先天的選擇傾向性。比如,中等的音高、力度、速度與協和的聲音是人類聽覺天然能夠適應的音響。從人的主觀感受上,這樣的聲音使人產生鬆弛、自然的體驗。


與之相對,超出人類天然適宜性範圍的音響,如過高、過低,過強、過弱,過慢、過快,過於緊張,則使人產生聽知覺難以把握及內心體驗的不適。需要多年聽覺經驗的積累,甚至是必要的指導、訓練,人才能夠獲得對這種音響的聽知覺把握力與內心體驗的適應能力。


知覺鮮明性上看,聽覺經驗較少的人,當音響有較大對比性的差別時,他才能產生明確的知覺把握感;而聽覺經驗較多的人,則對細微的音響差別即可以產生鮮明的知覺把握。知覺的鮮明性是審美感的前提,沒有鮮明的知覺把握,是不能產生良好的審美體驗的。


從音高上看,一個聽覺能力發展水平不高的人,只有很大的音高差別才能引起他的鮮明感受,比如兒歌的音調中,大量的都是三度以上的音程;而類似於戈達的《船歌》中持續的半音反覆,在一個兒童的聽覺感受中是很不鮮明的,因此也不為兒童所喜愛。有些嚴肅音樂的旋律中包含很多半音關係的音程,旋律在很小的音域範圍內徘徊——如肖邦的《葬禮進行曲》的開始,這樣的音樂對於不很敏感的人來說,會覺得模糊而沉悶。


聽覺材料的結構複雜性表現在各個方面:


從音高上看,調式音的數量決定了音高及音程關係的複雜性,比如五聲調式的旋律就比七聲調式的旋律在聽覺上要簡單。簡單性使得聽覺把握與音樂記憶都比較容易。而一條同時包含了12個不同音高的旋律(現代音樂的明顯特徵就是用音的數量要比傳統音樂多得多),則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很難把握,也很難記憶。較多的轉調、頻繁的離調對聽覺來說也增加了複雜性。


從力度上,力度範圍廣與力度變化細膩增加了力度體驗的複雜性。


節奏的複雜性表現在超越律動規則的程度。通俗音樂,特別是流行音樂中一個標籤性特徵,就是包含著非常突出的循環重複的打擊樂節奏型。這種特別容易被知覺到的節奏律動,可以使聽者立即發現音樂音響中的結構秩序。而「高雅音樂」的很多作品往往包含了更多的節奏律動的變化,特別是在一些抒情性的作品中,往往要打破與迴避鮮明的機械性節奏。「高雅音樂」中節奏的秩序往往表現在節拍律動的循環上,而很少如流行音樂那樣存在著突出的、長時間循環重複的節奏型。

結構層次的複雜性是引起聽知覺複雜性特別重要的原因。從僅僅是一條單旋律,到旋律下面加一個伴奏,再到幾條旋律疊加在一起,就是結構層次複雜性變化的體現。對於人的聽知覺注意力來說,對多層麵線索的把握力,要比對單一層麵線索的把握難得多。這與人的注意分配及注意保持的能力有關。音響結構的層次越簡單,對聽覺注意能力的要求就越低,也就越容易被人們所把握;反之,同時對多個聲音事件保持注意,則對人的聽知覺注意能力要求高得多。高水平的聽覺注意分配與保持的能力往往是需要經驗積累與訓練才能夠獲得的。


2.通俗音樂與「高雅音樂」形態上的差異

了解了這些人類聽覺感受能力的發展特點,通俗音樂與「高雅音樂」的差異也就明確了。

通俗音樂:

從形態結構上看:它往往形態較為簡單,音高使用不多,且多在人類最容易聽的音區範圍內;音樂的發展變化較少,沒有很多的轉調,特別是缺少頻繁快速的離調;節奏相對單純,大量的作品存在著循環重複的機械性節奏型;力度變化不很複雜,力度的幅度小,較少極端力度的對比變化;音響結構的層次少,未經訓練的一般聽者,也能夠很清晰地分辨出來旋律與伴奏的層次。

這樣的音樂往往具備聽覺的感官美的特徵,對聽眾的聽覺耐受性與注意力的專註程度要求很低。由於不要求聽者有較高的聽知覺把握能力,因此它容易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特別是聽覺經驗不是很多的人。由於聽覺經驗與年齡有很大關係,這就是為什麼年輕人更多地喜歡這樣的音樂;反之,這個群體也就往往不喜歡對他們的聽覺來說太複雜的作品——「高雅音樂」中比較複雜的作品。

「高雅音樂」:

從音響形態結構上看:它比較多樣,既有相對比較簡單的,也有極為複雜的。從總體上看,「高雅音樂」使用的音高較多,發展變化較多,往往包含著轉調、離調等複雜的音樂發展手法;節奏的律動相對變化較多,幾乎不採用機械重複的節奏型;力度變化較複雜、細膩、幅度大,有些作品中存在著極端力度的對比變化;有些作品的結構層次很多,包含著較複雜的復調性因素,即使音樂經驗很多的聽者,也很難一次同時注意到音樂音響結構的全貌——這是這類音樂比較「耐聽」的重要原因。


「高雅音樂」中比較嚴肅的作品往往對聽眾的聽覺耐受性要求較高,也要求聽者對音樂的音響結構具備較高的聽知覺把握能力,還要求聽者在欣賞的時候較為專註。這些都對人的聽覺審美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高雅音樂」中比較通俗的作品往往在形態上具備通俗音樂的特徵,但是在某些方面可能又比通俗音樂的形態複雜一些。比如一些古典作曲家的圓舞曲,因其具有突出的重複性的三拍子節拍律動,這對人的聽知覺來說是很容易把握的,因此也就容易為人們所接受。這是古典音樂中圓舞曲特別顯得通俗的重要原因。在「高雅音樂」作品中,約翰·斯特勞斯的作品的聽眾很多,是與其音樂作品的形態特徵分不開的。反之,同樣屬於圓舞曲的體裁,拉威爾的《圓舞曲》就因作品中的其它音響要素過於複雜而難以為一般聽眾所接受。此例可以證明,決定一個作品通俗與否的關鍵因素在於音響形態的「聽覺適宜性」、「知覺鮮明性」「結構複雜性」


3.二者受眾群體差異的原因

由於人的審美能力總是從頭培養的,因此,從個體審美能力發展進程的分布來看,總是能力越高,人群越小,相應的,從總體上看,越是複雜的藝術作品其受眾群體也就越小。


審美能力的發展是與經驗直接相關的,而經驗是與年齡高相關的。因此,從總體分布上,審美能力強的人相對偏向年齡較大的群體是可以理解的;反之,形態相對簡單的藝術產品往往會擁有較大的受眾群體,並且這個群體會以年輕人為主,這也是很自然的。


同理,年輕人會對過於複雜的「高雅音樂」難以接受;而「高雅音樂」愛好者也往往會嫌通俗音樂過於簡單、單調而不喜歡聽,特別是無法全神貫注地欣賞通俗音樂。


人類審美聽知覺能力發展的進程是造成「高雅音樂」與通俗音樂擁有不同受眾群體差異的根本原因。


我們可以用一個日常生活中很準確的例子來形容通俗音樂與「高雅音樂」之間的差異——軟飲料與酒。通俗音樂好比是軟飲料,「高雅音樂」好比是酒。


軟飲料,口味很甜,但是各種飲料之間的味道差不多;而酒類則從低度的米酒、甜葡萄酒,到干葡萄酒、白蘭地、威士忌、中國白酒……種類與口味繁多。


軟飲料味道簡單,甜酸而已,品之乏味;好酒則味道醇厚,細細品之,耐人尋味。


軟飲料除了口味之快外別無它物;而酒則口味之外,帶給人精神世界深處的變化。


軟飲料味道明確,容易接受,人生下來就能夠飲用,所以廣為年齡較低的人喜愛,但是很少有人終身地強烈熱愛某種軟飲料;而烈酒味道複雜,強烈刺激,人生之初難以接受,需要很長時間味覺經驗的培養才能享受其美,可一旦喜愛,則會終身樂此不疲,甚至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


三、關於音樂的內容深度問題

音樂通過聯覺對應關係來實現對聽覺之外對象的表現。音樂表現對象的明確性取決於聯覺對應關係的持續與穩定性(見《音樂與其表現的世界》,周海宏,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年)。當音樂的音響與某種對象形成持續而穩定的聯覺對應關係時,就有可能在聽者的頭腦中激起對這一對象的聯想,進而激發更為複雜的經驗與觀念的捲入,從而使音樂表現的內容深化了。因此音樂表現內容的深度是與它激起聯想的複雜度有關的。


通俗音樂不僅形態簡單,更由於其對審美功能的核心追求是給人以單純的聽覺感官愉悅與帶給人良好、輕鬆的心情。因此在作品創作之初,就不刻意追求音樂音響的組織安排與某種外界的對象形成良好的聯覺對應關係,從而這樣的音響引起的聯覺反應也就不能充分地喚起聽者的聯想。這就決定了通俗音樂難以使人產生深度的內容理解活動。


反之,不少「高雅音樂」作品,從創作初衷上,其審美目的就不是定位在帶給人聽覺的感官愉悅,而是表現人類更深層的內心感受與對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這樣的作品往往在直觀上沒有聽覺感官的愉悅,它們給人以更為豐富與多樣的感性體驗,其中可能有強烈的刺激、情緒的宣洩,或深沉的情感體驗。出於表現內容的需要,這類音樂作品的音響所引起的聯覺反應,也往往較容易引起充分的聯想活動,從而使人對作品產生深度內容理解活動。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高雅音樂」都存在著深刻的思想內涵與深沉的情感表現,但是我們卻可以說,從總體來說,與通俗音樂相比,它帶給人更多的此類內容表現的體驗。這是二者之間表現內容方面的差異。


四、「高雅音樂」為什麼是「高」的——音樂審美價值判斷的基本原理

1.審美價值判斷的基本依據——個體主觀性

價值是事物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價值論的音樂美學探討,王次炤,《音樂研究》,1986,2)。審美價值就是事物滿足主體審美需要的屬性。我們必須承認的是,需要必然是主體自身的需要,因此一個對象是否有價值,也就取決於它是否能夠滿足主體的需要。這就決定了,價值判斷的標尺乃是主體的需要。審美價值判斷是個人主觀性的,它是由主體依據個人感受需要的適宜性決定的,而非是外界客觀的。


由這一原理出發,在審美活動中,似乎每個人都有一把標準不同的尺子,那麼就必然不能進行審美價值高低的比較,自然也就得不出「高雅音樂」的審美價值高於通俗音樂的結論。實際上,許多通俗音樂的愛好者,也正是出於這樣的認識基礎,否定通俗音樂審美價值不如「高雅音樂」的觀點。


2.審美價值判斷的群體普適性原則——感性的有序與豐富

但是在社會生活中,藝術作為一種社會產品,其審美價值判斷的個體主觀性,僅僅是影響審美價值判斷的一個因素,而不是全部的因素。還有其它因素影響著審美價值的判斷。


審美價值判斷的第二個特徵是「群體普適性」:作為一個物種,人類存在著共同的生理與心理屬性。這些生理與心理的屬性,決定了人的審美心理活動是有規律的,存在著對於廣泛群體都普遍適用的審美原則。正是這些普適的審美原則,使得個體的審美價值判斷表現出某種共同性,這種個體主觀的審美價值判斷的共同性傾向,就構成了在社會上處於支配與主導地位的審美價值判斷傾向。當人們需要對藝術作品給出社會群體的價值判斷時,多數人的態度就是價值判斷標準。這就是人們通過統計得票的多少來決定藝術比賽名次的原因。


美感的本質在於「感性的有序與豐富性」(宋瑾,2002年。見《音樂美學教程》,張前主編,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60頁)。美的事物包含著兩個基本的屬性:對人的感性體驗來說,它既是有序的又是豐富的。前者是美的必要條件,後者是美的充分條件。在人的感性體驗中,雜亂無章的對象是不能進入藝術作品的範疇中的,美的對象,必須具有感性的有序性;但是僅僅有序是不夠的,作為美的對象,在有序的同時,它還必須是豐富的。鐘錶的滴噠聲是高度有序的,但是它太單一,難以使人產生美感;八音盒的聲音是清脆、悅耳的,但是因其過於單調,也難以成為好的音樂藝術作品。


在有序的前提下,隨著豐富性的增加,人們對作品審美價值的判斷也在提升。感性的有序使一個對象進入了審美價值判斷的範圍內,而豐富性的程度,則決定了它在審美價值判斷的標尺上的高度。


由於體驗的豐富性是與形態的複雜性直接對應的,因此從以上美學原理出發可以推論,對於同等藝術質量的作品來說,在人們的審美價值判斷中,相對簡單的作品的審美價值低於相對複雜的作品。


從美的本質要求豐富性這一層面上,我們可以明白,通俗音樂作為一個音樂類別,從總體上看,其形態相對簡單,這是其總體上審美價值低於「高雅音樂」的重要原因。當然我們也不否定,一個非常優秀的通俗音樂作品的審美價值會高於一個較差的「高雅音樂」作品;但是作為一個音樂藝術的類別,人們對其審美價值的總體評價低於「高雅音樂」,這是有著美學原理層面上的原因的。


3.審美價值判斷的社會功能層面要求——社會功能作用

藝術作品的功能,不僅僅是給個人以感官的美感體驗,還具備影響社會的功能。

從社會群體的需要出發,一個藝術品的社會功能的大小,決定了其社會價值判斷的高低,這是價值的社會規定性。由此可以推論,一個對社會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作品,其作用越大,在人們的判斷中價值越高。


從這個層面來看,通俗音樂因其主要是給人以聽覺感官的愉悅,而極少更深刻的思想內容,所以難以更進一步地影響欣賞者,從而也就較少具備影響社會的功能。這就使得它作為一個門類,從總體上價值低於「高雅音樂」。


4.審美價值判斷的社會主導性影響——向審美能力發展水平高傾斜

藝術作品是藝術家活動的產品。藝術家是一種社會職業的群體。在一個行業中,從業者往往都是此行業所要求的能力較強的人,並且是能力越強的人越有可能處於該行業的支配性社會地位。

當感性能力強的藝術家處於支配性社會地位時,就會把對人的感性能力要求高的藝術品設立為價值高的作品。


這種具有社會導向性的「價值規定」是合理的。這是因為,人類總是希望自己的能力向著更高的方向發展。一個健康發展的社會是需要這樣的社會主導性的。這就是為什麼,即便通俗音樂可以創造巨大的藝術產品消費價值,但是,主流社會對其審美價值的判斷並不高,特別是在藝術行業專家的判斷中更是如此。


作為社會主導性的力量,應該盡量把審美價值判斷的標準向「高雅藝術」傾斜,這是符合人類社會自身發展的要求的。


五、我們對通俗音樂應採取的態度

從原則上講,只要歌詞中不包含明顯有害於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危害社會和諧發展的內容,就不應該阻止它——因為聽通俗音樂本身是一種聽覺的感受方式、習慣與需要。從小培養聽的需要,具備聽的感受能力與方式、習慣,是音樂審美活動最重要的基礎!缺少了這個基礎,一切音樂審美教育都是徒勞的。音樂審美的教育完全可以從這一基礎上出發,從比較甜美、輕鬆,聽覺上易接受的作品開始逐漸讓青少年接受「高雅音樂」。隨著一個人聽覺感受能力的發展,其接受與喜愛「高雅音樂」僅僅是時間、年齡與偏好的問題。


從本質上說,音樂藝術是聽覺的審美消費品。一個健康、發達、文明的社會應該能夠滿足所有人群的消費需要——只要它是有益健康的。通俗音樂與「高雅音樂」之間應該是共存、伴生、互相幫襯與支持的關係。這就好像美食的世界豐富多彩,軟飲料與烈性酒、洋酒、啤酒相安無事,各司其責,滿足人們味覺的審美需求一樣。

參考文獻:

音樂價值觀念談,傅沉坦,《人民音樂》,1985,2

論音樂價值的構成與判斷,居其宏,《中國音樂學》,1986,1

價值論的音樂美學探討,王次炤,《音樂研究》,1986,2

大眾音樂價值考析,曾遂今,《中國音樂學》,1993,3

美育的價值取向問題,修海林,《音樂研究》,1996,4

音樂價值三議,羅小平,《中國音樂學》,1997,2


作者簡介:

周海宏,中央音樂學院教授。

投《人民音樂》


我:其實我挺想帶你去聽音樂會的。關係好的小姑娘也就你能帶出去聽音樂會了。

某妹子:啊?我不去。我在那兒可坐不住。

……

坐不住是人之常情。

但能在音樂廳欣賞音樂並靜靜地坐兩個小時的大概也不是一般人吧。

聽說前段時間上海交響樂團上演了連演24小時的《指環》,分成四個部分。

連演24小時,平均每部分6小時。


藝術鑒賞的品位本身就是一種社會建構,是人為的。

與經濟資本一樣,文化資本也需要長期的積累和傳承。所謂的鑒賞趣味正是在這一過程逐漸形成的。社會上層階級喜歡聽歌劇、打高爾夫球,講究著裝儀態的優雅,而下層階級忙於滿足自己的日常需要,沒有餘裕,也缺乏必要的文化準備來鑒賞那些形式精妙的藝術品,這與他們攜帶的不同文化資本有關。

鑒賞品位的高低並不是由於某種內在的品質,而是由它代表的文化資本的多寡構成的。如果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就必須承認,儘管在某一社會,某種文化實踐和鑒賞品位因為懈怠了更多的文化資本,被那個社會確認為具備文化的合法性和正當性,另一種文化實踐和鑒賞品位則因為缺乏這種背景而遭到輕蔑和斥逐,但這種區分完全是人為的,具有文化任意性(cultural arbitrary)。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下《消費文化讀本》作為拓展閱讀。


古典音樂是一種「極致性」音樂,它的誕生只是作曲家個人意志的傾力體現,根本不是「迎合大眾需求」的產物,所以,欣賞古典音樂是需要經過「學習」才能聽懂的,而這個學習成本在當初只有那些有錢又有閒的貴族能負擔得起~~

流行音樂恰好是一種「照顧大多數沒有經過音樂學習的人的欣賞水平」而創作出來的「迎合性」音樂產品,它所包含的音樂理論都是最基礎的,就好比九年義務教育期間學的東西一樣,古典音樂則是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學到的東西,喜歡哪種音樂並不是「品味」的問題,而是「自身音樂水平能夠理解到哪一個程度」的問題,好比你就能吃半碗飯,我能吃五碗飯,這也值得秀優越?

喜歡什麼就聽什麼,不喜歡就不聽~~


我聽不懂,說不出為什麼古典音樂比流行音樂逼格高。
但是我會玩遊戲啊,我玩dota和lol啊,所以我知道,dota比lol難玩,所以lol玩家多
我也會參加體育運動啊,全場籃球比半場籃球體力消耗大,所以半場籃球玩家多
我還會看電影啊,爆米花電影不用動腦子,所以觀眾數量多

現在,古典音樂聽眾明顯少於流行音樂。
所以……
如果讓你給哪個逼格高投一票,投到了真理上獎勵一套房子的話,
你是投古典音樂呢還是流行音樂?

人吶,只有在利益面前,才敢坦然面對自己就是個low逼的事實。
不然,老子喜歡的事情,怎麼能說low呢?


這的確是令人難以解答的問題。就我個人的體驗來說,雖然系統上過交響樂賞析的課程,學過調式調性,但我不是因為學了而喜歡,是因為喜歡而去學,除此之外,樂器和樂理知識也很弱,樂感也是渣,聽古典音樂的時候也只是完全沉浸了,就是感覺很好很有共鳴,很能跟著音樂陷入無邊的想像,並沒有去分析甚至看譜。而我不喜歡、基本不聽流行音樂的原因也只是因為我覺得電音和大部分人聲(除了合唱和歌劇唱腔以外)在我的感受里比較嘈雜,而且篇幅短、元素少,即使好的旋律聽幾遍就會產生厭煩感;同理就算同樣是古典音樂,一些流派的我也是一直喜歡不起來的,比如拉威爾莫索爾斯基這批人。所以我一直把它歸因於個人的喜好,由於我對流行音樂的不了解,我反倒覺得那些跟著歐美潮流的,或者說起搖滾爵士來頭頭是道的人高端多了,那是我完全沒接觸過的領域。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然而技術差距是事實。
我也想問題主,寫一首古典音樂明明比流行音樂難得多(我一首四重奏寫了一年了,還沒寫完,流行音樂最快的兩天就能寫完了,還帶音效優化的),憑什麼流行音樂就可以享有更高的接受度?
如果音樂之間都是平等的,那麼流行音樂首先就接受度高,再要是品味都比古典音樂高,這還算平等嗎?


就我身邊來說,一般聽古典的不覺得自己品位比別人高,但是不聽的覺得聽古典的比自己品位高……
這只是我身邊的,也許只是個別現象。


所有可以流傳的文化,都有經濟學在後面支持。

古典音樂,高爾夫,馬術,網球,共通點是什麼?參與的成本高,欣賞並看懂的成本也高。

沒經歷過的人當然不知道,理解古典音樂要受多少訓練。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流行音樂 | 品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