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郭敬明說的「我不拍,就都看賈樟柯了嗎」?

  郭敬明又引老一輩導演不滿了。第一部《小時代》上映就遭遇各類口誅筆伐,面對爭議他毫不示弱。而今天,該系列第二部電影《小時代:青木時代》(以下簡稱《小時代2》)又將登陸全國院線。昨日,影片在北京舉行首映,面對大導演們的諷刺,郭敬明依舊我行我素,並稱「電影百花齊放是好事!」

又開掐
網路大V們抓住小辮子
  電影還未上映,新一輪的吐槽就已開始。影評人周黎明、鸚鵡史航與郭敬明的粉絲對罵,以及賈樟柯導演斥責其「壟斷拍片」,並指齣電影不僅僅是商品,它也是文化載體。
  昨日,重提此事。郭敬明強調影院也是根據市場規律來排片,「我能去跟院線說什麼呢?我說,哎你別排《小時代》,你多排一點賈樟柯的,多排一點王小帥的,院線會聽我的嗎?這個社會喜不喜歡賈樟柯,公眾選不選擇賈樟柯,它絕不是我一個人能夠改變的。我郭敬明今天就算不拍電影,所有人都看賈樟柯了嗎?」
  而這一句話卻被網路大V們抓住把柄,紛紛以《郭敬明:我不拍 大家就看賈樟柯了?》來命題,暗諷郭敬明口出狂言。
(以上文字引自:郭敬明:我不拍,就都看賈樟柯了嗎?)


這個話題有好多層......要不要回答好呢......

總之,郭敬明是一個很現實的人,金錢至上的人,他當然有拍片的自由。如果大家只是在罵他的電影爛,這是言論自由。如果聚焦在人家身高,那是人身攻擊,沒必要。

這和想被包養是類似的。利益至上的人吧。別人都拍爛片,我也可以拍。我不拍,你們也不看好片。這些就是改革開放的正經理由嘛。挺好的,反正我不看他的東西。


市場本身就是可以多元的。有郭的片,有賈的片,才是完整又立體的市場。
尤其現在很多電影觀眾是院線放啥片看啥片的情況下。
賈樟柯《天註定》不是11月中國內地上映嗎?大家會電影院看一下就可以了呀。
《小時代》我去電影院看了。
電影的商業屬性還是非常重要的。實際行動是非常重要的。反正《天註定》我也一定會去看的。
其實代理《天註定》營銷方面的公司,可以藉此多炒一炒撒。呵呵。


他有表達自己真實想法的權利,他對於抄襲事件也是一副「老子就這樣,有錯嗎」的態度,他永遠是遵循「勝者為王」的準則,什麼叫「勝者」,在他眼裡就是「比你丫賺錢多」!他的《小時代》賺翻了,他腰板更挺了,賈樟柯?在他眼裡就是個弱者、失敗者···
他說這句話其實已經無意中貶低了自己的片子,看似逞強,實則底虛。
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影院排片的確是由這部影片的市場效應決定的,影院覺得該片受歡迎它就會多排。現在中國的藝術影院很少,幾乎所有電影院的主要目的都是賺錢,由於《小時代》的媒體關注度高、社會關注度高(不管是捧的還是罵的)、導演明星話題性強關注度高等等……決定了影院絕對會把它作為該檔期排片首選。

廣電總局和院線公司能決定的就是這些片能不能上映,何時上映這件事,所以這也不能叫「主動壟斷」,是社會媒體大眾等多方面共同造成的。

賈樟柯的電影沒法達到這種商業程度也是正常的,因為他的電影本身受眾定位就不同。在國外,商業電影的票房也會比藝術電影票房高。北美電影票房榜上也是以商業大片為主,甚至爛片也會偶爾上榜。很多人都會覺得,我為什麼要花了錢還要苦兮兮地在電影院里傷悲春秋憂國憂民,明明現實世界就夠讓我痛苦了。我想看個輕鬆的片兒,看完後可以盡情吐槽甚至嘲笑諷刺(以凸顯我們比導演智商要高),不是很好嗎。這是很多人很少去影院看小眾嚴肅題材文藝片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關鍵還是有人願意去看。
其實排除「一個導演本身應當具有什麼專業素質?」「一部電影要給人們怎樣的警示才算做是電影?」這樣的問題來看,郭敬明在迎合觀眾、滿足大眾(尤其滿足大眾對於富人土豪的窺視欲)這方面的確比賈樟柯厲害。
這也是一種能耐。


一共放58場,給丫的排了36場,這不是壟斷排片是什麼?


電影院不想倒閉啊
你弄個《二十四城記》
讓人花好幾十
回家了一想
我這看的是電影嗎
別是東方時空吧


1. 老一輩電影藝術家,千萬別抱著一種心高氣傲,非要跟人不爭饅頭爭口氣的心態去拍電影,那樣的話出來什麼妖孽都能把自己氣個半死。尊重藝術規律,拍片應該心平氣和,對市場給出的任何答案都能波瀾不驚,畢竟拍的東西是忠於自己的理想。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覺得像百鳥朝鳳那樣炒作是不太合適的,雖然進行這個炒作的是片子的發行方,而不是導演本人,這讓我覺得沒什麼問題。其實就是對於藝術片來說,該負責商業的人談商業,該負責藝術的人談藝術,這樣就挺好的。

2. 至於說很多的藝術片,如果沒有了市場施捨性的回報就會被扼殺在搖籃,之後文化多樣性會下降的問題,其實還得是解鈴還需系鈴人吧?那些遵循商業原則的公司,在盈利之後,固定的撥出來一部分金額作為捐款,全資支持拍攝藝術片。哪怕不在院線放映,也可以支持他們先拍出來,作為類似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的東西存檔,來證明中國電影在審美上的實力。甚至國家出錢支持也是可以的,國家出的錢可以通過對於高票房電影徵稅來實現,同樣是屬於間接支付。

3. 就郭敬明的個案來說,他在自己成功之後開啟最世文化,來推廣一些具有商業價值的寫手,雖然確實有很多文字跟他自己的文字長得差不多,但不可否認裡面也有一些精品存在,他並沒有完全的拒絕那些高雅和商業價值兼顧的人選。

只是從旁觀者看,他做的反哺可能還不太夠,但我們沒資格要求人家怎麼花自己的錢。所以國家做東,以徵稅——項目扶植的模式來轉移支付是比較好的辦法。


讓一個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四娘來承載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水平面得有多低?

別承載了,塌了算了。

四娘還沒出陰招呢,正規軍拉出來兵對兵炮對炮的干一場。輸了不丟人。拉出去也都是響噹噹的名人,一個個這麼低級的結黨伐異,就是擔心票房上干不過別人。怕才丟人。

還說人家壟斷排片,影院是要賺錢的。你拍的片真要能給院線盈利。鬼才排他娘的《小時代》。


把自己拍爛片的責任,轉嫁給觀眾。翻譯過來就是:因為你們都sb,所以我拍小時代給你們看。
賈樟柯也沒說過,因為充斥著《小時代》這種電影,所以我拍電影是為了拯救大家的品味。
百花齊放不是容不下《小時代》,而是在《小時代》的時代,市場還容得下賈樟柯。


賈樟柯有沒有拍片的機會?

有,不但有拍片的機會,而且一直在撈獎裝逼。他在他所謂的文化藝術這條路上混的已經算不錯了。那麼他不滿什麼,不滿他自己的電影賣不出好價錢,沒票房。

所以他也並不是個純粹的藝術家,他也想賺錢。既然如此,那你還裝什麼逼?郭敬明憑什麼不能賺錢?或者你說藝術性和商業價值可以並存,當然可以,但是你賈樟柯有那個能力么?你但凡有能力拍出點吸引觀眾的藝術片,影院和觀眾自然會選擇你。

大家都差不多,有自己的優勢劣勢,大家都只是從自己拿手的方面入手去做這些事情。不見得誰就比誰高端大氣了,真的。文化人肯定了賈的藝術能力,腦殘粉支持了郭的電影票房,也沒見郭敬明跑出來指責你賈樟柯拿獎太多,要把你驅逐齣電影圈。


甭管別人怎麼說,不論《小時代do re mi fa so》能不能超越《富春山居圖》,論情商四爺獨孤求敗。
這句話說的就是:我拍傻逼片也有傻逼捧臭腳,你們連群傻逼都找不著。


人家抄襲也批,人家長的矮也批,人家講真話也批。這才是真愛啊。


有些電影是商品,有些電影是藝術品。
各取所需,也沒花納稅人的錢,也有人捧場,就行了,難道還勒令人高尚?


郭的高明就在於他知道這個國度里傻逼的數量佔大多數,而賈的弱點恰恰是對這群傻逼不屑。


小時代123都看過 也是陪同學看的 只是覺得從郭敬明的電影中發現不了體會不到什麼 只是單純的覺得 哦 這件事發生過 看完電影之後發現問不到自己為什麼 那個人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 並不是說黑郭敬明 我們單純的想 你有可能看小武 看站台 看天註定 看任逍遙看不懂 覺得壓抑 但是你肯定會問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壓抑 為什麼會產生種種情感我覺得這就是商業片與文藝片的差別 是 不可否認 文化需要民俗化 大眾化 陽春白雪也好 下里巴人也罷 誰離了誰也存活不下去 但是 我要說的是文化可能滿滿的都是金錢的味道 但金錢永遠不可能滿滿都是文化的味道


說明郭跟大部分人一樣,也很瞧不起他的無腦粉絲。


中國電影界的墮落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他不拍 大家也不會都看賈樟柯的
從另一個角度說
正是因為有了郭敬明這種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把年輕人拉入影院
其實同時也對新一代觀影習慣有一定的正面影響的
大家會從關注青春片
到關注其他類型的電影
畢竟
只看青春片是會看吐的
尤其是國產青春


惡熏 臭不要臉到這種成都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如果賈樟柯的電影有小時代的排片量,那時候中國或許已經超過美國了。


推薦閱讀:

如何比較《盜墓筆記》和《心理罪》兩部網路劇質量?
一部動畫作品中是如何體現出監督的職業水平和個人風格的?
中國大多數影視後期工作人員的現狀?
為什麼昆汀·塔倫蒂諾會被廣泛地尊為大師?
蒂姆·伯頓的動畫電影有哪些特點?

TAG:電影 | 導演 | 郭敬明人物 | 影視評論 | 賈樟柯導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