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化雅文化,比如歌劇、交響樂,為何有的人很喜歡聽?

我理解高是指高端,少數,雅是指正派,不低俗庸俗。但喜歡這些人,到底是被這些藝術形式的哪些魅力吸引到了?


如果你沒聽過 我建議你去聽一下
閉上眼 找個還不次的音響或者耳機找幾段歌劇或者交響感受一下
古典音樂這種文化能留存至今跟它所包含的淵遠的人類情感和文化是息息相關的
我覺得對於古典樂大多數人不排斥 一部分人喜歡聽應該是比較正常的說法
而且多去了解一種音樂形式本身就是一種樂趣 我就喜歡什麼都聽一點 去嘗試感受不同的情緒

我坐等高手通過分析古典樂團的結構和樂理來給你解釋這件事兒
我的解釋只能到 有的人喜歡香菜喜歡的不得了 有的人不喜歡香菜一聞就噁心 這種事情太多了
這個真的是喜好 畢竟一個人為了裝個逼成天聽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本身就沒什麼意思
所以我相信古典樂愛好者都是真心喜歡這個種類音樂的

至於為什麼 你可以理解為很多層次
1/歷史 歌劇很多都是流傳至今的歷史作品 很多史詩都是通過音樂的形勢留存下來的
2/文化 很多古典樂尤其是歌劇和一部分交響都是文學作品的延續和升華
3/感受 其實上面的都是一些誘因 真正的根兒在這裡 你可以從一部古典樂作品中體味到很多幾個世紀前殘留下的情感和情緒 憤怒 悲傷 壯麗 歡樂 無數形容詞可以用來組合形容古典樂作品 甚至只足夠涵蓋某些章節

音樂形式都是看起來和文藝形式有關 實際上有更重要的內在因素
比如搖滾樂 爵士樂等等

附贈一個鑒別是否裝逼的小技巧
這個判斷條件要剔除掉音樂評論人
如果一個人在不停地給你講他有多麼喜歡一個音樂種類說到你開始煩的時候 嫌疑就很大了
但如果他喜歡某個藝人或者樂隊是正常的 一定是不停的表達自己喜歡一種音樂的時候
因為如果真的喜歡 它可以做很多事側面去表達 而不會直抒胸臆
比如向你推薦藝人或專輯 在微博或SNS上分享音樂
我一直堅信有關音樂的欣賞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如果有人大肆宣揚自己的愛好 他恐怕不太懂什麼叫愛好

2013-10-14更新
其實現在看見了這個問題
我的第一個反應 不是我現在的這個答案

而是在腦海中一閃而過的這個念頭:
每個人在聽音樂的時候
內心都在尋找可以和自己靈韻匹配的旋律
以獲得內心的平靜或情緒的振奮

所以在一個人發自內心喜歡一種音樂的時候
他獲得的更多來自音樂
而不是來自外部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比如逼格 站隊等等破爛事兒

而來自旁觀者的猜測 則毫無意義。


我覺得過去雪村說的一句話很好,世界上沒有雅和俗,大俗即是小雅,大雅即是小俗。
現在大眾的所謂雅和俗的概念大多流於音樂之外,看重的是身份的體現,成本,小眾。
我個人聽交響樂也好聽民歌也罷聽的都是音樂家嫻熟的技藝和情感的表現。
能讓人感動的音樂,不論以什麼形式出現都是好音樂。


這些東西原本就是隨觀察者而定位的。現在在義大利留學,我也去過幾次歌劇院和劇場聽歌劇或者現代戲劇。但這些形式的文化娛樂活動同看電影、聽口水歌一樣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只是娛樂的一部分。那麼畢竟是由觀眾自己選擇的,口味就是一個大問題了。歌劇就好像中國的傳統戲劇或歌舞,從民間的戲檯子、茶館到王公貴族的宅邸、宮殿都可以見到。可以說是當時全民熱衷的活動。在義大利,喜歡歌劇的人就比較多。但凡是個開朗的青年都能給你來上兩句,似乎在我這種外行人看來人人都會美聲。所以,文化積澱很重要。

不管是什麼優秀的藝術作品都必須在相適應的時候和土壤上發展。歌劇如果在幾百年前的中國一定會被說成是洋腔鬼調的,當時的中國文化容不下這些,所以也不會有人熱衷於去聽這些。隨著國門被打開,我相信會有一定數量的人是因為西方的先進而全盤接受了西方的文化,即使聽不懂歌劇,也不妨聽一聽。而對於我這種嘗嘗鮮的也很多。聽過了幾次歌劇倒不是被唱腔音樂吸引,而是對舞台上的舞美有感覺,也就一次次去看了。

當然也有「附庸風雅」的。風雅這個東西原本就是遊離的標尺,不過是一種時尚罷了。同是風雅,愛歌劇的人不一定喜歡詩歌;愛詩歌的人不一定喜歡評彈等等等等。這些喜歡與不喜歡都和人的口味有關,這些藝術形式在大多數人並不從事本專業的人那裡都是被直接的觀感所打動的。


你不覺得現在的流行樂好單薄嘛????


個人給 「高」 的標準是在欣賞它時我需要多專註。而專註本身所帶來的快感接近於性快感。很多東西就算你很專註,裡面的養分不是很多 (比如結構簡單,音調重複的某些流行樂),所以帶來的快感很少。而好的作品,若很專註的去欣賞,可以從裡面汲取很多養分。這種好的作品並不限制於某一時期或某一種藝術形式。歌劇和交響樂也有爛的。


古典音樂不是老古董,不是裝飾品,它沒有那麼高不可攀,也不需要附庸風雅。藝術本身就是為了質疑一切規則與繁文縟節而生。


因為這些東西都是人類歷史上最傑出的精英們創造出來的東西。既然是最優秀的人創造出來的東西,那麼必然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這是些有門檻限制的好東西。

不說西洋的交響樂,哪怕中國的詩詞,認字的中國人都能欣賞么?當然不能。如果不熟悉各種典故,就沒法欣賞辛棄疾的詞;不了解杜甫生平和唐朝的歷史,就體會不到詩聖傑作的浩瀚。相似的,雖然幾乎每個人都有耳朵,能聽到音樂,可有的人不知道基本的作曲和演奏技巧,就不能體會到巴赫賦格曲的精妙;沒有受過現代主義思潮熏陶,也肯定不能理解現代文學音樂的初衷。

至於這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喜歡聽歌劇,交響樂?因為他們知道得比其他人多。


我聽歌劇,也聽郭德綱。跟雅和俗沒半毛錢關係。這不是為什麼愛聽的問題——只要你聽懂了你就愛,你聽不懂的自然愛不了,自然說人裝逼。
莫扎特這樣滿口屎尿屁的人,我聽莫扎特你硬說我裝逼,你知道什麼是莫扎特嗎?莫扎特歌劇里講的都是低俗房事,不服來戰。靠
現在說人文藝青年就像當年說人是小資一樣,真的就是罵街……當然罵街的人往往比被罵的人要低級不少


這些高文化雅文化,在其輝煌的時代,皆是流行文化。

那麼,現在的人為什麼喜歡聽,有兩種可能:
1. 裝
2. 以前的人為什麼喜歡聽,現在的人就為什麼喜歡聽

現在我們聽到的流行歌曲,以後也許也會變成高文化雅文化。
未來的人興許會問,為什麼有的人喜歡聽《最炫民族風》?

歸根結底,任何音樂文化,就是旋律,共鳴,協調的美感,古今如是。
歌劇、交響樂與流行歌曲,可能就是長篇小說與短篇小說的關係,
長篇小說結構更複雜,容納的內容更多,
短篇小說短小精悍,流暢性更好,
但兩者帶給我們的感受是相似的。


流行樂很快聽膩,交響樂怎麼也聽不膩。尤其在音樂廳,感覺在音樂家腦子裡散步,360度無死角風景秀麗。我經常由衷佩服音樂家們的高智商。


交響樂一定要去現場聽一次,絕對不是流行樂能帶給你的那種震撼。


當然是因為真的覺得很好聽阿…好吧我的來打醬油的?


回答是為了「裝」的人太膚淺了,對於藝術的欣賞和創作需要特殊的訓練,而且訓練的越久,你越能體會其中的美。很多流行音樂也許你第一遍聽的時候覺得好聽,還很感動,聽哭了,但是越聽越無聊,最終你不會再聽。這種被人們定義為高雅藝術的音樂,越聽越有感覺。就像網路小說一般人只看一遍,《紅樓夢》人們卻都會看好幾遍,甚至幾十遍。
對於一個被理工科催毀三觀的人來說,《紅樓夢》絕對不會看過前10回,就實在看不下去了,然而只要是看完《紅樓夢》的人,一般不會只看了一遍。交響樂,歌劇和文學的原理是類似的,都是作者用自己的手法表達出自己的感情,讀者或者聽眾都會有自己的理解。當你真正理解音樂的時候,每次聽到的一個新細節都會讓你欣喜。
當然為了「裝」去聽的人也有,但是去「裝」的人,裝著裝著就成半個行家了,由「裝」變成了喜歡。特別是你自己要懂一些管弦樂的演奏,或者美聲的演唱,更能幫助你欣賞作品。


不管怎麼說,極度迷戀交響樂的人有願意的,可以私信我


因為好聽啊,高雅就不能好聽啦?


本人沒什麼音樂造詣 而且性格內向 但是一聽古典就無法自拔 甚至聽哭過 不知道為什麼。 有一種「在古典中尋找自我」的感覺,e 這麼說是不是有點裝。。


小時候經常聽,,後來長大了。聽到感觸特別多,也說不上來為了什麼。這也是一個原因吧!


因為那是高文化雅文化


因為有帶入感。


你去聽聽就知道了。


喜歡豎琴的那種空靈,那種不經意的曲中點睛的感覺,那種大珠小珠落入水中的那種清澄的感覺,讓人回味無窮。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國內許多「富二代」喜歡藝術?
達達主義和塗鴉藝術為什麼能取得成功,是因為對主流藝術的反叛嗎?

TAG:藝術 | 音樂 | 歌劇 | 文化 | 交響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