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郭沫若《中國史稿地圖集》在春秋時代的地圖中將宋、魯標註為大國而把鄭衛標註為小國?

如圖,宋魯鄭衛四國都是春秋前期活躍而中後期衰落為二等國家的中等諸侯國,為什麼鄭衛被視為小國而宋魯被標註為大國呢?


謝邀

題主如果仔細看一下那副地圖的話,就會在標題之下看見這幅地圖的年代:公元前506年。

這一年,是周敬王14年,魯定公4年,這年孔子已經45歲,再過53年,晉國趙氏將聯合韓、魏兩家擊敗智氏,三分晉國。

這一年,已經是春秋最末期,曾經的兩個超級大國晉國和楚國,雖然還保留著巨大的體量,但內部已經千瘡百孔,晉國馬上就要完蛋,而正是在這一年,吳王闔閭以伍子胥為將伐楚,攻佔郢都,楚昭王出逃,子胥鞭平王之屍。

這一年,鄭國和衛國早已沒有200年前春秋初年的小霸風采,他們的大國地位早在一百多年前(甚至更早)就失去了,只能屈服在晉、楚兩個超級大國的淫威之下,成為他們爭霸的工具和戰場。40年前,由於不堪蹂躪,宋國第二次提出了弭兵的倡議,被百餘年爭霸泥潭拖得精疲力竭的晉楚兩國簽訂了弭兵之盟,從此之後,鄭、衛這種小國雖然免去了兵燹蹂躪,但卻必須同時供奉晉楚兩國,他們的命運不會有任何好轉,只能堅定地向著滅亡的深淵滑下去。

這一年,由於地處東僻,遠離中原這個晉楚爭霸的主戰場,魯國和宋國幸運的擺脫了鄭衛的命運,而保留了二流大國的地位。同時,由於兩國沒有在 中原腹地,也就有了擴張的空間,宋魯兩國在春秋中都滅亡多國,使得其領土僅次於晉楚齊秦等一流強國,正因為有這樣的積蓄,所以在春秋後期雖然內外交困,但仍有相當的實力存在。就在二十多年前,魯國還滅了鄅國。

當然,和魯國相比,宋國也可以算中原(商丘在中原),所以在晉楚爭霸中,宋國也受到了相當大的衝擊,因此他才會兩次發起弭兵之會。但由於在春秋前、中期的擴張,宋國疆域直抵淮泗,這就給了宋國相當大的戰略緩衝空間。在晉楚爭霸中承受衝擊的能力要比鄭衛強得多,因此宋國最終撐住了。

同時,這一年還是宋景公11年,由於宋國地處淮泗之間,而此地小國林立,史稱「泗上十二諸侯」,宋國為其中國力最為強大者,因此天然為泗上十二諸侯之盟主,正是在這年前後,宋景公稱小霸,並在二十多年後滅曹國。

所以,這年,宋魯還是大國,而鄭衛已經是小國。


西周諸侯很多都是數塊飛地拼湊成的侯爵四百里,進入春秋後,很快就被早期受封的四百里在一起的齊國等吞併。宋國初期是公爵五百里,但是春秋末期,原始地盤已經喪失殆盡,依賴新打下的淮泗保有二流大國地位。魯國原封魯山一百里,後改封淹國四百里《史記》,後又加封費伯為七百里《禮記明堂禮》,春秋擴張較少,大部分靠吃老本。衛國原本伯爵三百里《史記衛世家》,同時兼領王畿外邊地侯甸男采衛的東北角的衛部四百里,東周加爵為公,後也有擴張,比如與齊國瓜分了分處兩地的郕國,但是春秋中期曾被戎狄幾近滅國,損失交大,從此淪為小國。鄭國本王畿西部邊伯,因為與東部邊伯十邑虧本交換領地,然後在東周初年擁立平王,偷襲東部邊伯,得到十個邑,兵力兩個半百里,土地約五個百里,實力等同西周公爵,之後不斷擴土,但是被楚晉壓迫下,淪為小國。


謝邀。

春秋時期,大國與小國的區分標準大致有二,封爵等第與領土實力。

一、封爵等第
在西周王朝最初封建諸侯的時候,實行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諸侯國的封爵等第與其領土實力大體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公侯爵位的諸侯在封地面積、治下人口等硬實力方面肯定都是強於子、男爵位諸侯的。

《公羊傳》記載:天子三公稱公,王者之後稱公,其餘大國稱候,小國稱伯子男
瞿同祖先生在《中國封建社會》一書中對春秋時期有記載的諸侯爵位進行了全面的梳理,發現各國爵稱除個別有變化外,都是固定不變的。例如宋永稱公,齊、魯、衛永稱候,鄭、秦等總是稱伯,吳、楚等過總是稱子,許永稱為男,等等。

當然,諸侯並非一次受封而爵位世襲不變。《史記-衛世家》記載,衛康叔始封為候爵,其後六代為伯,「貞伯卒,子頃候立。頃候厚賂周天子,天子命衛為候」。衛武公時,將兵往佐周平戎,因立有大功而被周平王封為公爵。衛君的爵位因此經歷了數次變動。
鄭於宣王時始封,為畿內小國,本爵是伯,東遷之後,武公、庄公連任王室卿士,所以晉陞為公,其後又恢復為伯。

五等爵制是各國朝聘會盟中等列諸侯的原則之一。《左傳》桓公十年:「初,北戎病齊,諸侯救之。鄭公子忽有功焉。齊人餼諸侯,使魯次之。魯以周班後鄭。鄭人怒,請師於齊。齊人以衛師助之。故不稱侵伐。先書齊、衛,王爵也。」魯國按照周班為諸侯分發糧餉,鄭是伯爵,故戰功雖著卻被列於最後。鄭因此憤憤不平,聯合齊、衛一起進攻魯國。三國來戰,鄭為戎首,《春秋》仍依據王爵列鄭於齊、衛之後。「周班」、「王爵」就是五等爵制。魯以周班後鄭是「猶秉周禮」的具體表現。

二、領土實力
五等爵制與諸侯國實力之間的大體一致狀態隨著周天子勢力的衰微以及諸侯國之間的兼并混戰而大大改變了,五等爵制逐漸遭到破壞。《史記-周本紀》中說: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這正是對春秋歷史的實際概括。大國之間的戰爭以及大國對小國領土的蠶食成為常態。
與此同時,周王朝政治上不得不託庇於強國,所以經常以土地酬勞賜予諸侯。《左傳》庄公二十一年,鄭伯、虢公平王子頹之亂,惠王賜鄭「武公之略,自虎牢以東」,又以酒泉之地賜虢。《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晉文公匡複王室有功,襄王「與之陽樊、溫、原、欑茅之田,晉於是始啟南陽」。對於王畿內公卿大夫的采邑,周天子的支配力也不斷減弱。《左傳》隱公十一年:「王取鄔、劉、蒍、邗之田於鄭,而與鄭人蘇忿生之田:溫、原、絺、樊、隰郕、欑茅、向、盟、州、陘、隤、懷。」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鄭也。……己弗能有而以與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周王無力收回蘇氏十二邑,故以之與鄭國交換。

春秋伊始,鄭國因為有著靠近王畿之地的地緣優勢,加上連續幾代君主有所作為,在各個諸侯中最先興起,成為一時無二的霸主。但終究因為體量有限,鄭國的霸業未能持續下去。
其後,所謂的春秋五霸先後登上歷史舞台。《史記》的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而《荀子·王霸》則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以上諸國霸業的發展起伏大體上也就組成了春秋時期歷史的主幹。
宋襄公在齊桓公身死之後,發兵攻齊,擁立齊孝公,因而聲名鵲起。但在不久之後的伐鄭戰爭中,敗於就鄭的楚軍之手,傷重而死,霸業隨之灰分湮滅。

三、綜述
歷史地圖的編繪通常要在某一年份下進行,以求得體例和疆域政區盈縮等情形的統一。但問題是,如果逐年編繪,既無可能,成本也太高。通常的做法是選定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標準年份,繪製成可基本反映某一歷史時期疆域政區情況的全圖。
在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對春秋部分的處理採取的是地名不分先後,一概入圖。這主要是考慮到春秋時期數百年的歷史紛繁複雜,難以整理的十分清楚明白,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只能做一初步的分析和處理,等待後來的研究有新突破之後再做細化和完善。
郭沫若先生是大家,他主編的《中國史稿地圖集》在春秋圖幅中採取了與譚圖不同的做法,對諸侯國進行了大小的劃分,我想他應該是有所秉持的,但限於目前沒有看到相關圖說部分,不好斷定。不揣淺陋,稍作分析如下。郭氏應該是以春秋中後期某一年前後為基線,把封爵和領土實力二標準融合在一起,對春秋這一歷史時段做了一個整體化的處理,進而反映在圖幅上的。

對於先秦史所知有限,權作拋磚引玉啦。
ps:已經有答案指出來了,郭氏圖幅標準年是公元前506年。看圖不仔細,深感汗顏!!!


這個大小或許指的是一種在長期歷史中的評價。
鄭國也就前三代發展很好,庄公後就內鬥激烈。
衛國雖然是周初立國,但看《衛康叔世家》春秋那段,只有人家打他和內訌,沒見衛X公揍過別的諸侯。所以衛國基本上沒有擴張。
魯和宋呢,外交攻伐的記載都很多,說明這兩國在國際政治和軍事上都很活躍,雖然最後體量沒有長大到六國那種程度,並且最後被吞併了,但在春秋來說稱之大也不過分。


春秋前期六大諸侯國:齊魯燕衛晉宋。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趙武靈王?
在春秋戰國時期當兵是種怎樣的狀況?
楚莊王在一鳴驚人前的三年里幹了什麼?

TAG:中國歷史 | 春秋時期 | 歷史地理學 | 郭沫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