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唯才是用但最后曹魏政权要倚仗士族?
唐以降却逐渐以进士科代替世家大族 成为官场的新生力量。
很多人都存在这样一个误解,认为曹操唯才是举等于重用寒门,其实这是错误、片面的观点。说起来唯才是举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放荡不羁的郭嘉,认为郭嘉是寒门出身,实际上郭嘉是不是寒门都难说。说郭嘉还不如说王象靠谱。
首先唯才是举是为了纠正汉末察举制的弊病,纠正选举中过分重视道德忽略才能的做法。道德高标一格,便会产生种种不近人情之举。正如钱穆先生所说如果做事太注重道德,便容易流于形式虚名而忽略了内容与实际。汉末察举以德行为重要标准来铨选人才,而德行恰好是没有办法通过客观公平的方式去衡量的,士人为了出仕,便不择一切手段舞弊作秀,从而获得地方长官的举荐。唯才是举和重用寒门不存在逻辑上的关系。 何况曹操本人并没有真正抛弃选举中的道德标准。
时毛玠、崔琰并以忠清幹事,其选用先尚俭节。洽言曰:“天下大器,在位与人,不可以一节(俭)〔检〕也。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长吏过营,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
太祖为司空丞相,玠尝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於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
尽管曹操时期,世族比例比较少。
毛汉光对士族的定义:毛汉光先生在《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五编,他分析和统计各列传所得:
士族定义:一、州郡级著姓;二、父、祖、曾祖辈三世之中有二世任刺史、太守或二千石官
小姓定义:一、县级大姓及地方豪族;二、父祖辈曾任州郡掾属或千石以下官吏者;三、父祖辈之一曾任大小官吏者
平民定义:一、父祖皆未曾任大小官吏者
曹操在汉末崛起一开始靠的就是豪强和士族。
曹操能平顶北方,打败汉末群雄,主要依靠的就是汝颍士人和谯沛武人。而这两大集团,汝颍士人多出身于士族,荀彧、荀攸、荀衍出身颍川荀氏,钟繇出身于颍川钟氏,陈群出身于颍川陈氏。汝南应氏是著名的文化士族,虽说在事功上无足道哉,然而在文化上却有不菲的成就。谯沛武人多出身于地方豪强,掌握兵权。
曹操的亲族曹氏、夏后氏更是地方有实力的豪强,曹洪在曹操起兵失败后,率领千余家兵前往扬州募兵,曹仁阴结千余少年投奔曹操。尽管曹操的祖父是宦官,为清流士大夫不耻,但并非是陈寅恪所说的寒族。
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沛国谯县曹氏的基本情况。
曹操祖父曹腾担任过中常侍、大长秋。
中常侍,秩比二千石。大长秋一人,二千石。
曹腾弟曹褒任河间相、颍川太守。
国相、太守均为二千石
曹操父亲曹嵩任大司农、太尉
大司农秩中二千石,太尉秩万石。
曹仁父曹炽为侍中、长水校尉。
侍中,比二千石。长水校尉,比二千石。
曹休祖父为吴郡太守。
曹操本人二十岁就被举为孝廉,曹仁弟曹纯十八岁成为黄门侍郎。
即使曹氏家族在经学大盛的东汉,并没有世传研究一经的记载,和专治《欧阳尚书》的弘农杨氏、《孟氏易》的汝南袁氏这样显赫的经学世家不能匹敌。但也和寒族没有关系。
沛国谯县夏侯家族更是在魏晋完成了士族化,实现了从地方豪强到士族华丽丽的转身。夏侯尚已经颇具儒将风采,夏侯尚儿子夏侯玄更是魏晋士人疯狂崇拜的偶像级人物,一代玄宗。夏侯庄的儿子夏侯湛更是西晋一代文学家,和潘岳号称连壁。
建安十年冀州平定后,为了更好地经营河北和笼络人心,大批的河北士人进入曹操的幕府。有出身清河崔氏的崔琰,有范阳卢氏的大儒卢植的儿子卢毓,有出身太原王氏的王允的侄子王凌,南阳名士杨俊,河内豪强出身的常林、张范荀纬 。颍川荀氏家族曾经为袁绍效力的也相继为曹操效忠。
平定荆州一批荆州士人和避难荆州的北方士人也进入曹操的丞相府,襄阳大姓蒯氏、庞氏等,刘先、蒯越、庞山民是其代表。王粲出身山阳王氏,曾祖、祖父都是三公,王粲本人是公族子弟。总之曹魏政权的核心还是士族和豪强。
PS:很多朋友见到传记中的贫困等字眼,就把一些出身士族的士人也当成是寒门,以经济条件判断魏晋士人的出身是很危险的事情。士族是对一个家族的整体判断,具体到士族家庭内部的个体又是不同的,不是所有出身世家大族的成员都身居高位并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士族也分房支的。
曹操似乎没用过多少寒门士子……郭战神的出身很是疑问,我个人觉得他和阳翟郭氏脱不了关系。
其他重臣,二荀 钟繇 陈群这几位颖川大族出身,董昭贾诩年纪轻轻就被举孝廉,程昱蒋济个人不是很清楚,刘晔汉室之后(还不是大耳朵那种靠卖鞋维生的),仅仅以魏书十及十四来看,基本没有寒门出身的人。至于带兵的就不提了,基本都是诸夏侯曹督各种外姓将,于禁属于少数有机会单独带兵的人。
说句题外话,针对一个回答
桓温被清谈名士取笑是因为他的“老兵”习气,而不是桓大司马的家族出身。后汉时龙亢桓氏三代为五帝师,儒学世家,直到高平陵之变而衰,到桓彝过江后时已然复苏。比所谓的世资,少有家族可比拟
东晋这种名士的嘲笑和家世不能说无关,但真的关系不太大
陈郡谢氏早年尚且被陈留阮氏看成新出门户,为琅琊王氏所轻,被诸葛恢拒婚,哪怕淝水战后一门四公,还被荀伯子看不上,认为宣明之徒,何足数也。不能说陈郡谢氏也不是门阀吧
杨佺期家世显赫不显赫,拿王导亲孙子和他比都不够格,东晋照样以荒伧的野蛮人对待,那他算不算士族呢
至于后汉末年的曹操时代,完全是另一个状况
那时候别说门阀了,连士族都没有,曹操打压谁去?再说曹操早年和世家大族的士人们合作的老愉快了,倒是老了想恢复古九州,当魏公的时候才开始有矛盾了
后汉时代要是真的有所谓的门阀掌控天下,那钟皓和荀淑应该还没事,毕竟都是郡里著姓,陈寔可就不知道去哪哭了,毕竟出于单微啊,他孙子也肯定提出不了九品官人法了
PS:士族从来就不是一个稳定的概念,随着发展内涵和外延都不断变化。最近试图写一本有关理清整个士族脉络的书,不知道把写出来的发到哪里可以更好的讨论呢?
,
唯才是举,最后用士族,说明:人家不止是爹有才华。
古代生产力底下,养活自己不容易。不是靠资助,刘备都读不了书。哪有其他抱负。
真正出身贫寒又被重用,杨沛,给编到酷吏传里去了。
儿孙连肚子也吃不饱。
有印刷术又如何。西方印刷术传入后,被印的最多的还是圣经。但宗教改革还得是谁解释圣经。
解释权在谁手里,谁就是圣人。
官方如何夺回解释权。
还有一个,选拔官吏的权利,中正权。这两个不收回,怎么重用寒门都没用。
惯性而已。
要刹历史的车哪有这么容易。
所以后来曹魏政权搞出九品中正制挑选当官的人选的时候,人评论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世族,不是士族。
也就是说只要出身阀门世族,哪怕品行不咋滴,那也是上品。
你要出身寒门,上品就与你无缘了。所以曹操那个年代的所谓“德”就是指出生是否门阀世族而已,当其起时,世族并不看好他,人才也并不在他哪里,所以,曹操必须打破出身限制,让天下人才来头,说是不看德,其实是给大把出身寒门乃至以下的人一条上升通道而已。否则的话曹操还是给别人打天下,门阀依然,有了天下又如何?所以陈寅恪评价曹操说“ 有转移数百年世局之作用,非仅一时一事之关系也”。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寒门并不是指穷人家,当初王献之拜访谢安时,习凿齿在座,王献之就不肯与之并坐,究其原因,习凿齿是寒门出身而已。
可习凿齿是东汉襄阳侯习郁的后人,自己又是大名士,家里也是豪族,跟穷是不沾边的,跟寒微也没啥关系,但为啥就号称是寒门呢?
是世族还是寒门主要看是不是掌握、垄断政治资源。
豪族都没办法掌握政治资源?
是的!当时就是这个情况。
秦灭六国以后并没有把六国的贵族全部干掉,而是还是让他们在保留地居住,类似于清末民初的皇族优待条例一样,要是秦能享国久远,这些贵族自然就没戏了,可秦只有15年,基本是还没来得及腾出手了,就被推翻了,其中的主力之一,就是那时候还没收拾掉的六国贵族势力,比如项羽。。。
而汉立国与民休息,也没有对这些势力清洗,使得这些地方豪强慢慢的恢复了生气,加上之前的底蕴,多年以后,这些势力慢慢的又强大起来,至于东汉末年,门阀基本掌握了天下,掌握天下是怎么掌握的?不是光靠有钱,必须掌握人才的上升通道,所以不管是举孝廉制度还是曹丕的九品中正制,都是对上升通道的把控,只有自己人才能上来,对于世族来说谁是自己人?不言而喻。
这是个长达几百年的过程,要停止这个过程非常的不容易,所以,曹操的求才三令就可以看做是想要打破整个天下政治结构的一个尝试,无疾而终也是很正常的,掰手腕还是掰不过世族呗。另一方面,跟着曹操打天下的那些人好多也成为了既得利益者,也成了世族,他们自己也不希望再有其他人来分苹果而主动的成为门阀政治的拥趸也还是很好理解的。
要是皇帝还一意孤行的要和门阀作对是什么下场?死而已。
这个过程一直到隋炀帝发明科举制度,直到李世民把科举制度发扬光大才真的开始刹车。
可初唐时的清河崔家,河南长孙家那不都还是高门望族?只是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无法完全操控政局了而已,要放在百年前,那不是分分钟把皇帝给废了。。。。
看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凡是门阀旺盛的时候,就不是中央集权有力的时候
当中央集权的力量起来了,门阀就近消亡了
所以回到题目,曹操那一脚刹车没让车停下来,再踩,车就翻了,所以曹丕只好送了脚,否则曹魏就完了。几百年后隋炀帝继续踩,李世民继续踩,这历史的惯性才最终消除,中国才最终迎来千年的中央集权的时代。
p.s.
居然被点名了,真是,桓温的出身被人耻笑又不是一次两次了
桓大司马诣刘尹,卧不起。桓弯弹弹刘枕,丸迸碎床褥间。刘作色而起曰:“使君如馨地,宁可斗战求胜!”桓甚有恨容。
桓温去看刘尹,刘连起床都不起,结果桓温拿弹弓打刘的枕头,刘说:这也能靠打仗解决吗?桓温有恨色
说的是什么,说的是桓温是个当兵的出身,被刘看不起,这还世族。。。。
王、刘与桓公共至覆舟山看。酒酣后,刘牵脚加桓公颈,桓公甚不堪,举手拨去。既还,王长史语刘曰:“伊讵可以形色加人不!”
三人喝醉酒了,刘把脚搭在桓温脖子上,桓温举手拨掉,回去后,王对刘说,这货居然敢给我们脸色看?
世族?呵呵!
王文度为桓公长史时,桓为儿求王女,王许咨蓝田。既还,蓝田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著膝上。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蓝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恶见文度已复痴,畏桓温面!兵,那可嫁女与之!”文度还报云:“下官家中先得婚处。”桓公曰:“吾知矣,此尊府君不肯耳。”后桓女遂嫁文度儿。
桓温想让儿子去王家女,王文度问他爹,他爹说:一当兵的还敢娶我家姑娘,后来,桓温把自己女儿嫁给了王文度儿子。你以为当时你有兵权就狠了?
世族?哈哈哈哈哈!
闻所未闻者,要找自己的原因嘛。
唯才是举做得更好的是刘备。终曹操军政生涯一生,带兵方面都是曹家夏侯家的宗族骑在其他武将的;治国方面更是主用世家大族,读魏书曹魏官员大部分都是东汉那一套,各个地方太守刺史举荐的,绝大多数都是大世族。曹丕上台后,依靠世族消灭了汉朝,然后就是在依靠世族的路上万劫不复了。实际上三国里面真正的寒门,太少太少了,像邓结巴这样的放牛娃出身的,很少。
很简单,印刷术没发明,造纸术没普及。
科举是唐才有的,之前都是士族统治,也就是门阀,贵族,大世家,大地主。说是用人唯贤,但说白了,90%以上也都是士族的人,因为他们才有实力和能力接受教育,其他都为生存而奔波呢,绝大多数都在种地,部分机灵的经商,部分孔武的参军。
曹操的唯才是举是针对东汉的察举制而已,和是不是士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事实上曹操政权中有大量的士族,真正的寒族,或者出生低微的数量是很少的。
东汉的察举不仅仅是造成世家大族,还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对于品德没有很好的考察标准,造成很多沽名钓誉,或者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曹操的唯才是举就是要从各个阶层中挑选优秀的人才。曹操前半生一直面对紧张的军事斗争,这玩意是身家性命,生死相搏,必须要有人才。曹操的唯才是举是公元210年的《求贤令》,想想背景,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失败,曹操也是内忧外患,对内政治压力加大,对外西凉蠢蠢欲动,孙吴大势已成,刘备开始抬头,这个时候,曹操需要人才,而且是需要能够为自己所用的人才。
至于说士族,三国时期任何一个军阀都是依托士族,那是士族和豪强的时代,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占据江东,刘璋割据益州,都是仅仅依托当地的士族,不要说曹魏政权了,唯一一个蜀汉没有把当地士族作为第一的政权,是最早灭亡,而且是兵不血刃的投降。
当时的士族是统治基础啊,在经济上占有大量的庄园,军事上有大量的人口和兵员,组织上从中央到地方都是士族的人,文化上更加是宣传阵地,多个士族通过联姻已经集结成超强的统治阶层。所谓皇帝或者是掌权者只不过是他们推举出的共同利益集合体罢了,犹如今天的美国总统和美国的大资本家一样。
桓灵以来,汉统失继。庙堂之上,世家为官;殿陛之间,宦官食禄。以致狼心狗行之辈汹汹当朝,奸邪淫恶之徒纷纷秉政。
这就是年轻的曹操目中所见的汉朝,虽然"治世能臣"试图通过努力重振朝纲,但他雷厉风行的作风让他打死了蹇硕的叔叔,在父亲和皇帝的保护之下,"高升"济北相。以后曹操又被调回洛阳,担任骁骑校尉,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从此曹操不再是士大夫,而是成为了军阀。
以上的经历发生在曹操青年时期,经历过这些事件的曹操,几乎可以说不再会信任士族政治,加之曹操本身也不是出身世家,如果玩世族政治,怎么和四世三公的袁氏比?更不要说和汉室宗亲比了。
-----------------------------------------------
以上是偏题部分,主要是为了说明曹操为什么会唯才是举,下面说为什么曹操的政策没有延续下去。
首先,曹操是一个法家信徒,曹操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曹操年轻时举过孝廉,肯定学过儒学,但我们要知道当时的世家,在政治、经济甚至文化教育上都是垄断的,主要依靠家学渊源来传承文化。但曹操骨子里其实是不信儒学的,他年轻的时候可以用五色棒打死蹇硕的叔叔,以后也一直信奉"乱世用重典",是一个忠诚的法家拂士。问题是这与当时的主流不兼容,曹操只是一个个体,他可以这样做,但他无法保证后来的曹丕、曹睿会这样做,能够违逆历史主流的人永远是个案。
其次,刚才我说曹操是个个体,无法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其实这话不完全对,问题是曹操没有建立一个长期的鼓励唯才是举的制度,也没有提出依法治国的宗旨。事实上曹操是不可能做到的,一方面他必须依靠世家大族的政治、经济力量,另一方面在当时独尊儒术的环境不能强行作死。这些注定了曹操只能妥协,只能依靠他的"人治"来推行"法治",结局可想而知。
最后,一代奸雄终陨命,丕世子继位,曹丕是一个缺乏安全感且极自信的人,很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基称帝。但这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要采取士族政治,允许世家垄断。于是曹丕毫不犹豫地颁布了九品官人法by陈群,改革了曹操的军屯制by司马懿,此后的曹魏政权已经完全不同于曹操的构想,在一系列偶像因素影响下,司马家执掌权柄。如果我们大胆一点,可以说曹丕向世家投降的一刻,曹魏的政权已经走向了不可挽回的衰亡。
唯才是举?才来自哪里?当时的生产水平,决定了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读书无益于做梦。再加上没有钱游学增长见闻,寒门怎么竞争过士族?越唯才越是唯富。
要想一想读书成本的问题啊,三国时期基本还是用的竹简,一本书的制作成本多高?普通人根本读不起啊,到了唐朝,造纸术逐渐改进,读书成本降低,寒门子弟才逐渐读的起书,即使这样,唐朝前中期还是出现了阀门政治,为什么,还是读不起啊,你想想,手抄本的书多么贵啊!一般人能读得起吗,到了唐中后期雕刻印刷,以及宋朝前期的活字印刷术出来,书本才真正的走向大众,即使这样,识字率在新中国之前也从来没有超过过10%,而且你要当上为才是举,的才可不止识字那么简单。所以说真正改变世界的不是某一个人,是历史的的进程
因为当时的人才都来自士族啊。寒门饭都吃不饱,哪有额外的资源用在培养人才。
曹操的唯才是举是相对察举制而言的,尤其是东汉末年的变质的察举制。
汉代统治者为了适应日益庞大的官僚机构对吏员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形成了一套选拔统治人才的制度。这套制度包括皇帝征召、私人荐举等多种方式,但最制度化的是察举,即由地方(也包括中央各部门)长官负责考察和举荐人才,朝廷予以录用为官。
所以实际的人才获取途径已经,获取不到有才,有德的人了。所以应对征战需要,曹操下唯才是举令。说白了就是有才就来,我依据才能给你官职。这其中并不是废除了士族的举士之特权和垄断,而是,在中央层面,我告诉你,你给我人才可以,我是要测试的。士族不举荐的,也可以自己来自荐,我一样都要考核。然而,士族掌握的书籍与知识并不是寒门可以比拟的。
短时期,那种野有遗贤的人能够具有门路,但是败在没有持久,长期的关系在这场举士中坚持下去,最终要不融入,要不淘汰换血。
另外真正由寒门成士的人也会构建关系,将自己纳入士族之列。
久而久之,寒门在举士之路上更加艰难。
士族从中获利,显然与曹操在当时条件 下的唯才是举令并不完全矛盾。世族者所谋百年之计。
因为没有普及计划生育,土豪和官宦繁殖太多了
东汉魏晋实行的是士人政治,士人与天子共天下。
曹操提出为才是用,目的是为了打击士人,但当时大势所趋,无法改变。最终还是士人政治,曹家被司马替代,曹家善终。
曹操所谓的为才是用,到了隋唐科举真正实行,文化转向,士人政治变成了小人政治,汉人失去了士人传承,失去了崇文重武,开放包容的心态。国力渐弱。
现在的寒门评判标准看钱,东汉末年三君之首的陈寔按这个标准算是寒门了
说两点,第一,唯才是举,是相对于德来说的,世家里出人才的更多,教育资本的问题,唯才是举,是渴望有更多的人才,不是排斥和打压,实际上从上都下有几个官员不是和世家有关系的?第二,曹魏政权本身就是依仗士族的,但是依仗不代表依赖,更多的是相互利用。曹魏本身就华丽转身成了自大的世家士族。另外。司马家代魏本身有一定的偶然性,不是说曹丕找世家合作,就意味着一定败亡。让世家有机会掌兵,就有机会造反,所以无论是曹丕还是曹睿,托孤的都是以亲族为主,士族为辅,曹睿原来更是全亲族班底,要不是自己有私心,如果改立更为年长的为储君,也没那么容易被司马懿钻空子,说到底,要不是司马懿活的长,光凭司马师和司马昭,能发动高平陵简直是做梦,曹爽畏惧司马懿,可不畏惧他两个儿子,镇定下来不会被唬住
其实吧,可能过激了一点,我觉得魏国建国以来,对世家大族最不友好的时期可能是曹爽时期了吧,曹老板那会不算严重。
曹操唯才是用和曹魏及之后两晋政权倚仗士族并不矛盾。
在书籍被视为家族重要资产,轻易不外借的时代,人才必然主要从士族产生。尤其是自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出现后,更是寒门难出贵子,普通民众目不识丁比比皆是。当权者只能依仗门阀,一眼望去满朝皆是士族。尤其是到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大的门阀实力不啻小的政权。
这种现象对于统治者来说是很危险的。
所以唐朝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以期摆脱门阀士族的掣肘,至少让自己有点顺心的人用。
当然,李家这么不懈余力滴怼门阀士族很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李氏只算二流门阀,一品士族压根儿不肯跟唐宗室通婚
顺便再扯句题外话,应该把那些说高考不好、高考没用的人揪过来看看,没有高考会变成什么样!
唯才是用跟唯寒门是用不一样。
推薦閱讀:
※官渡之戰後的八年時間裡,曹袁雙方發生了什麼 ?
※如果赤壁之戰曹操取勝 他會稱帝嚒?
※如果曹操當年將權力歸還給獻帝,他會有好下場么?
※三國演義中塑造的曹操與歷史上的曹操有什麼異同?
※《後漢書》為什麼沒有曹操、劉備、孫權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