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斷代工程有為政治宣傳出力之嫌,是真的么?
最近和友人討論所謂「五千年文明」一事,有此疑問。如有需要會再補充。
20150304
對這個工程所用方法、材料乃至學術態度的質疑國內外非常多,想要證據,蔣祖棣:西周年代研究之疑問,自己看,這是正兒八經登在宿先生紀念文集里的,不需要那麼多專業知識就能判斷人家說的有沒有道理。英文的就不貼了,多著呢。別人都質疑到你最核心的方法論了,新材料倒算個什麼啊。有些人到現在還覺得外國學者批評這個工程就是跟你過不去,人家哪有這個閑心,只是對自己的學問負責罷了。
本來不想補這麼一段,不過還是希望更多人從更多角度來看待這件事,不要總是一副受害人心態,畢竟花的都是納稅人的錢,結果也說不定哪一天就給寫到教科書里讓娃娃們去背呢。
----------------------------------------------------------------------------------------------------------------------------
20150131,回應某位答案作者的評論:
我還是那句話,老老實實去讀兩本考古學史的書,學有餘力去看看關於考古學理論方法的書,以及賓福德自己的書,少一點道聽途說和意淫。然後比較下大陸考古學和西方考古學在研究方法和材料解釋上的差異,尤其要注意個案研究。
至於大陸考古學家非常厭惡某某,笑話,大陸考古學家集體討厭的人多了,除了賓福德,名單上還有一大串人呢,還用問我導師?至於為什麼,問你的學霸去。
我為什麼提賓福德呢,一方面因為你的小人之心,另一方面賓福德在他的時代能夠大聲對舊的文化歷史考古學方法說不,當然值得一提。實際上他的觀點也好理論也罷,引發的是考古學界關於理論方法的大討論,說毀譽參半並不為過,但是他和他的追隨者確確實實通過自己的實踐想要找出闡釋材料的新方法。這種對新理論新方法的探索是整個考古學史上重重的一筆。
他的中程理論,以及所謂的過程主義考古學同樣在考古學內部引發大量的反思和批評,批評他的人多的是,不單是90年代的後過程主義,上世紀70年代開始,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都在嚴厲的批評早期過程主義考古學。所謂後過程主義是一系列有側重但同時可能互相矛盾的理論方法集合,它不是為了單純的反對過程主義,而是在反對新考古學中的功能主義傾向,提倡古代觀念和信仰的重要性,認為檢驗材料的方法無論來自民族學田野實踐還是別的什麼地方,都會受到主觀經驗的影響。時至今日,認知-過程考古學就是對早期過程主義考古學的批判和繼承。後過程主義一樣被批評,一樣在修正,因為考古學本身是一門關於闡釋的學問(當然有些地方的考古學家們認為考古學是關於描述的學問),既然涉及闡釋就必然涉及方法與視角。
至於我有沒有扣帽子,各位看官們一看便知,又是國防部長又是貴族,我從來沒承認從事考古的西方學者大部分是貴族,請不要給我無中生有,我說的是歐洲古物學和古典學,因為20世紀之前,普通人沒有時間金錢從事這種活動,只有有錢有閑的人才會做這種事,同樣的例子參見早期英國皇家學會。現代的考古學從業人員比例你怎麼不提?你舉的那幾位,是不是貴族我不知道,有些壓根不算考古學家,有些最多算近代考古學誕生期的奠基者,所以你老人家先分清楚什麼是古物學、古典學什麼是考古學再說吧。
最後不要再搞階級鬥爭這套了,什麼你是平民,我又是貴族了。夠了,你一個打算留學常春藤的平民,我能踢得動你老人家。
---------------------------------------------------------------------------------------------------------------一條分割線-------
從近代考古學誕生起,考古學的理論、方法與實踐都會受到社會思潮、重要社會科學理論甚至重要科學發現的影響。而無論是早期的文化歷史考古學還是殖民地考古學、蘇聯考古學,考古學的結論都會被用於國家主義、族群認同等政治目的。這一點在19世紀後半葉,20世紀前半葉尤為明顯。
但對考古學史稍有了解的人都會明白,考古學學科始終在進行自我反思和批判,反思已有的結論,批判陳舊的模式。賓福德就是其中最有開拓性的一位。
多餘的話不說了,有興趣大家可以找書看,尤其是考古學史和近代考古學家的傳記。從事歐洲古物學和古典學的著名學者中,確實有很多貴族出身,那是時代決定的。但近代考古學不再是只有某些出身的人才有條件從事的行業,湯姆森來自商人家庭,柴爾德父親是牧師,賓福德更是出身貧寒。
所以我看到那個充滿出身論、階級論,對考古學發展史一無所知,對西方考古學方法與觀念的變化一竅不通,東拉西扯陰陽怪氣的答案就來氣。
找本考古學史的書讀完了再來噴吧。
至於夏商周斷代工程,客觀上的確促進了多學科、跨學科的考古學研究,知乎上已經有這方面的答案和討論了。考古學研究當然會服務於政治目的,全世界概莫能外,但不代表政治目的可以指導考古學進行研究。大家可以去讀工程報告慢慢體會。
劉仲敬的本行是翻譯英國史,結果連本行都渣渣,豆瓣里專門有人開文噴過這事。這樣不敬業的人居然也有人捧臭腳。。三代斷代工程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很多歷史事件的斷代在此一次性解決。但是他確實有很多問題,首先是原罪,他是政府搞的←_←不是政府搞的,像矮行星定義那樣搞投票制,肯定不會有那麼多人罵,畢竟政治正確。第二,這項工程很多時間的斷代有極大爭議,比如武王伐紂,雖然1046年一月二十日這個點的支持者是主流,但是別的時間點也有不少人支持,單方面使用爭議時間是不妥的。第三,對夏代的定義,工程的結果最後還是沿用老一套的說法,也就給他斷了個代。老實說夏代我認為是存在的,因為考古幾十年的成果已經見到效果了,但是現在就缺文字。沒有文字,說她是夏代就底氣不足。只能說二里頭文明
夏商周斷代工程你確實可以說它是個政治任務,國家希望能夠解決三代史模糊不清的斷代問題,所以才有了集中各學科人才來一起進行這個工程。
但這項工程本身是相當嚴謹的。利用目前可見的史料、考古材料與各學科資料得出的一個最接近於史實的三代年表。不能因為這項工程有政治目的,就否認這項工程的學術價值。
雖然確實搞得倉促了些,記得上課時候聽老師講說是為了趕在2000年結束,匆匆出的結果。目前很多新出現的材料和斷代工程結果有相悖的地方,所以目前的結論肯定不是完全正確的,隨著新材料的出土將來必定要重新訂正。
唯一不希望出現的就是為了維護斷代工程的權威性而否定扭曲無視新出現的材料,這肯定是和考古學的精神相背離的。
五千年文明是個很籠統的提法,不是什麼嚴謹的學術定論,我覺得和斷代工程扯上是沒有意義的。
還是感謝斷代工程,否則現在做先秦史連個系統的年表都找不到。
瞄了一眼其他答案。真是什麼東西都能扯到這些破事上。西方學者質疑這是政治和民族主義的衝動,證據何在?完全無視事實,按照自己的主觀印象就給斷代工程下了這麼個定義,也算是這些人的一向做派。也配叫科學家,呵呵
美國考古學才是政治決定一切的典範。美國考古學第一人賓福德(Binford)就是美國防部長的弟弟。西方考古學界是貴族俱樂部,西方考古學家十個有九個祖上帶伯爵、公爵的頭銜,他們的保守主義傾向是我們這些平民難以想像的。在他們眼裡世界史就是他們的家史,家史當然只能是單起源的,貴族最講究血統純正,你說他有多個爸爸不是等於罵他雜種嗎?中國封建文人尚且知道「唐宋元明清」排正統,外國封建貴族寫的歷史當然也有「希羅法(蘭克)英美」的正統,讀過外國人寫的歷史書的,誰不知道外國人寫的世界史是單線程的。中國的世界歷史書總挨罵,可它有一點好,寫世界史是多線程的,多個文明同時發展
————————————————————————
答樓上某大V對賓福德的吹捧:
中國大部分考古學家都極其討厭賓福德,至於為什麼,問你老師去。賓福德這種學閥,連西方人也受不了,所謂「後過程主義」正是西方人反抗賓福德那一套的產物。
比較兩個人的觀點特別有趣:賓福德和劉仲敬。賓福德反覆強調研究策略的重要性,不好的研究策略就像緣木求魚,尤其不要花很多材料和精力證明一個方向錯誤的觀點。而劉仲敬說:「依賴史料的歷史學是最不可靠的。判斷和追求真相主要不靠知識或材料,而是靠你對整個格局的把握和判斷,就像好獵人的那種直覺。你必須心裡有了七八分,再用史料來充實它。」劉仲敬被大多數人認為是玄學,反觀賓福德可知。
西方觀念變化?不好意思,用某學霸的話說,只是「換個法子忽悠」。西方考古學就是一個反自由主義極其嚴重的學科。過去是,現在是,將來可能永久會是。觀念變化了他們為何還不清理偽特洛伊城這個「考古學之恥」?為何還各種熱衷於中國文化西來論,各種熱衷於抵制夏朝的存在?
方法和內核思想是兩碼事。方法當然會改進,內核卻仍然是保守主義、西方中心論。
自由主義在西方考古學界沒有任何立足之地。
出身論階級論?
別扣這種文革帽子,帽子能改變西方人至今把出身看得極重的事實?
我是留學生,如果說我有「出身」思想,純粹是外國人教我的。申請常春藤,你出身於校友家庭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隨手搜了幾個知名考古學家:
文特里斯(Ventris):祖父Francis Ventris是英國在中國的侵略軍指揮官,因此他的家庭有豐富的中國文物收藏。
蒲豐伯爵(Comte de Buffon):他顯然是個伯爵,第戎和蒙巴爾的領主。
格林兄弟:這家看起來比較寒酸,僅僅是一個市議員的後代。哦不!等等,他們的姨媽是威廉王子的宮廷第一女官。
皮特里弗斯(A. H. L. F. Pitt-Rivers):他的名字太長以至於我不想把它打出來。他舅舅是第17任莫頓伯爵。
羅林森:英國國會議員,楔形文字破譯者。
查爾斯·萊爾(Charles Lyell):第一男爵
你可曾見到數學物理化學有這麼高的貴族比例?
夠了!我們這種平民,的確沒有資格和閣下這種貴族或「精神貴族」一起站在考古學這個舞台上。那又如何呢?我們已經站上來了,要麼就把我們踢下去!
另:賓福德是國防部長弟弟這件事,是聽某老師講的。我沒有考證過,不排除是由於對此人的惡感而編的段子。但賓福德「出身貧寒」屬誇張,只不過因為當時經濟大蕭條生活水準稍有降低而已。但是個例不能改變事實,連閣下都承認考古學中貴族比例偏高,可見西方考古學家的貴族比例已經高到正常人看到就會暈倒的地步!
比較兩個人的觀點特別有趣:賓福德和劉仲敬。賓福德反覆強調研究策略的重要性,不好的研究策略就像緣木求魚,尤其不要花很多材料和精力證明一個方向錯誤的觀點。而劉仲敬說:「依賴史料的歷史學是最不可靠的。判斷和追求真相主要不靠知識或材料,而是靠你對整個格局的把握和判斷,就像好獵人的那種直覺。你必須心裡有了七八分,再用史料來充實它。」劉仲敬被大多數人認為是玄學,反觀賓福德可知。夏朝,唯一的正史記載就是《史記》,但語焉不詳。商周二朝史料雖然詳盡,但是不同史書記錄年表卻不一樣。身為中國人,我們想弄清我們自己的歷史,尋找這三朝存在的詳細證據,怎麼就一定要跟政!治!扯!上!關!系!?難道我們也要像西方一樣,把《荷馬史詩》來當正史來看,才不會有「政治宣傳」的嫌疑?
宣傳政治是一定的,哪個國家都這樣,考古學在誕生之初就為政治服務,歐洲國家通過考古學認定印第安人的文明為歐洲人的來證明其殖民的合法性,希特勒通過考古學來說明其侵略的一部分合法性。對中國來說,考古界也總是受政治影響,從早期階級鬥爭,到現在科學技術是熱點,考古也自然轉為古代的科學技術。每個學科都免不了受社會思潮的影響。夏商周斷代工程政治確實是一方面考慮,但是大大推進了對夏商周的研究。
集合眾人之力,從多角度去研究一個重大課題的方式不好嗎?
我就是從數學和度量衡的角度去證明夏朝確實存在的
破解「三《易》」的起源
井田軍制_懷劍聽雨
西周的實際軍隊
百度文庫-信息提示
日本古代有個蝦夷民族,中國西南的摩梭族依然保留著母系社會殘餘的婚姻方式,這種婚姻叫阿夏婚,《尚書立征》迪唯有夏,乃有室大競,吁俊尊上帝。但是夏朝諸帝里並沒有帝俊,所以非常可能從炎帝時代到黃帝時代,中國都被自稱為夏,夏朝只是繼承了這個名號。顓頊不是人名,是對zhuan族男副首領的稱呼。黃帝和良渚zhaun族為了對抗炎帝和蚩尤而結盟,後來炎帝也加入。黃帝擊敗蚩尤後,把自己兩個良渚zhaun族女人生的兒子派到山東和湖北,接管蚩尤舊領,以方便鎮壓蚩尤舊部,一方面限制良渚趁機坐大。分到湖北若水的屈家嶺文化的昌意,兒子繼續取良渚文化zhaun族的蜀(去蟲)山氏常(昌)家女兒為妻,生的就是顓頊。
三霄與三苗,芮戈與馬家窯青銅刀
二十八宿如按青、白、紅、黑各七宿分為四大類的話,其在大地上的分野,與5000年前(也就是仰韶文化之前)青陶、白陶、紅陶、黑陶文化在中國的分布是一致的,這是驚人的巧合嗎?
根據《史記天官書》《淮南子天文訓》《晉書天文志》:
青陶:角、亢、氐三宿,分野為袞州。房、心二宿,為豫州。尾、箕,分野為幽州。
黑陶:南斗為江、湖地區。牽牛、婺女,為揚州。虛、危,分野為青州(河姆渡、馬家浜、崧澤、良渚文化)。營室到東壁,為并州(老官台、大地灣、李家村文化)。
白陶:奎、婁、胃、三宿,分野為徐州(大汶口文化晚期)。昴、畢二宿為冀州(後崗一期文化)。觜觽、參宿的分野為益州(洪江高廟、大溪晚期文化)。
紅陶:東井、輿鬼為雍州(半坡文化)。柳、七星、張宿的分野為三河(洛陽盆地)地區(廟底溝文化)。翼、軫二宿為荊州(彭頭山、大溪早期文化)。
按《漢書·地理志》:「黃帝時,天下分為萬國;堯時,洪水為害,天下被隔絕,成為十二州。禹平水土以後,重新釐定為九州。禹九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之外,加並、幽、營三州為禹以前的十二州(夏朝初期經歷了一個小冰河期,導致北方三州的古文化南遷,北三州遂被廢棄,到商朝時冰河期結束,商朝以幽州營州起家)。顏師古解釋說:「水中可居者曰州,洪水汛大,各就高陸,人之所居,凡十二處」。歷夏、殷、周三朝,有得有失,都只能統領其中九個州,遂讓後世以為天下只有九州。
人類在四十萬年的發展中,地球運轉基本是保持的,所以人類按海陸分布和寒熱影響,分成了亞非歐交界處的高緯度的白人和赤道的黑人、以及遙遠東方的黃人。之後因為三大人種雜交,黑人和白人產生了紅人,黑人和黃人在中國南方產生了青人。白人由西北方來到陝西,最後的冰河期結束後,新石器時代開始,黃人、青人沿中國東部沿海北上河北山東,黑人則因為不耐寒,留在了台灣和浙江,紅人由西南方來到廣西,再到湖南、湖北、河南。黃帝時,為了對抗蚩尤,良渚的玄女嫁到了西北,就形成了這個星圖陸地分野的原型。
二十八宿與十二生肖豬龍的解釋在這裡
耆童 應龍_懷劍聽雨
高陽,黃帝喬姓,喬蟲就是蜜蜂,高其實是喬,所以黃帝兩兒子的家譜里多喬字
顓頊,zhuan是一個古代民族,漢語字典里Z開頭的東西都是他們發明的,藏族和壯族和台灣還有日本的繩文人是他們的遠親,基因上是D系,文化是河姆渡-良渚文化
真相是很複雜的
xv就是女婿的意思。顓字,左側站著的是一個帶著水族女性山字冠的女首領,右側跪著的是一個帶著彝族男性獨角冠的男副首領。水族、彝族的D系基因比例也很高,服飾也與藏壯接近。瑞字,是女首領拿著王鉞。頊字,是男副首領拿著王鉞。具體看我這篇文章《從中國南方走出了四大文明古國1.54》有圖好理解
以下是天文學證據
歲星也就是木星的周期是11.86年,也就是4329天,18*12*20=4320,遠比365*12+3=4383更接近木星規律。這就是瑪雅人曆法都有18這個數字的原因。木星是除星星、太陽、月亮外,人類最容易注意到的天體,且是最適合紀年的天體。木星每399點多天一個沖日,離地球最近,1年10個月1個月10天的紀年法估計是最早的紀年法,所以用夏朝的帝系年表數字來推夏朝建立時間的辦法,不靠譜。
《漢書律曆志》和《開元占經》提到古六歷。
黃帝歷。應該是10月曆每個月36天,羅馬最早羅慕洛斯建城時用的拉丁-薩賓的曆法就是十個月單月31天雙月30天。但是閏這個問題沒處理好,春天跑著跑著遠離了,受希臘文化熏陶的第二代王努瑪不能忍了訂新曆。新曆多出兩個月,原本從三月開始的,增加一月二月後又互換位置,之後七月八月改了,尤里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 ) 的名字變成七月 (July) , 屋大維的稱號奧古斯都 (Augustus) 變成八月 (August) 。新曆用的是希臘的陰曆,但也只有355天。北方多天災,黃帝炎帝信仰的是神,擔任祭祀的神官都是部落聯盟中數學非常好的巫師擔任,使用的也是歲星曆、太陽曆這種嚴重依賴長期的職業觀測和昂貴的天文台的曆法,一旦搞錯就要多等400天才能確定日子。南方雨林多瘴氣寄生蟲,蚩尤夸父信仰的是鬼,擔任祭祀的鬼主都只是各個部落的小巫師而已,所以用的是簡單人人會的月亮歷,也就是陰曆,單月30天雙月29天,看著月亮,最多15天就能確定日子,非常方便生產生活。蚩尤尚白,回教有些也尚白,所以這套太陰曆法和10月曆法得以經印度東西傳導到羅馬希臘也有。黃帝擊敗蚩尤夸父後,一切恢復北方信仰,並派自己的兒子昌意去南方控制蚩尤夸父的舊部,所以黃帝歷一定是原始的10月曆。山東的東夷採用的是18個月每個月20天的歲星曆。
顓頊歷。黃帝死後還政炎母的後裔,但是不久,炎母的後裔精衛死後,炎母一族就絕嗣了。昌意的後代顓頊在南方擊敗了稱帝的共工,但是陰曆只能紀年,不能指導農時,已經臣服顓頊的共工的孫子壹鳴,於是給陰曆添加了8個節氣用來指導農時,節氣屬於太陽曆,按照回歸年區分春分秋分冬至夏至,需要長期的職業觀測和昂貴的天文台。然後用17年9閏,讓陰陽曆結合在一起。這樣,顓頊就把巫權從部落酋長們收回自己這個聯盟酋長的手中,當顓頊成為天下共主時,就開始推行顓頊歷。顓頊歷是陰陽結合曆,基本等同現在用的農曆。
夏曆。黃帝還有個兒子去了東方,這個兒子堅持採用黃帝的360天10月曆,但是改良多加了5到6天。這個兒子的後代帝嚳,在顓頊之後得到了天下,於是顓頊歷基本就被廢掉了,所以《山海經》羲和10日而常羲12月。山東的東夷出身的鸛兜繼承了顓頊的地盤,但是既不用歲星曆也不用陰曆,而是使用夏曆。後代虞舜擊敗了鸛兜,鸛兜被迫帶著三苗遷徙到西南,就成了彝族。夏朝沒有子月丑月,所以和羅馬一樣,從寅月也就是三月開始,所以叫夏曆建寅。
劉堯漢和陳久金把《夏小正》和彝族的太陽曆作對比研究,指出《夏小正》原是把一年分為十個月的太陽曆,今本《夏小正》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是後人添加的。[4] 其主要論據如下;
1、《夏小正》有星象記載的月份只有1—10月,11月和12月沒有星象記載。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各月太陽所行經的經度大致相等,大致平均每月日行35度多;表明它是把一年分為十個月的。如果一年分為十二月,每月日行應為30度。(太陽一年在黃道上運行一周,行經360度)
2、從參星出現的情況看,從「正月初昏參中」日在危到三月「參則伏」日在胃,再到五月「參則見」日在井,每月日行都是35度。從五月「參則見」日在井到下年正月「初昏參中」日在危,相隔210餘度,若以一年十個月計,相隔六個月,每月日行也是35度余;若以一年十二月計,則相隔八個月,每月日行26度,顯然不合理。
3、從北鬥鬥柄指向看,《夏小正》正月「縣在下」,六月「正在上」;從下指到上指為五個月。由於一年四季斗建辰移是均勻的,斗柄由上指回到下指也應是五個月。這也說明《夏小正》是十月曆。
4、《夏小正》五月物候與農曆六月物候一致,以後漸漸出現差距,七月中出現了農曆八、九月才有的物候,如「秀雚葦」、「寒蟬鳴」;九月「王始裘」,相當於農歷的十月底十一月初,所以十月已進入全年最寒冷的季節了。
5、《夏小正》五月「時有養日(白晝最長,即夏至)」,十月「時有養夜(黑夜最長,即冬至)」;從夏至到冬至只有五個月。那麼,從冬至到夏至也應該是五個月。合起來,一年正好是十個月。
他們還認為,《管子·幼官圖》中的五方星、十圖、三十節氣,也是一年十個月的太陽曆。對於這個問題,學術界仍有不同的意見,討論仍然在繼續。劉陳二氏的立論不但是新穎的,而且是有根據的,因而是值得重視的。中國歷史上的太陽曆還有東漢末年出現的道教的「二十四氣歷」,後來演變為「二十八宿旁通曆」,宋代沈括「十二氣歷」的方案就是在它們的啟發下提出的。
殷歷。殷商是蚩尤夸父的後代,所以尚白,只是在涿鹿被打敗後逃去了東北。所以他們用的是很原始的陰曆,但是懂得加閏了。所以商朝的春節和我們一樣,多在一月末二月,所以叫殷歷建丑。
周曆。周朝以前是在夏朝當農官的,又繼承了商朝,所以用的是陰陽結合的農曆。因為重視節氣,以12月21日冬至後的第一個月為新年,所以周曆建子。
二十八宿是十月曆與十八月曆轉換時使用的歷輪形成的,就像是瑪雅人聖歷和哈布歷轉換時使用的歷輪,而且二十八宿神獸隱含著十二生肖,又可以轉換為十二月曆。瑪雅人源自奧梅克人,奧梅克人不是Q系,是D系或者C系,與良渚或大汶口相同,所以使用相同的曆法。二十八宿的漢字版頒行於少昊時代(見《路史》)。
應該說,斷代的年代不會與實際有太大的差別,而且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只去斷代,而有意無意地將夏史中原化,或者是採取模糊態度,還是要延續萬世一體的概念。但夏史不破,中國朝代更迭,由盛而衰的循環不會停止。
夏是東方所有民族的文明起源,夏人是游牧與農耕並舉的人群,而這群人所說的夏語,可以歸類為印歐語系,所以漢語也是印歐語的變體,而非漢藏語系。
「夏」在清華大學的戰國竹簡被寫作「日止+頁」,日在止上,即日落之地也。而古代的儒者們則更有詩意,」日出扶桑,暮入細柳「。暮入的西方細柳之地即為夏後氏之統治中心,而這個細柳之地,柳葉城交河是也,《呂氏春秋》有云:」白民之南,天下之中「,也為明證。
其實拿公家經費的歷史研究都有為公家的政治或經濟需求服務之嫌
不要跟作古的文明比老,
宣稱是繼承羅馬有,就跟羅馬比
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現在看來,夏商周斷代史的研究還是有意義的。
理由:我十分懷疑人類起源於非洲這一所謂「科學」之論斷。
研究夏商周斷代史,能回答「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終極哲學問題。一提起華夏,就是河南陝西,要麼黃河中下游,之前我們來自於哪裡,真是從昆崙山上過來的?還是從南亞經巴蜀之地過來的?我們的祖先究竟是誰?他們是否經過遷徙,還是就地生根發芽?不覺得這些問題都閃耀著光輝嗎?
下面是陰謀論,西方科學界對於人類起源和上古文明解釋權的把持。所謂「人類的祖母——夏娃」來源於東非大裂谷一帶,姥姥,拿著「基因科學」忽悠我們?咱就不能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等夏商周斷代史有了突破,啪啪打西方科學界的臉。
跟政治扯上關係又怎麼樣?玩的就是政治。
以上考古永遠都離不開政治。沒有政治家在輿論金錢上的支持考古工作怎麼進行?
夏商周斷代和民族主義的聯繫是必然的,建國之初考古的主要目的就是修史,填補我們對過去認識的空白。中國在那麼落後蕭條的時候唯一能拿到國際舞台上發聲的和古埃及印度文明比肩的只有我們的文化。可惜了,現在都慢慢遺失殆盡了。
這事和年代學的發展有關係,主要是為了讓人們更加了解遠古文化,畢竟現在好多西方學者不承認中國的夏朝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積石峽堰塞湖潰壩導致夏朝初期大洪水一說?
※夏商時代的古人是如何製造鼎的?其中有不少精細乃至鏤空的形態,是怎麼實現的?
※如果現在的一個普通水平的行政村穿越回夏朝能把夏朝干翻嗎?
※為什麼我們稱禹為「大禹」,卻不稱堯舜為「大堯」、「大舜」?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兒子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