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有哪些皇陵曾經被盜?遺失了哪些著名陪葬品?

關於盜墓的事,從鬼吹燈,盜墓筆記開始火起來,但終歸是小說。現實中,有難度的陵墓應該就是皇陵了,幾千年歷史下來,無數墓葬被盜挖,留下完好無損的有多少呢?
我印象中最出名的算是孫殿英挖掘慈禧墓,業內人士可否來科普下,到底有哪些皇陵被盜,流失了那些文物呢?
同時,保存完好的陵墓又有哪些呢?


1.三皇五帝都有名義上的陵墓,但都是後世追建的紀念性陵墓。

2.夏代因爭議很多而難考。如果認為二里頭是夏都,那麼其2號宮殿遺址中的大墓不知是不是當時政治或者宗教領袖的墳墓?該墓已被盜。

3.商、周兩代,全國各地的商王陵、周王陵基本上不是後世追建,就是張冠李戴。

考古能證實的商王陵在殷墟,不過要麼被盜掘,要麼無法證明具體歸屬,不過唯一一座未被盜且能認定歸屬的大墓就是婦好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和其他文物。西周王陵在周公廟一帶,這個出了初步成果,有待進一步研究;東周王陵在洛陽周山、金村、王城三個區域,出土的王作寶尊彝大鼎、周「天子」石圭、天子駕六車馬坑都耳熟能詳了。

4.秦始皇陵在臨潼,陪葬的兵馬俑世界知名,陵墓應未被盜。

5.西漢陵寢在咸陽塬有9陵,長安東南白鹿塬和少陵塬各1陵,可惜被赤眉、呂布和長安饑民盜空,傳說漢文帝陵因簡葬倖免,但根據《漢霸陵帝陵的墓葬形制探討》(《考古》2015-8)的論斷,漢文帝霸陵已於不晚於2001年即被盜掘,據盜掘者述,霸陵具有三重回廊,當時被盜出文物300餘件。東漢陵寢在孟津有5陵、在偃師有6陵、漢獻帝陵在修武、劉懿、劉辨陵墓不可考,基本也被盜空。

5.5 曹操墓在安陽西高穴村,其實早已多次被盜,不過孑遺仍很可觀,曹丕陵傳在偃師南蔡庄、曹睿陵傳在汝陽茹店村,但都未證實,後三廢帝都未以皇帝規格起陵;劉備陵傳在成都武侯祠,未證實,劉禪墓傳在孟津翟泉村,不可考;孫堅、孫策墓傳在蘇州盤門外,宋代之前就已被盜,孫權陵傳在南京市鐘山明孝陵內,未證實,孫皓墓疑似在江寧孫家山或洛陽某地,未證實,孫休陵傳在當塗龍華村,未證實。

6.西晉4帝唯武帝、惠帝有陵,司馬懿、司馬昭、司馬師都追封有陵,皆被盜,剩餘多是塗朱陶器、塗彩蚌殼之類,偶有金葉和串珠。東晉在南京雞籠山有4陵、富貴山到紫金山有5陵、晉穆帝陵在幕府山,基本都被盜,晉穆帝永平陵剩餘的隨葬品略多,有金銀飾物和玻璃器。

7.南朝19陵都被盜,隋代甚至有為報仇掘陵泄憤的情況(如陳霸先陵),出土的著名器物有竹林七賢磚畫。北朝諸陵也大都被盜,出土著名器物的多為俑陣及壁畫。

8.隋文帝陵在扶風三畤塬,未考古發掘,推測應不能倖免於被盜;隋煬帝陵在揚州西湖鎮,出土以隋煬帝牙齒、墓志銘和十三環蹀躞帶最有名,可能未被盜,但是塌陷已久。

9.唐陵在關中有18陵,昭宗陵在偃師、哀帝陵在菏澤。安史之亂之後就逐漸被盜,以唐末黃巢、五代溫韜、上個世紀90年代盜掘尤烈,除乾陵因山而建積沙防護之外,其餘19陵悉數被盜。

10.五代諸帝大半未能以皇帝形制起陵,保存最完整的後周陵墓在新鄭,民國時期和上個世紀90年代曾被盜,南唐帝陵在江寧東善橋,歷史上多次被盜,只余陶俑等物。

11.北宋帝陵在鞏義,被偽齊劉豫盜空,南宋帝陵在紹興,被元代僧人楊璉真伽和允澤破壞殆盡,甚至辱及屍體,宋理宗的頭骨剝下被作為飲器,直到明代才入土為安。

12.遼陵分散在巴林左旗林東鎮(耶律阿保機)、巴林右旗金溝(2陵)和王墳溝(3陵)。阿保機陵完好,金溝、王墳溝諸陵金初即被盜,日據時期又被盜掘,僅有哀冊存於遼博,余物應都在日本。

13.西夏陵都位於賀蘭山下,曾被元軍毀滅性破壞,孑余也幾乎都被盜掘。

14.金太祖原葬於黑龍江阿城金上京,後改葬在山河鄉,熙宗陵在峨眉谷,最後與後代諸帝都葬在北京房山,明代明熹宗認為與後金作戰不力是金陵王氣太盛,下令盡毀金陵,後來經考古發掘出土有金絲冠、銅柄鐵劍等物。

15.元代諸帝皆葬起輦谷,傳沒有陪葬,不起陵墓。

16.朱元璋陵在南京鐘山、其餘明代諸帝葬今北京市十三陵,除定陵考古發掘之外其餘都完好。定陵出土了金冠、鳳冠、袞服、絲織品、霞帔墜子等3000餘件文物,但是也暴露出文物保護技術落後等問題,文革之中更是有焚燒屍骨等慘劇發生。

17.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葬瀋陽,與追封的先祖皇陵共稱盛京三陵;遵化鳳台嶺有5陵,俗稱清東陵;易縣太平峪有4陵,俗稱清西陵。1928年孫殿英盜挖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東陵,1931年光緒崇陵被盜,1945年當地土匪將東陵除順治孝陵之外其餘陵墓盡數盜掘。

======================================================================

至於可能丟失了什麼就只是推測了,待我搜集一些靠譜的資料看看能不能解答吧。

註:以上所述「完好」指地宮完好。


歷史各個朝代的陵墓幾乎都被盜過(元等少數除外)


先秦陵墓

保存情況:盜挖殆盡

部分資料:

1.商王陵經過多次盜穴,隨葬器物幾乎被盜盡,其中不少精品已經流落到海外各地。隨葬品包括有青銅禮器、兵器、工具、車馬器,玉、石、骨、角、象牙、白陶等,種類繁多,製作精美,其中很多是中國的文化瑰寶,比如,四號墓出土的鹿方鼎和牛方鼎,堪稱是王室重器;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最重的青銅器,製作精湛另人驚嘆。

2.我國歷史上記載被盜時代最早的墓葬,是距今約3600年的商朝第一代王商湯之冢,它約在2770年前的西周晚期被第一次盜掘。而截至目前為止,發現盜洞最多,也即被盜墓者光顧得最多的墓葬則首推秦公一號大墓,它是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陝西鳳翔南指揮村發掘的。秦公一號大墓共發現盜洞247個,盜洞的年代自漢代一直延續到唐、宋時代。

3.大約自1987年起,甘肅禮縣的盜墓黑風屢禁不止,愈演愈烈,到1993年達到高潮。全縣36個鄉鎮中有18個鄉鎮56個村的人參加,最多時一次出動300人,以至於山坡上出現了賣吃食飲料的攤位。犯罪分子駕駛汽車、摩托車,手持大哥大、對講機,自帶槍支、匕首,站崗放哨,肆無忌憚。在盜挖中,珍貴的禮樂石磬,被當場砸成碎塊,帶有精美圖案紋飾的金器被當場以每克85元的價格賣掉。後來前去調查的考古學家戴春陽,是這樣描寫劫後的大堡子山的:「整個山坡滿目狼藉,遍布密如魚鱗、深淺不一、大小不等的盜洞」,這位學者用「顫慄」二字來形容他當時極度沉痛的心情。

4.禮縣秦公大墓的發現摻和了令人惋惜的情節,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盜墓分子發現了秦公大墓。當地文化局的有關人士介紹說,在1990年冬季,當地一位姓張的農民在挖土方時無意中挖出幾塊古生物化石,這些化石被當地人稱為「龍骨」,因為當地有「龍骨」可以治病、賣錢的說法,老百姓遂開始挖掘。在1992年初期,大堡子山附近10多平方公里的溝溝川川里,已經雲集了來自全國各地10多個省份的2萬多人,這些人在山上支滿了帳篷,平整的農田到處被挖得坑坑窪窪。許多文化遺址因此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


西漢十一陵和東漢十二陵等漢朝帝王墓

保存情況:盜挖殆盡

主要盜墓者:赤眉軍董卓 曹操

資料:

1.西漢末赤眉軍入長安,除文帝霸陵因傳說皆以瓦器隨葬而未被破壞外,其餘西漢帝陵全被盜掘。東漢末年,董卓脅持漢獻帝南遷長安,「又使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寶」。西晉末年,長安饑民又挖開了長安城東南剩下的霸、杜二陵。

2.兩漢一些嚴重的社會動亂,如吳楚七國之亂、推翻新莽王朝的民眾暴動等,都有大規模盜墓的記錄。而這些盜墓活動在漢魏之際達到了高潮。據史料記載,曹操為備軍需,曾專門設立「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等官職負責盜墓,僅在一次盜掘西漢梁孝王的陵墓過程中,就盜走金銀珠寶72船。此外,江南的孫吳政權也曾經在長沙、江陵盜掘西漢貴族墓。

3.西漢末年赤眉軍打開茂陵的羨門後,數萬士兵搬了幾十天,陵中的陪葬品還沒有搬走一半。直到三百年後的西晉時,陵中的珠玉還沒有被盜完。漢文帝的霸陵和宣帝的杜陵,是被稱為「儉者」的,但「珠玉彩帛」仍然「以千萬計」,至於漢武帝的茂陵,因為「享國既久」,以致「不復容物」,經赤眉軍發掘之後,到數百年後的晉愍帝時,還是「朽帛委積,珠玉未盡」。後漢赤眉軍大量發掘五陵墓穴,五陵自然包括茂陵,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陪葬墓也會遭殃。呂后的屍體因此在光天化日之下被農民軍侮辱戲弄。


魏晉南北朝帝王陵墓

保存情況:基本盜挖殆盡

PS:大奸賊曹操是個例外,他設立了七十二疑冢,讓後人都找不到他的墓葬

部分資料:

北魏永固陵在歷史上先後三次被盜掘,金正隆年間,盜墓者從西北方打洞進入墓室,隨葬品大部分被盜走。金大定年間,盜墓者再次進入墓室,前室的鋪底磚全部被盜,隨葬的大小石俑、石獸有的被盜走,有的被破壞。清光緒年間,永固陵第三次被盜,墓中殘餘物又大都被盜走,所剩無幾。


隋朝帝陵

保存情況亦不佳,省略


唐十八陵

保存情況:基本盜挖殆盡(不過乾陵似乎是個例外)

主要盜墓者:

溫韜 黃巢

資料:

五代耀州刺史溫韜,領兵盜挖唐陵。《舊五代史·溫韜傳》載:「唐諸陵在境者悉發。」《資治通鑒》「華原賊帥溫韜聚眾,唐帝諸陵發之殆遍。」《新五代史·溫韜傳》載:「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惟乾陵風雨不可發。」唐末黃巢起義,長安周圍的皇陵幾乎被發掘殆盡。

五代十國帝王陵墓

保存情況:不佳

部分資料:

1.南唐二陵曾經多次被盜。五十年代,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對這二陵進行發掘清理時,在欽陵前室西南牆頂發現了盜洞,當年隨葬的金銀珠寶早已被盜墓者洗劫一空,只剩下男女陶俑和玉制、石制的衰冊。


北宋鞏縣八陵

保存情況:盜挖殆盡

主要盜墓者:劉豫

資料:

北宋滅亡之後,鞏縣八陵都遭到了破壞。據傳,有一次偽齊政權劉豫從士兵手中得到一隻水晶寶碗,認定不是一般民間所有,便盤查出是出自於哲宗的永泰陵,於是組織了"河南淘沙隊",就是皇陵的盜掘隊。永泰陵被掘開後,珍寶被洗劫一空,屍骨暴露在外。從此不僅北宋諸陵被挖掘殆盡,甚至連民間冢墓也沒有倖免的。金滅亡後,元朝控制了北宋陵區,一切地面建築除石雕外都被"盡犁為墟。""南朝還有傷心處,九廟春風盡一犁。"

南宋六陵

保存情況:盜挖殆盡

資料:元世祖時期,江南釋教總攝西僧楊璉真伽與演福寺僧允澤等人在宰相桑哥的支持下,遍掘諸陵

遼金西夏

保存情況似乎也和上面差不多,省略


元朝

資料:

1.元朝所有皇帝死後都葬在起輦谷,帝陵不起墳壠,葬畢以萬馬踏平,所以至今尚未有元朝帝陵被發現

2.蒙古大汗去逝,用棺殮之,棺「用梡木二片,鑿空其中,類人形大小合為棺,置遺體其中,加髹漆畢,則以黃金為圈,三圈定」。大汗無論死於何地,也要運其梓宮於漠北。為了保守秘密,不讓人知道大汗的確切葬地,在前往墓地的當天,如遇有行路之人,皆盡行殺戮。至其所葬陵地,開穴所起土成塊,依次排列,棺既下,復依次掩覆之。其有剩土,則運置他所。送葬官三員,居五里外。葬畢,「則用萬馬蹴平,俟草青方解嚴,則已漫同平坡,無復考志遺迹」


明十三陵

保存情況:除定陵外基本保持完好

2.明末,十三陵先被李自成燒毀了康陵、昭陵和定陵的地面建築;

又被清兵縱火焚燒。民國初年,各陵又被縱火。日偽時期,獻陵、泰陵和德陵被日寇拆毀修了炮樓。解放戰爭平津戰役時期,為解決給養,曾拆毀陵殿去做劈柴。定陵挖掘後,文物毀壞嚴重;文革時萬曆和兩個皇后的屍首在定陵廣場前被焚毀。(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唐永泰公主墓)


清東陵、清西陵

保存情況:保存較好

1一般都是地宮(放地表建築里,那就能直接去拿了~)

2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 據郭沫若他們的考證 沒被盜過

3尋找陵墓的地理位置應該都是先通過文獻或者打聽或傳說...然後到大概方位通過地表土壤來慢慢尋找...(具體怎麼看土壤就不是很清楚了~)

4早被盜爛了(唐朝的關中十八陵 除了武則天的乾陵 其他的全被唐末的節度使溫濤盜了)

5喜歡歷史的人很多

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墓是唐代皇陵中碩果僅存的。

乾陵修建於公元684年,經過23年的時間,工程才基本完工。乾陵的巨大魅力不光在於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兩朝帝王、一對夫妻皇帝合葬陵,更在於它體內珍藏的無價文物瑰寶。關於乾陵地宮是否被盜和它體內的珍藏一直是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據文獻記載,五代時,溫韜為後梁耀州節度使期間,「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之所藏金寶。……惟乾陵風雨不可發。」唐末農民起義,黃巢聲勢浩大。因缺少軍資,他動用40萬將士盜挖乾陵,直挖出一條40餘米深的大溝,也沒有找到墓道口,後因官軍追剿,黃巢才不得不悻悻撤兵。至今在梁山主峰西側仍有一條深溝被稱為「黃巢溝」。民國初年,軍閥混戰,盜掘古墓成風。國民黨將領孫連仲以保護乾陵為幌子,率部下駐紮乾陵,用真槍真炮演習的辦法掩護一個師的兵力盜掘乾陵。士兵們用炸藥炸了許多處地方,卻沒能找到墓道口。後來,當士兵們盲目挖掘時,忽然雷雨大作,數日不歇,軍中一時傳言四起,稱武則天顯靈了云云……盜掘不成,孫連仲匆匆率部離開了乾陵。


上面的答案已經說的很多了,這裡說一下清東陵當年被孫殿英盜走的部分文物,這些是有實據可查的,文字引用自我自己整理編寫的維基百科「清東陵」條目:

戴笠:乾隆頸項上一串朝珠中最大的兩顆硃紅色珠子;
宋子文:一隻大「翡翠西瓜」,孫殿英托戴笠送給了宋子文(一說送宋美齡);
宋美齡:慈禧口中含的一顆夜明珠、一包珍珠,孫殿英托戴笠帶給宋美齡;
蔣介石:乾隆陵中盜出的一把九龍寶劍。孫殿英托戴笠送給蔣介石(一種說法是何應欽)未遂,後在戴笠墜機事件中焚毀;
徐源泉:慈禧頭頂的翡翠荷葉,還有一尊金佛、一尊紅寶石佛、一包珍珠;
商震:慈禧陵中一隻青皮黃瓤翡翠甜瓜;
閻錫山:慈禧陵中純金壽星佛、翡翠桃等;乾隆戴在手上幾十年的玉扳指,及裕陵中盜出的象牙、乾隆珊瑚雕制文玩等;
孔祥熙:朝鞋上寶石兩串、慈禧陵中一顆翡翠白菜、一包珍珠;
王仲廉:抗日戰爭勝利後,孫殿英遂以巨額黃金和所盜出寶物賄送王仲廉以求軍職。


拋磚引玉,最有名的陪葬品應該是王羲之得《蘭亭序》,有人說陪葬於李世民後遭人盜墓。又有學者考證可能還保存武則天墓中.


挖坑、金村周天子墓畢竟是我們學校教授八九十年前主持挖的~這個題必須答、從殷墟開始陸續補充歷代帝王陵墓陪葬、其實大部分吊炸天的文物都非帝王陵出土、但是啊!尼瑪帝王陵出土沾了王氣的東西、你們能比么( ̄^ ̄)ゞ
———————————————————————
那麼、我先從商代開始、殷墟因為早年大肆盜掘、土層真的太亂了、不過呢、史語所挖的1001號大墓作為商代王陵應該爭議不會太大、學術界普遍認為是商王武丁之墓and1400號大墓規格也挺玄乎的、估計...
1蜥蜴紋雕骨頭、長23.1cm寬8.4cm、台灣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2梟形石雕、高34.1cm寬24.8cm、台灣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3鳥紋骨雕、長7.1cm寬3.9cm、台灣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4獸面紋鐓、長36cm寬7.9cm、台灣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5虎首人身型石雕、高37.1cm寬26.8cm、台灣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6獸面紋石豆、高7.9cm徑15.4cm、台灣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
金村周天子墓在1928年由日本山中商會盜掘、文物多流散世界各地、出土文物見梅原末治先生「洛陽金村古墓聚英」、書是昭和十二年出的、部分已經易主、因為黑白圖、我還是在網上找彩圖好了、我們學校挺多當年發掘檔案的、同好者可以私信交流~
1錯金銀狩獵紋銅鏡、日本永青文庫藏

2嵌珠錯金銀銅壺、日本淺野楳吉藏

3嵌珠貼金銅壺、日本美秀藏

4人物銀像、日本永青文庫藏

5人物銅像、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6嵌玉龍紋金帶鉤、美國大都會藏

7金沿飾鼓釘紋玉盒、美國大都會美術館

8嵌玉嵌琉璃銅鏡、美國大都會美術館


我覺得最著名的還是 孫殿英盜奪慈溪陵墓吧

上世紀還出了書專門講這件事兒呢。
什麼鵝黃錦緞被子啊,慈溪脖子上的大珍珠川子啊,手上的紅寶石戒指啊,頭上的點翠發簪啊,腳底下踩的翡翠瓜果什麼的好多好多……


這個可能有點跑題,因為我對歷史,文物方面不是很了解。
我提的是:老山漢墓。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百度搜索。
由於也算「發掘」的親歷者,這件事對我來說一直值得對別人津津樂道。
老山是個山,不高,周圍的居民區就叫老山小區。我五歲從南城搬到這裡,最早老山小區還算個新興居民區,老山也尚未開發起來。山腳還有農民在這裡放羊,種玉米什麼的。
那時我就發現老山有幾處不尋常的地方:
1.山腳南面有個漢白玉的柱子,這擱現在簡直太奇怪了。可惜當時沒有拍攝影像資料,細節完全記不清了。
2.柱子西北偏北有個石磚壘成的宅門突兀地杵在一片空地中,就是那種古裝電視劇里經常出現的。
3.往山上走,樹林中總能看見野墳堆兒。不到一米高的土堆,上面墊著一些紙錢磚塊什麼的,好點的土堆前還有個碑,刻著慈母慈父什麼的。
4.樹林中的樹杈上經常系著一些麻繩,塑料繩,系的位置很高。

再往後就和網上報道的一樣了,1999年在這裡抓到了盜墓團伙。政府派人保護古迹,進行搶救性挖掘,在老山小區鬧了很大動靜。可惜的是最後發現屍去墓空,早被更早的盜墓人光臨過了。我們這幫老百姓也興奮地竊竊評點,彼此曾心照不宣的謎團與疑惑終於真相大白。

老山的現狀是:
1.漢白玉的柱子被拉走了。
2.石磚宅門依舊孤零零矗立,看周遭風起雲湧,新舊更替,這片土地轉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並且房價由兩千八飛至三萬+……
3.野墳堆因萬物生長與風吹雨打而慢慢變少了,樹杈上的繩子亦如。經我分析,野墳是盜墓團伙用來掩飾盜墓挖出的土(周圍還撒了紙錢,真是心思縝密),樹上綁的繩子可能用作記號。
4.老山也慢慢實現了四個現代化:周圍圍起了鐵柵欄,土坡變成了柏油路;山腳的農民搬走了,玉米地換成了籃球場與花園;常見的走獸,刺蝟,野兔,蛇等精怪漸漸滅絕不見;夜晚的老山不再肅殺怕人,而充滿了健身器材的吱呀與孩童的嬉戲。

宅門安靜地杵著,看時間在老山身上流過。


古墓被盜向來是野史的資源啊,ps最愛看野史了~(≧▽≦)/~


秦代開始,明代以前的帝王陵只有李治和武則天合葬的乾陵和秦始皇的始皇陵沒有被盜。當然,隨葬墓基本都空了。

宋代的全部在明朝前就被盜掘一空了。宋理宗的頭骨還被做成酒器,到朱元璋打下北京後才被安葬。


明朝只有定陵被發覺,其他13陵安好(加上南京的朱元璋陵)。清朝的沒被盜的應該是順治,康熙,雍正,道光,咸豐,同治陵。慈禧那個不是帝陵……光緒的肯定被挖過了,屍骨和頭髮都被檢測發現砷中毒了。

至於那些亂朝的帝王陵……我就只能呵呵呵了

元代帝陵只是傳說……現存的地面建築全部是後世修出來搞景區的傑作。


至於被盜程度。宋代以前的,被盜以後連陵墓大門都沒有封閉,就這麼敞開著。還是宋太祖(?or 他弟弟)下令封閉甬道。所以基本斷定是沒什麼東西了。之前科普節目有講唐太宗的昭陵,科考專家試圖找到甬道的時候對此有補充說明。

唐代的石像生還有,基本形制還在。太宗陵前的6駿石雕都被砸爛盜運出去了。不是當地農民發現,群起而攻之,國內一駿都剩不下。至於《蘭亭序》。根據朱溫盜掘昭陵後相關文獻說明裡頭,盜掘出來的殉葬品沒有這東西。所以專家推測應該是在武則天與李治合葬的乾陵里。至於到底在不在,至少我們這幾代人是看不見了。現有技術無法克服這種缺氧環境中保存百年的絲織品重新見光遇氧飛速氧化的過程。所以,不可能打開。(明定陵打開的時候,裡頭的絲織品,木器就是遇氧迅速氧化變黑,變脆,風華。所以基本上絕大多數都沒保留下來。白馬寺地宮發覺的唐代絲織品也殘存了了,都破爛到不成樣子。)

所以墓里或許有點宋代重新安葬封閉丟進去的東西,也或許什麼都沒有。但是地面建築什麼都肯定是屁都不剩了。不過陵墓裡頭基本形制還能看到。


北宋南宋開始不再像之前皇帝那樣即位就開始修陵,都是駕崩開始,而且一年以內完工。所以極易被盜被毀。北宋的還有點石像生。神道應該還在。陵墓如果發覺,基本形制或許還能看到。但是南宋的就……不給標註,你就完全看不到了。因為好像南宋皇帝都沒修陵,都只是暫時安置。南宋皇帝都還想著重新入主中原。為了便於後世重新安葬回中原,都屬於淺葬。所以……你懂的。

明代的14個帝陵,地面建築基本還在。但是由於清代修帝陵長期打著修葺明陵的借口偷運地面建築材料,所以北京13陵地面建築的規模的形制肯定是遠遠不如當年了。可是地下的東西除了定陵,都還在裡頭睡著。這裡應該說明一下永樂大典。永樂大典修成的時候只有一套。在嘉靖時期因為嘉靖皇帝的喜愛,才重新抄寫了一套。雖然因為清代末年大部分被焚毀丟失,但所能找到的殘本明確肯定都是嘉靖版,所以專家推測永樂版本的應該是被嘉靖皇帝隨葬了。

清代的就那麼回事了。

關於清代皇帝偷拆改制明陵偷去木材的證據 電視上演過。清代順治,康熙,雍正,乾陵的陵墓地上建築在翻修的時候,起木構件上都有拆直明陵的證據。CCTV科普節目有。大家可以看看。比如嘉靖的金絲楠木殿被拆了好幾次……


唐及以後的:唐十八陵除乾陵外被五代軍閥溫韜盜掘。北宋皇陵被偽齊政權及金兵所盜,南宋皇陵在元廷默許下被西域惡僧楊璉真迦所盜。元帝諸陵不知何處。明十三陵只有定陵被挖開。清東陵除順治的孝陵外均被盜(尤其以1945年最甚),清西陵只有崇陵和瑾妃墓被盜。


感覺除了武則天的都被盜過。


保存完好的墓:唐朝武則天,還有李世民的?還有就是我們的成吉思汗的墓,在哪裡還不知道。
除了慈禧的墓被盜感覺令人惋惜外,(野史):一些文獻曾記載「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項羽入關發之(指秦陵),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至於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不過既然流傳至今,肯定是有點道理的。但是看科普頻道據稱:始皇陵里充斥著大量的水銀,這現象又說明其實未被偷盜以及火燒過!
其實個人感覺其實很大一部分帝王墓沒有被挖掘過,春秋及戰國時代或更早前,以及秦之後,經歷過這麼多的朝代以及帝王,能被知道被挖的也屈指可數,不然國家還不立馬保護起來了!不過也有可能期間的一些帝王為了收羅奇珍異寶,早特么用國家的資源早早的把你挖掉了,這也說不定!


據說沒被盜的而且還有名的帝王墓應該就剩始皇陵個武則天墓了吧,貌似諸葛亮墓也沒被盜,但是他不是帝王


從近現代歷史可看龍脈破碎程度,亦可見墓寢。


定陵的詛咒


推薦三個電視劇
東陵大盜
墓道
靚天寶匣


以下內容來自鳳凰網:
1945年中共某幹部帶千人盜11座皇陵 稱斗皇上大地主

本文摘自《快樂老人報》2013年10月24日第16版 作者:佚名 原題為:《比孫殿英更瘋狂:1945年清東陵再遭劫》

清東陵葬有清朝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同治5位皇帝和慈安、慈禧以及眾多后妃。鮮為人知的是,孫殿英盜掘的只是清東陵14座陵寢中的兩座——乾隆裕陵和慈禧定東陵,更大一次浩劫發生在10多年後:1945年,其餘12座陵寢除順治孝陵倖免外,悉數被盜。

浩劫開始:盜匪打通層層關節

清東陵的位置處在當時的遵化、薊縣、興隆3縣交界處,日軍投降後,3座縣城在國民黨手中,農村地區則屬於共產黨領導的冀東軍區。當時冀東軍區部隊主力開進東北,清東陵的守衛只能依靠當地拼湊起來的民兵、公安助理。

慣匪王紹義在盜挖清東陵時,已50歲。他20來歲就落草為寇,此時是東陵西側新立村以彈棉花為生的手藝人。為盜墓,他找到了同村的楊芝草。楊芝草既當過土匪也干過偽警察,日本投降後,又混進民兵組織,負責定陵周邊的守衛。隨後,他們又拉攏了裕大村的副村長賈正國、冀東分區薊遵興聯合縣八區公安助理國正、村助理繼新。1945年9月,這一夥幾十個人劈開咸豐皇帝和其皇后薩克達氏的棺槨,將隨葬品盜掠一空。隨後,又瞄準了定東陵。定東陵有兩座陵寢,分別埋葬著慈禧和慈安兩位太后。慈禧陵已經在1928年被孫殿英盜掘一空。這一次,王紹義一夥又把慈安陵盜空。定陵和定東陵之間是定陵妃園寢,5座皇妃陵同樣無一倖免。然後,他們又盜掘了孝庄皇太后的孝東陵。通過這些寶物中的一部分,他們買通了一個冀東軍分區高層領導。


罪惡擴大:上千人洗劫清東陵

這個被收買的高層領導叫張盡忠,時任冀東軍區十五分區對敵工作部部長。他作為首犯參與盜陵,是在1945年的年底。張盡忠不滿足於王紹義一夥「雞鳴狗盜」似的盜陵活動,把盜陵冠以「鬥爭皇上大地主」、「幫助群眾度過饑荒」之名,廣泛動員陵寢地宮的知情者加入,還拉攏了薊遵興聯合縣八區區長介儒。這場盜陵活動,變成一場上千人參與的明火執仗的群體性犯罪:每次盜陵,都在陵寢周邊5華里設置警戒哨,由持槍民兵負責看守。從1945年底到1946年1月,總計超過千人的盜陵隊伍把清東陵除孝陵之外的所有陵寢盜掘殆盡。之所以沒挖孝陵,是因為民間傳說順治帝在五台山出家,地宮是空的,只有一雙鞋子和一把扇子。

1946年1月,薊遵興聯合縣薊縣公安局接到東陵被盜的報案。就在局長雲光等人開始調查清東陵盜案的同時,清東陵被盜的消息經過一個叫張樹廷的軍統特務報告後公開了。國民黨中央社藉機大造「共產黨盜陵」謠言,誣陷盜陵事件是中共冀東軍區所為。同時,軍統又指派張樹廷等搜羅盜陵珍寶。張樹廷被捕後供稱,軍統共收繳了800餘件東陵珍寶。

案犯落網:軍統抓住首犯張盡忠

此時的盜墓賊已是驚弓之鳥。楊芝草和「嚮導」關增會聽到風聲就已逃跑,1947年被抓捕歸案,執行槍決。慣匪王紹義攜帶槍支逃脫,直到6年之後才被專案組抓獲,隨後被判處死刑。最難處理的是對首犯張盡忠的抓捕。最終,是國民黨軍統特務獲知了他的行蹤,1946年初夏在唐山將其抓獲。1948年,張盡忠在北平地方法院看守所病死。其餘的賈正國、趙連江、繼新等6名主犯,則被悉數捉拿到案。1946年2月1日,農曆大年三十,6名主犯被押赴刑場執行槍決。

幾十年後,雲光曾寫文章回憶了當時東陵被盜的慘狀:(惠陵地宮裡)看到兩具棺槨。同治皇帝居右,只剩一把骨頭了,也沒有什麼衣物。皇后屍身沒爛,有長發,衣服被扒光,俯身躺在棺內,棺前還有一些黃的絲織碎片……皇后腹部被剖開了,腸子流了一棺,傳說皇后生前是吞金死的……

迷霧重重:被盜珍寶哪裡去了

據云光回憶,當時盜墓分子上交的物品包括:黃金重達5斤14兩(老秤,16兩一斤),其中有金戒指、已斷開的小金塔等。還有大小不等的點翠頭飾、鼻煙壺、翡翠、瑪瑙、玉石等,共有大半臉盆;珍珠有一茶盤。但大量的被盜珍寶,並沒能及時追回,不知所終。

據張樹廷交代,在張盡忠的住處共搜出十幾件寶貝,其中一條金龍有一尺多長,拿在手裡全身會動。這些寶物被軍統收走。張樹廷還供稱,軍統在北平等地收繳的800多件寶物,後被軍統平津辦事處處長馬漢三及同夥貪污了一部分。馬漢三後來被舉報,被軍統處死。這批珍寶同樣最終下落不明。這部分能夠被提及的珍寶,只是清東陵失竊寶物非常少的一部分。被盜掘的珍寶到了哪裡?時至今日,仍迷霧重重。(摘編自《北京日報》)


微博上午後狂睡的微博相冊被吐槽鬼挖了很多漂亮小姐姐的照片……


推薦閱讀:

官渡之戰時袁紹表現如何?
趙氏孤兒中,程嬰獻出趙氏孤兒,自己的兒子長大後,又讓他加盟趙氏的可能性是不是更大?
春秋戰國時期人名為什麼這麼繞口?
身為一百零八將的最後一位,是什麼樣的心理感受,會不會有壓力呀!?

TAG:歷史 | 考古 | 盜墓 | 文物 | 文物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