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拍出丁達爾效應的唯美景色?

攝影新手,前幾天隨手拍了一張夕陽圖,想拍出類似於這張圖片的丁達爾效應景色,但是拍出來後感覺噪點過高,效果不是很好。想問問大家拍丁達爾效應時都是怎麼處理的?是不是在霧多空氣質量差的地方效果會更好?


有烏雲的時候,屢試不爽。

今天下午三點的南京。

假裝自己跑進了侏羅紀世界。

手機,調了下色,但手殘黨,基本等於沒動。(捂臉


瀉藥。

先來講講理論知識,啥是丁達爾效應。

這個初中物理必學的知識點是在1869年由英國物理學家約翰?丁達爾發現的,

就是這位

他看到把一束匯聚的光通過溶膠體,則從側面(即與光束垂直的方向)可以看到一個發光的圓錐體,覺得很神奇,然後就用他的名字命名為了丁達爾效應。

是不是很熟悉,好像在哪裡看到過

所謂膠體又稱膠狀分散體,是一種均勻混合物,在膠體中含有兩種不同狀態的物質,一種分散,另一種連續。分散的一部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組成,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nm—100nm之間的分散系;膠體是一種分散質粒子直徑介於粗分散體系和溶液之間的一類分散體系,這是一種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勻體系。膠體粒子的直徑一般在1nm——100nm之間,它決定了膠體粒子具有巨大的表面積,吸附力很強,能在水中吸附懸浮固體或色素形成沉澱,從而使水凈化。

膠體按照分散劑狀態不同分為氣溶膠(如煙擴散在空氣中)、液溶膠(如Fe(OH)3膠體)、固溶膠(如有色玻璃、煙水晶)更詳盡的實例如,煙,雲,霧是氣溶膠,煙水晶,有色玻璃、水晶是固溶膠,蛋白溶液,澱粉溶液是液溶膠。在微觀層面,澱粉膠體蛋白質膠體是分子膠體,土壤是粒子膠體。

(全部引用,忒長,勿噴)

知道了這個之後,我們就得等適合的天氣或者適合的場景才能拍攝出想要的照片

最好的天氣就是秋天下霧的時候。

或者房間內有煙,塵土之類的

除此外,太陽升起的一個小時內和太陽落下的一個小時內也是拍攝這種照片的優秀條件。

滿足了「膠體」的條件,我們就可以進行拍攝了。

首先是測光,拍攝這種照片的時候測光需要用點測光。

就是這個測光模式,在這個模式下,你可以任意移動測光點的測光位置,我們需要將點測光位置放置在取景框內最亮的位置。

舉個栗子。

其次是光圈,我們需要使用小光圈,因為光圈越小才能對光線進行刻畫,同時為了降低噪點,ISO我們設置為100即可。

再來說說白平衡

白平衡可以讓你拍攝出來的照片更美麗,尤其是對於後期手殘的小夥伴可以嘗試一下。

例如我們想得到金光灑下的感覺,可以白平衡調整至6000K,這樣照片就能出現金黃色的感覺。

拍攝完畢之後我們再來說說後期。

後期對於攝影作品也有這至關重要的作用

像色彩對比、亮調、暗部等等都可以進行調整。推薦一款CameraRaw的處理軟體,很簡單,很易學。

不過最為Ps的忠實粉絲,還是更推薦Ps,前提是你能用的了。

調整的時候注意什麼呢?

個人的經驗就是……

你看著怎麼好看怎麼來!

因為所有的調整都是可以直接預覽到的,所以對於美醜感知度全憑你自己。

好了基本都說完了,以上這些辦法不僅僅適用於單反和微單,手機也一樣可以實現,只不過礙於感光元件的問題,效果可能沒有單反那麼優秀,但拍攝就為了一個樂趣,開心就好。


如圖


某個廠商反應很快,直接刪了答案,很好,那我也就不再點名了。

其實我一介商科狗,怎麼可能反對廣告?

知乎官方給了篩選評論的功能,不就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打廣告嗎?

youtube上的廣告我經常捨不得跳過,好的廣告本身就很有價值呀。

只不過你打個廣告能不能走心,能不能符合知乎的遊戲規則?

大家來問拍丁達爾,你來告訴大家:看!我的空調可以吸走塵埃,消除丁達爾!

WTF?

我估計這款產品的營銷主管還是有點大公司心態,

覺得不就是一個知乎么,不就是數字營銷么,花錢給我上!

營銷這麼好做的哦?知友這麼好忽悠哦?

維護知乎優質原創氛圍,人人有責。

==================================================================

上兩張圖先。

△月光湖畔。 義大利,尼康D800E。

△晨霾。納米比亞,iPhone 7 Plus

其實丁達爾只是一種常見的光學現象,可以突出朦朧氤氳的氛圍,也就僅此而已。

而當光線穿過一些狹小建築開口或者是樹葉間隙,能夠形成比較明顯的光束,有時候可以作為畫面的陪體來體現出節奏感;但更多的時候是作為背景,和畫面的配稱,已經氛圍的塑造。尤其是上下午雲層中的丁達爾,也就是題主照片中的丁達爾,常常只能做陪襯。

所以簡單來說,沒必要為了拍攝大氣中的丁達爾 而去專門拍攝丁達爾。

一張「帶有丁達爾效果」的照片要好看,仍然要滿足一些基本的條件,比如主體突出,畫面平衡;比如曝光適當, 色彩調和。

  • 這是第一點:要保證照片在沒有丁達爾的烘托時,畫面仍然是一張好照片。

另外一點需要強調的是,丁達爾的光束,一定是要有遮擋物才能明顯看到,沒有遮擋物,那就是一大坨霧蒙蒙的天。以題主的答案為例,很多時候是高空中的雲朵遮擋,行成光束。

△廣州,冼村。iPhone6.

這就是典型沒有相對小孔徑的遮擋物時的丁達爾。陽光照射了灰塵,的確能夠看到一點集束的光線,仔細看還是有,但是沒有那麼明顯。也算是一種帶著丁達爾的逆光。

大家很多時候為了拍攝這種所謂的「耶穌光」,是有點飢不擇食的,看到一束光就趕緊拍。

比如題主的這幾朵雲其實無論如何都算不上好看,絕大多數時候,我推薦大家默默欣賞,默默路過就好。

而這種雲層更好的去處,是作為火燒雲的材料。等到黃昏時,太陽在地平線附近照射雲彩的時候,

這些雲彩會更好看。而現在純粹逆光,看起來像是雜亂的烏雲。

△蘇河灣的日落。精靈4,上海。

遇到這種雲,整個下午的天空都是題主舉例的那種丁達爾,但我一張也沒拍

因為下午的陽光相對強烈,雲朵很黑,陽光很白,很刺眼,其實整個天空除了幾束光以外也沒有太多的亮點,不如等到日落時分,來一波史詩般的夕陽。

這時候你仔細觀察地平線附近的陽光,其實是有一點點光束的。只不過由於太陽位置太低,已經無法形成穿透雲朵的光束了。

而某一些例子里的樹木,建築的孔洞,極端霧霾天氣下的人影,都是非常好的遮擋物。

一些孔洞,本身就有節奏感,就是排列得很好看,有了丁達爾,是錦上添花升奇景;

一些樹影,在沒有丁達爾的時候,難道逆光晃眼的太陽不好的時候,也可以很美好呀~

△iPhone 7 Plus, 納米比亞

△比如這張里的石門,在沒有丁達爾的時候難道不奇特嗎?也很奇特呀! @Sky Duanmu 來自我司COO小姐姐在北美拍攝的作品。

當遇到這種情景時,果斷拍攝,才有不錯的照片,

  • 這是第二點:選擇具備鮮明美感的遮擋物。比如大多數時候的雲朵就沒有特別好看。而一些走廊的小窗戶,樹葉等遮擋物,就很適合。

第三點。對焦測光什麼的,HDR打開,對著明暗交界處對焦(主要是為了保證能對上),然後根據畫面的明暗,用曝光補償加一點或者減一點,自由調節,沒問題的。

第四點。後期的時候,結構和清晰度類的參數不能加得太高,否則容易在高反差的光線邊緣留下白邊或者生硬的質感。

好勒我說完了。


找一個空氣污染嚴重的多雲天…


很簡單啊,看到了就拍就好了。

D90, 18-105mm F3.5-5.6,1/160s,F6.3,ISO 200,62mm(35mm eqv. 93mm)

沒看到就自己PS。


一、什麼是丁達爾效應

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丁達爾效應。當一束光線透過膠體,從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觀察到膠體里出現的一條光亮的「通路」,這種現象叫丁達爾現象,也叫丁達爾效應(Tyndall effect)。

丁達爾現象的本質是光的散射,當光線通過不均勻介質時,一部分光線的傳播方向會發生偏離,這就是光的散射現象,偏離原有傳播方向的光被稱之為散射光。

我們知道,膠體是一種介於溶液和懸濁液之間的分散體系,由膠體粒子分散於分散劑而形成的。膠體粒子的直徑在1~100nm之間,這與可見光的波長(400~700nm)接近,當可見光通過膠體時,光的散射現象增強,易於被觀察到。

攝影是光線捕捉的藝術,所以,丁達爾效應這種普通的光學現象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下,能夠凸顯出美輪美奐的效果,也就成了攝影師的最愛了。攝影界一般習慣於叫「耶穌光」,或者就叫光束,很少有人說我拍了一張丁達爾效應的照片。

二、怎麼拍攝丁達爾效應的照片

首先,拍攝這類照片有兩個要素:

1.要有光,而且是束狀光。

2.要有懸浮膠體顆粒。

只要滿足這兩個條件,就能拍攝出漂亮的光束。尤其是在常見的光束產生的地方,比如多雲的天氣之間光束,舞台束光燈,樹林里葉片之間的傾瀉的光束等。

對於構圖,丁達爾現象的拍攝與一般攝影並無太大的區別,一幅好的照片,需要一個清晰的主題,畫面的所有要素都是為主題服務的,整個畫面不能歪,不能臟,在能夠保證表達思想的前提下,儘可能簡潔。畫面的主題一般不放在畫面中心位置,一般處於九宮格的某個點上。這樣,整個畫面會顯得工整,主題鮮明,觀感上佳。

不能過曝,也不要欠爆。

丁達爾現象本身很難成為畫面的主旨,實際上,完全拍攝丁達爾現象的片子很難成為好的片子。因為,丁達爾現象所營造的只是一種意境和一種氛圍,而這種意境和氛圍所烘托的,才是關鍵。無論是青春少女、晨霧中的若影若現還是黑雲壓城後的守得雲開,都是很好的丁達爾現象主題。

通過幾張丁達爾效應的照片來具體說說場景:

有過舞台拍攝經驗的攝影師大都會知道,現場為了更好地營造氛圍,一般會有大量的束光燈,而為了能使這些束光燈有更好的展現效果,一般現場會放一到兩台煙霧機,如圖每條光束細看都有煙霧漂浮。這就是丁達爾效應的現實中的應用之一。

(圖片由攝影師:Peter Zajfrid 發佈於500 px)

現實中常見的丁達爾效應,如上圖,雲層之間的縫隙投射出來的光束效果,在有水汽的大氣層中也會得到體現。拍攝此類照片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就是光線需要經過雲層之間的縫隙才能出現,而且空氣中需要有的漂浮物或者水汽。

(圖片由攝影師:Chun Chau 發佈於500 px)

另外,在漂浮顆粒的水中也能拍攝出水波投射下來的光束效果,水波的凸凹不平才能把光線給分割成一束束光,如圖,如果水面平靜如鏡,而顆粒物又不夠大的情況下是不能獲得丁達爾效應的圖片的。

(圖片由攝影師:Dag Ole Nordhaug 發佈於500 px)

樹林里灑下的陽光,在晨霧的水汽中的光線。這也是自然界中常常能夠見到的丁達爾效應的表現。

除了場景選擇和構圖,這幾個方面也是拍出好看光束的要點:

1.在有束狀光和懸浮膠體顆粒的前提下,拍攝時最好有較暗的背景,背景越暗,光束產生的效果越明顯。比如雨後的樹林,水氣瀰漫,濕度較高,如果這時候陽光通過樹葉間的縫隙照下來,在整體較暗環境的烘托下,就是非常不錯的取景時間和地點。

2.拍攝光束產生的場景大多都是側逆光或者逆光,所以拍攝的時候最好使用M檔,點測光。使用點測光的模式對畫面的高亮處進行測光,快門速度不必很慢,只要可以達到相繼的安全快門速度即可。

3.拍攝此類照片大光反差都會比較大,拍攝的時候最好使用低對比,RAW格式,這樣才更好地保留畫面的細節。

三、後期處理思路

在使用RAW格式處理的時候,首先把照片的高光和暗部細節調速出來,然後再矯正色溫增加對和清晰度。如下圖的調節方法,具體需要按實際圖片調節。

基本上,了解了丁達爾現象的原理,也就明白題主所說的問題了,不是只有在空氣污染的地方才能捕捉到這種現象的哦,甚至可以藉助道具自行製造。拍攝光束,一台便於操作的單反或者微單相機(專業大底卡片機也可)+稍微廣一點的焦段鏡頭,如35mm鏡頭就很不錯,或者手機本身就已經足夠。為了拍出美美的耶穌光,希望小海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我講下原理,明白了原理你隨時都可以怕出來。沒圖。
原理:空氣中的灰塵被一束硬光打亮,灰塵比背景亮,你就可以看到那一束光了,其實你看到的是空氣中的灰塵。如果背景比灰塵亮,對不起,你看不到。

這是曝光裡面光比的知識,很重要,把光比搞明白,攝影曝光就搞明白了。

舉例,在窗戶外打一道裸燈,室內放點煙霧,光束就出來了。因為煙霧被打亮,煙霧比背景亮,煙霧就很清楚了。原理很簡單的。

這個案例再拓展下,如果室內背景用燈打曝,變成純白背景,那麼這個丁達爾就看不到了,因為煙霧沒有背景亮。

在提一個問題,為什麼用硬光而不是柔光?因為柔光沒辦法把煙霧打出一道光束通道。

自然界的丁達爾原理一樣。
基於相同的原理,我再講下自然光下拍攝雨滴的案例。下雨天你對著天空拍是一片慘白的,因為天空這個背景比雨滴亮,所以雨滴看不出來,換個背景,比如一棟大樓 ,那麼你就可以看到雨滴了,因為雨滴比大樓亮。這個下雨天觀察就很容易明白。有個國產80年代的視頻教程,裡面就有講拍攝雨滴的案例。可惜視頻搜索沒關鍵詞 比網紅教程好太多。

還是相同的原理,我們再進階講一下背景是透明玻璃的閃燈人像拍攝。這個可是很頭疼的。百度搜索下李嘉誠,你會發現他有張在玻璃背景上拍的照片,有兩個大大的柔光傘倒影,到我這裡,這位攝影師是不合格的。

還是光比知識,光源比背景亮,光源就會在玻璃上有倒影。怎麼解決?這個說來話就長了,如果你拍兩張再用ps合成,無可厚非。如果你實實在在拍出來,這前期工作量就很大了,不細說,去優酷網搜索燈神喬麥克納利的的辦公室行政肖像裡面的玻璃背景案例。看看人家多嚴謹。人家用的是尼康,如果你用的是佳能拉風的白炮,恐怕你得用黑布蓋起來,會有倒影的。

再補充一些相同原理的案例,
1、水下拍攝也可以拍到這種光束通道的哦,水也不是百分白乾凈,裡面也有介質,類似於空氣中的霧,灰塵。參考Joey l和lara jade兩個攝影師pk的視頻,裡面lara jade的案例。
2、隔著玻璃拍攝多重曝光人像。玻璃上有室外倒影也是因為室外的場景比室內背景亮。參考zack arias的書《成為專業攝影師的106個問答》裡面拍攝可口可樂總裁的案例。
3、逆光拍攝。很多人以為自己會拍逆光,不是光位對了你就能拍。選一個暗背景,人物的頭髮輪廓才能出來,因為頭髮比背景亮。如果對著太陽拍,太陽比頭髮亮,頭髮光是出不來的,甚至太陽亮到會溢過來把頭髮吃掉。你喜歡哪種效果隨你,但不能碰運氣。這才叫用光。參考我上面提到的那個80年代的教程,裡面就有原理的講解。
4、鏡頭貼著玻璃拍。參考David hobby的《逐層布光》裡面拍攝青蛙的案例。

你腦海中儲備的光線知識足夠你變成大師。用光和布光不難,難的是控制,光的色彩,光量,方向,形狀等等

多琢磨,多看大師的經典案例,區區一個丁達爾難不倒你的。一不小心就推薦了這麼多教程,原來我還是很愛學習的。。


早起,水汽沒散的時候,比較容易拍出好看的丁達爾現象。下圖是在廈門旅遊時,坐頭班渡輪去鼓浪嶼拍到的。


看運氣。


2016年11月,紐約,iPhone 6換個角度。


有種東西叫「煙餅」


第一次被邀請,好激動。
作為一個攝影小白,空有一台入門機,最近剛看了一篇拍丁達爾效應的推薦,一般早晨有霧氣的森林等待日出拍到丁達爾的概率是很高的,拍攝的時候注意避開光最亮的地方,比如變換角度藉助遠處的樹木枝幹來遮擋。照片最好存RAW格式通過後期也可以調整出比較好的效果。
再次謝謝題主邀請,沒做出什麼貢獻好慚愧,一起學習吧。


瀉藥,第一次收到邀請
丁達爾效應一般早上會出現多一些,雨後有時候雲多也會出現,以下圖片是我隨手用手機拍的(請忽略渣像素 ),然後用snapseed稍微處理了一下,主要調了一下高光低光,加了一下飽和度。


這張算丁達爾效應吧。
我覺得拍這種照片,都是可遇不可求吧,在室內拍到的機會可能很大點。如果遇到的話,拍攝下來應該難度不大。


不邀自來。看到這題馬上在實驗室拍了張照。正常室內激光稍強點就可以有丁達爾現象。還挺唯美的。


來雲南,我千把塊的小手機就足夠了


傍晚有雲的天氣,就有丁達爾效應啦。
來幾張七夕的夕陽里,拍到的奇怪的光柱。當時東西兩邊的天際有粉紫的光柱遙相呼應,西邊是霞光,東邊的光柱是怎麼回事就不知道了。但它不是燈光,因為以前沒見過,邊緣也不像人造光柱那樣銳利分明,而且它是靜止的,隨著西邊光柱的消失而消失,像神的吉光鵲的片羽一般消逝,融化在夜空中,也許這就是鵲橋吧2333。


黃昏,太陽正好落在雲彩之間的時候,屢試不爽。


上月,青海一直陰天,車開在戈壁灘的公路上,前面的光傾斜而下


推薦閱讀:

請問全景接圖拍攝時參數不一致能後期搶救嗎?
大家有沒有不經意間看見的被美哭了的風景照片呢?

TAG:風光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