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影評的質量是否真的在下降?
2007年開始用豆瓣,感覺那個時候的影評質量很高,我當時語文課演講就用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一篇影評,我有個朋友也告訴我,只要豆瓣評分過8的電影都是他不會錯過的電影,現在豆瓣上好多以前關注的ID都註銷了,而且影評感覺基本在吐槽,評分也是沒什麼說服力了。是我的錯覺?還是豆瓣影評質量真的下降了?
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很多方面來談。
可以用另外一個問題來考量這件事「中國為什麼沒有詩人了?」
因為這個時代不需要詩歌了。你覺得這樣說對么?
同樣的,為什麼人們閱讀量越來越少了?寫的東西越來越短了?為什麼大眾對生命的思考轉為了對八卦的追捧和各種噱頭的迷戀呢?
當我們覺得一個東西和以前不一樣的時候,先看看是不是自己變了。再看看大環境是不是已經變了。
單純的以「眾口」作為源動力的投票機制,就是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大家覺得吐槽就是爽,深度剖析就是無聊。這件事情所有的互聯網和媒體從業人員其實都有責任。
好的東西仍然是存在的,以前1000人的影評里,高質量的可以看到很多。現在100000人的影評里,的確有更多的高質量的東西,但是你沒有看到。系統也沒能呈現出來,這說明系統的機制還在原地踏步,他需要進行一些改變。
但反過來再看這件事,機制有錯么?它就是反映了大眾的口味。他的錯也不是在於原地踏步,而是無法個性化。
是的,不是你的錯覺。
豆瓣自這幾年來,影片分數也開始漸漸不靠譜了,或者說剛上映的時候不靠譜,水軍各種操作評分。
電影公司也知道豆瓣評分的重要性,當然也肯花錢了。
影評的話,現在也依然時不時能看到一些亮點,不過確實沒從前多了。
吐槽下,很多人寫的不是影評啊!!!
用安妮寶貝的文筆複述一下影片內容再加幾句矯情的話叫影評嗎!!!
一個精英小眾網站變成大眾網站之後的必然結果,就是質量的下降和整體口味的平庸化。
就和2013年中國電影票房榜前十名基本都是極品或爛片一樣。門檻低的才是大眾的,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故事早就告訴我們了。反過來,一個網站想要能容納更多用戶,也只能主動降低門檻。
往大里說,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那種知識分子之間彬彬有禮互相寫長帖溝通思想的互聯網風氣也早就不是主流。「專業論壇——高校bbs——博客——校內——微博——朋友圈」這種每況愈下的序列其實也出現在豆瓣這類網站上。07年前的豆瓣,水準和風氣大概可以介於專業論壇和高校bbs之間,目前的豆瓣大概也就是個朋友圈。
目前能上首頁的流行影評,大抵是嘩眾取寵式的趣味寫作,審美水平有高有低,有些勉強還算雅謔,有些根本就是謾罵。而大量豆瓣影評其實不是影評,而是讀後感,側重於個人感受的描述與抒發,完全沒有針對電影本身的理性分析和闡述。這類文章容易造成共情效果,也更有閱讀快感,無疑更受普通網友歡迎。
至於那些嚴肅的學院派,可能反而還會被扣個「裝B」的帽子,讓人哀嘆一下「唉豆瓣果然都是一群裝B貨啊」,完全沒意識到其實自己也是豆瓣用戶。
後來,web2.0強化了每個網友的主人翁意識,每個人都錯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影響力,等出現「因為分數虛高/偏低所以我要打個1星/5星平衡一下」的秀存在感的人,評分就更加不能相信了。
很慚愧,前些年我有很多在豆瓣上寫著玩兒的東西也被頂到電影首頁上了。雖然我意不在此,還是遭逢挾裹,正經寫的東西多半反而沒有人搭理,無意之間倒是促成了更嚴重的反智風潮,或者針對個人的誤解。或許只能說,娛樂至死的大眾狂歡風氣,註定了被人傳播和欣賞的,只能是那樣的東西。
這個我很早之前就有感覺。。豆瓣評論現在越來越向 碎片化,咆哮化,搞笑化發展了。
越來越多的評論是為了迎合看評論的人而寫,研究電影本身的太少,而對電影吐槽的太多了。
1 水軍大量的湧入,主要現在豆瓣評論是一個變得大眾,舉足輕重的東西了。它的分數高低很能決定票房的一部分。
2 整個社會的風氣 越來越缺少嚴肅的評論風格。世界本是如此混帳,你又何必認真呢?
3 刻意的迎合大眾品味居多,你寫了一大堆,密密麻麻的人家還不會看呢?但是如果你寫成 一段就是一句話,然後每句話結尾一串兒的!!!!!。 ----大家都朝你去了。
你要把觀後感當影評,那我也沒有辦法
現在上8的電影也還是不錯,影片上映後一兩天分數基本就穩定了~
我一般看的是7以上的國產片,7.5以上的國外片。
豆瓣對於國內影片的評分明顯比國外苛刻。
現在豆瓣的影評多是「觀影感想」,甚至有時和電影已經沒什麼關係了,就是感想,而且,總是那種若有若無的小情愫,而評分方面,豆瓣上,喜歡的類型都差不多,大家的品味也在這種氛圍中,變得統一,不提水軍,就是正常打分的人,也都差不多風格,很多電影,你看的時候,就大概知道豆瓣上的分數了。。。
越來越不靠譜了,當看到《泰坦尼克號》的評分高於《聞香識女人》,《無法觸碰》等電影的時候,我就再也不看豆瓣評分了,相反暴風的評分越來越中肯了。
以前一直感覺豆瓣比較文藝,現在看來,也許文藝和2B之間本就沒有什麼實質的區別
豆瓣最近越來越水了。因為用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作為豆瓣好的替代品實在沒有。
他們大部分都是覺得國內電影=垃圾電影。對待國外電影態度:就是逼格高!!我不管反正逼格不高我也能說得很高!!
對待國產電影態度:你給國產電影打好評你就是捧臭腳的水軍!!
感覺豆瓣影評質量下降了很多,參考意義越來越少,水軍多,隨大流隨便打分的越來越多,有很多好的電影打分都偏低。
看過某位來自香港的知乎用戶的答案,對其中一句話印象很深:
豆瓣影評像是觀後感多一點,不像影評。
看看《1942》的影評就知道水平下降多狠了
一群雙標傻逼讓你分分鐘想掛人
我在知乎看到當年在豆瓣上加的 張小北/magasa 等熟悉的ID時,才知道他們去哪了
不僅水,而且捧臭腳者居多,看到別人給的評價那麼高,很多都不好意思給低分了
08年奧斯卡頒獎期間,《阿凡達》被美國影評扣上反戰反美的帽子落敗於《扯彈部隊》,《阿凡達》豆瓣評分從9.2瞬間滑落7.6,可見豆瓣影評有一群被控制的水軍左右。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來了,這幾年的水軍確實很噁心。不過8分法則還是適用的。
主要就是水軍日漸增多
確實這樣,某些人並沒有讀懂一部優秀之作,只粗略掃了幾眼就去寫"影評",無理吐槽和謾罵不少,影片好與不好還要自己定奪
我知道一個學長,文章寫的極好,喜歡在豆瓣上寫東西,我一直關注他。豆瓣經常把他的文章推上首頁,但好像只是象徵性地給了稿酬吧。後來貓眼把人簽了,他的文章就只能發貓眼。然後豆瓣現在不管是散文小說還是影評,都沒什麼好文章了。我覺得是因為他們不太重視這些寫文的人。比如貓眼就給他開專欄,稿酬好像也高一點。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美國《大西洋月刊》的 Ying Zhu 與 Frances Hisgen 評《小時代》?
※美劇《疑犯追蹤》(Person of Interest)為什麼評分這麼高?
※如何看待「羅伯特麥基痛斥《星際穿越》:阿凡達是個好故事,侏羅紀公園則不」這篇文章?
※作為一個閱影無數的人,你覺得什麼樣的電影算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