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戰國時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很好奇如果出生在戰國時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生活方式大致是怎樣,各國之間能不能自由遷徙,比如生在齊國,在齊國呆膩了能不能去楚國,還是需要像現在一樣申請簽證?


謝邀。
我叫劉季。
我覺得我是個士,但豐邑的那些有錢人都說我是個庶民。我跟他們爭執,我說我好歹也是有姓氏,是祁姓劉氏,陶唐的子孫。
豐邑的有錢人紛紛笑話我:如今世道,連背大糞的都有姓氏,你算什麼東西?你可會識文斷字,你可會誦讀詩經書經,你師承何人,是儒是墨?既然都不是,那你還是個什麼東西?
滾!
於是我第一次離家就遇到這麼個結果,我回來之後傷心地哭了。我爹罵我是個不顧家的浪蕩子,我大嫂也責備我是個吃閑飯的。只有我那小弟弟劉交,他卻理解我。
劉交他媽是個落魄的士家女,會認字,給我爹養活了一段日子,就生了劉交。我也不知道劉交是不是我爹生的,但他懂我,就是我最好的弟弟。我那時候想,我那天要是做了沛縣的縣公,或者說縣長縣令,我別人不管,我就提拔劉交。
當然這是一個春秋大夢,我這麼臉皮厚的人,也都不敢在嘴上說這種事,只能在心裡想想。就算做個亭長其實也不錯,至少能欺負人啊。
自從來豐邑受辱之後,我決定不去豐邑了,我想去沛縣發展發展,不能總呆著種地啊。種地能種出個花兒來?鄰村的曹姑娘不都被一個小貨郎騙走了嘛?想到這件事我就不由得來氣,當年曹姑娘好歹跟我一起在河邊蘆葦叢里滾在一起,雖然我那時候不懂事不知道佔便宜。
但至少往後,我跟曹姑娘是無緣五份了,想到這裡,我眼眶有些紅了。
我一個人坐在村裡祠堂口,獃獃望著祠堂里的字,可惜我不認識。等盧綰過來了,我一把扭住他,我然他給我讀。
盧綰跟我同年同月同日生,一個接生婆接的,接生他的時候接生婆手還沒洗,還有我的一泡尿。他跟我是穿一條褲子的發小,無話不談。
盧綰認識倆字,不過也不多,他辨認了半天,然後坐下來給我說道了。
盧綰說,根據你們老劉家常吹牛那幾個老頭說的,和我今天看的,你們家不是楚國人。
我說你這不廢話嘛,往上推幾代我們都不是楚國人啊,這地兒以前是宋國的。
盧綰說你們家也不是宋國人。
我納悶了。
盧綰說你們家是魏國人,祖上是晉國的大夫呢,范家。
我猛拍一下腦袋,這不就對了嘛,難怪我們家口音不怎麼地道,原來是優雅的魏國口音啊。
然後我說盧綰,跟我去魏國闖一番不?
盧綰說算了,我們這些庶民,出去幹嘛,丟人啊?
我告訴他人要有大志向,再說你識字,算什麼庶人?
盧綰紅了臉,說過不起士的尊嚴,自然就是庶人了,我連去豐邑走沒臉,更別提魏國了。
我沒有說通他,我自己獨身去了魏國。
我四處碰壁。
我受盡白眼。
沒人要我。
我甚至討過飯。
但我就不想回老家種地。
我就想當個士。
直到有一天。
外黃的縣令張耳遇著了我,他說孟嘗君可以容留雞鳴狗盜之徒,他為什麼不能收留我這樣的人呢?於是我就成了他的食客。
那一天。
我抱著自己削的木劍哭了一夜。
後來我憑著自身的努力,得到了張耳家其他門客的尊敬,逐漸都忘了我是庶人的出身。
我感覺我真的成一個士了。
我通過花言巧語,還騙睡了外黃著名的美女薄姬,雖然她很快就被人買走了,跟我也只是露水情緣,但我隱約覺得,我還是能和她再見的。
結果,魏國滅亡了。
我跟張耳以及他的其他門客一樣,逃向了四方。
我逃回了家裡。
很快秦軍便又征服了我們的家鄉,殺了沛縣的縣公,換了秦吏。
秦人看到我出過遠門,見多識廣,能說會道,居然提拔我做了亭長。
我還真成亭長了,笑死我了。
然後我聽盧綰說,曹姑娘現在成了曹寡婦,他男人死於戰亂。
好事,我當天晚上就以亭長的身份去找了她。
縣裡的蕭何、曹參都跟我有了交往,他們雖然都是讀書人是是士,但對我這個沛縣曾遊俠外地的人非常敬重。
當時我覺得,這麼過一輩子,也值了。


我覺得答主是真心想了解戰國時代的日常生活,而不是意淫穿越……所以嚴肅點兒答吧。

我也不懂這方面的東西,只好拋磚引玉給個大致答題方向。如有錯誤煩請指出。


生活方式大致是怎樣

任何時代,各階層的生活都相差甚遠,所以以下分貴族和平民來說。

貴族
衣:參照春秋戰國服飾_中國文物網。戰國時代各國的服裝有鮮明地域特色。

(左男右女)

深衣。注意,這和宋明兩朝儒生所穿的深衣完全是兩回事。宋明的深衣是根據古籍記載推測仿造而成。

楚國女性

楚國男性

曾侯乙墓編鐘上的立人。注意這種古劍到漢朝以後就消失了。唐宋以後的劍是另一種樣式;另外,古人佩劍時劍柄都是向前。描繪劍柄向後的繪畫,一般是清代所作,因為擅長馬戰的滿族是如此佩劍。

中山國玉人

傳世玉人,地域不詳

楚國玉人。注意曲尺形的衣領。

食:這方面的資料比較多,因為各國君主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器物。大國都已稱王,徹底打破了西周的禮制,九鼎、八簋百人樂舞這些東西都隨便僭越。曾侯乙墓中的隨葬品顯示,就連曾侯這樣附庸他人的小國君主都過著極盡奢華的生活,使用種類豐富的食器、酒器和食物。烹飪方法包括炙、蒸等。不過那時的酒屬於黃酒,度數較低。

以下全部為曾侯乙墓出土文物

連曾侯都在用九鼎八簋,孔子看了還不得氣死?

這種扁扁的鼎叫「升鼎」,是楚地特有的。

為滿足貴族們對飲食的要求,工匠設計出了很多新餐具。左邊的標誌是蟲鳥篆的「曾」字,見於曾侯乙墓中的許多器物,學者稱之為「曾字族徽」。蟲鳥篆是當時南方常見的裝飾用字體。秦朝傳國璽上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也是蟲鳥篆。

青銅器上繁複的鏤空裝飾,是用「失蠟法」鑄造而成,今人難以仿製。

這東西是用來冰鎮酒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缶」就是以此為原型設計。但是歷史上用作樂器的缶應該為陶製。

住:商周至春秋前期,連君主的宮殿都是茅草頂(參見殷墟博物館復原的建築)。商代的周方(先周)發明了瓦,但只鋪在屋脊上用於排水,因為當時的房屋結構無法支撐太多瓦片的重量。春秋前期發明了斗拱結構,才出現了瓦頂。到戰國時代,較重要的建築基本都是瓦頂的了;這個時代比較有代表性的用品是絲帛和漆器。琴、瑟等樂器日漸成熟,供君主享受聲色之福;燕、齊等國方術盛行,貴族紛紛向方士們學習養生之道。

建築構件,用於連接柱、樑等。

咸陽宮中一座建築的模型

咸陽宮一號遺址復原圖

曾侯乙墓出土的幾。當時人都是跪坐,使用這樣較矮的傢具。

曾侯乙墓出土的案

貴族開始使用香薰。可參見楚辭中以香草比喻明君的寫作手法。

曾侯乙墓中的鼓

對了,曾侯乙長這樣。(請自行腦補髪型、鬍鬚及服裝)

更多曾侯乙墓文物見此:湖北省博物館之四 (終結篇 曾侯乙墓展)

行:想不到有什麼好說的。

秦陵銅車馬

平民

衣:留下來的資料不多。但是有一點可以一提,就是戰國時代是民族大融合的時代——秦征服巴蜀,鮮虞(中山國)主動融入華夏,楚國征服吳越,各民族的服飾也相互影響。

洛陽金村周王墓出土的銅人,一般認為是胡人的形象。

出處同上,應該也是胡人形象。

楚國甲胄

食:想不到有什麼好說的。那時候唯一的佐料大概是鹽吧?而鹽被政府視為重要的資源,其貿易受到控制。

住:戰國時代,許多城市發展起來。那時有城牆的都叫城邑,野外的村莊卻不多。城郭內還有農田。

齊國臨淄,天下第一大城(應該沒有之一)

臨淄城復原模型。左邊的宮殿為瓦頂,平民的房屋都是茅草頂。

燕下都遺址(在今北京市)出土的排水管道。當時城市中已有了下水道系統。

行:暫時想不到有什麼好說的……
戰國時代,中國與中亞、中東可能已有了商貿往來。

曾侯乙墓出土的玻璃珠

日本美秀美術館收藏的戰國時代玻璃珠

各國之間能不能自由遷徙
應該是能的,連士這種知識分子都在各國之間不斷流動,平民就更沒問題了吧?

推薦一本書,作者叫瀟水,原題好像是《青銅時代的終結戰爭》來著,出版時改為《駭版戰國》。裡面介紹了很多關於戰國時代日常生活的細節。


不要總想著自己是達官貴人,如果只是個普通老百姓(一個社會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普通老百姓)那會是如何呢?如下:

周威烈王三年七月,出生於臨淄,九月,卒,不滿一歲。
周威烈王四年正月,出生於洛邑,二月,卒,不滿一歲。
周威烈王十一年三月,出生於會稽,十八年,大飢,卒,年七歲。
周安王四年二月,出生於邯鄲,六年七月,疫病,卒,年二歲。
周安王六年九月,出生於薊,二十二八年二月,分娩,卒,年十六。
周安王二十五年十一月,出生於大梁,周顯王十九年四月,與秦作戰,卒,年二十七。
周烈王二年九月,出生於吳,十月,卒,不滿一歲。
周顯王元年七月,出生於曲阜,周赧王十五年,卒,年六十八。
周赧王二十年十月,出生於咸陽,二十八年三月,病,卒,年八歲。
周赧王三十二年十二月,出生於咸陽。後入伍,周赧王五十九年,隨軍滅西周,時年二十七歲。秦莊襄王元年,隨軍滅東周,時年三十四歲。二年,病卒,年三十五。
韓王安七年八月,出生於新鄭,九年,韓亡,病卒,年二歲。
秦王政二十六年三月,出生於咸陽,四月,卒,不滿一歲。時年,秦王政稱帝


首先謝邀。

可是很不好意思的是,我從來沒有在在戰國生活過,所以實在沒有什麼體驗。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我覺得不怎麼樣,和民國軍閥混戰下老百姓一樣,和利比亞葉門一樣,顛沛流離、朝不保夕。
記得央視有個關於秦的6集紀錄片,提到書簡(是不是馬王堆出土的忘了)里記載了一個普通秦國人的一生,少年到六十歲之間隨時要參加兵役,還要重要的徭役稅負要承擔,關鍵是當兵還要自備乾糧和服裝(他給老母親寫信要錢提到這個)。
至於我們看到的戰國士子,多半是貴族豪紳、富賈任俠。貧苦百姓哪有這麼多機會?

廟堂有權臣,鄉野有惡棍。你躲哪兒?

what they dreamed,we live ,and what they lived,we dream.
-- T.K Whipple, Study out the land
引自lonesome dove


連坐真TM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刑罰......深刻詮釋了2000多年後,躺槍的含義


我先來寫點戰國前期的


(一)


醒來的你,發現自己身處一場宴會之中,左擁右抱,靡靡之音,這樣的享受才稱得上是人生。

豪氣干雲的你開口說道:那城池被泡了這麼久,聽說城內都人吃人了,屠滅趙氏,就在明日!

滅趙!滅趙!!滅趙!!!

與會的賓客們都叫喊起來,激情澎湃,你也非常滿意自己的表現,成功指日可待,卻沒注意那兩雙陰鷙的眼睛。

……

一縷幽魂看著自己的驅殼,想了好久也沒想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只是看到驅殼的頭顱被斬了下來,剝皮去發,塗上了漆。一個士兵用木匣盛著頭顱,走進了昨日宴會的廳堂。

廳堂里仍然在舉辦宴會,主位上坐著一個瘦削的男子,他說:拿過來。

那士兵把木匣放到男子面前的案几上,打開了蓋子。男子嘿嘿冷笑,森然道:匹夫!你也有今日!?

隨即把酒倒進了頭顱腔內,滿滿的都溢了出來。

干!

幽魂飄蕩著,開始了轉生之路。


(二)


快跑啊!他們打過來了!

醒來的你,正一臉茫然地跟著一群士兵奔跑,不,是敗逃。你跑的實在是太慢,旁邊的什長一個耳光把你打得頭暈目眩,他說道:傻小子,長城都被攻破了你還舉個旗子幹什麼,趕緊跑啊。

你趕緊把旗杆扔掉,撒腿跑了起來。你禁不住回頭看了看,發現身後的平原上散落著很多旗幟,大大的」齊「字正在燃燒,放佛在嘲笑這次失利。

「嗖」的一聲,你還沒來得及反應,一支羽箭已經牢牢釘在了脖子上,意識開始模糊,身體慢慢的倒下,順勢還多跑了幾步。

……

這些穿著同樣衣服的士兵屍體是哪國的?怎麼這麼多?幽魂又忘記了之前發生的事情,它默默地站在高處,看著下面的士兵在打掃戰場。

他們把士兵屍體堆成了兩座山丘,嘻嘻哈哈的笑著。一面寫著「晉」字的大旗獵獵作響,還有一些寫著「韓」、「趙」、「魏」的旗幟迎風招展。


(三)


醒來的你,聽見有人大聲說道:君上有命,令你擔任太子之傅。你急忙跪下領命,站起來後,其他臣子紛紛過來慶賀。

既是先君之子,又是國君之兄,現在還是太子之傅,一時榮寵,國內無二。寶馬香車、美女歌舞,優哉游哉。

教育太子有什麼難的呢?

……

四年後,一把鋒利的匕首在眼前晃動,你試圖掙脫,卻發現自己被捆綁在樹上。茫然四顧,周圍全是圍觀的人,這是怎麼了?

不對不對,我身份貴重,你們焉敢如此待我!?

突然聽見有人大聲說道:「奉左庶長命,處以劓刑!」

一道寒光閃過,熱血噴涌而出,彷彿空氣變得更清新了呢。你昏死了過去。


(四)


醒來的你,一身戎裝的騎在戰馬上,千軍萬馬在聽你的指揮,你豪情萬丈,馬鞭一指,沖!

士兵們如猛虎下山,向敵軍衝去,接戰不久,敵軍便大敗逃去。

看到這一幕,你信心爆棚,我就是天生的軍神!兄弟們,繼續追擊!

追了幾天,斥候報道了一件奇怪的事兒:第一天,敵軍共挖了供十萬人吃飯的土灶,第二天就剩了五萬,第三天只剩下三萬。

你思索著,忽然想明白了,都說齊人怯懦,果然如此,必然是被我軍嚇破了膽,都做了逃兵。你翻身上馬,大聲說道:急行軍追擊敵人!

……


夜已經很黑了,山谷里還是火光衝天,谷內的士兵慘叫著,不是被燒死就是被射死。幽魂看著這景象,又迷亂起來。

恍惚間,它看到了身旁的一棵樹,樹皮已經被人剝掉,樹榦上刻著字,隱約看見了「死於此處」……


習慣享受現在的人過去是很苦逼的:
生活方面:
穿的正如五種相同的紫色朋友所說。
吃的,春秋戰國時期平民的主食的素食是「粟菽」如:「賢者之治邑也,蚤出莫入,聚粟菽,是以粟菽多而民足乎食。」(《墨子·尚賢中》),「賢人治天下,使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盡心章句上》)粟是小米,菽就是大豆。據說春秋末期魯國的公輸班發明了石磨,那麼在此之前人們應該是直接煮熟食物吃的,粟菽整著煮河南煮熟,熬過八寶粥的朋友應該清楚,有了石磨,磨成糊糊就好煮熟了。
作為現在南方人主食的水稻已有種植,但面積不大,在糧食作物中的比重很小,一直到春秋時期還是珍貴的食物,《論語·陽貨》說:「食乎稻,衣乎錦,於汝安乎?」可見只有上層貴族才能食用稻米。
畜牧業相當發達,農民們「務於畜養之理,察於土地之宜,六畜遂,五穀殖,則入多。」(《韓非子·難二》)當時的「六畜」是指馬牛羊雞犬豬,即《苟子·榮辱》所說的:「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雞狗豬彘,又畜牛羊。」牛馬主要作為農耕和交通的動力,肉食主要靠豬羊雞狗等小牲畜。《孟子·梁惠王上》說:「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可以食肉也。」當然這肉食也和錦衣稻食一樣,是統治者才能終日享受,所以「肉食者」就成為統治階級的同義詞,著名的曹劌論戰故事中,就大罵「肉食者鄙!」
普通人也並非不能吃肉,百里奚離家的時候老婆給他殺了家裡的生產資料:最後一隻老母雞。他去見朋友蹇叔的時候,蹇叔的兒子剛還獵了一隻鹿回來。百里奚也放給貴族過牛。當時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普通人吃野味,貴族吃蓄養的家禽。
對了,當時的佐料是很少的,海邊的齊國產海鹽,內陸的人們吃礦鹽。
蔬菜方面,《史記·貨殖列傳》指出「名國萬家之城,帶郭千畝畝鍾之田,千畦姜韭,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急就篇》中提到的蔬菜就有葵、韭、蔥、薤、蓼、蘇、姜、芸、蒜、薺、芥、茱萸、蕪菁、襄荷、蕪荑等。《詩經》、《禮記》等先秦文獻中記載的水果如桃、杏、李、棗、栗、梨、柿、梅、柑、橘、柚、奈、棣、棠……等。
這一時期的飲料除了開水以外,主要是漿、乳、酒、茶。《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即普通窮人的日常生活也需飲料。這「一瓢飲」主要是飲水,但也包括飲其他飲料。春秋戰國時期的主要飲料之一就是漿,《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說文解字》「酉部」:「酨,酢漿也。」可見是用米汁製成帶酸性的飲料。
秦漢時期最盛行的飲料仍然是酒。許多地方以產酒出名,如廣西蒼梧的「縹清」、河北中山的「冬釀」、湖南衡陽的「醽醁」、浙江會稽的「稻米清」、湖北光化的「酇白」、湖北宜城的「宜城醪」、野王縣的「甘醪酒」、陝西關中的「白簿」等。秦漢時期灑的種類也較先秦為多,除了用糧食為原料的黍酒、稻酒、秫酒、稗米酒之外,還有以水果為原料的果酒,如葡萄酒、甘蔗酒等。
烹飪:相對來說,當時的烹飪仍然是重在菜肴的烹制,主食較為簡單些,大體上與先秦時期差不多,是以蒸煮為主,即稀飯用煮,乾飯用蒸。稀飯根據濃度和材料不同,分為糜、粥、值、羹等。將米加水煮爛了就是糜,《釋名·釋飲食》:「糜,煮米使糜爛也。」煮得比糜爛而且濃稠就是粥,《釋名·釋飲食》:「粥,濁於糜,粥粥然也。」比粥更濃稠的是饘.
乾飯則是將粟米、麥粒或稻米放在甑里利用鍋中的水蒸氣將飯蒸熟。《論衡·量知篇》:「谷之始熟曰粟,舂之於臼,簸其秕糠,蒸之於甑,爨之以火,乃甘可食。」用甑蒸出來的飯粒是分散的,叫做饋。
華夏各國之間是可以自由遷徙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士那個不是竄越多國,君侯也是廣招各國賢士,而且當時的統治者可以直接跨級接見普通人。
==回頭更


那個人均壽命35歲的時代。。。

樓主穿越過去估計就可以準備準備入土了。


真是太遺憾了。。。簡直是我最喜歡的題目,可惜我一點都不懂。
我曾經想藉助很多人的力量,來完成一本教你如何回到戰國活的很好的百科全書。這本書是一本寶書,是一本教你在舊社會如何練級打怪的書。這本書,按照編者的設計,分為了「認識你的周圍」,「穩定根據地的建立」,「持久戰和技術刷新」三部分。
在第一部分的第一章,告訴你如何根據現有的條件判斷你在什麼位置,這包括了古漢語方言速成和野外無輔助工具定位兩小節。如果你出生點在人煙密集區,只需要根據書中的簡要辨析法了解了戰國漢語,跟他們交流就好了。但是。。。如果你降落在人煙稀少的山區。。那麼。。。無輔助工具定位估計會有用。
穩定根據地的建立將囊括了現有生產工具匯總,現有生產方式匯總和快速製作花哨小器械吸引別人注意力幫你搬磚三部分。
而持久戰和技術刷新部分著重講兩個方面的知識:如何隱藏自己是個怪胎的事實,以及推廣21世紀的教育。
我現在已經寫了開頭了。。。卷首語也完成了。鏈接在下面
hugowangguowei/encyclopedia-of-time-travel · GitHub
那麼,你要不要買一本?:D


竹片,木條,瓦片~~還有奢侈的用布
列舉的都是刮翔材料,你懂的~
忽然有點急了(′-ω-`)


這個問題,真正體驗過的人都掛了。

只能瞎想了。

首先,吃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調料少,瓜果蔬菜的種類少,糧食產量低,做飯的方式也很單一(西漢的時候才有烤爐架一類的,春秋戰國時期見最多的就是各種熬東西的「鍋」,有大有小)。地位高的人還能吃幾頓肉,平民平時也就只能吃糠咽菜了(╯‵□′)╯︵┻━┻

想一想都不幸福_(:з」∠)_

作為吃貨表示,雖然那個時候有我喜歡的信陵君和武安君,但我還是不想去體驗……


喪鐘天天為你鳴


據說以前每到戰亂都有吃人的,比如三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
題主穿越過去應該是這樣:被綁在地上,邊上篝火里穿著肉,烤得香脆。


我倒要看看回答的人都是些什麼鬼←_←


你會戒掉手機贏,時間長了會忘記你的淘寶密碼


生於列國一小民,戰爭起,徵兵,卒。


穿越其實很正常,每年失蹤人口那麼多你以為都去哪了?
比如2015年第一季度,全國共發生異常失蹤204起,其中穿越到戰國時代的13名。
這13個人後來都被當間諜給突突突了。


竊珠者誅,竊國者侯。既然生於這戰國亂世,自然得要成為一國一城之主。


秦國士兵生活確實艱苦,不過別忘了軍功受爵制。徭役也非常重,但起碼大部分人還能活著。說起悲慘程度,北朝百姓忙著拜佛呢,沒功夫理你。


推薦閱讀:

該不該與親生父母相認?
孤獨症怎麼治癒,一個人陌生的城市,感覺整個世界都安靜了?
老北京布鞋如何穿出時尚感?
各行各業的情況就不一樣,為什麼曾經輝煌過的製造業要對8000塊錢的offer反應那麼大?
各位有沒有在真實的生活中碰見過如小說《白鹿原》中朱先生那樣的人,為什麼當今社會缺少那樣的人呢?

TAG:歷史 | 生活 | 人文 | 戰國時期 | 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