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是不是在逆天行事?
諸葛亮會觀星,自然知道漢朝馬上就要完蛋了,但是他還是出山了。
三十七回,徐庶薦諸葛,司馬徽知道後說:「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來嘔心血也?」又說:「卧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也就是說,司馬徽也覺得諸葛亮不應該出山。
諸葛亮出山後確實建立了豐功偉績,但卻始終逃不過歷史周期律,漢朝覆滅。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不就是逆天行事嗎?說明一點,不是在黑諸葛,只是單純從客觀角度分析他出山拯救危如累卵的漢朝是不是違背歷史發展規律的行為,因為他一定知道漢朝救不活了。
並非學歷史的,一家之言,不喜見諒。
天命常變易,運數杳難尋
只看劉備和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這段對話,就可以回應你這個問題了。你是崔州平的心態,諸葛亮是劉備的心態。
觀之不已,忽見一人,容貌軒昂,丰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玄德曰:「此必卧龍先生也!」急下馬向前施禮,問曰:「先生非卧龍否?」其人曰:「將軍是誰?」玄德曰:「劉備也。」其人曰:「吾非孔明,乃孔明之友博陵崔州平也。」玄德曰:「久聞大名,幸得相遇。乞即席地權坐,請教一言。」二人對坐於林間石上,關、張侍立於側。州平曰:「將軍何故欲見孔明?」玄德曰:「方今天下大亂,四方雲擾,欲見孔明,求安邦定國之策耳。」州平笑曰:「公以定亂為主,雖是仁心,但自古以來,治亂無常。自高祖斬蛇起義,誅無道秦,是由亂而入治也;至哀、平之世二百年,太平日久,王莽篡逆,又由治而入亂;光武中興,重整基業,復由亂而入治;至今二百年,民安已久,故干戈又復四起:此正由治入亂之時,未可猝定也。將軍欲使孔明斡旋天地,補綴乾坤,恐不易為,徒費心力耳。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玄德曰:「先生所言,誠為高見。但備身為漢胄,合當匡扶漢室,何敢委之數與命?」州平曰:「山野之夫,不足與論天下事,適承明問,故妄言之。」玄德曰:「蒙先生見教。但不知孔明往何處去了?」州平曰:「吾亦欲訪之,正不知其何往。」玄德曰:「請先生同至敝縣,若何?」州平曰:「愚性頗樂閑散,無意功名久矣;容他日再見。」言訖,長揖而去。玄德與關、張上馬而行。張飛曰:「孔明又訪不著,卻遇此腐儒,閑談許久!」玄德曰:「此亦隱者之言也。」
甘心老死山林當隱者的,是假卧龍,不是真卧龍,卧龍本非池中物。諸葛亮偉大之處在於既是個隱士,同時還是一個儒者,所謂隨時而動,如果劉備不去找他,他也就和其他朋友們一樣傲嘯山林終老一生了。
人人都會死,人人都什麼不幹每天坐著等死么
諸葛亮不出山?現在我們都還能記得那個躬耕農畝之中的諸葛亮么,出山,也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價值,而匡扶漢室,用現在的話說,誰還沒有一點點的情懷呢?
韋小寶一見這少女,不過十六七歲,胸口宛如被一個無形的鐵鎚重重擊了一記,霎時之間唇燥舌干,目瞪口呆,心道:「我死了,我死了!哪裡來的這樣的美女?這美女倘若給了我做老婆,小皇帝跟我換位也不幹。韋小寶死皮賴活,上天下地,槍林箭雨,刀山油鍋,不管怎樣,非娶了這姑娘做老婆不可。」
兩個少女見四僧叫這小和尚為「師叔祖」,執禮甚恭,甚是奇怪,片刻之間,便見他雙目發獃,牢牢的盯住綠衣。縱然是尋常男子,如此無禮也是十分不該,何況他是出家的僧人?那綠衣女郎臉上一紅,轉過了過去,那藍衫女郎已是滿臉怒色。
韋小寶兀自不覺,心想:「她為什麼轉了頭去?她臉上這麼微微一紅,麗春院中一百個小姑娘站在一起,也沒她一根眉毛好看。她每笑一笑,我就給她一萬麗銀子,那也抵得很。」又想:「方姑娘、小郡主、洪夫人、建寧、雙兒丫頭、還有那個擲骰子的曾姑娘,這許許多多人加起來,都沒眼前這位天仙的美貌。我韋小寶不要做皇帝,不做神龍教教主,不做天地會總舵主,什麼黃馬褂三眼花翎,一品二品的大官,更加不放在心上,我……我非做這小姑娘的老公不可。」頃刻之間,心中轉過了無數念頭,立下了赴湯蹈火,萬死不辭的大決心,臉上神色古怪之極。
《鹿鼎記 第二十二回 老衲山中移漏處 佳人世外改妝時
一個人,無論是娶老婆也好,是興復漢室江山也好,有一個堅定美好的理想,都不能說是一件不合時宜的壞事,畢竟,你只有朝著這個目標努力了,才是你想要的人生,至於最後是否成功,已經在你一開始樹立目標的時候就不重要了吧?
那麼後世小子對於你是不是在逆天行事的疑問,又算得了什麼呢?你的所作所為已經書寫了歷史的一部分。
感謝孔明,給我們帶來歷史上風起雲湧的三國,而不是只有兩國隔江而治,然後其中一國迅速被擊潰,而統一後的國家又很快變得嚴酷腐敗導致朝代更替的乏味故事。
逆了又如何呢?
智者就不能任性一回么?
諸葛亮失敗了,然後才有人杜撰他逆天。
諸葛亮也曾說過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可惜了。
知天易,逆天難。
如果漢朝的滅亡是上天註定的,那麼諸葛亮出山,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也可以是上天註定的。君不見,《三國演義》第一句話便是「自古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國演義整本書,最推重的是《忠義》二字,因此裡面的人物也是用忠義二字畫的臉譜。諸葛和關羽都是以此為基礎刻畫的。那麼諸葛亮的行為就不難理解了,漢賊不兩力,王業不偏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有種精神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諸葛亮就是代表這種精神。
還有種說法,命若天定我破天,天若阻我我滅天。
中國歷史上有諸葛那樣精神很多,明末清初的黃道周,陳近南,明知明朝已亡,還是組織力量鬥爭。
因為他們都堅持自己的信仰,就像以猶太人堅持了兩千年的信仰-復國,奪回聖地耶路撒冷。終於1948年復國。
他們堅持自己信仰,逆天又如何,就是要向賊老天撒把野。
一者,如不出山,豈不空負平生所學;二者,古代對忠看得很重,即使漢朝真的救不起了,還是會有一批人傾其一生試圖挽救;三者,為何劉秀可以打下一個東漢,而劉備就無法撐起一個季漢呢?
天命和歷史規律是什麼?是門閥把持地方,宦官和外戚把持中央。地方基層組織被黃巾破壞,中央威權遭到多次重大打擊 ,人口與糧食之間重大矛盾。
東漢確實會亡,但你不能確定劉備是不是下一個劉秀。其實,諸葛已被神化,世間萬物莫不相同?人都是兩隻眼睛一個嘴巴,哪裡有人能夠算的如此精確。司馬微所說孔明得其主卻不得其時。意思是劉備是個好君王,事實證明三國最強人物非劉備莫屬,曹操也不及他,不得其時是因為諸葛的術業有專攻不是打天下,而是治天下!如果劉備一統天下後來請諸葛出山,天下格局將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天象只是大體局勢,誰說改不了?沒有改不了的命運,只是缺人而已。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三國演義主題曲是楊慎的《臨江仙》而不是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三國演義中,有哪些內容與真實歷史不符?
※司馬懿到底是看破了空城計,故意放跑的諸葛亮,還是真認為是空城計?
※為什麼相對於三國題材,水滸西遊紅樓題材的遊戲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