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哏」的說法從何而來?是否有什麼書籍介紹子母哏的淵源呢?

之所以提這個問題,主要是自己總感覺「子母」似乎透著點兒「一大一小」的意思,例如「子母扣」「子母公司」等等,而「子母哏」偏偏都是兩個演員的任務相近的一類活,所以懷疑會不會是「子午哏」的誤稱?
但是又實在不知道具體淵源,沒法來驗證或者證否自己觀點,請教各位手裡有沒有相關資料呢?


是這樣。

首先子午肯定不對,「子午」的意思是相反又相呼應。京劇有子午相,身朝左,臉就朝右,一手在前一手在後,一手在高一手就在低。

再說子母,子母不是說捧逗兩個人是一子一母。男女相聲這不就吃虧了么!

子母的意思是連環,《響馬傳》那句唱不是「子母連環震地膽」嗎。子母也就是一環扣一環,打了小的出來老的,一個比一個大。用在相聲里形容這種捧逗之間互相擠兌,再合適不過了。比如《對春聯》《俏皮話》,還有創編的《百吹圖》,兩個人一句跟一句,尺寸越來越快,咬得越來越緊,情緒也越來越高漲,後一句總恨不得壓過前一句。這才叫做子母哏。

倆人任務相近不假,但如果捧逗對話中的前後兩句話的勁頭一樣,這個子母哏就算失敗了。


謝邀。這個問題我因為寫東西的需要,還真查過,查到的結果真是出乎意料。雖然說法眾多,總以子母相扣為最合理。不過,在舊聞之中,有一些蛛絲馬跡的「子母哏」的由來,雖然隻言片語,但是連起來就有點意思了。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相聲術語里,子母哏和一頭沉幾乎是相對的關係。不過這二者所指並不完全相應。而且一頭沉的對面為什麼不是兩頭沉,不是扁擔哏?而是子母哏?那是因為子母哏這個詞的源處,並不是相聲藝人之口。

其實子母哏這個說法,和文人的參與很有關係。很多人都知道,北京的大文人老舍先生和梁實秋先生是相聲愛好者,俗文化愛好者。老舍先生和侯寶林等等在1950年曾經出版過《相聲大觀》一書,被視為最早的相聲出版物。其實這並不準確。在八年前,在天津誕生過一本《梓承笑語》,這應該是現在能考證的最早的相聲出版物。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印數極少,也沒什麼影響。

這本書的策劃者,也是和相聲大有關係的一位文人,就是《文章會》里所說的四大名寫家之一的華世奎。我在一篇網上的文章中看到(現在網頁已經沒了,文章也搜不到了,我只記得個大概,可能不準確)華世奎為人嚴肅緘默,很少玩笑,年輕時對俗文化也不感興趣,一心精研書法,攻讀典籍。但是到了1920年代,天津一地風起雲湧,洋人肆虐,軍閥你來我往。華世奎的生活也動蕩起來。甚至還要一改之前的定例,為各種勢力寫不願意寫的字。老頭悶悶不樂,也不願意讀書。正好二三十年代天津曲藝大發展,相聲也從地頭進入了園子,品味大大提高。華世奎津人審美大爆發,逐漸發現相聲是個解壓的好辦法,就偶爾微服去聽相聲(怕人認出來跌份),也偶爾請藝人演出聊天,和張壽臣等幾位有點交情。

到了三十年代末,華世奎逐漸耳聾,曲藝聽不見了。這讓老頭更加消沉。老頭的弟子們為了討老頭高興,就讓演員口述,抄寫了幾個本子給老頭看。我想藝人不願給本子,想必是給了不少錢。沒想到老頭看到本子非常高興,仔細閱讀,並且提出來本子有的地方不合理。最後,華世奎提議再由藝人述錄幾個本子,自己出資一併出版,也算為自己的愛好盡點力。最終,選定了《對對聯》、《燈謎》、《吉祥話兒》、《八扇屏》、《八不咧》、《吃元宵》六段,由天津三友美術社印刷,書名叫《梓承笑語》。華世奎曾親自修改過本子中的錯別字、文史錯誤,還為書題寫了幾句話:「俗言付梓,尚為先例,然像生雖俗,智機存焉……梓木承笑,冀能久傳」。

沒想到這個工作還沒做完,1941年,華世奎老先生病故。書就暫時放下了。後經華世奎弟子董鳳桐(不是新疆的相聲老藝人董鳳桐,同名同姓書法家)把書稿加以整理,又添《文章會》共七段於1942年底出版。但因經費等原因,出版數量並不多,現在已經看不到原書了。董鳳桐當時將其中幾本送給了張壽臣等華老生前好友。

據說華世奎先生所寫的序言,因為太文了,和目標受眾不合,最終沒有印進去,而是由董鳳桐代寫一頁,隨書送給了藝人們。這本書上的幾個段子,都是文學性比較好的,機鋒智慧比較足的,又經文人修改,一時成為了天津相聲界的「範本」,大家有時候就把這些作品的這個版本當作經典版本,按華老的序言,尊稱為」付梓活」或者「梓木活」「梓木哏」

相聲演員畢竟好逗,又沒文化,很快傳為了「父子哏」「子母哏」。當然,「父子哏」這麼吃虧的說法,捧哏的當然不樂意聽,漸漸也沒人說了。而「子母哏」的說法保留下來了。所以,子母哏原本就是指七個作品,但是後來擴大為甲乙二人戲份差距小的、語言嚴絲合縫的、以機鋒智慧較勁的作品。

很快解放了,北京的相聲改革動靜很大,又有改進小組、相聲新書、新局勢的出現,藝人迫於壓力,開始說新唱新,於「梓木版」感情日淺。後來破四舊之類的時候,這本書估計就完全的被滅絕了,其中的文字版本也沒有流傳下來。這本書的印記,一是後代為了紀念華世奎,在書中後添加的《文章會》這個作品裡提及了華世奎先生;其二,就是流傳至今的,子母哏這個術語。

小小一個詞,也是百年風雲縮於一影啊,真叫人可發一嘆。下面貼下華世奎先生照片,董鳳桐先生沒搜到照片,貼張作品。

以上文字,純屬虛構。


我覺得可能來源是子母扣,子和母明顯是有聯繫的,剛好就是說這類相聲中捧逗哏之間一句咬一句,在同一種邏輯關係下環環相扣的意思。


對於叨根兒淵源問題我是真不清頭,我個人認為字母哏在一定程度上能說明這種活的尺寸和密切關係,說明捧逗之間必須配合默契,類似於一對一句兒那麼緊密,要不怎麼叫子母哏呢?為嘛不叫叔侄哏,為嘛不叫舅舅外甥哏呢?~


我還是支持你們多看西遊記……
子母哏確實是和西遊記的子母河有關係……
當年老雲里飛說西遊記到子母河這,倆人生孩子,道理不同,唐僧是唐僧,八戒是八戒……
有道是一張嘴難說兩家話,按老的說,就必須一個道理掰完了,再掰另一個……
常聽相聲您都知道,這麼著太容易涼,不光容易涼,還容易刨……
巧不巧的正趕上小雲里飛出世,老的先把書道過給小的,他在台上使,兒子在邊上搶話,他使師父的道,兒子使八戒的道……
沒想到效果奇好,火穴大專!
您都知道這老小雲里飛是什麼人,那是相聲的老前輩!這個技巧就拿到相聲中用了……
後台,管這個就叫「子母河的哏」,越來叫的越多,連前台也攥啦,慢慢地也就簡化成「子母哏」了……
就是這麼一個由來……
貼張雲里飛在天橋的照片吧……

以上文字……純屬虛構……


推薦閱讀:

年底祭祖,啥儀制比較規範?
賈鵬芳為什麼要到日本發展?
剪子包袱錘被叫做「jiang jun bao」源自中國還是日本?
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時候是怎麼割的?那麼疼真能割得下來嗎?
堪輿業界出現過名曰「治墳」的堪輿流派或技術嗎?如果沒有,「治墳」的說法又是從哪裡來的?

TAG:歷史 | 民俗 | 相聲 | 曲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