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資治通鑒-柏楊白話版》?
目前讀到第四冊《南北分立》,愛不釋手。雖然對柏楊先生在文中的諸多點評不以為然,但是內心深佩他窮十年之精力白話翻譯此巨著。盼高人對此書做一番點評。
對該書的評價:一碗麻辣的毒雞湯。
對柏楊的評價:民科。把他和太史公比較,真是強暴了太史公。
1、史學差。舉個例子,史書好好的稱呼「晉文公」「齊宣王」,他偏覺得這是死人的稱呼,非要整個人名「姬重耳」「田嬰齊」出來。結果就是四不像,先秦國君里,有的被稱呼姓+名(夏商周秦等),有的被稱呼氏+名(韓趙魏齊等)。且不說姓+名搭配不合理,就連氏+名史書都很少用,標準用法是晉侯重耳、齊王嬰齊。官職翻譯更是完全沒必要,因為不可能古今權職完全對應。
2、史才差。完全沒有文獻分辨能力。《東周列國志》這樣的明清小說,裡面的獨家內容被他作為先秦史料採用。孫臏和龐涓都是鬼谷子徒弟,也是明清小說家言。還有不懂得史書只是思想史,儒家固然是,但法家也是,一味迷信《竹書紀年》這種抹黑聖王的學說,任意向堯舜禹湯潑髒水。把劉太公翻譯成劉執嘉、把漢前少帝翻譯成劉恭,這些名字都是晚出的不可靠記載。
3、史識差。開上帝視角,動不動要跟帝王將相談民主和人權,如果沒有就是惡棍、就是奴性。動不動就罵古人是蠢材、膿包、癟三、淫棍、白痴,全世界只有他永遠是聖人一樣,這也能叫帶著個人情懷去創作歷史?當然不是說毫無優點,任何書都有一定的優勢嘛,只不過,不值得用有限的時間去讀罷了。
出版這套書的出版社也都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北嶽文藝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之流,商業性大於學術性。
最後推薦台灣教授黃錦鋐主持翻譯的嶽麓書社版《白話資治通鑒》。
關於「買書看書」有三大蠢。
買書不看出版社,是第一蠢。
讀書不看創作背景,是第二蠢。
至於第三蠢,文章最後再說。
第一蠢很好理解,在此好好聊聊第二蠢。
先以《史記》為例——
《項羽本紀》與《李將軍列傳》是太史公筆下的經典文章,文字蕩氣迴腸,讀之感人涕下。司馬遷不以成敗論英雄,將項羽列入帝王本紀;不以功績論名將,對李廣大加讚賞。非但如此,司馬遷還大膽描寫了劉邦「好酒及色」的癖好。說衛青、霍去病是裙帶關係登上高位。這從側面又突出了項羽與李廣的光輝形象。司馬遷為什麼要這麼寫?因為他本人喜歡這一類的悲情英雄,這和司馬遷的個人遭遇有很大關係。
眾所周知,司馬遷因為李陵辯護,被漢武帝下獄而受宮刑,這不但是一種嚴厲的懲罰,還是一個男人極度的羞辱,用司馬遷自己的話就是受完宮刑後「腸一日而九回。」面對這樣的悲慘遭遇,司馬遷將自己悲憤之情彙集到筆下,對那些同樣具備悲慘遭遇的歷史人物,重筆描寫,格外同情。司馬遷在給項羽和李廣作傳時,一定是在這兩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知道這些「創作背景」後,才能看懂史記的春秋筆法。
帶著濃厚的個人色彩去創作史書,是壞事嗎?我覺得這非但不是壞事,還是司馬遷難能可貴的地方。梁啟超曾說:「舊史官紀事實而無目的,獨推重《史記》的懷抱深遠之目的。」何謂目的?即作者的個人情懷。有了這個「目的」在,史就不在蒼白的文字,而是成了一首富有感情的詩。正是因為如此,才成就了《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美譽。
再來看《柏楊版白話版-資治通鑒》 ——
這套書有四大特點,第一是通俗的翻譯,達到普及歷史的作用。第二是豐富的插圖,讓歷史更加形象。第三是嚴謹的考究,將司馬光記載錯誤加以修正,使歷史更加精準。第四,就是他的「柏楊曰」,對歷史做出自己獨到的建議。當然爭議最大的也就是這一項。
我們先來看這本書的創作背景,1968年,正是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柏楊因「文字獄」 被判處死刑,後改判為有期徒刑12年,後又被減為8年。1977年4月1日獲釋,實際被囚禁9年又26天,這簡直是和司馬遷同樣的遭遇。 經歷了這次牢獄之災,柏楊對人生、政治、歷史有了重新的感悟,然後開始創作他的皇皇巨著《柏楊版白話資治通鑒》。
在書中柏楊對君主制進行強烈的批判,他認為獨裁是萬惡之源。對儒家思想也進行了猛烈的抨擊,他認為儒家造成了中國人的奴性。當柏楊寫到周亞夫蒙冤下獄時,對這種不健全的司法制度表示強烈反對。如果說司馬遷是在李廣身上看到自己,那麼柏楊肯定也在周亞夫身上看到自己。可以說《柏楊白話資治通鑒》是一部帶有「私憤」的書,雖然這股「私憤」有失史學家的嚴謹公允,但這也正是他難能可貴之處。就拿我來說,柏楊的這股「私憤」成了我民主思想上的啟蒙。
總結——
凡是有人讓我推薦歷史書,我都會推薦兩本,那就是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還有就是柏楊的《白話資質通鑒》,其實這兩本書也有我不喜歡的地方,比如黃仁宇對海瑞過分的貶低,顯得吹毛求疵。柏楊責怪秦皇漢武不搞民主,顯得不合時宜。但這兩本書卻能培養讀書治學的獨立思考能力。
你一旦學會了這種能力,那麼世間事上所有書,對你來說將不分好壞,只分有用沒有。再壞的書,您能讀出有用的東西,對你來說就是好書。再好的書,你無法學以致用,對你來說就是壞書。如果讀完這兩本書,敢於或有能力辨別出任何觀點的優劣,而從得出自己的見解,這兩本書算你沒白讀。如果你讀完這兩本書,依舊是不加辯解,人云亦云,照本宣科,那麼這兩本書你白讀了。前者叫你讀書,後者叫書讀你。
這就是我要說的讀書第三蠢:「讀完書後,思想被書帶著走。」如果你能明白這道理,你就會突破「盡信書不如無書」的桎梏,從而達到「開卷有益」的讀書境界。轉載註明,微信公眾號:小方說歷史(xfsls1990)。知乎@張方
利益相關:已經入了紙質版本一套,剛看到光武中興
不推薦此套書。
缺點:
1.文白夾雜。
我不知道台灣的國學是什麼情況,雖然書名是《資治通鑒-柏楊白話版》但是以中國的文言文翻譯來說,很多文言用詞都沒翻譯成白話,比如凡(總共)、既(已經),讀著讀著半文半白很不舒服。索性全文言,索性全白話,倒都是自成一體,一脈相承。
2.刻舟求劍。
通過序言以及作者介紹等信息我們能夠得知柏楊先生過得不太幸福,尤其是牢里關過數年。雖然作者簡介中鐵窗生活成就了柏楊,但是不容否認也毀了柏楊。柏楊對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總喜歡扯到法律,用現代人的思維硬套到古人身上。比如某皇帝這樣做是XXX,沒有法制思維。百姓應該有法制意識,維護自己的權利,和皇帝官府對著干。
3.戾氣太重
接2,鐵窗生活讓柏楊先生的視野變得較為狹窄。雖然和司馬遷一樣,喜歡在歷史事件後加個柏楊曰,但是相比太史公而言,格局顯得太小。他實在太糾結於法律,對於一些他所感興趣的小事件喋喋不休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史記讀完我覺得司馬遷是個大氣的人,宮刑加身卻身殘志堅;這本書離讀完還早得很,我覺得柏楊先生的格局太小了,立意與司馬遷相比可謂天壤之別。
優點:
地圖做得讓人印象比較深刻。雖說史地不分家,但是我讀史記時也沒看到有標註地圖。尤其是軍隊作戰打仗,沒有地圖不懂地名看得有些雲里霧裡。有張地圖,作戰方案之類的馬上就變得清晰可見了。
———————————————2016年9月26日更————————————————————
最近這個話題又開始活躍起來了,原來是大V效應帶動的。
來更新補充下個人觀點。
先來些乾貨。關於文白夾雜,柏楊如果像魯迅先生一樣我倒是會讀著讀著就習慣了,而他駕馭文字的能力與後者相比顯然相形見絀。第一輯《秦風漢雨》中的宮廷鬥爭萬里誅敵,寫陳湯擊斬郅支單于,我想一般人都會說:「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吧,我們看看作者的原文寫成了什麼樣子:膽敢冒犯強大漢朝的,距離再遠,也必誅殺。這一下子就像自行車輪胎的氣門芯被別人拔了。超級系就是要靠氣勢,要靠喊啊。換成白話文雖然不能說他翻譯錯誤,但總是感覺怪怪的。文白使用不當,可見一斑。
我們再來看看《後漢興亡》中的昏君輩出,王莽篡權。我讀過另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書中講到讀書有4種讀法,而且讀書不僅從內容上讀,也可以從標題上從目錄上讀。我們翻開目錄看看公元前一世紀九零年代,赫然看到劉驁死於春藥。如果你再往後翻到這一章,你可以看到作者是這麼寫的,
柏楊曰:
劉驁之死,僅只看正史資料,死得平淡無奇。然而,他卻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死於春藥的君王。
如果柏楊晚生XX年,很可能現在供職於微信朋友圈,寫著各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文章。
乾貨完了。下面來用個人樸素的思想來說下大家的分歧。有人挺柏楊,有人倒柏楊。
我記得在另一個與柏楊有關的話題下一群知友在討論柏楊其人的歷史素養。我發現很多指摘柏楊錯誤的大多在言論或者簽名學歷中自表身份,都是和歷史系有關的。看到此處,我不覺感嘆歷史系學生治學之嚴謹。而我們來看下挺柏楊的,大多卻和歷史系無關,大多只是因為他寫得比較有趣,所以挺他。
我今天正好看到一篇 歷史大V寫的一篇專題,具體叫什麼名字想不起來了,是討論漢學經典的。專題中有一句話我倒是記得很深:宋儒曾有「六經注我」和「我注六經」之說,把這兩句話套到今古文上,也完全合適。
所謂「六經注我」,就是我讀古人史,寫古人史,談古人史,卻是重點在我,我不在乎歷史如何,只是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抒發我個人的所思所想。柏楊當屬此類。
所謂「我注六經」,就是史學。還其本來面目,六經皆史。既然是史,那當然神聖不可侵犯,不容他人牽強附會。
所以大家意見分歧,雖然看的是同一本書,卻有截然相反的意見,就和六經注我我注六經一樣。
把尚書令翻譯成總理,想想也是醉了。。。
史書就是史書,容不得半點演繹。
樓上的大V拿太史公的春秋筆法舉例是極為不妥當的。
請感受一下這兩種行為:
1、秉筆直書,旁徵博引,還原歷史。自己的感情和理解只作為參考。
2、通過歪曲事實,故意按照自己的意思翻譯歷史。把自己的見解化作史實。
前面這位是太史公,後面這位是柏楊大先生。
大V呼籲讀者要理解作者的遭遇。
你夠了好嗎。
這就是赤裸裸的比慘。因為我慘,所以我泄私憤誤導讀者就有道理。
這不對。
人家太史公可比他慘,照樣秉筆直書,可昭日月。
柏楊敢對著他的歷史類書籍發誓,他真是這麼理解原文的?
至於"帶著腦子去看"這種高論,充滿著不食人間煙火的光芒。
請問柏楊版資治通鑒是什麼題材?人家是叫翻譯吧?不是讀後感吧?
翻譯的文字要別人辯證地去理解,那人家為什麼不去看原文?
之所以讀譯本不就是因為原文看的太吃力,所以想方便理解嗎?
你倒好,整個曲解史,還讓別人帶著腦子。
這碗菜裡面有蟲,但是人家味道好呀!你挑出來就行了,帶著腦子辯證地去吃吧。
柏楊不甘心只作一個譯者,他在翻譯的時候也說自己想說的話。所以這部書沒法完全算是《資治通鑒》的白話本,因為口水太多,擦不幹凈。但讓柏楊另立爐灶呢,不知道老先生怎麼考慮的,是謙遜,還是不敢為之,還是借人家的雞生蛋,總之還是掛了《資治通鑒》的名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也都有自己的史觀,這些都不評價。只是如果原意是讀《資治通鑒》的話,使用這本白話本的觀點時應該謹慎與原本核實對照。柏楊對普及歷史是有功的,但是我們讀歷史,一個是為了興趣,一個是多少想從歷史中學到點有價值的東西,形成自己的歷史觀,從這點看,柏楊的書還是不讀為妙,很容易把你帶偏,而且說實話,柏楊的治學太不嚴謹了。
我不知道你所謂的高人是什麼人
我眼中的高人大概是不會去看白話版的通鑒,更談不上對其做一番點評的
相比於你「內心深佩他窮十年之精力白話翻譯此巨著」,我更欽佩十九年地下室生涯的司馬溫公連打草稿都要正楷的功夫編寫的原文。
若有興趣,可以試試原文。如果依舊「愛不釋手」,那麼恭喜你
即使不去看原文,能抱著白話版看一遍,依然恭喜你
即使讀到某些卷讀不下去了,依然恭喜你
裡面的官職翻譯讀起來別彆扭扭的一股違和感,簡直多此一舉,評論每次都想跳過,夾雜的全是他的私貨。
能讀司馬光的沒必要看柏楊翻譯的,不讀也罷。
直接看原版有難度的話,可以先看中華書局文白對照版的,左側原文右側翻譯,而且是老老實實的照原文翻。看原文不懂的地方再看翻譯,一兩本之後基本可以直接看原文了。古文不行的就去看吧,領會精神比較重要。
古文能句讀論語或是兩漢書的就不必看柏版了吧,說老實話,翻譯的實在不怎樣。
柏老的點評……噗。非常推薦柏楊的這套書,我還專門買了紙質收藏。
歷史類的書籍,最重要的是讀過之後有自己的感悟,有自己的收穫。
培根論求知裡面說過各種書的讀法,大意就是讀書的目的是吸收裡面的精華,因此讀書的方法不是最重要的,很多書甚至只要別人替你讀了,告訴你核心即可,我是非常贊成這個觀點的。
我在讀柏楊這版之前嘗試過很多版本,無奈問題如下:
1.我是個碩士,但我讀不懂古文,讀的我非常累,興趣全無,經常要對照翻譯。以至於我連資政通鑒的戰國部分都沒讀完
2.很多版本翻譯的極其之爛,甚至直接摘取裡面的故事出來,前後不連貫。
後來偶然間發現了柏楊版,一看之下愛不釋手,必須承認我根本不知道柏楊是誰,是後來才去百度的,而且到現在我也不是很清楚為什麼這麼多人對他本人有意見……
這套書吸引我在於:
1.簡單流暢,那種暢快閱讀的感覺是無法形容的,除非你古文無敵,否則讀原版絕對體會不到這種行雲流水的感覺,讓我對資政通鑒產生了極大的好感。
2.我讀這套書是為了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希望從古人的故事裡學到經驗。因此什麼星象官職完全對我沒影響,而且我其實很喜歡他對官職直白的翻譯(看了評論很震驚大家居然不喜歡,多省事啊,就算有錯誤能怎麼樣……),可以幫我迅速理解,如果每個官職都要加個注釋,真是太浪費我時間了,畢竟我不是來研究歷史的而且這套書非常大部頭,我圈子也算高學歷了,可是根本沒人看過全套…… 我上班空閑看柏楊版看了5個月才看完漢朝。一句話,柏楊版特別適合快速吸收整個資政通鑒。
3.一些文章肯定是古文好,我覺得讀的不爽的,就會單獨去查一下原文,例如賈誼的文章
4.柏楊的評論其實完全無傷大雅,而且司馬光的評論也不怎麼樣,還有其他一些人的評論。畢竟大家都有歷史局限性。
就像你也可以評論一樣,我基本上是柏楊評論的自己評論一下,有時候覺得柏楊戾氣太重,也會評論下柏楊。
恰好近日在讀這套書,不是什麼高人,談些體會,相互探討。
柏楊先生的白話文版本同原文相比有幾處不同:
1. 是白話文,不是文言文。
2. 在不少原文「臣光曰」之後或者其他地方有「柏楊曰」,是為其對於該段史事的評論。
3. 以10年為階段,會有中外歷史大事件對比。
4. 文中官職、地名等會有今時對應解釋。
5. 頗多建議地圖指示。
個人粗淺認為,如此閱讀,對於任何一個具備識字能力的國人,均可以做到暢讀,這也是第一步的,否則再好的事物,不能享受,於己有何價值。
至於「柏楊曰」,既是評論,自然有其主觀性,他的很多觀點,和司馬光相左,讀者不妨也可以思考,看支持誰,還是更有高見。邊讀邊思考,不亦樂乎。
至於和文言文的比照,不消多說,為什麼非此即彼呢,比如是再看白話文,閱讀到一段論述覺得十分精彩,可以找來文言文,看看更加精鍊的文字是否更有相見恨晚之感。而如果一直在看文言文,有一些地方懵懂,也可以看看白話文,驗證理解是否準確。
有人談司馬光寫這本書的事情。
嗯,實際上這是因為政治上的不如意,被王安石打壓,才去洛陽寫的書。
編撰的人很多,十多年來司馬光並沒有如外人所說的多麼辛苦。
畢竟司馬光是大地主,而他背後有大批的支持者,包括當時的太后。
這是一本政治意圖很明顯的書,讓皇帝懂得其中道理,什麼道理呢?地主的利益不要動。
所以說柏楊有私貨,那是微不足道的事情,這本身就是私貨很重的書。
沒必要買這種白話。
真要買中華書局有套18冊文白彙編的,真正的大家作品。
其實,我更想說的是,資治通鑒直接看原文就好了,有初中文言文的水準看起來,大部分是無壓力了的。
正好手頭有kindle裝了部古漢語詞典,特別的字搜一搜,看得還好。
讀原文很簡練,廢話少。有一種古文的美。
不推薦,裡面翻譯有很多錯誤,官職現代化的翻譯讓人感覺很彆扭,如果是因為怕看不懂而選擇柏楊版,還不如選擇中華書局版的白話資治通鑒,後者翻譯質量要高的多。柏楊版有地圖倒是一個可取之處。
能看懂原版就不要看他的,講真 雖然人家翻譯辛苦,但我就是不喜歡,覺得偏激憤青,看不下去,這又有什麼辦法呢
認真寫書的人誰不辛苦,但不得不承認有的時候寫的辛苦並不代表他好看,價值高。不敢評判他翻譯的質量,但從我個人的感受上來看,其人翻譯的通鑒很多地方都譯的、評的相當主觀偏激,還有讓人吐槽無能的官職翻譯……雷的我外焦里嫩啊
還有,沒看出柏楊哪裡比中華書局版強了,是我才疏學淺么……畢竟我是拿通鑒來學歷史兼看故事的,從一位普通讀者的視角來看,柏楊的可讀性不是很高
樓上都提到翻譯的違和,其實任何對原文的翻譯都會帶著翻譯者的主觀理念,這就是所謂的違和感。
柏楊版資治通鑒是我讀過最好的翻譯通鑒,柏楊的對通鑒的翻譯也是費了一番心血,對於看不懂文言文的讀者來說是很有用的,真的要那些原著斤斤計較的話,確實沒司馬光語言精鍊。
非要揪著不放,那就是你的水平問題了,現在的人怎麼都喜歡把做學問的人批判一番以顯得自己高明呢?
這本書在學術界貌似評價不高,夾雜了不少作者的私貨,而且柏楊的歷史學造詣似乎也沒得到學術界的多高認可。論逼格的提升與學術的精研,這本書可能真的沒有太大幫助。
但是我還記得我在某個新年夜裡坐在一家麵館里捧著這本讀的情形,酣暢淋漓,不覺東方之既白。
個人認為以柏楊的學術水平不適合寫這樣一部作品,當然,如果他說「我就是一作家,賣字的」那就沒辦法了
我記得李敖以前專門寫了本《醜陋的中國人研究》,專門罵柏楊,裡面談到過這個問題。
他其中舉了好幾個例子,論證柏楊的中文水平不夠,把《資治通鑒》翻譯的一塌糊塗。而我選擇相信李敖。因為柏楊和李敖的書我都看過,我覺得李敖絕非才情薄,治史能力之強也是不可否認的。
當然,不否認柏楊的貢獻。反正我是直接看《資治通鑒》原文的,雖然還沒看完。。。
推薦閱讀: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為何把禮排到治國安民的第一位?
※想要讀《資治通鑒》需要什麼準備么?
※資治通鑒哪一版比較好?
※《資治通鑒·漢紀》下幾乎年年日食是怎麼回事?
※有哪些類似厚黑學 資治通鑒的成功學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