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書法高手談談如何脫貼?

本人習書多年,臨貼多年(《蘭亭序》、《王羲之傳本》、《祭侄文稿》等),下過一番功夫。我的書法老師也認為不錯。但一到自由書寫始終感覺提高有限,臨帖學到的東西始終無法在書寫種體現,寫作品的話只能集字。頗有一種練了武功,臨陣無用之感。再這樣傻練下去也不是回事兒......特此想請教知乎書法高人,這種狀態是否有何方法突破?謝謝了


這個問題涉及用筆、臨帖等幾個問題,值得認真回答。

脫帖,或出帖,其門檻是用筆過關。所以這個問題,如同於問用筆。

如果一個人,臨王是王,臨顏是顏,但脫離開帖的拐杖,筆一下,何去何從無所主張,筆不能切實落在紙上,復對於一筆何處起,何處止不能瞭然,心虛筆慌,只記得那個短一點,哪個長一點,那裡圓哪裡方,只能說先前所謂的臨帖,並未吃進,再好的結體,徒成搔首弄姿,進退失據,狼狽不堪。

臨帖真的吃進,其標誌是用筆過關,出帖的門檻也是用筆過關。所以前人有論,入帖即是出帖時,當作是解。

用筆如何過關?我徐徐而言。

用筆是兩部分,無論臨帖也好,自運也好,都是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書家在書寫中手筆紙的微妙平衡感,其控制的是線條的質地、質感、厚度、深度。這種感受,止於感受二字,不能再行言語講說,所以稱不傳之秘,或心法。第二部分,完成字的點畫、使轉的一些動作,這是技法部分。

書法的書寫過程,要求筆筆完備,復筆筆有聯繫。臨帖中,筆筆完備是容易的,筆筆有聯繫,因為要分散很大的注意力去控制筆達到帖的吻合,所以連續性容易缺失。

臨摹的是什麼,是字形。在通過人謹慎控制筆,掌握點畫結字技巧的過程中,再逐漸把握筆法中的手筆紙的微妙著力感。這是上溯的過程,也是倒逼的過程。在以前,那些老先生,如果徒弟下筆對了,會首肯,如果不對,只是說再用功而已。指的是筆法的第一部分。技巧部分不是說不重要,不是臨帖應全力照顧的地方,真要說學結字,也不是著力看短長圓方,而是要刻畫清楚,這一筆從何處下,復從何處止,瞭然於胸。

有人不理解,臨帖為何要像、刻舟求劍。這種想法也對,適合一些得意忘言的好根器,但在控制筆的能力上,做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或不屬於自己的樣子,是書家的本分。綁著你都做不到,隨隨便便就做到了?自然來源於強矯。

入與出的界限,粘在一起。有人說集字,可以,米就是集字。但米不是唯一成功的書家。更多的書家,包括現在還有的一些傳承,並不在意這個。在學生對於一帖已經有了一定功夫的前提下,根據地已有,臨帖時候,並不是我這幾日寫王,創作就是王,寫米創作就是米。吃豬蹄就一定補在腳上?所以臨帖的理念,我是這一脈,臨的時候固然獅子捉象,全力一搏,但臨完就不刻意記起,甚至忘記,筆下能留多少就是多少。

問主的疑惑,無外乎筆落不住,行又無所依傍。學書者,每一日都是初學者,不稀奇。試著解決用筆,筆先老老實實落在紙上,不松不緊,自自然然,然後腦子裡清晰的映著點畫的出入,離了什麼帖都可以寫得安心。是安心,不一定是形態美,但也算會寫了。

不要再花那麼多時間在王顏各體奔波了,也不要在形態上太過用力,用心在筆落紙的著力感上,落下去了,不怕歪扭支離,只要踏實,就會寫了,千萬莫要慌忙。

寫的是態度,循序漸進,總有收穫,一般想要放棄的那日,就是會寫之時。


謝行深兄邀。
細看題主要問的最核心問題應該是如何創作,要討論臨摹如何過度到創作來,則思路更加明了。
臨帖是學習書法最重要的方法,臨帖前期,像是一個比較直觀的標準,而且比較可靠,初學書法以像為標準沒有問題,能寫像也是功夫所在。中後期則不應該以此為標準,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說以「我注六經」的方法解讀經典作品。這是培養個人審美最需要的,學習任何東西都需要有獨立的思考與判斷。對於一個訓練有素的書寫者而言,要寫像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相反,要寫得不像但又有點意思就難了,也就是說雖然不像但寫得好看難度就大了。


從臨摹到創作的過度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叫意臨,但有很多學書者不了解或沒有意識或不願意去運用和實踐。學習前人作品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判斷,通過意臨可以逐步幫助你判斷哪些是你喜歡的,哪些是你需要的。另外,我們學習的法帖裡面不是所有都是好的,得清楚的知道,作為臨本,它也有或多或少的不足。綜合這兩點,臨習過程中要有取捨,因此也需要我們思考取什麼舍什麼?這個其實已經是一種很接近創作的狀態,與創作相比只是一個有底本一個沒有底本而已,因此到了創作的時候你就沒有那麼多的無所適從,可以得心應手很多。

根據題主的情況,應該以意臨作為突破口,放下像不像的顧慮,把好作為唯一標準,持之以恆,創作應該不成問題。


我覺得你可以臨一種書風,多讀少寫,慢慢應該會有提高。


習書法多年竟然沒有背過帖!

剛剛那句語氣太段子手,接下來換正經嚴肅臉。
————————————
模仿無疑是創作的基礎,有有效的輸入才能有更好的輸出。題主提到的脫帖可能是指不依附於帖進行創作?在這裡我想說一下「背帖」。

在很多人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應該會經歷到「背帖」。以我的理解,背帖的前提是:認真揣摩所習字體的特徵,融入日常練習中,並在練習中繼續揣摩並加以鞏固。此後,在大量高效(嗯這個前提條件也很重要)的練習之後,可嘗試「背帖」。方法如,讓旁人報出你所習字帖中的字句,你憑藉記憶,在不看字帖的狀態下寫出來,每次背帖後打開字帖進行對比,分析後修正、提高。當然了,人工服務比較麻煩,如果有字帖內容的普通印刷版文字,也可以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每次給自己規定一定量的背帖內容,一切按計划進行~ 此外,把背帖認作是一種ritual,培養儀式感,是養成好習慣並且提高效率的重要方法。

相信有著紮實臨摹基礎的題主能夠順利脫帖~
同時說一句,和某個答友一樣,並沒有認為自己是高手,只是想盡己所能提供意見。差點不敢進來答!


同為求道者,簡單單說幾句
其實在我看來,脫貼後你認為你寫不出來書貼的感覺,這只是功夫沒下到而已,唯有苦練而已,其實你的風格已經是書貼的風格了。另外,不要認為苦練沒有提高就是沒有用,這是積累問題,書法就是這樣的慢功夫,我學書法十多年也是多次覺得自己毫無提高,但是堅持不懈,偶然回首過去作品會發現大有不同。
給你提點建議,看你的臨帖內容感覺大多是二王的東西,還有一些講求法度森嚴的書貼,這固然是好書貼,但是當你感覺到進入苦惱的平台期時可以嘗試臨摹不同風格的作品打開思路,比如褚遂良《陰符經》《雁塔聖教序》,或者魏碑,米芾這些風格十分獨特的作品,一方面可以作為積累,另一方面也有可能發現新的道路。
然而更難的是真正超脫書貼的範疇,寫得再像也不是自己的東西,像我最喜歡的書法家米芾,早年就被人稱作「集字」,直到後來才真正的形成了自己的刷字風格。


不是高手,試著回答。
關於出帖這種問題用米芾大神做例子再恰當不過了。
「余初學,先學寫壁,顏七八歲也。字至大一幅,寫簡不成,見柳而慕其緊結,乃學柳《金剛經》。久之,知其出於歐,乃學歐。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學最久,又摩段季轉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覺段全澤展《蘭亭》,遂並看法帖,入晉魏平淡,棄鍾方而師師宜宮,《劉寬碑》是也。篆便愛《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簡以竹聿行漆,而鼎銘妙古老焉。」
可見米芾的脫帖之路基本是轉益多師的經歷,不斷學習吸納新風格,納為吾有後再尋新路。試看米神三十三歲寫的《方圓庵記》,明顯有集王聖教的影子。到了三十八歲,寫《苕溪詩》《蜀素帖》時,自己的風格便成熟許多。這期間他經歷了無數轉益多師的過程,最終百衲集字融於一爐終成正果。樓主可以試著換個風格反差比較大的試一下,有意淡化過去培養的書寫意識,讓舊經驗與新感覺水乳交溶,也許會收到效果。


我大三的時候 曾經問過我老師(現在也還比較有名氣的青年書法家)同樣的問題 他給我的答案是 王羲之四十歲以前都在臨帖 你急什麼
所以


從我的個人經歷來看,最多的精力應該是花在練習楷體字,因為萬變不離其宗,楷體字是基礎,寫熟了,其他的字體也會隨著你的心情、情境信手拈來。


體悟體悟,要體要悟。
多年臨帖已有大家的風骨幾分,想要脫貼一定要自己寫出來,感受。
選一篇帖子自己寫,一個字寫多遍,每遍用不同的寫法,琢磨怎樣寫更有自我的味道,寫著寫著就出來了。


具體的,您可以搜索林曦與梁冬在國學堂中講書法的那幾期來觀看,希望對您有幫助


關鍵是入帖,出帖基本是瞎說


練書法講究的是靜,你想想你臨帖的時候有沒有平心靜氣的感受書法的力量,每個字形結構有沒有感悟,覺得你應該多靜下心來感悟,祝你能練得好書法!
胡迪軍_互動百科 你可以多看看大師的作品


讀帖確為一法。我不善書,用筆之道略知皮毛。但就創作而言,總認為是關係和度的把握。畫家字的思維大抵如此,方家見笑了。


恭喜釣魚成功


呵呵,如果是這麼個情況的話,你需要養氣。要有點文化的底蘊,對,就是這樣。


推薦閱讀:

自學書法半年,陷入瓶頸期,求指明方向?
油煙墨和松煙墨的區別?
如何能寫好歐(歐陽詢)體?
練字快三個月,瘦金,感覺不到進步,求指點!?

TAG:書法 | 毛筆書法 | 王羲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