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藝術範圍里的冷知識?

藝術人文,歷史,遊戲,音樂,美術等等範圍都是可以吧


我想推薦一位有趣又冷爆的香港畫家陳福善。香港作為亞洲藝術中心之一,卻鮮有本地著名畫家。福伯極少離開香港,歷經大清、辛亥、抗日、建國、1967、1989,一直只描畫香港眾生相。
風格不中不西,魔幻抽象,靈感彷彿來自異世界!

3月最大之驚喜,竟不在香港巴塞爾,而在中環漢雅軒遇到福伯回顧展「Jazz with Luis,隨福伯起舞」。

海神、裸女、鳥人,扭曲的表情與肢體,超越時空的顏色。什麼鬼?我彷彿進入了異世界 ,為魔性這詞找到最佳代言人。

陳福善說:「至緊要唔好請人食悶餅(moon cake)!」(一九八六年話語記實)。

這麼好玩的人,除了14年在上海有過一次展覽外,再沒有看到相關資料。Unbelievable!

1905年出生在巴拿馬,5歲舉家搬到香港,除了1936年去過上海和北京外,再沒出過遠門。他的世界到底是怎麼來的?我只能想到,1907年出生在墨西哥的Frida。

爭寵圖,1968

不是科班出身,曾修讀倫敦Press Art School的函授美術課程,沒有正式在國外接受藝術訓練,一直自我學習以及積極跟海外留學畫家觀摩切磋。

在律師行當速記員時練得良好的英語水平,加上熱愛社交活動,能言擅舞的他結交不少達官顯貴。1934年,他便由山頓爵士夫人(Lady Shenton)推薦加入「香港美術會」,同年更獲香港美術會年展冠軍獎,而且一直拿了好多年的獎。英式的水彩創作,記錄下當時小漁港風的香港。福伯被稱作「 水彩王」。

無題(山頂眺望),1959

無題(新界水道),1958

如果只是這樣就沒意思了。

對比起從70年代開始科技樹瘋長的香港影視與流行音樂 ,香港畫家簡直毫無名氣。放這些作品是想說他和畢加索還蠻像,早期還沒開始吃藥。

在50年代前一直拿獎的福伯,突然一天香港辦新畫展沒選他的作品,說他「過氣」了。這時候,福伯才「老虎唔發威你當我hello kitty」。開始創世紀了。

東方,1969

魔幻現實主義巨作一夜誕生。

從沒見過的構圖、色彩。唯一相似的只有某年的《格林童話》插圖。

以及上圖好想 @王尼瑪。

交通柱,1977

藝廊漢雅軒藝術總監張頌仁 ,是福伯最忠實的擁躉:

「陳福善先生是個奇人,他奇在出人意表的畫境,奇在他完全獨立的想像世界,最奇是他的藝術。在香港這個被現實生活制服的社會他居然能夠衍生出如此奇幻,把香港生活提升為異境,成為神話世界。陳先生的藝術打開了新都市生活的精神天空,使逼迫的市居空間穿透為豐富傳奇,把戲劇人生的意境呈現在繽紛的畫境之中。」

無題(戀人的奇幻風景),1970

「 若從心理描述的角度分析陳先生六十年代以後的繪畫,首先可從他在六十年代悟出來的誘導法說起。那是從隨意塗抹出來的顏色痕迹即興聯想出形象,再加上繪畫藝術的增刪潤飾完成作品。這個辦法陳先生一直採用到八十年代末直至停止繪畫。

這技法跟心理學某些測驗有所相似,用意在於誘發出潛伏在理性約制以下的直覺或潛隱的機能。陳先生的畫境從來出人意表,他自己的意見是他的創意,主要歸功這種誘導法。他自己就常對人說:「沒有畫面的『痕迹』,我是畫不出畫的。」

無題(觀龍的人群),1968

福伯曾借用西方畫論人史佩德 (Harold Speed)的觀點——藝術里的線條、色體和色彩里,都存在著一種抽象的音樂,望著他的畫好比聽見音樂一樣。把線條和色彩所具有的力量表現出來,以其順序和布局觸引我們,像音樂用不同的調子和聲來觸引我們一樣。音樂是抽象而不是自然的,但它是直接訴諸我們內心生活的。

也有偏中式奇幻的用色和構圖,莫蘭迪高級用色年畫?

新年,1972

生命與韻律,1977

福伯1905年出生到1995年仙逝,他經歷過大清、1911、1931、1945、1949、1967、1989(差2年就97了!),他的畫中卻看不到任何時代痕迹,也無法歸類他的畫派。

我卻在他畫中看到了梅艷芳的芳華絕代。

他目擊香港從一個邊陲市鎮發展成國際大都會,從地方風俗濃厚的生活變化為西洋式的產業社會。這裡的劇變,不是理論或敘述可交待清楚,更不是某種或某數種意識形態所能闡釋得盡。

三彩旗下的眾生,1986

這種感覺意會不能言傳,我看過最接近應是香港電台製作的《香港故事》系列,以及《由1967開始》。

裸女與畫展,1978

拼貼的畫風,也是相當潮。馬蒂斯也是70歲開始玩貼紙的。

福伯每天晚上要等所有電視節目都結束、二點以後才開始畫畫,畫到天亮睡一覺起來吃午飯。他的畫很有深夜的感覺。

對蝴蝶著迷的人們,1979

福伯繪畫感人處是畫出別人看不到的,敢於探索。作為一個典型的變幻時代的小市民,他深入市井小民的心理與夢幻。每周的麻雀局、畫會班、親戚聚餐跟他怪誕不經的畫境似乎互相矛盾,但正是讓他能進入這種創作狀態的基礎。

綠葉,1985

本篇所有的非實拍圖片均來自於「 漢雅軒」。大部分史料和觀點也從其Press Release及張頌仁先生的文章中獲取。


藝術是發展的,這個知識其實一點都不冷,但是很多人不當回事,以為由著自己的性子去弄就行了。


世界上最早的藝術學院,成立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佛羅倫薩的「藝術家聯盟」式機構最早成立於1339年,那個時候還是「行會」的性質,而且由於畫家的顏料要到藥劑師那裡購買,所以畫家行會還隸屬於「藥劑師行會」(Arte dei Medici e Speziali),級別比較低。

所以如果你穿越到14世紀,並且看見一群畫家走進「藥房」的話,那他們多半不是去看病,而是去上班。

行會的職能相當於「從業資格認證部門」+「同業合作聯盟」+「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它可以監管一個地區畫家的數量和質量,設立准入門檻,並且促成一些藝術委託人「下單」訂畫。

不過由於行會具有地區壟斷性和管理鬆散性的缺點,導致各個地區之間的畫家很難有效交流。而且,他們在培養新人的時候採用的是「老司機帶新手」的師徒模式,教學方法很主觀也很閉塞,學生想中途「下車」透透氣都很費勁。

在佛羅倫薩的「黃金時代」以及後來的文藝復興盛世之中,由於繪畫天才集中爆發,滿街都是「老司機在飆車」。馬薩喬、烏切洛、波提切利、基蘭達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個個都是「星際級別」的人物。更何況還有「真眼大師」韋羅基奧這種bug一樣的存在,自己就教出了一歷史課本的藝術家,所以那時候學生們想找個好老師實在是太輕鬆。

然而到了文藝復興晚期,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16世紀20年代之後,佛羅倫薩停止了天才藝術家的「井噴」,進入了青黃不接的尷尬時段。這個時候,比較好說話的達·芬奇和拉斐爾都去世了,只剩下脾氣暴躁的米開朗基羅還在獨孤求敗的狀態下繼續創作。

新手們對米開朗基羅這個彪悍的「老司機」心懷忌憚,但不跟他學又沒有任何前途可言,無奈之下不少人甚至選擇溜進「大聖」家裡偷草圖,把「大聖」家搞得像公廁一樣天天丟紙。

這下,有人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並且建議對藝術家的培訓體制進行一次歷史性的改革。這個人就是米開朗基羅的朋友、第一位藝術史作家,喬爾喬·瓦薩里。

喬爾喬·瓦薩里自畫像

瓦薩里這個人不僅多才多藝,在繪畫和建築上都有一定建樹,而且廣交朋友,藝術圈兒里沒有他不認識的人。後來他利用自己的人脈資源和八卦消息,著成了一部恢弘的藝術家傳記《傑出的畫家、雕刻家和建築家生平》(Lives of the Most Excellent Painters, Sculptors, and Architects),簡稱《藝苑名人傳》。

《藝苑名人傳》歷史封面

如今我們能夠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很多藝術家耳熟能詳,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瓦薩里的精彩記述。我的《名畫故事》專欄也採納了他所記載的不少奇聞異事,在這裡先向瓦哥表示由衷的感謝。

瓦薩里本身對佛羅倫薩這座城市有著深厚的感情,因而對眼下藝術行業的衰退情勢感到很擔憂,加上去米開朗基羅家上廁所的時候總找不到紙,於是在1563年,他向托斯卡納大公科西莫一世提議,將畫家行會改建為藝術學院,並且把包括米開朗基羅在內的不少著名藝術家都拉來入伙。

大公非常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建議,並且給予了大力的支持。1563年1月13日,「佛羅倫薩藝術設計學院」(Accademia e Compagnia Delle Arti del Disegno)正式成立,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座專業的美術院校。

學院成立之後確立了以下幾個核心理念。

1. 將米開朗基羅尊為「藝術之父」。

2. 尊重藝術家的創作,讓藝術家充分運用他們的手和智慧。

3. 為11-15歲的有天賦的青少年提供免費的繪畫材料,讓貧窮的人也有學習藝術的機會。

4. 讓藝術老師和數學老師共同參與教學,重視普及衣褶紋理和裸體解剖等科學知識。

5. 舉辦各類藝術展覽和藝術競賽,重視地區和國際間的藝術交流活動。

從此之後,佛羅倫薩藝術設計學院不斷發展壯大,並將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輝煌成就一路傳承了下來。

直到今天,這所學院依然存在,但已經不是隨便就能報考的學校。早在1784年的時候,當時的托斯卡納大公萊奧波爾多將佛羅倫薩的各大藝術院校合併到一起,成為了「佛羅倫薩美術學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古老的「藝術設計學院」也成為了「新美院」的一部分。

不過在1873年的時候,藝術設計學院又重新從美院中獨立了出來,成為了一所「研究院」性質的機構,每年大概只有兩位美院教育工作者可以申請加入這所「研究院」。

現如今的佛羅倫薩藝術設計學院

當然,今天的「佛羅倫薩美術學院」(Accademia di Belle Arti di Firenze)依然是面向世界招生的一所非常優秀的藝術院校,雖然血統最純正的「藝術設計學院」已經獨立了出去,但二者之間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美術學院」還是把這段傳奇的歷史算作了自己的發家史。

P.S 文章節選自公號「申思囈語」(ShenSays),類似的小知識一大堆


很巧,早晨去跟佛羅倫薩美院談一件合作的事情。去了館長辦公室,就在世界上第一所美術學校,佛羅倫薩設計學院。中午回家刷知乎,就看到了@申思的上篇帖子。只是,今天,這個學校仍然和佛美是一起的。我怎麼知道的?
……院長告訴我的……
幫他補充點圖片唄。
大門

會議室

樓梯

窗外街景

館長辦公室

最後一張是我的自由創作:
古羅馬雕塑殘片和一位退休老教授


藝術市場的消費升級。

2017年以來,中國的消費升級可以說是全方位的,而大眾關注的點也更偏向於日常生活上的消費升級,藝術作為稍冷門的區域,發生的消費升級也算作一個冷知識吧~~

這裡引用一下在藝用戶:李趙易柔寫的一個筆記:


從藝術展里看消費升級

說一個很「小眾」的展覽,但是它也反映出一個當下很重要的「現象」:消費升級。

這個展覽是VA15年展的"What is Luxury",什麼是奢侈品?

我們一想到奢侈品,最先跳進腦海的必然是高檔品牌,從鞋包衣表,到珠寶名車,再到豪宅家居。但是這個展覽徹底的顛覆了我們對奢侈品的一般看法。

展廳進門最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沙漏輪盤,機械旋轉,漏下的細沙微微泛光,形成有序的分形結構。奢侈品在這裡,是時間。

還有一個荷蘭設計師的蒲公英枝形吊燈,遠看夢幻非凡,近看才知道,每一個燈都是一個完整蒲公英上取下的帶傘種子,重構到燈上,並且用銅絲框架通電。奢侈品在這裡,是一個保存自然精緻脆弱的部分的夢。

第二個展區最不可思議,裡面全是工業社會產品,塑料製品、再生資源製品等等,和藝術無關,更和奢侈無關。但是轉念一想,我們越來越稀缺和寶貴的,不就是資源和自然嗎?奢侈品在這裡是資源和技術,是智識和創造。

第三個展區只有一個視頻,一把椅子,各種雜物,日復一日的變化,重複中帶有個性。奢侈品在這裡,是人本身。

不可複製、耗費時間、充滿變化,這是整個展覽傳達出來的奢侈品的特質。從精美絕倫到平凡常見的物,到每一個不可複製的人。

再來說說現象:消費升級的時代,我們越來越感覺,包包上的大Logo好像有點俗,名表名車也不代表高明的品味。反而開始穿梭於各種藝術活動,「攀比」自家牆上掛的畫。這種現象說明,我們對於奢侈品有了更廣闊的定義,對於精神享受有了更新的追求。

我仍然記得曾經在皇家美院藝博會賣畫的時候,我的英國客人(一對老夫婦)對畫最關心的不是它的作者或者價格,而是「它掛在我家牆上會不會有點太大?」「我女兒結婚禮物送這幅畫合不合適?」,這就是真正的「藝術消費、消費藝術」。

藝術一直是奢侈品,正如品味一樣。

以下是VA展覽的官方解讀,有興趣可以找一下官網,上面有重點藝術品的介紹(那個蒲公英燈真的是美到窒息!)

What is Luxury? interrogated how luxury is made and understood. Luxury has a long history of controversy. More recently, the increase in prominence and growth of luxury brands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social inequality has raised new questions about what the term means to people today. Changes in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have also stimulated interest in less tangible forms of luxury, such as the desire for space and time.Luxury has the potential to unlock dreams of being somewhere else or someone else. It exists at the boundaries of daily routines and systems but relies on notions of breaking out.

The acquisition of luxury objects has always fulfilled aspirations. In a busy and intrusive world, people increasingly value time and space for enjoying special moments and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Contemporary designers engage with how the availability of time and space, and quality of time spent, can be seen as luxuries in their own right.Designers and artists speculate about the future not with the aim to predict but rather to reflect on current conditions and possible alternatives. The projects in this section rethink what luxury means today and how it might be defined in the future.

These speculations address the fundament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uxury and value. Rather than being constant and predictable, perceptions of value vary. They are driven by market forces, rooted in cultural conventions and subject to legislation and corruption. The fictional scenarios presented here subvert notions of value, introducing artificial, common, overlooked, distant and even condemned materials and their contexts. By doing this they challen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xury and materials which are commonly understood to be precious and rare.The Last Man』s Seat, by The Last Man, 2015. Commissioned by the VA, Private Collection

The Last Man』s Seat, by The Last Man, 2015. Commissioned by the VA, Private Collection

The question of luxury is ultimately a personal one. Everyone decides for themselves what their luxury could be. Enjoying or affording luxury is not only a question of budget but of individual circumstances and preferences.

Freedom to dream and the ability to take decisions are fundamental to enjoying luxury. These principles of freedom and choice are central to the thesis of an ongoing project, The Last Man. It imagines a situation in which an individual finds himself alone in the world but with all of its resources intact. Free from obligation, economics, politics, fashion, society and the constraints of time, the last man gamely begins to design and build his own material world, reflecting his dreams and desires.

文字與圖片均來自在藝用戶:李趙易柔 ;在藝ID:26844905

鏈接:

https://www.zai-art.com/appwrapper_dist/appShare/notes.html?id=80f6f4dc094f40889c4bfcb1e74dfec2


推薦閱讀:

如果每天醒來第一眼你可以看到一幅畫,你會選哪一幅?為什麼?
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殊的藝術品或藝術形式?
現在所謂的藝術是情感、故事內容和文學性批判現實的工具對不對?
20世紀以前有那些充滿暴力美學的經典藝術作品?
都有哪些藝術家的作品是創作過程中隨機性占的比重遠大於藝術家的個人選擇的?

TAG:藝術 | 繪畫 | 現代藝術 | 藝術史論 | 藝術欣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