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祭祖,啥儀制比較規範?

以前老一輩年底有祭祖習慣,但也比較簡陋。有倆旗子,自製的。寫著魂魄二字,要求一大清早去墓地,帶著長輩的舊衣服,上香,說請回家過年。然後比劃比劃一裹,回家。家裡掛家譜,然後上供,上香,磕頭。司儀就是老爺子,也沒啥成稿的祝文,想到哪說哪。(另外特別要求必須清早招魂,中午舉行儀式,而且必須要午時,到現在不明白這裡面的邏輯......)
現在老一輩走的差不多了,但算是緬懷,還保留著這個規矩,不過大多不真信這個,誠敬確實不足,也不磕頭了,三鞠躬。場面我覺得挺尷尬的。所以請教下該是什麼個儀制。


祭神如神在,這才是關鍵。我老家宜興一年兩祭,七月半和臘月。
第一步,準備酒肉、香燭、火紙,在門外,祭告土地,領祖先回家。
第二步,齋外蛇神,準備的東西和第一步一樣,但食物都是生的,在門外找個角落。
第三步,齋家蛇神,食物換成熟的,在家中牆角。
第四部,齋灶,齋米缸,養豬的齋圈頭神等。
第五部,祭家堂。這次要在八仙桌上,三葷三素,桌子三邊各放一個大酒海,一把筷子,酒海裡面放一個酒盅,焚香請神,磕頭,倒酒,禱告。祭家堂不用凳子。
第六部,祭祀祖先。三葷三素,三條凳子,緊靠桌子,三面九個杯子和九雙筷子筷子要緊靠杯子,中間絕不能碰凳子和酒杯筷子。焚香請神、磕頭、倒酒、禱告,第三次倒酒要舔四碗米飯和糰子,一盆蘿蔔湯,快結束前,開始給祖先燒紙錢,讓他們走之前帶好了。最後,把酒杯筷子凳子動一動,散席,打開大門送神,放炮仗。
結束
每祭祀一位神,都要下跪磕頭三次,倒酒三次,默默禱告神明。家人和小孩子都要嚴肅,絕不能嬉鬧,要把一年的家事和心愿告訴祖先神明,求保佑庇護。
如果當年有家人新亡,祭祀在臘月三十,俗稱添羹飯。臘月三十下午,拿一束麥稈、一把傘、香燭紙,到墳前去接回家。先祭告土地,然後傘撐開,遇到溝溝坎坎要用麥稈搭上,迎接回家。


這應該算吉禮,真心想搞得正式點的,《儀禮》裡面是有的。如果覺得《儀禮》太古老,《朱子家禮》裡頭也有。可以做一下損益。就我個人的意見,禮儀關鍵在「慎終追遠」四個字,最主要的其實一則是懷想祖輩的功績並傳之於子孫,當然也需要傳遞祖先的失誤以之教導後人;再則是對自己和家人一年以來的所作所為進行總結,尤其是錯誤要進行深刻剖析,搞好批評與自我批評。有這兩點,其他的儀式只要做到「祭如在」就行了,搞那麼多虛套沒用。當然,我沒認真讀過《儀禮》和《朱子家禮》,對於禮節不太清楚,很多規矩是有原因的, @十萬個為什麼 道長應該更清楚,請他解答一下。


如果想了解比較正統的祭祖儀節,建議直接閱讀《朱子家禮》,其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或者看明朝和清前期的一些家禮類書籍都行,反正基本上都是脫胎於朱子家禮的。晚清和民國的儀節類書籍不建議看,一般會有一些遷就民俗而背棄禮義的內容。前面有人提到《儀禮》,我也認為不太適合參照,畢竟先秦背景的禮經對後世(漢以後),幾乎只有學術意義了。從禮義 禮法 禮儀各方面看,還是朱子家禮更具有可行性。

如果需要電子版本的書,我可以提供一個比較好的版本的下載鏈接。

當然,我在儀節之外特別提醒兩點:

一 如果題主是一個好禮之人,那麼您最好應注意。除了禮儀怎麼操作這個問題外,「禮」還存在一個更重要的前提問題,誰有資格去行怎樣的禮儀?如果要祭祖的話,您是要祭哪一代祖先呢?您和所祭之人的關係是怎麼樣?您是長子嗎?您的父親是長子嗎?
這個問題我們稱之為宗法,或者大而言之曰禮法。 如果脫離了禮法和禮義,那麼我們的行禮只不過是莫名其妙地跪拜,莫名其妙地奠獻,好像是行為藝術和民俗表演一般。禮法的相關內容在家禮裡面也有記載,您可以參照閱讀,然後根據自己的身份,去決定行一個合適的禮儀。

二 題主說,老一輩人都過去了,那麼是否可以理解為,題主在自己的家族裡算是長輩,有足夠的威信和資格去組織祭祀,決定祭祀的方式。如果不是的話,那麼,還是優先考慮向有資格組織祭祀的人提出你的建議,而不是自己直接去動手做。 正確的儀式固然很重要,但是,尊尊是禮的根本原則。雖然可能您比老人更具有禮儀方面的知識,但是這不能成為冒犯尊長的理由。


禮不下庶人,就連身為貴族的孔子都說「喪,與其易也,寧戚」。作為一個平民百姓,那麼在意外在的形式而忽視真情。何必?
而且各地有各地的風俗。形成那樣的風俗必然是有其原因的。司儀想到哪兒說哪兒也是一種真情流露嘛。雖然有些習俗著實怪得很,但入鄉隨俗,在那個地方,沒本事移風易俗的話,還是尊重那風俗得好。
說不定現在覺得那風俗彆扭,其實是因為自己閱歷太少呢!有道是少見多怪,世界上的東西多的很,人們總是處在少見多怪的狀態。很正常。不要在意。


推薦閱讀:

賈鵬芳為什麼要到日本發展?
剪子包袱錘被叫做「jiang jun bao」源自中國還是日本?
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時候是怎麼割的?那麼疼真能割得下來嗎?
堪輿業界出現過名曰「治墳」的堪輿流派或技術嗎?如果沒有,「治墳」的說法又是從哪裡來的?
一個恐怖故事的演變?

TAG:民俗 | 道教 | 儒家 | 禮etiquet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