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人名為什麼這麼繞口?

如題,念起來一點不通順,不好記,不知道那些歷史學家是怎麼記下來的?比如子與夷,姬掘突,姜無知。


這個從姓氏開始說起,現在姓氏並沒有區分,而先秦不是這樣子。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所謂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絕祀,無國無之。-可以看出在先秦姓氏是有嚴格區分的。所謂男子稱氏,妊人稱姓,例如文姜,文嬴,懷嬴等(女子姓在名後)。容易發現,這些遠古的姓從字型結構來說都帶有「女」這個部分,所謂上古八姓「姬、姜、媯、姒、嬴、姞、妘、姚」都有這個特點。姓字從女從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緣關係,清楚地說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孫,也是母系氏族社會同一血緣關係人群的標記。《說文》曰「姓,人所生也」就是這個意思。
而氏則是由姓衍生出它的一系列分支「氏」。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時期,姓、氏則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標記。命氏之法主要有:諸侯以受封的國名為氏,卿大夫以所賜的采邑為氏,有的以職官為氏,有的以居住地為氏。這些不同的氏,則發展成為現代的姓。
在先秦時代,姓氏作用也是不同的,男子稱氏,用以明貴賤,女子稱姓,用以別婚姻。姓氏大量產生的時代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周代大宗小宗嫡長子繼承製度中,周天子的嫡長子將來繼承王位,稱為太子,其餘的兒子統稱王子,王子的兒子稱王孫,王子和王孫統稱王族子弟。諸侯的兒子除了太子外均稱公子,公子的兒子稱公孫,公子和公孫統稱公族子弟。王族和公族可以封國為氏。公孫的子孫不屬於公族,他們以其祖父的名或字為氏,也可以其他方式命氏,在這一時期,「姓」是固定不變的,而「氏」卻時常變化。因此往往出現父子同姓不同氏,或姓雖不同,氏卻相同的現象,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也可有不同的氏。氏的這些變化往往反映了貴族的地位和職權的變更。如戰國中期的商鞅,他原本是衛國公孫後代,所以又叫衛鞅和公孫鞅,秦國封他為商君後,他又稱為商鞅。 戰國時期,隨著奴隸制宗法制度的崩潰,舊有姓氏體系也逐漸混亂,出現了姓氏合一的傾向。但值得注意的是,姓氏合一應當是逐漸氏取代姓,統稱為姓氏。所以關於秦王政,史載秦王室嬴姓趙氏(前面提到的文嬴,懷嬴,都是秦國王室女子),其實應該叫做趙政更準確。
了解了先秦姓氏的區別,也就對此時期複雜的人名系統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至於名的問題,我們還應該區分一下名和字,我以屈原為例,屈平,羋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至於《離騷》雲:「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其實正則即平,靈均即原),先秦時期,許多人的字還是一個字,區別於後世兩字為字。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通稱古人時常不是其真正的姓名。
對於選字怪異這一點,由於先秦時期於現在相隔較遠,屬於中華文明的發軔期,許多文字尚為出現或者分化出,存在的文字也存在古今異義的現象(此處的今其實不一定指現代,即使兩漢魏晉時期,與先秦文字意義也有差異,詳見《說文》),所以有一些字現在覺得怪異,而當時卻不非如此。
另外還有一個情況,先秦典籍大量遺失,許多人事不傳於今,所以有些人名是否是其正式人名都很難考證,後世史學家多是直接紀錄下來,訓詁考究也可能流於以訛傳訛。綜合以上多種原因,才造成這種情況。


其實並非是古代人名拗口,而是今古音發音不同。


想回答的諸公都已經答到了,我來提供幾個取名拗口(或曰不可思議)的活標本吧:
公子小白(齊桓公)
公孫無知(齊桓公叔叔,此人和他名字差不多)
周公黑肩(望文生義可知是挖煤的)
姬黑臀(即晉成公……這個無法理解,黑屁股?)
孟明視(乍看還好,關鍵在……他既不姓孟又不叫明視,真名是百里視,此公好基友兩人:西乞術,白乙丙——同理可知,西乞術不姓西,白乙丙不信白——讀歷史的請在此叩首)
季公鳥(大名更屌——姬鳥)
韓不信(無忌、不害就罷了,不信鬧哪出呀……此公兒子名叫韓庚,真的)
鮑叔牙(暴牙蘇?話說『管鮑之交』這成語想多了滿邪惡的)


幾位高人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我再補充一點:

先秦時代,很多詞語還沒造出對應的字,只能假借同音、諧音字;人名、地名多是用口語取的,不一定有字,書寫時也要假借。所以一些本來有明確含義的名字,寫出來就看似前言不搭後語了;加上當時的方言差異和後世語音演變,今人看不出哪幾個字是相互假借的,就更迷惑了。

比如齊桓公身邊有個紅人叫易牙,擅長烹飪,甚至把自己的兒子殺了做給桓公吃,後來成為廚師的代名詞。「易牙」二字,表面上看起來很奇怪——交換牙齒?不過,據說他是狄族,因為他來自北邊的雍地(北方民族統稱為狄,所謂「北狄南蠻」是也),而狄族又有「易子而食」的習俗。這樣一來就好解釋了:「易牙」的本字是「狄牙」,一個叫「牙」的狄人——古時「易」、「狄」相通,所以「剔」字從「易」;至於「牙」,當時是常見的人名。


回答一樓,老子,莊子,這些不是人的姓名,子是一種尊稱。
回答二樓,那個時代人分為兩類,有名的和沒名的。你所謂隨便取,只是指那些沒名的平民和奴隸。貴族的名並不會隨便取,講究也很多。
至於古人的名為什麼這麼拗口,這是因為經過這數百上千年的發展,我們的語言表述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才產生了拗口的感覺。


首先可能是,那時候的姓,我們現在見得比較少,就像樓主所舉的例子「姬」(你發覺沒?姜姓也是女字旁喲);第二,那個時候的「姓」「氏」「名」「字」是有嚴格區分的;第三,那個時候 諸侯的兒子一般是「公子某某」 世子某某;王的兒子一般是:王子某某,太子某某;第四,他們的名確實起的不太好記,我覺得有個原因可能是 那些名字那個時候有意義,但是二千多年來很多意思變了、讀音變了,再加上我們的簡化字,所以我們現在接觸的少了。
歡迎質疑。


先秦時期的名字難記可能有幾個原因:1)姓大都隨遠古的部族(有的更是隨不足的圖騰而起)比如,楚國的王室姓羋(Mi)。2)先秦時期是個民族大融合的時期,比如當時說」秦趙素有胡風「,就是因為有許多匈奴、樓煩、林胡人口入中原,比如秦國丞相樗(Chu)里疾;3)還有很多諸侯國並未完全融入中原主流文明框架,處於」斷髮文身「的半蠻狀態,所以名字比較拗口,比如越國的國王姓姒(si)


古人起名字的確有規則,這在魯桓公給庄公起名的時候有介紹。許多氏來自地名如冀缺、屈巫,有的人名有特別的來歷,像鄭穆公、叔孫僑如,並且有時人們也會起類似的名字,如范鞅、趙鞅,祁盈、欒盈。這些名字來源很多,並且有的字讀音很特別。文獻上會用多種名字稱呼他們,可是實際中恐怕經常用的不會那麼多,有的拗口,有的就很順。


姒這個家族在為大禹守墓,其他家族應該還在,身份證如果有的查


名字這東西實際上也是一種文化,特別是對於中國而言,中國從古至今對於人名都是有非常大的講究,在古代很多字是不能用作人名,而有的漢字又在歷史的不斷發展中,有所變化。
在春秋戰國時期還有一個特殊的情況必須得重視,中國文字直到秦始皇的書同文時才用了相對統一的文字,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文字是有區別的,再加上各地方言所表達方式的差異,難免會出現困惑。


文化的發展會帶來很多的變化,比如在文言變白話,而名字的變化主要是因為常用字的變化,古人的名字確實讓現代人覺得奇怪,主要是那些字在我們這個時代已經很生僻了,但是在那個時代是常用字。


秦武王的名字很有趣哦


沒有為什麼就是這樣子,文化差異的因素太多了
就像歐美人喊不慣中文名,
就像我們喊不慣 俄羅斯的 中文譯名。
百年後人喊不慣現代人的名字一樣。


古代人要是看到 易烊千璽 這名字,也感覺很拗口的~


推薦閱讀:

身為一百零八將的最後一位,是什麼樣的心理感受,會不會有壓力呀!?
歷史上的大咖們都是通過什麼手段鞏固權力的?
怎麼理解「駑馬戀棧豆」?
如果蒙古崛起時統治中原的是秦國,結局會有所不同嗎?
歷史人物會不會因為早逝或非正常死亡而過譽?如霍去病,郭嘉,岳飛,納蘭性德等?

TAG:歷史 | 取名 | 春秋戰國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