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管寧?

三國里一位神龍既見首、又見尾,但卻偏偏不見面的人物。
生於東漢,卒於曹魏,一生八十有四,無所作為。
但……
陳壽將之比於唐、虞。
錢穆言三國人物,管寧必屈首指。

讀他的傳,別的人都太苦了,唯獨他最是平淡,彷彿整個亂世都與其無關。
只是最後,到底該怎麼評價他?


東漢時期,朝廷徵辟學者名士為官,已是稀鬆平常。前有李膺、杜密,後有盧植、孔融。

而管寧,稱得上是其中的異類。

禰衡是三國時期最有特點的高潔之士,他不畏權貴,敢於直言,就像一名搖滾歌手,看不慣人間腌臢,罵不盡世態炎涼。他狂傲,他不羈,他反抗,這些特徵毀滅了禰衡,也成就了禰衡。

管寧也很傲,但與禰衡的桀驁不馴不同,管寧的傲,是冷傲,是孤懸於崖壁之上的亭亭梅花。

華歆捉金擲之而去,廢書出門看軒冕過路,這一切被管寧看在眼裡,便與他割席斷交。

你追求的是名利,我追求的是學識,我們不是一路人。拜拜了您哪!

可以說,管寧從一開始,就對名利相當淡薄。他不像禰衡,看不慣便要罵,管寧對世俗,更多的是亂世紛擾,我僅自處的出世態度。世間的一切,彷彿與他無關。

但他的這種態度,又與嵇康不同。嵇康,竹林七賢之首,狂放任性,曠達傲世,頭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興之所至便在自家柳樹下鍛鐵,有時打鐵打累了,還會泡進泳池裡歇一會兒。這是一種典型的老莊處世哲學,是道家清靜無為,純粹素樸的處世態度。對世俗,他採取的也是道家一貫的隱居山林,藐視一切的姿態。

而管寧代表的明顯是儒家思想。

《三國志》記載,管寧長八尺,美鬚眉,可見,他是很在意自身的形象的。這也符合儒家「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處世哲學。

他的行為也符合儒家宣揚的治學思想。在遼東,他「講詩書,陳俎豆,飾威儀,明禮讓」,有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洒脫。

而且,我們也可以從他所代表的學術思想里,找出他為什麼會做出「割席斷交」這種看似極端行為的端倪。

孔子說,君子務本,本立道而生。

孔子說,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說,道不同,不相與謀。

各位自己思考。

割席斷交,管寧對人性人心的敏銳已經初見端倪。

到了公孫恭上位,他對人心的揣測便大放異彩。

公孫康死,其弟公孫恭上位,即使從未參與過政治,管寧也一眼看出,他的侄子公孫淵肯定不會久居人下。

遼東的禍亂就要來了,這裡已經不是適合隱居的地方。

於是管寧離開他生活了三十多年的遼東,千里迢迢回鄉避禍。

後來發生的事情證實了他的揣測。由此可見,他對政治的敏感度相當高也相當準確。這樣的人如果參與到政治里,會發揮出怎樣的能量,實在不敢想。

但他卻沒有這麼做。管寧回鄉之後,連續拒絕了曹丕、曹睿、曹芳三人的徵辟。

他的老同學,被他割席斷交的華歆,此時已官至司徒,位列三公。但他主動表示願意把位置讓給管寧。

可管寧仍然沒有給面子。

他的志向不在此。

君子務本,本立道而生。管寧的本,就是學問。只要有學問,就有了一切。這就是他的處世哲學。

三國時代躬耕之士很多,但像他這樣的,除了鄭玄,再無第二人。甚至鄭玄可能都差了一截,因為管寧一輩子沒有沾染過政治。

他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聰穎的人,一個好人。

陳壽對他的評價,翻譯下來其實就這三句話。

(最近忙著把剛買來的幾本書啃完趁著午休來答題謝邀啦李sir)


生於亂世名聲顯赫,卻能低調到讓你覺得整個亂世與他無關....你說這個人多厲害。另外他也不是無所作為,是學者,有著作《氏性論》。
關於管寧說三件事:
1、最著名的典故應該就是「鋤園得金」和「割席斷交」了。一般都是認為反映管寧志向高潔的,不過我覺得他過於自我了。
2、管寧在遼東避亂後期見當時的遼東太守公孫恭懦弱,而其侄子公孫淵有野心也有才能,預料將來公孫淵會奪權,就帶著家人返鄉了,說明他對形勢分析也很敏銳,不是書獃子。
3、中原逐漸安定的時候,曾數次下發敕令給他官做,他都沒有接受,說明他真不是裝也不是怕,真是不慕名利。
所以,我覺得他是一個倔強的按照自己心意生活的聰明人。


未出山的諸葛亮,準確地說是主動不出山的諸葛亮。


管寧逃董不逃曹。因為他知道曹操是當時諸侯之中,能力最強的一位。這個見識就高於曹操了,曹操犯了兩個錯誤:一是高看了劉備,可以說曹操的這種錯誤判斷抬高了劉備關羽的身價,成為了劉備日後反抗的政治資本;二是曹操認為自己能夠統一天下。

當時一般的士人都是南逃,北逃的很少。管寧為何要北逃呢?因為他知道最強的諸侯會在北方誕生,這個北方的諸侯一定會篡漢(無論是曹孟德、還是袁本初),但是這個最強的諸侯又沒有能力統一天下,所以南方的諸侯就一定會打著興復漢室的旗號。而作為一個漢朝的士人,這時就尷尬了:如果這個北方的最強諸侯能夠統一天下,那麼輔佐也無不可,但是不能!輔佐他吧,背負篡漢的罵名;像諸葛亮那樣輔佐他的對頭吧,百姓生靈塗炭不說,最終還不能成功;更何況最強的諸侯都是這個德行,那劉老二、孫老三的品性還不如曹操呢。


如果說對於天下大勢的把握,諸葛亮、魯肅這個等級的政治家都能做到的話。還有一個屬性就逆天了。管寧在遼東著了一本書——《氏姓論》。聽到這個名字,就明白管寧當時就已經看透了曹操、諸葛亮、孫策都是瞎折騰,最終還要歸到「九品中正制」上來。

管寧還有一個天才就是寫文章。諸葛武侯「羅哩叭嗦」寫了一大堆,令人潸然淚下。管寧存世的文章都短小精悍,但是讀起來都「毛骨悚然」。

《辭疾上書》是寫給曹丕的。

臣聞傅說發夢,以感殷宗,呂尚啟兆,以動周文,以通神之才悟於聖主,用能匡佐帝業,克成大勛。臣之器朽,實非其人。雖貪清時,釋體蟬蛻。內省頑病,日薄西山。唯陛下聽野人山藪之願,使一老者得盡微命。

什麼意思?不是我不願意出山,如果你是武丁、周文王那樣的聖主,我就像傅說、姜太公那樣輔佐你,來場湯武革命。可我看你小子十有八九沒那個「天命」,所以我們還是洗洗睡吧。這進一步說明什麼?哪怕不走所謂的法家寒族路線,就老老實實地走士族路線,也照樣能收穫一個商武、周文那樣的治世,後來的隋唐也證明了這一點。


《辭征命上疏》 是寫給曹叡的

臣海濱孤微,罷農無伍,祿運幸厚。橫蒙陛下纂承洪緒,德侔三皇。化溢有唐。久荷渥澤,積祀一紀,不能仰答陛下恩養之福。沈委篤痾,寢疾彌留,逋違臣隸顛倒之節,夙宵戰怖,無地自厝。臣元年十一月被公車司馬令所下州郡,八月甲申詔書徵臣,更賜安車、衣被、茵蓐,以禮發遣,光寵並臻,優命屢至,怔營竦息,悼心失圖。思自陳聞,申展愚情,而明詔抑割,不令稍脩章表,是以郁滯,訖於今日。誠謂乾覆,恩有紀極,不意靈潤,彌以隆赫。奉今年二月被州郡所下三年十二月辛酉詔書,重賜安車、衣服,別駕從事與郡功曹以禮發遣,又特被璽書,以臣為光祿勛,躬秉勞謙,引喻周、秦,損上益下。受詔之日,精魄飛散,靡所投死。臣重自省揆,德非園、綺而蒙安車之榮,功無竇融而蒙璽封之寵,楶梲駑下,荷棟樑之任,垂沒之命,獲九棘之位,懼有朱博鼓妖之眚。又年疾日侵,有加無損,不任扶輿進路以塞元責。望慕閶闔,徘徊闕庭,謹拜章陳情,乞蒙哀省,抑恩聽放,無令骸骨填於衢路。

什麼意思?你的養兒子曹芳連隔壁的阿斗都不如,扶不起的,所以我們還是洗洗睡吧。


諸葛是卧龍,管寧是潛龍。

管寧明白當時人們都恨透了貴族和舊士族的腐朽,對此失望至極,所以領袖一定是軍功寒族。這一點諸葛亮、曹操這個層次的英雄也能預見。但是管寧同時明白寒族的力量和底蘊還不足以完成其歷史使命,這一點曹操和諸葛還想搏一把,但是管寧知道是徹底沒戲。可以認為管寧膽小悲觀,也可以認為他就是一隻阿法狗。


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文化低吧,最近才開始刷古代熱門微博錄:《世說新語》,由於對裡面一些英雄技能不了解的緣故,不得不搜索一些英雄背景,這才勉勉強強在世說裡面找到笑點。

無數的事實證明,上班時間果然不能刷知乎啊,下午不小心點了個贊,於是就陷入了一場小爭論。
後來看到題主恰好也提了這個問題,覺得還是在這裡回答比較好。

------------------------讓我們愉快的開始答題吧!--------------------------------------------------
不行,得再講一句題外話:
我來的時候已經有了兩個答案,如果題主是想問管寧是個什麼樣的人的,不負責任的講,明顯 @黑白翎 同學的回答更加簡要直接,客觀公正啊,為什麼就那麼可憐的一票?難道知乎真的淪為拖沓大篇,詼諧扯淡就會得到分的地步了么?

----------------------讓我們真正的開始答題吧!--------------------------------------------------
我其實就是順著@黑白翎的思路補充下論據:
鋤園得金,割席而坐出自《世說新語·德行》: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劉義慶那一群的編書是聰明人,我們發現《世說新語》其實並沒有對管華孰對孰錯做出評價,只是記述了這件事。或許在他們看來,這倆人其實並沒有對錯之分,只是志趣不同罷了,世人就此論定管寧優於華歆是在有些過於解讀。
就事論事的講,僅僅是因為朋友撿了一塊錢又扔了,跑出門去看了下奧迪,就跟朋友絕交了,有點過分。這件事管寧做的確是太過狹隘,沒盡到一個朋友的責任,而且缺乏寬容的氣度。

當然,前面同學提醒我不要以今人眼光度古事,這點我由衷地表示贊同,這也是我一直推崇的一個讀書要點。
可我實在找不出絕交的理由是什麼?
僅僅因為朋友有喜歡名利的嫌疑便要如此絕決的志不同不足與謀?

按照當時節氣,從後來華歆的成長史來看,他在東吳當過官,後來又跑到了魏國去做官,雖然這種事當時太多人做了,可是還是單憑這一點就能把華歆打的節操全無,這點我承認。
可從後來華王渡船這件事上看,華歆其實還是個比較有信有義的人,而且華王還是好朋友,沒有因此而斷絕。

華歆說自己比不上管寧,兩次推薦管寧替代自己做太尉,第一次管寧沒做,第二次曹睿沒同意但表示還是願意給個其他官噹噹,管寧當然也不會去做。
古人淡泊名利這種事情我感覺真的很難去談論好壞,所謂大隱於朝,小隱於野,如果真的淡泊名利,又何必迴避功名呢?
管寧避亂遼東的時候,還常常帶著個高大的白帽子以表示自己清白高雅的節操。這個真的無語了,如果真的淡泊,又何必這樣標榜?

前面有人提到竹林七賢的嵇康,我也喜歡他,而且由衷的佩服。當然,還有向秀,他偶爾會過去拉風箱,不過在嵇康與呂安的頭顱落地後,他便嚇破了膽,從此變成了一個無論是講話還是寫文章,都吞吞吐吐的人。

我記得那七個人中還有一個叫王戎的,「王政將圯,苟媚取容」,跳過糞坑吃過翔都然後若無其事爬上來的人,,或許連節操為何物都不知。

聽說你雙目能直視太陽?
」哦,只不過是太陽閃了眼睛而已「
你僅六歲,就能不懼猛獸怒吼,巋然不動?
」哦,只不過是嚇呆了而已「
你還不食道旁苦李?
」哦,只不過是個子矮小摘了也要被其他小朋友搶去碰巧沒去的緣故「

  王浚沖為尚書令,著公服,乘軺車,經黃公酒壚下過,顧謂後車客:「吾昔與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飲於此壚,竹林之遊,亦預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為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
--------------《世說新語》
讀到此處淡淡的莫名心酸,日月有恆,物是人非,這哥們難道真的什麼都不知么?

-------------------------鋤園得金割席而坐最後的小疑問-----------------------------------

  1. 」華捉而擲去之「,只是把錢扔到一邊去並沒有揣到自己腰包,這到底是要表明了什麼?
  2. 這件事看來應該只有當事人知道,那麼又是誰泄露了出去而被世人所知呢?

或許,《世說新語》只是一部由好事者取材自於回憶與傳說的書。


至今思管寧,不肯割席坐

管寧割席拒華歆的故事,被選入了初中政治課本,為什麼?
因為這個故事太銷魂,太適合用來洗腦了。
我剛才特意分享了那個視頻,那個黑社會青年浪子回頭的視頻,那個傳播正能量,弘揚大愛,促進道德的坑爹視頻。
我看了幾分鐘,回復說:感恩父母,果然不愧是愚民利器,操你媽的弟子規!
然後同學回復問我怎麼說話這麼粗俗,我說,因為恨哪。
我明知道這種東西坑爹,卻拿它沒有辦法。眼睜睜看著千千萬萬中國同胞,尤其是年輕人,被其毒害一生,又繼續毒害下一代,卻毫無辦法。

這種浪子回頭式的演講,比一般的感恩演講,更加的邏輯嚴密,更加的難以找到破綻。
但是,這他娘的從來不是真相!

當年有為國民黨軍官回到家鄉,把最磨破了跟鄉親們講道理說常識,說共(和諧)匪是多麼沒有人性,多麼兇殘,沒人信哪。

大眾就是這麼蠢,一點辦法都沒有。
魯迅最後留下的遺言是:一個都不原諒。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魯迅也看到了共(和諧)匪的罪惡行徑,但是,依舊是毫無辦法呀。說什麼都會被利用,所以只能沉默。
雖然沉默,恨卻不止。

羅胖前幾天又被我從心裡鄙視了一回。
「求真理」和「想辦法」,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行為。
比如,感恩父母,弘揚道德,就是想辦法。而求真理,卻要讓父母經歷抽筋扒皮般的痛苦:那是他們自己犯下的錯。
真理無情,但是,那是唯一的出路。
辦法再好,也是毒瘤。唯有真理,才是於人類有益的。

恰似很久以前羅胖列舉的那個高速公路的例子。
講道理說常識,那些愚蠢的人根本不聽,若轉而「想辦法」,動用暴力手段,一下子就解決了問題,蠢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了保障。
但是,如果目的僅僅是保住生命,那麼,生命的意義,竟僅僅在於愚蠢?

我寧死不肯相信這樣的東西。我知道任何強烈的相信都是迷信。那麼,我願意迷信人是可以有智慧的,是可以不愚蠢的。

我曾經指出,高速公路那個例子里,「求真理」與「想辦法」,恰如啟蒙與革命。如果革命有用,那如今我國早就是文明國家了。
又怎會年復一年生靈塗炭?

啟蒙,比革命,要難的多。同樣,求真理,比想辦法,也要難的多。
但是,因為難,就不做嗎?
羅胖一直打著的旗號是娛樂,所以我不加會員:我是個玩命的主,沒時間跟你這兒娛樂。

但是,我絕不做管寧那樣的坑爹事情。
否定具體的「人」,是很愚蠢的。
要知道,求真理,做啟蒙,目的是消除人類的愚昧,增加人類的智慧,直接否定人,那就是人為人與人有差別,有些人「不配為人」。
實際上,華歆的品德,要優於管寧。
管寧對名利的否定,幾乎是為了否定而否定,頗有些被清名所挾持。而華歆對名利的捨棄,則是自由的選擇。
華歆後來做了官,還向朝廷舉薦管寧。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其人格之高大,甩了管寧王朗之徒,不知幾條街。
但是,華歆並沒有割席拒王朗,因為華歆深知,眾生皆有愚昧之罪,賢人要做的,就是寬恕他們,給他們一個改過的機會,而不是依據個人得失,與某某絕交。


說實話,管寧這個人真是讓我感到噁心。

自負才華,生於亂世,沒法匡時濟世,卻空享盛名。

愚蠢迂腐,自命清高,以為華歆貪圖升官發財而與之絕交。而華歆豈是貪財小人?當初去許昌赴任,孫權所贈財寶全部奉還,為官清廉,皇上所賜俸祿拿來賑濟親人,皇上送的女奴一概不收留讓她們嫁人,從來不鋪張浪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樣的人豈是貪財?就因為管寧這個裝逼犯好友,華歆背了一千年「貪財」的黑鍋。

管寧有什麼資格鄙視華歆呢?一個死讀書的腐儒,對社會無絲毫貢獻,「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而他鄙視的華歆,勸諫明帝休養生息,堅持六經考試唯才是舉,曹魏的安定有他的一份貢獻吧?


人至察則無朋


有些答案表示不理解管寧為什麼要絕交,其實更簡單的想法是為什麼不能絕交?價值觀不同,人生目標不同,行事準則不同,個人喜惡不同,難道就必須堅持在一起?
難道亂世中就必須權謀?從記載中,也沒看到管寧強迫別人和自己一樣去遠離紛擾,而是自己覺在能力範圍內,不能存天下興亡,就保存自己,難道還需要別人認可?


還是先說說華歆這人的三大缺點,因為有缺點,所以人家才跟他絕交。

其一、不義氣。

話說在那個烽火連天的日子裡,華歆跟著王朗乘船逃跑,躲避那兵荒馬亂。船兒剛要出發的時候,一個人突然跑到了船邊,想登上他倆的船一起逃難。

情況危急,王朗不假思索就答應了。可是呢,華歆卻面露難色,一萬個不願意似的。但是那人卻照樣上了船,於是王朗在行船的路上就一直用不屑的眼神看著華歆。認為他不義氣。

其二、貪財。

一次,華歆跟管寧在菜園裡種菜,華歆很幸運,挖出了一塊閃亮的金子。他立馬就蹲下把那塊金子撿了起來,那在手裡把玩了又把玩。只是後來看管寧臉色不對,就把那塊金子丟了。

其三、慕勢。

又一次,華歆管寧一起讀書,街上有一位高官經過,儀仗隊氣勢恢宏,華歆看見了,就連忙跑了出去,一直目送隊伍遠去才回來。可是管寧呢,卻一直在屋裡看書,卻當作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可是,等華歆回到屋裡一看,傻眼了,管寧在他倆坐著讀書的席子上畫了一條線,要與華歆徹底劃清界限,從此絕交,不再是同窗之友。

管寧就是因為後兩點不與華歆做朋友。真不知道管寧若親見華歆的第一個缺點,對華歆的憤怒是不是更加激烈。 但是管寧卻真的錯了,太矯情了,太自以為是了,過於把自己的標準用來衡量人了。設若,後來管寧在那條逃命的船上,一定也會感慨萬分吧。

其實真正不道義,真正不夠義氣的人王朗。因為第一個故事的結尾是:王朗中途要把他親自請上船的那個人趕下船,因為追兵馬上就要趕上他們的船了,下去一個人載重就少一點,船跑得就會快一點。可是華歆卻不同意了,說:「怎麼能為了急難當頭,就把人家拋棄呢?」

剛開始上船的時候,華歆一言不發,這個時候也就輪到王朗面紅耳赤,不敢出聲了。華歆剛開始不說話是高明,一說就是錯,反而招來王朗更大的不屑,認為他是狡辯,所以乾脆沉默不語,沉默是金啊;而王朗呢,是不敢說。因為他除了笨,更是真的不道義。與其中途對人家不管不顧,不如早讓人家選擇逃生的路徑,既然答應幫助人家就要從一而終。王朗這是比華歆更自私。

不過,我們也似乎不能說華歆自私,這只是華歆作為一個人再正常不過的本性。華歆若不「貪財」,若不「愛慕權勢」、若去講那個「義氣」,他就像王朗一樣,只是一個偽君子而已。所以不得不說,管寧這人過於呆板,容不得別人的個性,更是忽視了人的本性,與這樣地人不做朋友也罷。

關於人的本性,或曰生命屬性,還有一則故事,就是王朗學華歆,在每年臘八節的時候,也像華歆那樣祭祀宗廟,順便將子侄輩招來一起聚餐,檢討過去,策勉將來。後來被當時的名士張華知道了,張華說:「王朗學華歆,都只是在皮毛上,真是越學越遠了。」

張華的話也真是一語中的,王朗要真的學到了華歆,他也就不會在兵荒馬亂之中中途趕人家下船了。真是學虎不成,反類犬了。

這就是王朗的悲哀, 而那更是管寧的損失。持續關注,歡迎訂閱微信公眾號:珍愛紅樓夢。


推薦閱讀: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為何一言不合就自殺?
納蘭性德有多帥呢?
中國歷代的開國皇帝都是從小聽話懂事的嗎?
歷史上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關係如何?

TAG:三國 | 歷史人物 | 如何看待評價X | 管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