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织田信长?
我最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之一。从还是吉法师的幼年就是桀骜不驯,行为总是异于常人,而搞定蝮蛇道三,桶狭间的胜利,火烧延庆寺,甚至还有对待传教士的态度以及跟德川大胖子的情谊等等,其实都挺让人惊讶的。
我看过的历史小说以及日剧都倾向于把织田塑造成一个目光及其远大且心怀天下的人,哪怕是在山冈庄八的德川家康里面,织田都有着极其明显的主角光环,从出场开始就吸引了眼球。我喜欢他到看了各种讲到他的大河剧,即使里面扮相实在丑爆了我都能忍,即使看很多次都还常常热血沸腾或是热泪盈眶。
一生都那么有戏剧性,这才配得上叫做织田信长嘛【织田信长激情狗血的一生】
娶过妻,杀过弟,兰丸床头搅过基。暗过算,阴过人,热田神宫求过神。
装过逼,耍过酷,金琦撤退跑过路。打过僧,骂过佛,比睿山中放过火。
拜过将,吐过痰,濑户内海行过船。发过疯,受过窘,安土城上称过雄。
传过旨,下过令,天皇面前阅过兵。辞过职,挨过搞,本能寺里烧过烤。
如果仅仅是要终结乱世统一日本,除了信长,秀吉可以做到,家康也可以做到。但信长和他们的不同之处和伟大之处就在于,他的眼光是超前的,一直望向未来,完成天下布武统一日本对于别人来说是最后一步,但对于信长来说仅仅是第一步。他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人,别人的眼中看到的是一个小小的日本,信长眼中看到的是传教士向他描绘的那个广阔而奇妙的世界。信长要做的事是前无古人的,后来也直到几百年后才有来者。他是一个伟大的革新者,在那个时代,能真正理解这个尾张的大傻瓜的人恐怕很少很少。他流放了将军足利义昭,拒绝了朝廷的官职,他与周围的几乎所有大名为敌;他与本愿寺对抗,自称第六天魔王,火烧延历寺,镇压一向一揆,被称为佛敌;他对抗过今川义元、武田信玄、上杉谦信,打破过三次信长包围网;他推行了兵农分离、乐市乐座、装备铁炮;他不问出身,惟才是举,提拔了农民出身的秀吉;他几乎不相信任何人,即便是跟随他多年的织田家臣;他讨厌旧势力,忍者、僧侣、大名、幕府、朝廷,都是他要处理的目标;他不喜欢妥协,以武力让强敌一个个倒下,直到最后他自己倒在了本能寺。信长所追求的是,拥有一片完全打上他的印记的土地,然后施行他的各种想法,由于信长中途逝去,他的许多想法我们不得而知,但就是他已经透露的想法,都已经让人兴奋。他就像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世界,以傻瓜般的方式出现在世人眼前,不断做着他们所不敢做的事,最后又以一种离奇的方式消失在世界上,连尸体都没有找到。正如信长他的辞世句所说的:“人生五十年,如梦亦如幻。天下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
主公,你的鞋。
政治家和军事家吧,我觉得这两点可以说明织田信长的主要能力。
政治方面在于织田的"天下布武“,这四个字乍一看是说军事,不过其实是说政治。兵农分离,检地,还有后来太阁的刀狩令都是政策,而政策是需要一个政权来支持的。织田信长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这是基础,也是最大的政治理想。
织田信长的中央集权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件事看出:一,对其他各大名的态度,天下布武,说白了就是不允许地方小政权的存在,这从信长死前征伐四国就能看出。二,对佛教的态度,火烧比睿山、屠长岛这样残暴的行为如果没有深远的考虑是不会做出来的。
但是这种中央集权完全没有跳出当时战略环境和时代的制约,不然大家也不会看到浅井织田联盟了。另外这种四面树敌的战略实在不明智。
军事方面我个人认为信长的水平还是很高的,两件事:一,讨伐将军足利义昭,第一次战胜时义昭示好,信长随之撤退,但是信长非常有先见之明地在琵琶湖造了一批战船以防足利再次叛变,果然第二次讨伐时候,信长依靠战船横渡琵琶湖,以神速平定叛乱。二,长筱合战,的确,长筱主要是步兵战,但是第一次把火枪大规模运用于野战,信长是第一人。
创造性,个人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信长的想法总是具有巨大的创造性,因此才显得和时代格格不入,也是因此,才让他的人生在乱世群雄中灿烂闪耀。
能力主义 就单从启用猴子这一点来说,就是从现在的时代来说,这一点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对人能力的认同而不是其他身份,能大胆赋予其责任和工作,这都是信长的过人之处。至少那么多大名中,在能力主义这方面,没人能那么大胆。司马辽太郎曾经评价信长:将所有人都视为工具,重其功能性,让每个人都发挥他最大的能量。这一点对秀吉影响巨大,从后面很多他的做法也可以看出来。
火器运用 了解过家康的应该都知道,家康成功的众多因素中,三河兵强团结是重要一点,而信长的尾张兵,出了名的弱,当时的主流强兵之策是发挥骑兵的巨大优势,而信长是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建立基于火枪的战法,这种创新取得了成功,以至于后来火器成为巨大的战力,长蓧之战大败武田骑兵,包括后来秀吉中国大返还时,有历史学者也说,小早川隆景之所以没有追,有一方面也是忌惮秀吉军优势的火枪战力。
本能寺 关于本能寺有太多的说法,光秀为何谋反,有说逼急了,有说被阴了,个人觉得这还是和信长的创造性有关,求新求变的个性是不会对旧的体制完全俯首的,信长的骨子里应该不认同当时的公家的,什么天皇、将军、对于他来说都没放在眼里,这点从他把官位退回朝廷就可以看出,而光秀是对朝廷特别是天皇是有敬仰的,这就出现了矛盾,这种矛盾是没办法调和的,而什么鱼臭了,饭不好吃,只不过是本能寺的导火索,不会是根本原因,这里插一句,光秀本能寺的时机,应该是绝佳的,首先本能寺空虚,加起来几百人;其次,猴子在中国打毛利,柴田在越后打上杉,主力军团都各有牵制;再次,德川在京都,大公子也在京都,一剑三雕。这点更说明光秀不会是冲动,应该是早有想法,而一切条件和巧合都让他放手一搏。
综上所述,信长是个伟大的变革家,一生跌宕起伏比任何故事都更精彩,如果本能寺之变没有发生,现在的日本真不知道是什么样子。我想他的伟大不在于可以左右时局,而是,小小的一个人,却能让历史的走向因为他的陨落而有所改变。信长是一个乡下地主家的孩子,突然从路过村里的商贩口中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全村只有他接受了这些信息,他知道村子需要改变,他用各种方式进行改变,中途遇到了无数险阻,邻居的不安,村民的指责,村长纠集村干部对他进行打击。信长的手下都是地主家的佃户,他们有的赞成他,有的不赞成他,但都为了能在他手下混口饭吃,他们能够比其他佃户过的更好,甚至有机会成为地主,因为信长要的不是土地,也不是当地主,他要的是“改变”。
他选择了最快捷的改变方式:暴力。于是邻居被他打败,村长被他劫持,经过一番奋战,他终于要用自己的暴力方式把整个村子控制在手中。结果,暴力毁了他自己。
信长的人生,应当反映的是中世纪遭遇西方风雨后日本的经历,有自己的文化基础,但发现自己的文化基础不足以与西方抗衡,于是一味地学习西方,企图用最快的速度成为先进国家,与信长一样,盲目迷信暴力,导致自取灭亡。
反对信长的,应该是明智光秀、千利休这种人,他们对日本传统满怀深情,而他们属于理想主义者,无法成功,反而是丰臣秀吉这样的功利主义者能够掌握权力。秀吉受到信长的左倾和利休的右倾双方影响,经历了一系列矛盾,举办大茶会等,但由于出身问题,没有受到传统势力的认可,于是他抛弃了利休,走向了信长的道路,侵略朝鲜,最终一败涂地。
织田信长改革家与战国的风云儿之名实至名归。
有人说信长的很多政策都是借鉴其他大名而来,这点没错,但关键在于,诸如兵农分离,乐市乐座,铁炮大规模装备部队等政策,信长不仅在领地内实施,而且对很多成果给予了法令的承认,从而极大增强了自身的实力。而这些政策也随着信长的瞩目成就而为其他大名接受。从而极大促进了当时日本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的发展。
至于杀人这点没啥好说的,但功是功,过是过,信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专断与雷厉风行的性格,他的死也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此,但他确实推动了当时的日本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向前迈了一大步。。。从这点看,信长于日本起到的作用不亚于邓公于天朝大概。。。
尾张的大傻瓜
应仁之乱以后,室町幕府的统治陷入崩溃,“下克上”的风气逐渐盛行,各地有实力的官僚、豪族、下级武士甚至普通贫民纷纷开始夺权,推翻或者架空了原先的统治者,建立起独立性极强的地方政权,日本进入了封建割据的战国时代。
织田氏正是在这股“下克上”的风潮中迅速崛起的,架空了原来的统治者,掌握了尾张国实权。其中以有“尾张之虎”之称、掌握尾张四郡实权的织田信秀实力最为出众,而1534年降生于胜幡城的织田信长便是他的嫡长子。
织田家徽-木瓜花
因为是嫡长子,织田信长从出生起就被立为了家族继承人,虽只是个小国王储,但好歹算是身份高贵。可织田信长却完全没有一个主子该有的觉悟,相当蔑视传统的礼仪条规,经常穿着各种邋遢的衣服混迹于市井乡间,带着几个小伙伴到处打架斗殴,追猎探险。
而在织田这一众小伙伴中,还有一个叫“竹千代”的,虽是以人质身份被劫至尾张,但据称信长对他非常照顾,经常与之玩耍、郊游,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两年后竹千代再次被作为人质交换到了今川义元方,这段友谊才告一段落,而竹千代就是日后的德川家康。
因为行为放荡不羁,织田信长一度以“尾张的大傻瓜”而闻名。这令织田家上下很多人感到不满,觉得让这么一个野孩子继承家督(老大)之位,只能害织田家灭亡,包括织田生母土田夫人在内的很多人都主张取消信长的继承权,改立品行端正的织田信行为继承人。
然而信秀似乎看出了儿子信长在野蛮之下还有着与众不同的优秀能力,力排众议,始终坚持以信长为继承人,并在其13岁元服(成人礼)后,就任命其为总大将第一次出征,虽然只是去敌城放几把火的简单任务,但信长戴着红色头巾、身披铠甲和阵羽织的英姿却让家臣们感动得热泪盈眶,信秀也再次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开始和老臣平手政秀一齐竭力扶植信长。
战场上的织田信长突然帅到让家臣流泪(图为木村拓哉版《织田信长》)
我的岳父是蝮蛇
织田信长自由散漫的表现毕竟难以收拢人心,为了给势单力薄的信长增加点政治资本,平手政秀策划了一场联姻,成功让信长迎娶了邻国美浓的领主斋藤道三的女儿——归蝶姬。
信长与归蝶姬(浓姬)被誉为标准的英雄配美人
这个斋藤道三被称为战国第一阴谋家,有“蝮蛇”之称,为人极其阴狠,原为下级武士,靠着暗杀、屠杀等残忍的方式颠覆主家,成为了美浓之主。据说织田氏提亲时,道三早已听说了信长“尾张大傻瓜”的恶名,想着让一个傻瓜以自己女婿的身份当上尾张之主,自己定可以轻易吞并尾张,所以才允了这门亲事。可以说,阴狠的蝮蛇一直像盯着猎物一样在盯着自己的女婿。
织田信长18岁时,父亲信秀终因酒色过度去世。年纪轻轻的信长继任家督,但品行依然非常粗鄙,穿衣举止皆同野人,不得人心,废黜之声不绝于耳,面对执迷不悟的信长,老臣平手政秀只得死谏,切腹自杀的同时留给信长一封长信,大约就是要信长好好穿衣,好好吃饭,见人要有礼貌之类的……信长见信悲愤不已,从此收敛许多。
平手政秀一死,信长更为孤立,数月之后,他的岳父斋藤道三终于按耐不住野心,提出了要和信长在两国边境会面的要求,织田家的人全极力反对,认为道三必杀信长,进而攻取尾张,但向来我行我素的信长决定欣然前往,要去拜见一下这个同样臭名远扬的岳父大人。
据说道三带着重兵提前到达了正德寺,躲在窗口的他想在见面前探一下女婿的虚实。很快一队人马就出现了,只见一列列的骑兵、枪兵以及铁炮兵排着整齐的阵势,气势如虹的前进着,面对这样训练有素的部队,道三不禁心中一惊,然而很快他又在队伍的尾端,看到了一个倒骑着马,蓬头垢面,穿着如土匪的人,这就是织田信长,道三不禁又笑了起来,说“这织田信长还真是一个大傻瓜!”并和手下密谋,一会儿等信长一进来,就治他个不敬之罪,斩杀之。
然而待到正式见面时,信长却忽然变了一番模样,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身穿整洁的褐色礼服,态度恭谨而不失尊严,非常得体而有魅力,令道三甚为钦佩。
这次会面中两人究竟说了些什么,后人不得而知,但两个行事向来特立独行的人自此获得了彼此的认可,达成了坚定的同盟,道三不仅未再侵略过尾张,还数次出兵帮助信长统一各部,成为了信长坚定的后盾。据称在这次见面的最后,看着信长远去的身影,斋藤道三意味深远的对手下说“我的儿子将来恐怕都只配为他牵马吧。”
一生在阴谋中摸爬滚打的斋藤道三,最终遭到了自己儿子斋藤义龙的背叛,惨遭杀害。据称在道三死前曾发出“衣带诏”,表示要将整个美浓国作为女儿的嫁妆都赠与信长,条件只有一个,要信长为自己报仇,杀掉“小蝮蛇”。
然而还未等为岳父报仇,信长那个人气爆棚的弟弟织田信行就掀起了反旗,想趁着信长失去岳父这座靠山的机会一举夺取尾张。信行拥有绝大多数家臣的支持,其中还包括柴田胜家和林秀贞两位虎将,兵力虽然只有1700人,但彼时信长手中也不过700人而已。
最终双发在稻生展开决战,信长率兵奇袭猛将柴田胜家,在本来大劣势情况下,竟靠着信长几声怒吼所产生的震慑,让很多士兵临阵倒戈,神奇的逆转了战局(好吧,这块儿略玄幻啊!),而后信长乘胜追击,包围了城中的信行,并在一年后诛杀了二次谋反的弟弟。
此战之后,再无人敢觊觎家督之位,织田信长逐渐完成了尾张的统一,而信长也赦免了柴田胜家、林秀贞等叛乱将领,将内乱带给织田氏的损失降到了最低,其中柴田胜家更是成为了信长日后攻取天下的第一猛将,当然,在织田信长步入天下之前,首先要面临他人生中最为困难的一次挑战。
被赦免的柴田胜家,日后成为织田信长手下的第一猛将。
风雨桶狭间
上洛,是日本战国时很多地方大名(诸侯)所梦想完成的伟业,所谓的“洛”即指中国的东都洛阳,上洛也就是带着自己的部队进入日本京都的意思,这有中国古代“问鼎中原”的感觉,昭示着自己有统一天下的实力。当然整个上洛过程非常艰难,一路上要征服所有不服从自己的势力,所以除非国力非常强盛,否则断不敢发起上洛。
今川义元,当时有“东海道第一弓取”的威名,坐拥着大片的领土,且兵多将广,军力冠绝各大名,有这样的实力做后盾,野心勃勃的今川义元决定上洛,于1560年集结了25000兵力浩浩荡荡的杀向了京都,其中一位先锋就是当时以人质身份出仕于今川氏的德川家康(当时名为松平元康),而他要攻击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儿时玩伴织田信长的城池。
和放眼天下的今川氏相比,当时的织田氏只不过是偏居于一方的小势力,靠着父子两代人奋战十余载,才不过统一尾张而已,信长对今川,简直犹如猎犬遇上猛虎,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所以当时家臣大都主张投降,而且这确实是个有诱惑力的选择,急于进京的今川义元必然不愿意在尾张耽误太久,信长只需表面臣服就可以,如果今川义元上洛成功,织田氏说不定还会因第一个投降而获得奖励。
桶狭间之战时的信长只拥有小小的一块尾张
是战是和?织田信长自己也一度拿不定主意,他虽然倾向于迎战,但自己只有区区三四千兵力,似乎无论怎样展开,都不足以破敌,无奈的发出了“运数终时,智慧之镜也蒙尘垢”的慨叹,只按照常规以鹫津砦(砦=营寨、堡垒)和丸根砦为据点布置了非常徒劳的防线。
5月18日清晨,今川军开始了对两座砦子的进攻,其中德川家康负责进攻丸根砦,消息传到清洲,信长突然从被窝中跳起,命令侍童打鼓,亲自挥舞折扇,当着身边数将之面,高歌了一曲——那是演绎四百年前平敦盛在“源平合战”中故事的能剧幸若舞:
“人间五十年,如梦亦似幻。一度得生者,岂有长不灭?”
信长唱罢,便穿上甲胄,率队出征,朝前线奔去,想要救援砦子,沿途陆续有各地部队汇入,人数渐渐扩大到2000多人,但此时两砦实际上均以被破,德川家康已进驻大高城休整,以逸待劳,织田信长若前往则必死无疑。绝望之际,信长从豪族口中得到了一个重要情报,敌方首领今川义元正驻扎在桶狭间,机运之神似乎在眼前一晃而过!
据说今川义元本人非常肥胖,且上身长,下身短,不善于骑马,是坐着轿子在领兵打仗,所以本阵移动很缓慢。行至桶狭间时,当地百姓拿着美酒佳肴主动前来犒劳“王师”,今川义元一乐就决定在此地驻扎,一方面由于地形狭窄,一方面也由于轻敌,所以根本没有采取守势,而是干脆沿路扎营,一字排开,使部队首尾不能呼应,犯了兵家大忌。
此时沿着山路小心进军,成功绕过今川军前锋部队的织田信长终于来到了桶狭间,对今川义元本阵发起了突袭,毫无防备的今川军大为震惊,只能仓促应战,且天助信长,忽然间风雨大作,今川军的铁炮(火绳枪)也无法使用,信长军顺风冲锋,很快就击溃了今川义元的本阵。
风雨桶狭间
今川义元情急之下,弃轿骑马而逃,但还是被信长方的武将追上,斩下了首级。今川义元一死,今川军顿时崩溃,前锋部队也纷纷弃城而逃,织田信长用一种近乎于“暗杀”的方式,直捣黄龙,战胜了有夺取天下野心的今川义元,自此一跃成为了名震天下的大名。
今川义元之死
而德川家康也趁着今川氏大败,摆脱了其对自己的控制,逃回了老家三河,经营起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一方势力,并很快与好玩伴、大恩人织田信长结盟,这就是著名的“清洲同盟”,这是尔虞我诈、朝秦暮楚的日本战国史上最坚定的一份盟约,维持了足足二十年,一直到信长死于本能寺才结束。
信长与义昭:相爱相杀的上洛之旅
桶狭间之战后,织田信长军力大振,通过一系列征战终于征服了美浓国,成功为岳父报仇,拿到了老婆的嫁妆。之后信长将本城迁到了美浓的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城”,取周文王“凤鸣岐山”之意,并开始实行“天下布武”的方印,表明了自己要用武力征服天下的雄心,而上洛无疑是实现这一抱负的重要方式,但以织田信长当时的实力看,还相当困难,然而信长又一次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遇。
室町幕府崩溃后,原先坐在将军宝座(将军=皇帝/老大)上的足利氏也跟着失去了权利,被各种操纵与陷害,彼时合法的继承人足利义昭已然各地流亡,希望借助地方大名的帮助登上将军之位,但却无人理睬,最终在麾下能臣明智光秀的撮合下,足利义昭得到了织田信长的援助,而作为帮助的条件之一,织田信长从义昭手中要来了明智光秀,这位智勇双全的武将深得信长亲睐,从此成为信长夺取天下的得力干将,当时谁也不会想到有一天光秀会彻底的扭转历史。
明智光秀那惊人的才(容)华(颜)瞬间就征服了织田信长
信长拥有了足利义昭,就好比曹操拥有了天子,上洛也变得师出有名了,在足利义昭来到岐阜两个月后,信长就打着拥立足利将军之名,率领数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京都进发,一路上只击败六角氏,吓跑了三好三人众、松永久秀等势力而已,并未遇到太大阻力,最终竟然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率先完成了上洛,令诸大名大憾。
足利义昭顺利的成为了第十五代足利幕府将军,此时他对织田信长无比感激,要给他副将军的高官,希望让信长为自己所用,但志在天下的织田信长怎么可能为一个无一兵一卒的将军所统,婉言谢绝,从此两人短暂的蜜月期就结束了。
织田信长很快就暴露了自己拥立足利义昭的真正目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派明智光秀和羽柴秀吉(当时名为木下秀吉)严密的监视足利义昭,不断胁迫他发布各种命令,帮助自己征伐各方,并不断架空将军权力,甚至直接威胁足利义昭要安心的做一个傀儡。
认清现实的足利义昭非常气愤,索性与信长撕破了脸皮,给各地大名发去书信,要求他们共同讨伐织田信长,地方大名见到信件后,各自心怀鬼胎的响应了号召,至此形成了“信长包围网”,信长被迫开始和来自四面八方敌人战斗,而控制着京都的信长随后也驱逐了足利义昭,室町幕府就此灭亡,信长开始直接操控中央。
长筱合战:老子有枪,骑马有个鸟用!
处于包围网之中的织田信长,日子自然很不好过,四面楚歌,到处征战,其中以拥有日本最强骑兵的武田氏最让人头疼,其领主“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曾率三万五千大军上洛,并在三方原会战中大破德川家康与织田信长的联军,甚至吓得德川家康拉了一裤子,眼看京都危机,上天再助信长,武田信玄居然病死在了上洛途中,武田军被迫撤退。
甲斐之虎虽死,但他的继任者武田胜赖却更为好战,开始不断的侵袭信长和家康的领地,此刻信长若想进一步迈向天下,必须找机会战胜武田氏,好在武田胜赖也是个有勇无谋之辈,很快就送来了良机。
1575年,在武田信玄死后三周年的法事上,武田胜赖宣布要进攻德川家康,实现父亲上洛的夙愿,“长筱合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武田胜赖率领着15000大军很快就包围了长筱城,此时城中仅有500守军,城主奥平贞昌急忙向老大德川家康求援,家康自知手中的8000士兵完全无法与武田骑兵相抗衡,不敢前往救援,只能坐等织田信长的援军。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奥平贞昌的率领下,小小一个长筱城面对20倍于己的兵力,竟然坚守了一个多月,等来了织田信长率领的30000大军,与家康合并后兵力接近40000人,然而尽管兵力占有明显优势,织田信长却选择驻兵在易守难攻的设乐原,显示出某种怯于进攻的弱者态度。
好战的武田胜赖
此时面对久攻不下的长筱城,武田胜赖已气急败坏。而面对赶来的织田信长大军,家臣皆劝撤军,但胜赖以外姓回归本宗,威望一直不足,很多老臣对自己轻视,此次兴师动众,若无功而返,恐怕地位不保,加之信长的怯战之态,以及对武田骑兵的自信,胜赖最终坚持要与信长决一死战。
设乐原的北面为山,南面为河,战场被限定在一条2公里宽的通道内,信长在这里修建起数道防马栅,但威名远扬的武田骑兵完全不把这些放在眼里。
长筱合战前的织田信长(图片来自于《影武者》)
随着胜赖一声令下,武田骑兵发起了强力的冲锋,在过往的许多场战役中,这种强悍到不讲道理的冲锋曾数度冲垮过数倍于己的敌人,所谓的防马栅也从不曾真正的阻挠过他们,然而这一次武田骑兵们却要面临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防马栅后突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硝烟起处,枪弹乱飞,武田骑兵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已经纷纷中弹,撞倒在马下,顷刻间,骑兵的冲锋就失去了锋芒。
原来信长为了准备这场决战,紧急集合各地铁炮,组建了一支规模空前、人数达3000人的铁炮队,并采用了著名的“三段射”战法,也即将铁炮兵分为三个梯队,一队填药,一队瞄准,一队发射,大大弥补了老式火绳枪发射过慢的缺陷。
“三段射”战法,令老式的火绳枪发挥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日本当时的老式火绳枪非常落后,不但瞄准精度差、射击距离近、故障发生率高,阴雨天也无法使用,并且最重要的是射击速度慢得惊人,想要正面与高速机动的骑兵相抗衡,简直是做梦。实际上,战国第一个组建铁炮队的正是武田氏的武田信玄,但也仅在有限的情况下使用,绝不敢当做正面主力。
信长在如此重要的战场上竟然大规模的使用铁炮,确实艺高人胆大,重创了武田骑兵,但若就此认为铁炮就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未免过于异想天开,实际上信长精心选在地形狭窄的设乐原布阵以及设立重重防马栅,这才是保证铁炮发挥威力的前提,当时的火绳枪局限性确实太大,此战之中虽威名远扬,但在之后相当长的历史中火枪再未成为战场的主力。
重挫武田骑兵的同时,织田信长派出的酒井忠次也偷袭鸢之巢山成功,断了敌人的后路,武田军逐渐陷入崩溃,随即信长与家康率众展开反攻,彻底击垮了武田军,武田胜赖仓惶逃跑,原15000部队最后只剩不到3000,这只是其次,更严重的是,武田家几乎所有重要将领都在此战中阵亡,武田四名臣一下死了三个,可谓精锐尽失,一败就几乎亡国,没过几年武田家就被信长和家康所瓜分了。
武田胜赖一战就败光了信玄留下来的所有老本
战胜武田胜赖之后的织田信长,已接近于天下无敌,他辞去织田家家督之位,开始着手为统一后的日本建立新秩序,改革势在必行,但首先他需要建立一座至高无上的宫殿——安土城。
改革家or第六天大魔王?
安土城自然是一座极其雄伟的宫殿,内部金碧辉煌,极尽奢侈,但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这栋堡垒是织田信长推行改革的支点。
安土城
首先信长将安土城的顶层命名为“天主台”,供自己居住,而将侧殿留给天皇居住,寓意要将传统的精神领袖置于自己之下,要成为名副其实日本至高。同时信长在安土城之下为众将领、豪族修建住所,要他们离开自己的领地,全部住到都城来,这就引出了织田信长影响非常深远的一向改革——兵农分离。
以安土城为支点,信长开始大规模的推行兵农分离。
战国时的大部分国家根本没有常备兵,也几乎没有纯粹的武士,大部分人既要打仗又要种地,因此战争大都发生在农闲时期,且战争无法持续很久,一旦战事拉长,军心就会大乱,因为士兵们会担心家乡的庄稼,如果不能及时回去耕种,恐怕就算打胜回乡,也只能忍饥挨饿。
织田信长则从很早开始就坚定的推行兵农分离,将农民严格的束缚在土地上,不再允许武士与农民间的互相转化,甚至颁布“刀狩令”,没收农民的武器。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士兵的专业化使战斗力大幅增强,且可以长期作战,是织田军强大的重要原因。后来信长虽然死了,但他的后继者秀吉与家康都严格的继承了这项改革,使得农民和武士彻底分化为了两个阶级。
让各地将领和豪族离开封地,住到自己脚下,防止分裂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后世学者认为,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进一步的深化兵农分离,让武将能彻底离开土地,专心带兵打仗。当然这项改革遭到的抵制也是空前的,很多名将、豪族感到不满,怨念丛生,最后织田信长的悲剧据说也一定程度上与此有关。
改革家之外,织田信长有个更为广为人知的外号——“第六天大魔王”。
关于信长魔王称号的来历很多,最有趣的大约是,武田信玄在上洛前曾写信给织田信长,署名“天台座主沙门信玄”,自称佛教僧侣与护法者。信长见信粲然一笑,回信时签名“第六天魔王-信长”,以消遣武田信玄,显示出自己对于信仰的不羁。
因为寺社势力的不顺从,织田信长确实长期与佛教对峙,曾经火烧比叡山延历寺,近三四千名和尚与信徒被杀,之后还长期围攻本愿寺,前前后后又杀戮无数。其它诸如一向宗以及一向一揆等叛乱的民间教派,信长更是肆无忌惮的镇压,制造了多次屠城事件,殒命者数以万记,其中在伊势长岛,更是在已接受对方投降的情况下,突然下令屠杀放下武器的信徒和百姓。因为以上种种恶心,故而也被当时的很多佛教信徒怒称为“第六天魔王”。
至于在战事之后,屠杀敌国士兵和百姓的事情,身为征战四方的将军,当然更加数不胜数,比如在“天正伊贺之乱”中,信长攻破忍者之国后,就将伊贺忍者几乎屠尽,仅服部一族因出仕德川家康而幸免于难,否则恐怕就没有日本第一忍者服部半藏的故事了。另据传说,信长在消灭朝仓和浅井一族后,更是将其三个首领的头盖骨做成了器皿,用以吃饭喝酒,这故事虽可信度不高,大约只是民间的传说,但足见百姓对信长残暴的认识有多深刻,魔王之名自然广为流传。
战国第一悬案——本能寺之变!
时间进入到1582年,织田信长已控制了以京都为中心的最富庶的大半个日本,最后一位有实力与之一战的“越后之龙”上杉谦信也病死四年有余,再无人有能力撼动其地位了。
织田信长鼎盛时的势力图
彼时信长旗下有六大军团:关东的泷川一益、北陆道的柴田胜家、南海道的神户信孝、山阳道的羽柴秀吉、山阴道的明智光秀以及东海道的德川家康,全部都在以绝对的优势攻略着残存的势力,此刻,对于织田信长而言,离夺取天下真的只差一步之遥了。
当年6月1日,志得意满的织田信长下榻在京都本能寺中,身边只跟着几十个护卫,进入下半夜,早已就寝的他忽然被外面的喧闹声所吵醒,以为是守卫间发生了争吵,正准备斥责,却听到了震耳的铁炮声,才明白是有人造反了。
侍卫及时回报称,叛乱部队树立着水色秸梗的旗帜,织田信长大惊,无奈的跟众人说“是明智光秀啊,那就完全没有办法了……”他很明白,以光秀的才能,若是叛乱,定然已经有了万全的计划。
本该率军去攻打毛利氏的明智光秀,此刻率领着13000大军,已经将本能寺包围的密不透风。光秀始终没敢告诉士卒们讨伐的究竟是谁,很多士卒在秘密入京后,还猜测是暴虐的信长背弃了盟约,要让他们来除掉德川家康。
“敌在本能寺!”随着明智光秀的一声怒吼,明智军开始了围攻,织田信长只能率领身边的几十人做徒劳的抵抗,据《信长公记》记载:“信长公取弓放箭,仅仅放了两三发之后,弓弦崩断;再以长枪应战,结果肘部为敌长枪所伤。信长公自知不免,遂命令身旁的女性逃出。此时,御殿上已经烈火熊熊,难以见到信长公最后的身影,料想他已在御殿深处自尽。”
信长一生中最后的战斗
离取得天下只差一步的织田信长就此丧命,享年49岁,正应了自己当年所唱的“人间五十年,如梦亦似幻。”其一生的野心也伴随着本能寺的烈火化为了焦土,连半点尸骨也未留下,日本的历史因此而彻底改写。
本能寺之变后明智光秀立刻联络各地反对织田信长的势力,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然而送给毛利氏的信件却意外的被羽柴秀吉截获,使得秀吉能在事变后第三天就知道了信长已死的消息,匆匆和还蒙在鼓里的毛利军和谈后,就打着为织田信长报仇的旗号第一个赶回了京都,在天王山打败了明智光秀,取得了信长留下的江山,继而很快完成了统一日本的大业,之后他获赐氏姓丰臣,开始了以丰臣秀吉之名对日本的统治,因为其官至“太阁”,所以光荣另一款以秀吉为背景的策略游戏就叫做《太阁立志传》。
明智光秀在事变后仅仅11天就战败而亡,被后人称为“十日天下”,且因为光秀的速死,关于他究竟为何要突然谋反,也跟着成为了一个永远的迷,有说是因为怨恨的,有说是因为野心的,也有说为了大义的,等等还有无数种稀奇古怪的说法,但终归都只是后人猜测而已,真正的答案恐怕要永远的埋藏在历史的尘埃当中了。
本能寺之变,作为战国第一悬案,其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何?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不曾为谁停留,也不会再为谁改变,如今它最大的意义或许只是为织田信长那传奇的一生划上了一个极其戏剧性的结尾,让这个有关英雄的故事在浓浓的悲剧氛围中散发出了永恒的魅力。
无论本能寺之变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它都给织田信长的人间五十年划上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句点。
织田信长“改革家”之称号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都说织田信长锐意改革,的确他性格上很激进,也的确大面积引入火枪、乐市乐座、兵农分离、检地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但上述所谓改革任何一条,都只是将其他大名已实行政策扩大化。
(1)火枪:其实战国时代火枪很普遍,织田以前,武田、上杉、毛利都进口了火枪,其中毛利家火枪持有比例相当高。而且织田家火枪使用本身与其他家无区别,只是扩大化,盛传长筱之战有3000梃铁炮,事实上只有1500梃,其中有500梃没出现在主战场,而且长筱之战根本不是靠火枪,而是靠了马栅栏及长枪队取胜,至于铁炮三段击更是没影。
(2)乐市乐座:这个政策最早由今川家实行,织田信长借来扩大化。
(3)兵农分离+检地:
先说兵农分离,这个算是织田信长原创。问题在于,织田家所谓兵农分离与丰臣秀吉时代差别甚大,应该说只是在一部分地区停止招收农民为足轻,建立职业军队。战国时代有大量武装农民最后转为武士(地侍),造成大名无法集中权力,织田信长虽然要求各地国人、地侍来到主城居住,断绝他们与土地的关系,但没有刀狩令支持,地方农民依然会重新坐大,这点织田信长远逊于丰臣秀吉。
检地:检地这种事从律令制时代就开始了,战国大名检地也非常多,但采取的都是所谓“指出检地”,即让家臣自己去检地,给上面报个数就完了,这造成大量土地瞒报。织田信长一生全部采用“指出检地”,属下军团各成势力,织田信长、信忠父子一死,织田家在1年内土崩瓦解。至于派人前往农村亲自检地,还是肇始于石田三成主导的“太阁检地”。
战国时代是从守护领国制转向幕藩制的重要环节,其中兵农分离需要没收农民刀具,检地需要自己去检,全国性物流体系需要乐市乐座,然而虽说织田信长“锐意改革”,但除了直接击溃本愿寺势力,削弱皇家权力,本质上并没有给后世改革提供什么指导意见。相比于他,丰臣秀吉石田三成发布刀狩令、开辟太阁检地、建立全国性物流体系,这些举动才对江户时代有决定性作用。
客观评价,织田信长将战国大名的好政策予以扩大,却不知道这些政策内部存在什么深层次问题,或者是知道却无法解决,说“改革家”实在是过誉,若说“革命儿”还算多多少少有些靠谱,毕竟改革与革命根本不是一个话题。
个人感觉,他就是历代战国大名的集合,却无力自发走向下一个时代第六天魔王,the monster of Saturday
他所做的一切,都与时代不符。被称作“革命儿”,成在他与众不同的胆识与性格,败也败在毫无遮拦的性格。他上洛的那一段时间,艰难击败各路豪强,在几乎快要成功的时候被明智广秀反水,身死本能寺。却留下了大好的政治遗产,白白便宜了丰臣秀吉。而后,家康掌权后又将日本带回了日本人更喜欢的节奏,战国时信长掀起的“革命风”亦直到明治维新才有复燃。一句话简单来说:他是个天才,而天才总是很难善终的。
根据我有限的知识来推断,他鼻孔应该很大。
(在三大本里,他挖鼻屎的频度非常高)
谢谢大王邀请!
看到这道题之后我先看了一下上面的答案,不得不说几乎每个人都会抓住他的“傲气”和他的“新思想”,让我有种迷之开心,在很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估计没有几个人真正的理解他,但是有些东西到底是会在很久以后被后人明白理解和知晓的。
个人是理科生习惯喜欢一点一点罗列噢,是的我已经把遣词造句的能力统统还给小学语文老师了……
首先是信长性格里面的最大的最引人注意的一点,【率性】
我之前看《德川家康》的时候,里面的作者毫不介意用“外星人”来形容信长,他曾经说过,“所谓聪明的人,都是善于逆向思维的”,这句话其实放到现在也不为过,而且这句话一直伴随了他的一生。我以前有个同学评论他说这个人非常随性,其实,这是不对的。信长的随性并不是所谓的follow your heart也就是怂(划掉!),而是另一种过于执拗的对于创新的要求。看他的许多事迹,并没有一种逍遥寄情的洒脱,相反有种故意之嫌。他过分【刻意】地想要反世俗而行,导致他的许多行为在现在看来都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一个真正的聪明情商高的人不会去做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关于明智光秀背叛那一段,那一段的管教方法显然是典型的“给你一鞭子再给你一块糖”,这种做法写在史书里面给今人看可能会给人一种这个领导人是非常率性随意的一个人,非常符合枭雄这个说法。但是他的这种行为却丝毫没有给人一种王者的霸气和尊贵,也没有侠士的放浪形骸之外,反而让我想到了“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太白。
也就是时时刻刻有一种“秀”的“刻意”。信长并不是要做给谁看,而是做给自己看,他要说服自己去达到自己的要求,导致一种他想要强行扭转以前的自己的局面,我能够感觉到他喷薄而出的自尊心,他在否定曾经的自己,否定传统的自己,他迫不及待破茧出壳,病态地想要成为“他想成为的自己”。
他这样,太累太累了。
信长的性格点二,【创新性】
我可以负责地说,信长当时的远见,别说日本,就算在中国也没几个能够比得上的。亚洲是一个农耕的大陆,有着天然的丰厚条件,相应的进化就会非常缓慢,还记得进化论里面的一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吗?纵观史书可以看出来,亚洲大陆文明的推进都是伴随改朝换代的,在安稳的朝代里面,人们每每接受到新的改变,都是先把它用来农耕和娱乐,也就是满足民生。但是其在传统的文明上面又达到了难得的高度,一时间新生文明没有办法打败。但是这是一个属于内部的最核心的问题,新生代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绝大部分都会超越前代。
最简单的例子,艺术上来说,欧洲的绘画史不会比天朝长,但是天朝这么多年都是使用毛笔和颜料,改变的主要是画画的内容和方式,也就是一般说的审美,欧洲却是由早起的蛋清到后面油,再后面还有水彩,铅笔素描等等,极大地把绘画这个艺术形式扩充了。(对画画不是很了解可能有说的不对的希望可以指出来)
而织田信长就是亚洲大陆出来的,一个非常能够【接受】并且拥有【自己的】新式思想的人。
他发现了枪炮的优点并且大力推行,他信奉天主教,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他的安土城改革。
他的“兵农分离”改革在我看来是日本最著名的改革之一,日本的早期制度一直都有这样那样诡异的问题,看了平安京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状态我就觉得这后面必然会打仗,中间虽然被源平之战缓冲一段时间,但是矛盾积累就是积累了,不爆发出来是不可能的。信长的改革显然是大大加强了军队能力,而且从根本上把阶级分出来了,我一直认为这个时候日本才算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前期多多少少还带有奴隶制度的阴影。(纯个人感觉)
他的变革后面也被沿用了。
信长的性格特点三,【反世俗】【反传统】
这一点从他身上无数地方都可以看出来,他拒绝了帝京的官位,他穿洋装甚至阅兵的时候也穿着,野史里面说他第一次和岳父见面的时候穿着麻布衣服放浪不羁。
信长的反抗,在于【全盘拒绝】,也许他根本就没有想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反抗是一种决裂式的老死不相往来的那种。他并不是什么非常宏大的心胸,他很多地方有着后来二战时候日本人的通病,就是小容量。也许他是对于那些可憎可恶的现实寒透了心想要全面改掉,但是他却选择了一种极端的全盘拒绝的方式,他用自己的每一分骨血在排斥当时日本的重重传统。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火烧延历寺了。其实大家都懂当时的僧兵到底是什么货色,也懂那个乱世到处都藏污纳垢,寺庙也不会干净到哪里去,很多人是死不足惜。可是除此之外,当时的平民,还有寺庙中的大量文物都是没有任何错误的。这里面最让我震惊的不是他下令杀了屠山,而是他没有抢夺里面的一件珍宝,而是全部付之一炬。
要知道,火烧延历寺的行为已经被很多人拿来做了二战时期日军残酷的起源,但是在“三光”里面,明明最得利的“抢光”却没有得到落实。是信长太傻分辨不出来那些宝物的价值吗?不可能。信长的出身到底还是属于武家,后面浸淫名利场那么久不可能不懂,他只是不屑,只是想要拼命拒绝旧时候的东西,或许他的想法里,这样可以得到他理想的新社会。
只不过他到底还是不懂包容,不懂所谓的【民族文化】到底是多么重要的东西。
信长的性格特点四【果断】
我前面虽然说他不够率性,可是他却足够果断,虽然在乱世最不缺就是果断的人。
我见过很多他的迷妹迷弟,说他的时候都会提到亲手弑弟和从容赴死,他们的眼里这个人的这两个行为真是乱世英雄的见证。大义灭亲,生不逢时,这两种因素聚集起来就好像给今人勾勒了一幅【典型的】乱世英雄画像。这种人就好像小说或者漫画里面的英雄,太过于鲜明,浓墨重彩,成功圈了一大批人。
PS:日本历史上类似的还有【源义经】
但是其实具备这两种特质的人太多,尤其是乱世中,每个人都被史书洗去了一身血肉,唯有那副铮铮的骨架,所以这里稍微有点点不友善地说一句,凡是因为【传奇悲剧】喜欢源义经和织田信长的,我相信是真的喜欢,可是我不能保证他们真的了解。
PS:我这么一个对于织田信长不吹不黑的人都不能保证自己客观评价他,更不要说迷妹迷弟眼里的男神光环了。
综上所述,织田信长这个人是一个勇敢,果断,有能力,一身傲骨,但是内涵资历不太足够,行为做事有些偏激的人。
PS:解释一下我的一些话,我这边的他的品质都没有和我身边的普通人对比,甚至也没有和一些历史上的文明之光,比如文人啊艺术家之类的对比。因为作为投身战争和政治之中的他来说,本身就已经比普通人显眼了千倍百倍,我拿来对照的,都是与他类似的历史人物。比如我说他的果断,你要放在我的身上,让我拿着刀平叛,我估计手都吓软了。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误解我【瞧不起织田信长】之类的。我从来都不会瞧不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纵然他的许多事迹与我的理念完全不合,可是我都是佩服他的。
说下我个人的感觉吧,我只觉得他这一辈子一直在寻找一个认同,他的离经叛道多少也有些希望得到认同的意思。他的确出生太早了,当时的人们可以说没有人与他交心,他从心底排斥传统,可是又不得不接受者周围人的不理解和他们的传统。他始终是一个寂寞的人。
最后贴上他离世时候的歌词,以及我最喜欢的影视形象吧。
人间五十年,与天相比,不过渺小一物。看世事,梦幻似水。任人生一度,入灭随即当前。此即为菩提之种,懊恼之情,满怀于心胸。汝此刻即上京都,若见敦盛卿之首级!放眼天下,海天之内,岂有长生不灭者
这是能剧《敦盛》里面的一段,其实我身边喜欢信长的大多喜欢义经,我却觉得他和遭受兔死狗烹悲剧的义经不太相同,反而比较像那个在乱世中想要求一片清流的平敦盛。
PS:图为《公主们的战国》里面的织田信长
说到底,他其实和曹操有点相似,都是枭雄式的人物,如果把丰臣秀吉看做是他的继任者的话,他的作为也算是治乱了,在客观上造就了统一局面。从那句(人生五十年,与天地长久相较,如梦亦如幻,一度得生者,岂有不灭者乎(中文翻译略有出入)"就可以知悉这个人的气度了,当然,枭雄式的人物总是遭受非议的,他有的行为(背信弃义、嗜杀)也很受人排斥。总之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的功他的过就在于你怎么去看待,不过恰恰是不可多得的人物。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时是充满矛盾的,就看你自己约取的态度
少时泼皮,锐意进取,群雄并起,绝处逢生,天火降临,无力回天,抱憾西去,壮心不已,有统一天下完成不世之功的能力和机会,却没有九五之命,天下三有其二,却被一把大火烧毁了一生的努力和成就,继任者也算英主,可惜天不假年,没能完成最后一击,留下寡母幼子,最后被老不死的千年忍者龟摘了果实,最终开启一个新时代,织田信长:人生五十,如梦似幻,既然有生,焉有不灭。
关键还是个人能力极其的突出。
如果说继承家督时的内斗只是战国绝大部分人的日常
那么信长抱着个破尾张本来最多也就是今川上洛时要碾过去的螳螂,但却反过来把义元突死,还是亲自带着部队杀向义元本阵,这已经是玩命拼死一搏。
假设仅是这样,那信长最多也就是北条纲成这样的勇武猛将,这也是大部分猛将一辈子的巅峰。
但信长随后又在几年内,发疯似的扩张了数倍的地盘,义元死了才2年而已,就有信心确定要进行天下布武来统一日本,按道理来说他要么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要么就是能预测未来。
显然他对自己的能力是非常自信,能力也配得上这种自信心。
15年时间就将势力拓展到可以统一日本,这种速度绝对是非常夸张的,几年工夫打垮了尾张一带所有的敌人,任何背叛他的都没有好下场,运气也是极好,妹夫背叛了挺过去,武田上洛熬死了信玄,谦信出征结果病死。
对文化的开放度也非常高的,战国三杰有两个是他下属,三大天下人一个秀吉一个家康,秀吉是他亲自挖掘的,家康是他儿时玩伴,也是最早期的盟友之一。
可以说信长是个大开大阔大破大立大起大落之人。
非地球人...至少不是那个时代的日本人
野心和欲望有吞食天地之志
不过家臣关系紧张倒是真的,有点像今天的松下一样
喜欢他的一点是接受西方事物和科学,这一点比东林党人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葡萄牙来的路易斯知道吧,大魔王和他笑谈风声。能诗善画,本能寺那天还在和本因坊下棋。多才多艺,思想进步,还会外语,织田家中的长者,猴子就不给长着续命么?
其实本能寺成就了信长的传奇,信长按部就班的一统天下,不过又是一个源赖朝,足利尊氏,德川家康,但是就在一统天下前夕被部下背叛,死于熊熊烈火之中,尸骨无存,留下了一个大谜团给后世,再配合信长之前诸多离经叛道的作为,信长的一生真的如同《敦盛》所说的那样“人生五十年,如梦亦似幻”。
这样的人生可比德川家康的人生有趣多了,天下什么的,迟早都会失去啊,京都,镰仓,大阪,江户都有消散的一天,何必执着于安土呢。
没有信长,估计天下人也没猴子和乌龟什么事情。另一角度,没有明智十日天下,也没有猴子乌龟什么事。
推薦閱讀:
※歷史上的坂本龍馬是不是真的是個逗B?
※請問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為何他們一定要剛正面?
※日本江戶時代是如何保持著相對於戰國的和平年代?
※如何評價櫻雪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