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能被稱為「藝術」的文化活動有哪些?它們與當時的人的關係是什麼樣的?

有什麼相關書籍推薦?
原題目「中國古代藝術大眾化嗎?」,修改於2015.1.2


謝邀。
題主所說的藝術應該是指fine art,在近代以來西方的語境中就是指繪畫、雕塑、建築這三大門類,相對屬於社會的上層文化(high culture),當代藝術也是這種西方上層社會收藏和消費藝術的延續,所以這些「當代藝術」與我們這些非經濟精英的社會階層實際沒有任何關係(除非我們以賣弄對「當代藝術」的了解來提升逼格),因為我們既不消費它們也沒有影響那個圈子的話語權(我猜來知乎看題的都不會去拍賣會買當代藝術)。那麼反之,大眾化的「藝術」(populized "art" or "fine art")這個說法還成立嗎?如此一來即是對「藝術」的定義產生了悖論,藝術到底是屬於少數人的還是多數人的?藝術一定得是高雅而富有道德情操的嗎?

個人覺得這是因為我們當下大眾語境對「藝術」的定義太過於理想化,「藝術」成為了許多我們想得到的東西的寄託。

用「藝術」一詞不如用「文化」,傳統意義的「fine art」是由社會精英階層消費的high culture,那麼相對而言普通大眾消費的就是大眾文化(popular culture),至於popular culture算不算「藝術」,如果大家對「藝術」有不同的定義,那麼就各自說了算。

所以如果把這個問題轉譯成:中國古代有哪些可以稱為經典的「大眾文化」?就好說多了。

文學上宋詞、元曲、話本、各類戲曲劇本、小說全都是。這些文化形式在宋元以後得以出現和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前近代文明的發展。宋代科技、經濟發達,城市人口激增,形成准「市民階層」的社會群體,且印刷等技術促進知識傳播,識字人口增加,原本僅屬於精英階層的知識便有了向大眾層面流動的渠道。至元代初科舉被廢,受良好教育的文人無官可做,自然許多就去搞通俗文學創作了。明代中期以來這個問題更為顯著,國家科舉平均每年取士87人(印象中),宋代的數字是300多,但是人口比開國時成倍增加了,太多舉子連年場屋不售,自然也跑去搞通俗文學創作了,著名的有徐渭、馮夢龍等。
明代的戲曲在我們今日看來是「高雅藝術」,其實在當時是很大眾化的,湯顯祖的《牡丹亭》和清初孔尚任的《桃花扇》都是block buster級別的「大片/戲」,戲班子在城鎮鄉間到處跑,一齣戲連演好幾天。這些戲往往是雅俗共尚,但是達官貴人家裡有自家養的戲班了,而且親自指導,演出來的精緻程度自然和鄉間的草台班子不是一回事。民間演出的版本可能很也不一樣,因為戲很長,所以自然隔一會就要出來插科打諢,防止大家犯困,而且還有很多葷段子,絕對是R級喜劇。這樣的情況不僅出現在中國,西方也是如此,《好色的哈姆雷特》一書中就介紹了莎士比亞時代的劇場是個什麼樣,劇場臟坑不堪,觀眾大聲喧嘩,台詞中充滿了性暗示和黃色笑話。只是我們現在演出的版本是經過歷史刪選的,把娛樂大眾的部分都去掉了,留下的是「嚴肅高雅的部分」,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此外還可參考馬伯庸的這篇平行世界《西遊記》 - 異教徒告解室 - 知乎專欄 ,看看《西遊記》的早期雜劇版本里的諸多葷段子。

視覺文化層面屬於大眾消費的主要是兩種,一是寺院壁畫(包括石窟雕塑等),因為是向普通大眾宣傳宗教教義的,可以算是公共藝術;二是刊刻印行的各類插圖類圖像。寺院壁畫由於古建築極易被毀,所以保留下來的極少,比如明中期畫家吳偉在南京靈谷寺畫的壁畫在晚明時就已經被毀(周暉《金陵瑣事》),當然保留下來的也有,比如山西永樂宮壁畫。
版畫一類可觀者較多,比如晚明職業畫家陳洪綬為西廂記作的插圖:

還有陳洪綬畫的水滸葉子,類似於桌游,是喝酒時候作行酒令用的。

還有像《顧氏畫譜》這種,將古代各名畫家的介紹配以插圖,基本相當於今日的《歷代大師經典XX全集》這種畫冊。

比如這張給顧愷之配的圖就很荒謬(儒釋道三家長老,東晉時期可能有這種題材嗎),從風格看應是出於某明代畫師的底本。最後再回應一下題主的疑問:「聽到「國內外現當代藝術公眾化努力」之類的說法,好奇」。
個人認為這是當代文化運作的模式,我們或許可以批判,但此事還是取決於「藝術圈」內的水平和普通大眾整體的文化素質。當代藝術作為「精英文化」(至少是經濟上的)的一部分,本來就是要強調和大眾文化的區隔,而這裡所謂的「大眾化」也只是單方面的,取決於掌握話語權的一方是否有資本向大眾宣傳這些當代藝術(推廣要靠錢)。即便是今日知名度很高的當代藝術家,他們對於大眾的意義僅僅是奢侈品標籤層面上的,大家可能從新聞上知道他們新作又賣了幾千萬,可是無法讀懂他們要傳達的信息。或許向大眾推廣當代藝術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這個事情本身是被資本操控的,首要目的自然是提高藝術家的知名度和價格,如果說大眾真的因此可以讀懂或欣賞這些作品,那完全是這個「營銷」活動的副產品。如果公共機構更多的參與推廣,則情況可能會好些,但不可避免在這個領域內「大眾」中的絕大多數只是盲從者。


我對於樓上第一個答題的部分觀點提出反駁。

這裡開篇的觀點就有很大的錯誤。
首先

「art」一詞源自於古羅馬拉丁文,原義是指相對於「自然造化」的「人工藝術」,泛指各種用手工製作的藝術品以及文學、戲劇、音樂等,廣義的還包括拳術、魔術、醫學等。
在歐洲,「藝術」和「美術」這兩個概念,直到文藝復興之際才確立並被公認。

而且,美術只是藝術多個門類中的一個。

蔡元培早期運用「美術」這個術語時,也包括詩歌和音樂。其後,中國的文藝界、教育界把「美術」和「藝術」的概念逐漸分開來,「藝術」是一切藝術門類的總稱。

說道這裡就要提中國古代的「六藝」。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這些內容當然是中國古代的藝術,只不過是中國古代沒有造「藝術」這個詞而已。且絕對不可以把中國古代藝術劃分在「樂」的門下。
———————————————————————————————————————————
再來回答題主的問題:中國古代藝術「大眾化」嗎?
答:是。中國古代有「六藝」,並不表示在「六藝」之前就沒有藝術。在舊石器時代人們就已經有了美的意識,打磨石器,製作陶器都是人們的藝術行為。所以藝術其實是發源於大眾。而當社會出現階級文明後,為了教化人倫、劃分等級,階級之上的人開始對人的素質提出更多的要求,以及多個門檻來方便於管理。所以很多藝術門類被發揚推廣都是從中上層開始,但最終都要被普及到所有人面前,所以那些被發展成「藝術」的藝術都經過了大眾化,並且在大眾化中演變和發展出各種不同的形貌。
文中引用來自於《美術概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嚴格來說中國古代是沒有藝術的,我們所說的藝術是一個舶來的概念,具體指的是歐洲繪畫獨立之後形成的這麼個東西,但是中國古代有類似於現在我們所說的藝術的東西,那個東西叫做「樂」。

咱們先說藝術,藝術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概念,一直在變,但有一個點是從來不會變的,那就是藝術具有教化民眾的作用。當然,這種作用不一定是每個藝術階段中的主要作用,有時候甚至只是一個附帶的不被人注意到的(甚至包括創作者)作用。
比如說經典藝術時期的繪畫作品多數對教化方面不感興趣,只是想要儘可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精湛的寫實技術和對畫面的把控能力是這一階段的重點,恰恰是這些東西剛好起到了向人們傳遞「人的偉大」這種感受的作用,而「人的偉大」剛好就是啟蒙運動的核心內容。比如說西斯廷教堂的創世紀壁畫,很多人去那兒感受到的是米開朗基羅的偉大,而不是上帝的。
比如說現代藝術幫助人們理解「美」,當代藝術引導人們思考問題(在我看來當代藝術的這種功能跟禪宗的打啞謎差不多)。
這種事情放在古代中國,有一個很貼切的名稱,就是「樂」,就是「孔子以禮樂治國」中的樂。孔子認為樂具有「移風易俗」「和同」的作用。其實這個「禮樂」概念如果一直往上推的話能夠推到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的思路(諸子百家都能追到這兒)。周公奠定了「禮樂治國」的思想基礎,孔子完善了這種思路,後來「樂」的思想發揚光大傳遍了神州大地,一有什麼活動大家就一起唱歌跳舞登高望遠吟詩作對,不僅玩得很嗨還能起到陶冶情操親朋和睦的作用。不過這個有點扯遠了。

咱們再談談中國傳統的藝術形式,別的我不了解,沒有發言權,就談談繪畫吧。
在古代中國,人們認五色(赤黃青白黑)為正色,認為其他顏色不入畫,所以遇到用色的情況就是這五種顏色。但是要知道顏色的提取工藝非常繁雜,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所以普通人一般就是用墨作畫,通過濃淡變化分出層次出來,這就是「墨分五色」。還有一層原因是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響。(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
在晉代之前的繪畫都是目的性非常強的服務性繪畫,並沒有寄託作者的主觀認識。魏晉時期政治陰暗、社會動蕩、官場險惡,導致大批的文人士大夫有歸隱之意,而畫山水畫就成了他們意淫歸隱的一種方式。提到晉代山水畫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東晉的顧愷之,他寫有一篇文章叫做《論畫》,在其中提到了一些畫面布局方面的問題,後來經過多人的發展這種布局本身形成了一套規範,這種規範叫做「畫以載道」。一種複合「道」的畫面布局,類似於康定斯基對繪畫的認識,讓人的眼睛隨著布局在畫面內部運動,達到讓人從中感受「道」的作用。也就是說後來的山水畫畫的根本就不是哪座山,是布局。後來這種布局意識從山水畫推廣到了其他繪畫領域,促成了中國畫對畫面布局的極高成就,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中國畫更像平面設計(有目的性的設計,為「道」服務的設計)。
那麼這種藝術形式有沒有群眾基礎?沒有,這種畫面向的根本就不是普通老百姓,首先是為自己而畫,其次是面向廣大的文人階層,在文人階層中倒是非常有基礎。
如果說大眾化的話,那麼就是剪紙、年畫等,造價低廉,大眾消費得起,非常大眾化。
在古代,傳播媒介不像現在這麼發達,也沒有畫廊美術館,好東西是不可能大眾化的,被宮廷和達官貴人收藏,普通百姓到死都無緣見一面。
很多以前的國畫,我們現在看覺得很好看,覺得應該很大眾化,古代的大眾根本就沒機會見到。大眾在整個中國美術史上是缺席了的。
國畫,面向文人階層,在文人階層里有很好的市場。民間工藝,面向社會底層百姓,在人民群眾中有很好的市場。所以說大眾化不能籠統地談,要看對象和市場。
而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有能力消費國畫的人不一定擁有那種審美基礎,有那種審美基礎的人不一定具備消費能力。特別是在今天的中國,暴發戶特別多,有文化的暴發戶特別少。俗話說三代為宦穿衣吃飯。也有說一代看吃,二代看穿,三代看文章。國人的普遍審美基礎在未來的一天應該會達到一種比較高的高度,但要知道審美是會變化的,變化了的高審美不一定具備支撐傳統國畫的能力,可能更能支撐那時候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所以,如果藝術家等著觀眾的審美能夠跟上來,那是守株待兔。看看歷史上的那些力作,都是在當時的觀眾群中有極大影響力的,只有這種作品才能夠流傳下來。至於到現在還能不能持續地發揮影響,那就要看歷史的發展了,不是某個創作者能夠決定的事情。


@李永學 說的對,中國古代史沒有「藝術」這樣一種概念的。

「中國藝術」這樣一個概念是在19世紀的話語實踐中形成的。是西方的漢學家和日本、中國的美術史學者使用西方藝術史的寫作方法,把西方概念套用在中國的某些類似實踐上建構出來的。
我們今天所稱做「中國藝術」的東西(包括書法、繪畫、壁畫、雕塑、陶器、刺繡等等),把他們放在「中國藝術史」中進行書寫,是在近100年間才出現的。在這之前,沒有人將他們視作同一個領域(即「藝術」)的組成部分。比如,敦煌的壁畫、龍門的造像和王羲之的書法,在古人看來不屬於同一個系統的東西,他們並不把這些東西放在一起討論。但是我們今天看來,他們都是「藝術」。

所以說「中國古代藝術大眾化」嗎首先要明確到底你想問的」中國古代藝術」指什麼。另外,還必須界定清楚「大眾化」這個概念指什麼,因為大眾這個概念在古代和今天的理解都是和我們不一樣的。


推薦閱讀:

哪吒和紅孩兒,誰的戰力高?
《史記 魏世家》中「不湛者三版 」,後面的三版是什麼呢?
周易入門讀什麼書比較好?
歷史上的那些有名的讖語是不是真的?還是後人編造的?如秦朝的亡秦者胡?

TAG:藝術史論 | 中國古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