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


謝邀。

馬蒂斯的評價……這個早半個世紀,就被各色論文寫垮塌了吧?
野獸派;承前啟後的大宗匠;與老畢(畢加索)一樣終身參與各種革命的跨界魔王,投身各次運動,解鎖了各種藝術形態的蓬勃發展。

我知道這有些抽象,我盡量說直白點。
布列遜認為藝術品可以用符號學來解釋,我不完全贊同他老先生,但他某些邏輯是對的。

中世紀啊,教堂壁畫那種,畫就是畫,不考慮逼真,主要傳達個意思。所以彩玻璃啊,誇張造型啊,都有。
文藝復興之後,出來兩條脈。這兩條脈都有點把畫當照片的意思,要記錄。
一條是文藝復興——古典主義——新古典主義,講究素描理智逼真細節構圖,把現實當雕塑,要描摹出來,美嘛就是均衡端莊。
一條是手法主義——巴洛克——浪漫主義,講究色彩激情速度誇張對比,把現實當舞台,拍那一下子的爽勁兒,美!
印象派和後印象派那幾位,先是莫奈和雷諾阿講究戶外作畫真實光影,本來是追求光線的;後來梵高、塞尚和高更開了新技能點,後三位開始懷疑:已有的繪畫技能還有意義嗎?比如塞尚覺得,畫畫么就是畫畫,我畫蘋果、畫山,其實不就是顏色塊嗎?高更覺得:我這個顏色調一起很和諧很好看啊,管他們真不真呢!
他們幾位,其實是認清楚了:哪有什麼畫得像啊,不就是畫得好像很逼真,讓人覺得像嗎,其實,畫就是畫,就是顏色弄一起,給人一種幻覺嘛。
這算是一種回歸。

然後馬蒂斯出來了。

馬蒂斯不講逼真,所以他會忽略細節。
他也不講光影,所以印象派那種細密筆觸調色,他根本無視。
他要大塊的顏色做對比,顏色和線條跟積木似的玩兒。他的美感來自於線條和韻律本身。
一句話:老子不搞3D!畫畫就是2D的色彩!多好看啊!


以前也有畫家隱約這麼玩,比如塞尚,但馬蒂斯是玩得最歡最絕對的。
之前後印象派和點彩派,只是隱約的「畫畫明明是2D的卻偽造2D好無趣」,馬蒂斯是直接2D了。
他,再加上老畢,在距今110年前的時候開始折騰。
當畫不再是3D的,而回歸2D,成為色塊這個概念推行之後,藝術界就瘋魔了。

這就好像洪太尉誤走妖魔,放出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好漢。

老畢和布拉克的立體派覺得,反正不逼真,敞開玩;之後蒙德里安大吼一聲:反正是色塊,老子直接玩色塊算了!
反正不要逼真,康定斯基就索性無對象了(non-object);蒙克就《吶喊》開了表現主義。
風格主義啊,青騎士啊,什麼都來了。
這就是馬蒂斯。所謂承前啟後,說白了,就是告訴繪畫:咱們放飛自我,搞簡單點的2D吧!
當然,他不是放走妖魔就算了。老馬後來一輩子都在探索線條和色彩的美,這不後來走火入魔,去搞了摺紙嘛。

最後我得說句。馬蒂斯的地位,不止在他的革新地位。
他本身的東西,真的很美。
而且,並不猙獰——許多人看了個「野獸派」以為他很粗野。不是。老馬是個很自由、很溫柔的畫家。線條和純色彩的美,到他這裡,算是盡頭了。

他年輕時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而晚年,卻是這樣的:

和這樣的:

某種程度上,他既是個放飛了線條與色彩藝術的魔王……
又是個自由、簡單、溫柔又很會玩的老小孩。


我偶像。
很少說偶像這個詞,但他是近幾年畫畫受影響最大的大師。
晚期作品非常多作品特別好,特別贊。是一種能看一次感嘆一次的好。

不像塞尚那樣冷靜理性,不像梵高那樣熱烈自燃,不像高更那樣灼熱野性,也不像克利 康定斯基一樣抽象的只剩下色塊。是一種融合東方西方的優雅、純粹。非常浪漫。
晚年受日本版畫影響,畫面扁平化,裝飾性,但他的裝飾性和繪畫感結合的特別好,所以既耐看又有設計的意味,也超前了一個時代,到現在看仍一點不老氣。

他晚期的很多作品,特別是一些剪紙,可以直接作為大氣的圖案設計來看,只是很多優秀的圖案設計師一輩子才可能出幾套經典圖案,而他卻是老來剪剪,信手拈來。

貼兩張畫

第一張《星空》 背後的植物的造型就是受馬蒂斯的影響,當時迷戀剪紙,也是受他和安徒生的鼓動。
這幅剪紙後來在一個小展覽被一個朋友收藏了。
原稿今年會和一個時尚箱包品牌合作推出一款手提包。

下面這張水彩,是去年畫的一張寫生。
叫妹子坐在床上等著,我抱著一本馬蒂斯的畫集和一本高更的畫集看了一會,合上書,醞釀了半晌開始畫。
畫完果然會同時受到兩者的影響,同時兼具了一些馬蒂斯和高更的影子。這也算是一種嘗試融合的模仿學習吧。往往這時候會畫的比平時出色。

但還是得多嘗試,多學習才能融合他們的好,同時走出他們的影子。

沒有說馬蒂斯的歷史地位等等,其實可以看看他的訪談備忘錄和傳記。

我覺得他很動人的部分是,他把創作當成一個很樸素的工作在做,這種熱情得到持續。
這也讓我後來明白,畫畫,藝術還有其他種種都並不是什麼多了不得的事情,和很多大事小事一樣,哪怕立志於賺錢,或是立志於給貓做閹割手術,無論做什麼,只要把這件事做的足夠好,足夠用心,都是很好的。


忘了謝邀了。
謝謝邀請。


大學是彼得堡大學

我上學的時候老師最推崇的2個大師,一個是康定斯基(主要原因是康老做了包豪斯的校長,俄羅斯人覺得很長臉,也是我的ID名字由來)其次就是馬蒂斯。

曾經在冬宮看過2次馬蒂斯的速寫展,雅緻的完全不像100年前的畫,各種迷之優雅,足以證明馬老的超前性。

因為老師很崇拜,所以大學學的是視覺傳達,而基礎造型課就是學習裝飾畫了,但是我天資愚鈍,加之語言不精,所以裝飾畫一直吃不進去,消化不好。

詳細的馬老的簡介滿大街都是,簡述一下馬蒂斯的功績就是承上啟下的時代。

野獸派之前的印象派,一直都有人詬病缺乏思想性,對複製自然還有依戀。而之後的立體主義等新銳,又過於思想,脫離了繪畫感。馬蒂斯就是這2個時間段的銜接與轉變者,對之後的畫家啟發很大。

我引一段馬老自述:


奴隸式地再現自然,對於我是不可能的事。我被迫來解釋自然,並使它服從我的畫面的精神。如果一切我需要的色調關係被找到了,就必須從其中產生出生動活潑的色彩的合奏,一支和諧的樂曲。

顏色的選擇不是基於科學(像在新印象派那裡)。我沒有先入之見地運用顏色,色彩完全本能地向我湧來。」

「我所夢想的藝術,充滿著平衡、純潔、靜穆,沒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題材。一種藝術,對每個精神勞動者,像對藝術家一樣,是一種平息的手段,一種精神慰藉的手段,熨平他的心靈。對於他,意味著從日常辛勞和工作中求得寧靜。」。

這些都是解放畫家心靈的啟示,也對當時的我的啟迪非常大,因為剛過完高考的人,對畫畫已經全面扭曲和片面,功利心極強,而技術同樣幼稚。

研讀野獸派以後有洗髓的功效,尤其是當看到原作的時候尤為如此。


馬蒂斯年輕時剛開始轉行學畫,他的老師說了一句神預言:

你是為簡化藝術而生。

說這句話的時候法國藝術圈是什麼狀態呢?馬蒂斯1888年到巴黎,印象主義1886年最後一次展覽後主要成員選擇分道揚鑣,修拉為代表的新印象主義點彩已經成熟,梵高前往阿爾,高更發現塔希提後與印象主義決裂,塞尚還在為擺脫印象主義苦苦掙扎...

好了,神奇的預言,大牛們的隱退,馬蒂斯從此開啟了他熱血少年漫的主角之路……
那麼1888年,主角剛來到巴黎,然後開始...干起了抄寫員工作...

對,抄寫員,馬蒂斯一開始沒準備學畫。

馬蒂斯學畫的原因也是很神奇,盲腸炎住院,他媽媽給他塞了盒顏料打發時間,從此無法自拔……
主角就是主角。

從此投身莫羅門下,莫羅就是那個神預言的老師。
神奇的是莫羅的風格實際是比較偏向保守的學院派的,象徵主義的他最煩印象主義那些幺蛾子。

但是他的學生里出了一堆後來的野獸派骨幹,而且野獸派這個組織就像傳銷一樣,一個人拉一個,在1905年秋季沙龍上嚇得圍觀群眾目瞪狗呆,從此得名野獸派。

但是野獸派的成員不久也逐漸離開了,馬蒂斯開始新的探索。

於是他遇到了他主角生涯中的男二號。
嗯,畢加索。

兩個人第一次見面時馬蒂斯四十多,功成名就的大牛,畢加索二十多,名不見經傳的小蝦米。

撮合他倆見面的是馬蒂斯的贊助人,結果一不小心搞出了個大新聞。

也許當時這次會面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畢加索因為覺得自己受到冷遇而提前離席,但是兩個人從此也開始了不咸不淡的交往。

馬蒂斯是不贊成立體主義分解重組物像的作畫方法的。立體主義出現之初,有記者想搞事情於是去採訪馬蒂斯怎麼看,馬蒂斯說謝邀,像是一個個小方塊組合出來的,從此「立體主義」這個名字就出現了……

馬蒂斯晚年的創作,真正達到了「為簡化藝術而生」,是這樣的

這樣的

以及這樣的

以上圖片來自百度。

馬蒂斯晚年行動不便,這些剪紙都是在助手的協助下完成的,馬蒂斯剪好形狀後用魚竿指著畫布讓助手把碎片粘貼到正確的位置這樣...
就這樣工作到去世...

如何評價馬蒂斯呢……
他自己說過,藝術應該是結束了一天勞動後讓人們得以休息的安樂椅。
在馬蒂斯之前,印象主義者們沉迷於轉瞬即逝的光影,但是馬蒂斯想要從中沉澱出更為凝練持久的和諧、愉悅。

馬蒂斯去世後,畢加索說,從此我要為我們兩個人工作了。


謝邀。

一直未來得及答覆,深感不安,抱歉。其實您的問題有些過於籠統,怎麼評價亨利馬蒂斯?是指人品呢?還是工作態度呢還是僅僅單指藝術成就?所以呢現就已知的各方面情況淺談一下個人對亨利馬蒂斯的看法,但你我畢竟都和老馬不熟;只能針對或許真實的文獻和留存下來的已知作品,結合個人情感來說。

簡介: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國人,野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同時是雕塑家、版畫家。來一張萌萌的大師照。

就個人而言,喜歡馬蒂斯的作品其實是不多的,先曬幾張圖

第一張還是黑白的^_^

這幅藍色憂鬱氣息

這三幅瞅著簡直不是馬蒂斯的作品啊,老馬的野獸派風格哪裡去了 O(∩_∩)O哈哈~ 所以說不要單一的評價一位藝術家或者一個人,沒太大意義

放點大夥熟悉的···

代表作之一,不多說,雖說當時是給私人訂製的(藝術家也要生存啊,不過這高質量也是沒誰了)

個人最喜歡的其實這幅,沒有太多理由,就是感覺,尤其畫面中心小姑娘的目光,神交流啊

談馬蒂斯其實我們最多的要談貢獻,於是就必須知道前後美術史的變化傳承年代及關係。

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派那裡用單純的紅、藍、綠的碰撞改變了傳統"好畫"的概念,色彩也因此得到了徹底的解放,成為了畫面中一個獨立的因素。馬蒂斯的作品在繪畫圖式和藝術追求上也被公認為是野獸派的代表,其繪畫作品風格定型後極具藝術特色。

野獸派是表現主義的一種,得名於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龍展覽,後來創出立體主義名稱的雜誌記者路易·沃塞爾,他在那個被刺目的色彩弄得喧嚷不已的展廳中央,發現馬爾凱(Albert Marquet)所作的一件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小型銅像,不由得驚叫起來:「多那太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雕塑家)被關在了野獸籠中!」

我們只能說野獸派只是馬蒂斯藝術生涯中短暫的一個階段,一個特別注意線條和色彩的表現力﹑不受任何程序束縛的階段。包括野獸派的其他代表畫家後期大都捨去野獸派的特色之表現,但他們在轉向自己獨特創作之後,都從此而產生出特異的樣式,憑主觀去改變對象形體,使美成為純粹感覺的象徵。馬蒂斯的貢獻其實最多的是,使藝術家或廣大受眾的審美創作意識得到了極大地改變,更加崇尚自由,捨棄了更多的條條框框。為後來的多種藝術流派皆產生重大的影響,這是不容置疑的,也是不可磨滅的的功績。比如其中的立體主義的畢加索、抽象表現的先驅康定斯基、超現實主義的米羅、極簡主義的先驅蒙德里安、克萊因等等不得不說都深受其影響。這是一位藝術家在藝術史上做出的最重大貢獻,好的藝術家或許可以不承上,但一定是能夠啟下的。

畢加索

康定斯基

米羅

蒙德里安

我們不難看出都滲透著馬蒂斯的影子。

再次謝邀,個人水平有限,就不往下深挖了,點到即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對你有所幫助。O(∩_∩)O


當印象畫派還在汲汲地臨摹單個瞬間的時候,馬蒂斯早已參透了濃縮永恆的美。「I want to reach that state of condensation of sensations which makes a painting" 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從畫畫的角度上說兩句。

畫畫的時候畫者會注意一個 空間盒子 的問題,有空間盒子【繪畫的基礎造型規律】素描篇01|幾何形體與結構 - HAS家藝校 - 知乎專欄,有觀看角度,就會產生透視素描篇02|把你的眼睛升級為透視眼吧! - HAS家藝校 - 知乎專欄

畫畫的時候注意透視,這樣才會畫的真實,這是古典時期的畫家所注重的,也是學畫者所必經的一個過程。馬蒂斯本人也是非常注意空間感的,他的教學筆記上曾寫過「要把頭當作一個球,腳是一座橋什麼的......"

但隨著現代主義的發展,畫家越來越強烈的感覺到空間是虛幻的, 空間盒子 也是虛幻的,既然是虛幻的,那乾脆還原其本質,把盒子打開,壓扁 得了。
從此色彩從製造寫實幻覺的功能中解放出來,標誌著現代藝術發展的里程碑。另一座里程碑是畢加索將線條從製造寫實幻覺的功能中解放出來。

思想引領行動,後來馬老師就開始剪紙了。
理論加強感受,再去找馬老師的畫看看吧。


我個人的評價:非常可愛!

還記得第一次看見馬蒂斯的畫是在教科書上,那時候就覺得是兒童畫。學畫畫那會兒,在美院門口買了幾本那種可以當明信片寄出去的小畫冊,其中一本是馬蒂斯的,那小冊子一直還在,但是大學四年下來我也依然不喜歡馬蒂斯。轉機是去年看了真跡,瞬間get到了他的可愛之處。
他的畫湊近看能發現顏料放很多松節油,塗得很薄,但是又特別飽和。而且也意味著是一口氣完成,沒有做很多反覆修改的。那種隨心而作的感覺真的特別感染人,讓人看畫的當下也能會心一笑的那種。這個,大概就是天才吧:p

馬蒂斯畫的一張特像我的人像,哈哈哈哈哈拍照珍藏。


馬蒂斯的價值主要在於歷史價值。

印象派及之前的繪畫基本上專註於對自然現象的捕捉和表達。
後印象派開始主動地發掘繪畫中抽象的形式美,並開始把這些形式美的表現放在繪畫的首要位置。
但是,這種表現還是處於一種初始狀態,靠的是藝術家個體的藝術感受,並未成為一種堅定的美學觀念。

這種觀念的形成直到野獸派的崛起,才正式被畫壇重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馬蒂斯。

從野獸派開始,畫家第一次完全不在乎自己畫的「像不像」模特了。
有個故事是必須要知道的(大意):
一位老婦看到馬蒂斯的畫時質問道:難道我們女性就是你畫的這個樣子嗎?
馬蒂斯答:夫人,那不是一個人,那是一張畫。
這句話幾乎可以看做野獸派的宣言。

從野獸派開始,畫家對繪畫形式本身的可能性進行了大規模的探索,一時間,繪畫流派如爆炸般出現了產生。不到50年,就先後出現了立體派、未來派、抽象派(冷、熱)、原始、超現實等多個流派,這些流派的出現,都體現了畫家對繪畫形式多種可能性的探索。

而這些對繪畫形式的瘋狂探索,也極大刺激了杜尚的誕生。由此出現了達達、波普、行為、裝置等當代藝術形式。
註:達達的出現不完全受杜尚影響,屬於交織關係。

所以,在我看來,馬蒂斯的價值在於以一種強有力的方式推進了美術史的進程。

謝邀。


野獸派最重要的意義,是作為古典繪畫和現代藝術的重要分界,提出了幾個關鍵的問題:我們在欣賞繪畫的時候,究竟在欣賞什麼?什麼是美,什麼是審美?人能不能夠自己創造新的美?綠色的花朵、樸拙的人像,都在剝離繪畫的功能屬性,變成純粹的審美物。

從馬蒂斯之後,任何有一點基本藝術常識的人,都不會再問為什麼不寫實也算好藝術這樣的問題了。


我相信大多非專業油畫人士,不會對馬蒂斯的用色有太多想法。。但只要略懂點繪畫,都會驚嘆於他的線條。。。


本來也不太能理解馬蒂斯的好,但看了BBC一部紀錄片《現代藝術大師 Modern Masters》,其中一集,主持人Alastair Sooke 可以說是帶著觀眾嘗試去欣賞和理解他的作品,被感動了。
順便也推薦一下這部紀錄片,涉及到安迪·沃霍爾、馬蒂斯、畢加索和達利,深入淺出,非常不錯。不過,至今對沃霍爾依舊欣賞無能。


近段時間在看世界名家的繪畫畫冊,期間做了一些筆記,前兩天剛好看完馬蒂斯,至於評價,也是個人角度了,筆記如下:

馬蒂斯也是法國的一位畫家,和畢加索一樣,離我們比較近,直到1954年才逝世。

馬蒂斯一生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階段:早期臨摹印象派作品,自己探索的野獸派,後來受亞洲尤其是日本的浮世繪風格影響,形成的另一種風格。

奢華、寧靜和歡愉

馬蒂斯作品風格,可以說是非常鮮明的,除去早期臨摹印象派的畫作以外,他的畫作,大部分使用畫筆平塗的方式,沒有細膩的過渡,細節。僅適用顏料和筆觸,極為簡化。同時也拋棄了印象派中的透視、明暗、比例。風格十分突出,這告訴我們,自己的風格,才能被人記住,光臨摹是形不成自己風格的。

生活的歡愉

不過,馬蒂斯的作品,也只能做欣賞來用,學習的參考價值,對於早期學畫來說,價值不大。

另外要說的是,大量臨摹真的有必要啊,這是訓練技法的主要手段,要不然技法沒掌握,有想法表現不出來,是非常尷尬鬱悶的事情。

馬蒂斯一生也都在創作,從繪畫到壁畫、雕塑、剪紙。在藝術圈發光發熱,值得欽佩!


野獸其實很柔情~
亨利·馬蒂斯跟他的好基友畢加索比起來簡直一點藝術家的氣質都沒有
就想是隔壁的老大爺
雖然是野獸派的老大,其實人家很柔情呢
可以看看我專欄的文章知乎專欄


其實建議題主找本美術史教材看一下,評價一個人的成就不能脫離時代和整個歷史,如何評價xxx,這種問題,很多藝術史學家窮盡一生的研究,都在書本里,相信閱讀會給您帶來更準確的答案。另外,b站有很多相關紀錄片,拍的也很好。


推薦閱讀:

電腦手繪可以替代油畫的功能嗎?
如何評價莫奈的《青蛙塘》?
有哪些令人很壓抑的畫?
希望有大神幫忙分析一下這兩幅畫?
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essential c++封面上的油畫叫什麼名字啊?

TAG:繪畫 | 藝術史論 | 油畫 | 西方現代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