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裝唯美衣袖一定要飄飄翻動?衣服不能好好靜下來?


大袖翩然,在中國傳統審美意識中,是一種風流和風度的體現

做衣服要費布,有錢淫才能這麼折騰

秦朝袖子大啊,衣服要飄,髮帶要飄。

所以,自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畫風就變得有點奇怪了

魏晉時代就是飄啊飄的時代,這不光是人們對美嚮往,還是對人們對「飛」的嚮往,對神仙的嚮往,對仙氣的嚮往

是的,神仙就是醬紫的

在魏晉時代穿個小衣窄袖,那是窮屌

只有服侍人的,才需要擼胳膊挽袖子

而且那年頭沒有鼓風機,為了製造飄啊飄的美感
他們只能跑

後來也一樣,到了唐朝,不光女人要飄
男人只要有條件,也必須飄

不是人的也要飄
這叫氣度,這叫神韻

吳帶當風,是當年大熱爆款

到了現在,這種審美一直在持續,而且我們覺得吧,光衣服飄已經不足以表達飄啊飄的美

頭髮也得飄!
所以
古裝片裡頭發都被放下來了

其實類似的事,當年魏晉那群蛇精病早就做過了

其實歪果仁的審美,也帶著一點對飄啊飄的仰慕

超人的斗篷其實根本沒啥實際用處

但是沒了它飄啊飄之後,超人就沒仙氣了……

………………

………………
…………………………………………
╮(╯_╰)╭


謝邀

多圖殺流量。


我盡量通俗的講,一切事物都有一個源頭,而之所以我國唯美古裝劇都喜歡衣袖翻動的源頭,無非都在一個「飛」上。

簡單點說,歷史上第一個拍古裝片的導演,拿著劇本,當時是很苦逼的,因為劇本上寫道:

「只見她從遠處飛了過來。」
「一個道士也飛了過來。」
「她嚇一跳,飛走了。」
「結果對面飛來四個和尚。」
「她又嚇一跳,飛回來了。」
「和尚射出霹靂劍光後,飛走了。」


導演:你他媽寫的這是蜻蜓隊長嗎?

編劇:那就讓他們跑。

導演:跑來跑去會不會怪?

編劇:加一根接力棒就不怪了。

導演:我們還是聊聊怎麼飛吧。

編劇:吊威亞。

導演:威NMLGB。

眾人想了想,飛不起來,就翻跟頭。

這位導演就是張石川,1928年,歷史上第一部武俠片《火燒紅蓮寺》,時隔近一個世紀,在徐浩峰的《師父》中,亦予以致敬。

彼時還沒有發明威亞,所以大家都是用翻跟頭,來體現「飛」這個武俠中的常態,這也是京劇里常用的藝術表現手法。

劇組原本是要打死那個寫「霹靂劍光」的人,但自從「輕功」的概念被引入,這些寫「劍光」的人都活到了解放後。

時光荏苒,科技進步,後來上帝發明了威亞,人可以吊著飛,在起吊機運作的過程中,劇組人員就發現,哦,原來這樣飛,衣服就會自然的擺動起來,畫面很漂亮。

於是人為的,開始對古裝片的服裝進行改造,一切都是為了「飛」地漂亮,飛地」華麗」,為了讓演員與起吊機,更完美的搭戲。

就拿胡金銓的《俠女》來說,起初古裝片里,女性的服裝是這種——

我們明顯發現,這種服裝,飛起來一點都不飄逸,頗為男性化,而且很禁慾,觀眾其實都是很俗爛的,看不出這其中的深意,只覺得這「飛」的不過癮,你一個保潔阿姨飛什麼飛。

於是,隨著人民群眾對「飛」的要求越來越高,創作人員也對如何「飛」的好看,「飛」的華麗,有了自己的心得。

首先,衣服一定要寬敞,蓬鬆,適合風吹。

我們就見到了後期的古裝女性——

接下來,由於為了飛地漂亮,衣服普遍設計的很寬大,這麼大的衣服在畫面里,怎麼樣好看,答案就是色調統一,盡量用大色塊,讓人愉悅。

所以我們看到——

如此這般,飛起來就很帶感,衣袖飄飄,不需要太快的相對運動,只要再配合鼓風機,就能最低成本的營造出「空靈」,「輕盈」的狀態,而且由於顏色突出,統一,給人以視覺美感。


有人說了,飛有很多種,並不是每一種都需要衣服飄飄翻動。

比如——

但諸位忘了,古裝的唯美在於「空靈」

像奧特曼這種為了凸顯帝國主義而飛的修正主義飛法,當然是不需要衣服飄飄翻動的。

因為其凸顯的是內核是「力量」,這也是為什麼奧特曼要穿緊身衣。

所以講到這,大家基本都能接受這個過程,一開始為了拍飛,使演員飛起來,後來為了飛的好看,讓演員的衣袖飄飄翻動。

然而到了新世紀,我們的一些劇組,發現了某種真理。

「只見她從遠處走了過來。」
「一個皇上也走了過來。」
「她與皇上坐下來吃茶。」
「結果對面走來四個妃子。」
「她生氣了,走了。」
「皇上射出霹靂劍光後,也走了。」

導演:為什麼不讓她們飛。

編劇:沒錢。

導演:本子拿來我改一下。

「只見她從遠處走了過來。」(風大的一逼)
「一個皇上也走了過來。」(風把龍袍吹的跟屎一樣)
「她與皇上坐下來吃茶。」(風絕逼大)
「結果對面走來四個妃子。」(就是你了!鼓風機!)
「她生氣了,走了。」(風把尼瑪大樹吹飛了)
「皇上射出霹靂劍光後,也走了。」(霹靂劍光一定要酷炫,但是不能比風酷炫)

編劇:這他媽拍的是颱風營救嗎?

導演:胡說,是明代宮斗。

編劇:那這麼強的季候風是從哪裡來的?

既然衣袖翻動這麼好看,那麼可不可以,不僅僅出現在「飛」的過程里,或者說白了,就是隨時隨地的,讓衣衫翻動,營造出一種「空靈」「輕盈」的感覺。

大家想了想,反正投資人沒說話,試試吧。

一嘗試,哎呦卧槽。

屌爆了。

說白了為了讓畫面好看,為了省錢,為了新穎,拍戲的什麼都做得出來。

既然白衣飄飄+飛起來,十分好看,那麼在有限的資金下,到底是捨去白衣飄飄,還是飛起來呢,更實際的問題是,有些場景,道具單一,做不到那麼細,那畫面是不是太靜了,得做點什麼。

吹風也是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敏思苦想,算了,別飛了,一樣可以白衣飄飄的。

把威亞拆了,租六台鼓風機。

衣服越少越好,布料顏色統一,一定要找掉葉子的樹。

我覺得還是很有意思的,這裡絕無批判的意思,我是真覺得很好玩。


當然了,我國的古裝電影,經歷了從翻跟頭到鼓風機的歷史變遷,一方面是科技的進步,一方面是人民群眾審美的提高。

也許過上好幾十年,大家對白衣飄飄所營造的這種美學,也感覺到了厭倦,甚至觀眾本身對武俠中的「飛」,感到了反感。

「我們不希望這些人再飛來飛去了。」

「穿那麼少一點不好看,飛個JB。」

「衣服什麼的,貼身就好,為什麼要飄呢,噁心。」

那時候,怎麼辦呢。

我推薦——爆衣。

我們想像一下。

「只見她從遠處走了過來,心裡想著皇上對自己的不理解,一時想不開,就爆衣了。」

「一個皇上也走了過來,見她爆衣了,不覺間憐香惜玉,雙臂使勁,爆去了龍袍,露出身上北斗七星。」

「爆衣後的兩人坐下來吃茶。」

「結果對面走來四個妃子,見這賤人勾搭皇上,不消說,紛紛運氣,四人爆衣。」

「她生氣了,一扭頭要走,皇上急了,替她穿好衣服,她不依不饒,把衣服又爆了。」

導演:反覆爆衣,有點低級,能不能在情節上做一些推動。

編劇:好的。

「皇上笑說,給你臉不要臉,你已經死了。」

「她笑說,皇上,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童虎嗎,吃我廬山百龍霸!」


一定比什麼衣袖翻動要精彩。


吳帶當風


唐朝著名畫家吳道子,從複雜的物體形態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陰陽面,歸納成為不可再減的「線」,結合物體內在的運動,構成線條的組織規律,如衣紋的高、側、深、斜、卷、折、飄、舉的姿勢,完全基於線條的組織而描摹出物體的性格。

《八十七神仙卷》

道子畫人物,如以燈取影,逆來順往,旁見側出。橫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數,不差毫末。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所謂游刃餘地,運斤成風,蓋古今一人而已。
——蘇軾《書吳道子畫後》

自此之後,吳道子的畫風影響了千年,唐宋有大量的畫作從吳道子的畫中汲取這種衣帶飄飄的風格,至後來元明清乃至近現代,這種畫風也被廣為流傳。

宋代畫評家郭若虛層評論道:吳之筆,其勢圓轉而衣服飄舉。……吳帶當風,曹衣帶水。


又因為唐朝在中國,亞洲,全世界歷史中的影響力尤為甚遠
同時飄逸空靈是中國社會幾乎一致趨同的審美

因而在尋求中國風的時候,吳帶當風就成為了一種,現代人、外國人所認同的中國風的服飾風格。

至於在影視作品中,由誰先這麼拍,還留待專業人士來回答。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吳帶當風開創了一個新的流派,影視作品中的衣帶飄飄,多半也源自於此。


因為迴風才能流雪啊。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面,風實在是太重要了,美麗的人兒,叫做風流,有才華的人兒,叫做風騷(哎?好像哪裡不對)。

風霜雨雪,幾千年來,就是文藝作品中的重要意象,十分方便的表達情感。

你眼前有個美女,怎麼讓她感受表達風?跳個舞?別鬧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他拽上敞篷車,飈一圈兒回來。

就好像表現痛苦的最直接方法,是在舞台上,給自己或者別人一刀子。

當然,這些方法成本太高,屬於精神分裂行為學,已經超脫文藝的範疇了。

但這確定了一個方向,所以你就看見很多演員,在台下用盡千奇百怪的方法來感受疼痛,方便於在在台上歇斯底里的表達,來讓觀眾看的更明白一點——不瘋魔,不成活。

就好像我們無法透過熒屏給觀眾一刀一樣,我們也無法通過屏幕把觀眾的頭髮吹亂,那麼,怎麼通過圖像表達風,怎麼讓圖像,動起來?

再大點兒。

ok,要是換做文字呢?簡潔而生動的漢語里,我們有時這樣表達寒冷——千里冰封。

加上風——萬里雪飄。
一個飄字,風有了。

那麼要怎麼表達動態的寒冷——雨落成霜。
加上風——(粵語腔)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

一個拍字,風又有了——風簡直是文藝作品裡的動詞。

風把文藝作品裡的意象變得靈動。如果不能把觀眾帶上敞篷車,那麼就讓你的襦裙隨風起舞吧。


最後一張圖片,不要打開,不要打開,不要打開。

我會害羞。(?&>ω


能啊!作為一個拍攝過幾部古裝動作片和魔幻片的小導我來回答一下!

當然能,只要把吹風的電風扇拿掉就行了啊!

而且在野外拍攝,風太大影響了拍攝,肯定需要對衣服做要求啊,不能飛太多啊!

其實拍古裝劇大部分時候,衣服是最好不要飄動的,因為如果衣服動了,一般會對鏡頭拍攝完成造成一些影響,所以有時候,飄動的衣服甚至是後期製作的。

那為什麼要拍飄動的衣服呢?一般有這樣幾種情況。

第一,沒有太多對話和信息,增加畫面的美感,因為沒有對話信息的時候,觀眾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音樂都不行了,增加畫面的動感,讓畫面變得美麗空幻,是很容易把觀眾從劇情中吸引到畫面的變化的。

第二,劇本要求的,因為有些場景,就是需要飄動的畫面給襯托出來。例如,ml,主人公出境(女),本身劇情裡面是有大風的,主人公在奔跑的!這時候就需要考驗導演的拍攝和剪切功力了,因為鏡頭充滿不可控因素,很多幀畫都要放棄掉。要不然一陣風把衣服吹到演員臉上,演員還抱怨出鏡沒有了呢!

第三,以上都是我xiabian的,謝謝觀看!我是一個天生的業餘演員,耶!


突然就想到了: "曹衣出水,吳帶當風。"


按現在正紅的某劇里的服裝設定,衣服不飄起來容易踩到。。。


吳帶當風,曹衣出水語出宋代郭若虛。在他的《圖畫見聞志》中被提出,用以概括北齊曹仲達和唐代吳道子開創的,宗教美術樣式中兩種衣紋的表現方式。


鼓風機上線了


為了顯示男子的飄逸和女人的嫵媚


當然是因為咱們穿寬袍廣袖好看呀,正所謂美即正義。

歷史上的緊身窄袖多半是由少數民族創造推廣的,而漢族由於臉部輪廓沒有那麼深邃,穿這類衣服總感覺哪裡怪怪的,故此古裝為大眾所認可的基本都是衣袂飄飄款。

有圖有真相:

相同類型的衣服龍媽穿上好看,而東方人穿上卻有一種村口王師傅造型的既視感。

類似的白衣,愣是穿出了正版與盜版的效果。

同樣一個人,明顯是白衣飄飄的古裝比「靜下來」的衣服好看。

所以,存在即合理啊!


為了產生動感與靜止的部分形成對比,豐富視覺畫面。
補充潛台詞(風起雲湧?),用畫面交代背景、內容……暗示劇情發展……

明示身體線條└(^o^)┘


畫面靈動有風 傳統審美里喜歡這樣的東西
不光古裝劇啊 你看遊戲 動畫 都是這樣 ...包括早些的大鬧天宮哪吒腦海,就算人物不動 衣擺啊頭髮啊衣帶啊都是會飄動的 。
佛道相關的圖騰壁畫 仕女工筆圖 都會強調這種飄逸靈動感


鼓風機:吹啊吹啊, 我的驕傲放縱。吹啊吹不毀我純凈花園。任風吹 任它亂,毀不滅是我 盡頭的展望


生動!生動!生動!
舉個例子畫插畫的時候要表達一個美女飄飄然的感覺怎麼辦?
不但是頭髮,凌亂的隨風飛舞的頭髮~還要有衣袖!尤其是漢服,衣袖和頭髮都亂亂的才有感覺(咳咳。。)
是講這樣才能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
這是一種動態美

這是別人的手機。。


也不全是是,曹衣出水吳帶當風。


傳統審美,漢代起我國工藝美術的藝術風格就開始追求靈動了,包括衣服,但當時的技術不太成熟,可以很輕但沒有飄飄欲仙的感覺,於是布料不行那就花紋靈動吧,戰國時期時的動物紋什麼的也變成雲氣紋了,下圖是戰國與漢代紋樣對比,有觀點說雲氣紋是下面的動物紋演變的,也有說是信期紋演變的

說道底開始漢代成仙飛升思想導致的,不光衣著就連日常器物,自家庭園也做成仙島,仙山的造型。比如下圖這個香爐——博山爐。博山也就是仙人住的山。

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東西方文化的交融這種思想漸漸退去,器物造型也不同於漢代的靈動瑰麗了,但是關於衣著的審美卻保存下來了,雖然紋樣上變得較程式化受西方影響較深,下圖是魏晉雲氣紋,南北朝外來紋樣(圖二不確定是南北朝還是唐初的,因為我實在沒找到確定是南北朝紋樣的面料),唐代紋樣的對比(唐代紋樣眾多,花朵尤其受歡迎,但為了對比還是選了唐初流行的漢化的國外紋樣)。

但在面料上卻大有進步,漢代人所追求的飄飄欲仙的衣物造型終於在唐代實現了,這種審美雖成為了從漢至唐的主流但隨時間發展慢慢式微了,古裝電視劇之所以還保留著就是因為美吧
如果在往深究問漢代為何有這樣的審美思想,那就和我國古代兩種審美形式有關了,漢初流行黃老之學,漢文化受楚文化影響最深,楚國的漆器銅鏡都在漢代發揚光大,它靈動浪漫的藝術風格自然也被漢朝繼承,而以上兩個文化現象正好對應了我國傳統審美形式之一——「清水出芙蓉之美」的道家審美形式。


答案就一個,為了唯美
營造出自帶仙氣的感覺

關於古裝沒有研究過
但是【考據一點的種田文】一般大家閨秀的講究是【衣袂不動,環佩不響】←是不是這句話記不清了但是是這個意思
甚至作者有寫了,為了讓衣擺不隨風飄動的【鎮步】這個設定
皇帝的冕/旒帶著的時候走動的時候上面的珠簾是不能動的
事實上我覺得不動才是真的,一動了就不正經了有木有!安安靜靜比較端莊有木有!
當然騎射什麼的時候肯定不會有人奇葩到這樣要求

還有【氣勢】
你看有些男主廣袖一甩多霸氣
可是安安靜靜走過來就沒有那麼霸氣了

而且現在的古裝劇並不強調這個【端莊】啊/(ㄒoㄒ)/~~
衣袂飄飄和霧氣朦朧一個道理,自帶仙氣增顏值
而且飄得不同還可以塑造出不同的感覺
可是如果靜止的話就要靠主角氣場了,再剪輯一下,過一下鏡頭……哪一點感覺估計不剩多少了

嗯,至於飄得惡不噁心就看導演?後期?還有負責吹風的那個叫什麼( ⊙ o ⊙ )!
還有個人感覺了
看不下去某些設定是很正常的事,關於某個歷史人物喜好還那麼多爭執呢


為了仙氣| ???ω??)???比如太子妃升職記……鼓風機才是主角!


仙紗飄舞不存在現實生活中,是理想狀態,是幻想中的仙子下凡自帶的效果。當用鏡頭無法突破現實美的極限,那麼,飄舞的衣裙就染上了仙氣。那麼的飄幻唯美,不切實際,讓人捉摸不到,騷動不已。


就像緊身衣的乾淨利落,飄舞的衣裙是美的極致。


推薦閱讀:

小說人物辨析題,古詩鍊字題,是否有點扯淡?作者創作的時候想得到這麼多嗎?
倪瓚提出的「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代表了怎樣的美學觀?
你所見過的好看的胖子是什麼樣的?
現在很多人對漢字的審美扭曲了嗎?為什麼?

TAG:生活 | 文化 | 審美 | 唯美 | 古裝電視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