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很多導演把電影當做商品,而不是為了藝術追求去創作?
導演有權把自己拍的電影當做任何東西去追求。
因為現在拋開市場單純的進行藝術創作,在大環境里是被壓抑的,甚至被人嘲笑。好像你搞藝術,就不是在為老百姓服務。這種聲音天天在響,在媒體上,在飯局中,在人群里,謊言說一千遍也會變成真理啊,誰能扛得住這種說辭?所以慢慢都潛移默化,把成功的標杆立到另一個方向上了。況且「狂歡」式的電影商品給觀眾更多視聽感官上的刺激和麻痹,讓觀眾沉淪在甜美的幻覺中暫且忘記現實生活的不快,這種「快餐化」的商品在當下的電影市場的票房角逐中的確能分得很大一碗羹。因此,對於很多人來說,有更捷徑的路為何不走呢?
但是電影的藝術性不能丟,這是電影本體所需要傳遞的聲音。很多人以為,我生活已經夠煩惱了,為什麼要再去看這種壓抑的需要費腦思考的故事?我要去看喜劇!樂樂得了!其實這是非常有毒害的聲音,很愚蠢!你在電影院里Happy倆小時,回去後又在自己的公租房裡吃泡麵繼續抱怨?!這其實是種逃避,在「眾聲喧嘩」的環境中接受電影商人製造的幻覺的泡沫,麻痹自我,吸食精神鴉片。心靈雞湯救不了一世。
《青紅》在法國上的時候,有個法國老頭費盡心機搞到了我的郵箱,給我發郵件說,感謝你這部片子給我帶來的衝擊,這種衝擊帶來的思考,其中轉化的能量也是很健康的。有些觀眾有這樣的思考,很讓人欣慰,但更多人不會主動去想這麼多,這就需要有人引領他們去思考。總之,放任觀眾,摒棄藝術作品的引領作用,卻一味閉著眼睛賺錢的態度,是有問題的。
當然不斷推陳出新的破冰之旅是很難的,也需要有人去堅持。面對誘惑也好幻覺也好,你不能讓自己去接受那些你壓根不會相信的價值觀,這個是要警惕的。
說的搞藝術的就多高人一等一樣。
藝術和商業之間本身就可以調和。
《白日焰火》照樣可以獲獎,普通人看不會感覺晦澀難懂。
諾蘭的片子可以說是非常商業的,但是文藝青年一樣會探討裡面的劇情。
製作者水平渣就怪社會不理解,這不是憤青思維方式嗎。
又想搞純文藝,又想讓大眾認可,這種想法是多麼的自私和貪婪。
因為它本身就是商品啊!
因為藝術是私人的,商業是大家的,一個導演完全拋棄「商業」去「追求藝術」,那是對投資方、對編劇、對演員以及整個製作團隊的不負責任。
除非導演自己投資,用「商業」滿足製作團隊,再用「藝術」滿足自己。
商品也分許多種。有顛覆世界的創新品,有精細緻雅的工藝品,當然更多的是爛大街的大路貨;還有讓人痛恨的,是那些以次充好的偽劣商品。
導演也是人,也要吃飯喝水穿衣,也上有老下有小要贍養要照顧,他不可能為了藝術放棄生存最基本的權利。所以導演把電影當作商品來拍,來賣,本是無可厚非而天經地義的。
關鍵是,你是準備製造一件怎樣的「商品」。
譬如像《阿凡達》、《泰坦尼克》、《盜夢空間》這樣青史留名的傑作,票房好口碑佳,既是商品,更是藝術品。
再如《國家寶藏》這樣的商業大片,也很不錯,雖然比之前者略差了點意思。導演按部就班地照好萊塢的標準模式走,有明星,有大場面,該有的全都有;觀眾看得滿意,票房也相當不壞。但往細里一想,這類片子題材無突破,劇情也沒創新之處。但導演拍得用心,劇情熨得妥帖,演員演得賣力,再加一點懸疑,加一點觀眾愛看的英雄主義,這就是一件相當優秀的「商品」。縱然無法名垂青史,但足矣使觀眾掏錢買票不後悔。這樣的「商品」,我們也是喜聞樂見的。
還有一些電影,就不那麼體面了,常讓我想起中秋時送人的月餅禮盒。宣傳時轟轟烈烈,宛如那一層金玉其外的鐵皮盒子,打開一看呢,偌大的盒子里只有2,3個寒酸的小餅,而且味道難吃得讓人無法下咽。具體有哪些片子我就不列舉了,豆瓣上那一眾4分以下的國產片,數量還真不在少數。對於把這樣的「商品」拿出來糊弄消費者的導演,我只想打斷他兩條狗腿。
因此,我個人認為,把電影當作商品來拍並非壞事,關鍵還在於這是一件怎樣的「商品」。用自己的錢,想怎麼拍就怎麼拍。可惜大多數導演用的都是投資人的錢,那就在商言商,搞出個好作品來幫投資人和自己賺錢。
首先我要說 商業和藝術並不一定衝突 發現商業片變多了並不表示其他種類的電影就變少了 同時我肯定王小帥老師說的作為導演給市場帶來怎樣的電影就是給社會做怎樣一種價值觀的輸出 社會責任感是起碼要有的
其次商業片是市場需要 沒有商業片的電影市場說不定也是一片萎靡 如果你發現商業片的市場很好就說明還是有很大市場需要商業片的 那商業片的擴張就是必然得了 重申 商業片和藝術性並不一定衝突 商業片擴張並不代表其他形式電影的沒落「大眾」對這類片子沒有渴求,而你製造它的效果可想而知。其實文藝和商業也未必完全對立,只不過這個吵雜的市場暫時不需要。看一部「經典大片」帶來的苦悶憂鬱反思都要花時間去消解,讓人有傾訴欲,大多數人為何不單純地樂呵一下吶?導演也很難做啊,他們都是被市場活活掰彎的。
有一個演員是我們的不少導演能力有限,標榜玩藝術的拍不出吸引人的鏡頭,標榜吸引人的對內容詮釋深入不下去(當然這部分有些不適導演自身原因)。國外的不少名導,能在拍出吸引人的鏡頭的同時,深入詮釋內涵。
--就像說一桌好菜應該是「色香味營養俱全」一樣。
吃飽了才能吃好。
吃都沒吃飽,就想吃好,那會餓死;
吃飽了,有點餘糧,吃點好的,那叫有追求;
吃飽了,有點餘糧,還停留在吃飽的層面,那叫土鱉。
電影本來就是商品,如果有一天電影不能賺錢了,像皮影戲一樣變成了一項純粹的藝術,那電影就死了
怎樣看待很多學生,教師,家長堅持應試教育,而不是素質教育?
電影當初被發明出來的時候就為了記錄真實,由於這個作用才會有電影的歷史,才會有關於電影的市場和記錄影像的藝術。
在我看來,無論是純粹為了市場,還是純粹為了藝術。都應該也必須有它存在的意義!但是一味的迎合任何一方,都是不理性的做法。藝術和市場本就應該成為協調和統一的一體。真正的大師的電影,絕對能把握這當中的平衡點,而不是一味的迎合或自我。
電影市場的類型化,才是我們當今中國電影從業者要思考的問題。各種類型的電影要服務各種人群。當今的中國人,思考的方向多了,感受也多了。不再滿足單一的畫面或者故事情節。作為我來說,一個好的電影市場,應該細分,分級!才能容納更多的意見和心聲。以包容的姿態去革新中國的市場電影。當然這其中也應該和必須有純粹的藝術電影,以及喜愛藝術電影的人群。
回過頭來,藝術本身並不是固定的形式,它會隨著觀者的心境和環境的變化而有新的感悟。富有時代特質的藝術表現本就是被時代寵愛的。當電影承載了記憶、人、環境,它本身就包含了關於藝術需要的所有材料。一個懂電影的人,絕對擁有自己對於藝術的理解。
所以這是市場的問題,而不是藝術或者單純電影的問題。其實很有道理!導演無非是一個工作!難道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工作嗎當作藝術去上班?不是的!大部分人是為了錢!差距是有才華的得到認可大家認為他在做藝術!乾的差的電影拍的爛的大家認為他敷衍了事愚弄大眾!其實誰不想拍好電影啊?你以為爛片導演是一個好聽的王冠嗎?這世界不存在把電影當商品只存在愛自己工作擅長工作和不擅長的人
那些罵商業電影如何如何,一副居高臨下樣子的,先想想你拍電影的錢是誰給的吧。那麼有骨氣嗶哩吧啦,請首先不要拿別人的錢。平時談藝術的時候那麼威武不能屈,怎麼拿錢的時候骨頭就不見了。
當你們談論藝術和市場如何如何不可調和的時候,你沒發現人家拍的電影除了票房輾壓你們,電影技藝上也比你們牛逼得多了嗎。
能否拍出好電影就是一個能力問題,其他都是借口。哇擦,驚現小帥導演。
說正事。
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一分為二。
首先,任何脫離大環境談問題的行為都是可恥的。
天朝的大環境是什麼,基本是個電影有點噱頭就能賺錢。錢啊,一般等價物耶,基本目前能換來一切。換來一切你害怕不害怕?
一個導演,累死累活搗鼓個電影出來,就算真是個好東西也有可能被罵,畢竟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可現在呢,拍電影賺錢比當年那容易了去了,機會成本大大降低,導演對藝術的渴望所帶來的風險跟這種機會成本一對比,簡直高到了一個程度。並且,高票房了有面子,有名氣,有實打實的物質保證。天朝目前商業氣息濃郁,君不見連王少都成全民老公了,放到十年前,可能嗎?所以說,人都是趨於理性的,如果在當前的環境中,賺錢很容易,同時錢又能帶來很多的時候,自然把注意力會集中在賺錢上。
其次,電影在是藝術品之前,首先是個商品,是個工業產品。
工業產品什麼概念?不是擺地攤開小店。那是個大工程,像建個大樓一樣,投入的資金人力那不是一般的大。完成導演的藝術追求?都不說盈利了,先滿足投資人,製片方的回收成本要求吧。如何完成這個要求,最小的風險自然是拍點有商業性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其實這個問題還是和天朝目前的電影觀影現狀有關。老百姓對電影藝術性的需求沒那麼強烈啊!沒需求自然不會選擇,不選擇自然沒票房,沒票房當然很難收回成本,要是收不回成本誰還會給你錢投資。於是導演們思前想後,還是投入了商業片的懷抱。
說到老百姓的需求了,額外說兩句。很多所謂的藝術片導演會給自己找借口,說什麼中國觀眾的審美太差,太沒文化,喜歡庸俗的,刺激的,具有極強的獵奇心理,套用當年學導演的時候導師的一句話,「你要有當一個藝術家或者大師的追求,但是先別把自己當成藝術家或者大師,先做好一個手藝人」,老百姓花錢不是來看你那悶悶的有內涵的藝術片的,他們大多數人是要來買消遣的,在消遣之於,如果還有深刻內涵,觀眾也會特別喜歡,欣喜那兩個小時有超值的體驗,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個導演,一個手藝人,不去想怎麼把自己要表達的內涵和思想通過一個老百姓喜歡的故事展示出來,反而指責因為老百姓審美太差,看不懂或者不愛看藝術片,所以你才不拍有內涵的東西,被老百姓逼的去拍粗俗沒有內涵的電影,是不是太裝逼了呢?
作為一個菜鳥導演,個人覺得,國內的導演還真沒人能弄明白電影的藝術性到底在哪。我合作的導演少,基本只和大牛聊過天,但我發現大牛們對於電影的理解千差萬別。雖說藝術是很個人的,但也不至於個人到我都感覺你們說的就不是同一種藝術類別。
縱觀世界電影史,每個很牛的電影國都有過一次大範圍的電影革新浪潮,法國,德國,義大利,美國,無一例外。在這些浪潮中,大家碰撞,沉澱,形成了對電影的一種相對統一的藝術理解,然後在此之上加工創咋。但是我國呢?我就知道有一次關於電影要不要丟掉戲劇的拐杖的討論,再之後,大家都覺得不能丟,然後出現了第五代。但是第六代的前輩啊,我真沒覺得你們對電影有種深刻切且相同的認知,有的只是某種情結,所以我覺得第六代的東西沒第五代的好看,沒勁。更何況第六代之後的導演們。
所以,關於電影的藝術性,我淺薄的認為,只有先沿著這個路子野蠻發展,等觀眾看膩了,想要好的呼聲強烈了,眾多導演碰撞了,沉澱了,才能真正知道電影的藝術性是什麼。到那一天,導演們有追求了,也有手段了,也就沒有人會甘願再去拍純商業的電影了
一直看到類似的問題,我有個從技術元素角度來看待問題的答案,分享一下:
交換(交易)是比電影早的多的人類發明,甚至可能在有語言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原始的交易。電影這種藝術語言也就被發明了百餘年。而我們人類的學習,基本也是沿襲著我們這些技術元素的發明順序的,學會交換要早於學會拍電影。所以,電影誕生之初就具有很濃厚的商品性質。我認為在商品性這個問題上,電影藝術和繪畫這種極早就被發明的藝術形式是稍有不同的。我覺得應該問:為什麼現在還有人覺得那些靠電影掙錢的導演,是為了藝術追求去創作的。
很正常啊 人家指著這個吃飯呢
推薦閱讀:
※湯姆克魯斯在好萊塢的地位是怎樣的?為什麼大家都在調侃小李子和奧斯卡而鮮少調侃湯哥?
※如果《小時代》在美國上映,美國人會像現在國人這麼批評它嗎?
※《冰雪奇緣》這種級別的動畫電影製作周期有多長?
※成為一名電影製片人需要哪些條件?
※觀影一遍沒讓大眾理解透徹的電影,是導演的問題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