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我就不說那些太可恨的了。

咱說點身邊的。
行政的女生,計算機不是很熟練,做一個表格也要一個一個往裡敲。看著可憐,好心教她公式、拖拉等方便的操作。學著學著,來一句:「這麼麻煩啊。你幫我做了吧!」遂離座走人。
各位IT男,說說遇到過沒?

旁邊項目的同事,到了下班的時候,辦公室里沒幾個人了還在加班,見人就會抱怨自己的項目如何忙,看著好可憐的樣子。
白天正常工作時間,我忙得上廁所都兩次憋成一次去,只聽旁邊傳來爽朗笑聲和各種生活話題的聊天。
從此下班早走時,再不同情加班人。
各位辛苦過的人,說說身邊有沒有?

同項目的同事,工作完不成,干到很晚。看起來好可憐,主動承擔幫忙責任,一看,自己半天就能完成的事,那傢伙居然要「辛苦」一個星期。問什麼不會什麼。好心說一句,「有空回去好好學習些知識吧。」
晚上回家自學充電休息時發現此人微博上各種豐富的業餘生活。從此再不可憐這位兄弟,加班是他應有的生活。
各位努力的同仁,說說見沒見過這種人?

一覺睡醒,補充幾個有金錢關係的。
中學一同學,學校收錢,沒帶,可憐兮兮的,在老師的建議下,借錢給他。過後討要,居然來一句:「這點錢你也計較!」並在同學間傳播此種言論,搞臭我。我心想:你丫的不計較,你倒是還錢啊!

一朋友,生活費捉襟見肘,可憐巴巴地跑來借錢。本來我是不借的,另一個比較鐵的兄弟出面作保,看其面子借了。還是留了借條的。果然超期不還。因為是朋友,也沒緊著催。一次QQ群聊,這廝大炫新買的DVD、漫畫之類,都是我也垂涎但沒捨得買的,於是玩笑一句,「有這錢先把欠我的還了。」不想那廝立刻開一個私聊窗口,譴責我在眾人面前丟他面子,大有「你再提我就翻臉」的架勢。你小子怕丟面子倒是別欠錢一欠就是好幾年呀!(這一通貨膨脹,都不值錢了,還是不還。話說咱都是不要利息的。)

一親戚,開公司經營不慎,被銀行法院追著要債,可憐至極,跑來借錢。妻不忍,借之。我說:「他不會還的。」妻不滿。本著女人永遠正確的家庭和睦原則,就沒多說什麼。後來果然被我言中。過年團聚,看這傢伙吃著我們不捨得吃的、穿著我們不捨得穿的、玩著我們不捨得玩的,給女友的錢都夠還我們好幾次了。回來後,妻大怒。再不借錢。

各位借錢出去過的看官,是不是也見過這種人?拿著別人的辛苦錢,過得比債主都逍遙。

他們很可憐,說實話,有時候真不忍心看;但深入了解就會很容易發現他們的可恨之處。從此變得鐵石心腸。心中默念一句話,這個世界還是很公平的。

當然,題中這話肯定有片面的一面,我也不是說不能可憐人,但題主想要身邊的真實經歷,於是發幾個血淋淋的事實,揭示慘淡淡的人生。


雖然有些得罪人,但是我一直覺得這句話有點二。。。各位見諒哈。。。

1 語文不好
這句話的潛台詞,是試圖把 「可憐」 和 「可恨」 建立起某種因果關係。我不能否認這種可能性。問題是,這句話玩了個小技巧,十分骯髒,就是加了一個 「必有」 。

單獨看「必有」也沒錯。因為人人都有「可恨之處」。

可是,這個「必有」影響了「可憐」和「可恨」之間的因果關係。

而很明顯,可憐,不是必然因為他的可恨。比如小兒麻痹患者可憐吧,是因為他的可恨嗎???

所以,就算這句話有道理 - 的確有人的可憐,是因為他的可恨 - 表述也是完全錯誤的。百分之百認同?要麼語文不好,要麼思辨不足。

2 對象不對
對強者下斷語,很多時侯是一種勇氣。比如「絕對的權力必然導致絕對的腐敗」。
而對弱者下斷語?往往會有戾氣,容易淡化個人和社會對弱者肩負的責任和義務。

你可以試試把該句改為:
可憐之人或有可恨之處。
可憐之人也有可恨之處。
就更多正能量。同情和幫助的基調更強烈,關懷中淡淡的遺憾和惋惜也呼之欲出。

可惜的是,在中國,大家總能小心翼翼的審查自己對強者 - 比如說政府 - 的言辭。比如我如果批評政府,理性裝逼犯們一定會出來指出特例。
而對弱者的斷語?他們就不需要那麼理性了。本問題的回答,贊同和評論都是例子。

是否,恰恰應該反過來,才是個正常的社會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再可憐的人,我們也能找到他們不值得同情的理由。


套用知乎上的著名句式:任何離開語境談對錯的行為,都是耍流氓。。。


這是一個發生在西南某縣官場的故事。縣委大院里,秘書們埋首公文堆中,操弄著政治、政策的運行,彼此明爭暗鬥。為了獲得領導的賞識,有的人不惜以身涉險,最後栽倒在這個坑裡,潦倒收場。習慣了權力的熱鬧,怎耐得住官場的寂寞。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

偉哥以前是縣委書記的大秘,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二號首長。他年近四旬,有著職業捉刀人的形象:戴眼鏡,一對眼袋又黑又大,面色暗沉,頭髮油膩。

三年前剛借調到縣委辦時,我就久聞他的大名,興緻勃勃拿著稿子找偉哥指正。結果,他毫不客氣地批評了我,「不會玩就別玩,不倫不類的,狗屁不通!」

「哪裡有問題?」我有些不服。他只是瞟了一眼稿子的首頁,根本沒有翻開。

偉哥把稿子往桌上一扔,緩緩吐了口煙,嘴角上揚:「給領導寫稿要學會換位思考,學會關起門來當縣委書記,這樣才能高瞻遠矚,綱舉目張……」一通高大上的說教把我虐得五體投地,忍不住誇了一句:師傅真牛。

偉哥滿不在乎地拿起一本《求是》雜誌,裝模作樣看了起來。我愣在一旁,走也不是留也不成。正當我舉步離開之際,他突然叫住我,打開電腦里的一個文件夾,裡面全是他歷年來為縣領導寫的大手筆,「挑兩篇,拿去好好琢磨。」

其實,這些文章早就被製成文本,印發給全縣各機關單位學習。

上述經歷,幾乎每個剛到縣委辦學寫稿子的新兵蛋子都領略過。

同病相憐的我們,私下閑聊時,偉哥必是齊聲討伐的對象。大家對他又敬又恨:敬的是,他大筆一揮,洋洋洒洒一篇經世之文就出爐;恨的是,每次向他討教,他總是不由分說先來一堂政治教育課,隻字不提文稿撰寫的實用技法,當你繼續追問時,一通火藥味十足的說教必將你噎得大氣不敢出。

許多人不堪這般刁難,借調不到兩個月便申請回原單位。我當時好不容易逮到進城的機會,死乞白賴留在縣委辦,任他百般虐待。這一境況,直到我當上縣委副書記的秘書才得以改善。

偉哥有一種本事,原本稀鬆平常的內容,到了他手上立刻變得高屋建瓴。例如,村民到村邊工廠打工,他描述成「村企共建」;幹部下班時間走訪群眾,他稱之為「巧打時間差」。

這一文風,極受時任縣委書記的青睞。他為縣委書記寫的不少署名文章獲登國家級期刊,還得到省委領導的批示。

偉哥自然成為書記身邊紅極一時的人物,身份從事業編轉為行政編,還被提拔為縣委辦副主任。全縣秘書對他頂禮膜拜,很多局長都畏他三分。他給妻子辦調動,一聲招呼便讓妻子到新單位履職。一些單位遇到難啃的稿子求助於他,沒有一條福貴煙或一瓶洞藏青酒,免談。

事實上,每次接到縣委書記的寫稿任務,偉哥都會分派給單位的年輕人。但除了剛到縣委辦的新人,沒人認真對待他安排的活。因為,當你費神忙活一場後,會發現一切都是白搭——他整晚仰靠在皮椅上聽音樂抽煙。

在他看來,我們的稿子存在著永遠改不完的毛病,而且他總是拿「站位不對」、「高度不夠」、「方向不準」之類無關宏旨的話來搪塞人。午夜零點一過,你再拿著稿子去他辦公室時,他已人去房空。第二天一大早,當你登陸QQ,準會收到他發在全縣公務交流群里、從凌晨到天亮不間斷的加班感悟:

「還在加班的應一聲」

「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成為文秘的行家裡手」

「服務領導,苦並快樂著」

「繼續加班,無怨無悔」

「只爭朝夕,夙夜在公」

幾乎沒有人與他互動。

遇到時間緊任務重時,偉哥也會使用我們提供的內容。不過為了體現個人能力,他會換一種表述,儘可能不露痕迹地挪進稿子里。

「師傅,今早書記念的那段話跟我寫的很像嘞。」有一次我樂極忘形,跑到他跟前叫嚷。

「算了吧,你寫的那些根本沒法用。」他狡黠一笑,把因睡眠不足而顯得枯黃的臉扭向一旁。

正因如此,單位每年年終評優的不記名投票,他總是排名墊底。

圖 | 縣委秘書們正在辦公

長期熬夜寫稿,偉哥養成了煙不離手的惡習,一口黃牙讓人不忍直視。由於職業特殊,他少有私人時間,唯一的消遣就是趁領導外出之際喝上幾盅,因而練就了驚人的酒量。

五個月前,偉哥突發腦梗,被送進ICU病房搶救。當時,他如往常一樣關在書房裡熬夜寫稿。到了第二天下午2點多,他還沒有出現。縣委書記3點要出席一場會議,講稿遲遲未到,偉哥的手機又打不通,單位上下急得滿世界找人。

最後撞開書房門時,只見偉哥趴在煙頭堆上,氣若遊絲。更令人遺憾的是,他那隻夾煙的手不偏不倚正落在電腦鍵盤上,稿件內容已被清空無遺,只剩下一堆類似火星文的東西。

這天下午,因為講稿的事,縣委辦主任被縣委書記從會場上一路罵到單位。

出院後,偉哥跟換了個人似的:手腳哆嗦,話語不清,一邊嘴角下撇著,不時有涎水淌出來。

更糟的是,偉哥新寫的稿子錯誤百出。過去跟在他身後師傅長師傅短的科員們,開始人五人六起來。

「偉哥,你寫的這段話語句不通哩。」

「偉哥,稿子里啷個多錯別字喲。」

「偉哥,這段內容文不對題,該刪掉。」

看著被改得面目全非的稿子,偉哥不吭聲,只是目光獃滯地掃我們一眼,搖搖頭,沉默地看著智能手環上不斷浮動的心率。我們知道,他正在努力剋制內心的憤怒。

為了讓他「安心養病」,單位不再讓他參與任何事務,還把他的辦公室調整到遠離政務的樓道盡頭,緊挨著公用廁所。但他仍自作主張,替書記寫一些無人問津的稿子。往往他剛弄出初稿,書記的會議已結束了。

不久之後,縣委書記換人了。鬱郁不得志的偉哥,想方設法獲取新書記的關注。他從電話薄上弄到書記的手機號碼,把縣委文件里的紕漏,諸如用錯紅頭、排版有誤等拍成照片,發給書記。起初,書記很欣賞他的做法,讓全辦幹部作深入檢討。沒多久,書記便對他這些詆毀同事的簡訊反感了。

一朝皇帝一朝天。新任縣委書記三餐多在單位食堂解決,晚餐喜歡暢飲廉價米酒。為了獲得與書記同桌吃飯聊天的資格,不少幹部開始學喝酒,單位迅速形成了一股拼酒風。

一天下午,大家圍爐吃飯。偉哥突然放下碗筷,步履蹣跚地朝後廚走去。

「偉哥,你幹什麼?」

「我還能喝……」他顫手指著酒缸。

眾人大驚失色,趕忙阻攔。腦梗患者是不宜喝酒的。

不久之前,我們縣委辦被一個調研文章搞得焦頭爛額。州委辦決定將其作為全州的黨建精品,送呈州委書記閱示。縣裡因此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請來兩名牛哄哄的記者幫忙。結果他們在縣裡好吃好喝耍了幾天後,留下一塊豆腐文便溜之大吉。

其實也不怪記者。要把幾個醉酒老頭聚眾胡侃說成民主議事、幾戶人家齊掃門院吹成產業結盟,確非常人所能及。我們連寫數稿,都被退了回來。

我們正集體加班熬夜發愁之時,偉哥鬧了個大笑話。他自行下村調研,形成文章後偷偷放在了書記的辦公桌上。書記辦公室的鑰匙是前任書記給他配的,偉哥一直沒上交。縣委書記回來,意識到有外人隨意出入自己的辦公室,頓時火冒三丈,把縣委辦主任罵得狗血淋頭。

縣委辦主任吃了個啞巴虧,收走偉哥身上的鑰匙不說,一氣之下還把偉哥那份調研稿扔在地上,被上廁所的人們踐來踏去。

好奇心促使我撿起滿是腳印的稿子,草草瀏覽。稿子首頁用楷體加粗署著偉哥的名字。內容雖語無倫次、結構臃腫,倒確實費了不少筆墨,對相關村莊的歷史沿革進行了論證。

後來聽說,總攬此篇文稿的政研室主任撿走了偉哥的稿子。幾天後,我們的調研文章就被州委辦採用。

出刊的那天,偉哥拿著刊物在辦公室里大呼小叫,痛罵政研室主任是盜文狗。他還想找縣委書記告狀,最終被縣委副書記攔下。

當日下午,他便被調離了縣委辦。

單位安排我和另一位同事給他搬東西。在為他組裝電腦時,他警惕地守在一旁,生怕我們拷貝走電腦里的資料。其實,在我們看來,他過去寫的那些稿子早已一文不值。新任縣委書記極力反對浮誇的文風,倡導文稿要有乾貨。

幫他搬完東西,我走出辦公樓,看見一群跳廣場舞的老太太正堵在二號首長行政中心門口和一名保安爭嘴。

七嘴八舌中,偉哥岳母的聲音顯得格外出眾,「你憑什麼不讓我們在這裡跳舞,我女婿是縣委書記的大秘書,書記的材料都是他寫的。」

保安頓時啞口無言,《小蘋果》的音樂聲隨後響起。

我不禁感慨,這恐怕是她最後一次來這裡跳舞了。


偉哥拖著病體入村調研寫稿,原以為能藉機東山再起,結果卻功虧一簣。殊不知,兩年之前,他正是通過同樣的方式進入縣委書記的用人視野。

那晚,當了數年幕後寫手的他,秘密潛入書記的辦公室,呈上自己的稿子。一個月後,他成為縣政壇上的一匹黑馬。

偉哥的新單位是縣史志辦。家人禁止他再碰文字工作,他仍不時在全縣公務交流群里發表長篇大論,多是從網上抄襲拼湊而成。他還每天定時往群里推送一條雞湯文,試圖保住自己在群里的意見領袖地位。然而應者寥寥。他曾數次揚言要解散該群,又遲遲未見諸行動。

過了一段時間,偉哥身體有所好轉,開始頻繁出入縣長的辦公室。

2015年兩會,上級強調大力發展電商,各地紛紛成立電商辦。我們縣是邊遠偏窮地區,一直沒有啟動這方面工作。前不久,為了應付突擊檢查,縣政府臨時將電商辦的牌匾安在史志辦門口。偉哥當上了沒有紅頭文件任命的電商辦主任。

如今,偉哥每天都在群里發一些網購鏈接,前一陣是英國衛褲,現在又改賣防臭襪和兒童果凍。我忍不住在群里調侃他,「偉哥威武,現在改當老闆了。」

「呵呵,承蒙縣長關心,讓我全權負責全縣的電商工作,我自當身體力行做表率。」

群里一片冷寂,大家都沒有拆穿他。上級檢查過後,電商辦的牌匾就已經被摘除了。

本文選自真實故事計劃,原名為《二號首長的最後一役。真實故事計劃是由青年媒體人打造的國內首個真實故事平台。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zhenshigushi1,這裡每天講述一個從生命里拿出來的故事。

投稿郵箱tougao@zhenshigushijihua.com,原創首發千字300——2000元。


作者楊誠,現為公務員

編輯 | 雷軍 @雷軍


謝邀,怒答。

我以前曾經寫過:分析問題有兩種路子,一種是「全面的膚淺」,另一種是「片面的深刻」,而「全面的深刻」幾乎是不可得的。「全面的膚淺」就是說面面俱到,比如「既要……,又要……,還要……」;「片面的深刻」則是從一個角度把問題說透,但結論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成立,比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就是「片面的深刻」。是的,從邏輯上說,「必然」的判斷幾乎一定是錯的:可憐的人,一定有一些找不到可恨之處。很可惜,所有有價值的經驗都是「片面的」(總能找到反例),所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話往往是套話、廢話、空話。

我沒看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什麼惡毒的地方,反而欣賞這句話對真實世界的洞察力和直言(或者說這是一句有針對性的吐槽,而不是陳述事實)。我也不會因為發現一個人有可恨之處,而失去對他的同情。


未曾從諸子百家,歷代先賢著作中讀到這種話,出處考源最近的是《小窗幽記》有一句:
「天下可愛的人,都是可憐人;天下可惡的人,都是可惜人」
然而不需細品也知道這完全是南轅北轍,大相徑庭的兩句話,意思幾乎毫不相干,甚至相反。

有人說了,脫離語境妄談對錯不妥,有道理。
我也深以為然,那我們造幾個語境看看……
我且問你,南京大屠殺,被害者數十萬,都可恨在哪裡?
我也問你,唐山大地震,罹難者數十萬,都可恨在哪裡?

不說你說得出來說不出來,就問你敢不敢說這些人可恨?
你大聲說,公開去說給我看看,你一個人一個人跟我說清這幾十萬人都各自可恨在哪,說。
好,你說戰爭不算,天災不算。

我問你,父母遭遇車禍,留下襁褓中的孤兒可恨在哪裡?
我問你,兒女遭遇墜機,父母白髮人送黑髮可恨在哪裡?

別拿上輩子造孽,這輩子還債這種說法出來,咱要點臉。
好,你說飛來橫禍,意外遭難不算。

我問你,農民工殺死老闆,老闆可恨在哪裡?
我問你,女生被歹徒強姦,女生可恨在哪裡?

行了,這時候你跳出來了,
老闆必然為富不仁,欺壓民工,一貫狼心狗肺,死有餘辜。
女生必然行為不檢,穿著風騷,不知自憐自愛,事出有因。

蕩婦羞辱,受害者譴責。這就是這句話的本質。
「可憐人」幾乎一定套在一個被他人加害,被迫害,生活境遇遭到人為破壞和影響的人身上,而不是普通的,泛泛的「遭受不幸而值得同情」。
「可恨」一定是這人存在可以導致被傷害的直接內因——哪怕這內因明顯是一個共性而非個例。
有些答主說可憐和可恨各自單獨的特徵,只是在這句話里被硬扯在一起。然而以我淺見,熟練運用這一「」可憐人必可恨邏輯的「」人,全都能給您展示出一套合乎道理的因果關係,今日可憐,正是由於昨日可恨所致。

所以這就是這句話出現最多的語境——以憑空想像,捕風捉影和莫須有的因果關係,強行為已經遭受不幸的一方在和加害者一方進行倫理上的找平
那個民工肯定是被逼無奈,走投無路,悲憤交加才手染鮮血。
那個小伙肯定是一時衝動,偶然之間,激情作祟才犯下錯誤。
對對對,是是是
可恨之人也一定有他們可憐之處。

您要是有相信這個的朋友,我祝願他不是那個在你遭受不幸後用這條真理往你身上套然後當面安慰背後議論的人。
您要是有相信這個的長輩,我祝願他不是那個不問情由就說「為什麼其他同學都沒被欺負,就欺負你一個」的家長。


願對這句話深信不疑還套用在一切地方的朋友們長命百歲,不對,千歲,萬歲。


在所有的心理學研究中,從來沒有證實過 「可恨」與「可憐」兩者之間有相關性。
那麼為什麼會有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呢?

首先,即使是正常人,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可恨之處。人無完人,即使是偉大的領袖光芒四射的明星名人,每個人都會有一定的缺點。不同的是每個人的缺點都不完全相同,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可憐的人就有更多的可恨之處。兩者並沒有任何相關性。這句話的流傳只是一種「驗證性偏見」罷了。當我們看到有些既可憐又可恨之人時,我們就會想起來這句話,會贊同這句話。但當我們看到那些可憐卻不那麼可恨之人時,我們卻早已經忘了那句話了。

這句話的的危害在於,它嚴重傷害了一些無辜的人,80年代早期,美國教育部的一個官員就曾表明過:「沒有什麼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事不是他本人,在他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點,所招致的,這句話聽起來很不公平,但是一個人所處外部環境確實是與他內在的心靈的發展相一致的。」 他的這一觀點受到了普遍的批評,因為他指責那些因為偶然的災害和自身無法控制的殘疾人所承受的災難都是「自作自受」。即使是這樣經過高等教育的人也會說出這樣沒頭腦的話。

人類在進化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一種「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習俗,當那些無法解釋的災害事件或者偶然事故發生時,人們總是傾向於為此尋找一種解釋。在當世無法解釋甚至延伸至「上一世」。「前世積了多少年的德才修的這一世的福分」 這樣的解釋貫穿了整個封建社會。事實上一些僅僅因為偶然發生的事故,卻讓一些人承受了痛苦比事故本身帶來的痛苦更多的痛苦。「可憐之人必有可憐之處」這樣的話無非是滿足人們為客觀事實尋求解釋的本能。同時也能為人們的冷漠與無情提供了心理慰藉。

拋開這句話的對錯不談,這句話不只是帶有偏見,甚至帶有歧視的色彩。至於什麼「片面的深刻」與「全面的膚淺」之談,無非是想給這些尋求解釋罷了。許久聽到「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樣的話,我都在想他因為什麼原因會這麼去理解,又犯了多少種錯誤,如今聽到,僅僅一笑而過罷了。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條法則:

1.每個人都有缺點。

2.強者的缺點叫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弱者的缺點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所以:

1.不要成為弱者。

2.如果不幸成為弱者,那麼不要理會任何人的譴責,他們譴責你,只是因為你弱。

————————————————————————

知乎專欄: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有些技巧,只被少數人掌握,從未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新浪微博:秘傳心理學 Sina Visitor System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公眾號「秘傳哲學」

秘傳哲學、心理學,為你解讀世界的元規則


看了熱門回答 @Raymond Wang 和@采銅 的答案,我覺得我同意@采銅 的答案。

我覺得這句話因該是「片面而膚淺」,而且涼薄惡毒。

首先,它片面,並不是所有的可憐人都可恨——比如在恐怖襲擊中喪失生命或者受重傷從而致殘無辜平民,他們有什麼可恨之處呢?一個患有先天性疾病的而導致長期生活不能自理的可憐人,他有什麼可恨之處呢?一個由於交通事故老年喪子的空巢老人,他們有什麼可恨之處呢?

說它膚淺,是因為它混淆因果和輕重,它讓我們覺得一個人之所以可憐,是因為他可恨。但還有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可恨」與「可憐」是互為因果的,並不一定是因為他可恨才導致了可憐,比如一個小孩子,從小被虐待、忽視,必然更容易形成可以被稱為「可恨」的性格。還有更多的時候,即使一個人可恨,這可恨之處也完全不deserve他的可憐,他的可憐更多的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這簡直太普遍了。

其涼薄和惡毒在於,這句話的思維方式,基本上是 blame the victim.

這句話所暗示出的意思是,每個人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或者遭遇到的餓慘,其實都要怪自己——這確實也不是全錯,然而這正是句話的惡毒和涼薄之處,是因為它往往被用到一種語境之中,就是暗示一個人的可憐是由於自身導致的,是活該的,而事實並非如此。一個人的「可憐」,有內因,也有外因,這句話完全把重心指向內因,而忽略了有的時候這內因並非是自己可以改變的:比如一個姑娘因為長得胖、相貌不美,在學校經常受欺負,這時候你跟她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幫助嗎?還有時候更多的是不可抗力的外因,比如遭遇了災難等等,這時候你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幫助嗎?還有的時候,明明外界原因佔主導,卻非要從受害人身上找原因,比如你遇到了一個特別可惡的老闆,天天工作不開心,這時候有人跟你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你心裡什麼感受?那你的可恨之處是什麼?——情商不夠高搞不定老闆?自身實力不夠強找不到更好的工作?而最主要的原因——你在工作場合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就這樣被忽視了。在這些情況下,這句話根本就是惡毒。當然我也承認確實會有因為巨大的個人缺陷而導致自身悲慘的境地,確實適用於這句話的情況,但是即使是在這時候,冷漠地總結說「這都是因為你自身的可恨之處,活該」,這句話有什麼意義嗎?

忘記是誰說的了,我們在說一句話的時候,要至少思考兩個問題:Is it true? Does it help anybody? 我覺得這句話就是典型地 it"s not necessarily true. And it doesn"t help anybody. 所以我個人很不喜歡別人說這句話。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的切身感悟是,周圍那些不幸的人和事,在同情他(她)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她)的性格里有一些劣根性,比如固執、貪慾、懶惰等等,這些東西根深蒂固的在他們的思想里、行為里、習慣里,導致了他(她)們的不幸。可憐的同時,也會覺得,他(她)們有如此遭遇真的是因果報應,鑿鑿的覺得「該」!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想到魯迅的這句話。


真正的重點是:TMD真的有人用這句話去說無辜的受害者么?
比如很多人說的恐怖襲擊受害者,嬰兒,等等。
有的話給我幾個林克s,我去罵他們!
很多答案讓我很想說「說人話吧!」
現在知乎上很多答案,基本上就是這種情況:
有人問了「我從二十樓丟一塊石頭,它落地速度多少?」
然後有人說了「沒有正確答案,如果你在月球上,如果你在火星上,如果你在金星上,如果你在……所以你看這個問題很惡毒。」
而且這麼回答還不是在惡搞,是在認真地以為問題在問「我在(任何星球上)從二十樓丟一塊石頭,它落地的速度多少?」
要任何話適用任何情況不是開玩笑么?
這已經不僅僅是全面的膚淺了,當然我還真不知道他想幹什麼,因為知乎反對不友善言論XD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和我們拿到「我從二十樓丟一塊石頭,它落地速度多少?」的時候一般是用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和地球的平均樓層高度一樣——就是有時候看起來可憐的人做了某些事情造成了自己的後果。

白痴都知道不會有人用這句話去說無辜的受害者,說的人是白痴……


我有個阿姨,被家暴,她老公對她不好,經常聽她哭訴,一開始我感覺她的命好苦啊,好可憐啊,後來慢慢的感覺,我要是她老公,我也得打她。
她老公可能脾氣不太好,可是她就是願意去惹他,去打擊他,去罵他,去嘮叨他,去跟他講自己當年怎麼就看上了他,簡直瞎了眼,她娘家怎麼怎麼樣,婆家怎麼怎麼樣,翻舊賬,自己命不好,怎麼嫁了他,等等等等吧。
一開始也會給她出主意,可她就是不聽,其實她只是自己嘮叨嘮叨,把刺激老公的那套話再說一次,然後用,這就是命,沒有辦法,我真倒霉,為結局,又回去了,她根本也不想改變。
每次我都深深的感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她的性格造成了她的悲劇,她的悲劇又加重了她的性格,成了惡性的循環。是她的不幸,也是她老公的不幸。有些人,嫁給什麼樣的人,都會幸福,有些人,就是不論怎麼樣都不會幸福。由此可見,幸福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修鍊的。


舉一個栗子:班裡有個人被孤立了,好可憐,大家怎麼能這麼對一個同學呢?我去和他交朋友吧 幾天後。。。靠終於知道大家為什麼都不和他玩了。。。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類似這種話,在知乎肯定是要被噴的,武斷、惡毒等等。實際上沒有哪句話是完全正確的,尤其禁不住一個字一個字地去推敲。還有人列學術論文來證明可憐和可恨之間沒有相關性,也是太認真了。我無意給這句話平反,絕對沒有這個意思。我只是提出一種上下文或者語境,在這之下,這句話是make sense的,僅此而已。

人類所有的「經驗」,都是在特定條件或場景下才能成立的。當我們面對一個經驗之談,我們應該去尋找在什麼語境下它是成立的,而不是去尋找反例。


我不知道兩位大神的答案有什麼衝突的地方搞得大家都要跑出來站隊。當然,我更不能理解的是在說著完全不是一回事兒的兩個人是怎麼掐起來的……

以下是我對兩位的觀點的理解:

王律師的意思是,不僅是這句話,許多經驗之談都是片面的。但是,這仍然無法抹殺它們的價值。這句話讓我們從一個「可憐之人」身上發現、反思其「可惡之處」,自是有其不可磨滅的價值的;

采銅的意思是,這句話成為了那些不同情別人者的借口,讓他們理直氣壯;而一些毫無己見的人更是因此受到影響,從同情受害者轉向唾棄他們。這句話幾乎無法證偽成就了它最大的殺傷力。

所以,很明顯了啊,兩個角度,兩種觀點,我覺得都對啊!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一個人,只要他在看到一個「可憐之人」的時候肯稍微好好動動腦子,認真地想想他背後的「可恨之處」,並且以此為鑒,王律師的觀點對他而言就是適用的;

而采銅的觀點呢,其實對於王律師這種毫無惡意其實還真沒什麼用。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壓根沒往惡毒的方向去想,他甚至意識不到這句話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所以,事情其實很明確了,兩碼事。

對於王律師的回答,我想說,這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像您這麼充滿善意的。如果,大家都真的只是單純地去挖掘那些的「價值」,那真的是天下太平了;
對於采銅的回答,我想說,這世界上,也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充滿惡意。負面的暈船效應在這裡可能沒有那麼明顯。

二位都是我十分尊敬的知乎前輩,能夠從二位的回答中看到完全不一樣的視角,是一件令人十分享受的事情。也希望二位能夠認真地看看對方的回答,再慢慢理解下?


1. 這句話是錯誤的。因為可憐之人有可恨之處,不是100%成立的。
2. 這句話也是正確的。因為可憐之人有可恨之處,成立幾率相當大。

先想想為什麼一個人會被可憐?因為他處境不好。
那麼為什麼他處境會不好呢?因為自身弱。
我說了,這不是100%成立的,不要舉反例,沒意義。
大部分情況下,一個人自身能力性格有問題,很大程度上會導致他處境不佳。
而反過來說,就是,如果一個人處境不佳,那麼很有可能,他自身能力性格有問題。
這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內在邏輯聯繫。

也就是說,它闡述的是這樣一個概念:
如果一個人性格是各種積極開朗努力向上的正面的,比較受歡迎的性格,
如果一個人的能力是各種優秀強大比較受歡迎的狀態,
那麼他如果不是因為特別倒霉,處境一般都是很不錯的。
所以一個人如果處境不好了,要麼是他能力性格出問題,要麼是運氣背到家。
然而實際上運氣背到家的是絕對少數,
所以:這句話在大多數時候,是成立的


貌似正確的惡毒言辭。

每個人都有可憐之處,每個人都有可恨之處。故而在愚人面前,哈這個人果然又有可憐之處又有可恨之處,這句話怎麼看怎麼在理。

但可憐和可恨之處有關聯性么,很明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關聯性多大更是要仔細討論的問題。

這種不想具體分析問題,而妄下定論,一棒子打死的說法都是耍流氓,類似的說法還有:
一個巴掌拍不響;
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
在我眼中,惡毒透了。


咦?我一直記得是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啊。


看著大家好像火氣都很大的樣子,多說幾句啊。
一句話的「對錯」到底是什麼意思?我想至少有兩個:
(1)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的對錯;(2)這句話在應用上的對錯。
@采銅 說的是這句話在語義判斷上是否有誤,是(1),而@Raymond Wang 說的是,這句話在某些場合的應用是正確的,是(2)。兩人說的不是一個意思啊。

樓上有人說,離開語境來判斷一句話,都是耍流氓,說得太對了。我同意大部分語言在語義上的對錯都是相對的,它的對錯更多體現在應用上。舉個例子,如果有個敗家子,本來好好的家,賭博吸毒,吃喝嫖賭,最後弄得家破人亡了,工地搬磚了,別人看到他的可憐樣,感嘆一聲「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當然沒錯。但是,如果你看到一個人在工地搬磚,不明所以,先來一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當然不對。也許人是出生貧寒,被人冤枉,英雄落魄,體驗生活呢。

沒有語義上的絕對對錯。如果一句話適合語境,哪怕它的語義有問題(更確切地說,大部分語言都沒有脫離語境的語義),它也是對的。王律師說的,大概是這個意思。

但@采銅 的話也沒錯。這是因為采銅的話也是在一定語境內的,他是想通過對這句話的態度來表達他自己的價值觀。在這個語境下,他對這句話的理解,也有道理。你不能脫離他的語境來判斷「他對這句的判斷」的對錯。事實上,我還挺佩服他能從這個角度來理解這句話的,至少他拓寬了我對這句話的認識。

大家都對的事,能爭論成這樣,是不是未免都太認真啦。


-

這句話的意思大致是:
一個可憐人,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錯誤的選擇,最後導致他們遭受目前的痛苦。

問題在於,這個錯誤的選擇是咎由自取,還是身不由己?
而這個痛苦究竟是罪有應得,還是過猶不及?

我認為,痛苦既已產生,我們不應該揣測他做那個選擇的理由。
當我們沉浸在「該死」這樣的暗爽中時,應該對可憐之人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一個富翁,被人出賣,露宿街頭,淪為乞丐,我們該不該幫他?
一個二奶,遭人拋棄,露宿街頭,淪為乞丐,我們該不該幫她?

那個富翁,從此一蹶不振,甘心乞討,我們該不該幫他?
那個二奶,從此痛改前非,自力更新,我們該不該幫她?

這個時候,可憐的究竟是富翁還是二奶,可恨的又是誰呢?

也許幫了富翁,他可以重振雄風?
也許幫了二奶,她又會重操舊業?

可憐人有其可恨之處,但這並不成為我們袖手旁觀、冷嘲熱諷甚至落井下石的理由。

-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寒山問拾得》中的這段話?
有些東西是原本就土還是山寨多了覺得俗?
什麼是智慧,什麼是聰明?
為什麼有些人喜歡忙碌?

TAG:人性 | 如何理解X | 後半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