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遊記里的金剛琢能套萬物,反應了一個什麼哲理或者寓意?


(17.8.15更新)關於金剛琢的解讀,這裡我有兩個方向,一個是修行向,一個是世俗向。現在把修行向也更一下吧。

金剛鐲呢,出現過兩次。

第一次體現了它的物性:硬。太上老君可是說了,不怕金箍棒打,這說明硬度強度還是很有保證的。(當然金箍棒後來連凡間的刀也抗衡一陣,此乃後話。)

第二次就神了,能套天下萬物,有形的兵器法寶,無形的水火雷電,一舉奠定三界第一法寶的地位。

修行向:

這個妖怪的學名叫「獨角兕」,俗稱「青牛」。東方乙木,顏色就是青色。而猴子呢,是「金公」,西方庚金,色白。

猴子屬陽,用一根如意金箍棒。青牛屬陰,用一個金剛圈。

圈子把棍子套住了,明白了吧?

《道德經》云: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所以金箍棒是絕世神兵。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所以金剛琢能收天下萬物。

世俗向

首先我們要看前因後果,這一難是唐僧他們自找的。這一段故事開頭的回目名字叫做

情亂性從因愛欲 神昏心動遇魔頭

「情」是豬八戒,「性」是沙和尚。就是八戒看見了衣物,動了貪念,沙僧也沒堅持原則。

「神」是唐僧,「心」是猴子。猴子去化緣了,唐僧被豬油蒙了心出了那個圈子。這才遇見了獨角兕大王。

《西遊記》中有的故事是設計了因果的,孫悟空顯擺袈裟,才有了黑熊精盜寶。唐僧不識白骨精的變化之術,寶象國君臣也不識黃袍怪的障眼法。唐僧一心取經,才會誤入小雷音寺。

而這一次,他們動了貪念,所以才遇到金剛琢。

從字面意思看,「金兜洞」,「金兜」,懂了吧?

金剛琢能套天下萬物,來多少收多少,不正象徵著人永遠也無法填滿的貪慾嗎?

---------------------------

瞎扯完畢,不要較真。


重點不是「金剛」 , 重點是「圈」----圈子!

朋友圈,人脈圈,社交圈……

一個人的能力,不僅靠本身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圈子有多大、有多強!

金剛圈是太上老君的法器,代表了整個道教和仙界的圈子。 如來一看也沒輒,直接送了這圈子18粒金砂----相當於18座金山。 然後才去跟太上老君講和。


謝邀

有大德解釋過,我也不用自己的話說了。直接複製 出自《西遊原旨》

金鋼琢出現有兩回,一回是二郎神降大聖 一回是老君的坐騎青牛

老君不用觀音凈瓶助拿,而以金鋼琢收伏之。「凈瓶」者,清凈無為之道;「金鋼琢」者,中正有為之道。惟其中所以套諸物,惟其正可以早晚防身。蓋金丹之道,以清凈為體,以中正為用。

太上老君為《乾》之九五,為剛健中正之物,因其剛健至中至正,故有金鋼琢。金鋼者,堅固不壞之物,至正之義;琢者,虛圓不測之象,至中之義。剛健中正,主宰在我,妄意不得而起,能主其意,不為意所主。格物格到此地,方是格之至;致知知到此地,方是知之至。


如來有三個圈,送給了觀音,套住了三個強大妖怪!
太上老君的圈很厲害!
悟空畫了一個圈,妖怪進不了身!
這告訴我們,這世界上最厲害的都是套路


推薦閱讀:

TAG:西遊記書籍 | 四大名著 | 太上老君 | 西遊記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