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近代中日兩國同樣有過西化潮流,和服仍煥發生機,而漢服則不然?
19世紀日本和中國都是文化的輸入國,都一定程度上進行了西化,為什麼日本的和服仍煥發生機,而中國則不然?
因為大多數支持漢服的人根本沒把漢服當做一件嚴肅的事情,他們只是把支持當做一件嚴肅的事情。
可能有很多人要叫屈,「你看我們在各種場合,如貼吧,微博,豆瓣,知乎大聲疾呼,和人吵架,堅持宣傳漢服,而且在各種場合穿漢服,出片子等等,你居然說我們沒把漢服當做嚴肅的事情?」
你們沒有,除了少數人身上的漢服,整體的裝束能夠看之外,大多數情況下,包括一些半官方的祭祀等等,穿出來的衣服都可以說是慘不忍睹,式樣不對,搭配不對,穿喪服,粗製濫造的影樓服是多數。
你要復興某事,你先要對這件事本身嚴肅,而不是對其他東西,比如別人的看法,這是捨本逐末。
當然,國內不注重本質而賣情懷的很多,不差漢服一個。
那種漢服黨=古裝黨=戲服黨=死人衣服的人,你們是不是太土了點?是沒見過好看的漢服?漢服就不能改良給現代人穿?我是因為前女友才喜歡上漢服的,她是平模,平時也經常穿改良漢服出門,從來沒有遇到非議的目光,我夏天也很喜歡穿改良漢服,因為涼快,舒服。如果你堅持覺得穿漢服上街肯定會被當猴子看,我覺得你可以先去照照鏡子。有時候別人特別注意一個人不是因為他穿的出格,而是因為人在潛意識裡覺得醜人不該多作怪。放張某豆瓣紅人的照片鎮樓,像死人衣服嗎?
就因為喜歡漢服被扣上什麼民族主義,大漢主義,皇漢的帽子我可真不敢當。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人一看到別人喜歡漢服就跟嗑藥一樣興奮的開始指責,什麼漢服是溫柔鄉,自慰工具,SM道具這種粗俗的話張口就來。能別上綱上線么?我就不能只是因為漢服好看喜歡它?我還喜歡和服我是不是就是漢奸啊?
逆向民族主義就比民族主義來的高貴啊?
既然有人一直覺得我搞不清楚漢族的概念,那我就來說說我的理解,漢族就是認同漢文化的人群,認同獨特的儒釋道糅合而成的漢文化的人,中國向來不用血統的概念來區分族群,而是用文化進行區分。
歷史上的李唐王室,李世明身上至少有四分之三的鮮卑血統,他的祖母獨孤氏是鮮卑名將獨孤信的女兒,外祖父是北周上柱國鮮卑人竇毅,外祖母是宇文泰的女兒,母親是鮮卑人竇氏,母系這一族全是鮮卑人,父系這一族自稱是隴西李氏,可惜當時和現在都沒什麼人信,陳寅恪覺得李世明爺爺的爺爺的爺爺李重耳很可能就是李初古拔,因為史書上記載的李重耳的經歷和李初古拔幾乎一模一樣。好吧,滿打滿算李世民也有一大半是鮮卑人,兒子李治更不用說了,還加上一個鮮卑族的媽長孫皇后。
可那又怎麼樣呢,誰會把唐朝看成元朝清朝?李世明不是照樣被當成漢人的偉大君主。
歷史上的楊家將,他媽,佘太君,本來姓折,是党項羌人,可你難道不把她當成漢人女英雄,他的兒子血統都不純誰關心啊。
既然被舉報審查了,修改都沒用,那就再貼上吧。我都不知道我這答案哪有敏感政治內容了,愛查查吧。
-----------------------------------------------------------------------------
不同意 @Imako 和 @李有希 關於滿族服裝能算漢服的觀點。
是的,中華民族確實經過很多次民族融合,漢族的服裝也歷經多次改變,早就不是漢朝時的寬袍大袖了,但是主動胡化和被動胡化是有很大區別的,前者是經過漢族人的審美和實用方面的選擇,在漢服的基礎上進行的改良,後者,那是完全不同的一種事物,你喜歡不喜歡都得接受,除了都是衣服,有啥共同點,既不代表漢族人的審美,也不是漢族人的選擇,怎麼就成漢族的民族服裝了?
比較一下唐朝和清朝服裝演變史就知道了。唐代的鮮卑人還保持辮髮的風俗,書法家歐陽詢嘲諷長孫無忌說:「索頭連背暖,漫襠畏肚寒。」意思是說長孫無忌鞭發垂於後背是為了保暖,怕冷所以穿滿襠褲。唐初時漢族穿滿襠褲的並不普遍,受鮮卑人的影響,後來滿襠褲才成為漢服的主流。
唐朝時鮮卑人將氈帽帶進了中原,因為能夠禦寒,在北方很流行,有種氈帽能壓耳朵,被稱為「壓耳氈帽」,很多漢族平民和士兵都喜歡戴。長孫無忌用烏羊毛製成一頂「渾脫氈帽」,因為很氣派,很多人都學他,成為流行時尚,後來這種帽子就用長孫無忌的爵位命名,叫做「趙公渾脫」。
武俠片里女人戴的那種四周垂絲網的帽子在隋唐才開始流行,叫做「帷帽」,這也是從鮮卑的長裙帽改良過來的,因為能防風沙,又防窺視。不過後來到玄宗時期,女人們性格逐漸奔放起來,不想遮遮掩掩,美要大膽秀出來,又開始流行另一種胡帽,能露整臉的。
原本只在實行胡服騎射改革的北方流行的圓領窄袖袍服,唐朝時成為日常的服裝,連女人都喜歡穿這種男裝,唐李風墓,房陵公主墓,李賢墓,李爽墓中的壁畫,很多女侍都著男裝,圓領小袖,黑腰帶,條文小口褲。從壁畫里看,不分男女貴賤胡漢華夷都喜歡穿靴,還有長靴短靴之分。穿靴的風俗也是南北朝之後受到鮮卑人的影響才被漢族人廣泛接受的。
對比一下清朝,不剃頭就咔咔掉,不穿滿服就咔咔掉,這樣成為漢族人日常著裝的長袍馬褂算哪門子的漢服?只是沒辦法,不能光屁股出門只能穿上罷了。
清朝的漢族人願意穿么?清朝人為什麼要剃頭留辮子?
和服在19世紀遭遇西方文明衝擊的時候也不是就沒有衰落過,在明治維新之後上層社會的男士都喜好穿西服,女人穿西式服裝則是在關東大地震之後大正時期的事兒,因為和服行動不便,大地震中死亡傷殘的女人很多,這才做了女裝改良。
後來打仗了,自然是越方便越好,和服就進入了空窗期。
再後來,貼下維基百科內容吧。
二次大戰後
戰後,由於穿著麻煩的和服變得昂貴,而反之實用的洋服變得便宜,以和服作為日常衣服的人逐漸減少。但值得一提的是,和服曾經在1965年至1975年因新款的羊毛和服的面世而再度流行了一段時間。但自此之後和服就一直走下坡,造成和服業界一厥不振而相繼倒閉,令其成為少數行業。
現代
步入平成年代,和服再度成為部分重要活動或場合的流行服飾,更逐漸成為潮流的一部分。和服自此被定位為節日及重要場合的服飾,不過穿著和服的都是女多男少。而浴衣則因輕便及涼快之故而成為現今很多日常場合或者神道祭典的熱門衣著。從上世紀60年代起,日本開始了傳統文化的振興運動。為了振興和服產業,1964年日本專門成立了「裝道禮法著物學院」,[37]培養出了大量的裝道和服專家,普及和服著裝、禮法、和裁、創意、美容以及出版圖書。昭和50年日本政府頒布了《傳統工藝品產業振興法》,並根據第21條設立了傳統工藝產業振興協會。[38]1966年全日本著物振興會成立,提倡11月15日為和服日,並號召大眾在七五三節穿和服。[39]全日本著物振興會與日本和裁士會、傳統工藝產業振興協會、名古屋織物卸商業組合、東京織物卸商業組合、京都織物卸商業組合、京染卸商業組合、東京都染色工業協同組合、日本絹人繊織物工業會、大日本蠶絲會形成產業聯盟。並成立了由日本文部科學省、經濟產業省認可的全日本和服顧問協會。還出台了專修學校教育振興會實行的《和服裁縫技術鑒定》以及東京商工會議所實行的《和服裁縫技術鑒定》。
總結成一點,政府提倡,商會推動。
簡單來說,19世紀大家都混亂的時候,實用主義,越方便越好,民族服裝那玩的是儀式感,兵荒馬亂的,哪有那檔子心情啊。後來呢,都窮,只是窮的程度不同,也沒那閒情逸緻。到現代呢,和服復興的那兩股助力,中國都沒有,也不可能有,日本是單一民族國家,我們是多民族國家,而且上頭也一直把SHAOMIN當成玻璃心捧著。於是日本的和服復興了,中國的漢服還是個小眾愛好。
----------------------------------------------
找到了一組男人裝拍的圖,是比較接近歷史的,作為一個唐粉,深愛胡風漫漫的唐代漢服啊。對比清朝服裝看看,唐裝再胡氣,畢竟還保留著漢服的基本形制啊。
因為實在經受不住滿清剃髮易服,民國全面西化,天朝破四舊的三連擊啊!
---------2014.10.12更新的分割線-----------
現在剛剛重新起步,重新發芽,又有人發起第四次打擊了,他們認為漢民族不應該有自己的傳統和文化,或許可以叫做逆向民族主義吧。
當然啦,這是極少數人,大部分人的態度是:不支持,不反對,不知道。
(特別說明一下,這段更新是大約贊數400多的時候增加的,所以有幾百人未必同意這個更新里的言論。)
因為像「李有希」這樣的人太多了。
漢服斷代三百年,和服卻沒有
多圖慎入!我就提醒下某些人,嘴炮也要按照基本法!
我支持 @呂旭 的回答:
因為實在經受不住滿清剃髮易服,民國全面西化,天朝破四舊的三連擊啊!
我們看看 @李有希同學的回答:
首先這是個偽問題,和服在日本人的生活中出現的頻率不比旗袍和"唐裝"高*(唐裝的著用率有待商榷)。除了京都外,別的地方穿和服出門有的只是濃烈的違和感。事實上和服動輒幾百萬一身的價格也使得它不可能活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穿和服逛咖啡店的京都熟婦們個頂個的是土豪(其實也有幾萬塊的便宜貨,不過日常是沒有人穿出門去的)。而在節慶典禮穿著和服的時候,許多普通人也都是租賃,沒有從業員的幫助根本不會穿。
《中日服飾文化對比研究》
接下來還是 @李有希同學的回答:
而關於這個問題的定義又很模稜兩可,清代前期漢人歸化滿洲,旗裝穿了三百年,這怎麼就不能視為漢人的傳統服裝呢?為何要繞過旗裝演化而來的長袍馬褂,而去復興明朝甚至更早時代的服裝呢?
所以這個問題本質也不是個服裝問題,而是個歷史觀是問題,是否承認民族融合這個事實的問題。
無論你是否喜歡滿人的統治,也不管剃髮易服是多麼的血腥與殘酷,客觀的結果就是漢族在三百年里被改造了,最終接受了一套新的服飾系統,深衣幅巾從此一去不復返了。長袍馬褂其實已經成了漢人新的傳統。
那什麼是傳統?說簡單點就是一種代代相傳的習慣。當這種習慣不再被傳承,那「傳」從何來,「統」又何在呢?因此傳統必然是活在我們身邊的,而非躺在博物館或書本里供人憑弔的。
從清朝到解放,百姓穿的結結實實,暖暖和和的長袍馬褂,改良旗袍,怎麼就不算漢族的傳統服裝了呢?為什麼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以後,突然有許多人試圖恢復一種從我們身邊消失了幾個世紀的服裝呢?這本身就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如果這都不算「強盜邏輯」,那又有什麼能算呢?滿人把中國征服了、給漢人剃髮易服了,所以我們就只能逆來順受、承認長袍馬褂就成為了漢人的「傳統」?一個強盜霸佔你家殺了你爸強娶你媽,讓你承認他是你爸,你就心甘情願地承認了唄?
還有,拿什麼「圓領是胡服不是照樣被漢族接受了嗎?憑什麼旗袍馬褂就不行」之類的說法來嘴炮的可以閉嘴了:圓領漢服起源初探
論北魏瑰到清代初期男子圓領衫變革
《漢服論》
我們再看看 @李有希同學的回答:
當今「漢服」運動既脫胎於民初的恢復「漢衣冠」運動,因為當今漢服愛好者中和他們的一些行為同時具備這兩個特徵。既通過服裝寄託對漢族歷史的悲情想像,即便在中國崛起的今天,依舊沉浸在落後挨打的過去,並把責任完全推給異族統治,把中國的衰敗,從制度文化的問題上引到種族上面去,並希冀通過恢復優良的傳統文化以解決自身面對的各種現代化困境。
故而如今搞漢服、不能叫復興,只能叫復活,清末民初短暫的「漢衣冠」運動並沒有重新確立漢服的地位,故而他依然是逝去的文化。正如前面所談到的,傳統是活著的傳統、活在人之間的傳統才是真傳統。日本的和服自安土桃山時代逐漸發展演變至今,這個傳統是沒割裂過的,故而繼承他也是合理的,在那之前的,則叫做古裝。所以也請漢服愛好者們不要打著恢復傳統的旗號宣傳漢服,漢服和傳統沒有多大關係,它就是一個21世紀的新物件。
然後可以感覺良好地沉浸在明代開花炮彈比英國先進,大清長矛糞叉毀滅明代先進火器,明代資本主義民主憲政的荒唐幻想中,以逃避近代中國衰敗所帶來的傷痛。漢服不僅僅只是一身服裝,也不是簡單的cosplay。對於很多人來說,漢服是一身用於意淫的溫柔鄉,是一種自慰工具。
另一方面,我們要看到很多漢服愛好者是抱有美好的理想和憧憬的,但會不自覺地掉入民族主義和復古主義的陷阱當中去,並渾然不知。這也是為什麼我個人對這一運動和各類組織抱有消極的觀感。因為漢服愛好者總是要通過服裝寄託些什麼,發泄些什麼。漢服運動最好的歸宿,就是做為一個純粹的COSPLAY活動。
這個逼裝得好,我給10分!要不是之前早有準備,回答起來還挺麻煩。
我已經習慣了李有希同學不由自主地想給清朝洗個地的做法:
如何評價清朝? - 荊光裕的回答先把這個看完了能反駁我幾句再說。
關於漢服,想嘴炮最好還是先提高一下自己的姿勢水平:
「漢服」是個偽概念嗎? - 荊光裕的回答先把這個看完了能反駁我幾句再說。
再發點乾貨,我非常懷疑李有希同學對於自己要回答的東西了解多少:
------------
最後,對滿遺和漢服黑們致意深刻的歉意!
隨便寫一點吧。
首先要吐槽一下其餘幾位答主,被滿清侵略遭受文化浩劫已經是歷史屆的公認了好么。
為什麼中國現在大部分人不穿傳統服飾?因為換朝代了啊?每個朝代的更新代表著服飾的更新,歷史上中國人的服飾也一直在變化,因為歷史的原因中國變成了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所以樓主說的問題理論上是不絕對純在的,因為少民們仍舊穿著傳統服飾,而樓主說你因該是漢人為什麼沒有穿著漢服吧。
因為什麼?因為多爾袞帶領滿清入主中原實行的本身就是高壓民族壓迫政策,剃髮易服、思想禁錮、奴性統治!試想一下被統治三百年左右的漢人其本身就已經沒有漢人本來應有的思維方式了(幾乎沒有或者說被壓制的極小)怎麼可能還會還敢穿著漢唐宋明的服飾?
之後孫先生在起義後打起的口號就是驅逐靼虜恢復中華么。但是因為民國的本身也是依靠現代社會的文明建立,而且本身統治力也極其有限並且內憂外患,所以建立伊始也沒有重視恢復華夏衣冠的概念,一直也沒有機會恢復漢人文明的機會。
直至共和國,從建立之時就是確定以一個多民族融合國家站立在這世界上的,而且為了邊疆地區各種少民思想上減少對漢人的反感,增加對國家的好感,不得不壓制漢人(漢人本身強勢的人口不得不被少數民族注意)而使更多的優惠性政策向少民們偏離(當然也因為少數民族相對於漢族來說確實弱勢),所以恢復華夏衣冠之事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擱淺。當然建國初期的破四舊等文化浩劫中使得普通民眾對傳統並不感冒,傳統觀念一直更加淡泊了。但是現在因為民間的力量使得國家也開始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了,從幾年前恢復華夏傳統節日開始。相對應的民間漢服組織也在為復興華夏衣冠而努力著。。。來比較下日本吧,日本文化將近一千年左右的歷史因為外族入侵,而出現斷層。而且就像@imako說的差不多,日本天皇一脈也並未因為戰爭的原因更換過。這些因素使得日本這大和民族更加對傳統的重視!君不見日av、日漫的日和風格一直讓人怒贊嘛。。。
千金難買我樂意。
漢服有歷史有底蘊而且好看,要是我願意,我就沖著好看這一點穿了又怎樣?什麼文化倒退,還文化倒退,我大天朝就因為一件衣服就能倒退?
!?_?湊巧活了五千年是嗎!穿件衣服嗶嗶嗶這麼多也是討厭死了。。。。漢服就是辣么美我就是辣么喜歡穿要你管!
題主應該多讀書。。剃髮易服這麼常識性的歷史事件都不知道。。另外目前的國內環境,就比如知乎,說到漢服就一起冷嘲熱諷,這個我是最不理解的。你不支持也就算了,無所謂,但至於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這麼鄙視么?
另外我也反對大漢族主義,在我看來國家是第一位的民族是第二位的。
物質上還沒達到潛心感受傳統文化的境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要天朝一直保持安定發展,你的問題就只是時間問題!
很多人都沒有說到點子上
因為日本歷朝歷代民族單一,占統治地位的一直是大和民族。而中國改朝換代就經歷過至少有蒙古族、漢族、滿族三個主要的民族統治時期。
造成的結果就是,在日本,只要涉及到歷史、傳統、正式場合,立刻就會想到和服,也就是大和民族的傳統服裝。
但在中國,說到傳統、歷史、正式場合,可選擇的有漢服、唐裝、旗袍等等。並且由於旗袍的年代最為接近,所以更頻繁被使用。
總結下來就是日本人沒得選,只有和服。而中國人可選擇的餘地太大,無法統一,造成漢服的地位比和服差太多。和服也不是幾年內就復興的,更何況中國的情況麻煩的多~~請多給點時間
好歹做到現在大家知道有漢服這麼個事情的存在了就好,漂亮美麗又有內涵的藝術肯定會傳承下去的,就算這裡一堆人看到漢服急得跳腳,也擋不住愛美的妹紙穿漢服的越來越多,除非漢服越來越丑,不然要發展起來只是時間問題了,妹子為了漂亮都敢在臉上動刀子,你居然不讓妹紙穿漂亮衣服,這個夢做得挺好的~
我覺得以上回答就是我們為什麼要提倡國族的原因。
因為日本可以和大和民族劃等號,而中國不能和漢族劃等號。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而只打著一個民族的旗號,尤其是這個國家人數最多的民族的旗號,是多民族政府最忌諱的事。
如果你樹立起了大漢旗號,那麼對應的,其他民族的民族主義就會樹立起來,而中央政府辛苦樹立的「中華民族」這個偽概念就會毀於一旦。
如果「中華民族」這個偽概念毀了,中國就亂了。
所以只要中國還是個多民族國家,那麼官方推廣漢服就絕不可能。而那些民間組織沒有官方支持,也絕對成不了氣候。作為一個少數名族,我身邊60%以上的同族有一整套套以上的藏裝。
主要是沒錢。如果喜歡漢服的人有權有勢,漢服自然會被推廣。以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漢服也會像和服一樣復興。不過,感覺略傻。
對了,這事還得看臉。
實名反對 @李有希的答案。通篇所述,全篇所述不止大幅度違反歷史,關於日本和服現今之介紹也大體錯誤。另其回答中大量包含對侮辱漢服與漢服復興者言論,例如
「故而如今搞漢服、不能叫復興,只能叫復活。」
「傳統是活著的傳統、活在人之間的傳統才是真傳統。」
「漢服不僅僅只是一身服裝,也不是簡單的cosplay。對於很多人來說,漢服是一身用於意淫的溫柔鄉,是一種自慰工具。」
『另一方面,我們要看到很多漢服愛好者是抱有美好的理想和憧憬的,但會不自覺地掉入民族主義和復古主義的陷阱當中去,並渾然不知。這也是為什麼我個人對這一運動和各類組織抱有消極的觀感。因為漢服愛好者總是要通過服裝寄託些什麼,發泄些什麼。漢服運動最好的歸宿,就是做為一個純粹的COSPLAY活動。"
"最後,對膠衣黨和SM愛好者們致意深刻的歉意!"
以上言論已然違反《中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章第四條:「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穿或不穿漢服是憲法授予漢族的基本權利之一,任何個人,團體,組織對於此進行攻擊,歪曲,污衊都是違憲的。這是我在知乎第一次看到,回答中包含大量公然違憲的內容,而答題者依然洋洋自得,沾沾自喜,甚感驕傲。鄙人甚感荒謬,如此對漢族攻擊(在與其對話中,能看出其是一名「漢族虛無化者」,可惜其並無任何站得住腳的史料與典籍支持)之答案,能獲得如此之高票,更是令人費解。請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抨擊與批評他人的時候,先把自己的影子擺正。
「事實上和服動輒幾百萬一身的價格也使得它不可能活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穿和服逛咖啡店的京都熟婦們個頂個的是土豪(其實也有幾萬塊的便宜貨,不過日常是沒有人穿出門去的)。而在節慶典禮穿著和服的時候,許多普通人也都是租賃,沒有從業員的幫助根本不會穿。」
誠然較為高檔的和服禮服,價格高昂普通民眾負擔不起,但高檔西裝售價同樣幾萬至十幾萬人民幣,那些都是給上層人士或有錢人選擇的,普通百姓自然有適合自己消費水平之選擇,例如售價便宜,穿著方便簡單的浴衣。我有認識來自日本的朋友,亦跟他討論過當今日本和服話題,事實上當今日本確實穿西裝,洋裝的人數遠遠高於穿傳統「吳服」之人數,但相當數量家庭擁有祖傳的較為高檔和服,在傳統節日,人們也會選擇穿著傳統著物,和服上街(尤其女性居多)。而日常也會有相當數量的人,尤其是年長的中老年人,會著和服出門。人們也並不會感到奇怪。
而自從上世紀60年代起,日本開始了傳統文化的振興運動。為了振興和服產業,1964年日本專門成立了「裝道禮法著物學院」,
培養出了大量的裝道和服專家,普及和服著裝、禮法、和裁、創意、美容以及出版圖書。昭和50年日本政府頒布了《傳統工藝品產業振興法》,並根據第21條設立了傳統工藝產業振興協會。
1966年全日本著物振興會成立,提倡11月15日為和服日,並號召大眾七五三節穿和服。
全日本著物振興會與日本和裁士會、傳統工藝產業振興協會、名古屋織物卸商業組合、東京織物卸商業組合、京都織物卸商業組合、京染卸商業組合、東京都染色工業協同組合、日本絹人繊織物工業會、大日本蠶絲會形成產業聯盟。並成立了由日本文部科學省,經濟產業省認可的全日本和服顧問協會。還出台了專修學校教育振興會實行的《和服裁縫技術鑒定》以及東京商工會議所實行的《和服裁縫技術鑒定》。
可見「除了京都外,別的地方穿和服出門有的只是濃烈的違和感。事實上和服動輒幾百萬一身的價格也使得它不可能活在普通人的生活中,穿和服逛咖啡店的京都熟婦們個頂個的是土豪(其實也有幾萬塊的便宜貨,不過日常是沒有人穿出門去的。」完全是一派胡言。
至於其洋洋灑灑「考據」了那麼多,除了其主管臆想之外,無任何史料與典籍之支撐。而關於漢服,讓我們來看看維基百科的描述。
漢服,即漢族傳統民族服飾、又稱漢衣冠、華夏衣冠、漢裝、華服、唐服、衣裳,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1])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近四千年中,以漢族(及漢族的前身華夏族)的禮儀文化為基礎[2],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它民族傳統服裝的服裝體系。[3]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4],是漢民族傳承五千多年的傳統民族服裝,以《詩經》、《尚書》、《周禮》、《禮記》、《易經》、《春秋》、大唐《開元禮》和其他經史子集為基礎繼承下來的禮儀文化,體現了漢族千年不變的民族特色,並通過周禮和中華法系影響了整個漢字文化圈。日本、朝鮮、越南均曾頒布法律效仿華夏的冠服制度。[5]
漢服包括衣裳、首服、髮式、面飾、鞋履、配飾等共同組合的整體衣冠系統,濃縮了華夏文化的紡織、蠟染、夾纈、錦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20多項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體現了錦繡中華的美譽,反映了漢族的文化禮儀,漢文明的核心是禮儀文化,而禮儀文化植根於服制,正如孔子所著《易·繫辭傳》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的基本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寬袖,又以盤領、圓領等為其有益補充,一般不在顯眼處使用扣子(至明代才開始於部份款式的服裝顯眼處上使用鈕扣)。
中國歷史上有過幾次少數民族政權禁止漢服的時期,導致漢服傳統受到殘抑。唐代敦煌被吐蕃佔領,漢人被迫從夷俗,只有祭祖時才忍悲含恨穿上漢服,「遺衣整巾潛淚垂,誓心密定歸分記」,設法回歸唐朝。[6][7]吐蕃漢人沿襲漢服保持民族氣節和習俗,保持和唐朝的聯繫。[8]公元1129年,金朝政權下令禁民漢服,又令髡髮,不如式者殺之。後來海陵王首先寬鬆了政策:詔河南民,衣冠許從其便,最後結果反而是金人服飾漢化。
清朝初期,滿族統治者執行剃髮易服政策,即所謂「留頭不留髪,留髪不留頭」,嚴厲禁止人民穿著漢服,殺害大批拒絕剃髮易服者,漢服從漢人日常生活中漸漸消失,但其實並未徹底滅絕,部分漢服仍以佛、道教僧侶服和傳統戲曲的戲服形式保留下來。當代,社會上重新出現了復興漢服熱潮,希望透過復興漢服加強民眾認識自身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
一個漢民族(華夏)本身,自我發展,結合本民族傳統文化典籍,傳承四千三百年以上的衣裳,不能算作本民族服裝。而異族通過血腥屠殺,強加在漢族身上三百年的服裝,與漢服傳統文化,習俗,歷史無任何關聯之衣裳,卻能被歪曲為「漢族傳統服裝」,真乃「人嘴兩張皮,翻來為雲,覆去為雨。」
《禮記·深衣》
深衣上衣下裳分裁,然後在腰部縫合,成為整長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象徵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袖根寬大,袖口收祛,象徵天道圓融;領口直角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背後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下擺平齊,象徵權衡;分上衣、下裳兩部分,象徵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體現天道之圓融,懷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間之正道,行動進退合權衡規矩,生活起居順應四時之序。
文化,歷史,服裝。乃一個民族,區別與其他民族最基本的特點。慾亡其族,先亡其史。滿清正是深知這一點,所以在佔領中國後,大肆篡改中國歷史,興盛文字獄,消滅華夏衣冠。而今任何人,將滿族入關後通過「剃髮易服」這一野蠻,血腥,違人道,侵人權,反人類之暴行強加於漢族之恥辱試圖遊說成「漢族傳統服飾」其心皆可誅。
咳咳,看到排第一的答案和排第二的答案,出現了比較嚴重的分歧和精彩激烈的辯論,那我就不趟這渾水了,直接抖機靈好了。
先假設題主問的是現在的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和日本人衣著方面的比較。
拋磚如下:
1.文化差異性。
日本約等於一個單民族國家,除了北邊的少量的阿伊努人和南邊的琉球人,大部分日本國民的服飾文化是及其相似的,當然包括和服。這樣和服的傳承和發展有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是一個民族關係穩定性不好的多民族國家(不穩主要體現在邊疆地區),文化服飾差異明顯。漢服或者長袍馬褂旗袍都不能代表整個國家,這對於追求穩定性的赤黨來說是個隱藏的雷區。
2.歷史問題。
這一點對於和服的發展沒有太大的影響,脫亞入歐的雞血般的熱情並沒有讓日本人完全放棄自己的傳統習俗和服飾,他們熱衷於讓自己「看起來很西方」,但卻也難以割捨自己存在的特點---即民族傳統(可以參考他們的禮節,風俗,寺院的保護情況)。另外,民族矛盾雖然現在也有,但相比中國還是平靜得多。(以前和族幾乎是壓倒性地屠殺阿伊奴人,現在官方說他們只有2萬多了。哎,美利堅的印第安酋長發來電報表示感同身受)
除了新中國在脫中入共的路上糟蹋了很多白玉般的傳統,中國的民族矛盾的確也不容忽視的。有人會說 「反滿遺贊唐宋興漢服其實是對現狀的不滿,是缺乏理智的民族主義和戀屍癖」。
好多人還是覺得以前漢族遭受的屠殺和屈辱是難以釋懷的,長袍馬褂旗袍是屈辱的象徵。也有好多人認為這是腦殘的愚蠢的狹隘的看法,事實就是很長一段時間大家「自覺」穿上了長袍馬褂旗袍,以後繼續穿也是合情合理的。
這都沒有錯,但我是個怪物,我既不覺得很憤怒遺憾,也不覺得很愚蠢腦殘,大家不過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問題罷了。有時,我會想,如果我是滿族人呢,是不是應該為自己的祖先感到內疚,在揚州和嘉定的菜市口雙膝跪地,掩面哭泣?但我是個怪物,我覺得沒這個必要,為什麼要為那麼久遠的事負擔不必要的負面情緒。我從生下來又沒有犯什麼大錯,我只是我。所以,我認為衣服就是衣服。若非要加上民族主義,政治色彩的標籤,我只能表示深深的遺憾。
如果這個社會多一點寬容,少一點強加價值觀的指責和鄙視,穿什麼服裝都是合情合理的。如果穿馬褂,你罵我是滿遺,那我穿英格蘭裙子,你是不是會罵我現代版鴉片戰爭漢奸?那我穿非洲草裙跳華爾茲,你是不是會叫我「會跳舞的非洲惡魔」?可我就是喜歡非洲草裙啊。。。反過來看,我若穿漢服,他是不是會贈送我神經病外加」中國版驚情四百年男主角「頭銜?可我就是覺得漢服好看啊。。。
歷史上悲慘,殘酷的事情多了去,幹嘛非要給自己綁定一個立場,然後拿著這個立場去和別人拼個你死我活?
話說回來,大多數人並不像我這樣沒羞沒臊脫了褲子看問題。所以,穿不穿傳統服飾這事兒根本沒個定論,一波一波的爭吵沒完。。。
-------------------------------------------------------------------------
補充
1.漢服沒有消失,沒有滅亡。和尚的袍子和道士的道袍都是漢服的一種,還有傳統戲服。
2.這些服飾爭論的問題已經超出了服飾本身的範圍,細究很費時間。
先說觀點,嚴重反對排名第二的李有希的回答。同時回答觀點,日本是由於單一民族國家,和服所繼承的文化無需經過官方的意見,只隨日本大眾態度所變遷。反之,在中國,並無統一的國服的概念,起碼中國沒有名義上的hd,同時也無嚴格意義上的國服。
一,反駁內容
1 旗袍為民國時期改良滿族女子服飾和裙子相結合的時裝。流傳時間80年,但其自身只有審美屬性和時尚屬性,並未有承載中國文化之基石。
2 唐裝 也是一種在滿族馬褂基礎上改良的時裝,來源2000某次會議。
3 我認為正常人不會拿歷史不到80年的時裝與阿拉伯人的傳統服飾想比較,故李所言的前半截言論過於牽強,為黑而黑。
4 所謂的自慰。我接觸的漢服圈裡面是有這樣的存在的人,不可否認,但是按20人比例來算。10個妹子是因為漢服漂亮而喜歡的,5個漢子是因為喜歡傳統文化如詩歌等,順帶喜歡的漢服。剩下5個有1個皇漢,一個教授論語大學教師,3個為所謂復興漢服事業而全職推廣漢服的人。
其中,一個女孩子,能做出古籍裡面描繪的10多種失傳糕點,有圖為證,明天電腦放出來。把漢服社團和居民社區服務結合,加入青奧會開幕式。我覺得不是一個拿傳統文化作為自慰鄉的人能有的行為。
5 所謂傳統。傳統二字出現的最有用的地方不是傳統文化而是文化傳統,大家沒意見吧。既然是傳統肯定是傳承的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傳統,但是漢族人3500年的歷史還不夠有足夠的積澱嗎?我們隨著服飾的消逝,失去的東西不少,例如詩歌的吟唱。
當然之間無直接關係,也無好壞利弊之分,只有曾經有過的東西沒了。在這樣的環境下,漢服的愛好者們(請允許我用這個詞)更多的希望是一種對已逝去文化的追思,而不是抱著腐朽的木頭睡覺。同時請李先生,不要以一種精英文化的上綱上線來回答一個涉及很多的事件。
二,下面是對漢服的看法
1 雖然我很喜歡它,但是一個已經消亡的東西,肯定有消亡的理由。
2 漢服可以追求精美向和服一樣成為節日禮服 端午 清明 元宵
3 請不要脫離實際。紅黑為主的漢唐風已經離我們很遠,當代人如果想復興漢服,請考慮明時服飾,這樣更符合大眾審美。請參考明華堂(大概是這個名字,明天有電腦了上鏈接)
4 不要說漢服有很多優點什麼的。多套漢服擁有者直接說缺點:不透風,厚(請看直裾製作流程的背後一塊布),浪費布(這個從經濟學來看很關鍵),穿著者行動不便
三,為什麼當代會有復興漢服的說法
1 確實有一種鴕鳥心態,認為過去總是好的心態。
2 漢民族意識崛起。計劃生育只針對漢語,shaomin的各種優惠,激起了部分漢族人的仇視心理。
3 基於2的渴望利益再分配
4 面對西方文化的強勢,部分人舉起的大旗。這條其實很有意思,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一些核心精神應該很難立足。猶太人破國少年,團結如昔,正是民族信念的主要論據。
5 當代人精神文明匱乏的反思。
6 對西方文化的融合一種被動抵抗,與4的區別在主動和被動之間。
最後,李有希先生的觀點實在偏頗。
如果有圖有真相的話,明天上圖。
推薦閱讀:
※日本四大貴族橘氏有什麼名人嗎?
※為什麼《柯南》里小蘭去做客的時總是幫主人家下廚或打掃?
※《火影忍者》中,為什麼豬鹿蝶三族中的豬是山中家而蝶是秋道家?
※張宗昌如果生在日本,會不會成為一個鬼才級的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