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與「余」的差別?
12-14
看了類似問題的回答,說這兩個是不同時期出現的,但是在一些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混用,如離騷、師說。不禁疑惑:這二者間是否存在語境語義上的差別?
甲骨卜辭里就已經有第一人稱代詞「我」、「朕」、「余」了。
「我」表複數,可以做領格、主格和賓格;
「朕」表單數,可以做領格;
余表單數,可以做主格、領格和賓格
「我」就是「我們」、「我們的」;「余」就是「我」、「我的」。陳夢家先生指出,卜辭中「我受又」和「余受又」是不同的,「我受又」就是「商受佑」;「余受又」就是「商王受佑」。
吾未見於甲骨文,但在西周金文里就已經出現了。
(沈子簋,銘文第二句:敢告朕吾考。這裡的吾寫法和小篆沒什麼區別,就是五下面加個區別符號口。還有些金文用御來表示「吾」。二字上古音相同,所以可以說都是一個詞。)
值得注意的是「餘一人」在商代卜辭中專指商王自己,未見「我一人」的用法。而西周金文中已經有「我一人」,貌似和「餘一人」沒有什麼區別。可見西周時我和余就已經開始混淆。傳世文獻中有予字,其實就是「余」。不過「余」寫成「予」可能已經是戰國的事了。裘錫圭先生寫過篇小文,考證「予取予求」的意思應該是「我取我所求取的」,這裡予兼主格和領格,用法和商代並沒什麼區別。我補充一點。吾、余,在時間層次上的差異,其實是顯示了商人和周人在語言上的差異。後世吾余並行,不論在語法功能上是否有區分,都表現了一個混合語的特點。如果真要說語法方面的形態問題,吾和我的區別可能更合適。
現在沒什麼差別。
確實「吾」出現的稍微晚一點,春秋以後才出現「我」這個意思,之前意思一般為「御」。
余是比較古老的,余本來是房舍的舍,商代就假借為我了。
上古漢語大概有格存在,不同的格語音不一樣,文字也不一樣,不過後來格消失了。
西周時期,吾一般做主語,極少做賓語。
余(予)主要做主語和定語。
定語多數用「朕」。
@未練 我是不明真相的配圖裙眾。
記得看過王力先生的書,大概是說,吾和余的差別是格。。。一個主格一個賓格,後來漢語消失了格的範疇,就用亂了。類似的還有 汝和爾, 其和彼
吾的構詞能力較強,吾國吾民,吾生尋吾道,吾身殉吾 愛。
余,單獨使用的場合較多。
兩個字都見有甲骨文卜辭,說明出現的都比較早。都和那些神怪巫術搭邊,都有各種本意,第一人稱的含義是之後衍生出來的。
我猜測,吾和余,可能是當時不同地區的叫法。單論,春秋戰國楚辭中,余是強表現,皇覽揆余初度兮。而可能中原方言中,吾是強表現。個人偏向於用方言去理解。好吧,我是YY的
推薦閱讀:
※春節逛廟會的時候,在道觀里看到的榜文,覺得很有意思,但是有些詞也不知道具體意思,麻煩大家解答一下啦!?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句的語法結構是什麼?
※為什麼現代中國「曜日」改成「星期」,「昨天」「今天」「明天」比「昨日」「今日」「明日」用得更為普遍?
※李白說出「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難道不會被古代主流(儒家)的知識分子抨擊嗎?
※為什麼父親的哥哥叫「伯伯」,弟弟卻叫「叔叔」而不叫「仲仲」?